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传统瓷器 > 导航 >

古陶瓷传统鉴定法的评析和认知

古陶瓷传统鉴定法的评析和认知

古代传统瓷器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2020-09-08

古代传统瓷器。

太平盛世收藏热不断升温,收藏队伍越来越庞大,据粗略估计,全国收藏大军超过八千万。老专家走出研究大院,公开鉴宝;新专家萌发;行家到处都是,在不同场合坐堂鉴定。古玩拍卖行逐年成倍增长,高价位的藏品成千上万件地出现,形形色色的古玩琳琅满目,到处都是,一派升腾景象。可是当前“古玩”真假难分,尤其是古陶瓷的鉴定众说纷纭,鉴定专家与专家,行家与行家,专家与行家,资深学者和收藏大家都存在不同见解,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出具鉴定证书,都不被认可,科技测试结果也不作为依据,仅供参考。拍卖行各自为政,古玩店店主“一锤定音”,收购买卖自己说了算。收藏爱好者,“听课无数,收购糊涂”。有些行家、专家、爱好者互相轻视、贬低,说大话,拍胸脯,打包票,甩鎯头,摆噱头,吹牛皮,编故事,称老大成风,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人各看法,谁说了都不算数的局面。出现了“指鹿为马”、“皇帝穿新装”、“望梅止渴”、“叶公好龙”、“刻舟求剑”、“饮鸩止渴”的现象,犯有“误断”、“武断”、“胡断”的毛病。坑害了“知本”和“资本”都比较短缺的收藏爱好者。盛世收藏热趋势中出现了乱世古玩界。

上述这种现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鉴定法已失去了它的权威性,它的可靠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它的正确性缺乏依据,我们应该对传统鉴定法进行重新评析和认知。

一.传统鉴定法是把自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古陶瓷真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系统地分类、对比、排列,从料、型、工、纹上实况实录,力求不疏漏,归纳特点、特征,著书成册,成为古陶瓷的基础知识,是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入门必读的教课书。

二.传统鉴定法是以上述的基础知识为基本依据,经过对实物标本或真品多看多摸,相互对比对照,区别差别,是一种形象的直观认知,形成视觉形象信息,存储在脑子里,记得越多,信息量越大,犹如“看图识瓷”般反复实践,熟能生巧,遇到器物,即时反应,作出判定,但它是外表形态的经验性主观判断,是视觉记忆,就事论事的形象思维,它是感性认识。这就形成了眼光、眼力、眼学的传统鉴定模式。

三.传统鉴定法,是古瓷形式特征的认定,其实质是清式、明式、元式……瓷器的认定,把古瓷的器型、纹饰、釉色、青花发色、胎质的特征确认就等于是生产年份确认,从而忽视了古瓷经过各朝各代风风雨雨由时光积累的年龄特征的认识,这一概念一直由人们的惯性思维指导着古瓷的鉴定行为,如今造假作伪的器物大规模地生产,光凭传统的形式特征来鉴定就容易认假为真。大商家、大收藏家和景德镇制假的专家联手制造高仿品,连资深古瓷鉴定专家也屡屡上当“吃药”,但目前还蒙在鼓里,对传统鉴定认知进行了夸大其词的赞美,说鉴定是要有“灵气"、“灵感"、“意念”等,一看就知道真伪,像似掌握特异功能的本事,虽然有经验积累的因素,但有唯心说成份,危害很大。

四.古陶瓷“真不真”、“老不老"的鉴定,是要以岁月时光的尺度来衡量,不是以形式特征的尺度来衡量,形式特征是解决器物外表的形态像不像,对不对,是“式样”的确定,但不等于器物“老不老"的确定。器物“老不老”是要通过对器物作全面仔细、认真的观察,从料、型、工、纹各方面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去综合剖析,找出由岁月时光形成的质变痕迹和长年累月而形成的破旧“记印”,这是经过逻辑思维、扩散性思维、抽象思维,达到可靠的“老不老”的理性认识的确认。不老的器物形式特征再对也等于零,所以确定器物“老不老”是首要的关键的根本性的问题。其次,才是器物形式特征的确定,达到属于哪个朝代的认定。上述鉴定概念搞清楚才能辩伪、识假、确认真品,少走弯路。这仅仅是肤浅之见,有错之处请前辈和同好者教正!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古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及其鉴定法


耿宝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古陶瓷鉴定家。他一九二二年出生於河北省束鹿县,十五岁即入室于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门下,他亲身经历了一九三八年前后国内古文物界甚嚣塵上的仿古作伪热浪,有经名师点拨,鉴赏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旧时北京敦华斋主孙瀛洲专门收藏中国历代古陶瓷精品,擅长仿制,尤精於宋、元、明、清官窑瓷器的鉴定,他所仿的明代永乐、宣德瓷器掩敝一时,逼肖乱真,故曾称其为‘宣德大王"。

一九五六年,耿宝昌先生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保管部工作以后,又在孙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古陶瓷的研究和鉴定。

半个世纪以来,耿先生所上手自鉴过的历代古陶瓷精品约计数百万件以上。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系统所收藏的古陶瓷,都请他作了鉴定和甄别,并主持了《中国文物精华》辞典陶瓷专业审编工作。多年来,他对美、加、日及西欧、东南亚一些国家进行过访问,并和同行、同好开展学术交流,考察并鉴赏了那些国家和地区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陶瓷珍品。目前,他已是海内外所公认的中国古陶瓷专家之一。

古瓷鉴别的五要素

鉴别古陶瓷应以造型、胎体、釉面、纹饰、款识五个方面为主要依据,这是耿先生独到的见解,也是他丰富实践经验的总结。无论是考古出土物还是传世品,最终还是要靠人的头脑来判明时代或真伪。中国古陶瓷时代风格的延续和演变,使我们的鉴定分类工作具备了一个科学的。然而对于复杂的传世品及历代仿作仅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实践家来进行细致的分类排比,找出各朝时代风格特征和变化规律,把各类器物准确地还原到本时代中去。仅就明、清瓷器而论,耿宝昌先生认为造型是直观的,第一重要的。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条件。熟记各朝典型品种的各类器型,形成准确的“正宗”概念,尤容易帮助鉴别真伪。历代陶瓷造型都有一个符合各自时代风尚和特征的宏观面貌,但也有不同时代却风格相近,呈周而复始的再现。明、清时代同类器型的适度变化,有的虽是细微的一线之别,然而却能体现出秀美或古拙的时代风格。例如,清代雍正瓷造型风貌秀丽纤巧,恰到好处,称之为艺术上的“线条美”,确实外形线条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又乾隆瓷器成型技术随心所欲,器型繁多,逹到历史以来最高水平。尤其是风格华丽的一类观赏瓷表现出侈靡的时代风尚。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菊纹碗

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亦为断代辨伪的重要环节。耿先生儗人的喻器为形,胎是骨、釉做衣。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在胎釉成分和烧制工艺上都有显著差别;现代瓷的机械化模制生产与古陶瓷胎体用手工制作又完全不同。明代胎体瓷泥淘炼的纯净度及烧结密度都远逊于清代。例如,清代康熙瓷器胎质精纯、细腻、坚硬,居明、清两代之首,有“似玉”之誉。民窑制品亦不例外。鉴定胎体时大多是从器足无釉处或器口、里露胎处来观察的,然而各种形状的器足均能代表其时代风貌,是原时代所留下的永久性痕迹。对于识别伪品,有时仅凭器足便可论定。因而,研究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到其继承发展的演变规律,对于历代古陶瓷的鉴别更是极其重要的。

观察釉面尤应以釉层的薄厚,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及气泡的疏密大小等特征入手。另外,对于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或疏松及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例如,常见明代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积釉闪现浅淡的青色;明代瓷器釉面含较多的钾钠元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调;清代康熙瓷口、足多施加粉质白釉易於形成破泡剥落现象,等等。體察釉面的以上特点往往需要借助於放大镜,特别是常说的釉面坚硬与疏软这个物理属性,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准确表示,只能靠观察比较去体会,因而它是鉴别古陶瓷最难以掌握的一个要素,也是衡量鉴别能力和水准高低之分之所在。

明永乐青花山茶纹扁壶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不同时期纹饰均有不同的风格;相同题材的纹饰,其间也有可循的继承和演化规律。明清时代瓷器的釉上或釉下绘画,釉下刻划、雕塑等内容,大多映现出各代风俗情貌及社会背景,有时只据纹饰内容便可直呼时代。例如,明代正德瓷多书回文箴言;嘉靖、万历瓷常绘稚拙的道教人物故事;清代乾隆之前的各种彩绘瓷所呈现的“彩晕”、“蛤蜊”光现象等。此外,和纸绢画相近的瓷画也深受同时代名派画家画风的影响,在鉴别辨析时,除必须熟悉古代书画笔法外,还应参考同时期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纹饰,如织绣、竹、木、漆、牙、玉、铜等,它们的时代风格一脉相承、互为认证。

明代以前的瓷器少有署款,明清各朝官民窑器款识千差万别,历代又多伪托假款,所以凭借款识断代尤为重要。从研究署款的笔法入手,经常将真假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器物的其他诸要素特点,审度其字体结构,字形笔画,色泽深浅,便能提高鉴别能力。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古陶瓷鉴定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和技能。耿先生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看”。当然这个“看”字是指的器物必须上手后,耳、目、手三者并用。用眼来观其造型和纹饰,辩其胎釉色泽与厚薄,审其器足及款识,又要将其摩挲以别粗细,用指叩敲以察音响。这五方面要素缺一不可,切不可偏执一方,谨据局部或偶然巧合而妄断时代。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简言之,可以这样说:“造型为根本,胎釉是关键,纹饰辩时代,款识察真伪”。

见微知著

同於鉴别古字画一样,鉴别古陶瓷亦当澄心定虑,最忌粗心浮气,要从细微末节处反复观察。上述的所有五要素皆在上手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由于各代制瓷工艺和烧造方式之间的差别,从而留下一些细微的区别之处,这些末节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很不以为然,大多易被忽视。然而,它一旦作为断代和判别真伪的证据,则具有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清康熙黄釉碗托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花果纹瓶

对于历代制瓷的特殊工艺和奇特现象,耿宝昌先生都有详尽的总结和独到的见解,这些总结和见解也是经他一生实践并被证实了的诀窍,有些还是鲜为人知的个人发现。如宋代哥窑盘、碗口沿边釉面形成囤积一圈较厚的环带釉;明代成化瓷器足独有的青花双边线特征;明代宣德红釉器足跟釉面呈现蝦青色;清代乾隆前粉彩器环绕纹饰外缘数毫米处出现的“彩晕”奇观;乾隆茶叶末釉、豆青釉及其它一色釉器足边胎釉接壤处留有刮削后所形成的一圈小锯齿纹......,不胜枚举。

