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宋元陶瓷谷仓罐及其文化

宋元陶瓷谷仓罐及其文化

陶瓷文化 宋元瓷器工艺鉴别 古代艺术瓷器罐

2020-08-14

陶瓷文化。

在江西省境内近些年出土的宋元陶瓷器物中,有不少各式器型的谷仓罐。谷仓罐是一种普通陪葬器物,是一般人家对死者亡灵安慰的寄托。宋元时期,道教盛行,民间的宗教信仰也反映到葬俗上。江西是道教发祥地,道教文化在江西大地尤为浓厚。江西境内出土的北宋以前的墓碑、墓志不多,自北宋末始,即便是普通百姓墓,也多有墓志或地券出土,且多带地方道教文化色彩。一个时期的地方宗教文化色彩在民间形成一种定式,其影响就是几百年。谷仓罐作为对死者亡灵的寄托,至少在宋元时期的二百年间成为安慰死者之器物。宗教文化一旦被民间广为利用,寄托物的制作就会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粗制滥造。江西是陶瓷的故乡,宋代景德镇陶瓷业繁荣,带动江西境内诸多窑口生产的积极性,几乎全省窑口都有过生产谷仓罐的历史。谷仓罐作为祭祀葬器使用时间长,生产窑口多,因此极具变化。以下介绍几种典型器物。

旋纹钮式谷仓罐,与一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的墓志共同出土。罐翻口束颈溜肩深腹平底,从上颈部及下胫部有五道凹进旋纹,旋纹中间以四个钮扣式装饰成竖四排,褐红色瓷胎内外未施釉。北宋重文轻武,文化崇尚素雅,色彩装饰都较简练。北宋谷仓罐多硬陶或瓷胎石施釉,装饰或简单捏塑,或钮式排列,或素面无纹。此类谷仓罐高不过30厘米。

顶盖罐式谷仓罐,高40厘米,外檐径32厘米,在谷仓罐中属较大者。此罐分顶盖与仓罐两节。顶盖两层,上层呈“人”字形陡坡檐,前后各6条筋;下层呈圆圈形,用15条筋作檐。仓罐肩部飘檐环绕23条筋。所有出筋上翘,体现宋代建筑形式。肩与胫部各有一条环筋,环筋上部,四处以“屮”作装饰。仓腹部一面划五格梯状,由下而上分别书写一、二、三、四、五,以示谷仓层数。梯形层次两边,又划书“仓库常满 典库常开 子孙富贵 大吉大利 嘉定十五年二月 日造”。文字刻画随意流畅,有太平气象。平底施青黄釉。此罐有绝对纪年,非常有史料价值。

在江西地区的皈依瓶,也称魂瓶。“魂瓶”即为招魂。生者告慰死者亡灵,表示寄托哀思,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尽管我们的先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一定懂得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法,但不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如何艰难,在孝道与道教文化的驱使下,他们还是要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准备一些粮食或酒,因此魂瓶实际上就成为给死者盛存粮食的谷仓罐。江西地区出土的此类魂瓶中不少盛有谷物及酒。魂瓶高度多在30—80厘米之间,大多胎质粗疏,歪头斜足,然制作繁杂,上部堆塑龙及中部十几个人俑都生动传神。该瓶随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墓志出土,高71厘米,规矩周正,堆塑上好,影青釉较光润,属同类器物中的佼佼者,出土时内盛稻谷。

斗笠盖式谷仓罐是谷仓罐中的典型器,一般高10厘米左右,13厘米高的即为较大。此类谷仓罐,斗笠盖及仓身以条状装饰,醒目得让人一见即知它是存贮粮食的器物。谷仓正门几条简单的细横线,表示谷仓的插板;“×”线型意即稳固插板。罐身座上几粒圆珠状物是一种装饰,也起防潮的作用,科学与艺术结合,就是智慧的结晶。

谷仓罐,是典型的景德镇窑器物,江西其它窑口也有生产,从南宋至元,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数量多,尤其以抚州市的临川、东乡、南城、金溪、南斗,宜春市的丰城,南昌市的进贤、鹰潭及上饶市所辖县为最多。若不伴有墓志或地券,很难具体分辨出哪是南宋哪是元。说到这两类出土最多的谷仓罐,令人想起了江西地区与众不同的葬俗。如南昌市及郊区南昌县,出土陪葬物多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这两类谷仓罐反而出土不多,与周围丰城、进贤、新建、安义、余干有大量谷仓罐出土形成鲜明对照。南昌市附近的葬俗为什么能冲出周边县的包围不得而知。

