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有什么瓷器 > 导航 >

无光釉有什么特点?

无光釉有什么特点?

古代有什么瓷器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波浪釉瓷器鉴别特点

2020-02-24

古代有什么瓷器。

人们的爱好和需要是多方面的,在某些场合,釉表面的光泽度高,不能适应人们的要求,例如某些建筑物里使用的釉面砖,不希望它反射光线强烈,以便造成一个宁静、柔和、舒适的环境。而同时又期望保持釉在其它方面的一些优良性能,于是人们又制造出一种新型装饰釉――无光釉。

无光釉是一种微晶釉,其结晶体是如此的小和无数的多,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无光釉也并不是绝对没有光,而是与普通相比较,光洁度较差罢了。一般来说,无光釉没有普通那种类似玻璃的光泽,但仍有类似丝绒一类物质的光泽。这种釉的瞬时结晶是在熔融时或者在缓慢冷却过程中发生。这种在缓慢冷却时能变为无光釉的同一釉料若在快速冷却时则变成有光泽的釉。一种好的无光釉应该具有光滑的表面,触及时就感到愉快并易于清洗。通过适当地增加氧化物含量和降低其他成分配制成的釉能够达到这些要求。

常用釉通过加入10-15%的钛即可变为无光。虽然这种釉烧成范围比较宽,但应该注意不要过烧,否则会变成有光泽。钛的不利条件之一是会把人们不喜欢的新的纹理,钛也引起轻微不理想的不透明性。含有过量的钙和镁的釉料在某种条件下也会产生出无光釉。能产生无光泽度的金属氧化物还有氧化铝和钡的化合物。现介绍英国两种较典型的无光釉配方如下:

① 钙无光釉 ②钡无光釉

长 石 45% 长 石 37%

白 云 石 7% 白 垩 14%

双硅酸铅 13% 碳 酸 钡 27%

白 垩 20% 瓷 土 13%

燧 石 15% 燧 石 9%

烧成温度 1060℃ 烧成温度 1230℃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釉上彩瓷器有什么特点?


釉上彩为瓷器装饰方法之一,所谓釉上彩,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制品烧至红热状即可,它的性质几乎不受釉的组成所影响。釉上彩的着色剂常常混合在易熔融的熔块中,当煅烧后就牢固地粘结在器皿上。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如釉上红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由于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易褪色,但因烧温低,着彩选料厂,因而品种丰富而艺术性强,以用于陈设器皿为佳。

釉上彩瓷器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

明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朝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C~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釉面软件包化熔融,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效果。并解决了陶瓷画面铅的溶出问题。

釉里红瓷器有什么特点?


釉里红是瓷器釉下五彩品种之一。首创于元代。因以铜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纹饰,(含铜0.3%~0.5%)施于坯体,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红色花纹,故又称“铜红釉”,是我国颜色釉中的名贵品种。由于铜在高温下易挥发,对窑室烧成气氛非常敏感,烧成技术不易掌握,故而初创阶段红釉呈色不够纯正,发色暗红。明初烧成永乐“鲜红”与宣德“宝石红”名贵品种,质料细腻、红而深沉、釉汁莹厚,器口一周洁白宛如玉带,为后人所重,有“以鲜红为宝”的评价。嘉、万时期,鲜红器多以矾红代之,这是由于铜红釉难以烧成所致。

元代釉里红瓷器:由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黑色,少量红色器物以青花盖碗、罐、玉壶春瓶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草叶纹等。明洪武朝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莲等。

明代釉里红瓷器:明永乐时期的釉里红器物也不是很成功,传世不多,直到宣德时期方成功烧制出釉里红瓷器。这时期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做纹饰,烧成后图案凸显白色釉面的方法,呈色鲜红。

清代釉里红瓷器: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三果、五蝠为多见。不管是元、明还是清初,釉里红瓷器都是采用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绘线,即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多种不同的图案花纹;二是釉里红留白,装饰方法多出现在元代中、晚期;三是釉里红涂绘,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图案花纹。

釉下彩瓷器有什么特点?


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

釉下彩瓷器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主要分类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花:瓷器高温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釉下三彩:又称“釉里三彩”,清康熙朝创烧的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色彩于同一器上的釉下彩新品种。是在瓷坯上以蓝、红、豆青三色描绘图案,然后吹上白釉,入窑高温烧造而成。青花以钴为着色剂,釉里红以铜为着色剂,豆青则以铁为着色剂,由于三种彩料对发色的温度及气氛要求不同,其成功烧制实属不易,清康熙朝烧造量不大,传世品更是极为少见。

釉下五彩:釉下五彩简称釉下彩,也叫窑彩。产生在青花和釉里红之后。清康熙年间创造的一种釉下三彩(红、蓝、青三色),也称釉里三彩,其中的红和蓝分别利用以铜红色料和钴料着色,青即豆青,以氧化铁着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与红蓝互衬,使釉下色彩更加丰富。

康熙青花的胎釉有什么特点?


