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或成投资收藏热点

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或成投资收藏热点

陶瓷艺术 瓷砖样式 艺术瓷砖

2021-02-12

陶瓷艺术。

3月2日至17日,由独立学者子贺策展的《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在北京举行,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画廊代表,一些国外画廊还对此表示极大兴趣,认为看到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样式的发生。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展览或标志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呈现让收藏者与当代陶瓷艺术展开新的对话的可能。

1新创作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

纵观2013年秋拍市场,相比高拍价的古陶瓷,当代陶瓷在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上越来越活跃,日渐崛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但与此同时,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没打开海外市场,仍没被国际市场认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往日作品风格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形式、技法、表现方式或思想表达,让观众看到了此前从未展现的另一面。

展出的艺术家傅镭的《百晃图》所观照的事物,并非陶瓷的实物,而是在陶瓷的文化层面,切入对与泥土发生关系的人的一个集体精神状态的观照,这个状态呈现出一种职业的病态。艺术家李晓峰的《海光》,则通过将古瓷片重新拼接的方式,塑造了历史信息的美学编码。

艺术家龚循明的作品《溯源之冰川》,通过将陶瓷的材料特性、绘画性以及雕塑的空间性、观念代入的时间性,共同探寻文化在本源层面的自然主义,同时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展示了某种可能的结果:伪造的冰川成为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最后凭吊;艺术家苍鑫的作品《蒸化》选择了一种神话学再表述的方式,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精神分析。

“从古瓷到当代瓷,可能观众和藏家从来没有想过,陶瓷艺术品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子贺对本报记者说,艺术家许仲敏的《云梯》、扈海风的《一小时四十分钟》、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周军的《华丽的碎片》、齐冬根的《怀胎图》等等,分别通过各种观念手段的表达尝试,呈献给观众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时下人们所认知的陶瓷艺术的样式。崔迪等艺术家脱离陶瓷工艺美术的窠臼,向严肃艺术家方向发展。

2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或需20年

“该展览或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探索价值的展览,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我想这就是该展览引起国外画廊关注的原因之一。”子贺说,正如展览名称《st.art就地出发》,展览标志着新的当代陶瓷艺术正在发生。

他说,当代陶瓷艺术,或者说必将发生的、新的陶瓷艺术,将打开陶瓷艺术(一种发展了千年的民俗主义工艺美术)作为实物与材料的历史,包含从前实物(人与泥土的关系及精神性)到后实物(陶瓷的碎片作为历史遗存符码的再表述可能)的所有范畴。包括现代陶艺在内的陶瓷艺术的材料学历史与实物历史,将扩大为陶瓷文化的场域历史。

不过,他也表示,在艺术史上,所有的变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典绘画,如巴洛克画派过渡到自然主义萌芽的巴比松画派,需要大致200年的漫长演变历史;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则缩短到30年;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则又是二三十年的历程,现代主义的正剧才开始登台上演。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当代艺术,那么到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成为投资收藏热点,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他说,如果收藏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将是一种历史文献式收藏,并不适合普通人,或更适合博物馆。而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保守说至少需要20年。

3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

这次展览中,一些藏家表示,该展览颠覆了过去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理解,给人全新的体验,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另一种表达方式。

“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大师瓷’更是频繁创下天价。当代陶瓷由于真伪争议少、升值空间大,越来越得到收藏界的关注。我一直收藏现当代陶瓷,展览中艺术家龚循明、崔迪的陶瓷作品我都有。”来自浙江的藏家张庆吉对本报记者说,这次展览中,崔迪的作品《逐》通过陶瓷作为泥土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特征进行被强化的再表述,对文化殖民进行了演绎性反思等,这些新创作给人不同的体验,或许正像展览所说,这是一种当代陶瓷艺术的新样式,数年后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自蒙元统治以来,在陶瓷器物上的绘画逐渐成为陶瓷艺术的表现主流。目前被国内市场热捧的‘大师瓷’也以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占多数。而陶瓷制作涉及72道工序,拉胚等工艺因不像绘画一样被社会肯定,很多人不愿学,如何传承成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还能进行一次公共教育,使藏家更多认识到,收藏不仅是为了增值套利,更是对文化的保护,像马未都一样为保护文化而收藏,才是真正的收藏。”子贺笑着说:“中国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刚刚起步,投资收藏市场对此还不了解。当然,如果有藏家独具慧眼,从现在开始关注并收藏这类作品,或将抢得先机。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成收藏热点


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与国外相比,陶瓷业却落后了许多。近几年,由于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大师和艺人们的努力,当代艺术瓷开始被海外收藏家关注,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开始注意到,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也是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其中的原因有三:

一、瓷器历来是国内外收藏品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由于官窑陶瓷的投资太大,并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当代中青年名家名作则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

二、官窑陶瓷由于量少,买家又多,价格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捡漏,或是罕见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且一旦遇上赝品,损失巨大。当代艺术瓷暂时还没有这种风险,由于是一个新的收藏热点,对收藏者来说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战性。

三、当代艺术瓷由于其艺术语言的当代和新颖,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这也是收藏者对其青睐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近两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多次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和展销会的成功举办,也为景德镇当代中青年名家作品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光绪官窑成晚清瓷器收藏新热点


[摘要]明清宫廷艺术品近几年一直是被众藏家追捧的对象,但长期以来大多数藏家沉浸在追捧清三代的热潮中,认为晚清的官窑瓷器因国运衰退而不如前朝。其实,光绪官窑瓷器的烧制已达到了晚清的最高水平。

光绪官窑图源网络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康乾盛世,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强盛时代,而陶瓷工艺更达到历史最高峰。但是,“清三代”身价已高,尤其是官窑器,十分稀少而且价格高昂,收藏难度非常大。

清代中晚期瓷器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收藏人士认为同治、光绪时期景德镇制瓷数量巨大,工艺粗劣,因此这两朝瓷器长期不受重视,市场也不受关注,价格亦未拉高。然而,较早涉足晚清官窑瓷器收藏的顺德藏家梁先生则认为,晚清官窑瓷器也有不少精品,尤其是烧制达到晚清最高水平的光绪官窑,近几年在拍场上的成交价及涨幅也最高。

光绪瓷器的价格缘何居晚清瓷器之首?这与当时景德镇瓷器烧制的复兴有重要的因果关系。历史学者将光绪朝称为晚清王朝的回光返照期。因太平军和捻军起义被平息,光绪时期社会秩序相对进入到了一个所谓“同光中兴”的平稳期。瓷器生产方面,在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重要喜事的推动下,上行下效,烧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达到了乾隆以后的盛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仿古瓷,仿康熙、乾隆两朝瓷器最多,尤以仿康熙青花瓷成就最高。除此之外,光绪本朝也出了一大批官窑瓷器精品。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日前,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几件他前些年收藏的光绪官窑瓷器。其中有一只“光绪粉彩秋操杯”,器形为变形的牡丹状,以粉彩饰花瓣,淡绿釉饰花梗。此器制作精细,牡丹花瓣纹脉络清晰,以花梗为中轴,两侧基本对称,花梗内空,从梗端直通花蕊内,可藉以吸水。花梗背面书褚彩小楷款“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可见此杯是为一次安徽秋操专门烧制的。光绪年间曾经举行过几次秋季军事操练,秋操纪念杯,是当时操练后的纪念品。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10月,光绪皇帝驾崩,应该说这次检阅秋操是光绪皇帝在位时的最后一次。

