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 导航 >

中国近现代陶瓷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陶瓷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发展 现代汝窑瓷器的鉴别

2020-10-09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一)清代中叶以后的陶瓷业

乾隆以后,从嘉庆开始直到解放前夕,即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末,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反动统治的日益腐朽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步步人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瓷业由停滞而趋向衰落。

而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进行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到19世纪时,英国的产业革命波及欧州其它国家和北美国家,工厂普遍实行大规模生产。欧州人自18世纪制成真正的硬瓷后,至19世纪,工业技术的进步使欧州的陶瓷生产逐步由机器代替了手工业劳动。陶瓷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英、德、法等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上的比重日渐增加.在东方,日本的制瓷业自20世纪初才崭露头角,但发展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陶瓷已足可与英、德、法等国相抗衡。

在这个时期,中国瓷器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则每况愈下,以产瓷著称的中国,反成为大量洋瓷倾销的市场,虽然国瓷还能以传统的特色在海外与洋瓷争一日之长,但数量已大减,其衰落的趋势毕竟是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所决定了的。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实力的扩张和清政府的腐朽,中国陶瓷不能不在国内外市场上节节败退下来,中国的陶瓷业濒临绝境。

尽管如此,中国的陶瓷业仍然顽强的生存下来。在清末,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在清政府提倡的所谓“振兴实业”的口号下,对中国陶瓷手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掠夺,暂时缓和了对中国的侵略与压迫,因此中国的民族工业稍有抬头,民族工业的新式瓷厂,这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陶瓷业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陶瓷工业不但不能发展,而且日渐萧条、衰退,洋瓷输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至解放前夕,中国的陶瓷工业已奄奄一息。如景德镇,抗日战争前,产量达19954万件,战时下降为300万件,1947年仅为2万件。瓷窑抗战前达150余座,1947年仅剩76座,江苏宜兴从事紫砂陶生产的,在历史上最兴盛时期有1000余人,到解放前夕只剩下20几人。直到全国解放,中国陶瓷工业仍处于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业作坊状态,而且多数企业因产品销售不畅、资金短缺而工厂倒闭,工人星散。而同时期的欧州和日本却藉其新兴资本主义的势力和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新技朮,其陶瓷生产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有长足进展。

二、新中国的陶瓷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我国陶瓷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陶瓷工业体系。在1952年,景德镇陶瓷总产量己达398501担;比1949年增长了44%。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并已恢复对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湖南醴陵产区至1952年时,产量巳达4600万件,此1949年增长了211%。广东石湾地区发展更快,1952年产量竟比1949年增长10信。其它如河北唐山、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地的生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据1952年不全统计,全国产量约近8亿件,已接近了抗日战争前的生产水平。到了1957年时,景德镇陶瓷职工人数已达28000余人,年产量达2.75亿件;湖南醴陵产量增至1.1亿件,据1957年统计,当年全国的日用陶瓷总产量已逾20亿件,比1952年增加一倍多,超过了193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出口陶瓷上升到1.33亿件,出口额达到400万美元,比1949年增长了7倍;卫生陶瓷上升到14.9万件,比1949年增长30多倍;高压电瓷达20000多吨。

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现代陶艺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迸发出的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当时有美国的彼得·沃克思,日本的八木一夫,还有英国的一些陶艺家。他们首先对陶瓷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建立于一种跟传统陶瓷的“背叛”,把陶瓷材料作为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运用,也就是和油画、国画借助油画布、油画颜色,国画用宣纸来对陶瓷进行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完全排斥了实用的形式,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来利用一、创造。现代陶艺就是在这样形势下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国外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在各个领域闭关自守,对国外了解很少。像台湾、韩国的艺术家在世界性的交流中,逐渐吸收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吸纳了国外艺术新的理念。当时台湾、日本的陶艺家访问大陆和中国,向我们播放一些现代陶艺的有关资料。比如来得早的台湾李茂宗先生,到景德镇来传授现代陶艺新理念。

