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瓷片 > 导航 >

瓷片升值潜力大 古董收藏从瓷片起步

瓷片升值潜力大 古董收藏从瓷片起步

瓷砖瓷片 古代瓷器古董 古代瓷器收藏

2020-08-08

瓷砖瓷片。

在瓷器收藏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珍贵古瓷真品,即使在博物馆能看到一些,也不能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研究,这就是行内人所说的“上手”难。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

残破的瓷片把胎釉断面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内涵丰富,信息量大,使收藏者不但能知其表,还能察其里,通过“上手”古瓷片,收藏者对古瓷特征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全面。古瓷片还具有量大品全、价格便宜、真品率高、风险性小等优点,是普通人从书本到实际学习古瓷鉴定的捷径。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古瓷片收藏市场逐渐形成。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在北京的报国寺,每周四都有20多个瓷片摊位;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每周六、日,这里有七八个卖瓷片的固定摊位;琉璃厂、爱家市场内一些古董店中也常有瓷片交易。瓷片价格有的几元、几十元,有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天青月白梅子青、青花五彩单色釉、宋元明清历代瓷片,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古陶瓷爱好者,推动了瓷片收藏市场的发展。北京甚至还有一个睦明唐博物馆——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

七八年前,一块画面好的明代嘉靖官窑瓷片两三元钱就能买到,现在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五六百元。五年前一块清代康熙斗彩龙纹片,在工地上可能以五角钱就能拿下,现在花上几百元也不好找了。目前的市场上,块儿比较大的元青花、明永宣青花开价已到万元以上。

我国古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品种极为丰富,是其他任何藏品无法比拟的。古瓷片能反映出整器的艺术信息,“残而不失其美”。胎骨、器型、釉色、色彩、装饰、款识、光泽等要素都能显示出瓷器的制作工艺之美;瓷片上的人物、花鸟、山水、动物、书法等图案不仅具有艺术情趣,还能反映出历史信息,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渔樵耕读、携琴访友、元宵观灯、清明踏青等图案,使古时的民风习俗跃然“瓷”上,这本身便是一种美。越是名窑、名品瓷片,这种美的含量越大,品位越高,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当然也要注意风险。虽然说由于价值相对较低,市场上的古瓷片赝品比较少,但一些假冒名窑名品的货色也时有所见。因此,收藏古瓷片也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另外在购藏瓷片时,还要清楚两件事:一是我国瓷片收藏市场目前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与整器相比,瓷片收藏仍然是仅限于一定范围,瓷片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如艺术品拍卖会上就还很难见到古瓷片上拍;二是要保持心态平稳,把接触和欣赏古瓷文化放在第一位,投资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切忌赌博和投机取巧。

为什么会出现古瓷片价格大幅飚升的情况?

古瓷是历史珍品,不可再造。由于年代久远,保留到今天的名窑、名品瓷器少而又少。市场上很难收集到完整而又品相好的古瓷名品。因此,一些收藏者往往收藏历史上的名窑瓷片,以慰嗜爱之心。如宋汝窑、官窑、哥窑的瓷片,自宋代起就一直是收藏家寻觅的对象,所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讲的就是珍稀瓷片的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收藏和喜欢古瓷的人数也就不断增加,这就使古瓷片价格“水涨船高”。

在瓷器收藏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珍贵古瓷真品,即使在博物馆能看到一些,也不能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研究,这就是行内人所说的“上手”难,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残破的瓷片把胎釉断面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使收藏者不但能知其表,还能察其里,对古瓷特征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全面。另外,古瓷片还具有量大品全、价格便宜、真品率高、风险性小等优点,其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哪些古瓷片的升值潜力较大?