辨伪秘要

对窳劣的仿制品,只要掌握住原器各部分时代特征不难辨识,但对一些逼肖的历代伪品如何识别呢,则是衡量鉴定水准的标尺。故有“断代易,辨伪难”之说。

历代仿作者的心理不外乎崇尚或趋利。既然是仿作,一定首先要形似,但仿者是後来时代的人,极易受到本时代工艺习惯的影响,往往有超越原物时代的现象。另外,仿制者本身所具有的技能和素质,并非对工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选料、拉坯成型、胎釉质地、纹饰绘制等样样精通,总有某一环节欠缺不足,为后文鉴定者留下可疑之处。据耿先生多年识别伪品的经验而论,真器的胎与釉的质地和硬度是仿制者极难通过的“禁地”。所以,紧紧抓住各时代胎釉和工艺特点,便可破邪显正。又如,清代仿制明代永乐、宣德青花扁腹绶带葫芦瓶与真器的重要区别在於:仿品胎体为两片竪接;真器为明代琢器类通用的多段横接法,微露接痕。其他特征无须多究,仅凭“横”、“竪”,二字便可识伪,真可谓“一语破的”。晚清及民国时对历代陶瓷无所不仿,伪品充斥;真假莫辨。其作伪手法诡诈多端,登峰造极。

清乾隆绿地金彩云龙纹瓶

因而,此时多有“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赝品流传於世。近年来,国内外的仿制品乃是集历代仿作之大成,仿制水平又有所新发展,是传统仿古作伪方法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亦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耿先生认为辨伪的核心应是剥去“貌合”的伪装,现其“神離”的原形。不管仿造者是如何用尽心机,只要从细微处去发现,总能窥出其破绽。除了博见精品、真品外,在实践中也要多识些典型的赝作,反复比较,切磋琢磨,总结出仿作的规律,从而积累丰富的经验,锻炼自己目鉴的眼力。

陶瓷制作工艺的延续性,使我们能够去总结各代演化规律,宏观地划定其时代。但是,同一时代不同窑口之间的循衍关系,尤其是明代以后景德镇以外的地方窑,往往使人束手无策,易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鉴定通病。耿先生称这种孤立的滞板的鉴定方法为“死胡同”;又谓:“善比物丑类者,方能触类旁通,从而见怪不怪,游刃有余”。

经常用类比法排队分析,去发现不同器物相近的时代特征及内在的联系,从而对不同的种类、造型、纹饰的器物正确断代,这是耿宝昌先生一贯坚持的实践方法。明、清以来,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其间总有息息相通之处,故对民窑器物的断代应以官窑器为宗,不可截然分开,孤立地研究民窑器;对哪些较复杂的各地方窑器,更应密切比照景德镇官民窑器,进行横向、竖线的联系,把它们分别归并到各自相宜的时代中去。

清康熙红彩加金开光鸟兽纹瓶

耿宝昌先生不仅善于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瓷的鉴别,而且对和中国传统文化渊源颇深、互为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古陶瓷也深有研究,特别是在其断代辨伪上更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例如他所撰写的《日本陶瓷鉴定》、《朝鲜瓷器鉴定》、《泰国瓷器鉴定》等等专题论作,在国外影响很大,都是他数十年来潜心探索的结果。他的鉴定方法告诉我们:“古陶瓷鉴定学科必须遵循着由实践到理论总结再回到实践中验证,这样一个反复实践的规律”。

元青花鉴定法


近来随着人们对元瓷的深入研究与收藏热的升温,人们对元瓷的青睐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但元瓷似乎很神秘,市场上仿品又这么多,究竟怎么来辨伪?

■元代青花瓷的胎质白,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大盘盘口有采用菱口的,凤形壶与八楞缸为特有造型,只有元代才有。

■元瓷白釉泛青色,釉质虽莹润,但常有积釉处,积釉有时如泪痕,青花常有晕散现象。

■元青花大多为宽而较矮的圈足,一般器底、盖内不施釉,器胎轮旋纹粗糙,接合处有明显凸起接口。

■青花发色有浓艳、淡雅、青灰三种。浓艳是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淡雅是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相当部分的青花烧成后有黑色斑点、且较深。

■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通常说是“满画”,这是元至明特有的绘画技法。

元青花因传世少,因而身价很高,故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大多数赝品器底的火石红做成深橘红,釉面稀薄,有过分晕散,画意呆板等,只要多看,便能辨别。

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收藏


【今日主讲】

赵幼强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

中心思想

收藏对国家而言是传承历史文化,对个人而言则是精神享受和素质的提高,当然,也还有保持增值的作用。

古陶瓷是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收藏者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收藏为社会作出贡献。

理念动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古董会增值,我收进去,过一年或者几个月以后最好翻几番。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急功近利。就是今天买了,马上要叫它变为自己的一种利益。一种是全面开花。就是收藏古陶瓷的种类非常多,从原始社会新时期的陶器到民国瓷都有,古陶瓷的内涵很丰富,收了太多,鉴别能力却跟不上。三是捡漏心态。在二百大很多人去淘宝,但这里面能有多少含金量呢?如果十年前,可能还能捡到漏,现在收藏如此普及,是很难得到宝贝的。

我认为,收藏古陶瓷不能争功近利,要有科学的收藏理念,才是最佳的。我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的3次全省性鉴宝活动中,很少碰到有科学收藏理念的收藏者。当下,收藏古陶瓷的动机或目的,主要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博物馆型。这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基本上就是一些收藏大家。浙江在全国是一个收藏大省,不光是收藏水平高、规模大,而且民营博物馆也非常火热。博物馆型的收藏大家要求能对某一类藏品有比较系统、比较专一的收藏。

第二种是学术型。现在有好多民间收藏者是一些知识分子,比如说是研究员、教授等等,他们收来古玩后,也要进行学术研究。杭州收藏协会里有个陶思安,就出了一本关于青花罐的著作,我觉得非常专业。

第三种是价值型。古玩市场一些古玩商,还有文物商店、文物公司,都是价值型的,他们靠这个吃饭。在新疆这么一个地域边缘的省份,就有15万人以买卖古玩为生。这种人群追求价值,是损失不起的。

第四种是鉴赏型。主要是中小收藏者,就是玩过了有一点保值也是好的。

第五种是学术兼鉴赏型。主要也是一些有知识的人,在鉴赏的同时,也进行一些学术研究。

第六种是捡漏型。

大家在进行古陶瓷收藏时,可以去对照一下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型。不能说这里面哪一类型特别好,但我是不大赞成捡漏型,因为现在漏市是没什么好捡的。实际上,很多正规的文物商店都有很好的文物,甚至拍卖行也会很多好东西,可大家偏偏视而不见,宁可到市场上去捡漏,甚至捡了假的还沾沾自喜,乐此不疲。我们要首先明确收藏的动机。

经验技巧

古陶瓷收藏的类别,可以分综合性、专题性、题材性、工艺性、专题加题材性。综合性面最广;专题性可以按照窑口收藏,也可以的按照某一个断带收藏;题材性根据古陶瓷上画的花鸟、山水、人物种类收藏;工艺性按胎装饰和釉装饰收藏,胎装饰又有贴花、印花、划花、堆塑,釉装饰又可分为单色瓷(点彩、绘彩)和彩色瓷(五彩、斗彩、粉彩),元以后的青花和彩瓷就是彩色瓷;专题加题材性的,比如前面说到的陶思安,就专门收藏清三代人物罐,清三代是专题的,题材就是人物罐,这样收藏有个好处——很专,这样收一般很难碰到假的,收的时间长,也就有经验了。我建议初学者还是学单一的比较好。

关于技巧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我自己的经验,归纳为5个字:“望、闻、问、切、地”。

“望”——什么叫望?就是要看。现在很多收藏者也不去看,只要人家推过来就收下,他认为对的就不屑到博物馆去看,也从来不看相关书籍。我建议收藏者要到两方面去看:一是到各大博物馆去看,去国有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不论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区级)都可以;二是看书,涉及艺术品投资书籍很多,一类是图录方面的书,一类是有价值文字(文献)书和论文,如有台湾故宫月刊和文物、考古月刊。对初学者重点推荐四本书(见附),这是解决收藏者的世界观。

我觉得看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看,就根本不懂一些知识,没有知识又怎么能搞收藏。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有收藏者和我说,他收藏了这么多年,花了几百万,一次博物馆都没去过,结果拿到我们博物馆来鉴定,一箱一箱都是假的。如果你玩的是赝品,那是一种对文化的玷污。通过看,可以解决世界观的问题。

“闻”——闻就是听,这是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听有音之音(杂音)者聋,要听有真才实学者。什么应该听,什么不应该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问”——问是求教,搞古陶瓷收藏的天生不是有这个那个本领,有问题要对症下药、对症对人请教老师,要问知情人。比如耽宝昌是青花、彩瓷鉴定的专家,而对越窑和龙窑瓷就不一定是顶级专家,而浙江的专家在这方面就是强项了。顶尖的专家也只懂得几个门类,要实事求是。

“切”——切就是要实践。收藏古陶瓷绝对不能纸上谈兵。我去帮人鉴定,对方先给我看书,跟书上对都是一模一样的。他根本不知道,书印出来的时候色差就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收藏古陶瓷的人一定要有实践,要多看博物馆里的东西,多看一些大收藏家的东西,要多去比较规范的拍卖行看看。收藏者之间要多交流,不要私藏或密藏,这是解决收藏者实践科学判断能力。

“地”——地指的是本地。要从本地熟悉和可借鉴(各大博物馆)文物艺术品入手。这是我这几年通过与社会上收藏者的广泛接触、调查的总结。本地的东西往往都收藏很好,但是一出本地,很多很多都是假的。比如在昆明,当地藏家拿出了龙泉瓷,那是假得不得了的东西,他都作为真品放在那里。这是因为昆明那边没有龙泉窑,他们不能在博物馆借鉴到真的东西。这个品种在浙江收藏就很容易,因为越窑在省内各大博物馆都有。当然,收这类东西也还是要谨慎。

