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新濠瓷砖 > 导航 >

佛像成明清铜器收藏新热点 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佛像成明清铜器收藏新热点 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新濠瓷砖 新中式瓷砖 古代瓷器收藏

2021-01-25

新濠瓷砖。

降龙罗汉铜像

难得一见的“清乾隆十八罗汉铜造像”近日现身广州,吸引了国内众多收藏界人士、艺术界人士的关注。据了解,随着圆明园铜质兽首身价暴涨,近年来具有极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明清铜器亦开始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业内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因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而独具投资升值潜力,“体型大,做工精美者为投资、收藏首选”。

市场

罕见十八罗汉铜造像现身广州

据了解,“清乾隆十八罗汉铜造像展”8月20日~31日在广州太和堂画廊举行,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熊传薪闻讯特意两度从湖南而来品鉴该组罗汉像。日前,熊传薪在广州激动地向记者表示:“该组罗汉像保存完整,造工精湛,均由优质精铜铸造而成,每件造像形态各异,生动传神,衣服纹饰清晰,而且每尊造像的背部均有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确为清代造像无疑。非常罕见,实为难得!”

“由于汉传金铜佛的造像与藏传金铜佛有很大的区别,有些造型很多人不一定看得懂,这使得汉传金铜佛难以辩认。”明清铜器收藏爱好者、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何俊华告诉记者,此组展品为清代汉传佛像:“汉传佛教造像可以分为诸佛、观音、菩萨、罗汉、护法等,要收藏汉传金铜佛具有一定难度,要对各个时期的金铜佛特征有所掌握。”

据了解,展览期间,有房地产商出价近2000万元求购该组罗汉造像,但该组罗汉造像所有者廖四光却不为所动。“此组罗汉像是祖传之宝,曾一度失传,得政府归还祖辈物业得以重见天日。”廖四光介绍,他是广东清远人,其外公为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上世纪50年代为了躲避土改运动,全家逃亡香港。“改革开放后,我和家人重回清远,并从政府手中接过了当年的祖辈物业。庆幸的是,当年藏匿于祖屋夹墙中的十八尊清代罗汉像均保存完好。”廖四光表示,举办此次展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他们引以为豪的家传之宝。

“此组清中期罗汉铜像,非一般的民间造像,乃皇家贵族之物。”资深文物专家、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告诉记者,从该组铜像的造型,体量,以及工艺水平综合分析,应为清中期皇家大寺院或地方大寺院的罗汉造像,非常精美,非常难得。“第一,用来铸造佛像的铜材料非常好,为上等精铜;第二,常见十八罗汉造像的体型都比较小,且材质多为石雕、木雕、泥塑或者陶瓷,而此组铜罗汉造像则体量大(每尊高为80cm),造型生动传神,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再次就是保存完好,甚为难得。”雷从云表示。

分析

明清铜佛像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雷从云向记者介绍明清铜器的历史地位:“明清时期的精铜器,不同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相传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炼制而成(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尤以宣德炉远近闻名,在我国的制铜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现时,在拍卖市场上,之所以难以见到天价成交的铜像艺术品,关键就是没有大的器型出现。”何俊华介绍,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的,直到2004年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

据了解,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而对明清时期的铜器却不甚重视。然而,西方学者却十分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更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受访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投资升值潜力大。

链接

如何辨别真伪古佛像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佛教造像的制作者,受当时生产工艺的限制,每件佛教造像的表情、服饰、装饰都经过细致的雕塑技法处理。而现代的仿制品,无论怎样,它都要或多或少地吸收一些现代的生产工艺,因而仿制品在手工艺的处理上远不如古代佛教造像,如木雕佛像上齿轮带动凿产生的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又如铜铸佛像上有机制打磨的加工痕迹等。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或成投资收藏热点


3月2日至17日,由独立学者子贺策展的《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在北京举行,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画廊代表,一些国外画廊还对此表示极大兴趣,认为看到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样式的发生。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展览或标志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呈现让收藏者与当代陶瓷艺术展开新的对话的可能。