从年代上看,各个时期的古瓷精品,如宋代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及元青花、清三代官窑片的升值潜力极大。晚清、民国新粉彩瓷、浅绛彩瓷中的一些有名头的瓷片,也颇具升值潜力。从器型上看,一般情况下,观赏器瓷片的价值要高于生活器的价值:那些数量上相对少、制作上相对精良、器型上相对奇异的瓷片,在收藏市场更受青睐。同时,要尽量收藏能反映整器特征的瓷片,所谓有“天”有“地”的(带口沿和底足的),信息量大,研究价值相对高。古瓷片也要做中长期投资。收藏者适度的“养一养”、“捂一捂”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另外,打“地区差”也是一种有效的购藏手段。由于审美观念、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同一种古瓷片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价格是不同的。

购藏瓷片要注意哪些问题?

古瓷片爱好者在购藏瓷片时,一是要了解中国瓷片收藏市场目前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与整器相比,古瓷片收藏仍然是仅限于一定范围,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艺术品拍卖会上就还很难见到古瓷片上拍;二是要保持心态平稳,把接触和欣赏古瓷文化放在第一位,投资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切忌赌博和投机取巧。虽然说由于价值低,市场上的古瓷片赝品比较少,但一些假冒名窑名品的古瓷片、赝品也时有所见。初涉这一领域的人,在收藏中不要盲目攀比和贪大求全,要量力而行,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专题收藏。要从一般到中档再到高、精、尖,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消化。

有缺陷的古瓷器有没有投资价值?

中国古玩界“古玩毛了边,不值一文钱”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直延续了数百年。可是对于外国的玩家来说这个规矩不太适用。他们认为只要是文物,缺陷并不影响它的根本价值,有一些特殊的文物,缺陷本身就是一种美。综观近年来在国外各大拍卖行出现的中国古代瓷器,有相当数量的是经过修复的。例如2001年11月份在英国伦敦苏富比的中国瓷器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为10万~20万英镑的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拍出了75.15万英镑的高价。而这件天字罐就是残器,是不完整的修复件,而且器口颈部磨平,缺盖。目前国内一些资深收藏家正在改变观念,开始悄悄地收进残器了。在古艺术品来源越来越贫乏、精品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也是必然之举。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从瓷片看陶瓷投资收藏之道


歌德有句名言“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只要把握得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同门类、不同品质的收藏者。然而,幸福和快乐是以物质基础和精神追求共同成就的,也就是说要成为真正的收藏家除必备的兴趣、规模、珍品外,最终还要有自己能够引领收藏的学术观点。

私人收藏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大收藏家王导、谢安,他们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及至唐朝著名的张彦远一门,从高祖起就收藏字画,历经五代,从而能写出巨著《历代名画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收藏家。其后经历了宋代晚期、明晚期、清晚期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收藏高潮。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及现代功利主义的盛行,近30年来的收藏热的确更像发财梦或金钱文化的躁动。

在人类的历史上每当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大量的艺术品总是被收集入宫或成为富裕阶级的重要投资手段,其低风险,高收益吸引着大批有识之士。不少高端藏品的最终归宿都流向某个财团或博物馆。香港胡惠春先生的“暂得楼”部分藏品已永久展示在上海博物馆;著名的达维德基金会的藏品也最终归于大英博物馆,可见短暂的个人幸福与快乐还链接着人类未来的文化建设,从长远来说,收藏家拥有的本质并非索取而是奉献,能真正使收藏家感到永恒幸福和快乐的是自己心中总惦记的那份社会责任。

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产业(金融、地产、艺术品)回报率最高,风险相对较小的当数艺术品投资,原因是它比金融、地产更具有超越地域、流通限量及不可再生的特征。历代收藏家,基本上都是当时有财力的人,也有例外:从十几年前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至今的瓷片收藏,却给少有资本的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领域,多数瓷片标本现在的增值率都远在百倍以上,一些能够补史、证史的珍稀资料的市场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况且,城市遗址出土瓷片的质量和数量还记录了该城市相应时期、相应地点的消费水平,给城市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更广泛的学术价值。时势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瓷片收藏家,他们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房购藏。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只有机会尚存,找一个相对人烟稀少、相对平坦的地方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收藏梦,亦可在新发现的惊喜和拓展见识的成就感中享受快乐!

