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当代陶瓷收藏的新玩法

当代陶瓷收藏的新玩法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新濠瓷砖 新中式瓷砖

2021-04-07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据了解,时下,迷恋当代陶瓷的“粉丝”队伍在不断壮大,聊起收藏之初,他们常会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默契来自一份共同的经历:初心在古瓷,遇挫之后,转向当代陶瓷。

当代陶瓷没有在古瓷的夺目光芒中暗淡,却成了“碰壁”古瓷的藏家的新选择,原因何在?

首先,有些藏家在接触古瓷之后,发现“侯门一入深似海”,不仅古瓷的真假很难考证,连鉴定的专家队伍也良莠不齐。资深的瓷器收藏家王清泉就走过这样一段弯路。他感叹现代的高仿品,不仅技术手段了得,而且对人的心理拿捏也相当精准。“连大小、重量都仿得跟故宫里的瓷器一模一样,假乾隆朝的瓷器比真乾隆朝的还精美,真是神仙也难断定。”

其次,如今的古瓷收藏拼的是经济实力,让许多钟爱它的人因资金短缺而止步。而当代陶瓷的价格与古瓷相比,更容易为普通藏家所接受,而且可以不断衍生新“玩法”,让收藏过程变得妙趣横生。

经过一番审时度势,早在2002年,王清泉就开始转向当代陶瓷收藏。王清泉跟别的藏家不太一样,他亲自到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家里买瓷器。精明的他很快注意到,这些大师很“坏”,常常雪藏自己的精品于“深闺”,而只在外面摆出一些相对“平凡”之作。这时的他断不肯轻易出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勤跑景德镇,跟大师们交朋友,再慢慢熟悉每个人的创作风格。

景德镇有专门做壶的小作坊,王清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始自己设计壶型,然后请大师在上面题款作画。每位工艺师都按他的要求,画上最有自己代表特色的图案,这样让人一看便知是哪位大师的作品。王清泉共做了一二百把壶,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绝不雷同,栩栩如生。他还在家中亲自设计了专门陈列瓷壶的展架,朋友来了可以直接取出把玩。

王清泉的收藏“品类”独特,自号“壶王”。他将“壶小乾坤大,壶中天地宽”作为座右铭,因为他深知关于当代陶瓷收藏的天地还有很大的探寻空间,像这样的花样,将来会在不同的藏家手里层出不穷。

玩出花样对于刚刚入门的当代陶瓷爱好者来说,段位略高,如何淘到好的瓷器才是当务之急,对此,“壶王”也自有绝招相授。

首先,不跟风,不贪名。大师之作也未必件件都是精品,画不出神韵的复制之作比比皆是,追求精品质量的藏家未必青睐。

那么,聚焦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失明智。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景德镇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每年会诞生几十位,如何鉴别其艺术造诣之高下?

王清泉经过多年摸索,找到“稳妥”的收藏规律:有传承、有职称而且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最具潜力。道理何在?以景德镇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秋霞为例,她的父亲是德艺双馨的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而父女俩又皆为赫赫有名的“珠山八友”的传人。有了这样的家承渊源,王秋霞的粉彩作品雅俗共赏,如同她的作品名字《桃花经雨香犹在》,耐人回味。类似王秋霞一样的中青年艺术家不占少数,取舍全在个人的雅好。

除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之外,“学院派”这个创作群体也不容忽视。王清泉觉得,如今的“学院派”思想活跃,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有许多创新,比如对五彩、粉彩等传统瓷器的探索,可谓是精益求精,不断生发。如今,大学教授兼大师的作品,十分受追捧。

中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历史,那么当代陶瓷在创作上还有多大的表现空间?它与古瓷相比,传承和创新又体现在何处?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的“乾坤”,笔者走访了艺术品策展人于红河先生,他最近正忙于筹备“瓷韵春华”——第八届当代中国陶瓷名家精品展。

通过每一届展览、请艺术家们亲自现场表演,于红河对当代陶瓷的发展之路深有感悟。他认为艺术家要想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于红河以青花、青瓷、综合装饰等瓷器类别,诠释了当代陶瓷的新变化。