此外,谷仓罐还有屋式、塔式等,不一而论。谷仓罐繁多的器型及绵长的文化,值得细究。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嘉靖青花罐鉴定


鉴别嘉靖青花罐有9个要点,这9个要点正与赝品9个漏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嘉靖青花罐真品与赝品有9个不一样。一是胎体及接胎状态不一样。真品胎体厚重,接胎很显露,尤其从器内壁可发现接胎处烧结不够坚致,表面有断裂现象。赝品胎体偏轻,接胎不太显露,接胎处烧结良好,没有断裂现象。

二是釉色不一样。真品釉色呈青白,抚摸光滑不涩手。赝品釉色偏青,抚摸涩手有贼光。

三是釉面状态不一样。真品釉面起伏不平,实际是手工拉胎造成。釉面常见缩釉,并有开片。赝品釉面平整,实际是现代制胎工艺造成。釉面少见缩釉点,不见开片。

四是施釉特征不一样。真品器里及器底常有漏釉。赝品不见漏釉。

五是纹饰特色不一样。真品纹饰舒展自然,多处青花溢出勾描线。譬如照片上一朵缠枝莲多达12处青花溢出莲瓣勾描线。赝品纹饰很呆板,少见青花溢出勾描线。

六是青花轮廓线不一样。真品青花轮廓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赝品轮廓线清晰不见晕散。

七是底足胎釉结交处特征不一样。真品底足胎釉结交处都有一线橙黄色。赝品底足胎釉结交处没有一线橙黄色。

八是底足状态不一样。真品底足有自然磨损痕迹。赝品底足常有故意打破的缺损与人为做旧的磨痕。

九是青花罐整体感觉不一样。真品青花罐纹饰自然,造型古朴。青花罐流露出民窑那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气息与年深日久的苍老感。

赝品留下许多仿造的破绽,胎釉及纹饰整体没有真品青花罐那种自然古朴的效果,给人留下后仿瓷粗制滥造的感觉。

【陶瓷文化】清代青花将军罐鉴赏


将军罐,是因其体形硕大、造型饱满、气魄雄伟酷似一位头顶缨盔的将军而得名。从元代由短颈大腹的无盖大罐到明代的荷叶盖罐逐渐演变形成,从存世的实物来考证,真正成熟的将军罐是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开始,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官窑、民窑大量烧造。清代中后期更是备受推崇。将军罐也由实用器皿逐渐发展为用来陈设装饰、供奉避邪的艺术品。清代中期的缠枝花青花将军罐高45厘米,直口、丰肩圆胸,腹部渐收,器型饱满,整体就像两位戴盔披甲壮年的将军,器型稳重挺拔,威猛刚健。青花图案自上而下共分七层,盖子顶是蓝色的围棋钮,往下用青花绘出2朵枝条纤细修长、花朵丰满的缠枝花,在盖子的折沿上用泼墨留白的手法绘出半隐半现的梅花,花朵分内外两圈。罐子的颈部是连续的如意纹,肩部用青花绘制的如意头花边披肩。作者在罐子的胸部与腹部巧妙地运用写意的线描手法绘满了浓淡相间的缠枝花,委婉流畅的曲线将花朵与叶子表现得婀娜轻巧。腰部以下是变形的回纹。这种庄严威武的造型与浪漫娟秀纹饰巧妙的配合,逐渐成为了大众非常喜爱的风格,这也是从清代乾隆开始一直到清末青花瓷上较为流行的典型纹饰。

在对大量的新旧陶瓷标本分析中发现,新瓷的表面光泽与旧瓷的光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古陶瓷的光泽由强到弱(逐渐切弱),虽然显得暗淡,但过渡逐渐,比较自然。这对青花将军罐的青花发色凝重、淡雅,图案的边缘比较朦胧、柔和。因为在上百年的岁月里,釉子因不可避免受到磨损、风化、侵蚀而发生老化,釉子表面与内部的老化与劣化改变了釉子的光学性能,釉子表面的光泽降低内部的光泽加强,清晰度与透明度不断下降,最后变成了一层毛化膜层,在毛化膜层的作用下,古陶瓷釉下的图案也会变得柔美、凝重、典雅。特别是图案的边缘比较朦胧、柔和。而那些新仿瓷釉下的图案就显得清晰、单薄,缺少立体感,特别是图案笔画的边缘比较锐利、清新。