当时景德镇也有一批艺术家,像周国桢、刘远长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接受新的理念,在艺术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追求源头。中国陶瓷艺术对世界的贡献无可非议,但现代陶艺是从国外引用过来的,完全打破了传统陶瓷的理念。我们过去的理念就是以实用为主,重温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原始陶到彩陶,到东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一直发展过来,都是从粗糙慢慢到精美的过程,这个过程都是为了实用,无釉陶 、有釉陶,陶到原始瓷,到现代瓷都是为了实用,越做越精细、越做越灵巧,最后越做越玲珑剔透,形成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点。

陶瓷业


考古工作者在本县属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发现大量制于四、五千年前的陶器。这些陶器以夹沙灰陶和细泥黑陶为主,前者外施蓝纹,后者外表磨光。考其制法有盘筑、模制、轮制3种,工艺水平在当时居于领先地位。在古麟州城等遗址发现的宋代文物中,有当地民窑出产的碗、盏、瓶、罐等瓷器。其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多为白胎黑釉。清雍正无名氏编《神木县志》载,当时县境有王家窑(城东20里)1处瓷窑。另据老者回忆,今永兴乡刘山峁瓷窑亦为清代所办,但具体时间难以确指。上述证明,本县陶瓷生产起源很早,发展很慢。民国年间,全县瓷窑增为7处。产品有缸、盆、坛、罐、碗、碟、瓶、壶等盛具、餐具及灯壶、灯盏、灯座、火罐之类日用品,均为白胎黑釉,造型朴素、工艺粗糙。抗日战争时期,瓷窑纷纷倒闭。1949年,在人民政府扶持下,7处瓷窑全部复工,年产日用瓷器2万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私人瓷窑一律收归集体,成为农村副业。随着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外地瓷器、搪瓷和玻璃器具占领市场,本地粗瓷产品多被淘汰,只保留缸、盆、坛、罐等少数几种。“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多数瓷窑倒闭,仅刘山峁等处继续生产。1970年以来,本县倡导农村开展多种经营,陶瓷业重新振作起来。1986年有4个村办瓷厂、5个个体瓷厂,从业人员总计102人。各耐火材料厂和活鸡兔煤矿也兼产日用陶瓷。生产工艺无大改变,但生产工具大有改进,如将转盘改为电动或机动,减轻劳动强度。年平均产量3万件左右,其中1979年产量最高,达11.95万件。

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北方地区代表性陶瓷介绍


宋、辽、西夏、金、元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频繁的战争没有阻挡住陶瓷匠师们的探索,尤其是每当战争停止、和平来临,农业不再遭受战争的破坏,当商业复苏,城市又开始喧闹起来之时,瓷器制造业就得到迅速发展。

在这400年间,南北大地窑场密布,瓷器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和造型,形成了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宋时以汝窑、官窑、龙泉窑为代表的青釉瓷器如玉一般青翠滋润,色彩温和,造型优雅,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

但此时大多数的北方窑场烧不出完美的青绿色瓷,北方的瓷土远不如南方细腻,以磁州窑为主的白地黑花产品与南方细腻、轻薄、幽静的青瓷艺术在风格上相去甚远,然其灵动鲜活的纹饰颇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期北方瓷器还流行着一种剔花装饰。

剔花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窑,具有相当浓厚的北方文化特色。剔花之所以在北方地区流行,是因为北方的瓷胎较厚,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适合剔刻工艺。

剔花瓷器最初可能是仿自金银器,金银器上凹凸感极强的纹饰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制瓷工匠。同时木刻、石刻、砖雕中的浮雕作品也给了剔花瓷器许多影响,这些浮雕在民间建筑中常可见到。

大约在西晋时人们开始用化妆土来美化瓷器,先将优质瓷土粉碎去杂质后调成泥浆,施于粗糙的瓷坯表面,用以遮盖胎面上的疵点和细小孔洞,使其变得白而光滑,然后趁化妆土还没干透时用尖头竹棍或木棍刻划出纹饰,再用平头小铲剔去花纹以外的化妆土,露出胎体,最后罩透明釉或略乳浊的白釉入窑烧制。