梁先生介绍说,此次秋操总共有5000名淮军参加,当时烧制的“光绪粉彩秋操杯”也有5000只,但由于难以保管,留存至今的也不会太多。此件瓷器曾被收入《清代瓷器赏鉴》一书。

如果说“光绪粉彩秋操杯”尚属纪念品,那么另一件光绪官窑“仿元天历簋”则属宫廷之物。据悉,簋,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当时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又渐渐流传到民间,故广东民间有“九大簋”之说,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此器为清光绪官窑瓷器仿上古青铜器皿,形制古朴端庄,工艺精雕细琢,堪称清晚期瓷器精品。折沿口斗形盖钮,自上而下弧形盖,四方形由小而大。四条折痕将盖身分成四面,两面光素,一面浮雕一条回首苍龙。另一面书浅浮雕阳文楷书“仿元天历簋”,子母口紧紧相扣,各有两圈回文相对。器身自上而下为回纹、海水纹,两侧各雕饰龙耳一双,下承四只梯形足。

此器通体施黄釉,但黄釉薄,不似鸡釉黄透润,然用之于仿青铜器皿,则恰到好处,因其色泽沉穆含蓄,更显古色古香之美,器底正中加施白釉,并用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另据介绍,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

另外,还有一件霁蓝赏瓶也颇为精美。赏瓶,顾名思义,做赏赐之用,是雍正朝出现的一种新型瓷器品种。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故称“赏瓶”,此种造型、纹饰一直延续于清代,成为传统的官窑瓷器品种。

此器口沿撇口,溜肩,圆腹,圈足,器形优美,通体施霁蓝釉,灯草口。据梁先生介绍,单色釉瓷器烧造时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器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口”。只见此霁蓝赏瓶釉面均匀、滋润,“灯草口”规整,底部修足整齐,露胎润滑,线条既敦厚又秀美,底部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在霁蓝釉上加蓝釉款,称为“蓝上蓝款”。

梁先生认为,光绪瓷器存世量大,近年来上拍的数量也日渐增多,收藏起来比较容易成专题,将是未来晚清官窑瓷器收藏中的一个潜在热点。(文/张荣华)

收藏动态:现代艺术瓷器成新收藏热点


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官窑陶瓷的投资太大,并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现代艺术瓷则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官窑陶瓷由于量少,买家又多,价格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捡漏,或是罕见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一旦遇上赝品,损失巨大。现代艺术瓷暂时还没有这种风险,由于是一个新的收藏热点,对收藏者来说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战性。现代艺术瓷由于其艺术语言的新颖,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这也是收藏者对其青睐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近两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地成功举办的现代陶瓷精品拍卖和展销会,也为现代瓷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收藏现代艺术瓷首先应清楚自己的收藏目的。一般来说,不外乎有三种情况:收藏一般艺术作品是出于喜爱和美化家居的需要;收藏名人名作,出于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按风格、年代、作者等类别进行收藏,出于系统化、专业化收藏的需要。

像二三类方式不是一般爱好者可以做到的,不仅需要眼光,而且还要有强劲的财力支持。一般收藏或是没有涉足过现代艺术瓷收藏的人还是按第一类方式进行。在准备收藏之前,首先应概略了解瓷器的成型工艺和烧造工艺,多看多比较不同陶瓷的优缺点。

佛像成明清铜器收藏新热点 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降龙罗汉铜像

难得一见的“清乾隆十八罗汉铜造像”近日现身广州,吸引了国内众多收藏界人士、艺术界人士的关注。据了解,随着圆明园铜质兽首身价暴涨,近年来具有极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明清铜器亦开始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业内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因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而独具投资升值潜力,“体型大,做工精美者为投资、收藏首选”。

市场

罕见十八罗汉铜造像现身广州

据了解,“清乾隆十八罗汉铜造像展”8月20日~31日在广州太和堂画廊举行,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熊传薪闻讯特意两度从湖南而来品鉴该组罗汉像。日前,熊传薪在广州激动地向记者表示:“该组罗汉像保存完整,造工精湛,均由优质精铜铸造而成,每件造像形态各异,生动传神,衣服纹饰清晰,而且每尊造像的背部均有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确为清代造像无疑。非常罕见,实为难得!”

“由于汉传金铜佛的造像与藏传金铜佛有很大的区别,有些造型很多人不一定看得懂,这使得汉传金铜佛难以辩认。”明清铜器收藏爱好者、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何俊华告诉记者,此组展品为清代汉传佛像:“汉传佛教造像可以分为诸佛、观音、菩萨、罗汉、护法等,要收藏汉传金铜佛具有一定难度,要对各个时期的金铜佛特征有所掌握。”

据了解,展览期间,有房地产商出价近2000万元求购该组罗汉造像,但该组罗汉造像所有者廖四光却不为所动。“此组罗汉像是祖传之宝,曾一度失传,得政府归还祖辈物业得以重见天日。”廖四光介绍,他是广东清远人,其外公为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上世纪50年代为了躲避土改运动,全家逃亡香港。“改革开放后,我和家人重回清远,并从政府手中接过了当年的祖辈物业。庆幸的是,当年藏匿于祖屋夹墙中的十八尊清代罗汉像均保存完好。”廖四光表示,举办此次展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他们引以为豪的家传之宝。

“此组清中期罗汉铜像,非一般的民间造像,乃皇家贵族之物。”资深文物专家、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告诉记者,从该组铜像的造型,体量,以及工艺水平综合分析,应为清中期皇家大寺院或地方大寺院的罗汉造像,非常精美,非常难得。“第一,用来铸造佛像的铜材料非常好,为上等精铜;第二,常见十八罗汉造像的体型都比较小,且材质多为石雕、木雕、泥塑或者陶瓷,而此组铜罗汉造像则体量大(每尊高为80cm),造型生动传神,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再次就是保存完好,甚为难得。”雷从云表示。

分析

明清铜佛像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雷从云向记者介绍明清铜器的历史地位:“明清时期的精铜器,不同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相传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炼制而成(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尤以宣德炉远近闻名,在我国的制铜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现时,在拍卖市场上,之所以难以见到天价成交的铜像艺术品,关键就是没有大的器型出现。”何俊华介绍,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的,直到2004年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

据了解,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而对明清时期的铜器却不甚重视。然而,西方学者却十分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更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受访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投资升值潜力大。

链接

如何辨别真伪古佛像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佛教造像的制作者,受当时生产工艺的限制,每件佛教造像的表情、服饰、装饰都经过细致的雕塑技法处理。而现代的仿制品,无论怎样,它都要或多或少地吸收一些现代的生产工艺,因而仿制品在手工艺的处理上远不如古代佛教造像,如木雕佛像上齿轮带动凿产生的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又如铜铸佛像上有机制打磨的加工痕迹等。

当代陶瓷收藏的“新玩法”


时下,迷恋当代陶瓷的“粉丝”队伍在不断壮大,聊起收藏之初,他们常会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默契来自一份共同的经历:初心在古瓷,遇挫之后,转向当代陶瓷。

当代陶瓷没有在古瓷的夺目光芒中暗淡,却成了“碰壁”古瓷的藏家的新选择,原因何在?