在这对青花将军罐盖子的钮上能看到比较明显的磨损,损伤是多年自然使用的痕迹,这个与人的使用习惯和器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使用时人手经常摸触的地方以及放置时陶瓷与放置经常接触的地方往往磨损比较严重。凡是人手经常触摸的地方多是陶瓷器型凸起的外沿的“峰部”,触摸较少的地方常是陶瓷器型凹陷的内缩的“谷”或“沟”部。“峰部”越突出,凸起就越常受到磨损其光泽就越暗;无论新瓷经过怎样人为的打磨、去光,破坏的多是外部和外表,只是造成了表面的粗糙,它里面没有被破坏的地方发光还是很亮。而古陶瓷的表面结构的破坏和改变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它遭受到的破坏是长期的。

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将军罐成了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目标,但与花瓶等其他古玩不同,将军罐是由罐子与盖子两部分组成,在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大多数身首异处,特别在文革“破四旧”的年代又因体积太大难以藏身而大量被毁,完整的传世品较少,所以这一对原配的、完整无缺的清代缠枝花青花将军罐更是稀有,弥足珍贵。

评论:文化及其影响力


所谓文化,是某种生存方式的综合体现。景德镇自古以来,以瓷为业,积蓄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被世人称为瓷都。千年窑火,犹如凤凰涅槃,催生出文化的灿烂,实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明珠。细论陶瓷文化,其包括制瓷历史、制瓷技艺、创作理念、陶瓷产品、人文景观、习俗风情等各项内容共生共进的文化,是凝聚在陶瓷发展中一切思想行为和物质创造的文明结晶。景德镇人在创造陶瓷文化的过程中,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陶瓷文化叉以其特有的人文力推动瓷都不断向前发展,唐末以来逐渐频繁使用,并称之为“陶瓷之路”的海上贸易路线:《景德镇陶录》中“昌江之南……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五方籍陶以利者甚众”的记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陶瓷文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并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令人震撼,而文化本身具有的影响力、经济力也现实地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日益明显而重要。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具有陶瓷特色的地域城市,继承和弘扬陶瓷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作用,促进瓷都经济发展,仍应成为瓷都人的共识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而今,景德镇正致力于振兴陶瓷,建经济重镇和旅游都市,全面弘扬陶瓷文化无疑是重中之举。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悠久的制瓷历史、珍贵的文物古迹、传统的制瓷技术、大批的陶瓷名家、丰富的陶瓷产品、独有的陶瓷习俗等等,因此,弘扬陶瓷文化,发展瓷都经济的思路与途径也应是多样化和全方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掘陶瓷文物古迹、传统制瓷技术以及陶瓷风俗的文化、旅游价值来发展旅游经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景德镇悠久制瓷历史、丰富的陶瓷产品以及“景德镇”金字招牌的作用,建设与瓷都地位相称、具有规模与特色的陶瓷大市场,集各地名瓷之大成,搞活内外贸易,促进招商引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批陶瓷名家的名人效应,打造陶瓷精品,发展名牌经济,总之,弘扬陶瓷文化、发展经济,应充分发挥陶瓷文化要素相互联系的作用,努力形成相互补充配套的文化产业链,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瓷都经济的发展。

与时俱进、变革创新是弘扬陶瓷文化的灵魂和精髓,陶瓷产品及相关的各项工艺技术、设备、建筑等都是陶瓷文化的物化成果,自古以来,景德镇之所以称为瓷都,是由于历朝历代都有其创新的陶瓷文化,如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康、雍、乾的“鼎盛”,尤其是而今的品种丰富,技艺精湛,人才济济,精品迭出,正因为变革创新,才使得陶瓷文化生生不息。