烧成后施化妆土的地方釉色洁白光润,而露胎的地方呈现土黄色、灰白色或褐色,形成深浅不同的色泽,纹饰十分醒目。剔化妆土又可分为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黑地白剔花、白地褐彩剔花、白地剔划填黑、绿釉剔花、绿釉黑剔花等。瓷器上的剔花工艺无疑从中吸取了许多养分。剔花装饰可分为剔化妆土、剔胎、剔釉三种,风格有所不同。

磁州窑所用原料主要是煤系地层中的高岭石质泥岩,以大青土为主,原料的品质不高。烧出的瓷胎多是灰、灰褐或咖啡色,无法与邢窑、定窑相比,所以从一开始聪明的磁州窑工匠们就使用化妆土精心地打扮瓷坯。

金代白釉剔花筒式罐,罐身有两层纹饰,上层是连续卷草纹,下层是菱形的变形花瓣,整体纹饰既图案化又充满了律动感。该罐的口沿内有一周凸起的边棱,正好可以承托盖。直筒罐始于北宋晚期,盛行于金代,在河北的观台窑和河南的当阳峪窑都有出土。金、元两代河南、山东也生产了很多白釉剔花瓷器。

剔花工艺还经常使用在瓷枕上。制作方法是先用工具切割出一定厚度的泥板,然后将泥板合拢,泥板的结合部位用泥条蘸泥浆粘接。晾晒一定时间后,修坯施化妆土,然后剔花。在枕的后部(或前或侧)戳一个小孔,个别的戳两个孔,为的是防止在窑内烧制时枕内热空气膨胀而损坏坯体。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烧制。

辽代白釉剔花玉壶春瓶,晋北窑场生产,撇口、细长颈、溜肩、圆腹,造型倩丽,密密的纹饰裹满全身,六组弦纹将花纹清晰地分为五层:第一层为如意云头纹;第二层是辽代瓷器上很少见的凤纹,凤作侧面飞翔状,凤头很大,大眼勾喙,五根长翎尾简洁整齐;第三层是宋元时期瓷器上最常见的卷草纹;第四层是荷花水波纹,风吹水动花摇曳,充满了情趣;第五层是莲瓣纹。此瓶是粗犷与细腻、华美与朴素的结合。瓶身有明显的裂纹,曾经补过锔子。

辽—金代黑釉剔花玉壶春瓶,瓶身三层纹饰,主题纹饰同样是凤,只是由于流釉,花纹有些模糊。

中国瓷都德化陶瓷业古今谈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1.6万。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作为民窑典型代表的德化窑,在中国民窑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印纹陶的制作,考古工作者曾在德化城区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采集到石斧、石矛和印纹陶片。

唐末五代,德化制瓷业就开始发展,出现了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陶业法》。

进入宋元以来,制瓷工艺已采用轮作、模印和胎接技术,以龙窑和“鸡笼窑”大量烧制各式瓷器,陶瓷业已初具规模,德化瓷大量涌入国际市场,畅销海外,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贸易品之一。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提到:刺桐(泉州)港附近的德化“制造碗及磁器,既多且美”。根据近40年来的普查,迄今德化县已发现西周以来历代古瓷窑址239处,古陶窑址6处,窑址遍布德化县各乡镇。1976年发掘的屈斗宫古窑址,窑基全长57.10米,宽1.40-2.95米,共有为17间。宋元时期德化瓷产品以青白瓷为主,主要是国外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器型主要有碗、盘、炉、盒、壶、军持等。这些瓷器造型优雅,釉色晶莹润泽,温润如玉。

明代,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个高峰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驰名于世,其釉色纯净,釉面晶莹剔透,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美称,西方则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e),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和“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明代又是德化窑瓷塑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他们的瓷塑作品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有“天下共宝之”的美誉。