光影青花:从不经意到着意的追求

青花瓷始于唐宋,经历过不同朝代的审美更迭:纹样繁复、层次多样的元青花;工整细腻、优雅富丽的明青花;率意洒脱、题材丰富的清青花。及至现代,似乎穷尽了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青花,仍然在艺术家的探索中不断“惊艳”登场,时下的青花,让人们找到了传统和时代的新契合。

例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吟泉先生的光影青花,艺术语言鲜明独到,尤其是釉下填白技艺的成熟运用,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打破很多传统的限制。他重视突出光影效果,缭绕的云雾在他手中诞生出“气蒸云梦泽”般的生动质感。汪吟泉只创作自己游历过的山水,那幅山水瓷板画作品《明月松间照》既真实又空灵,远景、中景、近景层次鲜明逼真,朦胧的月色诗意盎然,潺潺的流水似有回声。因为表现“雨、雪、雾、夜”难度很大,所以古人很少在青花作品中创作这样的内容,但这正是汪吟泉的强项所在。

汪吟泉早年师从陶瓷大师段茂发,之后从事舞台美术工作30余年,再返陶瓷创作。正是这段特殊的舞台美术创作设计经历,启发他将西画理念融入到青花的装饰技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由最初不经意的尝试,到着意的艺术追求;由对传统的继承,到融合现代艺术的实践,偶然与必然像是创作的两翼,激发着艺术家创新的灵感,把青花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青瓷:再次打动人心的纯粹之美

青瓷的艺术水准在宋代就已登峰造极。如今,当代青瓷之美又为何再一次打动现代人的心?于红河认为是它的纯粹性带来的沉静之感,在“花哨”的陶瓷世界里一枝独秀,也是现代人稀缺的一种精神气质。

青瓷在古代常作为日用品出现,“命运”随着统治者的审美嗜好而“随主沉浮”。当代的青瓷,在釉色和器型上跟古代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便凸显了当代青瓷的魅力。

从釉色方面说,比传统的青瓷色彩更丰富。同样是梅子青或粉青瓷器,颜色上却千差万别,细微之处见高下。在青瓷的发源地龙泉,每一位创作者的釉色都是独创配方,秘不外传。生于青瓷世家的陈相源,就以“薄胎厚釉”闻名。在青瓷的创作历史中,3到4毫米的釉,几乎无法烧制,陈相源却继承了父亲的“厚釉”特色,让创作在自己的手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他的瓷器作品色泽动人,远看晶莹无瑕,近观水润如玉。

除了釉色之外,器型的创新是当代青瓷的另一动人之处。以陈相源的作品《容天》为例,它瓶口很小,却收得非常有气势;“肚子”很大,似有吞吐天地之气概,这种完美的造型堪称精品。

而作品《高节》的创作灵感则来自古代的御赐赏瓶,但古代的赏瓶常常用青花而非青瓷,寓意像莲花般清廉。陈相源从青花借鉴而来,化用古人之意,而且将瓶颈着意设计成了竹节纹,使作品典雅沉稳。

综合装饰是单色釉、复色釉和多种色釉材料综合体的运用,往往融合了两种以上的装饰种类,最常见的有青花和粉彩的组合,粉彩和新彩的组合,高温颜色釉和粉彩或青花的组合。

既能表现釉色自然流动的抽象美,又刻画了生机勃勃的具象美。现代人在这种组合上,往往比古人更灵活,审美也更多元化,不少是古瓷中不曾见过的。

高温颜色釉瓷器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釉料经高温窑变后产生了璀璨的光色。在瓷器历史上,色釉器皿多为单色釉装饰,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才发展了以色釉表现具体形象和内容的技法。这种色釉的“流变、釉变、窑变”常常神秘莫测。要使釉色明朗、层次分明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在这方面,堪称一绝的是生于景德镇的余水贵。他早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仰贤先生,作品追求陶瓷材质的肌理与变化,对釉能流到什么位置、流成什么形状胸有成竹,然后再根据形状设计画面。他的作品《长空鹤鸣遍山红》,对色釉的控制,有巧夺天工之妙。