与时俱进是个永恒的主题,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的目标,首先要观念创新,破除小作坊、小生产的影响,走工业化发展之路,上规模、上档次,把陶瓷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发展瓷都经济的骨干:其次要加强技术创新,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加速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加强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品牌、上档次、增效益为中心,加大新产品、新瓷种的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瓷种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达到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东方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相融合,从而不断地丰富发展陶瓷文化,推动瓷都经济的振兴,以达到建成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经济重镇之目标。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罐类


盖罐配有盖的罐。新石器时代有的陶罐上已配有专用盖,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齐家文化盖罐,盖的形式似倒置敞口碗。1955年江苏南京赵士岗出土的红陶人物飞鸟罐,盖似倒置直墙洗。南北朝时期比较注重盖钮的装饰,如1965年出土于江苏句容张庙的青釉覆莲罐,盖呈伞状,钮作方莲瓣式。宋以后盖钮的装饰比较丰富,有狮钮、玉免钮、塔式钮、宝珠式钮等。

五联罐五罐相联的一种罐形,是流行于东汉时期的陪葬冥器。造型为置于中心的大罐肩部或周边附堆起4个小罐或壶,腹间互不贯通:此外器身还堆塑各种瑞兽、飞禽。罐盖作为双线半环钮或鸟形钮两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五联罐装饰比较简练,4个相同大小的罐排成方形,中间置一较小的罐,五罐相连。这种罐式多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一带。五联罐在三国以后演变为堆塑楼阁的谷仓罐。

双唇罐又称复口罐、双口罐、流行于东汉末至南朝时期的一种罐式,多出土于江南地区。造型为双重口,内口直,外口略低于内口且外侈,溜肩,圆腹,腹下内收,平底,与今泡菜坛形状相似。从出土情况看,西晋以前的双唇罐器身较矮,肩部饰有扁条状竖系、横向半环四系;东晋以后,器身增高,内口直径较大,肩部亦有半环形系。

鸟食罐盛放鸟食的小罐。江苏镇江东汉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传世品中偶有唐宋时期遗物。从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种类最丰富,有钵式、瓜式、横向竹节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鸟食罐的一侧均有固定用的环状系。此后各代所烧制的鸟食罐多仿宣德款式。

堆塑谷仓罐又称谷仓、丧葬罐、魂瓶,由东汉五联罐发展而来,是专为陪葬烧制的冥器,流行于三国吴、两晋时期,有陶、瓷制口。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东吴凤凰二年(273年)红陶堆塑人物飞鸟谷仓罐,主体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铺首衔环等纹饰贴塑于罐腹四周,口部有双阙、人物、鸟雀等,顶部有倒置直墙洗式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瓷谷仓罐最有代表性,罐口部不仅有双阙、楼阁、人物、鸟兽等贴塑,罐的肩部还有伏龟驮碑,碑文有"永安三年"纪年。1978年浙江慈溪鸣鹤瓦窑头出土的西晋堆塑谷仓罐,造型虽然与上述二例相似,但罐上部的堆塑着重表现了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在庄园门前有歌舞伎乐俑,以及飞鸟、牲畜等。

塔式罐带有佛教特征的一种罐式,多由罐和罐座两部分组合而成,流行于唐代。出土于陕西铜川黄堡镇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唇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部渐收,贴有模印叶纹。镂空多边形底座饰有佛像、花卉等。罐盖为七级空塔形,顶端塑有屈腿直身、抚头按膝、舒目远眺的小猴。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塔式罐最为常见。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花牡丹纹塔式罐可谓唐代塔式罐的延续:修长的腹部绘青花纹饰,取代了繁琐的贴花,肩部堆塑两对狮、象首,盖作六棱七级重沿塔式。

横栓盖罐又称夹耳盖罐、夹梁盖罐。罐式之一。1955年出土于广东番禺石码村五代南汉墓的一件,器形为直口,丰肩,以下渐收,长圆腹,圈足。肩部有两对对称的板式带孔钮座。平顶盖两侧对称的位置伸出长方形带孔横栓,盖合时横栓插入钮座,与钮座的轴孔相合,可以在两孔中插销固定,或只固定一侧的轴孔,器盖能自由开合而不脱落。此类罐式标本,在长沙窑、越窑遗址中也有发现。

