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唐代其他釉色瓷

唐代其他釉色瓷

瓷砖墙面 看釉色鉴别瓷器年代 全瓷瓷砖

2020-08-14

瓷砖墙面。

唐代生产黄瓷的窑口主要是安徽准南寿州窑、萧县白土窑,此外河北内邱窑、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也兼烧一些黄瓷。寿州窑黄瓷可以作为唐代黄瓷的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胎体厚重、坚硬粗糙,胎色为白中泛黄或黄红色,为了掩饰胎质粗恶,往往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器物底足多做成平足或底心微凹形状;釉的玻璃质较强,流动性大,为防止流釉粘连,多是器内施满釉,器外施半釉;釉色以黄为主,有归蜡黄、鳝鱼黄、黄绿等色;釉与化妆土结合不好,有时有剥落现象;常见的器型有碗、盏、杯、钵、注子、瓶、盘、罐以及玩具等,造型特点与唐代其他窑相似。

唐代黑瓷的一般特点是:胎体厚重,器物多为平底,制作较青瓷、白瓷略为粗糙;釉色有的色黑如漆,也有些因火候把握不好而烧成褐色或茶叶末色。花瓷是唐代一个新出现的瓷器品种,它是在黑釉或黄釉、黄褐釉、天蓝釉、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一般深色釉饰以浅色斑点,浅色釉则饰以深色斑点,深浅相间,对比强烈,釉斑排列无论是有序或任意,都很工整,这种花斑釉器物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为"花瓷"。花瓷采用点斑手法,浓处如堆脂[重点特征]。花瓷的造型不多,主要有罐、瓶、碗、壶、腰鼓等。唐代生产花瓷的窑口主要是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黑花瓷腰鼓是段店窑的代表作]等,近年来有些假的花瓷行世,这些质品多数制作粗糙,而且彩斑混杂,与唐代花瓷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唐代还有一个新的陶瓷品种,即绞胎瓷器。绞胎瓷器外壁有的施白釉,有的施青釉,还有的施绿釉。它的造型不多,主要有碗、盘、枕等。由考古资料知,唐代的越窑、巩县窑及耀州窑均生产绞胎瓷,唐代晚期开始出现专门生产绞胎枕的作坊,唐代修武当阳峪窑的绞胎瓷器富有盛名。

黄釉执壶 唐 高20·5厘米

直颈,筒状直腹,短流,上饰有4道弦纹,前后饰U字形系,器身施黄釉,滚印席纹。

黄釉绞胎陶枕 唐

生活用品,此枕长方腰圆形体,直身平底,枕面微内凹。胎面贴塑黄、褐两色纹样,这种工艺名为绞胎,是以黄、褐两种胎泥绞合在一起,形成花纹,贴于器物表面,施透明釉,烧成后即为绞胎器。绞胎工艺始于唐代河南地区,盛于宋。所制成品有枕、盘、碗等,多为小件器。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唐代白瓷


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

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窑白瓷多是素面无装饰,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

唐初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己烧结;白釉器物内璧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无化妆上,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色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此前期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一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一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无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

邢窑白釉碗 唐 直径14·3厘米 估价:RMB8000 口外卷贴壁成唇,斜弧壁,浅宽足似璧,全器光素无纹。胎体坚致,釉色雪白,有"类雪类银"的说法。

白釉双龙耳瓶 唐 60.8*12X15.5厘米 此瓶盘口,弦纹长颈,长圆鼓形腹,平底。两只龙柄连接于盘口与瓶肩之上,龙口紧紧衔住盘口,形成了此瓶最突出的部分,给人以匀称稳重之感,同时亦便于提拿,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瓶身通施白釉。此类器物形成于隋代,盛行于唐代。

邢窑白瓷执壶 唐 高33·2厘米 估 价:RMBl560000一1950000 成交价:RMB2344600 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有 "美银类雪"的美誉。

白釉广腹盖瓶 唐 高 14.6厘米 估价:RMB96000一120000 成交价:RMB148995

唐代仿生瓷有市无价


鸡首壶

象嘴壶

尽管读者展示的鸡首壶和象嘴壶神形兼备,但吴教授估价仅1000-2000元收藏界一般把模仿动物造型的瓷器称为仿生瓷。在本周鉴赏活动中,读者带来两件唐代白瓷器具,一件鸡首壶,一件象嘴壶。两件瓷器皆神形兼备,展现出唐代文化的魅力。

