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三角 > 导航 >

中国瓷器的起源(三)

中国瓷器的起源(三)

古代瓷器三角 清三代瓷器鉴别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2020-08-08

古代瓷器三角。

2.5烧成技术

选好制瓷原料,掌握原料化学组成,对原料进行精细加工,施釉,是成瓷的内在因素。但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时,也不能烧成瓷器,如现代的精陶就是这样。制造青瓷还要恰当地掌握还原气氛,才能烧成翠青色釉。到了东汉,上虞窑场已解决了原料选用,龙窑的出现又为提高烧成温度创造了条件。所以,部分原始青瓷的窑址中,发现有成熟青瓷。如上虞联江大湖岙的窑址中,有原始青瓷和青瓷残片堆积在一起,是原始瓷与青瓷同窑合烧的。在大湖岙附近的石浦小仙坛瓷窑遗址,作者选取了3个瓷片进行吸水率测定。其釉层厚度均在0.2mm以上,釉呈淡青色,釉面无裂纹;胎以含铁量2%以下的瓷石为原料;烧成温度在1250℃以上,瓷化良好,胎质较白,细腻致密,胎的薄片微透光,胎釉结合牢。吸水率分别为0.5%、0.26%和0.16%,基本上已达到现代瓷器的要求。

东汉以来,一些窑址除烧成温度已达1300℃左右外,对烧成气氛也能较好地控制,进入三国后,烧成技术更为熟练,上虞县帐子山的西晋青瓷片,烧成温度1280℃,上虞县鞍山的西晋青瓷片高达1300℃,烧成气氛也控制得更好。

烧成气氛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增加或减少入窑的空气量。青瓷在烧成时的火焰性质,取决于产品胎釉的还原比值。还原比值越大,气氛的还原能力越强;反之,还原能力越弱,釉内还原比值低于0.3时,气氛性质逐渐由还原转向氧化,0.2以下时即成强氧化性质。

据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分析,殷代晚期安阳釉陶胎内FeO含量0.35%,Fe2O3含量1.28%,它的还原比值为0.27,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东汉上虞越窑瓷胎内FeO含量1.26,Fe2O3含量0.30%,它的还原比值为4.2,是在较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还原比值大于殷代釉陶15倍,证明已能较为成功地控制烧成气氛。

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可知,浙江在由陶向瓷演变和在陶瓷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最早有关瓷器的文字记载,是晋人泮岳在《笙赋》中说:“披黄苞以授甘,倾漂瓷以酌 ”,晋人杜毓在“ 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东阪即今之浙江温州、永加、瓯海一带。东瓯窑被誉为“东瓯漂瓷”,可见当时浙江青瓷具有相当的影响,浙江远在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已有青釉器的生产。春秋战国时期,至少在浙江萧山的进化区、绍兴的富盛区已大批生产黄绿色釉和青釉的碗、杯、盘、盂、鼎等青釉器。分析当时浙江和全国等地的青釉器,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已具备了瓷器的某些特征。但还不能达到瓷器的标准,而只能算作原始青瓷,因为当时的青釉器经测定,胎泥所用原料有两种:一类含铁量在3%以上,多属陶土,淘洗也不够精细,只能算釉陶;另一类是高岭土或瓷石,含铁量低于1.5%,淘洗也较精细,在提高烧成温度后,可以成为瓷器,但高岭上耐火度高达1730一1770℃,烧结温度在1400℃左右,而当时受窑炉结构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温度,所以不能烧成瓷器。同时当时不仅烧成温度低,而且烧窑的操作技巧也不成熟,还不能按照陶工主观愿望,控制烧成气氛,采用还原焰来烧成制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烧成温度,就成了当时由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演变的决定因素。在这方面浙江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龙窑是在浙江首创的,用龙窑来烧制高温釉陶(1200℃)是古陶瓷技术的一次飞跃。1984年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在上虞县城南的樟塘乡严村,发现了两座约6m长的商代龙窑,这是我国古窑址中最早的龙窑。龙窑既可烧陶器又可烧瓷器,特别适宜于浙江地下水位较高这一特点,同时又为以后烧窑技术发展为用还原焰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创造了条件,因此春秋战国尤其是东汉时期,龙窑在浙江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浙江境内的越国,注重经济发展,绍兴地区原始青瓷的生产已相当发达,这种青釉器,后来统称为“越器”,这就是后来誉满中外的我国越窑青瓷——越瓷的始祖。

在考古工作的配合下,自70年代开始,作者调查了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古窑址或省级博物馆。调查中,古窑址数量多且密集,首推浙江上虞。上虞位于浙江绍兴地区以东,秦时为会嵇郡辖县,它北靠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东邻余姚、慈溪,南接奉化、嵊县,西邻绍兴,境内山岭起伏,水网纵横,8大水系,条条相连。曹娥江贯穿南北,上接嵊县剡溪,下通杭州湾,水路、陆路交通都很方便,瓷土矿藏和燃料资源丰富,且瓷石的含铁量在2%左右,“水土宜陶”、“人皆冶陶”,具备了发展瓷业生产的优越条件。近年来,在上虞已陆续发现古窑址278处,其中汉代古窑遗址有40余处,且普遍使用龙窑。小仙坛、帐子山等地的东汉龙窑,长度已在l0m以上,有的达到13m以上,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300℃,烧制真正瓷器的所有基本条件,浙江上虞在东汉时期已经都具备了。

