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鉴赏康熙虎皮斑素三彩

鉴赏康熙虎皮斑素三彩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鉴赏 古代瓷器足部鉴赏

2020-09-08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素三彩瓷器的起源,其上可以追溯到受了唐三彩和辽金三彩的巨大影响,但真正始创却是“在明代中早期,至明代正德时已极为精致”(中国陶瓷史)。而虎皮斑纹素三彩是康熙朝创烧的新品种,因当时烧造量不大,现在的存世量也可想而知,市场上早已是凤毛麟角,很是稀罕。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精诚所至,梦想成真。日前,我的古瓷藏品中也终于有了一件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烧制的虎皮斑纹素三彩盘。当时,我是既舍不得钱,又舍不得盘,咬咬牙,暗暗想着:大不了这个月多吃几顿水煮白菜。钱能再挣,古瓷盘不可再生,错过机会,那就不知何年何月再与它相会啦。于是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买来这件“破盘”,填补了我古瓷藏品种类的一个空白。捧着这件价格昂贵的破烂宝贝,翻来复去,眼细观,手轻抚,心领会,自然多有感悟,亦不敢独吞欢乐,故草记如下,与藏友们共享之。

此盘残而不缺,口径20厘米,高3.5厘米,底足直径11厘米。其型为平底,弧腹,折腰,宽沿成45度角外侈,圈足。这类造型的盘子康熙时期较多,有青花、五彩、斗彩等,但以虎皮斑纹为饰的却难得一见。这只盘的内外由黄、绿、紫、白四种釉色点染而成斑状纹饰,形态随意不定,妙趣横生,颇有“大象无形”的抽象意蕴,洋溢着浓浓的自然美,让人因此而想象大清帝国强盛时期的富贵与繁华。拿这件民窑虎皮斑纹素三彩盘做为实物标本参照器,笔者认为在鉴定同期同类制品时,至少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第一、釉彩薄,玻璃质强,抚摸时基本上觉察不到凸起感。盘内外,尤其是在外侧,修胎时留下的细密弦纹清晰可见;第二、胎土洁白细腻、缜密坚致,与同时期的青花、五彩等各种器皿的“糯米汁”一般的胎质相同;第三、圈足较浅窄,足根较圆。足底内满施白中闪青的亮清釉,足墙内侧胎釉结合处可见淡淡的火石红色,足墙外侧的胎与釉彩结合处不见火石红,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同白釉与彩料之中所含有微量元素不同有关;第四、经反复观察分析,笔者认为虎皮斑纹素三彩的制作工艺应是在高温烧成的涩胎上先敷一层透明釉,接着点染不同的彩料斑,晾干后入窑二次烧成。 tAoCi52.coM

当然,这只盘子也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这种纹饰产生在瓷器制作的巅峰阶段却又产量很少呢?是因为烧造不易,还是审美格调太“阳春白雪”而不入俗人眼呢?它的诞生是不是仅仅源于清康熙王朝的君臣黎民对于唐、宋三彩的浪漫神韵和灿烂辉煌的追慕呢?……看来,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确切答案,我还必须上下求索。对于真正的收藏者来说,拥有了藏品,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深入研究探讨的开始。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仔细分辨素三彩


素三彩暗刻龙纹花碗

我的启蒙授业恩师是老古玩商孙经品,在解放前的古玩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孙老师是古玩店学徒出身,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他天资聪颖并且极富钻研精神。他13岁时到上海学生意,先学皮毛绣花,后学古玩,瓷、玉、铜、石等样样精通,并能讲一口流利英语。解放前古玩经营者有洋庄和本庄之分,洋庄货指的是欧美人喜欢的中国古玩,包括法国庄、美国庄等,本庄货指中国人喜欢的货色。上世纪40年代孙老师在上海外滩20号的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北楼)一楼开设其昌行古玩店,还雇佣了一位英国女士做营业员,专做洋庄生意。他还在五马路(今广东路)古玩市场内开设了艺华古玩号兼做本庄生意,主要的大客户有解放前著名的天禄鞋庄老板等。1956年公私合营后进入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作。

自从进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以后,我差不多每年春节都到孙老师家里拜年。他每次都拿出一些家藏古玩给我欣赏并指导。记得1960年春节第一次到孙老师家,他就拿出了一件德化窑白瓷簋,形似西周铜器,尺寸特大,口径有20多厘米,还有双耳,釉色呈象牙黄色泽,德化窑如此大的器物十分少见。我立即联想到前不久学到的知识,仔细观察后认为是明代中期之物,老师欣慰地点点头表示我答对了。这件东西耳下有一戟已经缺失,老师说解放前为了赚钱,完好的物件总是先卖掉,碰到东西不错但有小瑕疵的,就留下自己欣赏把玩。当时还给我看了一件白地素三彩三果纹碗,色泽滋润古朴,绘有代表多寿、多子、多福的寿桃、石榴、佛手三果图案,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圈款。老师说你仔细看看这件东西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仔细检查以后发现内外壁的胎上都有刻龙暗纹。这件碗的器形、釉色、款识都表明是康熙时期官窑典型器物,可惜口沿上有两条小冲线,但现在价值不菲了。