鸡为古代六畜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又因为鸡多产,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祈求多子的象征,因此常作为陶瓷器装饰纹样。

鸡首壶在两晋时期便已出现。隋唐时期的鸡首壶,鸡首逐渐变大,壶身由矮小到瘦长,颈变细。读者展示的这件鸡首壶的鸡首,高冠圆目,张口作啼鸣状,颈上有装饰性羽毛。壶肩后部“伸”出把手。

鸡首壶壶身有图案。由朵花卷叶组成的圆形图纹内,是一个武士骑射。有专家认为,这说明当时的唐代文化,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这件鸡首壶胎灰,有土沁,瓷器淡土黄色,底部无款。壶本来有盖,现已遗失。

另一件为象嘴壶。这件象嘴壶壶口为一象首造型,象鼻向上扬,象嘴张开。象嘴壶的口为葵口。总体上给人一种浑圆丰满稳重的感觉。

吴教授介绍说,这两件仿生瓷尽管是唐代瓷器,但其市场价格只有1000-2000元。吴教授谈收藏宋瓷风韵依旧在

文!吴应骑当下,许多藏友的收藏视角似乎都聚集在清三代的官窑上,这些尤物因其华美的色彩,精湛的工艺而受人青睐。而对造型淳朴内秀,釉色莹润的宋代瓷却问津甚微。

其实,宋时有胎质细腻纯净、有“紫口铁足”的“官窑”瓷;有因烧制时胎釉收缩不同步而形成疏密有致的“白圾碎”;有“金丝铁线”之纹的“哥窑”瓷;有列为“百代之冠”、胎土细润、厚若堆脂的“汝窑”瓷,被人们视为稀世之宝,珍若天球河璧;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窑”瓷,因其紫云红霞,异彩斑斓,加之釉润如酥,厚而不垂,受到大清几朝皇帝的厚爱。

这些名瓷,誉满海内外。在宋末,就有荷兰人将宋瓷运到欧洲,价格与黄金媲美。而在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称宋瓷为“porcelanin”。此系拉丁语,意指珍珠母、玛瑙、玉髓之类。而古人更是用“夕照紫翠忽成岚”来形容宋瓷的釉色之美。

就在世人注目清三代官窑瓷的时候,而国外有识人士却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宋瓷上。1988年5月,在苏富比拍卖场上,一件“南宋官窑笔洗”拍出2200万港元。1991年2月,在佳士得拍卖场上,“宋哥窑八方壶”尽管底足有残,但仍拍出1100万港元。同年11月该行又拍出一件“南宋郊坛下官窑瓶”,以275万美元成交。可见,宋瓷的风韵依旧,藏友不可疏忽。收藏•行情高古瓷身价

不及明清瓷尽管是唐代瓷器,但其市场价却只有1000-2000元。这与动辄上万的明清瓷器相比,价格悬殊。

元代以前的陶瓷器一般被称为高古瓷。元代以前的瓷器大多都是日用器,传世很少。

但现在收藏市场对高古瓷的基本认识是,除宋代官、哥、汝、定、钧5大名窑外,其余大部分工艺水平与明清瓷器相比,有很大差距,属于瓷器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由于受国家文物政策的影响,市场上真正的高古瓷精品还不多见。

近年来,随着海外市场的热炒,清代瓷器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彩瓷系列成为中国古董市场上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之一。比如2002年春季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只雍正粉彩《福寿》纹橄榄瓶以4000多万元港币成交;同时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只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以3200多万元港币成交。

而高古瓷价格与之相比,仍旧相当低。资料记载,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价格才200余元;一件汉代绿釉带浮雕狩猎图的釉陶壶也在千元以下。在本报组织的收藏鉴赏活动中,包括一些汉陶、唐三彩以及宋代以前的魂瓶,吴教授认为其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包括美术价值都非常高,但其投资价值却并不高。

仿古釉及其他釉


明,清仿影青釉,均是薄胎刻印暗花,以明永乐仿影青产品最佳,传世完整器见有一种刻暗花的碗,胎壁很薄,多刻缠枝纹,刻纹中渗入釉汁,使刻纹产生层次变化,此种碗未见一件刻官款的。嘉靖、万历时流行一种小碗、小杯,器口多施一圈酱黄釉,胎壁印荷莲、鸳鸯等纹饰。