在浙江省文物研究工作者朱伯谦,任世龙和朱瑞钱以及考古学者冯先铭、宋伯胤、蒋赞初等同志协助下,对我国自商代以来有代表性的青釉陶瓷器标本,尤其是浙江境内古窑址标本——古陶瓷片,共一千多片进行外貌观察,吸红试验,并选取一部分有典型的标本进行吸水率测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东汉、三国和西晋、唐、宋等时代的标本,送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建材研究所、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进行理化性能等测定,证实浙江上虞小仙坛地区东汉青釉瓷片等标本胎质均较坚硬细腻,有贝壳光泽,呈淡灰白色,不吸水,不吸红,断面均匀光滑没有气孔,釉呈青色,透明光亮,厚薄较均匀,釉层厚度在0.lmm以上,有晶莹如玉的美感,胎釉结合良好,无剥落现象,无纹片;瓷器残片击之有铿锵声,瓷胎0.5mm的薄片有微透光性,符合现代瓷的外观标准。

胎的化学组成分析表明,上虞青瓷胎内含氧化硅75%~76%,氧化铝16%~18%,氧化铁仅1.5%~1.8%,碱金属氧化4.8%,可见胎内氧化铝和铁的氧化物含量较低,系采用瓷石为主的烧结温度较低的瓷土,由于胎内含有0.8%~1.0%的氧化钛,在钛和铁共同着色影响下,胎呈淡灰白色并降低了透明性。

釉的化学组成分析表明,含氧化钙18%~20%,较德清西周釉陶的氧化钙含量约高一倍,显然是属于石灰釉的。石灰釉透明度高,硬度大,光泽好,有利于呈现青的色调和增强釉面抗磨损的能力,所以以松柴作燃料时,石灰釉作青瓷的釉料比较合适。

东汉时,采用龙窑,烧成温度高达1260℃至1310℃±20℃,吸水率分别为0.28%、0.16%和0.22%。此外,对东汉越窑瓷胎化验,是在较强的还原焰中烧成的,说明用还原焰烧制青瓷的操作技巧在东汉已趋成熟。另外,对抗弯强度测定也可看出,其指标高达710kg/cm2,超过康熙厚胎五彩花觚(7ookg/cm2)的抗弯强度,比德清西周青灰釉陶抗弯强度仅200kg/cm2,要增强3倍多,也可证明东汉上虞小仙坛地区烧造的青釉器已达到了瓷器的要求。

对小仙坛古瓷片进行岩相观察,可见残留石英颗粒较细,分布也均匀,石英周围有明显的熔蚀边,梭角均已圆钝,说明烧结温度较高,长石残骸中发育较好的莫来石到处可见,偶尔亦见玻璃中的二次莫来石,玻璃态的物质也较多,还有少量闭口气孔。在瓷胎的显微结构中还观察到少量云母残骸。显微照相可见釉内已无残留石英,其他结晶亦不多见,釉泡大而少,这是这种釉特别透明的原因,胎釉交界处可见多量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长形成一个反应层,胎釉结合较好,无剥釉现象。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和物性测定,发现东汉晚期越窑青瓷的胎釉质量不比唐和五代时期差,从而可以肯定,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小仙坛一带烧造的青瓷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中国瓷器的创制时代应为公元一至二世纪的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比西方创制瓷器要早15个世纪。最先创造瓷器的地方是浙江省上虞市。东汉青瓷实物有湖北当阳出土的两件东汉青瓷坛,一件青瓷四系罐和一件青瓷钵,它们均是随葬品,从造型和装饰分析系浙江越窑器物。上虞文化馆收藏的一件东汉四系罐,青润如玉,作为一件成熟的早期青瓷正是在东汉古窑址中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

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关于我国瓷器起源可有如下结论:

(1)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青瓷是从釉陶发展来的。

(2)我国由陶向瓷的演变过程在汉代完成,真正的青瓷瓷器起源于1800年前的东汉。

(3)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最早烧制青瓷成功的地点在浙江上虞小仙坛、帐子山一带。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瓷器的起源(二)


三国、两晋、南朝时期快轮拉坯成形已广泛应用,拍坯成形大为减少。成形方法的改进,能在堆贴、压印各种人物、动物或刻划各种花纹图案,同时还采用模印成形以提高工效和统一规格。如上虞皂湖公社宋家山晋代青瓷窑址出土的狮形水注陶模和鸡首陶模,是采用陶土素烧而成,鸡首陶模表明,胎泥是压印成鸡首形状后再安装在壶上的,鸡首壶的鸡首是实心的,仅起装饰作用。1973年衢县上圩街路村出土的晋元康八年(公元298年)的长方形九格隔是拍片成形的。绍兴出土的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高达47cm的青瓷谷仓,主体是用快轮拉坯成形的,谷仓上堆贴的乐伎人物、鱼龙水龟、守卫门犬、飞禽走兽和佛象亭阙,部分用手工捏塑成形,部分用陶模压印成形,也有拍片成形的,各种小件还需经刻划修饰后再安装在坯体上,工艺十分复杂,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成形技术水平。除成形工艺较为繁复的鸡首壶、谷仓、灯、鬲、蛙形水注、香熏和兽圈之外,还有品种较为特殊的具有双领的泡菜罐、盖钮成铁锚状的盖罐、盘口斜肩的直腹罐,江苏宜兴周墓墩出土的造型新颖的西晋青瓷神兽尊(现藏南京博物院)和南京林口梁代大墓出土的造型宏伟、装饰复杂、高达85cm的南朝青瓷莲花尊(现藏南京博物馆)等,充分反映出瓷器成形的各种技巧方法和匠师们的创作成果。南京赵士冈出土的上刻“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铭文青瓷虎子和江苏金坛县白塔公社出土的“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坤者也”铭文的青瓷扁壶,是十分难得的有当时制瓷名匠袁宜和范休可姓名的珍贵作品。

