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汝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中华汝窑

中华汝窑

汝窑瓷器鉴别 汝窑瓷器气泡鉴别 北宋汝窑瓷器鉴别

2020-08-14

【www.taoci52.com - 汝窑瓷器鉴别】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 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宝丰县在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

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陆游《老学庵笔记》内曾有“故都时,定窑不入禁中,惟用汝器”的记载。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北宋出现“弃定用汝”,可能与宋微宗赵佶个人的审美观有关。因为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幽玄,正合微宗之意,史籍中曾有赵佶作青词的多种记载。“弃定用汝”正是这种崇尚青色的审美观的反映。

汝宫窑的特点是胎质细腻,俗称“香灰胎”。釉色天青,开有细小纹片,通体施釉,底部有用细钉支烧的痕迹。 TaoCi52.COM

传世的汝窑器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用品。盘有大小深浅之区分,以卷足者为多,也有的卧足。洗有敞口和直口两种,前者圈足外卷,后者口与底垂直,至近底处则为内敛平底,其中有椭圆形的四足洗,这类洗在其它窑尚未见过。汝窑制品素身多,极少以花纹作装饰。造型端庄,釉色晶莹似玉。

汝宫窑的烧制时间短,一直都作为贡品,所以民间流传甚少,南宋时已属“难得”之物,视为珍品。清雍正前后有仿汝器出现,然而仿造者只重釉色,胎骨呈白色,造型也不及宋时古雅大方。

为了区别宝丰和临汝两地产品,现称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为汝窑或汝官窑,而后者称为临汝窑。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中华名窑-官窑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 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御用瓷器,命名为官窑。汴京官窑瓷器胎质细腻,胎釉都纤薄如纸,釉色有粉红、月白、大绿、灰油等。器形有鼎炉、葱管、空足、冲耳、乳炉、贯耳、壶环、耳壶、尊等及一些仿古铜器。不久,由于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窑也随之终结。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礼器。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中华名窑-哥窑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

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

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

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象鱼子,有的象柳叶,有的象蟹爪。他欲器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传世哥窑器的主要特征: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迭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汝窑


宋代几个大名窑的得名,可能始于明代宣德年间,为宫廷编制藏器目录的《宣德鼎彝谱》中关于宫廷用器的记载有所谓:“内库所藏:柴、汝-哥、钧、定”。柴窑之有无姑且不论,它不属宋代。宋代诸窑则以为首。宋人记载虽也有“汝窑为魁”的说法,但宋人是与同时的青瓷系统诸民窑比较而言。实际上,汝窑由于烧瓷时间短促,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故为后世谈瓷者所津津乐道。目前已经发现的临汝窑,主要烧造民用瓷,属于耀州窑体系,不能为本节所讨论的汝瓷提供多少材料。下文主要就传世汝窑瓷吕与文献记载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汝窑主要器型与胎釉特征

汝窑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年不久,中经北宋未年金人南侵,南宋人已有“近尤难得”之叹,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瓷窑。汝窑传世品造型也不如定、钧等窑丰富,所见到的以盘、碟一类器皿较多,有大小深浅等形式;怨较少。仅见有十瓣瓜棱形及撇口卷足者两种;洗有圆形、椭形及三足者三种形式;有仿汉代铜樽的弦纹三足樽,盏托极少见。传世品仅只见到一件;瓶青有玉壶春、胆式及纸槌形三种造型;仿铜器的出戟尊,传世品亦仅只一件;还有椭圆形四足盆,这种盆在其他名窑还未见过,可以说是汝窑的特有造型。汝窑无大件器皿,器皿的高度没有超过30厘米的,一般的在20厘米左右;盘、盌、洗有圆器的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以上是极个别的。这可以说是汝窑的一个特点。