荷叶形盖罐罐式之一,流行于元代。南北窑场均有烧制。因罐口覆有荷叶形盖而得名。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云龙纹荷叶形盖罐,罐体浑圆,荷叶形盖边缘有波状曲折,以莲杆为钮,并以钮为中心用青料绘出旋转放射状叶脉纹。此外亦有用凸起的线纹作荷叶脉纹的。明永乐、宣德时期继续烧制,荷叶盖沿的曲折起伏比元代大。

四灵塔式罐带有宗教含义的一种罐式。出现于元代,是从唐代塔式罐发展而来的。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釉里红四灵塔式罐,平口,短颈,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贴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帽形盖覆于罐口,盖顶作喇嘛塔形,塔基为六棱形须弥座,塔龛内有一尊佛像,塔刹的根部有仰莲瓣纹。

镂空罐元、明时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制品。陶瓷制品出现的时间较早,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红陶双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镂空装饰;1965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的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腹部采用镂空透雕工艺作装饰;明代珐华罐也多采用镂空技法装饰罐的腹部。

轴头罐流行于明、清的一种罐式。明永乐时期创烧,因罐体似卷轴画的轴头而得名。造型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内凹,颈、腹之间有板沿,弧形帽式盖。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制。

冬瓜罐罐式之一。敛口,丰肩,长圆腹,假圈足,宝珠钮平盖,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见于湖北武汉龙泉明永乐年间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后历朝未再见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现并成为晚清时极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法轮式罐又称为戟法轮式罐,明宣德朝出现的罐式。直口,丰肩,广平底,罐肩部有凸起的8个长方形平面扳手,上绘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层饰有青花八吉祥纹、蓝查体梵文。莲瓣纹罐盖顶部下塌,盖内书有"大德吉祥场"篆书铭文,罐底亦有同样的文字与之相对应,为佛教法器。

壮罐罐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造型特征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折,带盖。罐口、足直径基本相同。明宣德时制品釉面肥润。清代乾隆年间多有仿制,釉层较薄。

蟋蟀罐专门畜养、斗弄蟋蟀的罐。有陶、瓷制品。烧制地区比较广泛。瓷制品以景德镇为主,明宣德时期烧制的器形为鼓式,盖下凹,有钱形气孔,盖内竖写六字单行青花款,器底有六字双圈年款。万历时期,造型变化较多,有圆、方、梅花、瓜棱、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烧制。

天字罐明成化年间的一种小型斗彩盖罐,因罐底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形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主纹多为海马纹,还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天字罐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有仿制,康熙朝仿品胎体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质细,釉下可见明显的旋纹。

莲子罐流行于明崇祯朝的一种罐式。直口,垂肩,长圆形鼓腹,圈足,附盖,盖面略鼓,整体造型似一颗莲子。

将军罐一种罐式,是佛教僧侣盛敛骨灰的器物。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

瓜棱罐罐式之一,明代较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万历时烧制量较大。

粥罐罐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时始创。器形为直口,圆肩,深腹,底微敛,圈足,器肩部有对称双孔,可系绳索或配金属环以便提携。同治以后,粥罐使用广泛,产量猛增。

鼓罐罐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间。器形似鼓,一般无盖,罐身上下部各饰一周凸起的鼓钉,腹部巾塑一对铺首衔环。唯有雍正朝的开蓝釉鼓罐器口配盖。

日月罐一种罐式。敛口,溜肩,长圆腹渐收,圈足,弧形圆盖若太阳,腹侧贴双耳若月牙,故称"日月罐"或"月牙耳罐"。始见于清代康熙朝,为雍正至道光时期官窑独特器形之一。

西瓜罐一种罐式。敛口,圆腹,形如西瓜,又似宝珠,故南方称其为"西瓜罐"或"西瓜坛",北方地区称为"一颗珠罐"。其形制创始于清代乾隆朝,延续至清末民国。平盖,盖钮早期若宝珠,晚期形如烛焰。

陶瓷釉及其分类浅析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薄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有了这层釉,陶瓷不止抗腐蚀耐用,还异常美观。像我们知道的哥窑青瓷冰裂纹釉,钧瓷窑变结晶釉等等。今天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陶瓷釉及其分类浅析。

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釉是用釉果和灰釉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和高岭松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掺入其他化学成分。就回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釉经过窑烧后就会紧紧附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光泽柔和,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给人以明亮如镜的感觉。