首先,有些藏家在接触古瓷之后,发现“侯门一入深似海”,不仅古瓷的真假很难考证,连鉴定的专家队伍也良莠不齐。资深的瓷器收藏家王清泉就走过这样一段弯路。他感叹现代的高仿品,不仅技术手段了得,而且对人的心理拿捏也相当精准。“连大小、重量都仿得跟故宫里的瓷器一模一样,假乾隆朝的瓷器比真乾隆朝的还精美,真是神仙也难断定。”

其次,如今的古瓷收藏拼的是经济实力,让许多钟爱它的人因资金短缺而止步。而当代陶瓷的价格与古瓷相比,更容易为普通藏家所接受,而且可以不断衍生新“玩法”,让收藏过程变得妙趣横生。

经过一番审时度势,早在2002年,王清泉就开始转向当代陶瓷收藏。王清泉跟别的藏家不太一样,他亲自到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家里买瓷器。精明的他很快注意到,这些大师很“坏”,常常雪藏自己的精品于“深闺”,而只在外面摆出一些相对“平凡”之作。这时的他断不肯轻易出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勤跑景德镇,跟大师们交朋友,再慢慢熟悉每个人的创作风格。

景德镇有专门做壶的小作坊,王清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始自己设计壶型,然后请大师在上面题款作画。每位工艺师都按他的要求,画上最有自己代表特色的图案,这样让人一看便知是哪位大师的作品。王清泉共做了一二百把壶,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绝不雷同,栩栩如生。他还在家中亲自设计了专门陈列瓷壶的展架,朋友来了可以直接取出把玩。

王清泉的收藏“品类”独特,自号“壶王”。他将“壶小乾坤大,壶中天地宽”作为座右铭,因为他深知关于当代陶瓷收藏的天地还有很大的探寻空间,像这样的花样,将来会在不同的藏家手里层出不穷。

玩出花样对于刚刚入门的当代陶瓷爱好者来说,段位略高,如何淘到好的瓷器才是当务之急,对此,“壶王”也自有绝招相授。

首先,不跟风,不贪名。大师之作也未必件件都是精品,画不出神韵的复制之作比比皆是,追求精品质量的藏家未必青睐。

那么,聚焦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失明智。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景德镇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每年会诞生几十位,如何鉴别其艺术造诣之高下?

王清泉经过多年摸索,找到“稳妥”的收藏规律:有传承、有职称而且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最具潜力。道理何在?以景德镇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秋霞为例,她的父亲是德艺双馨的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而父女俩又皆为赫赫有名的“珠山八友”的传人。有了这样的家承渊源,王秋霞的粉彩作品雅俗共赏,如同她的作品名字《桃花经雨香犹在》,耐人回味。类似王秋霞一样的中青年艺术家不占少数,取舍全在个人的雅好。

除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之外,“学院派”这个创作群体也不容忽视。王清泉觉得,如今的“学院派”思想活跃,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有许多创新,比如对五彩、粉彩等传统瓷器的探索,可谓是精益求精,不断生发。如今,大学教授兼大师的作品,十分受追捧。

中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历史,那么当代陶瓷在创作上还有多大的表现空间?它与古瓷相比,传承和创新又体现在何处?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的“乾坤”,笔者走访了艺术品策展人于红河先生,他最近正忙于筹备“瓷韵春华”——第八届当代中国陶瓷名家精品展。

通过每一届展览、请艺术家们亲自现场表演,于红河对当代陶瓷的发展之路深有感悟。他认为艺术家要想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于红河以青花、青瓷、综合装饰等瓷器类别,诠释了当代陶瓷的新变化。

光影青花:从不经意到着意的追求

青花瓷始于唐宋,经历过不同朝代的审美更迭:纹样繁复、层次多样的元青花;工整细腻、优雅富丽的明青花;率意洒脱、题材丰富的清青花。及至现代,似乎穷尽了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青花,仍然在艺术家的探索中不断“惊艳”登场,时下的青花,让人们找到了传统和时代的新契合。

例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吟泉先生的光影青花,艺术语言鲜明独到,尤其是釉下填白技艺的成熟运用,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打破很多传统的限制。他重视突出光影效果,缭绕的云雾在他手中诞生出“气蒸云梦泽”般的生动质感。汪吟泉只创作自己游历过的山水,那幅山水瓷板画作品《明月松间照》既真实又空灵,远景、中景、近景层次鲜明逼真,朦胧的月色诗意盎然,潺潺的流水似有回声。因为表现“雨、雪、雾、夜”难度很大,所以古人很少在青花作品中创作这样的内容,但这正是汪吟泉的强项所在。

汪吟泉早年师从陶瓷大师段茂发,之后从事舞台美术工作30余年,再返陶瓷创作。正是这段特殊的舞台美术创作设计经历,启发他将西画理念融入到青花的装饰技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由最初不经意的尝试,到着意的艺术追求;由对传统的继承,到融合现代艺术的实践,偶然与必然像是创作的两翼,激发着艺术家创新的灵感,把青花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青瓷:再次打动人心的纯粹之美

青瓷的艺术水准在宋代就已登峰造极。如今,当代青瓷之美又为何再一次打动现代人的心?于红河认为是它的纯粹性带来的沉静之感,在“花哨”的陶瓷世界里一枝独秀,也是现代人稀缺的一种精神气质。

青瓷在古代常作为日用品出现,“命运”随着统治者的审美嗜好而“随主沉浮”。当代的青瓷,在釉色和器型上跟古代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便凸显了当代青瓷的魅力。

从釉色方面说,比传统的青瓷色彩更丰富。同样是梅子青或粉青瓷器,颜色上却千差万别,细微之处见高下。在青瓷的发源地龙泉,每一位创作者的釉色都是独创配方,秘不外传。生于青瓷世家的陈相源,就以“薄胎厚釉”闻名。在青瓷的创作历史中,3到4毫米的釉,几乎无法烧制,陈相源却继承了父亲的“厚釉”特色,让创作在自己的手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他的瓷器作品色泽动人,远看晶莹无瑕,近观水润如玉。

除了釉色之外,器型的创新是当代青瓷的另一动人之处。以陈相源的作品《容天》为例,它瓶口很小,却收得非常有气势;“肚子”很大,似有吞吐天地之气概,这种完美的造型堪称精品。

而作品《高节》的创作灵感则来自古代的御赐赏瓶,但古代的赏瓶常常用青花而非青瓷,寓意像莲花般清廉。陈相源从青花借鉴而来,化用古人之意,而且将瓶颈着意设计成了竹节纹,使作品典雅沉稳。