纵观浩如烟海的中国陶瓷史,瓷片标本从未像现在这样倍受青睐。“宁要一片残破的真实,也不要一件完美的虚假”,正在成为瓷器爱好者的共识。昔日的“垃圾”已成为方兴未艾的古文化资源之一。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便是根据散落在地表上的陶片进而发掘成功;1986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偶然发现河南宝丰瓷厂王留现先生在清凉寺搜集的一件汝窑洗,经调研后揭开了汝窑窑址的千古之谜;深圳考古研究所通过钧窑窑址出土的瓷片把原以为是“宋官均”的刻有数字的花器类改正为“明官均”;据说,南京博物馆藏洪武白釉瓷器,首先发现者便是“瓷片一族”;明龙泉窑“供御器”的窑址,也是杭州瓷片爱好者通过市场上出现的古瓷片,“顺藤摸瓜”而最终找到的;在西安,收藏者结合本地出土的精美瓷片,正在讨论有关“柴窑”这一古老而又极富新意的话题,一个未知世界的门再次被敲响,无论如何,根据精美的出土瓷片(见标本)五代耀州窑青瓷雄冠唐宋之交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造假技艺日臻成熟的今天,瓷片标本更彰显出其无可代替,甚至无以伦比的“经世致用”性。多见而识之,知者次之,学术不断有所突破,藏家练就一双“慧眼”,瓷片功不可没。当前瓷片收藏在全国已初步形成规模,许多人都期望辟瓷片为蹊径,在视野不断开阔中轻松走进中国陶瓷史的深处,探索其不为人知的奥秘,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任何一个收藏门类来说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区分真、赝品首先是识真的问题。学瓷之道,只有你从可靠的实物中得到切身感受,才会有真正的感悟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瓷片标本的摸索和体会便是一条通往识真的捷径。然而,现瓷片市场亦鱼龙混杂,犹如买流传有序的完整器一样,最好在已形成的瓷片圈内购藏、学习。当然,瓷片收藏并非学瓷的必经之路,但如果经历从认识瓷片到买残器,再到买完整器的循序渐进的收藏过程,将可以拓展你的视野,增强你的判断力,从而避免走许多弯路,少交许多学费。

所谓“白壁求善价,明珠难暗投”。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陶瓷收藏脉络,有别于其它投资的是其受当时社会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小,炒作较少,它们总是不断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并一直持续、稳步上升,其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岁月的流逝及当时的认知水平、藏品的质量、存世量和流通量。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投资精品每五年左右可成倍增长,相同的收益,若投资俗品会付出成倍的时间成本。试想: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工厂、市场、官场艰苦博弈,而最终是否能获得投资的高效益还往往是未知数。但投资艺术品是成功人士别有洞天的明智选择,它们既能使你得到文化享受,又可获得高回报。然而最理想的收藏时机并非在所谓盛世,而是在相对经济萧条或衰退时期。最理想的卖出时机却恰好是在盛世:在市场相对繁荣时,从2009—2010年春拍结束,国际收藏界中声名斐然的尤伦斯夫妇就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套现6.05亿元。从去年开始,以陶瓷收藏为主的瑞士“玫茵堂”也在继续把握着五十年来一个相对较好的卖点。而接棒的人当然是实力非凡的有识之士,他们看好的是未来社会必然继续发展的前景和藏品本身悠久的文化沉淀及其无法复制性。请相信:只要你抱定人生最终的意义是为这个世界奉献了多少?而并非虚无的赢利,即使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只要你收藏的是精品,你便会在兴趣与财富同步增长的同时活得幸福快乐!

