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绿釉瓷器 > 导航 >

唐绿釉盘口唾器辨

唐绿釉盘口唾器辨

古代绿釉瓷器 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古代瓷器窑口

2020-07-27

古代绿釉瓷器。

绿釉盘口唾器,高12.5、腹径12、底径8.5厘米,红色陶胎,墨绿色釉。盘口,壁较厚,唇口外沿加大平出,束颈,扁圆腹,肩腹之间饰弦纹二条,足端宽平呈玉环形,底有1厘米细条形支痕三处。此器同唐三彩一样属于低温铅釉陶器,由于其釉色明亮迷人,胎釉结合紧密,不失为一件釉陶中的精品。现藏乾陵博物馆,为征集品。

通常人们多认为此类盘口唾器是隋唐时期的产品,但其具体是什么时期的产品呢?首先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陶瓷词典》唾器条知唾器即唾壶(唾盂),因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所出有“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而名;唾壶为卫生用具,以青瓷为多,亦有墨瓷及白瓷等制品。三国、晋初早期赵窑已大量烧制,器型为大口,圆球腹,高圈足,其形似尊,以后逐渐演变为盘口、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有的还配以盖和托盘。唐、五代南北窑场均有烧造,口沿多呈漏斗形碗状。宋代龙泉窑、越窑、定窑都有完整器皿传世。查《文物》1993年第11期《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可见青瓷唾器三件,其一高20厘米,大口外撇,束颈粗短,圆腹,肩腹部饰凹弦纹,圈足高而外撇,足墙外壁下端饰凸弦纹一周;余两件分别高10厘米和11百米均为浅盘口,壁较直,束颈粗短,假圈足较低。从上可知西晋时南方生产的青瓷唾器确实为大口、圆腹、高圈足,亦有浅盘口、低圈足者。又南京博物院《南京童家山南朝墓清理简报》可见高11.8厘米的青瓷唾壶,盘口较直,扁圆腹,饼足微上凹,并有四个支点印,与南京汽轮电机厂东晋墓和吕家山东晋墓所出相同。潘知山《浙江瑞安梁天监九年墓》(503年)可见瓯窑青瓷唾壶,盘口微外撇,扁腹,假圈足微向下凹,底较厚,外底面刮三角形凹槽一圈。李启良《陕西安康地区出土的青瓷器》可见南北朝唾盂一件,高16.8、口径8.1、腹径14.1、底径11.5厘米。该器系紫阳县前河南北朝墓出土,后征集,其盘口较小,壁较直,束颈高而稍细,圆腹,饼足厚约2厘米,胎质灰白,蛋黄色釉,析晶明显,有可能是晋未至北朝初期的产品。由上可见南北朝时期唾器多为盘口,腹由最初的圆形转变成扁圆形,一部分底足较厚。以上唾器皆为青瓷器型也与乾陵博物馆藏唾器有明显差异,完全可以否定它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产品。

范凤妹、吴声红《江西出土的隋代青瓷》录有唾壶三式,有盘口、敞口之分,盘口有带盖者,并确认圆饼足的早于宽边矮圈足的。郑洪春《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可见开皇九年(589)墓唾盂二件,其一高14.8、口径13.5、底11.8厘米,盘口微外侈,鼓腹,束颈,盂盖套入口沿内,为米黄色;另一件高14.4、口径8、腹径12.5、底径8.5厘米,盘口,束颈饰弦纹三道,肩部并列弦纹四道,扁圆腹,平底,酱釉,其器型与乾陵博物馆藏唾器相似,只是盘口较宽而浅,唇口外撇并不平出。曾亿丹《洛阳发现郑开明二年墓》(620)可见白瓷唾壶,高11厘米,盘口,壁外撇,扁圆腹,矮圈足,具有隋开皇九年舍利墓盘口唾盂的部分特征,如盘口较浅,盘壁外撇,唇口较薄。《考古》1978年第3期《陕西礼泉唐张士贵墓》可见显庆二年(657)墓唾盂2件,其一高11、口径8.5厘米,腹部扁平,圈足,内外施白釉,底部露胎;另一件高11厘米,腹较高,平底实足,釉有碎纹如毛的开片。通过对比器型,可见乾陵博物馆藏的绿釉唾器与张士贵墓唾盂非常相似,如盘口较深,盘壁较直,唇口外沿加大平出,颈部与隋相比较矮,玉环形足。又经对比唐永泰公主李仙莆神龙二年(706)墓出土的一件绿釉陶瓶,可见二者唇口外沿突出,具有相似特征。查其胎釉结合的紧密程度、腹体的薄厚及疏密程度、釉子的薄厚及光泽、再与乾陵陪葬墓出土唐三彩的釉质、胎体对比后,笔者认为乾陵博物馆征集文物——绿釉盘口唾器是唐高宗、武后时期的器物。