综合装饰是单色釉、复色釉和多种色釉材料综合体的运用,往往融合了两种以上的装饰种类,最常见的有青花和粉彩的组合,粉彩和新彩的组合,高温颜色釉和粉彩或青花的组合。

既能表现釉色自然流动的抽象美,又刻画了生机勃勃的具象美。现代人在这种组合上,往往比古人更灵活,审美也更多元化,不少是古瓷中不曾见过的。

高温颜色釉瓷器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釉料经高温窑变后产生了璀璨的光色。在瓷器历史上,色釉器皿多为单色釉装饰,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才发展了以色釉表现具体形象和内容的技法。这种色釉的“流变、釉变、窑变”常常神秘莫测。要使釉色明朗、层次分明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在这方面,堪称一绝的是生于景德镇的余水贵。他早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仰贤先生,作品追求陶瓷材质的肌理与变化,对釉能流到什么位置、流成什么形状胸有成竹,然后再根据形状设计画面。他的作品《长空鹤鸣遍山红》,对色釉的控制,有巧夺天工之妙。

余水贵的作品,常将高温颜色釉和粉彩结合,赋予画面丰富的颜色,彩虹釉如梦似幻,无论是春山含笑,还是落红秋水,都有一种浪漫气质。这种气质也是一种当代人的精神,反映在瓷器中,构筑一段新的历史。

对于中国当代陶瓷的魅力,陶瓷大师李菊生有过精妙的比喻,他说学西画在人生的创作中只是一段回忆,像一个美丽的情人擦肩而过。油画再好,是西方的,只有陶瓷,是我们中国的,所以弃油画而转陶瓷……这其中便揭示了留守传统之根与时代创新的微妙关系。

当代陶瓷投资攻略


编者:这些年来,古瓷特别是官窑瓷器在市场上流通数量日益减少,赝品大行其道。据收藏行业权威统计,最近两年古玩收藏品市场中的赝品率已达到98%,而威名远播海内外的古代官窑瓷价格大都到达顶端。很少有捡漏的珍稀品,没有过高的升值空间。同时由于前期投入成本过大,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和藏家。一些嗅到市场先机的部分藏家和投资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当代瓷器。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了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何政谷及中国文物学会研究鉴定中心主任沈煜中几位专家为您把握现当代陶瓷投资攻略。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

何政谷:

投资当代瓷潜力巨大

1.现当代瓷器值不值得收藏?比起古陶瓷,现当代艺术陶瓷作为投资项目的优势在哪里?

何政谷:所谓现当代陶瓷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生产制作的陶瓷。由于现当代瓷其中一部分已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亦能反映新中国制瓷工艺及水平的瓷器,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古陶瓷向来与国画、油画并称为三大主力品种。投资古陶瓷,固然不错,但其面世的概率已经越来越低了:首先,市面上的古陶瓷,有一大部分是出土的,均是犯罪分子非法盗墓获取的,这类东西绝对不能碰,否则就是违法;其次,传世的古陶瓷,人们一旦了解其珍贵之处和艺术价值,出于传承方面的考虑,也就不会轻易让其流向市场;第三,拍卖会。大型拍卖会是藏家能够近距离接触古陶瓷概率最高的地方,但相对来说,起步也很高。现在的大型拍卖公司都只拍官窑,其价值太高,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民窑,无论是从审美角度来说,还是从技术、工艺方面来看,其价值均已大打折扣,因此不如玩现当代瓷器了。尤其是从目前的价位来看,现当代瓷器仍处于“洼地”,它有着相当可观的可选择空间和升值空间;从发展前景来讲,作为新兴的收藏门类,它的潜力巨大;而从艺术性上来讲,现当代陶瓷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在某些方面与高古瓷器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为什么很多人把现当代瓷器视为地摊货,认为毫无收藏价值?

何政谷:这主要还是由当前现当代瓷器市场的混乱引起的。很多人明明没有大师级职称,却偏偏冒充大师,拿自己的作品冒充大师作品,滥竽充数;其次,目前全国的瓷器展销会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扰乱了普通收藏爱好者的视线;第三,在景德镇,最好的作品与最差的瓷器制品是并存的,它们彼此的市场定位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很多瓷器在制作时的定位,就是定位在地摊货上,而且这些瓷器往往数量庞大,它们的大量存在也不同程度的混淆、蒙蔽了初入收藏的人们的眼界,误以为瓷器都是这样,自然也就认为现当代瓷器毫无收藏价值了。说到底,其实还是由于人们对现当代瓷器缺少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实际上,我国当代艺术大师的陶瓷作品已进入大拍行列。举个例子吧,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的一件“观棋不语真君子”高温颜色釉镶器作品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90.4万元成交;而任瑞华教授个人作品“和之韵”2007年被大连一藏家以106万元收购。应该说,现代陶瓷收藏贵在“文火慢工”,既要心态平和,又要持之以恒。如此坚持多年必有所获,投资回报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3.虽然人们知道现当代瓷器是不应被忽视的收藏新宠,但与高古陶瓷一样,如何鉴别精品是摆在许多收藏爱好者面前的难题。

何政谷:对于“现当代陶瓷”的收藏,选择艺术家的眼光尤为重要。投资或收藏现当代瓷器的初入门者最应该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就我看来,收藏当代的名人名作是主要方向。拿景德镇来说,最早由轻工业部评出的一批以王锡良、张茂松、刘远长、徐亚凤等2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撤消,更名为陶瓷行业协会后评出的刘平、戚培才、舒惠娟、汪桂英等9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最值得大家关注、了解的对象。因为这2批大师是国家最权威机构评出的技术最全面的制瓷大师,他们在设计、制作上较为全面,技艺过人。其中,部分社会美誉度极高的大师因其成就斐然,还被国家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还有一大批高级工艺师和年轻的工艺师,以及虽没有职称但系出陶瓷世家并对某一方面有特别擅长的陶瓷艺术家,作品也具有很大潜力。此外,“学院派”也迅速崛起,这些人以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为主,其中不少有在外留学的经历,他们在周国桢、李菊生、陆如、陈淞贤、李政、谭畅等陶瓷艺术家和教授的影响下,对当今国外的现代陶瓷新理念、发展潮流十分了解,开展了许多新的理念、流派、特点的探索性创作。

选购这些人的作品,首先还是要对其本人有足够的了解。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其绘画风格、特点、施釉技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考虑下手。尤其是在选择名家名作时,市场上鱼龙混杂,尽管东西不是越贵越好,但也不能贪图便宜。如果真的不知道如何选购,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大师手中直接购买。不过,大师年纪大了,不可能保证每件作品都亲力亲为,有些作品是大师指点、徒弟制作的,一般也会挂上大师的名字,这一点在选购时也要有所考虑。

今日之新乃后日之古。由于现当代的陶瓷制作已无官窑之说,并且对于所有瓷器收藏者机会均等,收藏现当代顶尖工艺大师的作品,就意味着你收藏现当代“官窑”瓷器精品,十年、百年之后,不也同样成为古董?“现玩”终将成为“古玩”。

4.手工拉坯、制坯并进入柴窑烧制的瓷器与现代化机器操作制作出来的瓷器有什么不同?它们在市场上的价位如何?