进入清代以后,德化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开发了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种,青花瓷器代替白釉瓷器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窑址遍布德化县各地,出现了“一笼白瓷一箱银”的喜人景象。据文物普查,德化县青花窑址有177处,为历代以来窑址数的最高峰。德化青花瓷大量销往中国各地与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国,清嘉庆德化诗人郑兼才《窑工》诗描绘了当时外销瓷的盛况:“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德化窑青花瓷以其装饰图案题材取材丰富、构图简洁舒展、笔法洒脱豪放,画风朴实大方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倍受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民国时期,由于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德化瓷的生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陶瓷市场日趋萧条,瓷业每况愈下,已无明清时期的盛景。尽管如此,在德化窑民国瓷器中,也不乏精致的作品。瓷雕老艺人苏学金、瓷雕艺人许友义三兄弟、彩画艺人郑少陶等即是当时的佼佼者,1930年许友义为仙游龙纪寺精心雕制的“五百罗汉”系列瓷雕,形态逼真,开创了古今系列瓷雕的新纪录。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传统瓷雕重放异彩,明代象牙白复产成功,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

现状分析:改革开放异彩纷呈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化县把陶瓷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传统技艺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有机结合,陶瓷产业得到培育、发展和壮大,生产总量和出口产值不断扩大,初步形成陶瓷产业集群。按照“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思路,陶瓷种类不断开发。按照“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原则,相继开发出红釉瓷、色釉瓷、结晶瓷、红壤陶、釉下彩精陶、轻质瓷、低温瓷、中温瓷、精密陶瓷、玉瓷、自生釉骨瓷等新种类。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大力发展出口工艺瓷的同时,出台对生产高档日用瓷企业购买生产设备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日用、半日用瓷及工艺日用瓷,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生产总量和出口产值不断扩大,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5.68亿元,其中陶瓷产值108.51亿元,出口交货值80.8亿元,其中自营出口值达2亿美元,陶瓷企业达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初步形成陶瓷产业集群。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化民营陶瓷企业快速发展,陶瓷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相继开发出红壤陶、釉下彩精陶、轻质陶瓷、稀土生态陶瓷、纳米陶瓷、耐热陶瓷、精密陶瓷等新产品,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陶瓷生产格局。德化陶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强劲的活力在中国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陶瓷业也成为德化县的支柱产业。

传统瓷雕:早在明代,瓷雕塑已经成为一项独特的工艺。继承和发展了“传神写意”的传统技法,运用洗、捏、雕、镂、刻、塑、刮、削相结合的技法,把优质原料和精湛技艺融为一体,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备,色彩明净,蕴含着美好、健康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具有独特的风格。德化瓷雕取材广泛,品种多样,现代、历史、神话等题材数不胜数,各种动物、花鸟、盆景、花篮琳琅满目,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出口工艺瓷:根据世界各国不同的艺术风格、民俗风情制作而成,自宋元时期始德化窑即已大量外销,既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系列,又有家居、花园等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堪称为浓缩的西洋工艺美术史。

日用瓷:顾名思义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瓷。德化窑日用瓷主要有餐具、茶具、灯具等,胎质洁白细腻、纯净温润,装饰技法多样,无论是洁净温润的白瓷,还是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尽显高贵典雅。

陶瓷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城区集中,大城关的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一是旅游发展呈现新气象。随着陶瓷经济的发展,德化陶瓷名声鹊起,陶瓷文化旅游也水涨船高。二是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城区人口的聚集,加大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旧房交易市场活跃,咨询、评估、经纪代理、装饰装修等房地产服务业得到发展。三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由于德化地处山区,而陶瓷需要通过港口远销海外,交通运输业随之迅速发展。

基本经验:传承发展相互促进

德化陶瓷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其传承形式主要为:

一、文化传承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从生产印纹陶器到德化窑的形成,历经几千年。德化窑是德化陶瓷文化的载体,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唐代青瓷,宋代青白瓷、影青瓷和黑釉瓷,元代青白瓷,明代和清代所产白瓷已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白”,其实已是“国瓷”了。此时,青花瓷和彩瓷也已进入鼎盛时期,1999年,在南中国海发现的古沉船“泰兴”号,就打捞出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伴随着瓷质的不断提高,瓷雕技艺也日臻精湛,明代瓷圣何朝宗便是德化的瓷雕大师,他雕成的观音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现在德化的瓷雕大师们很好的运用了何派传承下来的洗、捏、雕、镂、刻、塑、刮、削八种技法,雕刻成各种惟妙惟肖的艺术品。1915年,德化瓷雕大师苏学金的梅花瓷雕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为中国争得殊荣。德化白瓷以洁净细腻、温润典雅、晶莹剔透、如脂似玉被誉为“中国白瓷之冠”而著称于世。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业获得新生,陶瓷艺术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已成为我国出口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名瓷品种不断涌现,瓷雕艺术突飞猛进,在国内、国际的各种瓷雕艺术评比中捧金夺银。苏清河、柯宏荣、陈仁海等一批瓷雕大师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许多瓷雕艺术品已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赠品。德化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发展最迅速、后劲最强的瓷雕艺术产业基地。1993年,时任总理的李鹏欣然提笔,书下“德化名瓷、瓷国明珠”的题词。1996年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授于德化县“中国陶瓷之乡”、“中国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

二、技艺传承

德化县矿藏异常丰富。已发现的矿藏达40多种。与陶瓷生产有关的高岭土、瓷石、紫砂矿、白埴土、石灰石、钾长石、叶蜡石、硅石、黏土、石英石等,储量大,品质优良。其中高岭土已发现92处矿产地、127个矿点,总储量1亿吨以上,其瓷土品质优良,含铁钛等杂质成分少,洁白细腻,为陶瓷业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德化县山多水足,为陶瓷制作提供充足的水电能源。德化是世界白瓷的重要产区之一。德化的白瓷素有“中国白”的称号,“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它工艺精美独特,瓷质洁白坚硬,造型雅致,色泽莹润,是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聪慧的德化人师承传统,不断地开拓创新,重振泉州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雄风,陶瓷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成功地恢复了明代的“象牙白",研制出了白中闪黄的新瓷种,取名为“建白”(“福建白瓷”的意思)。德化的陶瓷艺术也相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翻开了陶瓷研发的崭新画卷,相继研制出高白瓷、宝石黄、莹玉瓷、玉白瓷、纹片瓷、松柏瓷等几百种,为优秀的德化瓷雕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资源。与此同时,德化的传统工艺制作手法在德化瓷人手中得到传承,并随着瓷质的研发、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着。德化人在继承了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制作技术精巧、瓷雕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多彩,德化陶瓷工艺百花齐放的时代也随之到来。