收藏建议

对于藏品真假的识别,传统的方法是目鉴,就是用眼睛来鉴别。首先要看这个器型,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造型;其次看釉彩,釉很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第三个就看工艺,古陶瓷先要看底部,是圈垫的还是垫饼、匣钵的,有没有芒口,每一类瓷器有它的特殊的工艺;最后是看窑口,很多瓷器窑口太多,比如青瓷,在浙江和在陕西,都是不一样的窑口出来的。

同时,我们也要大力提倡用科学仪器来鉴定,配合我们的眼睛来鉴赏。这样的鉴定就比较科学。即使是浙江博物馆,长期以来也在社会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古陶瓷,吃不准的东西也会用科学仪器来鉴定。这个精度已经很高了,据说误差值是50年左右,很多近代瓷都可以用仪器来测。

民间也有一些土办法,比如浸在水里或者用火加热,或者用硬币来刮一刮,看看有没有破损修补的。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信息收集。现在的鉴定,不是光靠高科技和传统的一些经验可以完成的。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掌握至关重要。现在有些仿古瓷器,怎么测都测不出来的也有,高仿的水平很厉害。我们知道有这种现象,马上有警觉了,当有些人来推荐给你的时候,就会识别了。所以说我们要掌握信息。

初学者应该先易后难。从收藏单色瓷和彩绘(多色)瓷的角度来说,先易,指的是北宋以前的高古瓷相对要好认一点,比如越窑、邢窑、定窑、耀州的瓷器,比较容易掌握,但高仿品也已经有了;多色瓷从清三代的这一段开始入门,然后承上启下这样去收比较好。因为康熙时瓷器比较成熟,你在一个中间点介入进去可能容易一点。

后难,在单色瓷里我觉得龙泉窑难度较大,因为釉多元配方,釉的色差变化多;还有汝窑、景德镇窑(青白瓷)等等。彩绘瓷难度比较大的,有元青花,很有挑战性。

总的来说,高古(宋以前)粗瓷难仿,仿者相对少(但原始瓷也有仿);近古(南宋以后)精瓷价高者多仿,十分逼真。初学收藏古陶瓷者应该从本地瓷入手,器物收藏与瓷片标本并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收藏。而收藏古陶瓷有规模者,要注意系统性和精品意识,要专业,也要有组合,有条件的应该办博物馆。

略谈古瓷鉴定和鉴定人


“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如今,收藏已热遍大江南北,据说仅京城的拍卖公司就超过了百家。每家拍卖公司必须备有三、五名鉴定师,所以鉴定师这一职位也十分走俏。但是,鉴定师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也不是谁都可以当。当得称职的不容易,当得出色更不容易。一个欠成熟或是欠水平的鉴定师常会给鉴定工作带来失误,并给收藏者或拍卖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实际上,当前鉴定队伍中人员的素质、知识水平、实际能力和道德观念等都良莠不齐、差距极大。有的根本不适合胜任这一职业,故而在收藏中、征集藏品中、拍卖过程中常常会闹出许多笑话或麻烦。对此,笔者针对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鉴定与考古不是一回事

鉴定是古玩市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在古玩市场十分活跃、科技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文物、古玩的收藏交易已成为一项经济交往中十分红火的产业。针对鉴定这一日常性的工作来说,便显得更为重要和慎重,搞不好就造成古玩市场的混乱和交易某方的损失。古玩鉴定这一工作在时间上有限制,在经济上有风险,在信誉上要求十分严格,这是其部分特点。若鉴定者(师)在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高仿制时期,面对真真假假、真假难分、很容易“走眼”的实物面前,没有很强的判断力———“毒眼”,那就很难完成他的工作职能了。

而考古就不同了。考古面对的是野外、原始的古迹,出土的文物(除个别外)基本是真实的东西。只要求面对实物进行断代、分析和归纳,并尽力完整地取出来保存修复,然后从历史和文化艺术的角度去研究它的历史性、艺术性、政治意义、民俗习惯、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工艺以及艺术价值等等。一时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也没关系,收存起来查资料找答案,十年八年也不怕,将来再作结论,并不承担风险和经济责任。

可一直以来,很多人张冠李戴,用考古学的方法、用断代特征去鉴定古玩实物的后果,不是错划了许多仿品当真,便是冤屈了很多真品为仿,“枪毙”了很多珍贵的传世真品。对鉴定者的要求

鉴定人员首先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当然从自己做收藏者在收藏活动实践中锻炼出来更好。但光有实践还不够,必须在理论上深造。起码要知道真的为什么是真?真在哪里?假(仿)的为什么是假(仿)?假(仿)在哪些地方?都要能从原理上讲个明白、说清道理。不能在搞不清、分不明的时候一律给个“仿品”的帽子让实物戴上。

我曾见过不少代表买主来鉴定的“鉴定人”,自己连一件真品都没有收藏过,他又怎么可以胜任鉴定人这一职务?也见过某“收藏家”,他家里连一件汝瓷完整器件都没有,就敢洋洋万言大谈宋代汝瓷鉴定要领。我总觉得这样的鉴定大师根本脱离实际,未免有点太荒唐了。

我倒认为想要成为一名鉴定师其实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自己努力、好好学习,多实践,虚心向前人、老一辈请教,多动脑子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是可以达到此目的的。作为鉴定人员不仅要学会考古的一些知识,还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冶金、陶瓷工艺,以及文学、艺术、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践三者融合为一;知道得多也就理解得深,由理解方可知其所以然,才不会教条地去接受一些不科学的思想、方法。笔者知道现在有不少刚出校门的学生也当起了鉴定师,而实践经验一点也没有。这是一大缺陷,不值得鼓励。不能用考古的方法当鉴定的“镜子”

我很喜欢读书看报。但我常常看到一些名家或权威人士发表文章时经常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不少人都拿考古的断代条件来对古玩市场实物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不说是完全不可以,但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因为古玩市场面对的是99%的仿制品,真品混杂其中凤毛麟角;而考古却是基本上对真品(出土文物)、对原始状态的实物进行分析、辨别和断代。研究对象的情况相差如此之大,岂能套用考古的方法来鉴定这些鱼目混珠的仿品市场的古玩实物呢?下面笔者引用几段刊物上的文章供大家一读:

某作者谈元青花鉴别真假的要领时说:“元青花的地釉感观为青白釉,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新品的地釉很复杂,以青白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试问作者所说两者有何区别?笔者认为,如此模糊地说还不如不说,因为从釉色上判断并非是元青花独有的特征。这个模糊的概念叫他人如何去定论?

还有人说:“元青花的花纹比较繁缛,一般七、八层,也有五、六层的,还有反其道而行之只画两、三层,显得古朴典雅。”这样说来可以认为画多少层纹饰都可以,让读者如何去领会?就只有天知道了。

还有一位鉴定知名学者这样写道:“元青花有凸起的竖向小圆点组成的串珠纹。串珠纹在元代前后的历代瓷器中极为罕见,故可做断代依据。”可是这段文字的标题是“鉴定元青花”。显然作者把考古断代的概念与鉴定混为一谈了。

诸如此类的文章太多,错就错在统统把断代内涵拿来做鉴定条款。这是传统鉴定法所犯的一个错误。

断代是对的,这些说法也用得上,但是面对仿制品和高仿品,当然不灵了。试问一下,“前面所说元青花有串珠纹,也只有元青花才有串珠纹。”可反过来问:有串珠纹的仿品是否就是元青花?可想谁也不会同意这一说法。

所以诸如许多用在断代方面的条件:雍正瓷的足底为泥鳅背、康熙瓷的足圈为二层台、明代瓷的底部有火石红、元代瓷的足圈斜削一刀、砂底、有釉疤、莲瓣边线是分开画以及造型如何流畅等,诸如此类。只要有这些特征皆可用来断代,但是有这些特征的不见得都是真品。因为现在的仿制品都在按照这些特征仿制,做得真假难分、一模一样。

笔者认为,要想在鉴定上拿得准,必须从人们想仿也仿不成的方面去做文章。如气泡在釉下的状况、彩色釉的色差辨别(非形容性描述而是科学定色)、胎泥的密度大小、釉面对光的吸收与折射率、胎釉的元素成分组成、土咬与染土的区别以及开片和老化等等。这些是目前的仿制者尚做不好的,也是鉴定技术要研究的方向。笔者正在进行这一工作,也希望有人合作研究。

鉴定者应有的心态

作为一名鉴定师在古玩市场的活动中位置很重要,责任也重,决不可趾高气扬、武断下结论。应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虚谨慎态度。一定要实事求是,敢下结论的就下,不能下结论的就不下,面对实物千万不可乱下结论。把假的断成真的这是欺骗行为,造成买家的损失;把真的说成假的让卖家吃亏也不行。“公正”二字很重要。看不准的就该明说“先不定论”,千万不可偏袒一方或死要面子乱说一通。自己常见的易下结论,自己未见过的也不可随便说成“仿的”。这样武断下结论的人并不鲜见,有人家里祖传三代的东西或是出土的老货,在某无知的“专家”面前就被断成“现代仿品”。这样的事也不少,只能说真正有鉴定能力的人太少了,而“半瓶子醋”的鉴定师太多。甚至有人没有收藏过一件东西、不是收藏家,他也可以到外面去为他人“掌眼”当鉴定师了。有刚出学校的大学生,无实践经验也去当鉴定师,这未免都太草率了。还有人心里很“黑”,不学无术,眼睛只看着钱。因为他有这个决定拍品改变“身份”的权利,给他钱(三、五万),你的货是仿也变成真;不给钱,你的货是真也成假。这些凭钱办事的鉴定师亦不少见。

如果拍卖公司用了这类人物,就等于挡住了公司的财路、毁了公司的信誉。因为有不少真货精品收不进来,拍卖公司能拍出的东西太少了,就不可能多赚钱。如果收进来一些仿品,买主得知之后会找公司的麻烦,则公司失去信誉。笔者奉劝公司老总好好审查一下自己的鉴定人员是否可信和称职?因此笔者希望鉴定人员一定要学好本事,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以对大家负责,也对公司负责。鉴定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古陶瓷款识的鉴定