素三彩是指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釉上彩瓷器,这里的“三”是多的意思并不限于这三种颜色,还有孔雀绿、黑、白等其他釉色,但绝无红色。素三彩的“素”字有两层含义,一是釉彩直接画于素胎之上,而不像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胎上再施彩的;二是绝不用红色。素三彩的制作过程是先在已成型的胎上刻划纹饰图案,入窑经高温素烧,再施以釉彩,入窑二次低温烧成成品。素三彩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曾经出土过一件成化官窑素三彩鸭形香薰,造型精美,釉彩已经比较成熟。素三彩在清康熙朝发展到顶峰,有白地三彩、色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等品种,其造型丰富多样,釉色质朴高洁,成为康熙瓷器的一个重要门类。素三彩在清雍正以后就少有烧造,直到清末民初颇受欧美人尤其是法国人青睐,价格飞涨,古董商人开始大量仿造,其中仿制高超者常使初学者难辨真伪。

记得1970年初,一次我和孙老师去广东路的古玩市场例行收购,见到一件素三彩罗汉坐像。罗汉端坐在长方形的基座之上,身着彩绘袈裟,绘工精细,衣着上的装饰图案丰富多样,色彩绚烂,尤其是罗汉的面部五官雕塑极精。古玩市场里的老法师均说是康熙时期作品,我正要向卖家询价时,孙老师把我拉到外面告诉我这是光绪仿康熙素三彩。光绪至民国时,安徽徽州地区仿康熙瓷器仿得极好,一般人很难分辨真伪,鉴定的要点在于釉面色彩上有些许差异,特别是素三彩中的紫色很难达到康熙时水平,胎骨也没有康熙真品坚密,护胎的密淋釉比康熙时略厚一些。仿品的麻布底很逼真,右手裂痕应该也是仿制时故意弄出来的。

如何辨别康熙素三彩瓷器


素三彩从明代发展到清代康熙朝达到了中国制瓷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不仅表现在器物的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及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精致许多,这种变化应是御厂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既有延续明御厂传统、使用雕刻纹做分界线的,也有雕纹刻画与其他色釉图案互不干涉、相互并存的。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不少康熙素三彩制品中白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黄色调,据说是因为烧制不理想,才使白釉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康熙时期,御厂出现一种使用黑彩勾勒轮廓的新素三彩,极可能是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风格所得的创新品种。清代素三彩的最大变革莫过于御厂工匠在制作传统素三彩时积极引用新兴的粉彩,研制出素三彩与粉彩的组合器。该类器物甚至使用到胭脂红(即荤色),使“素三彩”更加名不符实了。

满清康熙一朝之素三彩器极富盛名,对于成化、正德之三彩和嘉靖、万历色地重叠工艺多有继承,但又发明素胎上刻划出纹饰轮线,绘以图画,涂以釉彩,其工艺标新立异,品种丰富多样,质朴雅洁,黄色地、紫色地、米色地、虎皮釉等反复交替使用,变化莫测而颇具匠心。黄地紫绿龙纹碗,承继万历所创之官品,以康熙制器最为精致,白地素三彩牡丹暗龙碗与白地素三彩三多纹暗龙大盘皆创自康熙时期,其造型庄重,胎细全洁,外壁刻龙施彩,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工艺甚为讲究,乃康熙素三彩器之精品。墨地素三彩天圆地方瓶当属素三彩之佼佼者,型制中包含古人对天地理论之领悟,且制造时先涂绿釉,再施墨彩,即为墨地,再以深紫之笔白描花卉鸟兽、荷莲等图,填绘黄绿紫白各色,方式一器,工艺繁缛之极,故后世殊不敢仿。民国时期,墨地素三彩器多为欧美诸国所夺,令国人所憾。素三彩器在康雍之前较多,以后各朝少有烧造,清末民国多有仿制,终无法与真品相媲美。

◆器型

康熙时期素三彩品种繁多,既有日常所用的盘、攒盘、碗、盏托等,也有陈设瓷瓶,还有供奉用瓷如炉、观音、财神、童子、寿星等,及文房四宝如砚台、笔洗等。除此之外,狮子形瓷塑与鹦鹉瓷塑也为当时所常见。

◆胎釉

康熙时期素三彩器官窑产品制作精细,其胎体和这个朝代的其他陶瓷一样,同样具有洁白如玉、釉质光润的特点。

◆纹饰

康熙素三彩纹饰以龙、凤、花果、蝴蝶、花卉、人物多为见。多为大块涂抹,花卉为主,间饰飞舞的蝴蝶,并加暗刻龙纹,极为清新雅致。

◆款识

康熙时期素三彩款识署有“大清康熙年制”以及干支款加“中和堂”款的,堂名款有“玉海棠制”款等。

◆彩绘

有白、黄、绿、紫、墨、米、虎皮斑等各种色地,水绿浅淡,鹅黄匀润,蜜蜡黄细腻,茄皮紫浓不一。后仿品的色调不是过深就是过浅,而且紫、绿两色灰暗不明,厚腻不匀。

清康熙时期的素三彩瓷器


清代康熙时期的素三彩瓷器十分著名,以至于人们讲起素三彩就会联想到康熙朝。

那么是不是只有康熙朝才有素三彩?素三彩真的是三种颜色?素三彩的素又是什么含义?康熙时期的素三彩走素雅与精细的路线,但有一种叫虎皮三彩的却斑斑驳驳如同抽象画。瓷器上为什么会有这么粗放的花纹,这种粗放的花纹与老虎身上的花纹基本挨不上边,又为什么要叫做虎皮三彩呢?康熙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瓷器数量很大,质量很高,在每次大拍中基本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但康熙朝的素三彩却露面不多,这又是什么原因?