余水贵的作品,常将高温颜色釉和粉彩结合,赋予画面丰富的颜色,彩虹釉如梦似幻,无论是春山含笑,还是落红秋水,都有一种浪漫气质。这种气质也是一种当代人的精神,反映在瓷器中,构筑一段新的历史。

对于中国当代陶瓷的魅力,陶瓷大师李菊生有过精妙的比喻,他说学西画在人生的创作中只是一段回忆,像一个美丽的情人擦肩而过。油画再好,是西方的,只有陶瓷,是我们中国的,所以弃油画而转陶瓷……这其中便揭示了留守传统之根与时代创新的微妙关系。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当代陶瓷也值得收藏


第一届中国陶瓷创新设计作品展正在上海陶瓷博览中心举行,有关专家从120件入围作品中评出两个创新设计大奖和20个创新设计奖。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当代陶瓷的关注。

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最近传来的消息让他们感到“进退两难”:一方面,元青花瓷瓶在英国拍出天价2.3亿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22亿元的价格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另一方面,媒体又在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瓷器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不妨收藏投资一些现当代陶瓷,尤其是那些艺术水平和成就高的大师名人的作品。民国以来,我国制陶工艺受中国绘画影响,产生的景德镇新粉彩,以及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而兴起的名家绘瓷,都具极高的收藏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不仅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继承,而且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出现许多新品种,许多工艺大师烧制了很多艺术价值极高的精品陶瓷。

目前,当代陶瓷市场价格较低,是乘低吸进的好时机。国内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国家级工艺大师的陶瓷原创作品上至几万下到几千元都可以拍得,不存在贬值的问题,适合个人小额投资或进行系列、专题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藏人数的不断增加,价格势必会大大上扬。投资现当代瓷器无异于优先持有“原始股”。

其次,当代瓷器无真伪之别,无赝品困扰。相对古陶瓷,现当代瓷器赝品极少。

今日之新乃后日之古。由于现当代的陶瓷制作已无官窑之说,并且对于所有瓷器收藏者机会均等,收藏现当代顶尖工艺大师的作品,就意味着你收藏现当代“官窑”瓷器精品,十年、百年之后,不也同样成为古董?“现玩”终将成为“古玩”。预计今后5至10年,当代瓷将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收藏市场的新热点。据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设计专业委员会最近恢复,并将原创设计研发中心落户挂牌在上海黄浦区。有关专家表示,陶瓷创新设计展是一个新生事物,今后每年均要举办一次,这将为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和收藏起到积极作用。

个人博物馆式的收藏赏玩法


个人博物馆式的收藏赏玩法

高级阶段古陶瓷收藏性的赏玩法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收藏性的赏玩法,也可称之为个人博物馆式的收藏赏玩法。

不少小城镇的古陶瓷收藏名家大多从本地域窑口的古陶瓷收藏开始起步;不少都市的古陶瓷收藏名流,大多从单一性的收藏专题出发,并过渡到专题性的历代各大窑口古陶瓷收藏。

当然从初期收藏到中期收藏,完成这种收藏转换比较容易,如有收藏大家指点,收藏家个人较有眼力,稍有财力,稍有胆力,都能保成功。

但是假如想从收藏中级阶段,再进入到收藏高级阶段,收藏家个人没有奇特的眼力,雄厚的财力,超凡的胆力,文博圈内没有一批文人文博学者,收藏圈内没有一批古玩收藏行家鼎力相助,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

新世纪后当代收藏圈内,如想举出一个已进入古陶瓷收藏高级阶段的古陶瓷收藏大家非常困难。因为笔者所说的已进入古陶瓷收藏高级阶段并获得收藏界公认的标准只有两条:其一、已创办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人或私营古陶瓷收藏博物馆;其二、古陶瓷收藏馆内已收藏展出了历代各大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标准器。