款识,指刻、划、印、写在器物身上,能表明器物制作的年代、产地、用途、工匠,或收藏者姓名的文字或符号,亦叫铭文。 我们这里讲的陶瓷器的款识,主要讲能表明器物时代及产地的文字符号,以文字为主,这也是陶瓷器款识自身最多、最重要的方面。有表明制作者姓名,收藏或使用者姓名、作用等的铭文的陶瓷器,当然有更大的历史的、科学的价值,但这种器物相当少,也就不是研究款识的人的研究重点。器物上那些或长或短的诗词文赋,大多作为陶瓷的装饰的内容来加以研究,这前面已讲过,所以也不在款识研究的重点之列。 款识作为鉴定陶瓷器重要的一环,历来深受古陶瓷研究学者,鉴定家们的重视,许多代学者都作过深入研究。每本讲鉴定的书都必须花一章的篇幅加以介绍。前几年,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讲款识,名叫《中国古瓷铭文》,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该书内容比较丰富,但很不深入,尤其不能原谅的是该书虽是专讲瓷器铭文的书,可全书竟没有一幅款识铭文的附图,各时代各种款识的特征均是凭空描述,人们读完,仍将是一个款识也不认得,更不会记住、鉴别,犯了研究古陶瓷铭文的大忌--空谈。 近一百多年来,研究古陶瓷的学者一代又一代,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是,必须大量接触实物,观察、研究、比较,方能有所成就,学习、研究古陶瓷款识的鉴别更是如此,必须尽可能多的观察研究各个时代陶瓷器的款识的书体、位置、内容、色泽、排列方式等等特征,以及伤品的破绽,方能有所收益。

一、款识的种类

1.年号款 如"永乐年制"、"大清光绪年制"等。我国陶瓷器使用帝王年号款相当早,三国时即有"赤乌十四年"款青瓷器,另外还有西晋的"永安三年",北宋的"熙宁四年"等。元代有一件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瓶,更是非常有名的器物。但是,元代及元代以前陶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是偶然的,极其少见,一千来年间仅见几例(当然还可能有新出土、新发现),更未形成定制。我国陶瓷器上正式署帝王年号款从明代永乐朝开始,并从此形成定制,每朝每代相继署用,从未间断,直到清末最后一代皇帝宣统。

2.干支纪年款 如"丙午年造"、"庚午科置"、"皇明天启丙寅吉旦"等等。此种年款,一经鉴定考证无误,其干支纪年为绝对年代,故有此类年款的古陶瓷器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在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诸多方面,在陶瓷鉴定上,均可作为标型器,鉴定的"标本"、"蓝本"。

3.斋堂款 如"敦仁堂"、"白玉斋"等。署有斋堂款的瓷器,均为士大夫定烧之家族专用瓷器,亦有作为馈赠,赏赐之用的,多为景德镇所烧,不少即官古器、假官古器,质量大多比较高。斋堂款在明代天启时兴盛起来,清代尤其流行,斋堂名称亦丰富多彩。

4.赞颂款 这里讲的赞颂款,专指赞颂陶瓷器自身质量精美、工艺高超的款识,如"玉出昆山"、"长春佳器"、"天禄佳器"、"玉石珍宝"等等,多少带有广告意味。此种款识唐代长沙窑、越窑就有,宋代磁州窑等亦有,明代中晚期大大盛行起来,清代亦盛。

5.吉祥款 陶瓷器上的吉祥语,如福、寿、永保长春、万福攸同,等等。前面一章我们讲纹饰时已经讲到,陶瓷器的吉祥语,秦汉瓦当上已大量出现,如"千秋万岁"、"大吉祥"等。明代从洪武朝起就非常兴盛,明代后期、清代后期更是吉祥款使用的两个顶峰期。

6.人名数 陶瓷器上之人名款,指制造工匠姓名,或原物主(订烧者)姓名等,如唐代的"丁大刚作瓶大好",宋代的"张家造",元代的"林吉龙制",清代的"陈守贵造"、"若深珍藏"、"九思堂"("九思堂"为第一代醇亲王爱新觉罗·弈环字朴庵的住处,有"九思堂"铭款的瓷器为醇王府订制)。

7.供养款 宗教徒订烧的专用于供奉神灵的瓷器及供奉祖先的瓷器、其他专用于祭祀活动的瓷器上随款识,内容大多为供养(供奉)人姓名、祭献之神、佛名、器物名、地名、时间、祷词,等等。这类器物不太多,所以供养款也不很多,而且一般供养款都有绝对纪年,有供养款的器自身年代明确。经考证无误的有供养款的瓷器,由于有绝对纪年,所以其科学价值特别高,可作研究、断代的标型器。

8.花押款 在陶瓷器上刻划描绘的十分特殊的符号(一般在器底),形同古人之"划押"。这些符号的意义谁也说不准,也许就是原绘制者心中也无数,仅是作个有特别标志的记号而已。花押款兴起于明代天启年间,清代康熙、乾隆时发展迅速,以后少些。全为民窑器上用。

9.图记款 在器物上(多在器底)描画一些动物、吉祥物,或图案化的事物,也是一种标记,称为图记款。此种款元代即有出现,盛行于晚明天启到清初康熙时期,以后少见。内容有方胜、兔、银锭、笔、海螺等等。

10.其他 除前述九种外,陶瓷款识还有一些所见数量少,又不构成一个系列的款识,比如唐家的"官"、"新官"款,明代的"天"字款,及雅、茶、片玉、玩王、偶,等等,这些都将其归入"其他"一类。

二、历代款识述略

先秦陶瓷器上已有款识类东西存在,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秦代的一些建筑用陶上(如城砖),或刻、或印有作坊名、产地名、工匠姓名,这是正式可叫作款识的东西了,或可称之为成熟的陶瓷器款识之始。 汉代陶瓷器的款识更较前增多,典型的是汉瓦当上大量的吉祥款如"汉并天下"之类。瓷器上的款识,见有一东汉青瓷罐底刻有"王尊"款,此为我国已知最早的瓷器文字款识。 六朝时期,陶瓷款识多起来,款的书写形式以刻写为主,有极少数用谒彩毛笔书写。款识内容有纪年、产地、人名等,如江苏南京出土的一件青瓷虎子上,腹部刻写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另见有西晋的青瓷土"元康元年四月十九日作"。 隋代陶瓷款至今所见极少。 唐代的许多大窑,如越窑、长沙窑的产品上,都发现有款识,形式上以谒彩书写为多,内容有纪年、人名、地名,还有带产品广告宣传性质的,如"卞家小口,天下第一"("小口"是一种瓶的名称)。此时还在越窑青瓷粉盒上,发现有刻写的吉祥款"福寿延长"。 宋代瓷业兴旺,在陶瓷器上留下款识之风也极为盛行,数量较前大增,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刻划、书写,还有模印。内容上有较大发展,品种齐全,有产地作访名,如"张家造"、"李家造";有纪年,如"明道元年巧月造"、"大观政和二年造";有标明器物用途的,如"醉乡酒海"、"清沽美酒"(这二者均写于所谓"梅瓶"腹部,梅瓶为酒具,应叫经瓶为好);有吉祥语,如"金玉满堂"、"河滨遗范"。这"河滨遗范"的意思是说,我国远古先王舜"陶于河滨",而我这器物就是用几千前舜在河滨作陶时遗留下来的"范"(泛指工艺技术,花色品种)作成的,在于夸耀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可靠。。多妙的广告宣传!另还有诗文,等等。 元代的款识数量也较多,形式上刻、写、印均有,如印款"枢府"、"大禧"(表明所有者),写诗文、供养款等。为使读者明了供养款的格式内容,现将著名元至正十一年青花瓶上的供养款全文抄录于下,供欣赏:"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拾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明、清时期是我国陶瓷器各种款识发展成熟完备的时期。这时期的款识才真正能为研究、鉴定提供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由于内容太丰富,本书不可能讲得太详尽,只按王朝年代分别择要介绍。

三、明代款识特征

我国陶瓷器款识,经过几千年发展,到明代成为一种完备的普遍现象,数量众多,官、民窑均大量使用,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发展变化有章可循,是研究、鉴定明代瓷器的重要内容。前人总结的明代款识的规律是: 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明代款的形式以书写为主,极少刻、印者。 洪武款识 洪武朝瓷器处于元明过渡期,官窑建立晚,许多东西都沿袭元代遗风,如造型、纹饰风格。款识也如此。此时瓷器款识的特征是:迄今未见有正式年号款,虽然七十年代江西玉山县征集到一件青白釉小罐,腹上刻有"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款,但此为孤例,且系民窑所产,不是形成定制、定式的年号款,性质同三国、唐、宋的年号款一样。二,民窑器上有较多的吉祥款,文字简约,大多为碗、盘里心草书"福"字,少量草书"寿"字。(图十七)看得出,明初的款识还深受前代影响。三,有少量图记款,如花瓣、太极图等。 洪武到永乐门,还有一个短命王朝"建文"。建文朝历时既短,又有大规模争夺皇权的战争,陶瓷生产必然无大作为,更无官窑建成、烧造的记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至今未见有署建文年号的器物。但已发现有写建文年号款瓷器流布于世,乃趋利者作假器以蒙编收藏者,稍有中国历史常识和陶瓷史知识的人,皆可戳穿这一骗局。 永乐款识 永乐朝陶瓷款识的重大突破是,在我国陶瓷史上,第一次正式创烧了帝王年号款,开启后代年号款之先河,款识为"永乐年制"。永乐年号款的特点是:"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坚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其特点为:笔道浑厚圆润,起笔落笔处呈尖状,折角处为圆角;字体结构严谨,刚劲挺拔。(图十八) 永乐年号款只有四字篆书一种形式。所以凡见楷书四字.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四字篆书款永乐以后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识的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后世仿永乐者,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及民国皆有。 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字体由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发展到隶、草、行三种写款皆有。 永乐也有少量图记款。 宣德款识 前文介绍了人们总结出宣德时期款识的特点是"宣德款多",这包涵有几个意思,一是宣德时官民窑器都时兴在器上留下款识,数量多,特别是官窑款,正在兴起之中,用得十分普遍,大大超过永乐。二是款识书写位置多,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宣德年款遍身",器物的任何部位都在书写,不拘一格。三是形式多样。永乐款只有"永乐年制"篆书四字双竖行一种形式,宣德款则有楷书亦有篆书,以楷书为主占绝大部价;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为主占绝大部分;有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均有),四字一行横写或双坚行;款识形式有毛笔书写(占绝大部分),也有刻写的,等等。宣德款识虽然"多",但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字体道劲有力,笔法大多工整、清秀、刚劲,自然大方,个别略显草率不拘,结构不大协调,楷体德宇心上无一横。