唐代,由于拉坯成形的技巧不断提高,并已采用匣钵装烧,所以日用青瓷规格基本一致,胎骨显著减薄,品种增加,器形更为规则端正,坯体均匀光洁。五代吴越钱氏,在余姚上林湖(现属慈溪市)建立“御窑厂”,烧造秘色瓷,造形技巧又有发展。如五代越窑青瓷鸽盒,有在盖上浮雕的狮与凤、镂空的花与草以及画着人物的一个局部,反映了我国瓷器最早的雕刻、镂空和开光等技法。

南宋龙泉青瓷在造形上又有新的成就,对器物的形态极为讲究,器形简练,结构谨严,线条流畅,曲直有致。如双鱼耳瓶和双鱼洗的双鱼是用精细陶模压印成形。龙虎瓶瓶身是拉坯成形,龙虎雕塑成形后粘接在瓶身上,鬲炉的3只炉足用手捏成形,在器身边缘及足部的转折处,凸有棱角线,使釉呈色较淡,成为一条白线,产生“出筋”现象,由于成形技巧熟练,器形多幽雅庄重,规格一致,特别在器物口缘部分坯体较薄,给人以端巧工整、秀丽挺拔的感觉,器物的底足不施釉部分呈血红色,形成“朱砂足”,与青釉相衬托,使器物更为美观。

元明龙泉青瓷在成形上又有进展,最突出的是高1m以上的大花瓶和直径60cm以上的大盘等大型器物制造成功。大花瓶系分段拉坯成形,各段坯体厚度比例掌握极为恰当。瓶身下部较厚,中部次之,上部较薄,各段的粘接工整,修坯极为认真,瓶体表面光滑。青瓷大盘用拍坯成形,各部厚度也颇合理,靠近口缘部分较薄,接近盘底部分较厚,以承载荷重,减少变形。此外还在盘心堆雕大枝的花果,使青瓷的造塑别开生面。

2.3 釉的创制和施釉方法

原始社会陶器无釉,表面粗糙,易吸水,又易污染。到山东龙山文化和浙江良渚文化时期,古人用各种工具修括、磨光,仍不能解决防水去污问题,到商代才创制石灰釉。从无釉到有釉为从陶向瓷演进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由于标本收集不易以及釉层较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仅分析了少数商周及汉晋时期的青釉,氧化钙含量介于16%~20%间,而战国山西侯马二个釉陶的釉含氧化钙分别为15.71%和20.59%。釉料中大量氧化钙是加入石灰石的缘故,氧化钙在釉料中是助熔剂,使釉的熔融温度降低,能在较低温度下玻化。

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硬度大等优点,适于作青瓷的釉料,坯体上刻划的花纹图案和浮雕的人物,可以通过釉的透明性清晰地映现出来。我国历代烧造青釉陶瓷器物的窑,如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汝窑、临汝窑、耀州窑、官窑和龙泉窑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剂,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越窑釉内二氧化硅含量约57%~61%,三氧化二铝仅11%~15%,氧化钙含量16%~20%,二氧化钛0.52%~1.14%。

从东汉到北宋,青瓷一直沿用石灰釉,氧化钙含量是愈早愈高,釉层厚度却愈早愈薄,早期仅0.10mm左右。南宋时,随着技术的改进,釉中氧化钙含量不断减少,从汉晋16%~20%,减少到9%~12%;氧化钾含量,汉晋在4%以下,南宋提高到5%左右。因此南宋龙泉窑除用瓷上和石灰石外,又加入草木灰配制青釉,成为石灰-碱釉。石灰釉的主要特征是高温粘度较低,流动性好,釉面光泽很强,石灰-碱釉的高温粘度则显著提高,在适当温度下烧成时,釉面光泽柔和,没有强烈的浮光感,南宋改用石灰-碱釉,使釉厚而不流,釉内气泡不致太大,从而获得晶莹丰满、翠青如玉的色釉。南宋用含铁量4%以上的紫金土原料,创制成官窑和哥窑的碎纹艺术釉,是中外陶瓷史上杰出的创举。

石灰釉用还原焰烧成,釉内铁含量1%~3%时,釉呈青绿色;铁达到4%~5%时,釉呈暗灰青、茶叶末或墨绿色;8%左右时,釉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釉厚lmm以上或釉内铁含量10%左右时,釉就变成黑色了。

石灰釉以铁作着色剂外,钛和锰也是很强的着色剂,上虞越窑远在汉代就开始利用石灰石和紫金土等原料配釉,烧成酱色釉。晋代德清窑用含铁量高的紫金土甚至掺和含锰粘土来配制黑釉,在制瓷工艺上是巨大的进步。

釉陶为陶向瓷演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初期釉料配制工艺尚未成熟,刷釉法上釉施釉简单,釉层极薄,釉面不匀,有裂纹或失透现象,釉的玻化不良,釉色不纯,胎釉结合不好,由商周到春秋战国,施釉技术有所提高,萧山县进化区和绍兴具富盛区出土的战国釉陶及原始青瓷,釉层虽薄,只有10~50μm左右,釉色浅黄,但胎釉结合比前稍好了。汉代开始浸釉法施釉,浸釉法上釉难度比刷釉法高,制品的釉面较均匀,釉层也较厚,釉色大有提高。上虞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全体施釉,釉呈较纯的淡青色,釉面色调和釉层均匀一致无裂纹,釉厚0.2mm以上,玻化良好,胎釉结合牢固。1972年湖北当阳出土四系罐,釉呈淡青色略泛黄,色调上下基本一致,厚度0.lmm以上;二件四系坛,釉呈虾青色,厚度0.5mm左右,光泽中等;钵,釉面略有不匀,青中稍带黄色。这些器物烧结良好,已是成熟的青瓷。