窑变花釉是清雍正时期在仿钧釉的基础上新创烧的品种,釉面以红色为主,天蓝、月白、绿、褐,黑等杂色交融流淌其中,其偏红者习称"火"。常见造型除仿古的匜,洗之外,以瓶、尊陈设用瓷居多。官窑均在底款阴刻篆书四字或六字本朝款,民窑则以砂底为主,少有酱色釉底的,且均无款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窑变花釉继续生产。同治以后,窑变花釉逐渐演变为红、黑二色的颜色釉,尤以大件瓶,尊居多。

官釉是清雍正时唐英仿明代官釉新发明的品种,分为鳝鱼黄、皮绿和黄斑点3种,现习称"茶叶末釉" 。此外尚有蟹甲青釉一种,此种釉色呈深青绿色,类螃蟹壳色,故而得名。

铁锈花釉和仿古玉釉是清雍正时新创的釉色品种,它们都是铁结晶釉。乾隆时铁锈花釉曾盛行一时。两种釉多为官窑所产,多有篆刻阴文本朝款,乾隆以后两种釉色均较少见。雍正时出现、乾隆时盛行的仿石,仿木,仿漆器,仿青铜器、仿金银器等的各种釉,均是低温釉,与其说是釉,不如说是彩。总的特点是制作上精要细作,全是官窑所产,或刻款,或描金款,没有青花款。鉴定这类瓷器,一是要记住它们全是低温釉;二是仔细辨认款识特征,字体均有时代特征,或写"年制",或写"仿古"。

茶叶末双耳葫芦瓶 清乾隆 高26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器形周正,两侧以细长的绶带如意柄装饰,束腰部模印菊瓣纹,潇洒飘逸,满施茶叶末釉,釉色纯正均匀。

仿青铜器古铜彩描金鹿耳尊 (一对) 清乾隆 高26.5厘米

以商周时期古铜器尊为原形,圆腹,撇口,足略外撇,肩部装饰一双鹿形描金耳;尊体表面纹饰亦以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风格为蓝本,古铜色釉褐中略带紫,上描金,模仿嵌金铜器;圆腹上绘米字形纹饰和蕉叶纹,颈部为蕉叶纹,足墙上为回纹,底帛"敬畏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说“建盏”及其他


有关“建盏”的研究和介绍文章不少,而在收藏类报刊上说“建盏”或涉及“建盏”的更多,但有分量的文章少见,且纰缪较多,在收藏界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较好的参考学习书籍有叶文程、林忠干著《建窑瓷鉴定与鉴赏》(已有中文版及日文版分别出版发行)及谢道华著《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建窑》和《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建阳窑》(叶文程主编),有较高学术价值,值得多读。因为他们都是福建省建窑瓷方面权威专家,多次亲自参加建窑发掘工作,当时谢道华先生作为福建省文博界的中坚力量,发掘期间吃住在建窑遗址,可以说熟悉建窑的每一寸土地、清楚建盏的每一种瓷片。他们编著的书籍才是最严谨、最有说服力、最好的学习范本。