1新创作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

纵观2013年秋拍市场,相比高拍价的古陶瓷,当代陶瓷在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上越来越活跃,日渐崛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但与此同时,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没打开海外市场,仍没被国际市场认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往日作品风格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形式、技法、表现方式或思想表达,让观众看到了此前从未展现的另一面。

展出的艺术家傅镭的《百晃图》所观照的事物,并非陶瓷的实物,而是在陶瓷的文化层面,切入对与泥土发生关系的人的一个集体精神状态的观照,这个状态呈现出一种职业的病态。艺术家李晓峰的《海光》,则通过将古瓷片重新拼接的方式,塑造了历史信息的美学编码。

艺术家龚循明的作品《溯源之冰川》,通过将陶瓷的材料特性、绘画性以及雕塑的空间性、观念代入的时间性,共同探寻文化在本源层面的自然主义,同时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展示了某种可能的结果:伪造的冰川成为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最后凭吊;艺术家苍鑫的作品《蒸化》选择了一种神话学再表述的方式,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精神分析。

“从古瓷到当代瓷,可能观众和藏家从来没有想过,陶瓷艺术品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子贺对本报记者说,艺术家许仲敏的《云梯》、扈海风的《一小时四十分钟》、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周军的《华丽的碎片》、齐冬根的《怀胎图》等等,分别通过各种观念手段的表达尝试,呈献给观众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时下人们所认知的陶瓷艺术的样式。崔迪等艺术家脱离陶瓷工艺美术的窠臼,向严肃艺术家方向发展。

2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或需20年

“该展览或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探索价值的展览,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我想这就是该展览引起国外画廊关注的原因之一。”子贺说,正如展览名称《st.art就地出发》,展览标志着新的当代陶瓷艺术正在发生。

他说,当代陶瓷艺术,或者说必将发生的、新的陶瓷艺术,将打开陶瓷艺术(一种发展了千年的民俗主义工艺美术)作为实物与材料的历史,包含从前实物(人与泥土的关系及精神性)到后实物(陶瓷的碎片作为历史遗存符码的再表述可能)的所有范畴。包括现代陶艺在内的陶瓷艺术的材料学历史与实物历史,将扩大为陶瓷文化的场域历史。

不过,他也表示,在艺术史上,所有的变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典绘画,如巴洛克画派过渡到自然主义萌芽的巴比松画派,需要大致200年的漫长演变历史;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则缩短到30年;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则又是二三十年的历程,现代主义的正剧才开始登台上演。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当代艺术,那么到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成为投资收藏热点,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他说,如果收藏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将是一种历史文献式收藏,并不适合普通人,或更适合博物馆。而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保守说至少需要20年。

3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

这次展览中,一些藏家表示,该展览颠覆了过去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理解,给人全新的体验,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另一种表达方式。

“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大师瓷’更是频繁创下天价。当代陶瓷由于真伪争议少、升值空间大,越来越得到收藏界的关注。我一直收藏现当代陶瓷,展览中艺术家龚循明、崔迪的陶瓷作品我都有。”来自浙江的藏家张庆吉对本报记者说,这次展览中,崔迪的作品《逐》通过陶瓷作为泥土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特征进行被强化的再表述,对文化殖民进行了演绎性反思等,这些新创作给人不同的体验,或许正像展览所说,这是一种当代陶瓷艺术的新样式,数年后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自蒙元统治以来,在陶瓷器物上的绘画逐渐成为陶瓷艺术的表现主流。目前被国内市场热捧的‘大师瓷’也以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占多数。而陶瓷制作涉及72道工序,拉胚等工艺因不像绘画一样被社会肯定,很多人不愿学,如何传承成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还能进行一次公共教育,使藏家更多认识到,收藏不仅是为了增值套利,更是对文化的保护,像马未都一样为保护文化而收藏,才是真正的收藏。”子贺笑着说:“中国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刚刚起步,投资收藏市场对此还不了解。当然,如果有藏家独具慧眼,从现在开始关注并收藏这类作品,或将抢得先机。

评: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或成投资收藏热点


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

崔迪的《逐》

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

3月2日至17日,由独立学者子贺策展的《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在北京举行,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画廊代表,一些国外画廊还对此表示极大兴趣,认为看到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样式的发生。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展览或标志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呈现让收藏者与当代陶瓷艺术展开新的对话的可能。