南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书中抄录了一份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宋高宗赵构的宠臣张俊向宋高宗进奉礼物的清单。其中供奉的汝窑瓷器有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盒一、香球一、盏四、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共十六种。这是见于文献著录的最多的一批汝窑瓷器。历代文献谈汝窑都着重形容釉色与质感,关于胎的颜色则一概不提。从传世品看,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的香灰色,透过釉处呈出微微带些粉色,其色讯与官窑有些近似。论及汝窑釉色的宋《咸淳起居注》说是天青色:明人《归田集》认为与柴窑的雨过天青相似,高濂《遵生八牋》说:“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张应文:《清秘藏》亦沿袭此说;田艺衡:《留留青》认为“色如哥而深,微带黄”;清代《南窑笔记》说:“有深淡月白二种”,唐铨衡:《文房肆考》又认为是“淡青色”。上面所列宋、明、清书中谈汝窑釉色,形容的色调达八种之多,但就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各地博物馆所藏汝窑瓷器而论,其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时期的青瓷,而有它独有的特殊风格,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一些,有的稍淡一些,但不离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青的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釉面无光泽的较多,有光泽的只占少数;《格古要论》说“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遵生八牋》及《清秘藏》二书又据此加以引申,说“汁中棕眼陷起若蟹爪”,这就使人难于理解,棕眼本来是釉面上一种缺陷,小小的如棕毛孔大小的棕点又怎能隐起若蟹爪!高濂没有理解曹昭关天蟹爪纹的愿意,因此错误地予以引申,以致使人如坠五里雾中。高濂的《遵生八牋》,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传世宋汝窑瓷器的器底都留有支钉痕,无一例外。而且支钉的痕点又都很小,故高濂用芝麻大小来形容。汝窑支钉以单数居多,小件器物用三个支钉支烧,稍大的用五个支钉支烧,用六个支钉烧的有椭圆形的盆。用支钉支烧瓷器比汝窑早的有湖南地区的五代北宋时期岳州窑,用支钉支烧的瓷窑发现不多,汝窑有较在可能是受到岳州窑的启发,但汝窑支钉细小,器物仍达到完整不变形的目的,在支烧方法上是有改进与发展的。

汝窑瓷器铭文

汝窑瓷器仅见现两种铭文,一为“奉华”,奉华堂系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为高宗宠妃刘妃所居。带“奉华”字铭的有三件,铭文是宫廷玉作工匠后刻的。另一种铭文刻一“蔡”字,共两件,一为盘,一为碟,分别收藏故宫博物院及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刻“蔡”字铭文的是物主的姓氏无疑,宋代蔡家能收藏汝窑瓷器的恐怕有两种可能,一为蔡京,微宗时京位极人臣,居一个之下,万人之上,可能性较大;一为蔡京之了蔡绦,绦为驸马,微宗七次至其府第,赐予珍宝无数,其中必有珍贵的汝窑瓷器在内。

国外书刊图录多次发表的一件汝窑圆环形火照,上有“大观元年岁次丁亥三月望日将作少监监设汝州瓷窑务萧服视合青泑初试火照“三十三字铭文,这件带铭文的火照长时间以来被当成中国陶瓷史上珍贵资料,这里应当指出,这件火照伪造的。宋代烧窑都用火照测定窑内温度五十年代以来在宋代窑址里发现了不少。是利用碗坯改做的,把碗坯削成上平下尖形状。下部尖形是为了便于插入放满砂粒的匣钵内,匣钵放于炉前的观火孔内,火照上端有一圆孔,当烧窑工测定窑内温度时,用钩伸入观火孔将火照从匣钵里钩出,每烧一窑要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火照都上半截釉,每烧窑一次火照即废弃不用。带大观铭文的火照为圆环形,历来瓷窑就没有这种形式。同时把印有瓷窑务官萧服视的名字放入窑内去烧,这是不合情理的。类似匣钵、印模、辗轮等一类生产工具,凡带铭文的都出于工匠之手,字体比较生硬了草,而这件火照也一反寻常,字体规整,决非出于工匠之手,是煞费心机与挖空心思精制出来的一件骗人的假古董。