曾读北京王志军先生在《中国文物报》发表的《鉴伪求甄》和《收藏》杂志发表的《“建盏”求真》两篇文章,每篇都洋洋洒洒2000余字,将福建福清市东张窑宋元黑釉兔毫盏误判为新仿兔毫建盏,并列举出种种“新仿兔毫建盏”的理论依据……使得北方收藏圈谈“建盏”色变,不敢收藏建盏。福建古玩、收藏界只当笑谈,未予肃清,建阳市博物馆谢道华馆长仅在《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建窑》一书附带提及“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建盏类茶具深受社会各界喜爱,因此,从宋至元代,各地竞相仿制……建窑系仿建产品大多器形较小,以中、小型碗为主……釉层普遍较薄,缺乏建盏的肥厚之感……釉色大多呈酱黑色或酱红色,除少数窑址(如福清东张窑)外,鲜见兔毫纹,且纹理大多粗而短,少见细而长者……胎骨较薄,色以灰白居多……缺乏建盏的凝重厚实之感……器底足较平,足根少见倒角(修刀)现象。古玩市场上已发现将建窑系其他窑场生产的仿建产品冒充建盏以抬高价格现象,但有的藏家误将此类器当作高仿品中的赝品(王志军《‘建盏’求真》,《收藏》2002年1期,文中图6、8所列‘建盏赝品’实为宋元时期福清东张窑产品)”。因这类标本考古书籍收藏爱好者一般多不读,大多数藏者是从《中国文物报》和《收藏》杂志这些影响面广的大众媒介上得到的“宋元福清东张窑黑釉兔毫盏是‘新仿建盏’”这一错误讯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宋元时期福建有个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黑釉兔毫盏窑址群——福清东张窑,并能烧造出精美的仿建盏作品大量外销日本等国,日本文献称为“幅州盏”(幅与福同音)。他们只知道建窑,故将东张窑宋元黑釉兔毫盏当作建盏,再与真建盏比较,得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新仿兔毫建盏”的结论,而部分“识货者”却当以“建盏”珍藏。时至今日,2004年6月9日《收藏快报》四版涂金华先生《宋建窑金兔毫盏流标之解析》所指“宋建窑金兔毫盏”也是东张窑宋时产品,可见影响还未消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澄清,为建窑及东张窑肃本清源。该文曰“此盏,形制为束口,深弧腹,通高6.8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4厘米……盏口薄,往下渐厚,器底厚1.3厘米。圈足极浅几达饼足,外足墙略向内斜直,足内宽0.6厘米。胎体厚重、手感沉坠……盏重259克。盏内外釉色漆黑……毫毛纹饰呈黄褐色,人称‘金兔毫’或称‘黄兔毫’……经河南考古研究所赵青云老师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吕成龙先生亲自过目,鉴定该盏为宋代建窑兔毫盏,亦经北京东西方国际拍卖公司的二位瓷器专家鉴定无异……同此盏一样的作品在央视《艺术品投资》节目中亮过相,专家鉴定以市场行情估价5至7万元……这件精美的宋建盏……流标……是与几年前的一大批‘建盏’泛滥于沪、津、京古玩市场有关……仿烧的质量较好的‘免毫’建盏……被北京古陶瓷收藏家买走不少……使京城收藏家们上当受骗……流标是理所当然的了”。从该文文图可看出,流标之“兔毫建盏”是东张窑宋时产品,而不是宋建盏。该文所谓宋金兔毫建盏胎轻(仅259克,建盏约为320~350克)、釉薄、毫短(根本不是什么金兔毫),造型虽与建盏相仿,却已有意无意改变了胎釉厚薄、轻重及体态高矮、大小,早已失去了建盏凝重厚实之神韵。流标理所当然。该文作者如果有钧窑器等北方产品可找河南、北京专家掌眼,建窑器应该找建阳专家谢道华鉴定才对。该文又曰“目前众多收藏类报刊中,有不少撰文者用‘乱真’二字,甚至说‘仿品达到质似、形似和神似’。余就不信这个邪,并且认为:无论何种仿品,是永远达不到乱真的,认为‘乱真’的人,却反证了他的辨假的眼力有限……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难道您拿着一个“建盏赝品”(东张窑宋黑釉盏,这种毫纹该窑很多,不是稀罕品种纹饰)充当建窑金兔毫盏真品去参加拍卖会,就可以“假的成真了”吗?您看不出来,别人也鉴别不出来吗?不识者当赝品,识货者知是东张窑黑釉盏的“大路货”,如果不流标那才是怪事呢。

另外,《收藏快报》2003年7月23日及12月17日刊登李健和秋峰的《茶艺与钵碗盏》、《宋话茶盏试“斗茶”》的巨幅“南宋金凤窑柿釉盏”、“宋建窑兔毫盏”也是东张窑黑釉兔毫盏,非都江堰金凤窑盏和建阳建盏。《收藏拍卖导报》2004年2月19日刊徐巍《宋代黑釉独具“诱色”》称“建盏……底足上刻有‘贡御’字样……有宋徽宗‘瘦金体’韵味……”,在《中国收藏》2004年5月总41期发表《宋代时尚黑釉瓷器》称“建窑黑盏中,还有一种罕见的鹧鸪斑釉盏……在具有光泽的、黑中透蓝的底釉上流淌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色釉彩,分布着黄褐色、卵白色的斑点,两种釉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以上徐巍先生所指“贡御”乃“供御”之误,窑工所书“供御”也没有赵佶瘦金体的韵味(《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一书中有此说),而鹧鸪斑纹盏就更神奇了,又有“黑中透蓝、黄色釉彩、黄褐色、卵白色”等,真是七彩斑斓,也更不是什么“两种釉色形成强烈对比”了。不过我倒是从该文中看出了他所说的是“毫变”(黑黄两色,也称异毫,《宣和遗事》载“以惠山泉、建溪异毫毫盏……”,《茶录》载“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俗称“西瓜皮”,也有学者称“铁锈斑”,在未发掘出鹧鸪斑前曾有学者误认为是“鹧鸪斑”)与“鹧鸪斑”(黑白两色,酷似鹧鸪鸟胸前卵白色斑点,为二次施釉点上的白釉斑。《清异录》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方舆胜览》载“建安瓷碗鹧鸪斑”)两个不同品种的混合体。这种还未研制出来的虚无品种最好待面世时再命名不迟。