对于有兴趣收藏或了解康熙素三彩的藏家来说,这些都是饶有趣味的问题。

以精细见长

说起三彩大家并不陌生,远的有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近一些的有明代成化素三彩、清代康熙素三彩。

素三彩的含义比较模糊,人们的大致理解是除了红以外的多种色彩。清代康熙素三彩以黄、绿、紫三色为主,有时也会有白色、黑色或其他色彩的加入。素三彩是康熙彩瓷中的特殊品种,虽然用彩方面没有五彩那么丰富,那么热烈,但它工艺精细繁复,品位高雅不俗。因此在清朝宫廷用瓷中地位很高,得到了康熙皇帝、后宫贵人、王公大臣的普遍喜爱。

康熙素三彩有多个品种,其区分主要由底色来定。底色为白釉,即“白地三彩”;黄釉,即“黄地三彩”;黑釉,即“黑地三彩”;紫色釉,即“紫地三彩”等。其中以黄地素三彩最为名贵。黄色象征着皇权,黄地素三彩如果同时又是饰以龙纹的,那就是宫廷用瓷,民间几乎没有。

虎皮素三彩

在康熙素三彩中,有一种叫虎皮三彩的特殊品种。它以色块组成,风格粗犷,与精细沾不上一点边。虎皮三彩的出现可能与当时瓷器出口有关,西方人的审美情调催生了这个特殊的品种。

这种特殊的、以抽象色块组成的素三彩为什么叫虎皮三彩呢?这与康熙皇帝崇尚狩猎有关。清朝的开国皇帝们正是骑在马背上越过了山海关,建立了帝国。立国之后,皇帝每年还要组织大规模的射猎活动,以此励志。有记载称康熙皇帝每年猎杀的老虎就在百头以上。被猎杀的动物的血是红色的,老虎的血也是红色的。红色自然就认为是荤色,非红就是素色了。虎皮三彩在素三彩的范畴,不带一点红色。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三百年以前康熙皇帝的立国之道:血腥是为了和平。

鉴赏有门道

康熙素三彩原料配制和制作的各道工序特别严格,每一个都十分精细。器物往往造型和谐优美,既轻且薄,几乎没有一点厚薄不匀或变形的现象。

白地素三彩与一般五彩瓷的制作方法相同,即先将胎罩上了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以色料绘上图案二次低温烧成。色地素三彩的制作与白地素三彩的制作相比要繁复得多:需要先素烧,烧好后用色料直接在素胎上作画,画好后还要在纹饰的空隙处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填上色地,再二次低温烧成。

康熙素三彩(色地)各种纹饰图案的色彩与色地共在一个平面上,用手抚摩感觉细滑平整,基本没有凹凸之感。这是鉴定康熙素三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康熙以后,素三彩几乎停烧,直到晚清光绪时候又有少量烧制。虽然光绪时候的素三彩也有部分堪称精到,但与康熙之时的器物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清康熙素三彩瓷器的欣赏与鉴定


素三彩海兽纹碗 清康熙

康熙时期釉上彩瓷器中有一种艺术上文静典雅、生产数量不是很多的瓷器,叫素三彩。大家熟知康熙五彩绚丽多姿,驰名中外,而素三彩作为康熙的彩瓷之一,虽然用彩方面没有五彩那么丰富,但它在清朝宫廷用瓷中地位很高,非同凡响,这主要是由于素三彩高雅的艺术品位和精细的工艺。什么叫素三彩?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低温彩瓷器,绘瓷的彩料以绿、黄、紫彩为主,还有白彩和墨彩。底色釉有白釉,即“白地三彩”;黑釉,即“黑地三彩”;黄釉,即“黄地三彩”;紫色釉,即“紫地三彩”等等。素三彩瓷要二次烧成,第一次烧素瓷,已成型好的各类器形要用1250℃以上的高温烧成,画成彩画以后再以850℃~950℃的高温烧彩。素三彩以康熙御窑厂和景德镇民窑中部分高级作坊生产的作品最佳。在用彩上,素三彩不用红彩,故和五彩区别开来。

素三彩镂空锦地梅花寿字纹香薰 清康熙

素三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一个“细”字。胎体细,制胎原料配制和锤炼的各道工序特别严格。器物做得比较薄,又精巧,但没有任何厚薄不匀或变形的现象,胎体各部分厚薄的处理很和谐完美。为了保证绘瓷艺术的效果,保证胎体表面的细润,坯体晾干以后要施釉,器物里外壁均施,而在要作画的部位(大多数在外壁),将釉层细细地刮掉,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坯体泥料细微颗粒之间多少都有些孔隙,釉的微粒更细,可以将这些孔隙填实,使坯体更加细润。素三彩的釉属于SiO2-PbO系为基础的釉,品质也很良好。白釉是和瓷器一道烧成的高温釉。黄地、紫地、墨地等釉色属于低温釉,是画彩画时在花纹周围铺上的。素三彩的精细还表现在绘画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素三彩山石花卉纹盘,洁白的盘体中央以遒劲的笔力、精细的线条画出苍古的山石,墨彩皴点石头层层披露的斑斑表层,清淡如水的浅绿和略深的翠绿渲染出石头饱经岁月沧桑而又坚韧的质感。山石背后的牡丹花、翠竹、野草、小花,画得很细。牡丹的主干和旁枝,双钩填绘,填以紫色,笔力如拗铁。牡丹花和叶画得都很细,有的线条细如发丝。有的素三彩瓷器为了绘画形象和用彩准确,保证花纹内容布局和设色的严谨,在釉下胎体上还用针一样的工具线刻花纹的轮廓。烧成后在釉上沿轮廓线用色料作画。彩料的配制上,原料研磨精细。素三彩釉上彩画的各种色彩都在一个平面上,没有粉彩那样凸起凹下的层次之分,用手抚摩画面细滑。这就是釉细、胎细、绘画细、彩料细,工艺的精细提高了瓷器的品质。