(图十九) 宣德款识的上述种种特征,前辈学者孙瀛洲先生有四句歌诀加以总结: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印篆刻暗阳阴,横竖花单双圈无,晋唐小楷最合群。这四句必须分开用,分开理解,因为它们各自说的是一回事。 为了识别宣德款识的真伪,学者们详细分析了"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各自的起笔、运笔、落笔特点,字体结构等。最关键的还是孙流洲先生介绍的识别真伪款识的方法:"用八倍以上放大镜在强光下照视,凡款色多暗雾而下沉,器身和口里、足内釉薄处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谈青色者,具备这三种特征,(釉面)虽无桔皮纹棕眼,也无疑的是精品。"(孙流洲《试谈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 读者们已经了解,宣德瓷器历来评价甚高,所以后仿者累代不绝。仿宣德必然要仿宣德官窑款。仿宣德款,无论是明代、清代康、雍时所仿,还是民国所仿,款色皆涣散浅谈又浮于釉上,字体笔法软硬不均匀,不是过软就是过硬,结体或过于工整或过于草率,更有疏忽者楷体德字心上有一横。近来国内外有经专家充分研究分析真品后仿制宣德瓷器,初看几可乱真,细看仍露一切仿品难以克服的几处仿品特征。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民窑器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十分特别。 成化款识 成化时期的款识,较永乐、宣德时又有所发展,就年号款而言,更渐成熟。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位置比较固定,从宣德时遍身写款的初级形态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但请注意,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有这种款的必是后仿品。 成化官窑"大明成化年制"款,色泽浓重深沉,透入胎骨,绝无飘浮感。款外围的圈线或框线都紧束款字(或换个说法,称款字紧靠圈框),但圈框线条不很整齐均匀。款的字体极有特点,孙瀛洲先生概括成歌诀云: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不过刀 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的第五笔"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繁体字作"製")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以外,制字多半是上丰而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腰平的,有点在腰间的。(图二十)。笔划字体确显"肥"的特点。 以上这些款字书法上、色泽上、图框上的种种特征,是鉴定成化真品款识的要点。同样,孙瀛洲先生告诉我们如何仔细观察成化真品:用放大镜在强光下照视,款率上都显一层云朦,有气泡如珠,字的青色晦,胎色透微黄或杏黄。而仿品的款字上云膝淡、气泡不匀,字的青色涣散,脸色透微黄或白色闪青。(见孙瀛洲《成化官窑瓷器的鉴别》) 明代官窑瓷器历代所仿甚多,明嘉靖、隆庆、万历,清康熙、雍正、乾隆都仿得不错,仿品款识也颇为精到形似,但笔划粗重,排列稀疏圈框过大,圈线有的过于工整均匀。再加上述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到的一些特征,仿品是可以被识破的。另外,清嘉庆豆青釉青花器底有写"成化年制"四字双行楷体款,字体草率,歪歪斜斜,咸丰黑釉地上刻"成化年制`赠书双行款,字体亦草率,不可同成化款相提并论,连仿都说不上,却有人信以为真,应纠正。 成化民窑款甚少,有民窑器署年号款"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的。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率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这种一个字的官窑器为成化独有,天字也极其有特色,亦有歌诀云: 天字无拦确为官 字沉云膝浅揭边 康雍仿造虽技巧 一长二短里俱干 (见图二十一)。 笔划字体更是"肥"胖典型。 弘治款识 明代官窑瓷器的年号款,成化时已形成定制,字体、书写位置、排列等,都为后代楷模。紧接成化的弘治朝,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四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弘治款的特点是:字体清秀,笔道纤细柔和均匀,色泽淡雅稳定,飘逸秀美(图二十二)。 民窑器的款也较多,但较简单,有"福"、"正"、"壬子年造"等楷款。 后见有一种青花楷书"弘治年制"款器,为康熙仿弘治器。 正德款识 正德官窑款识与前代成化、弘治稍有不同,年号款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两者比较,又以四字双行占多,这是本朝款识特点之一。款率的青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暗。款识的字体显得略大,结体较为松散,笔道刚劲好似用竹刀书写而成。孙瀛洲先生亦有一首歌诀形象生动地总结出正德款字的特点: 大字横短头非高 明字日月平微腰 正字底丰三横平 德字心宽十字小 年字横划上最短 制字衣横少越刀 参照前文对成化款特征的歌诀,再对比图二十三正德款实物,这首歌诀就容易体会,熟记于胸,有助于我们认识、鉴定正德瓷器。 正德年号款还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洗等彩瓷,多为楷书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很特别。其他也有刻于器底者。民窑器上年号款为"正德年造"、"大明年造"。 民窑器上较为多的出现"天下太平"、"长命富贵"等吉祥款,"富贵佳器"等赞颂款。 官窑开始仿前代官窑器,并写前代年号款,开后代仿前代官窑。瓷之先例。此风一开,便不可收拾,愈演愈烈,为今人鉴定添不少麻烦。 嘉靖款识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在书写位置、排列形式上,又多样化起来,有些近似宣德。排列形式上,除作六字双行、四字双行外,还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边的,还有写在器物肩部的。最主要为写款,也有少量刻款。 嘉靖青花年号款字的特征是,字体瘦长,笔划较粗,刚劲中藏秀逸,有刚柔相济之功力。字的结构特点是有大字撇捺平开"大",靖宇立平月上"靖",年字有的为四横年等(二十四)。青色花泽不甚统一,有浓艳者,有浅谈者,亦有灰暗者。 民窑器上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内容更多。开始出现堂名教,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等。 嘉靖款虽然形式等较前为多,有一点必须注意;无论官、民窑器均写"年制"而不写"年造",凡见"大明嘉靖年造"款器,绝可能为后仿品。 隆庆款识 隆庆朝历时仅六年,官、民窑都不可能生产很多有本朝特色的瓷器,所见隆庆年款的器也少。已见官窑器大多为楷书六字双行"大明隆庆年造"款,也有少量"隆庆年制"四字双行款,"隆庆年造"款。这也构成隆庆年号款的一个特色:多为"年造",少为"年制"。绝大多数位于器底。 隆庆款字的特征是:字体结构庄重严谨,笔划粗重挺拔,顿挫有力。青花色泽浓重鲜艳。(图二十五) 万历款识 万历朝长达近半个世纪,款识的体式多样,以书写六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四字双行、四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同样,款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处的,肩部的、口边的,等等,大有"万历年款满器身"之势。 万历款识字体的特征是:字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大字撇短捺长,顿挫有力。万(繁体字)字有草头万,也有羊头万,前者时间较早,后者较晚。禺字的厶自上而下一笔贯通。制字(指 繁体)的衣的四、五两笔相连等(图二十六)。一般说来,青花色泽前期较浓艳,与隆庆相似,后期较为灰暗,近晚明特点。 万历的各类民窑款大为增多,斋堂款如"玄阴堂"、"芝兰斋"等,吉祥款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福寿康宁"等,赞颂款如"玉堂佳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等。 天启、崇祯款识 此两朝为明代末期,社会动荡,朝庭无力用心经营官窑,所以两朝留传至今的官窑很少,官窑款体式也少,一般为楷书六字双行或楷书四字双行,绝大多数写于器底。款识无特别强烈的特征。特别是崇祯时瓷器,已表现出由明向清过渡的性质,兼有两朝特征,款识亦如此,如字体比较工整,笔划较柔弱等。(图二十七) 天启、崇恢两朝,天启只六年,两朝瓷器及其款识诸多一致,二者很难明确分开,除有年款者外,遇这时期而难以区分者,统称为"明末"或"晚明"器,或定为"天启到崇祯"。 天启、崇祯时期官窑器所见不多,民窑器却不少。民窑器的款识以赞颂款如"天福佳器",吉祥款如"天下太平"、"金榜题名",斋堂款如"博古斋"、"白玉斋"、"聚贤堂",人名款如"王远选造",图记款如免、盘肠(结)、方胜、银锭、窗棂,等等为主。 署本朝年号款的官窑器少,但署前朝年号款即很多,最多者为宣德、成化,次为弘治、正德、隆庆。这时因整个瓷业不景气,这些署前朝年号款的瓷器多为民窑粗制滥造,款识字体十分草率,排列杂乱,书写位置随意,如有将"大明成化年制"款书于碗里心者。这种假款易于识别。 四、清代款识特征 清代瓷器款识既多又普遍,无论它、民窑器除康熙初期一个短时间外,大多有各式款识。帝王年号款每朝都有,宣统历时仅三年,也有帝王年号款器问世。清代款识书体总的情况是由楷到篆再到楷: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楷篆并用,楷多于篆。乾隆朝篆楷并用,篆多于港。嘉庆至光绪初,以篆为主,少见楷书。光绪中至宣统.以楷为主,少量篆书。各朝款识特征,分述如下。 顺治款识 顺治朝乃清代开国之初,官窑尚未兴盛,器物造型、纹饰等尚受明末遗风影响,处于明末到清盛期的过渡阶段。所见不多的顺治年号款有楷书六字双行"大清顺治年制"。楷书四字双行"顺治年制",均为青花书写。字体刚中有柔,略欠工整,有明末风范.又似明弘治款识字体之较为纤细。青花色泽比较深浓沉稳。(图二十八),还有少量"大清年造"、"大清年制"的,均是明末遗风。 民窑款情况较为复杂,以各种吉祥款、斋堂款、人名款为多。吉祥款如"雅"等,斋堂款如"望仙楼"、"百花斋"等,人名款如"许世文元公制"等。前文讲过,目前对明末清初瓷器尚难准确划分,这阶段瓷器,除墓葬出土有明确纪年者外,一般以"明末清初"定论,所以款识也是明末清初统畴看待,所举者,仅为已确定时代的少数。 康熙款识 康熙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康熙朝的官、民窑瓷器数量很大而且其特征有早、中、晚三阶段之别。与瓷器生产的情况相应,康熙瓷款识的情况也很复杂,细讲起来,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字体以楷书占绝大部分。帝王年号款少见,多为干支纪年款、斋堂款、图记款、花押款,后二者尤有特色。早期款识的字体宽大,笔划粗重挺拔,青花色泽浓重。款识排列也多种多样,有六字三行、六字双行、四字双行、四字十字形钱文排列等等。 中期:仍以楷体字为主,大量出现帝王年号款。这时期款识的字体变得较为秀丽,但笔道有力,青花的色泽比前期纯净,深沉鲜艳。排列形式趋向统一,以六字双行为主。 晚期;以楷书为主,出现少量篆书。款识字体变得更加秀丽,为一种瘦长、清秀的书体,独具魁力。大多数为六字双行排列。(图二十九) 康熙民窑器极少写年号款、纪年款的,大多数为赞颂款、吉祥款,尤其多斋堂款、图记款。每种款识内容都很丰富,不胜枚举,我们将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中的斋堂款、人名款、吉祥款、干支纪年款作为本书附录,供读者查考。 康熙朝瓷业的一个特别成就是仿古瓷烧得很成功,尤以仿明代成化、嘉靖、万历彩瓷,几可乱真,所署明代官窑款,也十分逼真。鉴别时,可用前述孙瀛洲先生介绍之方法,去伪存真。 雍正款识 雍正款识同康熙一样,以楷书六字两行和四字两行为主,有少量六字三行和六字一行的。款识字体承康熙晚期风格,清秀工整,笔道有力,写得一丝不苟,许多学者认为乃有清一代瓷器款识楷书字体最秀美者。书写之款识,有青花和蓝料二种,青花为大多数。青花色调纯正,一般较为淡雅。 (图三十) 康熙后期时兴之篆书款,雍正时较为多起来,向乾隆篆多于楷过渡。篆书款有四字双行、六字双行、六字三行多种形式。 由于雍正瓷胎、釉、彩、纹饰、造型都极为精美,后来各时期的身价都很高,不断有仿造品现市,以清代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为多、为好。仿品的仿款,字体过大,笔道细弱无力,青花色泽不是过浓就是过谈,难以达到真品款字之秀美、淡雅之特殊韵味。 雍正朝仿古很成功,前文已讲过其仿宋代官、汝窑、均窑。龙泉窑均不遗余力。雍正仿明代官窑也很成功,仿宣德青花,仿宣德桔皮纹釉都极象,仿明代各朝瓷器都有一定功力。仿品款识一般也很象,如仿成化斗彩的款就逼真,可用孙瀛洲先生之法鉴别。 此时民窑器的斋堂款等同样十分丰富。 乾隆款识 清代官窑年号款识到乾隆时为之一变,面貌焕然一新:书体由康、雍时楷书为主,变为以篆书为主,排列由六字二行为主,变为以六字三行为主,书写材料以青花为主,变成多种材料并用。 乾隆篆书款识,大多书写规整,笔道严谨,根平竖直,书法生动。大部分书于器底。有少数款字比较草率。青花书写者,青花色泽一般较为深沉。还有金彩、蓝彩、红彩写款,亦有少量刻款。(图三十一) 乾隆民窑器除大量吉祥款、赞颂款等外,也有不少写年号款的,但一般字体草率,有的甚至只是半边字,不可辨认,形同儿戏。此风流毒深远,清后期历朝不断。 后来仿乾隆瓷器不少,至今不断。仿品款识大多不如真品款识工整生动。光绪仿款字体租大,线条僵硬。民国仿品运笔柔弱无力,笔划一笔连贯而下,不予断开,青花色泽飘浮。 乾隆仿前朝瓷器也很成功,仿款皆有本朝特征,与被仿者形似而质异。 嘉庆款识 嘉庆瓷器款识基本承袭乾隆款识特点:以篆书六字三行为主。官窑款字体工整,结构严谨。多用青花书写,也有红彩、金彩及刻款。还有少量楷书款。(图三十二) 民窑款识多为吉祥款、赞颂款、斋堂款之类,这些书写工整。有写年号款的,字体草率,任意描画,亦有难以辨认的半边字。 民国时有仿嘉庆瓷器的,仿品款多为篆书,写得笔划纤细,笔道多有间断。用红彩所写仿款,彩色明亮如漆。 嘉庆时兴起一种篆书带方框的款式,篆书比较工整,框线整齐,似图章印鉴,故俗名印章款,或图章教。此时兴起,但为数不多,为清末此式款识之发展开了先声。 道光款识 道光款的字体以篆为主,大多为六字三行式排列,也有极少一字横列的。道光篆书款的字体为铁线篆,行笔圆润流畅。也有少量楷书款,字体工整。(图三十三) 道光民窑器中,部分王公大臣烧制的斋堂款器,如"定府行有恒堂"器,质量颇高,款字书写也见功力。其他如吉祥款等,为数不少。王公大臣、富商大贾到景德镇定烧私家用瓷更多。 清末民国年间,多有仿道光器物面市。仿品的款识大多运笔无力。光绪所仿道光款红彩款色泽凝重,红中泛黑。民国时仿品,款识字体更加纤细柔弱,红彩款红色鲜艳。青花款色泽飘浮晕散,笔路断断续续,字的结构松散,字左右两部分向两边分离,形成字体中空。 咸丰款识 咸丰款识的书体,处于由清代中期以篆书为主,楷篆皆有,向清晚期以楷为主,篆楷皆有的过渡阶段,大体上是楷篆并用,楷书略多。款式也有所变迁,有六字三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为主。嘉庆朝始兴的篆书图章式款,此时大为盛行。(图三十四) 咸丰官窑楷书款,字体工整秀丽,但显板滞,不及康熙、雍正款字秀丽中藏刚劲。 清末民国时有仿咸丰器。仿品款识字体租拙,无真款清秀味。仿品的红彩款,红彩红中泛黑,真品的红彩浅谈,显得鲜艳。 咸丰朝仿前代瓷器不少,以仿成化、雍正为多。仿品多写"成化年制"、"雍正年制",也有刻款。仿款无论刻、写,均字迹马虎,排列无章,一望便知其为伪。比如,最多见的是一种底部为铁釉地的黑色刻款,即是典型。 同治款识 同治官教以楷书六字两行为主。楷书字体工整,布局严谨,但运笔拘束,缺少生气。青花书写者色调浓艳,略有晕散。(图三十五)民窑器除大量吉祥款等,也大量年号款,民窑年号款多为六字二行,也有四字双行者,均为红彩印章式篆书款,大多字迹草率,极欠工整,又色泽暗涩,字的笔划也断续不全。 光绪、民国均有仿同治款,仿款字体更为拘谨。光绪仿红彩款红中泛黑,民国仿红彩款色泽鲜红,太显光亮。 光绪款识 光绪时的款识,官窑款楷篆并用,以楷为主。楷书字体修长,工整中略显清秀。款式多为六字二行。青花写款的色泽有深有浅,深者略多。(图三十六) 民窑器多为篆书图章式款,篆书十分草率。而民窑器中的斋堂款器,制作可属上乘,款识也较精工。 光绪本朝瓷业无大创新,但仿前朝,特别是仿康熙瓷器却多有较为成功的器物,如仿康熙青花、五彩、素三彩。仿品的款识也较为逼真。 民国时有仿光绪器物,仿品的款识字体柔弱,过于纤细,书写也不甚规整。 宣统款识 宣统是清代,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末一个皇帝,虽然历时仅三年,又值清王朝行将就木之际,但官窑之制仍在,官窑仍在烧造。宣统官窑款仅见楷书,六字双行,以青花书写,字体工整秀丽,青花色泽明快,无圈栏。宣统官窑毕竟时间短,生产器物少,官窑款器也很少(图三十七),所以十分珍贵,并不多见。 民窑同光绪风格相同,极不易区别。 所谓洪宪瓷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称帝。袁在阴谋称帝时,亦仿效清朝制度,设御窑,曾派古玩商人郭世五字葆昌的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郭世五到景德镇后,曾邀集逊清官窑各方面高手,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胎体精致细腻,图案绘画精工,彩色娇艳。为袁世凯所烧者署"居仁堂制"款,为他自己烧者,署"解斋"款。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呜呼,"洪宪官窑"尚未见眉目就完全停烧。所以,若说有"洪宪瓷",那就是指"居仁堂制"款瓷(这其中自然有后人为投一些猎奇者所好而作伪者)。(图三十八)市场上出现的有"洪宪年制"款的瓷器,乃1916年到1940年间的作伪品,与洪宪皇帝毫不相干。 几千年中国古陶瓷史,以是似而非的洪宪瓷闹剧而结束。中国古陶瓷鉴定,最后结束在洪宪款瓷的真伪区别上,可叹又可悲。