三国、两晋时期已较普遍用浸釉法上釉,釉层厚而均匀,呈色亦较稳定,西晋青瓷的釉层厚度一般已在0.lmm以上。但莲花尊是刷釉法上釉,釉层较薄。1958年在南京电力学校发掘的甘露元年东吴墓出土的一对青瓷羊,用浸釉法上釉,釉层厚而均匀。青瓷谷仓釉色呈现较深的绿色,釉层也厚,离开了原始青瓷釉薄和釉色淡绿带黄的阶段。南朝有一部分制品胎泥以含铝量较高和含铁量很低的白瓷土做原料,氧化焰烧成,这样胎质的烧结温度提高了,但没有相应调整釉的化学组成,结果烧成后,釉已完全玻化,胎尚未烧结,造成胎、釉结合极为不良,产生龟裂和严重剥釉现象。

隋唐时期,我国的瓷器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北方的邢窑白瓷和耀州窑青瓷,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浙江青瓷生产,尤其是越窑青瓷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由于施釉技术的提高,唐、五代的越窑青瓷,釉层厚度达0.2~0.5mm,釉面比晋越窑均匀滋润,青的色调增多,釉色也较稳定,有“千峰翠色”之誉,对国内外瓷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南宋龙泉窑在施釉工艺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用对器物里面荡釉和外面浸釉的方法,通过素烧,经过儿次上釉来提高釉层厚度,厚度普遍达到lmm。偏光显微镜观察,胎和釉间,可清楚看到有一层约0.lmm的中间层,中间层处有石英晶体和莫来石的微细晶体,它们是高温时坯和釉相互扩散和熔融产生的。中间层可使坯釉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得到补偿而结合牢固,消除裂釉和剥釉现象。同时,釉内含有5%~10%肉眼不易看到的小而均匀的气泡,大小在0.01~0.05mm之间,并有5%左右均匀分布的石英晶体,还能较好掌握釉料配比,一般能控制三氧化二铁在1%~2.5%,三氧二化铝在14%~16%,二氧化硅在65%~69%,氧化钙在9%~12%之间。釉面均匀,釉层增厚,呈色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但釉层丰满,而且晶莹润澈,出现“似冰”、“类玉”的粉青、梅子青等翠青色釉,为世所称颂,被誉为“青瓷之花”,驰名中外。

到了元、明,龙泉窑的大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有的用浇釉法上釉,中、小件产品仍沿用浸釉和荡釉法。釉料组成仍然采用石灰-碱釉,釉层厚度减薄,为0.5~0.8mm,釉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均比南宋时提高,釉色以豆青色为主,粉青和梅子青少了。总的来说,釉色不及南宋。

2.4 窑炉型式

最初烧陶是没有窑的,仅是用柴草把陶器围盖起来,点火焙烧,烧成温度700℃左右。后来采用在草上抹泥的办法,烧陶器时于平地建一个临时性窑,烧成温度800℃左右,这种窑,由于在烧成过程中窑体开裂,冷空气进入窑内,烧成温度较低。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竖穴式窑和横穴式窑,烧成温度950~1050℃。竖穴式窑,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窑室和火膛之间有数条火道。横穴式窑,窑室圆形或方形,窑底有箅,上开有火孔。火膛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

横穴式窑,到龙山文化时,窑室扩大,火膛加深,火口缩小,支火道和窑箅孔眼增多,这样,既加强了火力,又使窑室受热较为均匀。

殷代有直焰式的圆窑和方窑,烧成温度1200℃以下,能烧成硬陶和釉陶。窑炉分前后两部分,前火膛,后窑室,窑室平面呈圆形或方形,箅长宽各约lm,上面约有9个火眼,火焰通过火通进入窑室。西周晚期张家坡及洛阳王湾两座陶窑又进一步改进,窑床呈平台形,火膛从窑床下面移到前面,使火焰直接进入窑床,可提高烧成温度,但窑仍建在地下。战国中期以后,窑炉有了较大发展。1956年发掘的洛阳陶窑,窑床面积从西周的2m2左右增加到l0m2,土坯砌成,已有用草拌泥制的窑顶,烟囱位置移到窑腔后面,有利于减少窑内上下温差和提高窑内温度,烧成温度可超过1200℃。春秋战国湖北江陵毛家山陶窑是目前发现最早把窑建在地面上的馒头窑。

浙江萧山进化区也有战国时代的窑,窑的平面呈马蹄形,窑室为半圆形,前面设火门和火膛,窑室后面设置烟囱,窑体较大,壁高lm,上口横宽4m。

横穴式窑的结构不断改进,除发展成马蹄形外,还向龙窑方向发展。浙江在商周时期已有龙窑和马蹄形窑,上虞和余姚、永嘉东汉时已较普遍使用龙窑。

古仁虞县的陶瓷业十分发达,在上虞境内已发现的古窑址有200余处,其中汉代40余处,三国34处,西晋63处,东晋29处,南朝10处,唐宋118处,窑型基本上都是龙窑。