1新创作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

纵观2013年秋拍市场,相比高拍价的古陶瓷,当代陶瓷在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上越来越活跃,日渐崛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但与此同时,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没打开海外市场,仍没被国际市场认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往日作品风格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形式、技法、表现方式或思想表达,让观众看到了此前从未展现的另一面。

展出的艺术家傅镭的《百晃图》所观照的事物,并非陶瓷的实物,而是在陶瓷的文化层面,切入对与泥土发生关系的人的一个集体精神状态的观照,这个状态呈现出一种职业的病态。艺术家李晓峰的《海光》,则通过将古瓷片重新拼接的方式,塑造了历史信息的美学编码。

艺术家龚循明的作品《溯源之冰川》,通过将陶瓷的材料特性、绘画性以及雕塑的空间性、观念代入的时间性,共同探寻文化在本源层面的自然主义,同时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展示了某种可能的结果:伪造的冰川成为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最后凭吊;艺术家苍鑫的作品《蒸化》选择了一种神话学再表述的方式,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精神分析。

“从古瓷到当代瓷,可能观众和藏家从来没有想过,陶瓷艺术品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子贺对本报记者说,艺术家许仲敏的《云梯》、扈海风的《一小时四十分钟》、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周军的《华丽的碎片》、齐冬根的《怀胎图》等等,分别通过各种观念手段的表达尝试,呈献给观众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时下人们所认知的陶瓷艺术的样式。崔迪等艺术家脱离陶瓷工艺美术的窠臼,向严肃艺术家方向发展。

2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或需20年

“该展览或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探索价值的展览,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我想这就是该展览引起国外画廊关注的原因之一。”子贺说,正如展览名称《st.art就地出发》,展览标志着新的当代陶瓷艺术正在发生。

他说,当代陶瓷艺术,或者说必将发生的、新的陶瓷艺术,将打开陶瓷艺术(一种发展了千年的民俗主义工艺美术)作为实物与材料的历史,包含从前实物(人与泥土的关系及精神性)到后实物(陶瓷的碎片作为历史遗存符码的再表述可能)的所有范畴。包括现代陶艺在内的陶瓷艺术的材料学历史与实物历史,将扩大为陶瓷文化的场域历史。

不过,他也表示,在艺术史上,所有的变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典绘画,如巴洛克画派过渡到自然主义萌芽的巴比松画派,需要大致200年的漫长演变历史;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则缩短到30年;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则又是二三十年的历程,现代主义的正剧才开始登台上演。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当代艺术,那么到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成为投资收藏热点,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他说,如果收藏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将是一种历史文献式收藏,并不适合普通人,或更适合博物馆。而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保守说至少需要20年。

3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

这次展览中,一些藏家表示,该展览颠覆了过去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理解,给人全新的体验,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另一种表达方式。

“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大师瓷’更是频繁创下天价。当代陶瓷由于真伪争议少、升值空间大,越来越得到收藏界的关注。我一直收藏现当代陶瓷,展览中艺术家龚循明、崔迪的陶瓷作品我都有。”来自浙江的藏家张庆吉对本报记者说,这次展览中,崔迪的作品《逐》通过陶瓷作为泥土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特征进行被强化的再表述,对文化殖民进行了演绎性反思等,这些新创作给人不同的体验,或许正像展览所说,这是一种当代陶瓷艺术的新样式,数年后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自蒙元统治以来,在陶瓷器物上的绘画逐渐成为陶瓷艺术的表现主流。目前被国内市场热捧的‘大师瓷’也以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占多数。而陶瓷制作涉及72道工序,拉胚等工艺因不像绘画一样被社会肯定,很多人不愿学,如何传承成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还能进行一次公共教育,使藏家更多认识到,收藏不仅是为了增值套利,更是对文化的保护,像马未都一样为保护文化而收藏,才是真正的收藏。”子贺笑着说:“中国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刚刚起步,投资收藏市场对此还不了解。当然,如果有藏家独具慧眼,从现在开始关注并收藏这类作品,或将抢得先机。”