汝窑的玛瑙釉

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由此可知:汝窑虽不同于专为供御宫廷使用瓷器的官窑,但接受官督,所烧瓷器,供御拣退的次货方许出卖。因此民间流传甚少,所以“近尤难得”。汝窑供御的瓷器是否以玛瑙作釉的原料。实际上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一般石英砂作釉料关无区别。玛瑙往往含有铁等着色原素,以玛瑙作釉料右能对汝瓷的特殊色泽有一定作用。宫廷用器不计成本,以奢侈豪华为尚。汝州确也产玛瑙石。宋·杜绾《云林石谱》汝州石条云:“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汝窑釉中有玛瑙石是右能的。

汝窑烧制宫廷用瓷的时间

宋人有一些含胡的记载。陆游《老学庵笔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陆游是南宋人,他说的“故都时”,应是陆游见闻所及的北宋晚期。已故的陈万里先生曾经根据北宋人徐竞《奉使高丽图经》的成书于宣和五年(1123年)以及书中有“汝州新窑器”一语,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元祐(1086年)到微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二十年之间。他还指出“新窑器”是对“旧窑器”而言。但是个窑器为何物,他也没说。“旧窑器”,我们从文献上可以找到根据的是,宋人王存的《元丰九域志》,记耀州窑自神宗元丰(1078年)到微宗崇宁(1102年)之间也烧造宫廷用瓷,它的实物标本,我们已在耀州窑遗址及北京广安门外发现。很可能“旧窑器”即是耀州青瓷。

此外,宋人叶置的《坦斋笔衡》也说到汝州青瓷问题。他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有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这是南宋人的通论,已见上引陆游《老学庵笔记》文。但他下文接着说“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则显然是作者不曾详考的私见。根据陶瓷考古所得的材料,耀窑始烧青瓷是在唐代晚期。邓窑,即内乡大窑店窑,就窑址所见标本考察,至少与汝窑同时。故叶置《坦斋笔衡》所记不可信。

中华名窑-越窑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座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直到宋时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有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种美丽,如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等。

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越州上┅┅"。对当时流行的越窑青瓷茶瓯,陆羽评曰:"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在同样一本书中,陆羽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他评道:"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中华名窑-钧窑


推荐:钧瓷大全鉴赏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蚓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不是汝窑的临汝窑瓷器


临汝窑不是汝窑,但是临汝窑施釉的厚度及温润程度又和汝窑相似,很多人以为是一样的瓷器,其实不然。汝窑是宋代朝廷的贡品,临汝窑多用于民间。临汝窑产于河南省临汝县,是宋代青瓷系中一个窑址。主要窑址在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大谷店等地。

临汝窑瓷釉颜色以青中闪绿为主,釉泡大而多,釉面不太光亮,有开片亦有不开片的。瓷器施釉薄厚不匀,且不规整,常出现缺釉和沾有窑渣现象。

临汝窑豆绿釉敛口碗

临汝窑豆绿釉敛口碗口径18.9cm,足径5.5cm,高7.8cm,质量463g。

临汝窑月白釉荷花碗

临汝窑月白釉荷花碗 口径22.4厘米,通高10.3厘米,底径9.7厘米,重量975克

临汝窑青釉缠枝花纹碗

临汝窑青釉缠枝花纹碗通高4、口径11、底径3.4cm

汝窑简史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由于为宫廷烧制时限很短,产量有限,流传很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 目前,传世汝官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英国达维德基金会以及美国、日本、香港等私人收藏家手中。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汝窑,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造的御用汝瓷的窑口。 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从2000年至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先后三次进行发掘,出土了大批青釉瓷片、完整或可复原的青釉瓷器、素烧器和汝窑。从发掘的情况看,张公巷窑遗址呈现如下特点:

1. 张公巷窑的烧制年代为北宋末年,与宝丰清凉寺汝窑烧制年代相近。

2. 产品很单一,皆为类似宝丰清凉寺汝窑的青釉瓷器,但比汝窑瓷器更规整,制作更精良。以薄胎薄釉为主,釉色玻璃质感比清凉寺汝窑强;器物表面布满冰裂纹开片,较汝窑细碎、显著;胎质细腻坚实,胎色有粉白、灰白,不同于汝窑的香灰胎;器底有非常规整的小米粒状支钉痕。