龙窑需一定的倾斜度,一般都建在山坡上。窑址选择在燃料和原料资源较为丰富、交通和水源都比较方便的地区。龙窑的优点有:(l)利用山坡建造龙窑,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有自然抽力,可不设烟囱,且不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2)当时青瓷系采用明火叠烧,生坯的机械强度低,不宜叠高,龙窑较矮,适合要求;(3)龙窑的窑床面积较大,火焰流通比直焰窑均匀,产量较高,质量较好;(4)龙窑具有一定的长度,可利用部分余热,热效率较高,单位燃料耗用省,产品成本低;(5)龙窑结构简单,建筑材料要求不高,造价低,适合当时手工业窑场的发展;(6)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便于快速烧成。浙江还因原料中含铁量较高,应以还原焰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减轻铁的二次氧化,龙窑适应这种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的工艺要求。

由于龙窑的这些优点,故在浙江发展迅速,炉窑结构也逐步完善和合理。

明代开始采用阶级窑,在龙窑中间用墙把窑床分成若干室,每间前面近隔墙处有燃烧室,每间隔墙下有通气孔,使火焰成为半倒焰式,阶级窑比龙窑较易控制还原气氛与正压。

高丽瓷起源在中国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山西北部的浑源县发现烧造“镶嵌瓷”的瓷窑遗址。专家考证后认为,这一发现表明过去被认为是朝鲜独有的“镶嵌瓷”,在中国古代就有烧造。

浑源古瓷窑群位于浑源县城南8公里处,绵延5公里,时间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元代,是山西省境内发现的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一处古窑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日前对浑源瓷窑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共发现窑炉6处,保存较完好者4处。同时发现窑泥、炼泥及制坯、烘烤工作作坊两处,大量匣体、窑柱、垫饼、模范等烧瓷和装饰工具,以及青瓷、白瓷、黑瓷、仿钧瓷等各种类型的陶瓷器。

据参与发掘工作的山西省考古所副研究员任志禄介绍,浑源窑是中国烧制青瓷最北部的一个窑口,烧造量很大,而“镶嵌瓷”是目前出土的浑源青瓷中一个独等的品种。其制做方法是在胎上划出花的范文,然后在范文内填上白色化妆土,剔除多余的化妆土后,施青釉入火烧成。由于坯体呈青灰色而化妆土为纯白色,烧制后就形成了美观别致的青地白花。

目前发现的镶嵌青瓷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碗、盘、枕,其装饰题材主要有牡丹、菊花、禽鸟、婴戏纹、网格纹、米字点等,边饰有双线纹、回纹、白粗包线边。

任志禄说,“镶嵌瓷”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朝鲜的民族特色,称为高丽镶嵌瓷,从相当于中国金代中期的12世纪中叶开始烧造。高丽的镶嵌瓷是在青瓷和沙器上镶嵌,但最初以青瓷镶嵌为主。

文物专家在考证后认为,浑源镶嵌青瓷的出现,说明了中国不晚于12世纪中叶就在烧造“镶嵌瓷”,虽然此次发现品种较少,但已经完全反映出其基本面貌。浑源“镶嵌瓷”的发现,不但为了解中国北方瓷器烧造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且为探讨镶嵌瓷的起源,以及研究中国北方与朝鲜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中国瓷器 素三彩


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干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巳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 "素三彩" 。

此品种创烧始见于明代成化朝。但是它与成化斗彩一佯,不但不见干明清文献记载,早期也不见专门论述。从目前的资料看,景德镇素三彩的烧制当以明代成化制品为早,正德时的最好,其釉面亮青肥腴,彩料细润,色泽浓艳厚实,纹饰洒脱自然,有明一代,十分突出。清代康熙朝的素三彩器极负盛名,对成化、正德两朝的三彩瓷和嘉靖、万历色地重叠工艺多有继承,还烧成了釉上蓝地素三彩和墨地素三彩。此外还发明出在素胎上刻划出纹饰轮线,绘以图画,涂以釉彩,其工艺标新立异,品种丰富多样,质朴雅洁,黄色地、紫色地、米色地、虎皮釉等反复交替使用,变化莫测而颇具匠心。

明清素三彩的区别在于:明代三彩瓷高温烧胎前,在需画纹饰的地方暗刻纹饰并不涂釉,其余地涂釉后高温烧出白瓷,在无釉的地方彩绘纹饰,低温第二次烧成;而清代的素三彩一般先刻暗纹,全器罩白釉后高温烧成,彩绘纹饰后低温再烧。此外,康熙时还有少量作品是在高温烧好的素白胎(有的先刻暗纹)上涂低温并回彩,再低温烧,因为是以低温釉为地,白釉极薄,牙黄色,没有高温釉肥润似玉的效果。

另外,和五彩斗彩一样,清代的素三彩彩色比明代丰富得多,出现釉上蓝、水绿、淡黄等色,色彩多但纹饰淡雅、疏朗、清秀,即使纹饰繁密,亦布局合理得当,边饰讲究,绘画精细,和明代的相比有天壤之别。素三彩器在康、雍之前较多,以后各朝少有烧造,清末民国多有仿制,终无法与真品相媲美。与五彩瓷相比,素三彩瓷略少红颜,但工艺讲究,色彩搭配沉静雅素,既不失富丽之态,又更显成熟稳重之气。

说中国瓷器上的莲纹(三)


南方其它烧制青瓷、青白瓷的瓷窑也有大量装饰莲纹的优秀作品。江西莲花山宋墓出土的影青带碗注子,温碗呈八瓣莲苞形,高圈足外壁环贴覆莲瓣。注子通体作六瓣瓜棱形,在颈部、流咀基部以及狮形盖的边沿分别贴塑覆莲瓣。制作精巧,造型优美。此外,象越窑烧制的青瓷仰覆莲花盒,福建烧制的青白瓷浮雕莲瓣炉,都是以莲花为装饰题材的精美工艺品。