康熙素三彩用彩的种类比同时期的五彩少一些,最突出的是不用红彩。如前面举的康熙素三彩山石牡丹纹盘,牡丹叶用的是深沉透明的老绿色,大小不同的朵朵牡丹有的繁盛开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含苞欲放,用墨彩勾画、点蕊,淡黄、淡绿描绘花瓣,酱紫色描绘粗干细枝和硕大山石的背沿部分,全幅画没有红彩。在整体洁净的白盘上黄绿紫色画出的花纹豪纵爽朗,花蕊纷披,感官上清韵幽逸,苍凉多致。

黑地素三彩花卉纹方瓶 清康熙

康熙素三彩镂空锦地梅花寿字纹香熏,在体现素三彩瓷器的细、素特点之外,还体现出淡的特点。这件香熏高16.3厘米,直径为18.8厘米,六方形。每一面在正中长方形壁面上镂空出由弧线组成的图案,顶面中央是一个钱纹图案,外侧有菱形、半圆弧形图案。在洁白胎体上每一面以较深的绿色铺地,用墨彩画锦缎纹,上下左右中心是白色圆形,用很细的双线勾画篆书寿字。镂空的部位图案形实体上,淡绿铺地,墨彩点色,画出数朵梅花,梅花有淡黄色、淡紫色。香熏的每一面交接处为白色。花纹中无论是梅花还是锦纹都很细腻,用彩不多,只有白、黄、绿、紫等种,各种颜色都很浅淡,让人在“淡”中品味到康熙釉上彩的新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一件黄地素三彩攒盘,由17个小盘拼成,外圈各种形状的小盘12个,第二圈为4个规规矩矩六边形盘围成,中心一个六方形小盘。每个形制特异小盘可以独立作碟子使用,拼对起来是一个十二边形的攒盘。今天酒席宴会上的大拼盘的情趣和它一样,这是清朝宫廷、达官显贵和富有之家招待客人的实用器具。每个小盘,有规整的平折沿。沿面敷紫釉,与其他盘相接处,棱角分明,以白彩画1/3朵梅花,拼对完全时这些地方就是盛开的一朵白梅花。每个小盘的腹壁绘黄褐色釉。盘底以淡绿铺地,墨彩勾画梅花的苍老枯干的瘦枝,涂绘淡紫色,白彩绘梅花朵朵,绽开枝头。整个攒盘画面精细,彩素,色淡。素三彩瓷器这个品种和色彩浓烈,用彩多样的五彩和层次分明、妩媚娇艳的粉彩相比真是淡淡的妆,纯纯的情,展现出素静高雅的风姿,所以在瓷器釉上彩的品种中独树一帜。

清朝开国的几个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很注意学习汉人的传统文化,以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网罗大批有学问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从皇帝皇后嫔妃到王公大臣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如顺治、康熙及其以后的雍正、乾隆都能用汉文写字吟诗作画。他们的文化素养影响到人们在生活上喜爱高雅的素三彩瓷器,能够品味到素三彩的平和气氛,享受到它典雅的艺术情趣。一件瓷器花纹太多,太拥挤,用彩太浓太艳太刺激反而降低了艺术的格调。所以康熙素三彩瓷器能取得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到清朝中晚期走上腐败没落道路以后,素三彩的艺术水平也逐渐败落了。

康熙素三彩瓷器后世有赝品出现。有的仿得很精细,猛一看很像,但仔细推敲,有以下几方面易露出破绽:

一、彩绘不够细,表现在画面施彩的部位高起;

二、似是而非,赝品细不到康熙素三彩的程度,尤其用手抚摸彩绘画面会有不细腻的感觉,底足露胎部位刺手,就像摸到细砂纸上一样;

三、素三彩的彩色相当多,但比不上五彩和粉彩,强调一个雅字,赝品配不出,或把握不好其中的分寸,色彩不正不纯不雅。这是真品和赝品的主要区别,也是鉴定真伪的要点;

四、线条没有真品流畅,敷彩也比较死板,尤其有釉下线刻花纹的部分施彩很拘谨。真品虽然有釉下线刻花纹轮廓线,但施彩比较随意,有的彩色往往越出轮廊线,显得很自然,花草树木都很生动。

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7cm,口径25.1cm,足径16.7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景德镇素三彩

陶瓷造型: 盘

说 明: 清康熙

盘口微外撇,弧腹,圈足。内外白地素三彩装饰。盘内、外暗刻云龙纹。盘内在刻划纹饰上彩绘石榴等折枝花果纹,外壁在刻划纹饰上彩绘折枝牡丹花纹两组。花卉施以绿、紫、黄、黑等低温彩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以黑彩勾绘纹饰轮廓线,将果实的饱满、丰硕表现得淋漓尽致。纹饰层次分明,色彩素雅。

此器烧制方法是先在素胎上暗刻云龙纹饰,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白釉暗花云龙纹瓷盘,然后在瓷器的表面用素色彩料绘花果等纹饰,再入窑经低温焙烧而成。将釉下刻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使得彩绘纹饰下还透着另一种若隐若现的纹饰,可谓新颖别致。