3. 从素烧器残片看,与汝窑瓷器一样,也是先经过素烧后,再施釉入窑二次烧成。

4. 窑具以匣钵、垫饼、垫圈和支钉为主。匣钵外壁多涂有一层耐火泥,此种做法在中国已发掘的古窑址中,仅见于宝丰清凉寺汝窑。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张公巷窑具备了生产御用瓷器的官窑的基本特征:产品单一,制作精良,流向明确。

汝州张公巷窑与宝丰清凉寺汝窑地域接近,南北相距仅30公里,同处瓷器产区;在北宋时期同属汝州管辖,但张公巷窑位于州府所在地,而宝丰清凉寺汝窑地处偏远;两窑的制瓷风格相近,制瓷工艺一脉相承。这些充分表明了两窑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汝窑的高超技艺,不仅为宫中禁烧,更由于要求严格,产量有限,为一般人所难得,所以到南宋时,就已“近尤难得。”为了不断满足宋皇室的需求,继汝窑之后,又在北宋京都汴梁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然,大观政和间在京都置窑烧造的官窑器,也离不开汝州工匠们熟练的技巧,所以北京故宫物院收藏汝窑三足洗与北宋官窑的冲耳足炉,两者釉色极相似,风格也类同。 北宋末年,宋金对峙,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宋皇南迁至临安后,仍在郊坛下设官窑烧造瓷器,史称南宋官窑,当然,南宋官窑更直接受到北宋官窑的直接影响,其中部分来自北方的制瓷匠师。随着北宋南迁到达临安,制瓷匠师也将原有的汝瓷与北宋官窑的烧造技术带到了南方,加上当地制瓷原料和条件,使南宋官窑更加兴旺发达起来。所以,北宋汝窑、汴京官窑与南宋官窑,不仅一脉相承,而且各有千秋,并有发展与创新。由于汝窑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还以香灰胎满釉裹足支烧,为其它窑所不及,更受到北宋皇宫的偏爱与赞赏,因而汝瓷成为“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得以流芳百世。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冠,它与钧、官、哥、定窑齐名,有“汝窑为魁”之誉。北宋王朝的建立,拨乱反正,社会稳定,手工业进步,陶瓷业繁荣昌盛,制瓷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到宋徽宗大观年间,以定白瓷有芒(边沿无釉)不堪用,则改用汝青瓷,命汝州建青瓷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即把汝官窑称汝窑,把汝窑称临汝窑。

汝官窑独居众瓷之首,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掺玛瑙末,其色有天青、豆青、虾青,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最为名贵,有“雨过天晴无去处”之称,釉汁淳厚,犹如堆脂滴泪,视如碧玉,叩声如磬,汁中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真正的汝官窑烧制时间很短,产品全供宫廷,所以汝官瓷有“近龙难得”的说法。汝官窑址在何处?是一大悬案。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联郏县、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汝窑系统。

宋代汝窑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宋代隶属汝州,故简称汝窑,又因其是烧宫廷用瓷的窑场,故也称 "汝官窑"。其烧造时间不长,仅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透明无色似冰裂,俗称为"蟹爪纹"。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应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传世的仅见70余件。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汝窑洗 北宋

估价 :RMB700000----900000 汝窑洗 宋 口径13.8厘米

估价:RMBl500000----2000000

口崩。此洗呈椭圆形,口微敛,浅腹,内壁与底交接处有一周凹槽,底微内凹呈浅卧足,形制精巧别致。通体施天青釉,为汝窑的典型釉色。 汝窑出戟尊 宋 14*11.5厘米

估价:RMBl200000----1600000

器形古朴稚拙。釉质光润亚滑,开鱼仔纹片。足底有3个芝麻状支钉痕,其中两枚紧靠足墙,支钉断截面呈白色,这种紧靠足墙的芝麻状支钉痕成为汝窑器的一大特征。"奉化"楷书刻款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华汝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华汝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汝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