鉴定古陶瓷的方法


一是目测。也就是用眼睛看,看古陶瓷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比如看胎,汝窑的胎质为香灰色;看釉,明代成化瓷器迎着阳光有肉红色等;看造型,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造型等。但如何来看,如何看出古陶上任何一个细小的差异,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鉴定?一是要靠学习;二是要靠积累,尤其要多研究真品,把各时期各类真品的基本“数据”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三是要靠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来。

二是手感。就是手摸,通过触摸的感觉来对古瓷进行鉴定。第一、通过手摸来感觉器物表面的光润程度。新挂彩的会有刷刷的声音;如宣德盘子,都是细砂底手摸感觉柔润,如果出现刮手过于光滑,那就要注意了。第二、用手掂一掂器物的轻重,过轻过重不平衡都要打个问号。第三、手摸器物的厚薄,口边和足边。如永乐的盘边非常薄细,万历的口边出一小边,成化的足边较高,哥窑的足底提不起来,当窑的器底有裸足等。

三是借助仪器。对我们来讲主要是用放大镜。用放大镜来看彩、釉和气泡。如看后挂彩,通过仔细观察,在后挂彩的下面釉层会有划伤;如打磨做旧的釉面会有很细的经线;如气泡用放大镜看有明显不同,如汝窑的气泡比较稀疏,很光亮,哥釉的气泡有成堆的感觉;如青花新旧,其青料有上涂和下沉的区别;再如开片古陶瓷的片纹线是往下凹的,而釉面是鼓出来的,新仿的一般是在一个平面上。

古陶瓷造型的鉴定


古陶瓷鉴定中,首要的一项是造型的鉴定。孙瀛洲先生在《鉴定瓷器的要领》中说:"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所有的古陶瓷鉴定家都把造型鉴定列为鉴定的第一要素。造型鉴定,在对元代以前陶瓷器的真伪、时代鉴别中尤为重要。到明清时期,由于陶瓷器的多样化、产地化扩大等原因,造型鉴定虽然为首要因素,纹饰彩釉的重要性比较元以前重要些,在划分时代的鉴别上,有些情况下要造型、纹饰并重,尤其是在划分较细的时代,如某一朝的早、中、晚期时。这点是要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专家们积数十年之经验,总结出造型鉴定的要决是: 首看总体风格 详察局部变化