明清两代素三彩和斗彩瓷器


素三彩是釉上彩痤疮品种之一,素三彩之名出现在清末,言以“黄、绿、茄”三色为主的瓷器,茄色就是紫色,像茄子。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过,唐宋三彩是陶器。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提高明代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了唐宋的素烧陶胎。这一变革,成为明清三彩与唐宋三彩的最大区别。素三彩并不限于这三种颜色,说素三彩一个“素”字,点明了与五彩的区别。它与五彩的区别就是:不用红色。素三彩,给人整体感觉色调黯淡、素雅而已,也没有严格的定义。它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

素三彩瓷器的烧制,始于明正德年间,您看北京故宫珍藏的“明正德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明正德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后来的嘉靖、万历年到明末,也生产过一些。素三彩主要是用于祭祀和冥器使用的,一般制作较粗糙,数量有限,在明代瓷器中也黯淡无光。

到清康熙时,素三彩瓷器得到很大发展,还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功能呢,分两种,墨地素三彩主要用于祭祀和丧葬;其他色地的,用于陈设装饰,有个别素三彩瓷器,还有点红现象,更为珍贵。

清康熙 素三彩海八怪纹观音瓶

康熙时期的素三彩除了墨地之外,几乎都是官窑生产的,多用于陈设、赏玩。素三彩还有白地、彩地、虎皮三彩多个品种,您看北京故宫收藏的“清康熙素三彩茄式壶”,观复展出的“清康熙素三彩海八怪纹观音瓶”和“清康熙虎皮三彩碗”。

清代唯一民窑瓷器价值高于官窑的,就是墨地素三彩。因为,墨地素三彩是丧葬用器,官窑有诸多忌讳,限制生产。皇家控制官窑,不管民窑。众多的达官显贵们为了风光、排场,攀比孝心,不惜花费,对民窑烧造的墨地素三彩瓷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使它烧造的更加精美,反而成就了民窑。

到了雍正时期,整肃朝纲,严禁奢靡,墨地素三彩也就绝烧了。到了清末,留存的康熙朝墨地素三彩瓷器极其稀少,价值更高。一件残器大瓶,都可卖一万大洋。加之欧美古董商到处搜求,因此光绪、民国年间有大量仿造。现在,很多欧美博物馆收藏的清康熙墨地素三彩器,其中有颇多的赝品,要仔细辨别。

清雍正 斗彩团花天球瓶

清乾隆 斗彩双龙纹抱月瓶

再说说清代的斗彩瓷器。康雍乾官窑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清代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致,改变了成化斗彩“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不足,图案性更强,产量也要大于明成化时期,但没有成化斗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的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已能很好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

素三彩堆塑芦雁纹罐(明)


泰州博物馆藏有一件从明代墓葬中出土的素三彩堆塑雁纹瓷罐,这件三彩罐高15.1厘米,口径7.l厘米,底径9.2厘米,唇口微外翻,短直颈,鼓腹,下腹渐收,近底处稍外撇,平底,细白胎,腹部有一圈胎接痕,最大半径偏于上部,显得圆润丰满。罐内部施白釉,外部满刷草绿色釉,罐身堆塑黄、紫、白三色釉装饰的芦雁、云彩、莲花等图案。从造型、胎接工艺及纹饰分析,应为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的产品。

1983年11月,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泰州见到这件素三彩罐,认为“一般素三彩为平面、刻画,这是堆画,出土完整,较为难得。这种罐国外有些,故宫博物院有几件,其他地方可能没有”。

该素三彩罐上运用的绿、黄、紫、白四种色彩颇有新意而又恰到好处,在满施草绿色釉的罐肩及近底处饰黄色如意云,营造了一种仙境的感觉,腹部的芦苇迎风摇摆,黄色的芦花像硕大的谷穗,几只芦雁在天空和芦苇丛中,呈现出飞翔、鸣叫、歇宿、啄食四种不同的形态,生动而形象。“芦雁”谐音“路安”,寓意为一路平安,是祝愿死者往另一世界的路上能够一路平安。罐中间饰有莲花图案,莲花是佛教的圣花,象征西方净土。阅读整个画面,当是陶瓷艺人希望这件素三彩罐子能陪着死者的灵魂,一路平安去往西方净土,到达极乐世界。

这件器物上所有的图案花纹皆高出表面,有较强的立体感。在主题花纹“芦雁”图案堆画的七只大雁里,各具情态,飞的雁展翅飞翔,鸣的雁引颈长鸣,宿的雁头嘴后弯藏进翅膀安然入睡,食的雁或张口或低头觅食,生动形象,展示了非凡的装饰工艺水平。特别是罐上堆塑(堆贴)花纹图案,采用了两种堆贴的方法。一是常见的贴花方法,即用泥条捏塑成花形,粘贴在器物表面,经过修刻成为图案;一是采用了在泰州同时期墓葬出土的法华器上常常可以看到的那种堆塑贴花的方法。综合以上因素,可以认为这件器物对于研究明代素三彩是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三彩三足炉精品鉴赏


三足炉足范.巩义黄冶窑址出土

唐三彩贴花三足炉.永城市唐墓出土.

唐三彩带盖三足炉.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土.