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分,有瓷釉,陶釉,火石器釉。按照烧成温度可分为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按釉面特征可分为白釉、颜色又、结晶釉、窑变纹釉,裂纹釉;按配料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食盐釉等;按制备方法可分为生料釉;按烧温度可分为融熔块釉;少层温度可分为低温釉和易融釉等

【陶瓷文化】潮州窑古陶瓷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领


潮州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唐宋时即属潮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终于宋。唐代烧青瓷和酱褐釉瓷,宋代以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和黑瓷等。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唐代产品胎质一般呈灰色或灰白色,胎体较厚。釉面一般均有细小开片。器形有碗、碟、壶、罐、杯、盆、枕等。碗以敞口平底造型为多见,一般施釉不到底。少量碗为圈足或四花瓣口圈足,碗内凸起四条直线。青瓷器物上有点褐彩装饰的。

2)宋代产品胎质细密,胎色大致可分白、灰白或深灰等种。施釉较薄,一般都有细小开片。

3)宋代瓷器器形有碗、盘、杯、壶、瓶、炉、罐、盆、灯、粉盒、砚、笔架、佛像和玩具等。青白瓷产品以浮雕莲瓣纹炉和喇叭口、长颈、细长流的壶最具特色。

4)青白瓷装饰以划花为主,其次是雕刻、镂空和褐色点彩,印花很少见。划花线条简朴流畅,内容以弦纹、卷草纹、平行斜线纹为主,其次是蓖纹、莲瓣纹和云龙纹等。青白瓷佛像的头、眼、须部常点以黑褐色彩,此为一大特点。

5)青瓷产品中较有特色的有贴花双鱼纹盘,双鱼纹是贴附上去的,釉色较淡,胎质较松,与南宋龙泉窑青瓷贴花双鱼纹有区别。

6)器物一般采用垫饼或垫环装烧,故底足无釉。盆类器皿中有的采用叠烧法,盆内底留有支钉痕,一般为5个支钉痕。

茶叶罐陶瓷


追溯中国的茶文化得翻到先秦时期去,而那时人们普遍使用的器具就是比较粗糙的陶器。后来茶文化越来越兴盛,陶瓷的制作工艺也越发鬼斧神工,同时其他的金属制品也广泛兴起。但是不管出现多少新式饮具,没有一种能像陶瓷一样让茶叶保持最佳的口感和原香。从茶艺用的茶壶茶杯,到盛放茶叶的陶瓷罐,茶和陶瓷互相交融渗透,我们今天来感受茶叶罐陶瓷的魅力。

陶瓷茶叶罐简介

陶瓷茶叶罐出现的时代应该是汉代,跟茶文化一起慢慢兴起。造型多变,有圆形、方形、鼓形等,花面设计有古朴简洁的青花、色釉、窑变,也有精细的人物山水手绘或浮雕工艺;根据不同产地的不同工艺,陶瓷茶叶罐特质有所不同,其中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福建德化的象牙白玉瓷,湖南醴陵的大红釉,河北唐山的骨质瓷,宜兴的紫砂瓷都富有盛名,这些地方出产的陶瓷茶叶罐已经脱离了日用品的价值,可以被称为艺术品。

陶瓷茶叶罐优点

市面上常见的茶叶罐有三种,除了陶瓷茶叶罐以外,还有马口铁茶叶罐和纸制茶叶罐。马口铁的造型一般是正方体或长方体,表面印上花纹;硬纸壳做的茶叶罐造型跟马口铁差不多,而且因为纸张特性,图画显得不鲜亮;陶瓷茶叶罐首先从观赏性和艺术性上就比这两种优秀得多。

陶瓷罐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良好的透气性。茶叶非常娇气,保养不好就跑味。茶叶保存中有一些误区,有些人认为茶叶封得越严密越好。这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判断,大部分茶叶需要保温和透气,否则茶叶的香味会改变,保存不当的话昂贵茶叶就会被糟蹋。红茶、绿茶、岩茶、铁观音、佛手、滇红茶、白茶、大红袍这些茶叶一定要使用陶瓷茶叶罐。

陶瓷茶叶罐使用方法

陶瓷茶叶罐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先对进行清洁工作。用温热的清水将陶瓷罐内外洗一洗,问一问里面有没有异味,有些陶瓷因为商家保管不利会有怪味道。洗好后将水擦干,然后将陶瓷罐放在通风通气的地方,打开瓶口让它内外彻底干燥。风干后就可以装茶叶了。