当然,以上所谈主要是从器型上来判断乾陵博物馆藏绿釉唾器的时代,如盘口的深浅程度、唇口的特征、玉环形足等,由于笔者接触到的实物较少,所了解的资料也很有限,作出的结论难免有不确之处,这些都请大家注意和给予指正。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巩义窑绿釉小壶(唐)


唐,巩义窑绿釉小壶,高5.8cm,口径3.3cm,足径3.9cm。

壶敞口,圆唇,短颈,扁圆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短流,对应的一侧有连于口与肩的柄,柄上下端各有一圆形装饰。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白色。

此壶造型小巧圆润,具有巩义窑器物的典型特征。此窑还生产这种造型的茶叶末釉、白釉、黑釉小壶。

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

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僧帽壶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等。

巩义窑

巩义窑窑址在河南省巩义市。该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也烧造三彩釉陶及黄绿釉、蓝釉陶器。唐开元时期这里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

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荷纹罐(唐)


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荷纹罐(唐)

现藏扬州博物馆。

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底径19.5厘米。

罐大口、侈唇、高颈、窄肩、深腹呈圆筒形,肩部置对称的扁环形模印纹饰的双系,其中间为阳文“王”字,其两侧为阳文云纹。罐外壁满施均匀黄釉至底,露出米黄色胎,而外底内周(即内芯)向器内凸入处则满施黄色釉。此罐以褐、绿两色的圆点相间排列组合成联珠状云荷纹,云荷纹即是以五朵小如意云为主,组合成一朵大如意云纹,并于其两侧云梢处饰以亭亭玉立的莲花各一枝,又在对称的两组云荷纹之下的间隙,各补上一枝荷叶纹,这样,就使此罐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其相间排列的联珠状云荷纹的两种色彩线,在黄釉衬托下,显得更加醒目、突出。此罐特点为:第一是彩釉瑰丽,形体大,纹饰满。第二是构图奇异,别具一格,绘画显示出一种气势美,纹饰采用的联珠纹与波斯萨珊王朝工艺上的珠纹相同,颇有异国风格。第三是色调明快、和谐,意趣横生。第四是制作工艺精湛。在出土的唐长沙窑器皿中极为稀见,一九九四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文物。

鉴赏知识:长沙窑

唐长沙窑青釉绿彩草叶纹油盒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窑场之一,产品遍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其装饰新颖、器类丰富,为唐代瓷窑中的翘楚。瓷盒是长沙窑产品中的重要门类,多用作妆奁用具,如镜盒、粉盒、油盒等。其中油盒是用于盛装头油的器皿,本文就来介绍一件唐代长沙窑青釉绿彩草叶纹油盒。

这件长沙窑油盒(图1),通高5、口径5.2、足径9.8厘米,20世纪50年代合肥市北门外高河埂出土,现为安徽博物院藏品。此油盒由盒盖(图2)与盒身(图3)组成,通体施青釉,釉面有开片。盒盖与盒身作子母口扣合。盒身为直壁圆筒形,底部略凸起,盒身上部为隆起的穹形,敛口。盒盖残缺一块,修复,盖面以绿彩绘几片草叶纹图案,装饰风格简洁明快,具有长沙窑一贯的风格特点。