驰名中外的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葩。其最能体现盛唐气象与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无论造型工艺,还是釉色装饰,都闪烁着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

唐三彩的名称在古代文献中不见记载,直至二十世纪初才被大量发现和真正认识。1905-1909年,清廷修筑陇海铁路时,在洛阳一带从东到西沿邙山南麓,挖开许多古墓,其中唐墓中出土了数量颇多的三彩器皿和俑类。民国初年,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平琉璃厂销售,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等著名学者的赞赏和重视,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人的重金购买,唐三彩顿时名扬天下,并开始为世人所珍藏。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才首次提出“唐三彩”之名。其中这样说到:“以铅黄绿青等三色描画花纹于无色釉之白地胎上,即世所称之唐三彩者为最佳。”其实,古代是以三为多,但不一定都是三种颜色,有的器物或俑像只具一彩或两彩,有的则具三彩甚至多彩,但大多是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加上三彩即多彩之意,所以人们习惯将其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洛阳、西安、扬州、丹东地区和山西、甘肃两省的唐墓中均有发现,其他省区则很少。其中洛阳和西安出土最多,又因较早发现于洛阳,故洛阳唐三彩最为驰名。但鲜为人知的是,河南不仅洛阳有唐三彩,而且其他地区也发现和出土有不少精美的唐三彩。笔者在此所要论述介绍的,就是河南其他地区的唐三彩三足炉。

中国古代器物中,使用最为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香炉似乎只是焚香的器具,于是说到香炉的样式,人们脑海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再就是明代的铜质宣德炉及其仿制品了。事实上,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唐三彩三足炉便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它造型别致,精美奇巧,极具魅力。

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河南省巩义市黄冶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窑址、河北省内丘县西关窑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机场窑址。巩义黄冶窑址,位于巩义市区以东5公里的站街镇大、小黄冶村附近的黄冶河两岸,西距洛阳50公里,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57年发现,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处唐三彩窑址,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首次考察并公布于世。之后,河南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其进行调查和试掘,收集和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标本、素烧器物和窑具、模具等。釉色主要为黄、绿、白、褐、蓝等单彩、二彩和三彩及多彩,种类有生活用具、玩具、俑类和模型等,其中不乏各种唐三彩三足炉。

唐三彩的生产工艺,主要经过选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程序。它虽是陶器,却又与一般的低温釉陶不同,而多系白色粘土(高岭土)作胎,手模兼制成型,是两次烧成的烧造工艺。先是将其胚胎成型晾干后,入窑经1000~1100℃的高温烧出素坯,然后在已素烧冷却过的胎体上施以铅釉,再第二次入窑经900℃的低温釉烧而成。

唐三彩三足炉的成型方法,均是采用转盘拉坯工艺制作圆形器皿部分,三足和贴花部分则另外模制或捏制后粘贴而成。如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就出土有三件典型的三足炉足范:一是高7厘米,蹄足形状,素面无饰;二是高7.5厘米,蹄足形状,中部一棱;三是高7厘米,兽足形状,五爪有饰。

又如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还出土有两件典型的三足炉贴花模具:一是狮子模(ⅠT2③:1),长8.9厘米,宽5.3-6.1厘米,厚1.9厘米,陶色灰白,质地坚硬,长方圆角略呈椭圆形,狮子昂首翘尾,张口怒吼,鬃毛斜竖,四肢粗壮,作奔走状,体型虽小,但纹饰清晰,刻画精美,精神抖擞,活泼可爱;二是兽面模,直径10厘米,圆形,陶质,头长双角,颌下生须,圆眼凸珠,浓眉弯曲,张嘴露齿,鼻翼突出,面容显得十分狰狞。

唐三彩是造型工艺和釉色装饰的结合。有一类唐三彩三足炉,在釉色装饰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胎上帖花的方法。贴花是在器胎上粘贴模印制作的浮雕图案纹饰,然后整体施以彩釉统一烧制,这种贴花工艺更加凸显了其立体装饰的效果。如永城市唐墓出土的三彩狮形贴花三足炉,口径12.5厘米,腹径21.3厘米,高17.1厘米,侈口外翻,卷沿圆唇,短颈微束,丰肩略斜,圆鼓腹,圜形底,腹下部位设有兽爪状三足。肩部一周等距离装饰五个叶状贴花。腹上部略下则间饰五个狮形贴花,呈浮雕状,幼狮模样,圆眼竖耳,大嘴怒张,翘尾稍卷,昂首奔腾,额、鬓、颈、胸、腿、尾等处均有长短各异的体毛,造型夸张,动感强烈。器施酱黄、墨绿、乳白釉,色彩斑斓,相互交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美的质感。釉不及底,露出陶胎,质地洁白,细密坚致。三足炉是巩义黄冶窑常见的器形,其造型仿自唐代的金银器,以唐三彩较为多见,此外还有白釉、黑釉、蓝釉等品种。据有关专家研究成果表明,这件唐三彩三足炉亦应是巩义黄冶窑之制品。

又如1987年淮阳县王店乡大宋村唐墓出土的三彩伎乐人贴花三足炉,残高16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略斜,短束颈,斜丰肩,硕鼓腹,圜状底,腹下部原有三足,惜已残失。肩部一周等距饰以六片草叶纹贴花。腹上部与三足对应饰有三个菩萨贴花图案。腹中部三足之间相应位置,饰三组松叶忍冬卷草纹伎乐人图案贴花。颈、肩、腹、底等部位的数周弦纹装饰,则打破了佛教图案的规矩呆板。通体施以黄、绿、白三色彩釉,绿釉为主,间饰黄白。底部略露白胎。这件唐三彩三足炉虽有残缺,但其贴花图案却十分精美和珍贵。该器三个贴花伎乐人,即奏乐艺人,均曲肢跪坐,手弹琵琶,形象较为写实。伎乐人的周围是忍冬图案。忍冬俗呼“金银花”,通称卷草,因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为流行。且多被作为佛教装饰,比喻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后来又被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到唐代已十分流行。而菩萨手持净瓶贴花图案,在佛教中则有着一种普渡众生的功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保佑众生、平烦息灾、神通无限的象征。这些都说明当时佛教的盛行已经影响到最不容易为外来宗教所侵入的葬俗中来了。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伎乐的直观资料,也反映出大唐文化与佛教艺术兼收并蓄的辉煌(图10-图12)。