其实,在古今收藏界,中国还没有出现过一位真正杰出的古陶瓷收藏大家。比如当代收藏家中,数马未都创办的民办观复博物馆名气最大,其博物馆内的古陶瓷馆,虽按照正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展示了众多古陶瓷收藏品。但史前彩陶一块,还是没有特别精彩的藏品;高古陶瓷也没有特别珍贵的藏品,且各地大窑口代表性的标准器还不够多……

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收藏赏玩法,即博物馆式的历代各窑口古陶瓷标准器收藏赏玩法,可以说是古陶瓷收藏界最传统、最正宗,最具历史文化价值、最具收藏境界的古陶瓷收藏赏玩法,也是企业家型的古陶瓷收藏者走向古陶瓷收藏大家的金光大道。

虽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陶瓷收藏大家,对绝大多数古陶瓷收藏者来讲仅仅是一个梦想。但有梦想就会有蓝图,有蓝图就会有追求,就会加倍努力,就会多少成就自己的收藏事业。

比如我们可以先从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碎片玩起,继而收藏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残损件,再进一步收藏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普通件。至于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完整典型器,可遇不可求,见到一件觅到一件,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去伪存真,去糟取精,三十年、五十年后也必然会做出大大小小的收藏成果。

当代中国至少有数百万名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但大多数人没有系统学习研究过中国古陶瓷史赏玩法,没有找到中国古陶瓷最传统、最正宗,最具历史文化收藏价值的收藏赏玩法,故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者半途进来,半程退出,自生自灭。

可能另有百分之十者跨入古陶瓷收藏中级阶段,遵循本地域窑口釉水器型品种古陶瓷收藏性的赏玩法,并举办了个人藏品展后,成为当地城镇古陶瓷收藏名人;可能另有百分之十者跨入古陶瓷收藏中级阶段,遵循单一性的某一窑口釉水器型品种古陶瓷收藏性的赏玩法,并举办个人藏品展及著书立说后成为当地都市古陶瓷收藏名家;可能另有百分之十者跨入古陶瓷收藏中级阶段,遵循专题性的历代各窑口釉水器型品种古陶瓷收藏性赏玩法,并举办个人藏品展及著书立说后,成为当地及全国古陶瓷收藏名流。

至于从古陶瓷收藏中级阶段跨入古陶瓷收藏高级阶段,遵循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收藏性的赏玩法,即个人博物馆式的收藏赏玩法之古陶瓷收藏文化的痴迷追求者,人数更少,可能只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他们的收藏目标更大,收藏境界更高,收藏过程更艰难,收藏道路更广阔,收藏蓝图更璀璨……

但是更多的是局限于收藏家个人的眼力、财力、胆力,他们梦想中的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古陶瓷起源发展史概念的,且展出都是历代各窑口标准器的个人古陶瓷收藏博物馆,在有生之年难以实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组织全国各地的民间古陶瓷收藏家,以捐赠展出的方式,以“PK”选展的方式选出两三百件历代名窑的标准器国宝级藏品,创办一家全国性的民间古陶瓷收藏博物馆。记者以为:集全国各地民间古陶瓷收藏家之力联合创办的中国民间古陶瓷博物馆应该可以与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展出的藏品、上海博物馆陶瓷馆等展出的藏品媲美,全国官方文博界与全国民间收藏界从来没有联合起来举办过类似的“义演”性质的“义展”,主要原因是不少官方文博权威学者专家对“藏宝于民”的理念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对民间收藏因种种原因还怀有深刻的偏见。

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收藏性的赏玩法,是古陶瓷最正统的收藏赏玩法。还是想忠告众多仍然处于初级收藏阶段的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已处于中级收藏阶段的古陶瓷收藏家,尤其是那些已花费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资金,仍找不到“北”、找不准古陶瓷收藏准确方向的企业家型的古陶瓷收藏人:唯有系统学习研究中国古陶瓷起源史、发展史,沿着中国古陶瓷收藏发展的文化轨迹,潜心用心寻觅历代各窑口藏品,就会有一个标准器的收藏灯塔在召唤你。你会为此乐此不疲奋力寻求,你会感受到收藏古陶瓷器物的持久的快乐。