长沙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窑址主要分布在石渚湖周边的山岗。1998年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长沙窑瓷器中发现器上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字样。《全唐诗》中有李群玉诗《石潴》:“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描写了当时石渚湖畔陶瓷器烧造的壮观景象。因此,近年来学者们认为唐代长沙窑当时可能被称为“石渚窑”。

长沙窑以彩装饰为最大特色,在唐代瓷器中独树一帜。常见的有褐彩、绿彩、褐绿双色彩,亦见有少量的黄彩、蓝彩等。研究者认为长沙窑的彩装饰技术的源头可能来自河南巩义窑等窑场,如唐三彩、唐青花等。“安史之乱”后,中原人避乱南迁,河南窑工们将他们用彩的习惯与技术带到了湖南,并进一步创新,形成了长沙窑丰富多彩的彩绘瓷。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梳妆,发式的造型与美化是重要一项,很早妇女们就已懂得用油脂来润发,唐代时梳妆用的头油即以此类敛口瓷盒装盛。唐代《南海寄归内法传》提及瓷、漆器时,有“瓷若油合”的记载,“合”通“盒”,当指瓷质的油盒。

在长沙窑生产的油盒中,也有不少盒盖上彩书“油合”的自铭。如1978年长沙窑窑址上出土有两件盒面书有“油合”二字的青釉盒;镇江、徐州等地考古发掘中也都出土过书有绿彩“油合”的长沙窑青釉盒;上海博物馆、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亦收藏有长沙窑“油合”款青釉盒;最有意义的是2008年扬州凯运商业广场工地唐代墓葬出土的长沙窑青釉褐彩带流盒,盒盖上褐彩书“油合”二字,这件油盒最大特点是盒身一侧带流,进一步说明盒内盛放液体。

由于众多这类敛口盒有“油合”自铭,可以确定它们的用途是盛放梳妆用的头油。这类瓷盒盖合时看上去与一般的瓷盒无异,而打开盒盖,便可发现盒身上部隆起呈穹形,这可以增加油盒的容积,同时作敛口,比一般盒口小很多,则可以减少油脂的挥发。这也充分表明此类穹形敛口盒盛装头油的功能。

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


执壶古称“注子”,出现于唐代中晚期,是唐宋时期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注子起初是酒具,后来茶具中也使用注子,因此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全国各地很多窑场都有烧造。这里来介绍一件很有研究意义的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其时代和窑口都有必要认真考察一番。

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1),高13.2、口径7.5、底径6厘米。执壶作盘口,长颈,弧腹,饼形足,足心稍有挖削痕迹,肩部前有多棱形壶流,后有曲柄,左右对称置双系。执壶器身施青釉,釉色青中泛褐,且深浅不一,微有剥釉现象。近足处及底部露胎,胎体呈青灰色。全器器型较为规整,但在底足修整等细节上稍显粗糙,还保留有朴拙的韵味。

唐、宋执壶的断代,一般有以下几个参考标准:1.壶流,唐代执壶流口极短,而宋代执壶流长而弯曲,唐代南方窑场又多将壶流削作多棱形(如唐长沙窑执壶、唐寿州窑执壶);2.底足,唐代执壶多为平底,宋代执壶则几乎全部为圈足;3.口颈,唐代执壶多为直口或喇叭口,且直接与壶腹部相连,宋代执壶则出现了细长的颈部;4.腹部,唐代执壶大多上、下腹围较接近,有的还有垂腹的造型;宋代执壶最大腹径一般在中上部,而下腹至足部渐收。

当然这些只是参考,时代的划分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暂且依照这几项来看: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壶流比唐壶稍长,但明显比宋壶短,且作多棱形;底足为饼形的平底足,但足心稍有挖削迹象(图2),这一现象很有意义,是制瓷工艺中由饼形足向圈足过渡的一种表现;此执壶为盘口,有细长颈,较接近于宋壶的风格;此执壶为下腹部渐收的造型。综上可以看出这件执壶的风格介于唐、宋之间,表现出一种过渡期的特点,所以将其时代断定为五代时期比较合适。