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完整的素胎器物和烧成后的三彩制品,而且有施釉后尚未入窑烧制的半成品器物,充分说明唐三彩是先制坯第一次入窑素烧,再上釉后入窑二次烧成。如2002年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素烧三足炉(GXHⅡT10⑩:11),口径13厘米,高13厘米,胎系白色,器呈罐形,侈口,卷沿,圆唇,短束颈,圆鼓腹,圜形底,下承以三兽足。炉体器皿部分颈、肩和腹部均有数周弦纹,明显采用转盘拉坯工艺制作成型。此炉通体素胎,从三底足处可见粘结痕迹,炉身与三足比例合理,制作协调,造型端正,形制饱满。

又如2002年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素烧施釉三足炉(GXHⅡT4H15:58),口径10.2厘米,底径5.7厘米,高11.5厘米,口沿外翻,束颈较短,圆肩鼓腹,下收为小平底,承三兽蹄形足。器肩与腹部分别饰有数周凹弦纹。粉白色高岭土胎,质地细腻坚硬。全身外壁施以白色化妆土。口沿、颈、腹和三足涂有三种釉汁,尚未二次入窑釉烧。该器虽然只是素烧施釉,没有烧就呈现斑斓的色彩,却具有非常难得的研究价值。

唐三彩器物中,有的三足炉的沿口,以及洗的内底上均遗留有三处支烧痕。由此可知,炉、洗等大件器物上再叠烧以其他器物。有的在器内还套烧有小件器物,以此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每窑的装烧量。如2002年11月9日,在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GXHⅡT4H15:57),口径14.5厘米,高15.3厘米,口微侈,沿略卷,唇厚圆,短束颈,扁圆鼓腹,球状圜底,兽面蹄足。颈肩、肩腹交汇部位,分别界以带状凸弦纹,使颈与肩、肩与腹更加立体明显。下腹及近底部则均饰一周凹弦纹。口、颈及足部施以黄釉,器身绿釉为主,间饰白、黄釉斑。底不施釉,白胎质细,体表敷有一层粉白色化妆土。器内壁施有一层淡黄色透明釉。内底正中垫饼上,黏结有一小件器物残片,其上施以黄釉。沿口基本等距分布三枚支烧痕。巩义黄治窑址唐三彩三足炉等遗物的出土,再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我们对唐三彩制品的成型、装饰、烧成工艺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为珍贵的唐三彩三足炉是带有蓝釉的,这是因为唐代蓝釉三彩器往往被称为极品。民间收藏界有一种说法:“三彩挂蓝,价值连连。”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钴蓝在中国的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胎琉璃珠,而用于中国陶器较早的例子则是唐三彩蓝釉器。虽然唐三彩发现和出土较多,但挂有蓝釉的却相对少见。据有关专家考证,烧制这种蓝釉的呈色剂是钴,其来源很可能是唐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原料。不仅如此,蓝釉陶瓷的烧制、上色难度也较大,所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巩义黄冶窑址中发现的唐三彩,就数蓝釉器数量最少。其中1976年在巩县(今巩义)小黄冶电灌站,发掘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T1:113),口径15.5厘米,腹径22.5厘米,高16厘米,侈口,卷沿,圆唇,束颈,鼓腹,圜底,下腹部等距离附有三个兽蹄形足。器内壁施透明釉。外腹上、中、下部不同位置分别饰有数周凹弦纹。白胎,通体敷有一层化妆土,施釉至下腹部。口颈、下腹及足施有黄褐釉。腹中部施白釉,略微泛黄。肩部乃视觉中心,则以蓝釉为底色,自然流淌,施蓝釉时,采用石蜡控制法,圈点18个不规则的白釉圆圈,每个圆圈中间又点加黄色斑块,互相映衬,美轮美奂,恰似朵朵怒放的宝石花,显得高贵而典雅。

巩义黄冶窑的唐三彩中,有的三足炉虽然也施蓝釉,却不似前件那样单纯明显,而是与其他颜色交错施釉,相互浸润,流串晕散,融为一体。如1976年7月巩县(今巩义)小黄冶电灌站出土的另件唐三彩三足炉,口径11.4厘米,腹径16.5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外翻,卷沿圆唇,颈微束,圆鼓腹,圜状底,腹下部等距附三蹄足。颈肩处和腹上部各饰一周较粗的凸弦纹,腹下部则有数周较细的凹弦纹。口与颈部施纯黄釉,唇色较深,略微泛褐。三足施釉,上绿下黄。腹部以蓝釉为主,白、黄釉斑施于其间,黄蓝交融形成绿色,积釉处则呈褐色。器内壁罩有一层淡透明釉。器外壁敷有一层化妆土,白胎泛黄。若与前件相比,后者烧制工艺似乎更加成熟,釉面变化尤为明显,斑驳灿烂,瑰丽神奇,但却不如前者素净雅致、色泽沉稳,可谓各有千秋,雅俗共赏。