在古陶瓷收藏的岁月里,纵然是一代收藏名流,“走眼”的事件每天可能都会发生,“捡漏”的机会每天也都可能出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我们找到一条最有历史文化收藏价值,最有投资赏玩增值价值的古陶瓷收藏之金光大道:即历代各大窑口标准器收藏性的赏玩法,收藏历代大窑口标准器,其收藏赏玩法参考图录可以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故宫陶瓷精华》一书,作为参考图录,再以中国古陶瓷史为线索扩展之,那么再按照《故宫陶瓷精华》图录进行收藏,我们古陶瓷收藏人生就像天天沐浴着金色阳光,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金印,会金色地写入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史。

中国当代陶瓷收藏的地域特色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至在英语中成为中国的代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产生了一批令人敬佩的陶瓷艺术家,他们分布在我国的各个陶瓷产区,作品不仅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而且在继承和创新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受到了国内外陶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同时,他们还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对推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陶瓷艺术的发展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西风”,直到80年代初才真正产生影响。而在90年代,这种影响力加剧,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快速发展。

在短短的20年中,中国的陶瓷艺术形成了纷繁多样的艺术形式,而陶瓷艺术在与新技术的结合方面,也显示出了这一古老艺术与时俱进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陶瓷艺术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风格,已经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陶瓷艺术家在创作风格上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创作中求新求变,融入个性风格。

中国美术馆首次独立策划、主办的大型当代陶瓷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和“潮州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

“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邀请当代陶瓷艺术家163人,荟萃了当代陶瓷艺术精品240余件。“潮州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展”展出40余件作品,向观众展示了潮州市现代陶瓷设计的优秀成果。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陶瓷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陶瓷出口、总产值和销售额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产品畅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成为潮州的支柱产业。

陶瓷收藏 当代陶瓷大师名作备受青睐


在大师作品的带动下,整个陶瓷行业,三六九等的作品都跟着水涨船高。这里面也会产生泡沫,有风险,对此广大藏家要有清醒认识。

过去搞收藏的,都爱找五大名窑,明清官窑。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真正好的古瓷,遗留下来的非常少,想要收藏是很难的。而且,一般的藏家也根本买不起,那都是上亿的价位。如今,大家的收藏观念开始改变了,改成收藏现当代的名人之作、精品之作,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样不缺。

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的瓷器,以往当废品丢弃,如今成为收藏新宠,身价倍增,一个不起眼的腌菜坛子往往身价上万元。售卖瓷器的店铺中摆上“明清官窑”出售的已不多见。大部分均以晚清、民国以及解放初的瓷器为主,其价格也更平民化,几千、数万,甚至几百,各个档次都有。这些其实都是几年前的“大路货”。如五年前一个民国晚期雕花笔筒只要几百元,如今价值近万。如马口窑陶瓷是以前几乎家家用来装米、腌菜的陶器,因上世纪90年代受塑料制品冲击,一度被人们当废品丢弃,如今却成了收藏家们的“香饽饽”。目前一个收藏市场上价约百元的普通陶器,在两三年前也就四五元钱,目前完整、画工好、造型独特的精品马口窑精品陶器,卖上万元是很轻松的事。

大家要学会鉴别什么是真正好的、值得用心、用财收藏的,注意别受炒作影响,自己得有判断力,不能将其完全看成是一种投资跟风。自己得了解这个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做到有把握地收藏。

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的三大误区


较于历代官窑古陶瓷,人们收藏当代艺术陶瓷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假货少、可选择的不同等级的大师精品很多,能和工艺美术大师现场交流交朋友以及当代艺术陶瓷精品行情呈快速上涨态势。可以说,当代艺术陶瓷领域蕴藏了大量收藏和投资机会。