关于这件执壶的窑口,也有必要探讨一下:此执壶釉色不是特别纯正,青中泛褐,釉面不够匀净,另外底足修整工艺较为粗糙,达不到越窑青釉瓷器的精美程度。而在安徽省南部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在宣城市水阳江流域出土了不少这类釉色青褐的瓷器,其中包括执壶,很多器物也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极有可能是皖南地区窑场烧造的产品。

近年在宣城市境内也发现有山岗窑、小河口窑等窑址,据周京京在《熠熠生辉的安徽古陶瓷器》一文中介绍:“宣城山岗窑与小河口窑相去数公里,是晚唐五代时期的窑址,主烧青釉瓷、青釉点褐彩瓷及褐釉瓷,器型有执壶、四系罐、双系罐、盘碗等。”可见,青褐色釉正是这一地区窑场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的显著特征。宣城,唐宋时期为宣州府府治所在地,五代时期先后属于杨吴国和南唐国统治。清代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和民国时期黄矞的《瓷史》中都有关于“宣州窑”的记载。不过,如今对于宣州窑对应的具体窑址尚有争论,本文姑且以“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名之。

吉州窑黑釉花口瓷器盘和碗


吉州窑以黑釉瓷著称,尤其是“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深受瓷器收藏爱好者喜爱。胎质灰白较细。以碗、盏、碟、钵为多。釉色白中泛青黄,釉薄不及底,今天我们不介绍大家都知道的名品,介绍两件素胎吉州窑瓷器。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通高3.6、口径13.3、底径5.9cm,瓷器呈花瓣形敞口,斜弧腹,矮圈足。内出筋。内施满釉,外釉黑釉至足部,黄白色胎。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通高6.3、口径14、底径4.3cm。吉州窑黑釉花口碗花瓣形敞口,斜弧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黑釉至足部,有流釉现象,黄白色胎。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赏析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盘口、直颈、丰肩、园鼓腹、平底;盘口下对称有两条小系,肩上四面有六条桥型系,呈两双两单状排列;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深色纹片,积釉处呈绿色;平底无釉露浅灰色胎,胎质较为酥松有孔洞。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正真定型并就此延续到了今天。

中国在西周时就烧制出原始青瓷,东汉末年转变为成熟青瓷,但是直到晋代还是不稳定,釉面太薄没有质感,釉层附着力差,出现许多缩釉点或者釉斑,影响了瓷器的美观。南北朝时东南窑场的窑工们不断地修改釉子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希冀能烧造出更完美的瓷器来。

对比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时瓷器的釉层大大加厚,基本上已经没有缩釉点和釉斑,外观质感要强得多。但是问题接着又来了,就是釉层加厚以后,玻璃相强,使原来就存在的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釉层开片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这种窑病也使得釉层极易脱落,因此流传下来的南北朝瓷器绝大部分都有开片且釉层剥落严重,甚至许多原来及其精美的瓷器也因此变得斑驳陆离。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窑工们才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彻底克服了釉面开片剥落的问题,中国的瓷器最终得以定型并由此开始延绵千年。

这件盘口壶是很典型的南北朝青瓷,造型大器,敦实厚重,釉层虽有开片却无剥落,保存十分完好,因而也是十分难得的了。同类的盘口壶在江西省博物馆有收藏。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

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欣赏


执壶古称“注子”,出现于唐代中晚期,是唐宋时期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注子起初是酒具,后来茶具中也使用注子,因此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全国各地很多窑场都有烧造。这里来介绍一件很有研究意义的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其时代和窑口都有必要认真考察一番。

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1),高13.2、口径7.5、底径6厘米。执壶作盘口,长颈,弧腹,饼形足,足心稍有挖削痕迹,肩部前有多棱形壶流,后有曲柄,左右对称置双系。执壶器身施青釉,釉色青中泛褐,且深浅不一,微有剥釉现象。近足处及底部露胎,胎体呈青灰色。全器器型较为规整,但在底足修整等细节上稍显粗糙,还保留有朴拙的韵味。 