收藏动态:现代艺术瓷器成新收藏热点


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官窑陶瓷的投资太大,并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现代艺术瓷则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官窑陶瓷由于量少,买家又多,价格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捡漏,或是罕见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一旦遇上赝品,损失巨大。现代艺术瓷暂时还没有这种风险,由于是一个新的收藏热点,对收藏者来说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战性。现代艺术瓷由于其艺术语言的新颖,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这也是收藏者对其青睐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近两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地成功举办的现代陶瓷精品拍卖和展销会,也为现代瓷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收藏现代艺术瓷首先应清楚自己的收藏目的。一般来说,不外乎有三种情况:收藏一般艺术作品是出于喜爱和美化家居的需要;收藏名人名作,出于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按风格、年代、作者等类别进行收藏,出于系统化、专业化收藏的需要。

像二三类方式不是一般爱好者可以做到的,不仅需要眼光,而且还要有强劲的财力支持。一般收藏或是没有涉足过现代艺术瓷收藏的人还是按第一类方式进行。在准备收藏之前,首先应概略了解瓷器的成型工艺和烧造工艺,多看多比较不同陶瓷的优缺点。

最具升值潜力的陶瓷收藏有哪些?


关于陶瓷收藏的故事实在太多。陶瓷的收藏不论是从种类还是时间段都有很大的学问。甚至有人从景德镇陶瓷、德化白瓷这样的地域上进行划分。今天,小编总结了近期最具升值潜力的陶瓷收藏供您参考。

神秘的7501瓷器

7501瓷器之所以被收藏界认可除却因为是主席专用瓷外,更重要的是7501瓷集合了当时制瓷界的顶尖人物。“7501”瓷选用的原料是一种名叫“滑石子”的高岭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种成矿过程非常特殊的高岭土,只在江西抚州发现,是全球独一无二的。7501瓷存世数量仅几千件,不论是从工艺还是艺术都是空前绝后的。

在陶瓷收藏界一直有着“只收古瓷,不收新瓷”一说,那为什么一直不被看好的“新瓷”近年来却走近了藏家视线,并且日趋走热?最主要原因还是投资风险和相应的回报问题,投资古瓷不仅投入高而且风险很高,主要原因是真伪难辨,如今的古瓷作假工艺可说是“鬼斧神工”真伪难辨,一般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真伪,一不小心收藏到了赝品,那可就是血本无归,而“新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新瓷”可以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也可从专业的与大师有合作关系的机构获得,每件作品都会有大师的合影和亲笔签名的证书,以及相关机构出据的防伪证书,购买到赝品的可能几乎为零,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新瓷”投资门槛低回报高,也是它日趋走热的原因,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新瓷”市场。随着艺术家的个人名气提升以及自身的职称的提升,短期内作品的价格就能翻2-3倍。

民国总统瓷渐走高

成交额在2011年开始有了明显提升,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的成交额分别为24,562万元、14,021万元、7,980万元。今年截止到目前为止比10年前翻了7倍之多,十余年的时间民国瓷器从最初的“陪衬”到被认可,虽难媲美高古瓷,但市场发展前景仍然可观。价格亲民是很多藏家最初选择收藏民国总统瓷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行情来看,民国总统瓷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德化瓷收藏正当时

和别的收藏热品相比,德化瓷的收藏市场还没有完全成型,它的收藏价值还没有被大藏家挖掘出来。十几年前,德化瓷收藏群体很小,多数人对有年代的藏品置若罔闻,这几年,收藏市场上关注德化瓷的藏家才慢慢多起来,尤其是口袋里有了闲钱的泉州商人,出现了许多收藏德化瓷的“大家”,“他们的起点高,基本上是从国外拍得的真品”。

回流古瓷文物受青睐

随着大众收藏时代的到来,古董瓷器已经成为了行家们所追捧的收藏品。由于国内外喜欢收藏的人非常多,因此除了在国内有着中国的古董买卖交易,在海外也同样是有不少来自于中国的古代艺术品被流通买卖。资深人士周国光先生指出,国内许多的行家们都会到外国去淘宝。从国外淘到的中国古董瓷器如若是真品,都是做工细致,艺术价值很高的外销瓷,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古代外销瓷也一再是收藏界最看好的品类。