通过这篇文章,只想告诉大家一个真理——即实事求是,不要再“书斋式”考古,陈陈相因、辗转抄录、以讹传讹,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早在80年代指出:窑址调查、发掘“是中国考古学一个新兴学科分支——陶瓷窑考古大规模崛起的标志”,并把陈万里先生开创的以“窑基”和“碎片”为研究资料与唯一标准的学术活动归属于中国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瓷业考古范畴。难道我们古陶瓷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不应该遵循“窑基”、“碎片”这唯一标准吗?不应该多看一些“碎片”标本吗?只有通过碎片标本的研究与对照,再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才会感觉书上的“理论”不再苍白空洞,才能更准确地鉴定、鉴赏陶瓷艺术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与修养。

再谈“建盏”及其他


近读2005年1月19日《中国文物报》载欧阳希君先生《也说“建盏”及其他》一文,使我受益匪浅,尽管文中有些观点尚需商榷,但先生对窑口的了解,是身居北方的收藏研究者们很难掌握到的,这样的争鸣很有意义。

宋元时期烧制黑釉瓷盏的窑口很多,不仅形成了遍布福建地区的“建窑”系,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也多有烧造。这就使窑口所在地的收藏研究者们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在资料采集等方面有着不可比的优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收藏研究者们的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观念。

欧阳先生文中描述及照片中显示出的福建福清东张窑之黑釉盏与拙文中的仿建盏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由几个福建古玩商人辗转自上海南下至天津、北京等地的黑釉盏分为两种:一种带有匣钵,一种不带匣钵,其中带匣钵者占大多数,仅我数次所见,黑釉盏总数在几百个左右,盏内外黑釉上兔毫纹理不明显,大多数上基本没有,仅见兔毫者不是毫条短促,就是排列疏少,从未出现如欧阳先生文中照片所示,与欧阳先生文中对福清东张窑黑釉兔毫盏的特点相反。

拙文中的“建盏赝品”被欧阳先生定为宋元时期福清东张窑产品,实为所料不及。抛开其他方法,仅以市场法则而论。若此物真为宋元之旧器,福建又距台湾、香港这两大文物集散地很近,这些商人有什么必要不远千里北上北京来低价销售呢。难道他们爱国吗?依欧阳先生论,福建本地的专家是鉴定建窑系瓷器的权威,而本地买卖成本又低,何不见有识之士把它们(宋元时期东张窑黑釉盏)一网打尽呢,难道福建的收藏界只是见了我的文章才恍然大悟,知道了东张窑又出土了足以装满几个龙窑的宋元瓷器。

许多年前,建窑遗址惨遭盗掘,冯先铭先生见后目不忍睹,不少完整的和残缺的瓷器流往香港,媒体也作了报道,可是建窑遗址的一块残片也没有流往北京的市场。

市场是真伪的试金石。

几年前,我见到这些黑釉盏时,当时并没有确切的把握,仅存疑问。摊主见我照相,答应如不照相,可低价卖我一个。买回家后,想把黑釉盏与匣钵分离开。想尽方法,终不得手,情急中,用力过猛,黑釉盏呯然两分,让我比别人早见庐山真面目。

古人烧瓷,多用垫饼,垫圈或支钉,宋元时期一定没有光泽浅蓝的矿渣水泥,匣钵中更不会有过火千度而不化的金黄色稻草。而我买后用在文中的这只东张窑黑釉碗就是被水泥沾在匣钵里的,水泥中还有一根稻草。从图一中可看到,匣钵底部有浅浅的圈足痕,在其上部先堆上了湿水泥,再把黑釉盏压下,干后凝结牢,当盏被破坏性取下时,我们看到了两层圈足留下的“奇观”,最底下原来黑釉盏的圈足明显大于现在的圈足直径,原来黑釉盏那里去了?