莲纹自东晋出现在瓷器上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到宋代已完全脱离了宗教影响,成为优美的纯装饰性题材。由于唐宋以来推崇牡丹,莲花已逐渐失掉其传统的优势地位。但深受人们喜爱的莲纹仍是宋代各大窑系中普遍使用的题材。

(四)自东汉晚期到宋代一千年间,青瓷一直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与之相适应的刻花、印花等"胎装饰"技法在应用上远远超过彩绘。元代以后,青花和釉上彩绘瓷器取代了青瓷的主导地位,制瓷工艺进入了以彩瓷为主的黄金时代。随着彩绘技法的迅速发展,装饰题材空前丰富,山水、花鸟、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吉祥寓意图案大量出现。莲纹此时已成为诸多装饰题材中的一种,比较长见的有缠枝莲、莲瓣纹和以纯国画方法表现的写实莲荷纹。

缠枝花是宋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宋磁州窑的缠枝花卉大花大叶,枝繁叶茂,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元代青花缠枝莲纹继承了这一特点,花体较大,花形饱满,瓣与瓣之间及花蕊均不填满色,留出一线白边,使花朵的结构清晰。经过变形处理的主叶呈葫芦形,这种特殊的叶纹装饰性很强,为元代缠枝花所独有。在结构布局上,充分注意了“青”与“白”的关系,青花与白地比例均匀,画面满而不乱。元青花瓷器的纹饰层次较多,一般由主题纹饰和多层辅助纹饰构成。缠枝莲大多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在盘碗的内外口沿和瓶罐的肩、胫部,但有时也用作主题纹饰。

莲瓣纹是元代青花瓷器最常见的边饰,这种经过变形的莲瓣俗称“八大码”,外廓由外粗内细的两道线构成,线条转折生硬,显得棱角分明。瓣与瓣之间均留有空隙,瓣内绘制各种纹饰。其中以绘制火珠、火轮、银锭、珊瑚、犀角、双钱等图案的杂宝纹最有特色。

莲池鸳鸯和莲池鱼藻是元青花中的写实性主题纹饰。布局繁密,结构严谨,笔法遒劲有力,生动自然。莲花的花瓣状如饱满的麦粒,“荷花、荷叶、莲蓬都不填满色,鸳鸯、水藻都带几笔水纹,仿佛水在流动。”这类画工精湛的作品艺术效果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图案纹饰,是元青花中的精品。

宋元时期流行的缠枝花卉,到明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由于它变化无穷,用起来非常灵活机动,不论是作器物胸腹部的主体纹,或是在口沿、颈、肩、胫、足部作辅纹,都容易与器型浑然一体”。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官民窑瓷器上。其中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莲纹使用最为广泛。明代缠枝莲布局疏朗,空间宽阔,花叶明显变小,花头的布位和主枝的姿态灵活多变。除了单纯的缠枝莲外,明代还有大量与莲纹合绘的图案。如龙穿莲、凤穿莲、缠枝莲托八宝、缠枝莲托梵文等。

变形莲瓣仍是主要的边脚纹饰。洪武时期的莲瓣纹保留有元代遗风,但轮廓转折圆润,瓣内纹饰不象元代那样复杂,仅见团花、云纹等简单的图案。永宣青花瓷器上的莲瓣纹更加简略,常在勾出的轮廓线内用青料平涂为地,以留出的空白形成图纹。正统、景泰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肩、胫以及器盖上常装饰一种双层螺丝靥形莲瓣,瓣内勾画叶脉纹的写实莲瓣也开始出现,成化以后,莲瓣纹逐渐趋于复杂,尤其是晚明珐花瓷器上的莲瓣纹,繁缛华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民窑日用瓷器上的莲瓣纹向着高度简单和抽象发展,有的甚至简化成一排平行的竖线条。

明代鸳鸯莲池纹一改元代繁密的布局,画面疏朗有致。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盘心画三丛莲花,一对飞翔的鸳鸯雄上雌下,相互呼应,茨菇、芦苇、浮萍穿插其间。鸳鸯的双翅和水波纹用青花绘制,彩料部分先在胎上刻出浅细的轮廓线,施釉烧成后再按釉下轮廓线填绘彩料。荷叶用没骨法渲染,莲花先勾出花瓣轮廓,然后在瓣内填绘红彩。纹饰舒展,线条流畅,画面清新秀丽。成化斗彩器物上的鸳鸯莲池纹与宣德基本相似,但彩绘部分不在釉下预刻轮廓线。纹饰的线条柔和纤细,色彩淡雅。明代后期的鸳鸯莲池纹画工草率,构图凌乱,不能和早期相比。

清代是中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青花、斗彩、五彩、珐琅彩等各个品种五彩斑烂,争奇斗艳。以莲荷为纹饰的器物品类繁多,数量甚多。“吉祥寓意的图案在宋瓷上兴起以后,至明代已成为陶瓷装饰的重要内容,入清更是发展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地”。莲是花中君子,莲字与“莲”、“廉”谐音,因此许多莲荷图案被赋予了吉庆寓意。例如一茎莲花的图案寓意“一品清廉”;莲池鱼藻图案寓意“连年有余”(莲与连、鱼与余谐音);鸳鸯与莲花合绘的图案寓意“一路连科”(路与鸳鸯谐音)。莲是盘根植物,并且枝、叶、花茂盛,于是用莲花丛生的图案寓意“本固枝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缠枝莲仍是莲荷题材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纹饰。清代缠枝莲纹一改明代疏朗自然的风格,开始向繁密、规整、对称发展。经过美化变形的花头和枝叶姿态万千,装饰性很强。清中后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常加绘双喜字,莲叶细密繁杂,除少数绘制较精外,大多画工粗率。