奥运瓷器独具升值潜力


在目前收藏奥运产品的人群中,可能10%是专业收藏、10%是炒作投资、80%是不经意间拥有了一些产品。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国际奥委会曾授予3位收藏家为终身奥林匹克收藏家,他们手中拥有的收藏品都是相当有收藏价值。从长期来看,奥运收藏品也确实存在保值与增值的能力。

李详说出此番“大话”,是因为他已经发现了非常值得收藏的品种,他甚至用“将会成为文物”来形容他看好的收藏品。

在李详眼里,如何选择奥运收藏品,主要有两大考虑因素。一是时机,如某个产品某个系列的第一个。“比如徽章,目前收藏界普遍认为000432编码的徽章可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枚徽章,当时价格20元,现在200元左右。”事实上,在李详拥有的奥运收藏品中,有一件“宝贝”便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支火炬(1936年柏林奥运会火炬)。据悉,这是李详用北京奥运会纪念银盘与海外收藏家交换而来的。

另一大因素是文化内涵,首先要有设计美感,从中有故事、有知识,同时是当今最新最高制造工艺的展现。在这方面,李详尤其推崇北京奥组委发行的瓷器,"中国此次不惜工本来展现中国的精华艺术,级别可算上国窑瓷器。"

据介绍,奥运瓷器有两大系列,青花瓷来自景德镇生产、中国红系列来自湖南生产。目前,标价4.98万元的瓷器正是“中国红”系列。李详介绍,“由台湾、江西、湖南三地工艺师、艺术家共同完成,8次入窑,多种传统工艺融会在一起,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记者了解到,“奥运瓷瓶”产自国家红瓷基地湖南醴陵,该基地有着"红色官窑"之称。这种瓷瓶通体为纯正的“中国红”釉,这种红釉的烧制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只有中国掌握,因此被视为是“国宝”。同时,将中国红、毛瓷工艺、贴金等经典陶瓷工艺融于一体,严格按照毛瓷标准打造,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奇观。据悉,"奥运瓷瓶"成品率不到10%。

李详向记者表示,“此类瓷器共2008个,目前已经销售过半,估计以后会在拍卖会上见到这套瓷器。”

真品 精品 孤品主流藏品升值潜力大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热闹非凡,许多不同类别和材质的藏品屡创神话,出现了各路藏家你争我夺的繁荣场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收藏爱好者高达7千万人,但由于影响收藏品交易价值的因素太多,普通投资者对收藏市场并不了解,很多人盲目跟风,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而血本无归。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藏品最具收藏价值?玩收藏要具备哪些条件?怎么样才能避免陷入某些古玩商设下的“圈套”?为此,记者走访了几位业内人士,让我们一同听听他们是如何指点迷津的。

藏市分析

首选主流藏品

谈起当下的艺术品市场,专家杨子真开门见山地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艺术品市场近期处于低迷期,很多人对自己的藏品急于出手,这时候的价格会相对比较合理,是最佳买进的好时机。真正的古玩艺术品既能体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更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每个收藏者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保护者,更是这些文化的传承者,收藏说白了是一种爱国行为。

究竟哪些藏品值得我们去关注、投资和收藏?杨子真告诉记者,当下的收藏市场,也出现了主流和非主流之分。像陶瓷器、古代书画、玉器、青铜器、文房用具、竹木牙雕等民间艺术品这些都属于主流藏品,它们都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我们的民族的精神。像火花、邮票红宝书等收藏领域,不太引人注意,属于冷门,称为非主流收藏。

杨子真说,收藏就要抓住主流藏品,非主流藏品对整个社会的文明的推动不大。建议大家还是收藏一些代表东方文明的传统藏品,像历朝历代的陶瓷器、书画、玉器、明清家具等都是最好的选择。

藏家声音

要藏名家代表作

藏家、画家张剑波认为,首先每个历史时期,每个艺术家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有其唯一性、稀缺性,是收藏的首选。