康熙青花的胎釉有什么特点?康熙,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62年)病逝于畅春园。8岁即位,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执政长达61年。康熙亲政后,清朝内部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十分险恶。南方的三藩割据,西北噶尔丹的反叛,台湾郑氏的割据等等,都摆在康熙的面前。深谋远虑的康熙凭着自己超凡的胆略,在良臣的辅佐下,开创了盛世王朝。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复经济,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

康熙时期的瓷器,与康熙的盛世一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制瓷业的又一个顶峰,其中青花瓷器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今天首先向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康熙青花瓷器的胎、釉特征:其胎淘炼细致、干净、密度教高,釉面稀薄、平整、透亮;胎、釉结合相当紧密。

归纳起来,康熙青花的瓷胎分为四种:

1.厚胎青花。主要是大件器物,最厚的可达1.5厘米。

2.中胎青花。绝大多数的琢器圆器均采用此种适中的瓷胎,一般为0.5厘米左右。

3.薄胎青花。包括半脱胎,只限于小酒杯,小碗之类小巧的器物,最薄的只有0.1厘米,极薄而透明。

4.浆胎青花。以细澄的浆泥制成的瓷胎,又称“煨瓷”胎泛土黄色,轻薄松软布满细密的开片纹。

釉-康熙时,景德镇使用的釉的原料取自浮梁寺前乡,距今景德镇市区15公里,周围遍布灰岩,狼萁柴。釉的组成主要是石灰石,石英,绢云母和槎柴灰。一般来说,上等瓷器所用釉料,含釉多,釉灰少,或十五盆釉果配一盆釉灰浆。

康熙青花瓷器的釉色一般有三种:

1.早期青白釉。釉汁凝厚透明,白中泛青。因釉灰的成分偏多而泛青白色。

2.中后期高白釉。也称粉白釉,釉色柔和细白,肥润,半透明,光泽度强。

3.硬亮青釉。釉色青中微闪淡绿,为区别明代已有的亮青釉,而称之为硬亮青釉,釉色较明代薄而亮度高。晚期使用较多。康熙时期的青花瓷釉面还有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胎与釉的结合十分紧密,应当说在中国瓷器烧造史上胎釉结合最紧密的朝代是康熙朝,有紧包胎体的质密感,可以说:透、薄,亮,紧,是此时釉面的典型特征。

龙窑有什么特点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龙窑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在明代以前南方各主要产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已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与地平线构成10-20度角形状似龙,所以称龙窑(也叫横焰窑)。窑容积一般在50-150立方米之间,窑长在30-80米之间,内宽1.5-2.5米,内高1.6-2米。沿窑长方向在两测开有若干投柴孔或窑门,燃料为松柴。烟囱极低(1米高),窑通道较矮小,上下温差较大,因此,龙窑的建造费用相当低廉。

龙窑的特点是:

1、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的几何压头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下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现象。

2、由于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使热损失显著降低,并可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

3、由于烧成快,窑体散热与蓄热不大,单位产品的热量消耗较少,其热效率接近于隧道窑。

4、窑的结构简陋,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5、窑内温度和气氛波动较大,烧制大件产品和比较致密的工业陶瓷容易发生冷裂。有时由于烧成温度下的保温不足,影响烧成质量。

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有什么特点?


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有什么特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是20世纪初叶我国制瓷史上的又一发明。早在唐代(618-907),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开烧制釉下彩瓷之先河。人们发现和运用铁、铜等金属氧化物作为陶瓷装饰颜料,用“写意”的手笔在坯体上,绘画出以植物、动物、人物等题材和运用书法形式的装饰纹样,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220℃左右温度烧成,从而使器物上呈现出色相明确的褐、绿、蓝色的纹饰。因色料与釉料结合,经高温烧成而相互熔融渗透,造成了纹饰有如中国画“写意”的情趣。

釉下彩的出现,带来了陶瓷装饰艺术的清新气息,开辟了陶瓷装饰的新途径,为后来宋代北方的磁州窑装饰和元以后的青花、釉里红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中国绘画,尤其是对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世纪初叶,湖南醴陵窑在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的基础上,发明了釉下五彩瓷,从而使釉下彩瓷进入到一个色彩纷呈的境界。它以其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而驰誉中外。

从观赏的角度看,醴陵釉下五彩瓷具有色彩丰富、晶莹柔润、典雅明快等极佳的视觉感受。釉下五彩瓷之所以能造成如此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其装饰工艺特点密切相关。