四大创新:构图材质手法工艺

德化窑瓷雕以塑造人物著称,人物形象传神、衣纹简练、线条流畅,高超的雕塑技艺、独特的纯净瓷质和典雅可爱的形体,在我国瓷雕艺苑中独树一帜。人物瓷雕是德化窑最有代表性的产品,为了体现德化瓷土特有的材质,德化窑瓷人大多围绕着体现独特的材质感而采用各种制作手法,但每一种制作手法的采用,均是为了体现德化瓷土材质的美,在此之上再来注重人物整体造型,强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达到静中有动、形神兼备的效果,赋予作品很强的感染力。总的来说,德化瓷雕作品的表现手法注重于“线”的运用,突出“线”的表现力,讲究“线”的起伏和走向。在立体的雕塑中,以“线”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德化陶瓷雕塑比较突出的特点。而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新窑炉的改造,出现用“面”塑造的“纹片瓷”,它讲究整体,线条简练,利用纹片的线条来丰富和装饰作品,而作品局部(例如面部等)则刻画准确,细致入微,使得整体构图新颖,气势舒展。“纹片瓷”以写意手法来表现,追求大面积写意与局部写实的结合手法,更好地体现材质和制作手法的结合统一:以整体形态塑神、势,以写实的细部来塑情,“面”之中的纹路变化和细部写实的表情相得益彰。而每件“纹片瓷”作品的纹路都不尽相同,更显出了它的独一无二和珍贵。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纤维烧成法”也为德化瓷塑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它利用德化优质透亮的材质和稀土的结合,在德化传统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服饰仿真的装饰。制作者选择适合这种制作手法的题材,来表现材质所体现出来的表面肌理效果。而服饰的不同色泽则源于稀土的掺配、服饰的里外层次和色泽,在与人物主体白瓷的相互衬托下,相辉争艳,服饰表面所产生的细微纹路恰当地体现各种质地的服饰材料,人物动态产生的衣服纹路合理传神,最终效果惟妙惟肖,观者很难分辨其是陶瓷还是服饰布料。再加上制作者选择的题材都是为了体现“纤维烧成法”的制作手法,所以制作出来的作品有更强的视觉效果,更符合时代的审美观。

工艺复杂又非常流利的传统工艺瓷、相得益彰的“纹片瓷”、逼真的“特艺薄胎瓷",把德化独有的材质和创作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这些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表面误差现象,因其特有的效果形成了另一种表现方式,对其继续研究的结果创造了一种新的制作手法:“松柏瓷”。这也是由于德化瓷塑材质洁白细腻温润,造就瓷土的可塑性较差,在印制的过程中,因人为压力和模具之间产生的不均匀,容易在瓷塑表面产生细小的纹路。传统的印装制作在这步之后的湿胚上都要进行填补修整,使之表面整洁光滑,而且填补的时候还要求填补者十分的认真和细致,否则容易在烧制时出现气泡或者瓷塑开裂。但“松柏瓷”正是利用这种天然的误差纹路,利用瓷土各部分干湿不同的原理,有意将纹路转为装饰性的制造手法,从而在一件造型完整的作品表面产生一层细小的纹路沟,之后再根据作品的造型外观及其题材所体现的意境选择合适的颜色稀土,填入细小的纹路沟,之后,用清水擦洗表面。擦洗的过程中,流入凹区细小纹路的颜色稀土无法擦去,在烧制成功后,却创造出一种天然的装饰效果。这种效果新奇自然,犹如松柏树树皮生长的纹路一样,故取名“松柏瓷”。采用此种手法制作的作品,由自然纹路、颜色稀土和部分区域表面瓷质洁白的这三种手法共同作用、互相搭配,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它虽然没有传统瓷雕的衣纹,却以单纯的瓷塑美和呈现天然纹路的制作手法,达到了作品的材料自然性和理想性的统一、整体与细节刻画的完美结合。

德化现阶段的陶瓷制作技术,是处于“继承了传统的工艺制作手法,同时又不拒绝接受外来营养”的状态,吸收了西方雕刻雕塑的造型处理方法,同时也融入了现代陶艺的手工技艺。随着陶瓷制作技术的多样化及大量现代新材料的进入,利用各种新材料制作特色瓷塑的现代陶瓷制作手法也出现在德化窑。它们大多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结晶,结合了陶艺本身的创意之美和传统德化窑的制作手法,在此之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也获得的一定的经验。新材料的开发和进入为德化窑的陶瓷创作开拓了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红瓷、开片结晶等多种材料运用的窑变系列产品相继得到开发,并投入了生产。无论在工艺技术或艺术创作设计方面,德化窑都得到了提高和拓展,不仅生产出大量优质的出口工艺瓷和日用瓷,同时也有许多优秀的艺术陶瓷作品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窑的陶瓷生产得到巨大发展,整个陶瓷艺术创作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赞誉。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德化窑都会以继往开来之势,为创造新的辉煌而努力奋进。