1.我国古陶瓷的时代总体风格 商周:幼稚粗糙--保持了陶器的特征,式样(器形)很少,不太规整。此时原始瓷多仿陶器造型。 春秋战国:刚劲古朴--多仿青铜器。 东汉:简单粗疏--青瓷刚刚成熟,品种少,质量(胎、釉等)还差。 南北朝:西晋--浑园矮胖,许多器物仿动物造型,仿其他质料的实用器物,如仿漆器、铜器等,陶瓷明器更是如此。 东晋:秀骨清象,比西晋瘦长。这个风格从南朝直至隋代。 唐:浑园饱满--显出勃勃生机 宋:修长轻盈--优美清新、秀丽典雅,有些地方显得精细入微。 元:厚重粗犷--质朴无华,有些则近乎草率了。 明:敦厚古朴--有唐宋遗风。 清:轻盈新颖--特别注重创新,因而器型秀丽多姿。 认识以上这些古陶瓷器的时代总体风格,有助于我们在鉴定时首先把握住一件器物的在造型上反映出来的时代界线,即人们常说的大致范围关闭窗口,上线下线。因为各时期总体风格的形成,是跟那时期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受那些时期经济文化,特别是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美学等意识形态的制约,是时代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民族的意志的反映。有些时代,封建帝王个人的爱好(修养、兴趣乃至个性等)就会决定一个时代陶瓷器总体风格的形成。如北宋政和、宣和年间,宋徽宗赵洁的很高文化素养,深爱文学艺术,尤长书法绘画的气质、个性,就影响到当代瓷器总体风格的秀丽典雅。明嘉靖帝崇奉道教,此时瓷器风格多与道教相关。清雍正帝好古,时仿古瓷大为成功。乾隆好大喜功,意识比较开放,乾隆朝瓷器风格多创新、奇特、多洋味,等等。

2.具有时代特征的器物造型举例 虎子:仅见于六朝。三国时器身为较短的蚕茧形,提梁作奔虎状。西晋时器身变得较长,整个器形作卧虎形。东晋以后,器身多简化成园筒形(横筒状)。 谷仓罐:又称魂瓶,三国、西晋时矮胖粗大,上部堆塑复杂,楼阁、人物、鸟兽众多。东晋时变得较为修长。东晋后一度消失。到宋代,又大量出现形体更为修长轻盈、形式上迈宝塔的魂瓶,但上面大多堆塑十二生肖像,极少见楼阁鸟兽。品种也由南北朝时的青瓷,变成青白瓷、白瓷。明代一些地区,魂瓶更简化为形体修长的带盖罐(有些人叫做骨灰罐,并不全对,因为有些罐里就装谷物),罐身多堆塑朗龙等,多为釉陶器。 莲花尊:仅见于南北朝后期,上面堆塑、缓雕装饰繁复,工艺水平很高,青釉厚润。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南北朝前期谷仓罐的发展。(图一)

高足盘:首见于隋,有人按古时称谓把它叫浅盘圈足豆。隋代高足盘里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较直,较浅,里心多团形小印花(朵花纹)及阴刻圈纹。全为青瓷。清代中晚期高足盘又突然多起来,但与隋代大不相同:盘壁弧,多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高,足径较小。品种多为青花、粉彩等。虽同为高足盘,但二者在造型风格上迥然不同,没有渊源关系,清代高足盘由无明高足杯、碗引发而来。 凤头壶:唐代有三彩,青釉凤头壶,造型浑厚,有把有盖,盖和壶口合做成写实凤头,十分生动。后来代、辽代也有绿釉凤头壶,无把天盖,只在口、颈间谁塑一凤头作装饰,与唐代凤头壶不可同日而语。(图二)

盒子:始于隋唐。隋及唐代前期器形较小,器身较高(相对而言,即盒径与高之比值较小),呈扁圆形,多素面。中唐以后,器形变大(身加高,径也增大),出现刻花、划花盒面。这之前,盒子是作为盛化妆品用的。宋代盒子造形多样,盒径较大而身较矮(径与高之比较大),盒面装饰多而精,品种亦由单一青瓷发展到有青瓷、青白瓷,由一格盒发展到多格盒,用途也多样些,发展到除粉盒外还有镜盒、药盒。 注子注碗:这种品形仅流行于五代、北宋,之后极少见。(图三)

枕:最早见于隋,唐代才大量生产使用,唐代的瓷枕体形小而样式较少。各种形式的枕,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宋代瓷枕样式多,形体变得大些,一般长20-30厘米。元枕形体更大,一般长40厘米左右。明以后,日用者少,多作明器--寿枕,形体大而制作较粗糙,多作成沈面深深下弧凹进的形式。 关于我国历代陶瓷杭的有关问题,范冬青先生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1987年)上有一篇论文《陶瓷枕略论》讨论较详,且绘有各时期各种形式枕的演变图,较有利于我们对此种器物的鉴定,特附于此供参考。图四

图五

图六梅瓶:其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肩以下收敛,椭腹,形体修长。为什么称之为梅瓶,其说虽多,但难以令人信服,比如一种说法是其口小,仅能插一枝梅花,故名。这同古器命名规律不相符合。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种瓶应叫"经瓶"。宋赵德鳞《侯鳍录》:"陶人之力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之`酒一经`,或径至五经焉。"这才符合此器用途--酒器及命名习惯。宋代经瓶多为鸭蛋形,腹较丰,有的小口为洗口,整个形体秀长优美。金、南宋时期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到元代,经瓶多为丰肩,园腹,带盖,有的盖成钟形,中有管住形子口,使用时可倒过当酒杯用。明清经瓶多抬肩,最大腹径上移至肩以下,腹瘦,图七图八多有盖,形体笨拙,上大下小,远不及宋代的造型轻盈秀美。(图七) 带座瓶:南宋出现,以元代为多,造型粗犷,形制大小皆有,此为元代瓷器一个显著特点,品种大多数为青白瓷,也有枢府釉者。 炉:宋、元时多,以宋代的炉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我们前面介绍的宋代瓷器造型图之图30就是宋代炉类。现举二式以比较宋元炉造型上的差别。 鬲式炉:宋代炉身较高,足瘦长,鼓腹。元代炉身较矮,足粗而短,且靠近腹中部、鼓腹。 鼎式炉:宋代鼎式炉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足多为柱足。元代鼎式炉造型生硬,线条呆板,耳僵硬如板,足多为兽足。 荷叶盖罐;南宋已有,元代最为典型,明以后渐消失,代之以将军罐之类。荷叶盖罐造形上的特点是直口,直须短,丰肩鼓腹,罐身敦厚饱满。盖似荷叶覆子盖口上,故名。盖纽多作如意形或事养形。品种有青瓷(龙泉窑最好),青花等。(图八) 高足杯:元代兴起并最常见器物。这可能是为适应蒙古族席地而坐的风俗习惯而兴起的。元代的高足杯四微撇,腹下部丰满。高足较直,足下部微撇,多有竹节纹。品种有黑釉、青釉、青花等。明代高足杯口撇,足略成长喇叭形,看起稳度比元代大。清代则多高足碗、盘,高足杯不多见。明代高足杯品种多样,清代高足碗盘以青花、粉彩器为多。 砚 六朝时,砚足较少,多为三足或五足。足多为兽形或兽蹄形(兽形较早,蹄形较晚),砚面较平。 隋唐时的砚,足明显增多,十多个为常见,也有近二十个的。砚面隆起,砚中部与砚墙间形成一圈凹槽,称为砚槽。 五代宋时的砚,足大大增多,成一圈,有的把足端用一圈连起来,形成栅栏式圈足。砚的形式也多样,不光圆形,也有箕形等。 明清时期,除石砚大为兴盛外,陶瓷砚、金银砚也不少。就陶瓷砚讲,数量比唐宋时大大减少,形式却比较丰富,有鼓形砚,箕形砚等。许多造形美观,彩釉鲜明,图案纹饰丰富的砚并不是为了适用,而是为了观赏、陈设。 军持,又名军墀,君迟、群持、捃稚迦,一种盛水器,瓶类,有些书上就称之为净瓶。是一种外来文化器物,我国唐代以后南北方窑均大量生产,也大量出口,作为云游僧人,伊斯兰教徒盛水用。这种器物在我国陶瓷业中,生产时间上千年,南北窑都产,品种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我们不妨将它作为器物造型鉴定的典型,在这里略为详细介绍。(下面的材料据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编《古陶瓷研究》第一辑所刊李知宴、黄宝玲《关于军持的几个问题》,1982年) 军持造型的基本特征是:长颈,颈上部突出一条宽棱,肩部和腹部丰满,肩、腹之间置流,无柄,平底。各时期的军持造型上有明显不同: 唐代:腹部比较饱满,流短,流与颈间夹角很小,两者基本平行。各窑的产品形体上差别很大。 北宋:腹体比较瘦长清秀。流比较短,流与颈间角仍比较小,约为20-30度,但比唐代的角度已变大。各窑产品变化多,差异大。 南宋:腹部较为鼓园,或扁园,颈变粗,流与颈间角增大到35-45度。各窑所产形体差别较小,同密所产基本一致。 元代;腹部以扁园为主,颈也粗短,流变得细长,流、颈间夹角进一步扩大,约45-60度。形体差异更小。 明清:形体大体一致,腹部鼓园,直颈较粗短,流为丰满的乳房状,流尖端园滑。图九唐宋至明清军持这种器物的显著的发展变化,最能说明古陶瓷造型随时代不同而变化的特点了。时代不同,器物造型变化如此剧烈,如不把握此种器形的基本特征,很难把宋代军持和明清军持视为同一种器物。这也正好表明掌握各时代器物造型特征在鉴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 壁瓶:明代后期出现,清代增多。清代前期、中期多为半边瓶的形式,晚清多仿动物(如蟹、鱼等)、植物(如白菜、茄等)的造型,亦多有时代特色。 帽筒:清中叶嘉庆时出现,多为单个,圆筒形,按海棠形孔多个。清末民初多成对生产,形式上除圆筒形外,有节竹形、六方往形等,多为陈设观赏品。 套杯:大小十个、十二个成套,乾隆后出现,清末大盛,以道光窑质量较好。 全盘、金碗(攒盘、攒碗):几件造型各异的盘或碗,拼组成一套长方形或方形(为主)组合盘、碗,有的还能组合成花形。此种器形明末即已有之,康熙、乾隆时盛行。清末又大盛,但造型不规整,瓷质粗劣,绘画草率。此种碗、盘一般都有一个漆盒,或皮盒、木盒包装。 三、器物局部变化的时代特征举例 1.碗、盘的足 六朝:平底、实心饼形内凹,较大。 唐:早期承六朝特征,实心饼形,但大而平,足底有螺旋纹。中期出现壁形足,愈往后足端愈窄,向环形发展,到晚唐五代成定留足形,称为玉环足。 北宋早期:高留足,足径较小,足墙很薄。 北宋中、后期:小底浅圈足,足径与口径之比一般为1:0.26,因腹壁斜直,形似一个倒立的斗笠,所以叫"斗笠碗"。 南宋:典型的留足--足墙较矮、较厚,足径较大。 元:典型的元代留足是一种足壁厚,足径较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鸡心点(文有人叫它乳突壮突起)圈足。在南宋末、元初又出现一种饼形足,这种足不同于唐初瓶形足,足径很小,足中心有一小圆圈,圈外有螺施纹。 有人以景德镇湖田窑碗的足部的变化列了一个图表,以此来代表五代至宋元碗的局部变化规律,很有参考作用,转录如下。图十到了明清,器物造型多样,思想开放,事情就不如我们前面讲的时代那么简单了,几乎抓不住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有时,一个王朝的碗、盘足部变化多达十余种,非常复杂,足这部分的特征,对于器物时代鉴定的意义就比较不太重要了。 本书图39列有永乐、宣德、康熙器足示意图,可供鉴定参考。 明、清的官窑瓷器,足背皆削得滚圆,以雍正器最典型,足背圆滑光润,俗称"泥鳅背"。民窑器就不这么工细了,足背明代器较尖,清代较平。清代晚期器的足背尤平的多,削线整齐可见。 由于自我国明代中晚期起(约当日本的后柏原天皇永正年间前后),日本多有仿制中国青花、五彩等品种瓷器,除造型、釉色、纹饰等有所不同于中国瓷器的特点外,日本仿品和中国瓷在器足的处理上,工艺是不相同的:日本瓷是在器足削好后再上釉,所以足部釉线模糊不整齐,足跟较粗糙。中国瓷是在上好釉后再削足,所以足部釉线整齐明显,足跟光滑。 以上所讲历代碗、盘足部的变化,只是每个时代典型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千变万化,有很多差异的,上面这些足部特征决不是全部中国陶瓷碗、盘足部的包罗,有很多是没有可能都讲到的,所以我们所讲的还要请读者来补充,增添新内容。下面讲的内容,情况也是如此。