一、烧成特点

一般来说,陶瓷器大多采用一次烧成法,而醴陵釉下五彩瓷最先是采用“三烧制”。即将已成型而未施釉的坯胎先经800℃——850℃左右低温素烧一次后再彩饰,彩饰完成后,为除去彩料中的胶、油等有机物,使之便于施釉,需进行第二次低温焙烧,然后施石灰碱釉入高温窑烧成。因要入窑烧三次,故谓之“三烧制”。尔后,由于石灰碱釉在现行的烧成条件下易出现瓷器发黄发黑和釉下颜色呈色灰暗的缺陷,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末,釉下五彩瓷在量使用长石质釉,改用两次烧成,减少了一次低温焙烧。它是将已施有长石质釉的坯体进行素烧,再在素烧坯体上进行彩饰,然后在彩饰部分喷一层釉,就可以入窑高温烧成,所以称为“两烧制”。

二、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技法

传统的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的基本程序是:

在素烧坯体上构图——勾线(或墨线或色线)——分水(在双勾线内填色料水)——喷釉——烧成。其中勾线和分水是釉下五彩瓷工艺操作的重要技法,在坯体上勾勒线条和进行分水操作,看来并不复杂,但要做到熟练掌握也极不容易。然而,画师们却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正是这种富有装饰性的线条和分水操作而产生的色调变化,体现了釉下五彩瓷的装饰美。

勾线的作用是确定装饰形象的轮廊,为分水创造条件。因勾勒的线条中含油质而具有堵水的作用,所以在所勾线条界定的范围内分水,可使液态色料被坯体很快吸附,并可以进行连续的罩色、染色、接色操作。釉下五彩瓷勾线极其讲究,多用钉头鼠尾描和铁线描。线条有墨线和色线两种,根据装饰需要,或墨线或色线,或二者搭配使用。墨线在一定温度下消失,呈现白色线条的效果,这是釉下五彩瓷独有的。釉下五彩瓷的纹饰之所以与瓷胎浑然一体,优雅而和谐,这种别开生面之白线条的作用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分水是釉下五彩瓷彩绘填色的独特技法,是将色料用茶水调制成色料水,分水时将笔醮色料水沿墨线(色线)的内侧顺畅地运笔,使色料水迅速转移到坯体上,一般要求笔尖不能触坯,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笔痕。分水技法的基本要领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笔管,无名指指甲挨着含料水的笔肚,当料水需晨坯体上涌流时,无名指微向笔肚挤捏,谓之“挤水”。料水一落坯,笔尖随即带水流动,谓之“走水”。料水注满后,将坯体朝一定方向倾斜,笔管顺势倒下,用侧锋汲回多余的料水,谓之“收水”。除此之外,为了求得色彩丰富,人们还创造了诸如“涌水法”、“渍水法”、“点水法”、“接染法”、“罩染法”等操作技法,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釉下五彩瓷工艺的表现技法。

以勾线和分水填色等基本操作技法构成的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在长期的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人们根据这些技法原理,还创造了诸如喷彩、色釉彩、釉下彩贴花以及色釉与釉下彩结合等装饰工艺技法。在釉下五彩瓷工艺中,凝聚了众多陶瓷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他们不断探索进取,为釉下五彩瓷艺术的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包含着优良的工艺思想和工艺技术,这些技术为一代一代的匠师所掌握,并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三、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的丰富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釉下五彩瓷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装饰工艺和技法也必然要与时俱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釉下五彩瓷装饰技艺人员仍不断探索,创造了一些新的装饰技法,不断地丰富了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

为了实现装饰画面既定的意境,除了构图、形象和色调的把握外,寻找最佳的表现方法极为重要,综合利用其他材料、工具和彩饰方法,是丰富釉下五彩瓷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如要表现树丛或树干,用传统的勾线分水填色法会受到局限,很难表现那种苍茫、挺拔的效果。人们试用油画笔醮色料(色料中加些黏稠剂),侧笔在坯体上摆出来,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还有的用油画笔醮一些含色料的胶状漆画树干,同样能达到目的。这种方法是将墨线的堵水作用扩大,而巧妙地利用胶、漆的隔水作用而达到预期的设想。此外,还有借助稀疏的棉纱布,作为缓冲物来制造肌理效果。其方法是将棉纱布盖在坯体上,用排刷醮液态色料水,经由纱布渗漏至坯体,彩绘时可通过排刷上色料水的浓淡,以运笔的轻重缓急等手法来体现物象的重叠、虚实和层次关系,还可以在通过纱布渗漏的色块上,进行刻划和点缀,表现出一些斑驳或朦胧的装饰效果。由于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和装饰技法的不断创新,把釉下五彩瓷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质地洁白细润,画面清雅明快,釉色晶莹光亮,制品无铅毒,抗腐蚀,耐磨损,永不褪色的独特性能更加优良,装饰艺术的感染力更加强烈。

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匠师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原材料特点创造形成的,它的丰富和发展,是一种创造思维的体现。这种装饰工艺的作用,是现代机械工艺无法替代的。釉下五彩瓷以其别具一格的风采,成为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陶瓷工业生产和陶瓷艺术设计创作中,发挥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技术的作用,并不断加以创新改进,无疑会使釉下五彩瓷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

什么是青花?有什么特点?