不过在郑玉彩看来,如今很多人在收藏投资当代艺术陶瓷时并不理性,本想投资收藏,却成了消费收藏,甚至交了学费。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忽视风险盲目收藏甚至举债投资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相较于金融证券、房地产,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出不少,尤其是当代陶瓷市场,虽然市场不成熟,但回报率已达200%。正是看到了艺术陶瓷投资的广阔前景和丰厚回报,一些并不具备收藏知识和能力的投资者也纷纷涌入,有些人还向亲朋好友举债,甚至抵押房产,盲目进入艺术陶瓷市场,这种行为存在很大隐患。因为和其他投资领域一样,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当代艺术陶瓷具有高回报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变现不易、刚性易碎、假货混淆等风险。如果是举债或是抵押房产的话,万一家中有急事,需要现金,则可能因无法像股票一样及时变现而误了大事;也可能因高价进、低价出而蒙受巨大损失;甚至还可能出现买到假货而血本无归的情况。

贪大求全不同大师不同类型统统收藏

目前,很多收藏爱好者缺乏一定的收藏经验及鉴赏能力,加之市场信息又不灵通,在收藏时往往出现贪大求全,没有重点的情况。今天喜欢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明天又要收藏国家级工艺大师的作品;今天看着瓷板好,明天又觉得瓷盘好,后天又觉得瓷瓶好……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是大企业家、大财团,实力雄厚,如此收藏无可厚非。但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资金有限,鉴赏能力又不足,如果过于贪大求全,不仅不能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反而会影响收藏的品位,拖慢学习研究瓷器鉴定知识的进程。对此,建议收藏者在入门陶瓷收藏时应该专业、系统地收藏,最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门类,比如专门收藏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或系统收藏瓷盘、瓷碗、瓷笔筒、瓷壶等,当藏品达到一定规模时,不仅能收获收藏的喜悦,增长收藏的水平,还能得到较大的投资收益。

总以拍卖价格作为投资指导

如今众多的当代艺术陶瓷拍卖会可谓是艺术陶瓷市场的晴雨表,拍卖成交纪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活跃程度。很多收藏者也喜欢根据拍卖价格作为自己收藏的风向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形成时间还不长,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和规范。就拍卖成交价格而言,也存有一定水分,假拍、炒作、自卖自买等事件屡见报端。因此,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爱好者切忌轻信拍卖会上的成交纪录。对于收藏者来说,拍卖价格只能是一个市场参考价格,而不能成为自己购买当代陶瓷的一个依据和价格标准,更不能以此来左右自己的收藏趋向和思路。

收藏当代艺术陶瓷风险最小的就是收藏大师的作品


专家建议收藏现代瓷可关注大师作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艺术品收藏,作为中国传统收藏品之一的瓷器,理所应当的成为很多人热捧的对象,现当代瓷器精品,以其精湛的技艺水平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深受广大藏友青睐。专家建议,收藏现代瓷可关注大师作品。

中国国际收藏协会陶瓷部主任高肃提醒大家,收藏投资一件当代艺术瓷器也是有风险的。“普通的收藏爱好者不具备专业的收藏知识,只一味地听信或跟从商家炒作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投资的当代艺术瓷器极有可能是被商家炒起来的泡沫,一吹就破了。相对于名家大师的手工艺术作品,投资或收藏当代艺术陶瓷的初级收藏者应该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因为这种瓷器没任何投资价值。”

北京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表示,收藏当代艺术陶瓷风险最小的就是收藏大师的作品,最好是在有品质和信誉的艺术馆选择有大师亲笔签名证书的作品。大师的作品凝聚了其几十年练就的手工技艺,学习古人而超越古人,势必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阅读延伸: 如何收藏古瓷器?