其次,选择有故事有历史的藏品。比如有些藏品经历了某个大的历史变革,或者见证了某个特殊时期,这样的藏品身上带有深厚的历史印记,像赵望云、石鲁等人作品,“文革”时期很多作品受到破坏,能保存到现在的作品都有其历史形成的故事情结,这样的作品,不但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且其存世较少,升值空间很大。

而当代画家的作品,要收藏他们的每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代表作或重要历史主题性创作。不要买他们市场批量生产的所谓“行货”,不要听市场上那些所谓的炒作,没准到了手上就被牢套,拿到手里想变现却很难。如果有某位画家独一无二的创作作品,同样的题材和内容,在落款或者其他细节有不同于大量面对市场的作品的独到之处,这样的藏品也值得投资。

行业观察

收藏要警惕市场泡沫

一拍卖行市场总监薛洪涛告诉记者,在目前古玩市场可谓鱼龙混杂,连鉴定机构都良莠不齐的局面下,我国拍卖市场的泡沫依然存在。假拍、流拍事件时有发生,价格虚高的现象很严重,藏家在投资和收藏时千万要谨慎。

“国内一些很知名的拍卖行,每期拍卖都有很多知名的官窑瓷器。而官窑瓷器真的有那么多吗?”杨子真一针见血地说,中国的官窑瓷器,除了清末八国联军掠夺了一批皇宫里的瓷器之外,市场上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官窑瓷器。现在大批的官窑瓷器出现在古玩市场,我们就要再三质疑和打问号了!还有一些所谓的打着海外回流旗号的拍卖行,藏品也出具专家的鉴定,在拍卖会上以高价起拍,参与竞拍的都是托,不知内情的投资者,一旦参与竞拍,一准被牢套。

杨子真说,一个艺术品市场,如果30%是投资者,70%是收藏者,就是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状态。而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投资占者了很大的比例,真正收藏者倒没有几个人。一次朋友请他去给朋友鉴定一件藏品,说这件藏品现在要卖出去。鉴定期间,他的秘书说,这件藏品已经让某知名专家鉴定过了。言外之意,是要他保留意见,不要给这件藏品的真假下结论。市场上现在有很多人为了卖掉一件赝品,千方百计地买通买家将要请来鉴定的专家,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还有一次,某地举办一个大型的民间博物馆藏品展,他参观了之后非常失望,赝品太多。办一个所谓的博物馆,打着博物馆的幌子,欺市蒙人。出现这种现象背后原因非常复杂,经济利益的诱惑是首要原因,加之目前收藏市场的运行不够规范,一些人为了在收藏市场大捞一把,什么手段、什么花招都用上了,千万要小心再小心。

专家观点

收藏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张剑波说,收藏是个循序渐进逐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从买假逐步成熟而走向真品、精品之路。有些人的悟性好,对收藏领域的市场规律掌握的很快,有些人找对了好的老师,有专家的指点,入行也很快。

收藏还有更新淘汰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收藏,梳理自己的藏品,把自己以前一些层次较低的藏品卖出去,以藏养藏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薛洪涛说,收藏是跟任何投资一样,都有风险,新手入行,要抱着先怀疑后确认的心态,要有质疑精神,不要盲目跟随潮流。比如字画行业,要用大量的时间研究字画,找出画家创作的风格和不同时期创作的规律。千万不要抱着捡漏的心理买一些真假有争议的藏品。

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有些不正常,有时候瓷器很火爆,有时候又突然玉器很火。而非主流藏品则炒作嫌疑最大,比如前些年的磁卡收藏,就把好多的资金套了进去。收藏者就要自己学会判断,你所看到的市场的热闹现象,到底是投机者人为制造出来的,还是市场本原出现的,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市场把脉

收藏要取之有道保持良好心态

收藏要取之有道,每个收藏者首先要有正确的收藏观。杨子真举例说,前阵子,有个地方村口的石狮子就不翼而飞,有时候甚至一些寺庙里的摆设也被人盯上,以收藏的名义占为己有。有人看上某一家里的一件藏品,人家不卖,就教唆那家人的小孩偷出来卖给他,这样的伎俩,万万不可取。