清代莲荷题材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康雍时期的写实莲荷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彩加金莲荷纹凤尾尊,颈部和腹部满绘两幅完整的莲荷图。莲瓣丰腴饱满,荷叶舒张自如,莲丛中点缀着芦苇、茨菇、浮萍,水鸟鸣叫,彩蝶飞舞,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色彩浓艳的红莲绿荷与一朵用金彩描绘的莲花交相辉映,整个画面金碧辉煌,宛如一幅精美的工笔国画。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雍正“二年试乙号样”款粉彩莲纹盘,“盘内壁粉彩绘出荷花纹饰,共画八朵荷花,三朵盛开,五朵含苞。这些荷花都是先用黑彩勾勒出花瓣的轮廓线,再填淡粉彩进行渲染,然后用深粉色在花瓣尖端略加点缀,使花朵明暗层次清晰,彩色秀丽温雅。荷花周围配几片荷叶,或肥硕碧绿,或残败苍劲,从而更衬托出荷花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高雅风姿”。清新的画面,纤巧的笔法,柔和的色彩,形成了雍正工笔花鸟图案清雅秀丽的风韵。

乾隆时期,瓷器装饰雍荣华丽,刻意求精。但过分追求规整和工细导致了繁冗和堆砌,艺术上的倒退使莲纹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在斑烂的色彩、华贵的外表下,隐含着僵化、呆板和滞气。乾隆中期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陶瓷工艺也开始由盛转衰。各种以莲荷为纹饰的器物虽然数量众多,但艺术上已远不能和前期相比。

莲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题材,在西周晚期的青铜纹饰中已开始崭露头角,春秋战国的铜器、陶器上普遍采用莲瓣作为装饰。但中国瓷器上的莲纹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从东晋的初露端倪到南北朝的鼎盛时期,莲纹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及至唐代、中华民族巨大的同化力已将外来艺术中的精华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中。瓷器上的莲纹进入了成熟时期。宋辽金时期我国陶瓷器装饰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装饰题材日益丰富,加上牡丹花的异军突起,一直在装饰领域据统治地位的莲纹开始进入萎缩时期。元明以后,缠枝莲纹作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长盛不衰。乾隆中期以后陶瓷业日趋衰落,莲纹在艺术创新上无所建树,但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仍广为流行。建国以后,作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并具有传统力量的莲纹又重放异彩。随着新中国陶瓷业的繁荣昌盛,流行了千年的莲纹必将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永不泯灭。

中国钧瓷起源于北宋时期


在“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禹州举行的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上,海内外众多考古专家认为,1974年在禹州钧台附近发掘的钧瓷窑址被确认为北宋官窑,同时中国钧瓷起源于北宋时期的说法得以确认。

本次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古陶瓷学会和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主办,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韩国、瑞典、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0多位陶瓷考古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

钧瓷起源于禹州,它成功地烧制出高温铜红釉,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位于钧台附近的窑址进行发掘,推断宋钧官窑北宋末年始烧于此。然而,在考古发掘中一直没发现确凿的断代依据,西方有学者断定钧瓷起源于元代,该论点近年来流入国内,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应和。

2004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禹州市区建设,再次对禹州钧台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宋代窑炉四座,出土了大量瓷器。此次发掘对进一步了解钧台窑的制瓷历史,为确定钧窑瓷器的发展演变及其工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本次研讨会上,绝大多数专家认为,钧窑是官窑,产品直供皇宫,需要则存,不需则废,没有元明两代文化层叠压,亦不见于同时期民间墓葬。判断钧瓷起源于北宋,主要是它精美、典雅、含蓄、明净的艺术风格是宋代特有的时代风尚。1974年钧台窑遗址发现的钧瓷标本,和故宫传世宋钧高度一致,因此被判断为宋钧官窑遗址。

陶瓷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一起来看一下“陶瓷的起源”。

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谈谈青花瓷器起源


一日,偶读《明代民窑青花》一书,见其中李铧先生大作《洪武民窑青花圆器》一文,介绍他于1992年冬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以西的中山北路西侧街边的基建工地中,发现了一件饼足青花碗残器。

残碗胎釉发灰,内心用青花书写一“地”字,所用青料发黑,并被作者定为发现时期最早的元代中期青花碗。

从照片上观察,碗体制作规整,碗壁薄厚均匀,无手工拉坯之施痕,碗中“地”字,青料浓重,除最后一笔略带行草之意外,其它诸笔划顿笔截锋,效唐楷中柳书之法,饼足较元代后期碗足略低,应属元代中期之物,其从景德镇珠山所出,尤为可贵。

青花瓷器是如何产生的,东西方的很多学者,历来认为我国青花瓷器是受古代波斯影响从制瓷的钴青料到制作工艺都从波斯传入,这个观点对国内的陶瓷考古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青花瓷器产生是根据我国陶瓷发展自身规律和传统,受一定的外来文化艺术和制瓷工艺影响而产生的,但能佐以论证的实物与文献资料的稀缺,使这一论点缺乏有效的说服力。

随着近年来各类青花瓷器的不断出土和发现,青花瓷器起源的“唐代说”、“宋代说”、“元代后期说”与青花瓷器产生所依据文化艺术和制瓷工艺的“本土说”、“外来说”交织在一起,成为争论的焦点。

江西地区自古就有用“圹碗”入葬的习俗,而碗内所书“地”字,既无祈福,也非特殊文字之装饰纹样,可能是丧葬习俗中“天”与“地”之祭祀牌位,或类似“买地券”功用的瓷器。它的出现,使江西省景德镇烧制青花瓷器的历史从元代后期推进到元代中期提供了又一实物佐证。而与“地”字纹青花饼足碗相似的又一完整青花瓷碗的出现,把中国青花瓷器的产生年代上溯得更远。