解说青花

瓷器高温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创烧于元代。其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烧造发色艳丽。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所用钴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钴料含锰较少,含铁量高,并含有钾,与国产青料含锰高、含铁量低恰好相反。明初洪武青花偏于黑暗色调,永乐、宣德青花色泽浓艳,其青花料为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含锰量低,可烧成如宝石蓝色泽。明代青花青料所用为云南珠明料,以康熙民窑为典型,其色泽湛蓝,层次分明,多用来画上水人物,远山有朦胧感,人物衣褶清晰。

宋代瓷器有什么特点?


宋代瓷器有什么特点?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传世作品少,令人惊叹的纹裂美著称。传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瓷却慧眼识珠,利用这一陶瓷缺陷开创了著名的纹片釉,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烧成技术,创造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不是装饰的装饰。严格地说,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

宋代官窑瓷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两个部分。北宋官窑瓷出现在北宋徽宗后期,南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宣、政间”是指宋徽宗政和至宣和15年间,当时,宋徽宗不但在汝州征烧青瓷,而且在京城又置窑烧瓷。说明宋徽宗对青瓷的强烈爱好。北宋官窑的窑址在当时的都城汴京(今开封),然而由于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和水灾,宋汴京已淹没于6米深处的泥沙之下,地面没有任何遗迹可找,考古发掘很难进行,因此,北宋官窑的窑址始终没有找到。北宋官窑当时专供宫廷使用,产量少、烧造时间又短,故而传世品也少,至今考古界也有人否定它的存在。但从现存的传世官窑器来看,它有自身的特点。器物有碗、瓶、洗等,采用支钉撑烧,青釉色泽较淡,器身开有纵横交错的大块纹片,胎骨由含铁量较高的瓷土制作,所以胎呈紫黑色,足部不上釉,铁骨外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釉瓷器。

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的用瓷需要,先后在杭州建立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据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名官窑。”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能识之者。”

花觚撇口,长方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通体施青釉此瓶釉面肥厚润泽,闪现一种酥油般光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器身于稳重端庄中以凹凸变化的弦纹线条突出其精巧。

方尊方形,口,肩上对角各饰一兽耳,衔环,腹下部饰弦纹,此尊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釉面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表面。或称“开片”、“龟裂”。

此方尊和花觚虽然器型不同,但是我们在鉴定中仍然界定为一对,原因有四:1,两个器物的口径相同2,两个器物的底径相同3,两个器物器身都有弦纹的特征4,两个器物发出的光泽完全一致,都是发出那种温润的酥油光。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出自一位制瓷大师之手,并且此对官窑瓷器站在一起,像是一对恩爱的伴侣,在深情的凝视对方,携手并进,从历史的烟云中走入我们的视野,向我们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但它们一直未变,同心亦同行。

宋官窑瓷器存世量极少,当时烧造时间极短,收藏爱好者一生能得见一件亦是幸事,所以此对宋官窑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空间。

南宋官窑的产品造型端巧,线条挺健,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釉面布满纹片,纹片形态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瓷器底部为铁褐色,上部隐呈紫色,称为“紫口铁足”。典型的官窑珍品,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釉层中还攒聚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一特征也是今天我们用来鉴定宋官瓷真伪的方法之一。当时的器形以生活实用器为多,如碗、盘、杯、碟、洗、壶等,还有部分陈设瓷,如仿青铜器的香炉、尊、觚、琮式瓶等,器物造型优美,具有典雅秀美的风范。

宋代官窑瓷器带给人以含蓄、沉静、温和、清逸、高雅的美感,这种独特的意蕴是我国中古时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产物,一件小小的瓷器与宋代的一首词、一幅山水相比,是同等地位的东方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而它是通过色彩和质感来表现的,因此更抽象。宋代官窑瓷器的价值主要在此。

“宋代名瓷数量稀少,民间收藏品多沉淀在大藏家手里,再现机率不大,而且流通的周期也随着流通量的递减而加长,可谓进入了可遇不可求的阶段,毫无疑问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项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价格上升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无光釉有什么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无光釉有什么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有什么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