收藏之道重要的不是你曾得到的,而是你曾经付出的热爱与坚持。无论是弥足珍贵,还是微不足道,都将留给别人,即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收藏之道本质上便是为人之道,也需要一种“忘我”精神,就是说你的收藏性格同样会决定收藏命运。一旦涉猎收藏时,应尽可能少一些浮躁,量力而行,即“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以累己”。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捡大漏”的事,即使是对历经千锤百炼的“行家”来说,成功的概率亦犹如买彩票一般,可想而知对于缺乏技术准备和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收藏者而言:“空谷幽兰”般的境界不过是梦想而已。

从收藏瓷片寻找到瓷器收藏的乐趣


收藏需拓宽思路 瓷片装饰出新意

瓷器,无疑是近年来在收藏市场升值较快的品种之一。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只有看热闹的分了。那如何才能从中寻找到瓷器收藏的乐趣呢?其实收藏瓷片无疑是一个途径。

从目前的收藏市场来看,从瓷片类别上进行收集,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关注瓷片的釉色,专收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唐越窑、宋汝、官、钧、定窑瓷片以及龙泉、耀州窑瓷片等。另外一种是收藏以明清民间青花绘画研究为主,由于这些瓷片价格较低,因此这个群体是越来越大。第三类则是专门收藏元、明、清景德镇御窑瓷片,上至元青花、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下至清代官窑残片,尤其重视有官窑底款的瓷片收藏。由于现在官窑整器的价格比较高,因此即使是残片,价格也不便宜。

但除了按照瓷片的类型收藏,按照瓷片的图案进行收藏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古陶瓷上的纹饰或图案,无论是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都还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和风格。以瓷器装饰常用的龙纹为例,各个时代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除了是瓷器鉴定的参考因素之外,也是当时的历史时尚、民族信仰、民间风俗以及美学、美术的珍贵资料,因此收藏有完整纹饰或图案的瓷片价值也相对较高。瓷片上的常见纹饰有缠枝莲花、菊花、牡丹、把莲、海水游鱼、飞鹤、博古、婴戏、龙凤纹等。装饰技法除有刻、印以外,还有划花、贴花、镂雕、贴塑。还有一些对仕途的祈福,如“课子读书”、“鱼跃龙门”、“一路连科”、“马上封侯”、“冠上加冠”等;对福、禄、寿的企盼,“福寿康宁”、“海屋添筹”、“和合二仙”,以及以仙桃、松鹤、葫芦、变体“寿”字的绘画,这些都能让你在收藏中增添不少的乐趣。

与单纯的收藏瓷片相比,目前许多收藏者已经开始拓宽思路,使得瓷片发挥出更多的作用。有的收藏者,将收藏的瓷片镶嵌在屏风上,形成家中独特的“风景”。另外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瓷片首饰也是值得关注的瓷片玩法。这些首饰通常是根据古瓷残片残破的位置,把残片最美的部分取下来,然后经设计师设计,银匠手工纯银镶嵌后镀金制作而成。在这些首饰中,又以项坠居多,占到70%左右,还有一些戒指、胸针、手镯、耳环等。此外,还有一些男士用品,像袖扣、名片立、戒指等。这些可爱的小饰品将残损的瓷器再次赋予了生命,让它们再次焕发了光彩。市场上这样的小饰品通常价格不贵,普通的在百十元左右,而用官窑瓷器的碎片制作的饰品,因为瓷片本身的价值,所以价格也会在千元左右,甚至更高。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收集瓷片之后自己动手,从取片到磨制,做出来的饰品或许会更漂亮。

收藏瓷器 藏友不妨从瓷片玩起


“亿元”青花瓷瓶仅值百元

“花小钱,捡大漏”恐怕是不少藏家最渴望的经历。前不久,一位藏家珍藏多年的元青花瓷瓶被圈内专家鉴定为高仿品,让不少藏家感慨不已:瓷器收藏该怎么玩?