图二告诉我们,这只破损的黑釉盏与或钵中水泥形成圈足凹痕是相吻合的,应该是制造者先找到匣钵后,调好水泥摊入匣钵底部,趁水泥未凝结时将黑釉盏对准匣钵位置用力压下,这些匣钵就配上动人的故事北上收藏征程了。

图三上是黑釉盏胎质、釉面,器形的近观图;与真正“建盏”有着明显区别,至于它是不是福清东张窑的宋元时期瓷器,还要请当地的文物工作者来了断。但有一个常识我想任何人都能回答,若真是宋元时期窑址中的真品,匣钵及其中盏完好无缺者,运至北京仅售一百多元,有违市场规律,更可疑的是为什么要用水泥把盏和匣钵粘上呢?

至于欧阳先生文中有关建窑瓷器应找窑口当地的专家鉴别之论,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当今商品化的社会,有人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良知,“专家”也不例外,这大概是“专家”公信力普遍下降,遭受质疑的主要原因,在现今的文物艺术品市场里,指假为真的“专家”与制假贩假的商人合在一起,疯狂践踏着社会公德,良知、法律。流拍的不只是文物艺术品拍品,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不配的文明,何尝又没有逐渐在流失呢。

黑釉盏的流拍,原因应是多方面的,首先宋元时期的许多古陶瓷尽管很优秀,但它们是地域性很强的产品,从存世数量上,发展周期上很难吸引人们欣赏收藏共鸣,饮茶习惯限定了黑釉盏的发展。当人们不在“斗茶”时,黑釉盏离开了高贵的场所。在中国北方的农村、黑釉碗一直伴随下层人民的生活,从遥远的唐宋时期一直到今天。

写到这里,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收藏研究要多读书,读好书,那种东拼西凑、摘抄来的“书商”式作的书,切不可读。欧阳先生的文章,倒可一读。首先不迷信,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敢于在媒体上质疑专家之论,(我不是专家)。且言之有理,其次,博览群书,关注收藏动向,这在文中都有体现。美中不足的是并没有把东张窑瓷器的各种特点说清楚,可能是篇幅有限吧。

有关“建窑”的研究书籍我看了不少,但没有一本令我满意的。研究建窑的同志们应向江西省景德镇的考古工作者学习,进一步细化量化考古挖掘结果应不会太难。

收藏不能只看书本知识,今天从书本知识中研究已经落伍,何况要掏自己的钱包来买东西,更不能按图索骥,从古至今,这方面的受骗例子太多,恕不赘言。

至于北方收藏界谈“建盏”色变,不敢收藏建盏,福建收藏、古玩界只当笑淡,未予肃清之语,使我想起“建盏”盛行之时,一厦门白鹜州古玩城的摊商对着众多带匣钵的黑釉盏,听完我劝其大量收购之语后,笑而不答。

当今的收藏类文章,多夹带自己的收藏品于其中,镀金扬名,为今后谋取利益作铺垫,鲜见把自己的收藏品敞开示众辨伪的,此举并不是和东张窑瓷器过不去,更不是鼓励大家手中如有同类带匣黑釉盏也砸开看看。也不希望有人从中引申出,盏的真伪不论,匣钵是宋元时物,干脆收藏匣钵吧。

唐代两京三彩文物大PK 洛阳长于釉色长安重于雕刻


长安和洛阳,唐代最为繁盛的两座城市。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时代大背景下,生活在这两个地方的达官显贵们,用三彩烧制出各品,供自己身后使用。而千余年后的今天,这两座城市也成了中国出土唐三彩最集中的区域,共同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最高的手工艺水平。

经过近两年的策划,“泥火幻彩——唐两京三彩文物精华展”于3月22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130件组来自长安和洛阳的唐三彩,首次以专题展的形式齐聚一堂,争奇斗艳。

唐三彩,因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而得名,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自20世纪初在河南洛阳邙山脚下被首次发现后,凭借其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的特点而名扬海外。

作为东道主,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耀州窑博物馆拿出了各自收藏的,出土于西安周边的唐三彩文物,其中包括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这样的国宝级文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姜涛的话讲,基本算是长安唐三彩的精华了。

而洛阳带来的唐三彩,有不少出土于安菩墓——1981年因修建龙门啤酒厂,安菩夫妇的一批唐三彩重见天日。安菩来自遥远的中亚地区,归附唐朝后被封为“定远将军”。在武则天称帝时期,他的儿子安金藏向女皇“剖心以明皇嗣(太子李旦)不反”,这种忠心感动了武则天以及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使得安菩得以厚葬于洛阳。