收藏最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收藏界没有速成班,讲究速成的人,无异于追求一夜暴富,别说三个月速成鉴定家,三年成就一个鉴定家,古玩市场上就不会有赝品存在了。杨子真强调说,选择自己的收藏顾问,最好是在买卖实践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并获得同行普遍认可的行家,他们长期在市场最前沿,能及时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向,对市场中出现的波动和新的事情,拥有第一手的信息和实践经验。

当然保持良好心态也很重要。收藏带给人们快乐和收获的同时,更带来健康。如果只看到金钱的回报,就成了藏品的奴隶,市场一旦出现波动,这样的藏家就容易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但只要转变观念,心态好,最具升值潜力的真品、精品、孤品、主流藏品一定会汇集到你的帐下。

当代龙泉青瓷精品亟待升温 升值潜力大


中国青瓷烧造始于商代,成熟于东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所有瓷器都是在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青瓷有“瓷器之母”的美称。浙江龙泉窑青瓷在南宋时期以其美如冰玉的釉色达到中国青瓷制造技术的顶峰,中国五大名窑中的哥窑,指的就是龙泉的青瓷。

当代龙泉精品升值潜力大

“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价格比高古瓷器要低得多,这给了我们普通藏家趁

低吸纳的机会。现今国内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国家级工艺大师的陶瓷原创作品上至几万下到几千元都可以拍得,不存在贬值的问题,很适合个人小额投资或收藏。”在北京合璧兴陶瓷艺术馆寻宝的收藏爱好者童先生告诉记者。

2006年,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一件紫砂壶拍出了60万元的高价。2007年6月,在中国工美春季瓷器杂项拍卖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的五管瓶以38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70万元拍出,创造了现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单价最高价。

北京合璧兴陶瓷艺术馆翁利总经理表示,龙泉青瓷比起景德镇等当代艺术陶瓷进入市场晚,价格也低,赝品很少,正逢收藏良机。而且,凡是有品质的艺术馆经营的当代艺术陶瓷一般都附有工艺大师的证书,投资风险相对小得多。对于资金不充裕的小收藏者来说,还可以选择收藏初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的陶瓷作品,这些陶瓷作品多富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等他们出名以后,这些作品肯定会大大升值。

失传哥窑绝艺重现于世

青瓷专家苏鹤鸣先生认为,釉料是决定青瓷好坏的关键。改革后的工艺,配方准确,釉料细度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整体也超越古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评价道:“当今龙泉窑艺术工艺严格,做工到位,薄胎厚釉,精品采用支钉架烧,可与宋代官窑、汝窑相媲美。”具体表现在釉色方面,比如叶小春不仅能烧造出比古代更优美的梅子青釉、粉青釉,还成功地研制出了点彩流动釉、天目金滴釉、黑色芝麻釉,2001年他还将失传千年的哥窑绝艺“冰裂纹”重现于世。装饰方面,徐朝兴的露胎装饰新工艺和点缀纹片工艺开创了龙泉窑装饰美的新族,他还将哥窑、弟窑两种胎体有机结合,经过多次调试找到合理的混合比例,烧造出的青瓷产生了白胎部位开大片,黑胎部位开小片的奇特效果。

大师名家精品值得收藏

50多年来,在龙泉窑青瓷的复兴中,涌现出了众多知名陶艺家。徐朝兴、夏侯文、毛正聪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就是杰出的代表,张绍斌、陈爱明、卢伟孙、徐定昌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或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艺术造诣。业内专家认为,这批大师的精品目前价位大多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龙泉艺术陶瓷将有较大的收藏空间。

记者在北京爱家收藏市场龙泉青瓷艺术馆的大师精品展上看到了这些名家大师的代表作品,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作品“仿古灰釉水波碗”,有1万多处纯手工跳刀,在碗口有一道凹槽,且上釉,售价6万元。其另一作品三环瓶,集哥窑和弟窑的特色于一身,售价3万元。夏侯文的窑变鲑鱼扁缸瓶,内施粉青釉,售价5万元。陶艺大师张绍斌的金猴戏龟壶,薄胎厚釉,售价22万元。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粉青釉清凉青瓷罐,售价1.2万元,哥弟窑结合作品“云之梦”青瓷罐,1.8万元;卢伟孙作品“天池”,采用倒拉坯技术,售价5.5万元。