挂有蓝釉的唐三彩器物,还见于1998年周口市信用社唐墓出土的三足炉,高14.6厘米,侈口圆唇,口缘外翻,短颈微束,丰肩,鼓腹,圜底,下有三兽爪形足。肩、腹部饰三组数周弦纹,有凸有凹,唯肩与腹之连接处凸棱明显,转折起伏,富于变化。白胎,体敷化妆土,釉至下腹,底部露胎。施蓝、黄、白三色彩釉,口足部分为黄釉,肩与腹部蓝釉为地,交错饰以三层点缀有黄釉的白花,釉色在烧制过程中晕染流动,如浮光掠影,十分特别。

周口地区发现的另件唐三彩器物,是1992年在郸城墨河唐墓出土的三足炉,其造型更加圆润丰满,釉色装饰也颇别致。该炉高14.9厘米,侈口,卷沿,圆唇,束颈,丰肩,鼓腹,圜底,下承以三兽足。炉口、颈及足部施以黄褐釉,肩部饰有一周三色覆莲瓣纹,层次分明,腹部交错施以黄、绿、白釉,黄绿打底,白斑点缀,似为花瓣,飘拂散落。釉色斑斓,黄、绿、白、褐各色相互交融浸润,给人一种暖色基调和美的质感。釉不及底,积釉处呈现熟褐色调。胎质洁白,莹润细腻。

河南发现或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造型基本大同小异,但釉色装饰却没有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控制其釉色的自然流淌所致。诸如1999年3月26日,在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东,约250米处大白线公路段,发掘的唐墓中出土有一件三彩三足炉,口径12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略尖,束颈较短,肩部丰满,圆鼓腹,圜状底,下腹等距离设以三兽爪形足。外底露胎,质细色白。口沿、颈部及三足施酱黄釉,炉身施草绿、酱黄、粉白三彩,以绿釉为主体色调,间以黄白形成斑纹,纹饰流畅,色彩协调,有一种流光溢彩、自然洒脱的艺术效果。

又如在平顶山市发现的唐三彩三足炉,侈口,卷沿,圆唇,短束颈,丰肩,鼓腹,圜底略平,下承三兽爪形足。颈、肩及底部饰有数周凹弦纹。釉不及底,敷化妆土,并露白胎。口、颈与足部施酱黄釉,身施黄、绿、白三色彩釉,白釉为地,间饰黄绿。肩部一周等距饰以9组草叶纹,釉从上腹向下流淌,似呈写意草丛纹样,风格简约,朴素别致。

比较典型的还有2003年7月,在郾城县(今漯河市郾城区)召陵镇窑厂唐墓出土的三彩三足炉,高14.5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16.5厘米。体呈半球形,侈口,短颈,丰肩微耸,鼓腹,圜底,三兽爪形足。颈与肩和肩与腹之连接处,以及下腹三足间均饰凸棱,以界定不同釉色。口、颈及足施酱黄釉,肩和上腹施黄、绿、白相间的低温彩釉。肩部重点装饰,翠绿为地,交错饰以2周各15朵黄蕊白花,向下依次又有2周淡绿和酱黄色带衔接晕染,翠绿色釉偶有下淌,流痕长短不一。下腹与下足部露出白胎。内壁施有一层透明釉。该炉造型丰满,稳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遗风;三足和下腹酱黄色彩的处理,既打破了炉身下部的飘浮感,又与口颈颜色呼应,极其符合美学理念;而肩部的绿底白斑,以及黄点装饰,则犹如奇葩异卉盛开在茂密的草地,非常富有东方诗意。

河南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中,大部分都是有器无盖,但也发现有一些带盖的。如1991年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土的三彩带盖三足炉,通高20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短颈,鼓腹,圜底,下有三兽爪形足。上承斗笠形盖,顶设圆纽。盖及肩部饰有数周凹弦纹。器身与盖交错施橙、绿、白釉,橙色为主,间饰绿白,并以斑点形式构成多组不规则抽象梅花图案。三足外侧均施绿釉。器底和足底及内侧部位露出白色陶胎。造型浑圆饱满,装饰精致华美,三足挺拔有力,格外大气规整,充分显示出大唐盛世的别样风韵。

综上所述,河南发现的唐三彩三足炉范围较广,除以洛阳和巩义为中心的豫西地区之外,还散见于豫东的周口、郸城、淮阳、永城,豫南的平顶山、禹州、郾城,及豫北的鹤壁等没有列举的地点。通过对上述唐三彩三足炉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其中不少器物是由巩义黄冶窑生产的。巩义黄冶窑的唐三彩创烧于初唐,多为盛唐和中唐时期,晚唐仍有。总之,唐三彩作为中国盛唐文化的象征,远播海外,享有盛誉,而三足炉则是其中的典型器物之一。其造型丰润饱满、古朴庄重而富有生气,装饰工艺精美、瑰丽多彩又自然奔放,纹样用笔随意、浑然天成却别具匠心,完美体现了陶瓷、雕塑和绘画的有机结合,并且巧妙地运用贴花等立体装饰技法,以及独特的流淌工艺、铅釉的流动原理、交错的釉色变化、奇妙的窑变无双,从而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不同的意境情趣,创造出鬼斧神工、辉煌华丽的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

参考文献: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 赵青云。河南陶瓷史[M]。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3年。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博物馆编著。巩义黄冶唐三彩[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编著。黄冶窑考古新发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6]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河南唐三彩与唐青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7] 秦文生。略论唐三彩俑的艺术成就[G]。河南文物考古论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8] 王蔚波。绚丽多姿的唐三彩艺术[N]。文物报, 1986-3-7(3)。

[9] 王蔚波。“河南唐三彩”系列之一·综论篇[J]。艺术市场,2008(8)。

[10]王蔚波。“河南唐三彩”系列之五·器物篇[J]。艺术市场20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