“亿元”青花瓷瓶仅值百元

8年前,武汉的高先生在安徽合肥出差时,路过古玩市场遇到这件鬼谷下山图案的青花瓷瓶,当时老板叫价1万元,经过一番砍价后以6000元的价格成交。

不久,高先生将瓷瓶送到北京的一家鉴定机构,该专家仔细看过后认为这是一件元代青花真品,市场估价过亿元,拿到鉴定证书后,高先生花2000多元买了一个保险箱专门放置。

半个月前,国家鉴定估价师熊胜华鉴定,高先生的这件青花瓷瓶是一件现代高仿品,价值仅在100元上下。高先生大为惊讶,拿给其他专家鉴定,也被认定是仿品。

民国民窑瓷器仍可捡漏

元代青花瓷在市场上难得一见,并不代表古玩市场中已经无漏可捡,也有眼力好的藏家一样能花了小钱买到了划算的瓷器。

不久前,武汉市民陈女士家里的一件青花瓷经专家鉴定,是民国时期民窑青花瓷瓶,市场价在1.5万元左右。陈女士十分高兴地道出了收藏经历,这件瓷瓶是她父亲三年前在香港路古玩市场中淘的,当时仅花了8000元,如今价值将近翻了一倍。

熊胜华介绍,民窑瓷器成交价一般是几百元、几千元,高的数万元。对于瓷器爱好者来说,不如从存量更大的民窑瓷器收藏入手。

藏友可先从瓷片玩起

对于眼力不够、经费不多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专家介绍了一个入门的好方法:先去古玩市场中买破损的瓷片。

“旧瓷片虽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仍然是高水平的,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工艺水平。各时期瓷片相当于一本字典,能帮助收藏者少走弯路。”熊胜华介绍,买瓷片要看窑口和品相。瓷片胎釉保存好、磨损少,青花发色能清晰、釉上彩料保存完好、带有款识或铭文的瓷片收藏价值更高。

瓷片收藏贵在研究


瓷片收藏已经成为收藏界的一种收藏时尚,尽管每个人的收藏目的不同,但收藏者历经辛苦收藏瓷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有效地保护了地下出土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积淀千年破土而出的古代陶瓷碎片,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情感与工巧,除了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鉴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这是因为,瓷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留物,在它上面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成为我们今天收藏中学习和研究不可忽缺的实物标本。

今天,当我们把这些从工地上抢救出来的瓷片藏品,按年代和窑口分类排序时就会发现,同一窑口上烧造出来的器物,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质量反差,如同围绕着坐标轴线上下变动的一个周期曲线,有过历史的高峰,也有跌入历史深渊的低谷,这种奇异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是窑口烧造出现的偶然现象?还是当时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呢?借助考古学原理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历史上某一个时期,陶瓷生产出现的普遍性滑坡,并不是窑场主观愿望造成的偶然结果,而是由外部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造成的因果事实。

一个由战争带给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同时也鲜明地表现在那个时代的陶瓷烧造工艺总体水平的明显落差;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陶瓷烧造业就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精品争艳的万般景象,因此,历史上某一个时期陶瓷发展的水平高低与否,其主要因素大多与其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说,收集瓷片就是搜集历史信息,研究瓷片就是发现历史过程。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的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已经开始了瓷片的收藏和研究工作,他们在国内的一些专业出版社刊物和网站上,不断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文章发表,这表明了我国的民间收藏正在突破旧的传统观念的约束,朝着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时代迈进!他们这种全新的收藏理念,正是从瓷片的收藏、鉴赏的初级阶段开始,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了“爱我中华”之豪情,孜孜不倦地在追寻着历史渊源的探讨和研究之中,这种在“把玩”、“鉴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又通过对实物标本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收藏品味。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正在向此走来。目前,一个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民间收藏组织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民间收藏已进入有组织、有规模的成熟发展阶段。它的出现,会极大地提高收藏者的法制观念和收藏水平。可以预料,再过十年二十年,我国的民间收藏将会呈现更加崭新的局面,一个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民间收藏水平已指日可待,到那时,中国不仅是一个东方文物大国,而且是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世界文物研究中心。