何政谷:在制瓷业均采用气窑、电窑的今天,柴窑陶瓷艺术品已难得一见,因为柴窑烧制的方式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了,市面上流传的柴窑作品都是以前烧制的,且数量有限。所以其市场价位要比气窑或电窑贵3-5倍以上,由于市场存量越来越少,收藏价值便越高。

如果要说它们之间表面有什么不同的话,一个是釉面润泽,一个满身贼光。柴窑烧瓷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因为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其烧制原理是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使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但同时,柴窑的烧制风险也大。烧制的时候全凭经验,稍有疏忽就会因时间或火候掌握不好,出现瓷器“夹生”或“烧过头”等质量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塌窑”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十万元计算。所以,从上世纪末开始,景德镇的陶瓷烧造全部改用温度容易掌控、相对环保、成本较低的气窑或电窑来烧造。柴窑烧制的方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5.很多人初涉现当代瓷器收藏,对整个现当代瓷器的脉络还不清楚,名家、流派什么的也完全不了解。您能帮我们的读者理一下吗?

何政谷:选择门类一,五六十年代陶瓷。五六十年代我国陶瓷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以发挥集体组织的智慧和力量,保证批量生产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诸如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

当时这些工厂均聚集了大批老陶艺家,例如:景德镇雕塑瓷厂拥有曾山东父子、蔡敬标、何水根等一些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起初就由中央工艺美院参与工厂产品的设计并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拥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后代和传人,有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俊、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因此当时这些工厂企业占用着极强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这一时期的陶瓷作品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最高艺术水平。选择门类二,文革时期陶瓷。现代瓷器品中的“文革”瓷器,眼下正成为收藏界的热门新宠。由于“文革”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此外,文革晚期1975年由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毛主席专用瓷更具收藏价值。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又被称为“红色官窑瓷”,这批瓷器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追崇。选择门类三,当代艺术名家瓷。当代艺术大师们在研制他们个人作品时首先注重其作品胎、釉、纹饰、器形的品质和艺术水准,同时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在研制他个人作品时曾对高温颜色釉做了多年的反复试验,并运用其自身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将古代诗文诗赋、古代画风以及油画风格有机地结合,使其作品在历史文化、艺术观念、工艺造诣等方面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中国文物学会研究鉴定中心主任沈煜中

沈煜中:只有先收藏文化,才能收藏到财富

1.与动辄上百万的高古陶瓷相比,现当代瓷器作为投资项目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价格,其价钱往往仅为前者的一个零头。据了解,现当代瓷器的价格目前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个别大师的个别作品甚至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元。这让很多人看到了现当代瓷器的收藏、投资价值。不知您对现当代瓷器的收藏与投资怎么看?

沈煜中:现代“工艺大师”工艺瓷真假难辨,首先过去一个皇帝一种风格,且还能由上传承,由下继承,使之传承有序。而现代大师几乎一人一种审美趋向。收藏者很难对其了解透彻。加之仿品都以仿大师作品为主,都是现代工艺技术制造,很难甄别真伪,所以要想收藏一件当代工艺大师作品,其价格高,风险更高于古瓷器收藏,所以本人观点不提倡藏友刻意收藏身份不明的现当代工艺瓷。

至于收藏现当代名家制瓷,个人认为应当慎之又慎(毛瓷不在此列)。1、中国的“工艺大师”一般都是八十年代景德镇制瓷工匠,其中褒贬不一良莠不齐,有的技艺确实高人一筹,相对来讲这一批人文化底蕴略逊风骚,加之制胎的不一定会绘画,懂绘画的不一定会“把桩”(烧窑大师傅)……总之,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代表不了当代制瓷最高水准;2、“现代工艺大师”的封号也有不同级别之分与分封,他们所制造的现代工艺品又有市场运作方法不同,现行价位与未来增值空间不一定成正比。

2.据行内人介绍,2000年以前,藏界比较关注高古瓷,2000年以后,藏界收藏现当代瓷的居多。因为高古瓷比较难鉴别,年轻藏家对老瓷吃不透。在您看来,是玩老瓷好呢,还是玩新瓷好?如果玩新瓷,需要注意些什么?

沈煜中:无论是玩老瓷还是玩新瓷,收藏首先是收藏文化!再者才是收藏财富。关于市场中的赝品率已达到98%,那是低估了。例如现在北京潘家园地摊市场真品应在1%。左右。有人讲缘分之说我是不赞成的。古玩都集当年政治、经济、文化、审美趋向、工艺特征为一体,作为藏友首先要拜名师,多了解历史,多看出土文物,多看博物馆馆藏真品,心态要端正,不求最多,但求最精足矣!如果想收藏真品当代工艺大师瓷器,其价格不菲,应对其制作者各方资料多了解,分清是国家级大师,还是地方级大师。若收藏者喜欢哪个大师作品,必须在其手上买到,留下相关影像资料,购买手续等等,不提倡在中介单位购买,那样很有可能花了大价钱买了个赝品,即使是真品,后人也不一定认同。我有一好友性情孤傲,他不能静心研究学问,听其他友人讲改收藏现代大师作品,但他总想捡漏,便在民间收藏。有一次请我鉴赏,我邀了同行一起去鉴定,通过最简单的网上比对,发现漏洞百出,几乎一件真品都没有!所以建议藏友应在学习上下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

3.请您跟我们《大江南收藏》的读者聊聊您多年的瓷器收藏与投资的实践经验吧?您当初被打眼的情况是怎样?

沈煜中:本人收藏已近四十年,当初也走了一些弯路,早期的收藏主要在百姓家里买,那时档次虽然不高,但赝品几乎很少。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全国收藏热的兴起,景德镇、河南、湖北、山东等地仿古之风兴起,大量赝品充实市场,加之有些拍卖公司在鉴定方面的缺憾,拍卖市场赝品也能拍出天价,致使许多藏友找不到北!看多了拍卖图录也会把赝品看成真品。加之业内专家学者大部分都不是本专业研究出身,有部分人也会指鹿为马,造成真亦假、假亦真的现象,因此忠告藏友以下几点:

1、要看就看冯先铭、耿宝昌、陈万里、叶佩兰等顶级老师个人名义出版的书。

2、要看文物学会、文物报出版的考古报刊。

3、要拜师就花功夫拜名师,多听大师的讲座,综合考古新发现,评判真伪。

4、要收就收当代精美的文物,但求最好,不求最多,哪怕只有一件也罢。

5、若有机会多同每个市的考古界专家交朋友,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考古出土文物,并及时分析其中的文化元素,并做好记录档案资料熟记于心。

6、本人也是从业余收藏者到专业收藏家过程过来的,因本人研究的学术成果得到国家文物部门领导的赞成,又从收藏家过程至专业文物研究工作者。总之,心得体会很深,希望广大藏友收藏的出发点要正,对待学习要孜孜不倦,博古通今,积累文化。我相信广大藏友会发现更多文物,为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投资小贴士

现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标准

一要美。在造型方面:要线条流畅、简洁、不繁杂、上下贯气、富有节奏与韵律,具有强烈的力度和个性;在装饰方面:要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的新面孔和“中国特色”,要强调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画外之音”,要强调独创性和个性化,要以美的形象和表现形式去感染“读者”;在绘制技巧方面:要精细、工整、传神;在色泽方面:青花要纯净幽雅、润泽丰富,釉里红要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要亮丽莹透。

二要看。看器型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器型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不要有砂包、气泡、脱釉等疵点;瓷质是否洁润,是否有其他杂色;看瓷质是否够硬,可用金属工具刻划,看是否有痕迹。

三要听。听敲击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沙哑声可能是有裂纹,再好看也不值钱。

四要试。试陶瓷器皿的导热速度,好的瓷器相对厚重,密度高,导热速度慢。

五要光源好。选购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或是日光灯照射的地方。如在射灯或彩灯下察看器皿,肉眼往往会产生误差,影响对收藏品的鉴赏效果。

收藏当代新瓷需看好艺术家


张正海的《鲨鱼》

近日,记者走访古玩市场了解到,一些藏友开始瞄准新瓷(现当代瓷器)收藏。不少市民疑惑,并非文物,也非不可再生资源的“新瓷”值得收藏吗?