展厅里展出的三彩骆驼、女佣、镇墓兽、胡人俑等,在旁人看来差不多一个样。但在专家眼中,两地的唐三彩还是有所区别的。

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介绍了洛阳唐三彩的三大特点:一是体量上普遍大一些,二是胎质比较白细一些,三是釉色更加亮丽一些,最后这一点恰恰也是洛阳唐三彩最大的特色。在姜涛看来,相对于洛阳唐三彩,西安周边出土的唐三彩在造型塑造和细节雕刻上,更加精细一些,颜色也比较沉稳一些。

据了解,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将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唐代白瓷有哪些分类?


唐代白瓷有哪些分类?。

1、唐代邢窑白瓷。唐代邢窑白瓷有粗细两种分类,而粗白瓷又可以分成粗、细两种。粗白瓷釉质比较细,釉色通常是灰白色的或者是乳白色的,也有黄白色的,有时候会有细碎纹片而细白瓷的胎色是纯白色的,极少数的釉色是白色中泛着黄色,釉质非常细,在釉层中,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极其微小的棕眼。细白瓷器物大多都是施满釉的,釉色纯白色或者是白色之中稍稍泛着一点青色。

总体来说,唐代初期的刑窑白瓷多多是素面的,也就是没有什么装饰,但是到了唐代的中期以及晚唐五代之后,刑窑白瓷就渐渐地开始有了装饰,装饰方法有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等。

2、唐代定窑白瓷。唐代定窑白瓷和刑窑白瓷相比,胎质就比较粗了,胎色也是以青灰色为主。在白釉的器物之内是施满釉的,而在器物外面就施半釉。定窑白瓷的釉面非常光滑、莹润,在积釉的地方呈现出灰色。唐朝中期的时候,胎土仔细淘洗,因为胎质坚硬,胎色也是纯白无暇的,而釉是施在瓷胎之上的,没有化妆土。到了晚唐五代的时候。胎土又变得更为细致,胎壁也变得更加轻薄,而器物除了一些接触面之外,都开始施满釉了。

另外,晚唐五代到宋代初期的时候,定窑出现了一种带有“官”或者是“新官”款字的精白瓷,这类白瓷胎质轻巧、薄,釉面十分滋润,油色是乳白色或者是白色中泛着青色的。

白瓷之母——唐代《邢窑》


邢窑作为我国白瓷的发源地,其始于北朝,到唐代发展至巅峰,并成为全国白瓷的生产中心。人们用天下无贵贱而通之来形容邢窑白瓷 。唐朝,邢窑出产白瓷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整,胎骨轻薄,敲击能发出清脆的声响。邢窑白瓷的产量多且价格便宜,使得其不仅为宫廷使用,还为全国老百姓 提供生活瓷具。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和世界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出土文物看来,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瓷是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的白瓷。邢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带,大部分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的李阳河、泜河两岸。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26处。

一,看工艺:目前在市场见到赝品邢窑白瓷,工艺粗糙,不具备邢窑工匠高超的技艺,技术低劣,修坯不精,造型也没有真品的十分之一;真品邢窑做得端庄规矩、精美,棱角分明,刀切斧断,干净利索。

二、看烧制:现在一些小作坊用现代手段加工制作,烧制瓷器燃料是煤、煤气,或是用电烧制,也有用柴烧制的,但白瓷白度过高,胎质极为精细,总有一种新的感觉,缺乏真品所具备的韵味。

三、看坯体:仿制邢窑白瓷由于加工时间短,密度不够,手感不好,有发飘之感、也有的极为沉重,有坠手之感。坯体和釉的结合掌握不好,造成坯体和釉收缩不一致,产生裂釉现象;而真品邢窑白瓷轻盈精致,手感适中,轻重适宜,舒服顺眼。

四、看釉色:赝品釉层稀薄,白度高,洁白光亮。白中不泛青,而是白中泛灰。唐代邢窑白瓷釉质细,釉光莹润,色调偏冷。正如唐人陆羽所说的那样:“邢瓷类银”。的确如此,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

五、款识辩伪:唐代邢窑白瓷翰林、盈字款,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字体清晰,笔画遒劲,当由具备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陶工所刻划。赝品邢窑白瓷刻款,字体呆板拘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唐代其他釉色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唐代其他釉色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