今天,历史的发展正赋予我们这一代收藏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个高素质、高水准的收藏理念。所以,从现在起,无论何种文化水平的收藏爱好者,都应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中国的陶瓷文化,刻苦钻研历史知识。只有充分了解历史,了解中国陶瓷发展史,才能使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陶瓷碎片重新体现出它真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其经济价值。才能把自己甚富的藏品转换为传承人类文明,推动历史进步的知识宝库。因些说,收藏和研究是不可分割钮链,它在收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锻炼自己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正如我国古陶瓷专家李广宁先生所说的那样:“遍及海内外,今日比较有成就的古陶瓷鉴定家,没有哪一个是不摸瓷片就能成材的”,李先生所说的“摸”,笔者领会的意思就是“研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收藏和研究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维系人类文明、探索、发现历史渊源的最高追求,使古老的中华陶瓷文化,千秋万代永远闪烁着历史的辉煌

陶瓷正处起步阶段 当代陶瓷升值空间大


日前,长春民博会展场内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技艺汇聚一堂,以最靓丽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展出的作品中,一款硕大的瓷缸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该瓷缸名叫《万体影青雕龙缸》,器型特别,缸口跨度大,具有较高的工艺性。

江西省景德镇市文联秘书长汪同茂表示,完成这件作品作者花费了大量心血,共耗时1年时间。该作品目前定价26万元,汪同茂说:“这样的作品制成非常难得,很适合大家收藏。”

谈到目前的陶瓷收藏市场,汪同茂说:“现在的陶瓷市场价比较低,升值空间巨大。”目前陶瓷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省级大师的作品较去年相比增值50%。“4年评一次国家大师,等省级大师晋升为国家级大师,他们的作品价值将翻3至5倍。”

面对繁杂的陶瓷收藏市场,汪同茂提醒收藏爱好者,收藏陶瓷作品有窍门:收藏者可以先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陶瓷作品的器形和工艺;值得收藏的一般多为绘画精细的名家代表作;最后大家要考虑的就是作者本身是否具有升值潜力,只有综合素养好、德艺双馨的作者才有资格升为国家级大师,这样的作者制作的作品升值空间巨大。

收藏瓷片有讲究


喜欢收藏古陶瓷的爱好者,可将收藏瓷片作为提高陶瓷鉴赏水平的一条捷径。因为瓷片易采集且价格低廉,尤其适合刚入门的收藏爱好者。目前我国城市旧城改造较为普遍,农村建设公路、铁路以及兴修水利均较多,故而伴随着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窑口的瓷品残片的出土而且较多。加之各地古玩市场上更多的古陶瓷收藏者多以收集完整的古陶瓷居多,瓷器残片的价格相对低廉而且易购买,也是个冷门。

但在收藏瓷片时也要有学问,天下没有白吃的馅饼,收藏瓷片也需要挑选精品。首先要尽量挑选器身、口沿、底足都有的瓷片收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所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色和颜色搭配,这给古陶瓷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看带有器身、口沿、底足瓷片之一斑,可以窥见原器物的“全豹”来。

其次收藏瓷片要找纹饰或图案完整的。古陶瓷上的纹饰或图案,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都还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和风格。以瓷器装饰常用的龙纹为例,各个时代各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除了是瓷器鉴定的参考因素,也是当时的历史时尚、民族信仰、民间风俗以及美学、美术的珍贵资料,因此收藏有完整纹饰或图案的瓷片价值相对也较高。如宋代以烧青瓷为主,常见纹饰有缠枝莲花、菊花、牡丹、把莲、海水游鱼、飞鹤、博古、婴戏、龙凤纹等。装饰技法除有刻、印以外,还有划花、贴花、镂雕、贴塑。金代常见纹饰有分析折枝花卉、犀牛望月、海水游鸭、莲花莲叶等,纹饰风格趋于简单化,开光使用较多,采用叠烧。元代纹饰有莲菊、水波、钱纹。此时白地黑(褐)花、白釉、黑釉瓷器大量烧制,器形较大,纹饰有花鸟、枝叶、蔓草、鱼纹及题写诗句者,且多为高足杯、盘、碗、碟、折沿盆、双耳瓶、玉壶春瓶、罐、炉。

再则要注意收藏带款识的。无论是朝代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古语款、图案款还是其它特殊类款,由于其内容、格式、字体和刻定方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可作为对古瓷的断代、定窑口和辨别真伪的标准。/楚楚