据收藏人士介绍,这个话题在圈内一直颇具争议:玩古瓷的藏家看不上新瓷,认为它们是可再生的,并非稀缺品,不具备收藏的基础;而拥护新瓷的藏家,则不以为然“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

事实上,在收藏圈内,古瓷与新瓷之争也从未间断。不过,记者倒是发现,古玩城内的新瓷门店和收藏者的数量悄然在增加,而在拍卖会上,新瓷成交价的最高纪录竟达782万元,这让不少古瓷藏家大跌眼镜。

新瓷与古瓷之争

现当代新瓷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徐东古玩城经营现代瓷的萧驰认为,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由两个因素决定:稀缺性和艺术性。当代新瓷反映了新中国制瓷工艺及水平,大师级作品同样稀缺,当然具备收藏和投资价值。“此外,收藏新瓷几乎不具风险,可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买赝品的几率大大减小。”萧驰说。

而玩古瓷的李先生有不同意见:“何谓‘古玩收藏’?当然是有历史底蕴、不可再生性的稀缺物才值得收藏。现当代瓷只能说是艺术品,建议把它作为家居装饰、欣赏,收藏与投资价值只作长期的考虑。”

李先生还认为,收藏新瓷的风险也很大。“如今现当代瓷器市场也比较混乱,很多人明明没有大师级职称,却偏偏冒充大师,拿自己的作品冒充大师作品,滥竽充数;其次,目前全国的瓷器展销会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使不少人把现当代瓷器视为地摊货。”

“当代陶瓷工艺师如此多,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能有几个呢?而古瓷已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李先生劝告藏友,莫轻易投资当代中青年工艺师作品,更要提防炒作。“在现当代艺术品界,不论是紫砂壶、当代书画还是陶瓷,都存在炒作拉高价格之嫌,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好评估。”

新瓷渐被藏家关注

不管藏家如何争议,新瓷的市场行情却一路走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009年,第二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陶瓷美术家王锡良的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了782万人民币的天价!这条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藏新瓷的热潮。

记者走访徐东、红巷、崇仁路等收藏市场发现,经营现代瓷的店铺多达30余家,少数商家生意十分红火,一件现代陶瓷售价一般在2000元以上,贵的高达260万元,大大出乎意料。

萧驰介绍,瓷器收藏如今已不再是古瓷的天下了,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器逐渐被收藏者看好。“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当代瓷市场。”萧驰说。

据了解,起初新瓷仅被大众当作家居装饰品购买,或是作为礼品,被认为是高端而有文化底蕴的佳品。随着购买者增多,一些名家的作品渐渐升值,收藏圈的人也被吸引入场。

价格随职称升值

据萧驰介绍,收藏现代新瓷,选择艺术家的眼光尤为重要。“艺术家的职称升一级,市场价格就要翻2-3倍。”

他举例说,两个月前,有客户曾花3000元买下聂乐春的作品《寻鹰》(32cm×16cm),就在上个月,聂乐春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晋升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该作品的市场价立刻涨至6400元。

“张正海的作品同样如此。一个月前,张正海的《鲨鱼》(40cm×26cm)售价为6000元,现在变为1.36万元。”萧驰称,收藏现当代新瓷就要看准艺术家,谁会升职,谁的艺术造诣高,就决定了作品的升涨空间。

据了解,当下国内有很多机构对艺术家评职称,其中,最权威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七部委所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各省发改委牵头评的省级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24名,包括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等泰斗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交价已达百万元。“毫无疑问,这些大师的作品肯定是值得收藏的。”萧驰说,名人手绘的作品是收藏现当代新瓷的主要方向。切记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记者 邬红波)

现当代陶瓷投资收藏正当时


文/苏坤阳

近年来,现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中国拍卖市场的兴起,为门槛较高的陶瓷收藏提供了新的途径。众多买家的跟进不仅使得现当代陶瓷获得了应有的市场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陶瓷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今年秋拍,在内地古代陶瓷拍卖市场珍品难求的行情下,现当代陶瓷再次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质,甚至在高价拍品上出现了与古代陶瓷势均力敌的局面。然而,若与中国书画和油画雕塑两大门类的现当代板块相比,无论量、价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借此之际,对国内的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回顾、分析与展望,并结合其在整体产业链条中的地位,为读者探寻现当代陶瓷投资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今年秋拍,内地古董珍玩拍卖市场行情下滑,以往的强势板块—古代陶瓷也是量价齐跌,失去了往年的主体地位。而与之相对的现当代陶瓷板块却行情平稳,似有与古代陶瓷平分秋色之势。相对于古代陶瓷精品的宫廷御用,近现代陶瓷珍品多为名姓俱全的艺术名家制作,这些人士不仅多被载入艺术史册,也备受当地陶瓷行业的尊重和推崇。伴随着陶瓷产业链的日益完善,这些位居产业链顶端的名家名作会作为文化价值的象征,被越来越多地收入当地博物馆和企业收藏系统。面对着现当代陶瓷拍卖市场,当惯性思维仍然停留在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之时,这些精明的商人们已经开始将其作为企业的软实力而购入囊中。

中国嘉德开启市场陶瓷紫砂平分秋色

回溯2008年春拍,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领军企业中国嘉德率先推出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其推出的79件拍品仅有两件流拍,总成交额高达1578万余元,其中创作于2007年的李菊生当代陶瓷作品《豆蔻年华》以123.2万元拔得头筹,同样创作于2007年的王恩怀陶瓷作品《玉堂春色》以78.4万元紧随其后,而一代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八十年代珍品《汉铎壶》也以同样价格成交。中国嘉德在开启现当代瓷器市场的同时,也在陶器方面开始了内地现当代紫砂壶的拍卖之旅。此后,现当代陶瓷艺术品作为中国嘉德的常设专场,开始在历年的春秋大拍中突飞猛进。次年春拍,中国嘉德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就突破两千万元,其中李菊生2009年新作《读书郎》高温颜色釉镶器以145.6万元问鼎。同年秋拍,此专场总成交额再次攀升至2812万余元,其中现代绘瓷名家汪野亭、何许人、王琦等人合著的《珠山八友粉彩瓷板》以257.6万获得最高价位。2010年春拍,此专场突破三千万元,总成交额高达3832万余元,其中顾景舟八十年代佳作《上新桥壶》以448万元力压群雄,高出位居次席的李菊生《关云长夜读春秋》两倍有余。而在其它专场推出的顾景舟制、吴湖帆绘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创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紫砂器市场行情的突然火热,使得中国嘉德在2010年秋拍为其单设专场,推出的108件紫砂珍品仅有两件流拍,总成交额也高达3677万余元,其中顾景舟另一款《上新桥壶》以504万元再创新高。剥离出紫砂板块的现当代陶瓷总成交额依旧突破两千万元,其中民国景德镇绘瓷名家汪晓棠的《人物故事粉彩瓷板》以201.6万元居首。