右上图是一件江西地区出土的青花饼足碗,其唇口外撇,浅腹矮足,里外施青白釉,釉厚处呈青绿色,足墙内敛,露胎处泛火石红色,沾有少量黑褐色砂粒,胎体上有明显的手工拉坯的旋痕,碗内底用青花书写一不可辨识文字。周围用锯齿状纹环绕,碗内壁用青花写有“李甲大口”(口为不可辨识文字)四个字,字之间用四个相似的简笔环状纹区分,而与其在型制、胎釉等各方面相似的“影青瓷”碗。烧制时期为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在江西等地多有出土发现。

碗中文字系釉下青花书写,青花在釉中略有晕散,伴有少量黑蓝色星状斑点。青花发色黑蓝,呈色较浅,从文字内容推测,一种可能这是墓中“圹碗”,“李甲大口”为墓中主人名字;另一种可能是生产瓷碗的陶窑商号主人名称广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碗是供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低档日用瓷,虽不能代表当时青花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但它与青花“地”字纹饼足碗承前启后地演示了中国青花瓷器在南宋晚期至元代中期,运用国产的钴青料,国产的制瓷工艺和汉文化装饰艺术缓慢发展的历程。

如果我们把1957年在浙江省龙泉县发掘到、定烧为北宋初期的几件青花碗碎片和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县发掘到、定烧为南宋中晚期的青花碗残片联系起来,我们不难断定,在北宋时期,青花瓷器在有烧制瓷器悠久历史传统的南方已有一定规模、范围的生产。

在随后的几百年里,中国青花瓷器经过漫长的、艰苦的由简至繁、由粗至细、由陋至美的发展演变过程,呈现给人们一个个精美无比的“至正型”青花瓷器。

江西省景德镇自五代起烧瓷,积累了大量的烧瓷技术经验和一定规模的产业匠人,丰富的优质高岭瓷土的江西乐平、瑞州及浙江江山等地的青花钴料矿藏,为日后元代青花瓷器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矗北宋灭亡后,北方各地制瓷艺人大量南迁,尤其是磁州窑中用笔着色进行瓷绘的技术对景德镇的制瓷艺术带来一定影响,使各地制瓷艺术得到交流。

元代领土不断扩张,版图横跨欧亚大陆,为青花瓷器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了契机,产于西亚波斯钴青料和各种技术工匠的输入,中西多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及中、西亚地区对美瓷的需求,使美伦美奂的青花瓷器在元代进入辉煌时期,翻开了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唐代就开始萌动的青花瓷器的幼芽在600年后的元代开出了鲜活的花朵。

令我们遗憾的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的青花瓷器现在大量流落在海外公私博物馆中,但这并不能成为青花瓷器“外来说”的论证。从两件青花饼形足碗和江西省陆续出土“延六年青花牡丹塔式盖瓶”、“至元四年青花釉里红四神盖罐”、“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戌子年青花缠枝灵芝纹罐”等青花瓷器证实了元代早期和中期,青花瓷器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很有可能在“至正时期”以前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元代青花瓷器,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象耳瓶上,与其同时的元代御用、官用和外销瓷水平应是高于它。

中国的青花瓷器应产生在南宋中期,在江西和浙江这片历代名瓷辈出的土地上,汉民族的工匠们利用国产的钴青料和制瓷技艺,用汉民族文化艺术的风格来装饰青花瓷器,为元代青花瓷器奠定了基矗“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象耳瓶的偶存,使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遗憾。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比之更精美、更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存。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但有时能惊人的相似。两个青花饼形足碗的出现,不就是这样吗?

陶瓷的起源与发源


中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自从火发明后,烧造出各种汲水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并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各式不同器皿造型,还创造了绳纹、划纹、蓖纹、压印纹、指甲纹、锥刺纹以及堆贴、彩绘、镂空等装饰手法,便陶器在器皿的基础上,发展为原始社会灿烂的艺术之花。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已发现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夏、周、商三代文化,灰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瓷器的出现,为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陶器的出现,为发展到瓷的实际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陶和瓷形成了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采用纯白的高岭土造器皿,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由战国至秦汉600多年间中过出现了第一个文化高潮(陕西兵马俑)。到了汉代有了彩绘陶壶,东汉晚期创造性烧成了青瓷,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国时期越窑青瓷造型质朴,纹饰单纯。南北朝北朝白瓷的烧成,是陶瓷史上又一件大事,其中白瓷莲瓣罐是后来彩绘瓷发展的基础,也是邢窑、定窑名瓷的先驱。隋、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陶瓷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继承的基础,唐代的青瓷、白瓷都进入成熟阶段,釉下装饰开始出现,斑驳炫烂的三彩陶开始大量生产。宋代是我过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各有特色的陶瓷制品名扬天下。元、明、清三代是中国陶瓷美术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元代的青化瓷器在中国制瓷史占有一席之地,我过制瓷工艺发展到明代,已进入到以彩瓷为住的灿烂的黄金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其生产的精美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愧宝,是我们的骄傲。清代陶瓷的产地你叫广,且中国陶瓷输出量很大。19世纪后半叶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国内陶瓷手工业开始走下坡路。总之,我国陶瓷生产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我国的陶工和科技专业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陶瓷技艺的奇迹,流传于海内外。陶瓷器生产创作始终绵延不断,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是近年来国陶艺发展走在了我国的前面。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瓷器的起源(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瓷器的起源(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三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