从瓷片看哥窑器传承


哥窑一直是个谜,对清宫的传世宋哥窑器,看法也不一。这些学术性问题留给专家学者去考古论证,我们玩瓷族用瓷片来作旁证也是一途。

笔者在一堆宋代瓷片中看到这小瓷碟残片,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眼睛为之一亮。瓷碟为米色釉,灰白胎,百圾碎,釉面木光。器外不施釉,看器底处理是北宋的。此实物表明,这是件宋哥窑米色釉瓷碟标本。几年前,两家宋代住宅遗址,出土很多窑口的宋瓷残片。其中宋哥窑天青釉花口洗标本,香灰薄胎,天青色釉,开铁线片纹,无金丝,与修内司官窑出土的瓷器标本很相似,釉表面如人出汗之皮肤。

镇江市地处长江与运河相交的黄金水道,在宋代是各窑口瓷器的集散地,但宋元哥窑瓷器及标本却很少,说明当时宋元哥窑瓷器不多。笔者有一大块哥窑米黄色釉洗标本,炒米黄色,厚胎厚釉,灰白胎,小器大片,底部留有垫烧圈痕。令人惊讶的是,从断口侧面看,釉有3到4毫米厚。器型古朴敦厚,为宋末元初之物。

按比较规范的说法,宋元的称哥窑器,明清仿哥窑的应称哥釉器。元末明初的哥窑器出现米色釉的,南京明代沐英墓出土过一对元末明初米色哥釉贯耳瓶,说明哥釉器开始闪亮登场,有据可查。明代哥釉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既不同于宋元哥窑器的古拙浑雄,又不同于清代哥釉器的浮华亮丽,显得浑厚沉静。

到了清代,摹古仿古之风盛行。作为瓷器,仿哥釉的技术已十分成熟。如图3的清代哥釉器标本中,釉色有天青、米黄、米色,片纹有蟮血红、铁线、墨线等,器型有盘、钵、瓶、罐。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哥釉罐、瓶器内,均可见拉坯的旋纹,而当今的不少哥釉仿品,却无此特征。

碎瓷片如何收藏?


陶瓷收藏已是“全民运动”,由于名贵瓷器可望不可及,瓷片收藏逐渐受到关注,不但是刚入门的收藏者将其作为入门的“教材”和收藏的“标准”,一些收藏“发烧友”也将其作为收藏的“重点项目”。

有的瓷片没有原件,瓷片更显异常珍贵了,如宋代五大名窑、明清的官窑和一些特别的品种(如元青花瓷)价格比较贵,好的瓷片能值上万元。

而且除了普通收藏者外,一些博物馆、研究机构都对瓷片有需求,名贵瓷片的量毕竟很少,令一些收藏者相信收藏瓷片也会随着收藏热潮而不断“升价”。

有的收藏爱好者认为,瓷片利润并不高,增值前景也不大,收藏者最好把它当作自己学习的资料和鉴定的辅助工具,借以识别陶瓷伪品,重在其参考价值。

不过,单片收藏瓷片价值不高。有收藏家表示,瓷片也要挑选有代表性、有特色的进行收藏;另外要系列收藏,如以某个朝代或某个窑口的瓷片为主题进行收藏。

专家提醒

1.瓷片是学习资料和老师,但也蕴含了一部分仿制的瓷片,所以收藏瓷片要懂得排比,通过比较盈润程度、胎色等途径分辨出真假优劣,这是收藏瓷片的第一步。

2.鉴别瓷片时,应该从釉面、纹色等方面入手,而不应该看断面胎。看断面胎的方法很容易走上鉴别的歧路。

3.如果经济允许,可以从收藏瓷片转向收藏一些残而不缺的瓷器。

4.普通收藏者或者刚入门的人不要急于追求收藏全朝代的瓷片,这样太浪费精力和金钱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片升值潜力大 古董收藏从瓷片起步》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片升值潜力大 古董收藏从瓷片起步》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瓷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