陶瓷罐正常使用就可以,不需要做保养工作。在里面的茶叶使用完后,直接继续使用。如果要换另一种茶叶,为了避免茶味被破坏,可以清洗一次后再装新茶叶。

茶叶罐使用寿命非常长,就算换了新茶叶罐,旧的罐子还可以用来装别的东西,当厨房用具或者用来种植花草,适用性很广。

结语:有些朋友没有喝茶的习惯,自己用不上陶瓷茶叶罐。但是如果要给长辈送礼,它也是非常不错的礼物,既显示了孝心,也展现出了个人文化品味。

古代陶瓷造型:罐类


盖罐 配有盖的罐。新石器时代有的陶罐上已配有专用盖,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齐家文化盖罐,盖的形式似倒置敞口碗。1955年江苏南京赵士岗出土的红陶人物飞鸟罐,盖似倒置直墙洗。南北朝时期比较注重盖钮的装饰,如1965年出土于江苏句容张庙的青釉覆莲罐,盖呈伞状,钮作方莲瓣式。宋以后盖钮的装饰比较丰富,有狮钮、玉免钮、塔式钮、宝珠式钮等。

五联罐 五罐相联的一种罐形,是流行于东汉时期的陪葬冥器。造型为置于中心的大罐肩部或周边附堆起4个小罐或壶,腹间互不贯通:此外器身还堆塑各种瑞兽、飞禽。罐盖作为双线半环钮或鸟形钮两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五联罐装饰比较简练,4个相同大小的罐排成方形,中间置一较小的罐,五罐相连。这种罐式多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一带。五联罐在三国以后演变为堆塑楼阁的谷仓罐。

双唇罐 又称复口罐、双口罐、流行于东汉末至南朝时期的一种罐式,多出土于江南地区。造型为双重口,内口直,外口略低于内口且外侈,溜肩,圆腹,腹下内收,平底,与今泡菜坛形状相似。从出土情况看,西晋以前的双唇罐器身较矮,肩部饰有扁条状竖系、横向半环四系;东晋以后,器身增高, 内口直径较大,肩部亦有半环形系。

鸟食罐 盛放鸟食的小罐。江苏镇江东汉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传世品中偶有唐宋时期遗物。从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种类最丰富,有钵式、瓜式、横向竹节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鸟食罐的一侧均有固定用的环状系。此后各代所烧制的鸟食罐多仿宣德款式。

堆塑谷仓罐 又称谷仓、丧葬罐、魂瓶,由东汉五联罐发展而来,是专为陪葬烧制的冥器,流行于三国吴、两晋时期,有陶、瓷制口。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东吴凤凰二年(273年)红陶堆塑人物飞鸟谷仓罐,主体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铺首衔环等纹饰贴塑于罐腹四周,口部有双阙、人物、鸟雀等,顶部有倒置直墙洗式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瓷谷仓罐最有代表性,罐口部不仅有双阙、楼阁、人物、鸟兽等贴塑,罐的肩部还有伏龟驮碑,碑文有"永安三年"纪年。1978年浙江慈溪鸣鹤瓦窑头出土的西晋堆塑谷仓罐,造型虽然与上述二例相似,但罐上部的堆塑着重表现了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在庄园门前有歌舞伎乐俑,以及飞鸟、牲畜等。

塔式罐 带有佛教特征的一种罐式,多由罐和罐座两部分组合而成,流行于唐代。出土于陕西铜川黄堡镇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唇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部渐收,贴有模印叶纹。镂空多边形底座饰有佛像、花卉等。罐盖为七级空塔形,顶端塑有屈腿直身、抚头按膝、舒目远眺的小猴。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塔式罐最为常见。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花牡丹纹塔式罐可谓唐代塔式罐的延续:修长的腹部绘青花纹饰,取代了繁琐的贴花,肩部堆塑两对狮、象首,盖作六棱七级重沿塔式。

横栓盖罐 又称夹耳盖罐、夹梁盖罐。罐式之一。1955年出土于广东番禺石码村五代南汉墓的一件,器形为直口,丰肩,以下渐收,长圆腹,圈足。肩部有两对对称的板式带孔钮座。平顶盖两侧对称的位置伸出长方形带孔横栓,盖合时横栓插入钮座,与钮座的轴孔相合,可以在两孔中插销固定,或只固定一侧的轴孔,器盖能自由开合而不脱落。此类罐式标本,在长沙窑、越窑遗址中也有发现。