2011年可谓是现当代陶瓷行情高涨的一年。此年春拍现当代陶瓷专场总成交额为4386万元,其中近现代制瓷名家王大凡粉彩《禹王治水图》以高达920万元的价格独占鳌头。紫砂器专场更是火爆异常,推出的“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专场总成交额高达7897万余元,拍前备受关注的顾景舟、韩美林合著佳品《提梁盘壶》以1150万元的高价成交,近现代陶瓷艺术单件拍品在内地拍卖市场首次突破千万。此年秋拍,两大板块市场行情再次升温,近现代陶瓷专场总成交额达6194万余元,其中王步《青花花鸟四方笔筒》以575万元夺魁。紫砂板块首次推出两大专场,常设专场再次斩获七千余万元总成交额,特设专场“紫泥公社藏现当代紫砂臻品”以100%的成交率收获1187万余元,其中顾景舟《上肩线圆壶》以184万元获得最高价。2011年现当代陶瓷拍卖市场首现高峰,春、秋两拍均突破亿元,当代紫砂单件拍品更是突破千万高价。2012年,伴随着国内拍卖市场的整体式微,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板块也开始有所回落,其中紫砂板块降幅较为明显。此年春拍中国嘉德现当代陶瓷首次推出两大专场,常设专场收获4782万余元,其中当代陶瓷名家钟莲生的《汉宫秋月》釉上彩瓷以1242万元再创单件拍品新高,且高出高估价两倍有余。特设专场“八友遗珠—二义草堂民国瓷画”总成交额1375万余元,其中近现代名家王琦《风尘三侠、东山丝竹》瓷板画获得552万元高价。此年秋拍,近现代陶瓷专场以3261万余元的总成交额再次下滑,而紫砂专场仅获得2415万余元的总成交额,较之春拍业绩再次明显下滑。2012年现当代陶瓷虽没有上一年的辉煌,但四千余万元的成交额与单件拍品突破千万的业绩还是值得肯定的,但紫砂板块突然大幅下跌则让多数藏家感到出乎意料。也许正因如此,今年春拍中国嘉德在紫砂板块倾力一搏,推出的紫砂专场总成交额达四千万余元,其力推的顾景舟和韩美林再度合作的《此乐提梁壶》以828万元获得最高价。但在今年秋拍紫砂板块还是难挽下滑趋势,中国嘉德推出的“紫泥悦目—宜陶精品珍存”专场总成交价仅为2336万元,成交率更是以36.6%创历年最低,其最高价位拍品也创专场开设以来最低价。今年春秋季拍卖中的现当代陶瓷专场更是均以两千余万元的价格成交,但今年秋拍推出的王大凡佳作《投笔从戎木兰从军图》粉彩四方笔筒以517.5万元获得不菲成绩。虽然中国嘉德的现当代陶瓷拍卖一路上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但其对此类拍卖市场的开拓意义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不仅在市场上掀起收藏投资现当代陶瓷艺术的热潮,更使得全国范围内的紫砂器皿备受追捧、价格连续高涨。

北京保利频破纪录千万高价彰显繁荣

似乎为了迎接现当代陶瓷与紫砂艺术品市场高峰的到来,北京保利在2010年秋拍首设近现代艺术陶瓷专场,并以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专场的形式主推紫砂艺术品。此年秋拍,两大专场分别斩获2888万余元与4420万元的成交额,其中朱乐耕《禅意》组件以560万元问鼎前一专场,顾景舟《如意壶》以201.6万元夺得后一专场现当代工艺品最高价位。2011年,北京保利同样迎来了上述两大板块的高位增长,此年春拍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收获5188万余元,其中朱乐耕《风系列—白马》以862.5万元的高价成交。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专场总成交额达4742万余元,其中顾景舟、魏紫熙合著的《矮井栏壶》以1035万元与中国嘉德同季突破千万高价。此年秋拍,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以8967万余元再创新高,其中现代绘瓷大师王步珍品《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四屏》以2702.5万元的高价突破两千万大关。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专场同样以6726万元再创新高,其中顾景舟《提壁组壶》以1782.5万元的高价问鼎。2012年伴随着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整体行情,北京保利两大板块的市场形势与中国嘉德如出一辙。此年春拍,北京保利的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以8389万余元略有下滑,但其推出的民国绘瓷名家何许人《粉彩四季山水挂屏》以2242.5万元再次打破纪录,紧随其后的当代名家朱乐耕新作《红绿彩奔马图瓷屏》也以1150万元再创新高。同年秋拍,北京保利此类专场虽以5908万余元收槌,但拍前备受关注的现代名家王琦、汪野亭名作《民国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以3277.5万元的高价突破现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三千万大关,其价格至今未被打破。而以紫砂为主的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专场则下滑明显,春、秋季分别获得3464万余元和4342万余元的总成交额,最高价位拍品也从春拍的八百余万元滑落到秋拍的五百余万元。2013年两大板块的市场行情再次下滑,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均以两千余万元收官,中国高端工艺品虽在今年秋拍抛去“当代”限制,但总成交额还是在三千万元左右徘徊。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文房专场推出的顾景舟与吴湖帆合著的《寒汀石瓢壶》以1495万元再破千万。北京保利在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火热前夕涉足于此,足以见得其领导层对市场敏锐的观察能力,也正因如此其在此类市场获得了丰硕的业绩,并创造了迄今为止内地拍卖市场现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最高价位。北京保利与中国嘉德一起将内地的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推向了新的高度。

北京匡时逆市升温连获佳绩力促回暖

某些企业与北京保利拥有同样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北京匡时便是如此。其在2010年秋拍开设紫砂专场,虽然包括古代紫砂珍品,但现当代部分仍是专场主力。其推出的“金玉紫瓯—静悟堂藏紫砂名品专场”八十件拍品悉数成交,其中顾景舟的《子冶石瓢壶》以280万元夺得现当代部分最高价位。2011年春拍,北京匡时在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市场高峰来临之际首设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全场总成交额达4094万元,其中民国名家王步《青花嬉禽图笔洗》以713万元问鼎。紫砂专场更是升温明显,全场收获5194万余元的总成交额,虽然专场仍涉及古代拍品,但在高价拍品方面已完全让位给现当代,其推出的顾景舟《云肩如意三头茶具》以1023.5万元的高价,与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一起跨入现当代陶瓷艺术品千万级行列。此年秋拍,其推出的近现代及当代紫砂专场再次升温,全场总成交额达5604万余元,其中当代名家何道洪的《大涵壶》、《三色松竹梅提梁壶》均获得七百余万元的高价。但现当代陶瓷专场却有所下滑,全场总成交额以3391万余元低于此年春拍。也许正因如此,北京匡时2012年春拍在此板块奋力出击,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总成交额升至5238万余元,其隆重推出的民国大师王步的《青花四方挝角福寿永利人物故事笔筒》更是斩获1173万元高价。而此年的紫砂专场则下滑明显,虽然兼有古代紫砂作品,但全场成交率不足六成,总成交额也仅为2590万余元。此年秋拍,北京匡时现当代陶瓷板块也难逃市场整体下滑的影响,无论是现当代瓷器还是紫砂专场均以三千余万元的总成交额收官。然而与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不同的是,今年春、秋季拍卖北京匡时出现了逆势升温的局面。今年春拍,北京匡时现当代瓷器专场总成交额为3483万元,与去年秋拍相比升温明显。而其在紫砂专场也同样如此,全场总成交额再次突破四千万元。今年秋拍,北京匡时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板块竟再次逆势升温,连获佳绩。瓷器板块推出“心萃芳华—私藏家珍民国瓷”与“集珍赏瓷—近现代及当代瓷”两大专场,总成交额高达6149.7万元。紫砂板块再次推出近现代及当代紫砂专场,斩获4707万余元的总成交额。北京匡时与北京保利几乎同时介入国内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市场,但与北京保利不同的是,其在市场行情整体下滑之时不仅逆市升温,还连获佳绩,力促市场整体回暖,为建立不久的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前景。