新瓷收藏潜力被发掘


对于一些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历代瓷器的价格经常以百万、千万,甚至以亿来计算,典型的例子如元青花瓷罐在英国拍出2.3亿元的天价,古瓷拍卖节节高升,相关的纪录不断被刷新。而另一方面,市场上又频频出现以现代工艺品冒充古瓷的现象,一些媒体还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太贵的买不起,假古瓷又很多,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收藏当代名家制作的仿古新瓷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瓷潜力正被发掘

中国嘉德今春首辟的“现当代陶瓷艺术”及“现当代雕刻艺术”专场首战大捷。其中,李菊生的作品“豆蔻年华高温颜色釉镶器”(右图)一开拍便引来众多关注,各路买家纷纷竞价,最后以123万元人民币落槌,拔得该场头筹。顾景舟的“汉铎壶”以78万元人民币成交,而徐秉方的雕刻(下图)以67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摘得“现当代雕刻艺术”专场桂冠。

贵远贱近、厚古薄今历来是中国传统的收藏理念,各拍卖机构的重点多放在古代官窑瓷器、杂项、中国书画、油画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收藏家和投资者的日益成熟,以及中国现当代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创佳绩,使得现当代艺术正日渐成为投资收藏的新宠儿。但其收藏人群相对于别的艺术门类来说还是比较小。嘉德拍卖公司的陈林林介绍说:“当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才刚刚开始,现在国外一些大的博物馆和社会团体对当代陶瓷都有收藏。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有几家博物馆也在收藏,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像收藏当代油画艺术品、古玩那样大的气候。”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现当代陶瓷主要是以工艺品的形式进行出口贸易,更多的则是一些海外人士在收购现当代陶瓷,特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东南亚地区。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收藏的现当代瓷器大部分是从海外买回来的。现在国内的收藏市场现金流量越来越大,收藏群体也在急剧扩大。

专家表示,目前国家级工艺大师的陶瓷原创作品,上至几万下到几千元都可以拍得,相比之下,价格无疑非常悬殊。因为当代新瓷市场整体价位较低,适合个人小额投资或进行系列、专题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藏人数的不断增加,价格势必会大大上扬。投资现当代瓷器无异于优先持有“原始股”。

现当代陶艺“玩”的是观念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方李莉介绍说,“中国的现当代陶瓷艺术基本是由3支力量构成的:一支是传统的自然延续,这支力量主要是在各传统的产瓷区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他们大多依照前辈遗留下来的技艺与表现方法在制作一些传统的陶瓷艺术品;另一支是受西方文化观念影响的现代陶艺家,因为其教育背景及思维方式的西化,即使表现的内容是中国化的,也难免打上西方艺术的烙印;还有一支力量就是一方面努力学习西方的现代文化,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在意义,同时将自己的艺术之根牢牢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陶艺家,他们的作品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这3种力量对于当代的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构成都非常重要,但最后一支力量将是未来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主力军。”

陈林林认为,“现当代陶瓷艺术是把现代艺术的观念融入到陶瓷这个载体里面。收藏的主要是观念、手法和工艺。其他艺术可能更多讲究的是绘画方面的语言,现当代陶瓷除了这点,还牵涉到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资源、工艺以及火的艺术和运气。”

收藏大师作品还需留点儿心

今天现当代陶瓷、雕刻艺术进入拍卖已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当拍卖打开市场以后,面临的问题又会随之而来。据专家介绍,现代瓷器出现几个问题:大师、教授的东西仿冒的很多;有的大师会请其他人画,之后落自己的款。专家提醒,现当代陶瓷进入二级市场,艺术家作品需要经过市场确认其价格,虽然信息相对比较对称、透明,但也会出现一些虚假炒作,作为投资者就要看清二级市场的价格,不要被其所左右。

专家给准备购买新瓷的收藏者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一,买瓷就是买“人”,瓷器的价值,往往与其作者有莫大的关系;其二,尽量挑选艺术性、装饰性较强的东西;其三,对于目前市面上价格已经炒作的太高的新瓷要保持谨慎,不要盲目追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