2.碗、盘口部、腹部 六朝:前期为大而圆的敞口,后期圆口微敞。六朝前期、后期的碗、盘腹均为斜弧腹,较浅。 隋、初唐:圆口,深腹较直,有些碗腹近似盅形。 中唐: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口微撇,弧腹,一种为圆口斜直腹,斜度约为45度,称做成45度斜出。 晚唐、五代:多为花口(又有荷口、海棠口、葵口或菊瓣口等之分),瓜瓣腹(又有四出、五出、六出之分,及凸线、凹线之别)。 北宋:多花口斜直腹,这以斗笠碗为典型。 南宋:多芒口器。 江西景德镇陶瓷馆的黄云鹏先生,就景德镇窑宋代到元代碗类造型各局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列出一个示意表。虽然如前所述这仅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特点,但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抄录于下,可作鉴定宋代碗类时代鉴定参考。 变化情况 北宋初 北宋中 北宋晚 南宋初 南宋中 南宋晚 元 圈足 高低 低 高 假圈足 径 大 小 小 壁厚 厚 薄 薄 深度 深 更深 浅 浅 假圈足 壁厚度 厚 薄 薄 薄 唇口 多 少 高 矮 高 稍矮 芒口 无 无 少 多 多 装饰 印花 无 无 少 多 多 刻花 无 少 多 少 少 (注:箭头所示为变化渐进过程)表十四 景德镇窑宋代碗类造型变化表 元代以后,碗、盘口、腹部变化太复杂,太多,不可能用较为简单的文字予以归纳。 壶、瓶的腹 六朝:前期,浑圆短胖,重心偏上 后期,形体略瘦,重心偏下 隋:形体修长,重心在中、下部。 唐:浑圆饱满。 晚唐、五代:多为瓜形腹。 宋以后,壶的腹变化多样,形式增多,每个时期都有多种造型,每一种又有不同制式,不能用一两句话简明的概括。尤其是明、清时期,许多器的造型着意仿古,更是花样翻新。但我们可以从造型的其他方面来观察、鉴别。 壶流 西晋:多为较写实的鸡首或羊首,实心、只作装饰,不能实用。流的位置在肩上靠近颈部。因为较为写实,所以流也短。 东晋南朝:仍为比较写实的鸡首、羊首,但逐渐变成空心,成为真正的流,既起装饰作用,也有实用意义。流的位置渐渐向肩部外沿移动,距颈渐远。 唐;鸡首壶消失,壶流为短直流,即流口大大低于壶口。流的形状多为六方或八方形,流中空,名副其实。这时的壶的正式名称为注子(或叫执壶)。 五代、北宋:流渐长,成营状曲流或直流。 元、明:一般为长曲流,流口与壶口平齐,流的曲线十分优美,又成为既实用又有装饰性的部件。 不言而喻,同明、清壶、瓶腹部的情况一样,明、清时期的壶流也多种多样,正与壶身的多样同步,构成此时变化多端的壶的一个组成部份,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了。

专家讲解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收藏并提供建议


【今日主讲】

赵幼强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

中心思想

收藏对国家而言是传承历史文化,对个人而言则是精神享受和素质的提高,当然,也还有保持增值的作用。

古陶瓷是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收藏者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收藏为社会作出贡献。

理念动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古董会增值,我收进去,过一年或者几个月以后最好翻几番。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急功近利。就是今天买了,马上要叫它变为自己的一种利益。一种是全面开花。就是收藏古陶瓷的种类非常多,从原始社会新时期的陶器到民国瓷都有,古陶瓷的内涵很丰富,收了太多,鉴别能力却跟不上。三是捡漏心

态。在二百大很多人去淘宝,但这里面能有多少含金量呢?如果十年前,可能还能捡到漏,现在收藏如此普及,是很难得到宝贝的。

我认为,收藏古陶瓷不能争功近利,要有科学的收藏理念,才是最佳的。我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的3次全省性鉴宝活动中,很少碰到有科学收藏理念的收藏者。当下,收藏古陶瓷的动机或目的,主要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博物馆型。这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基本上就是一些收藏大家。浙江在全国是一个收藏大省,不光是收藏水平高、规模大,而且民营博物馆也非常火热。博物馆型的收藏大家要求能对某一类藏品有比较系统、比较专一的收藏。

第二种是学术型。现在有好多民间收藏者是一些知识分子,比如说是研究员、教授等等,他们收来古玩后,也要进行学术研究。杭州收藏协会里有个陶思安,就出了一本关于青花罐的著作,我觉得非常专业。

第三种是价值型。古玩市场一些古玩商,还有文物商店、文物公司,都是价值型的,他们靠这个吃饭。在新疆这么一个地域边缘的省份,就有15万人以买卖古玩为生。这种人群追求价值,是损失不起的。

第四种是鉴赏型。主要是中小收藏者,就是玩过了有一点保值也是好的。

第五种是学术兼鉴赏型。主要也是一些有知识的人,在鉴赏的同时,也进行一些学术研究。

第六种是捡漏型。

大家在进行古陶瓷收藏时,可以去对照一下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型。不能说这里面哪一类型特别好,但我是不大赞成捡漏型,因为现在漏市是没什么好捡的。实际上,很多正规的文物商店都有很好的文物,甚至拍卖行也会很多好东西,可大家偏偏视而不见,宁可到市场上去捡漏,甚至捡了假的还沾沾自喜,乐此不疲。我们要首先明确收藏的动机。

经验技巧

古陶瓷收藏的类别,可以分综合性、专题性、题材性、工艺性、专题加题材性。综合性面最广;专题性可以按照窑口收藏,也可以的按照某一个断带收藏;题材性根据古陶瓷上画的花鸟、山水、人物种类收藏;工艺性按胎装饰和釉装饰收藏,胎装饰又有贴花、印花、划花、堆塑,釉装饰又可分为单色瓷(点彩、绘彩)和彩色瓷(五彩、斗彩、粉彩),元以后的青花和彩瓷就是彩色瓷;专题加题材性的,比如前面说到的陶思安,就专门收藏清三代人物罐,清三代是专题的,题材就是人物罐,这样收藏有个好处——很专,这样收一般很难碰到假的,收的时间长,也就有经验了。我建议初学者还是学单一的比较好。

关于技巧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我自己的经验,归纳为5个字:“望、闻、问、切、地”。

“望”——什么叫望?就是要看。现在很多收藏者也不去看,只要人家推过来就收下,他认为对的就不屑到博物馆去看,也从来不看相关书籍。我建议收藏者要到两方面去看:一是到各大博物馆去看,去国有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不论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区级)都可以;二是看书,涉及艺术品投资书籍很多,一类是图录方面的书,一类是有价值文字(文献)书和论文,如有台湾故宫月刊和文物、考古月刊。对初学者重点推荐四本书(见附),这是解决收藏者的世界观。

我觉得看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看,就根本不懂一些知识,没有知识又怎么能搞收藏。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有收藏者和我说,他收藏了这么多年,花了几百万,一次博物馆都没去过,结果拿到我们博物馆来鉴定,一箱一箱都是假的。如果你玩的是赝品,那是一种对文化的玷污。通过看,可以解决世界观的问题。

“闻”——闻就是听,这是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听有音之音(杂音)者聋,要听有真才实学者。什么应该听,什么不应该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问”——问是求教,搞古陶瓷收藏的天生不是有这个那个本领,有问题要对症下药、对症对人请教老师,要问知情人。比如耽宝昌是青花、彩瓷鉴定的专家,而对越窑和龙窑瓷就不一定是顶级专家,而浙江的专家在这方面就是强项了。顶尖的专家也只懂得几个门类,要实事求是。

“切”——切就是要实践。收藏古陶瓷绝对不能纸上谈兵。我去帮人鉴定,对方先给我看书,跟书上对都是一模一样的。他根本不知道,书印出来的时候色差就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收藏古陶瓷的人一定要有实践,要多看博物馆里的东西,多看一些大收藏家的东西,要多去比较规范的拍卖行看看。收藏者之间要多交流,不要私藏或密藏,这是解决收藏者实践科学判断能力。

“地”——地指

的是本地。要从本地熟悉和可借鉴(各大博物馆)文物艺术品入手。这是我这几年通过与社会上收藏者的广泛接触、调查的总结。本地的东西往往都收藏很好,但是一出本地,很多很多都是假的。比如在昆明,当地藏家拿出了龙泉瓷,那是假得不得了的东西,他都作为真品放在那里。这是因为昆明那边没有龙泉窑,他们不能在博物馆借鉴到真的东西。这个品种在浙江收藏就很容易,因为越窑在省内各大博物馆都有。当然,收这类东西也还是要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