多数拍企随波逐流行情下滑洗练真经

相对于上述的三大拍卖公司来说,上海泓盛作为内地中型艺术品拍卖企业的代表,也介入了现当代陶瓷拍卖市场,但其介入的时机有所滞后,使得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板块并未带来可观的回报。2012年秋拍,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随整体行情下滑之时,上海泓盛开设现当代瓷艺专场,全场共成交1144万余元,其中当代名家李小聪粉彩作品《春夏秋冬》瓷板画以172.5万元拔得头筹。今年春拍,上海泓盛的现当代瓷板块开始跟随大盘下滑,其推出的此类专场总成交额为1131万余元。今年秋拍上海泓盛的此板块专场成交状况更是下滑明显,总成交额以506万余元收槌,不及春拍半数,成交率也跌至33.57%。近年来,随着此类市场行情的上扬,北京翰海、浙江西泠等国内重要的拍卖企业也开始涉足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市场,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多以综合专场出现,偶尔也会设立囊括古代、近现代与当代紫砂的专场,并没有如上述四家拍卖公司那样持续进行市场运作。而更多的拍卖企业则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波逐流,并没有将现当代陶瓷逐步专业化的市场考虑,这也使得在现当代陶瓷行情下滑之时,多数企业选择了逃避,而坚持设立专场的拍卖企业则要接受市场萎靡的现实,也许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企业才能洗练出在市场中屹立不倒的“真经”。从2008年春拍中国嘉德开启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开始,中国的此类市场已经走过整整五年时间,在这五年中随着其它大中型拍卖企业的介入,中国的现当代陶瓷拍卖市场已经在第一个波峰中逐渐脱离初期阶段走向成熟,但其在整体产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映射的广大市场才刚刚开始引起注意。

名家效应倍受关注精品引领产业升级

虽然现当代陶瓷艺术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价格猛增,但与动辄上亿的古代陶瓷精品和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亿元现当代书画、油画作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除了体现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大幅的升值空间之外,陶瓷产业链的地位衔接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也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根源。在多数投资者和收藏家的固有观念中,作为中国艺术重要代表的陶瓷精品仅仅存在于古代,而当下的诸多陶瓷艺人也多以仿制古代作品为荣,使得国内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不仅缺乏创新意识,更使得国内造假现象泛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在2011年内地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达到首个高峰之际,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陶瓷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全年产值近500亿元,其中仅艺术陶瓷的产量就高达50多亿件。目前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河南禹州神垕镇、湖南醴陵、河北邯郸彭城镇、广东佛山石湾镇等地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陶瓷产业模式,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陶瓷制作工艺人才。在拍卖市场上,景德镇、宜兴、龙泉、石湾、德化等地以及各个学院的教授、职业艺术家、国家级大师的瓷器佳作也都是现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主力拍品。如景德镇的王步、何许人、王琦、汪野亭等民国绘瓷大师和王锡良、张松茂等当代名家,宜兴的顾景舟、汪寅仙、徐汉棠、周桂珍、何道洪等紫砂名士,学院的李菊生、钟莲生、朱乐耕等教授,醴陵的熊声贵、黄永平、丁华汉、李仁中等名家,禹州刘福安、杨志、孔相卿等钧瓷大师,石湾潘玉书、刘传等陶瓷名匠等等,这些位于陶瓷产业链顶端的艺人们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高雅的艺术品位为当地的现当代陶瓷注了入新的文化内涵,使得这些不同地域的陶瓷艺术品、日用品以及相关产品得到了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也使昔日的陶瓷古镇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也正因为他们在文化信誉层面的贡献,使得上述各大陶瓷重镇在当地政府和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以艺术瓷为主的景德镇,2008年陶瓷产值仅为70亿元,而在2013年上半年就已突破126.1亿元;以外销生活用瓷为主的德化,2008年陶瓷产值为68.96亿元,而2012年就已达到124.23亿元;以建筑瓷为主的佛山石湾,在2008年陶瓷产值约为361亿元,而今年的陶瓷产值已经突破八百亿元大关;以釉下五彩及官方用瓷为主的湖南醴陵,2008年陶瓷产值120亿元,而在2012年达到362.1亿元;以钧瓷为主的禹州,2008年陶瓷产值49.6亿元,2013年此产值已突破80亿元……翻开上述部分陶瓷产业重镇的政府报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已经将培养省市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师作为政府重要的业绩指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居产业链上游的出自陶瓷名家之手的珍品佳作对于整个陶瓷产业的重要意义。

从国内陶瓷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位居上游的陶瓷艺术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升值潜力,它们与中低端陶瓷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艺术创新和精湛的技术方面。但是如今多数陶瓷艺人们仍以眼前利益为重,将技艺停留在对传统作品的仿造上,甚至为了降低成本而共用同一窑炉,作品的材料、器型、温度、工艺等也趋于相同,导致同一产区的陶瓷艺术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面对着已经达到顶峰的古代陶瓷技法,如果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套路或是走手工作坊的路线,那么很难创造出具有真正价值的陶瓷艺术精品。当下的陶瓷艺人应该思考如何创新,努力寻求一门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工艺技术,创造出在材料、工艺、烧制温度、器型等各个方面均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以代表新时代的精神诉求。在国家和政府打造的良好环境中,不仅要努力完成学术指标,多参与专业展览和权威博物馆的收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还要完成市场指标,勇敢进入信誉度高的画廊和艺术品拍卖企业,抬升艺术作品的价格指标。想介入现当代陶瓷收藏的投资者和藏家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入手,在整体市场价格走低的初级阶段,寻找那些艺术水平和艺术成就较高的现当代名家精品。中小藏家可以着力于寻找价值数万元的当代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的原创作品,并形成某一陶瓷种类的系列、专题收藏,切勿随波逐流,或贪图便宜购买众人熟知样式的近现代名家赝品。伴随着国内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现当代陶瓷拍卖市场的不断升温,无论是投资人还是收藏家都应该放宽视野,打破固有的收藏投资理念,从陶瓷产业的整体发展去对待现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投资收藏。相信随着更多陶瓷企业的不断壮大和文化品牌意识的逐渐增强,现当代陶瓷艺术品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相信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市场的春天将会很快到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