唐、宋执壶的断代,一般有以下几个参考标准:1。壶流,唐代执壶流口极短,而宋代执壶流长而弯曲,唐代南方窑场又多将壶流削作多棱形(如唐长沙窑执壶、唐寿州窑执壶);2。底足,唐代执壶多为平底,宋代执壶则几乎全部为圈足;3。口颈,唐代执壶多为直口或喇叭口,且直接与壶腹部相连,宋代执壶则出现了细长的颈部;4。腹部,唐代执壶大多上、下腹围较接近,有的还有垂腹的造型;宋代执壶最大腹径一般在中上部,而下腹至足部渐收。

当然这些只是参考,时代的划分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暂且依照这几项来看: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壶流比唐壶稍长,但明显比宋壶短,且作多棱形;底足为饼形的平底足,但足心稍有挖削迹象(图2),这一现象很有意义,是制瓷工艺中由饼形足向圈足过渡的一种表现;此执壶为盘口,有细长颈,较接近于宋壶的风格;此执壶为下腹部渐收的造型。综上可以看出这件执壶的风格介于唐、宋之间,表现出一种过渡期的特点,所以将其时代断定为五代时期比较合适。

关于这件执壶的窑口,也有必要探讨一下:此执壶釉色不是特别纯正,青中泛褐,釉面不够匀净,另外底足修整工艺较为粗糙,达不到越窑青釉瓷器的精美程度。而在安徽省南部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在宣城市水阳江流域出土了不少这类釉色青褐的瓷器,其中包括执壶,很多器物也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极有可能是皖南地区窑场烧造的产品。

近年在宣城市境内也发现有山岗窑、小河口窑等窑址,据周京京在《熠熠生辉的安徽古陶瓷器》一文中介绍:“宣城山岗窑与小河口窑相去数公里,是晚唐五代时期的窑址,主烧青釉瓷、青釉点褐彩瓷及褐釉瓷,器型有执壶、四系罐、双系罐、盘碗等。”可见,青褐色釉正是这一地区窑场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的显著特征。宣城,唐宋时期为宣州府府治所在地,五代时期先后属于杨吴国和南唐国统治。清代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和民国时期黄矞的《瓷史》中都有关于“宣州窑”的记载。不过,如今对于宣州窑对应的具体窑址尚有争论,本文姑且以“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名之。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瓷器收藏鉴赏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瓷器收藏鉴赏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瓷器收藏鉴赏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盘口、直颈、丰肩、园鼓腹、平底;盘口下对称有两条小系,肩上四面有六条桥型系,呈两双两单状排列;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深色纹片,积釉处呈绿色;平底无釉露浅灰色胎,胎质较为酥松有孔洞。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正真定型并就此延续到了今天。

中国在西周时就烧制出原始青瓷,东汉末年转变为成熟青瓷,但是直到晋代还是不稳定,釉面太薄没有质感,釉层附着力差,出现许多缩釉点或者釉斑,影响了瓷器的美观。南北朝时东南窑场的窑工们不断地修改釉子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希冀能烧造出更完美的瓷器来。

对比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时瓷器的釉层大大加厚,基本上已经没有缩釉点和釉斑,外观质感要强得多。但是问题接着又来了,就是釉层加厚以后,玻璃相强,使原来就存在的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釉层开片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这种窑病也使得釉层极易脱落,因此流传下来的南北朝瓷器绝大部分都有开片且釉层剥落严重,甚至许多原来及其精美的瓷器也因此变得斑驳陆离。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窑工们才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彻底克服了釉面开片剥落的问题,中国的瓷器最终得以定型并由此开始延绵千年。

这件盘口壶是很典型的南北朝青瓷,造型大器,敦实厚重,釉层虽有开片却无剥落,保存十分完好,因而也是十分难得的了。同类的盘口壶在江西省博物馆有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