荷叶形盖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元代。南北窑场均有烧制。因罐口覆有荷叶形盖而得名。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云龙纹荷叶形盖罐,罐体浑圆,荷叶形盖边缘有波状曲折,以莲杆为钮,并以钮为中心用青料绘出旋转放射状叶脉纹。此外亦有用凸起的线纹作荷叶脉纹的。明永乐、宣德时期继续烧制,荷叶盖沿的曲折起伏比元代大。

四灵塔式罐 带有宗教含义的一种罐式。出现于元代,是从唐代塔式罐发展而来的。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釉里红四灵塔式罐,平口,短颈,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贴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帽形盖覆于罐口,盖顶作喇嘛塔形,塔基为六棱形须弥座,塔龛内有一尊佛像,塔刹的根部有仰莲瓣纹。

镂空罐 元、明时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制品。陶瓷制品出现的时间较早,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红陶双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镂空装饰;1965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的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腹部采用镂空透雕工艺作装饰;明代珐华罐也多采用镂空技法装饰罐的腹部。

轴头罐 流行于明、清的一种罐式。明永乐时期创烧,因罐体似卷轴画的轴头而得名。造型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内凹,颈、腹之间有板沿,弧形帽式盖。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制。

冬瓜罐 罐式之一。敛口,丰肩,长圆腹,假圈足,宝珠钮平盖,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见于湖北武汉龙泉明永乐年间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后历朝未再见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现并成为晚清时极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法轮式罐 又称为戟法轮式罐,明宣德朝出现的罐式。直口,丰肩,广平底,罐肩部有凸起的8个长方形平面扳手,上绘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层饰有青花八吉祥纹、蓝查体梵文。莲瓣纹罐盖顶部下塌,盖内书有"大德吉祥场"篆书铭文,罐底亦有同样的文字与之相对应,为佛教法器。

壮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造型特征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折,带盖。罐口、足直径基本相同。明宣德时制品釉面肥润。清代乾隆年间多有仿制,釉层较薄。

蟋蟀罐 专门畜养、斗弄蟋蟀的罐。有陶、瓷制品。烧制地区比较广泛。瓷制品以景德镇为主,明宣德时期烧制的器形为鼓式,盖下凹,有钱形气孔,盖内竖写六字单行青花款,器底有六字双圈年款。万历时期,造型变化较多,有圆、方、梅花、瓜棱、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烧制。

天字罐 明成化年间的一种小型斗彩盖罐,因罐底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形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主纹多为海马纹,还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天字罐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有仿制,康熙朝仿品胎体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质细,釉下可见明显的旋纹。

莲子罐 流行于明崇祯朝的一种罐式。直口,垂肩,长圆形鼓腹,圈足,附盖,盖面略鼓,整体造型似一颗莲子。

将军罐 一种罐式,是佛教僧侣盛敛骨灰的器物。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

瓜棱罐 罐式之一,明代较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万历时烧制量较大。

粥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时始创。器形为直口,圆肩,深腹,底微敛,圈足,器肩部有对称双孔,可系绳索或配金属环以便提携。同治以后,粥罐使用广泛,产量猛增。

鼓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间。器形似鼓,一般无盖,罐身上下部各饰一周凸起的鼓钉,腹部巾塑一对铺首衔环。唯有雍正朝的开蓝釉鼓罐器口配盖。

日月罐 一种罐式。敛口,溜肩,长圆腹渐收,圈足,弧形圆盖若太阳,腹侧贴双耳若月牙,故称"日月罐"或"月牙耳罐"。始见于清代康熙朝,为雍正至道光时期官窑独特器形之一。

西瓜罐 一种罐式。敛口,圆腹,形如西瓜,又似宝珠,故南方称其为"西瓜罐"或"西瓜坛",北方地区称为"一颗珠罐"。其形制创始于清代乾隆朝,延续至清末民国。平盖,盖钮早期若宝珠,晚期形如烛焰。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元陶瓷谷仓罐及其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元陶瓷谷仓罐及其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