古陶瓷收藏机遇的两种类型

艺术瓷器 看景德镇陶瓷提升艺术内涵

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有四忌


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有四忌。

作为艺术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当代艺术陶瓷拥有不少的青睐者。对于初入这一收藏领域的人而言,应当理性,不能盲目,有些问题必须注意。

一忌以职称定市场价格

以作者职称高低来定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价格,这是目前陶瓷行业通用的“游戏规则”。如果收藏者简单地认为,职称高者艺术水平就高,职称低者技术水平就低,未免以偏概全。专家告诫新入行的收藏者,职称(荣誉称号)只是一张“入场券”,就像大学毕业证书一样,不完全代表真正的水平,关键还是要让作品说话,切莫让职称遮住眼。

二忌以拍卖价格作为购藏价格

我国的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形成气候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规范。就陶瓷拍卖交易价格而言,也存有一定水分,假拍、炒作、自卖自买等问题屡见报端。因此,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爱好者切莫轻信拍卖会的成交纪录。对于收藏者来说,拍卖价格只能是一个市场参考价格,而不能成为自己购买时的唯一价格标准。

三忌忽视风险举债购藏

根据近年来的拍卖行情分析,中国艺术品回报率高。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当代艺术陶瓷虽有高回报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变现不易、刚性易碎等风险。如果是举债或是以房产等抵押,万一有急事而需要现金,则可能因无法及时变现而误了大事。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因高价进、低价出而蒙受巨大损失。

四忌贪大求全样样收藏

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资金有限,鉴赏能力又不足,如果贪大求全,样样收藏,不仅不能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反而会影响收藏的品位。对此,专家建议,普通收藏者专一、系统地收藏,比如专门收藏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或系统收藏瓷盘、瓷碗、瓷笔筒、瓷壶等,当藏品达到一定规模时,不仅能得到较大投资收益、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还能享受到精美的艺术陶瓷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古陶瓷收藏热带动新瓷收藏节节攀升


古陶瓷收藏热带动新瓷收藏节节攀升

近年来,古陶瓷收藏热的兴起带动新瓷收藏节节攀升,与5年前相比,收藏新瓷的市场价格已上涨10倍。日前,一位武汉藏家感叹:几年前,他去景德镇买名家的陶瓷作品,高60公分,直径20公分的瓷瓶,成交价仅1万元。而现在,同一个名家,同样大小的瓷瓶,四处找关系还花了12万元,正常购买估计要15万左右。同样的陶瓷设计师 之手,可能时间久远就造成价格的差异了。

去年底,在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当代陶瓷作品——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以782万元成交,远高于清末民国的陶瓷作品。紧随其后的粉彩《十二生肖》瓷板拍价200万元,也为新瓷作品。

新瓷收藏界专业人士萧驰认为,并非所有新瓷都能走入收藏领域,名家瓷是收藏者最为青睐的对象。这样原因有三点:

其一,我国新瓷制作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凤毛麟角,他们都是身怀绝技的制瓷名家,无论从题材陶瓷选料选择、精细程度等方面,新瓷的工艺水平都突破了前人。

其二,在传统收藏理念中,历来是厚古薄今。古陶瓷数量有限,藏家们一味追逐古陶瓷,导致“作伪”、“新仿”泛滥成灾。对于初入门者而言,常被古陶瓷鉴定难度拒之门外。新瓷在名家手中直接拿货,不存在作伪新仿,至少可以保真。这样的陶瓷化验都是直接的。

萧驰也表示,虽然一些收藏者从淘老货转向了购买名家新瓷,但说“新瓷器”时代已到为时尚早,武汉的新瓷交易量远不及老货,不论是否名陶瓷设计师。

武汉收藏界人士断言,近几年,新瓷行情一年一个样,尤其是名家作品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收藏已迎来“新瓷器”时代。据了解,在武汉,已有一批新瓷买家,他们常年前往景德镇收购名家新瓷,有的已斥资数百万元之巨。他们认为相比于工艺一般的老瓷,这些烧造技术、艺术品味更高的新瓷升值空间很大。

如今,古陶瓷价格已被炒得相当高,动辄数百万、上千万,还有多少升值潜力难以判断。关注那些绘制精细、神态传神新瓷,远比那些明清官窑瓷器风险小。而且,随时间推移,这些当代精品也会变成古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当代陶瓷收藏的新玩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当代陶瓷收藏的新玩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