运作模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现在德化陶瓷产品已销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德化瓷不仅外销做得好,内销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德化待色的道路。按照“巩固东南亚,拓展欧美日,挺进国内外大都市”的思路,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一方面会展经济继续发展。县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为企业承担运输费、展位费、宣传广告费等参展办展费用,组织企业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西安、济南、南宁、哈尔滨、成都、香港、金门、台湾等大中城市或地区举办德化名瓷展览(销、售)会,组织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商交会、津洽会等知名展览(销)会100多场次,在广交会期间专门设立了德化陶瓷工艺馆。组织企业到美国纽约、英国伯明翰、法国法兰克福、意大利米兰、日本大坂等地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另一方面营销网络不断健全。新建了陶瓷街、陶瓷展销城、陶瓷博物馆等窗口,加快国际陶瓷艺术城建设步伐。目前有近千家陶瓷企业加入国际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有5家企业到美国、德国等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拥有自营进出口企业160多家,成为福建省十大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引导企业走出去,把好的经销商请进来。每年在国内10个不同大中城市设立中国瓷都·德化陶瓷营销中心等经销网点,现已建立陶瓷经销网点2万多个。

通过代代德化人的的努力,德化陶瓷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虽全球经济有所回暖,但全球消费水平还未完全恢复,作为外向型明显的德化陶瓷受到较大的影响,陶瓷出口还相当的不稳定。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升值等等因素都对德化陶瓷的出口产生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迟缓。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未能抢占高端环节,利润空间小,而且企业管理方式普遍粗放,技术设备仍较落后,用于转型升级的资金有限。产业集群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企业间缺乏有效的联合,分工协作不紧密,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削弱了产业竞争优势。

今后,德化县将围绕打造“中国瓷谷”为发展目标,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品牌经营”为驱动,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陶瓷、高档日用瓷、酒店用瓷和饰品陶瓷、功能陶瓷等,重点培育陶瓷会展经济、小总部经济,打响“中国瓷都·德化”品牌,着力打造世界瓷艺城。

浅析:今年中国陶瓷业企业经营文化


本周来欧洲出差之前,因为困扰自己很久的咳嗽去看医生,很担心出差期间会不会很麻烦。他看后说,你这个是长期的问题了,也和天气又很大关系,没有什么大碍,吃几副中药就能缓解。来到欧洲的当天,就发现自己很少咳嗽了,想必原因之一是这里的空气像幼时能享受到的泉水一样甘甜。仔细盘点一下,我们身边的空气、水、食物等很多朝夕相处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条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几十年来,它们以远快于我们曾经经常炫耀的GDP增长速度在变化着,准确地说是恶化着,与GDP一样,它们的变化被冠以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的解释,事实上大多是人为的结果。

对比意大利和中国的陶瓷业企业经营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他们几乎不曾企及的发展速度,但并没有像几十年前日本和韩国企业曾经经历的故事一样产生多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我们的品牌发展速度慢原因之一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品质还有不少的差距,虽然有些同行说我们的陶瓷产品品质已经可以比肩意大利西班牙了,但仔细盘点一下,不难发现我们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讲到品质,不得不提到标准。对标准这个概念,有一种理解就是“可以千万次地重复的同一事件”。几年前,曾经跟一个为德国某知名电器企业打工的鬼佬工程师辩论说他们的售后服务不如海尔的好(那时海尔贴心的售后服务故事随便抓个老太太都可以给你讲一段)。他说我们的冰箱在使用期内除了几年才换一次雪种以外,几乎不需要什么售后服务呀。我当时说,你牛什么牛,海尔就可以造比你们德国人造得还好的冰箱。他说:我相信,但我们不能只比几台冰箱。后来,从事了品质管理以后,我对品质有了新的理解:如果大家都连续生产一万台冰箱,并在使用期内比较,好的产品会全部达到61分以上,而不好的产品可能会出现很多出色到90分以上,但总有一些只有59分或者更差的表现。如果这个比较期限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话,差别就会越来越大,这就是造就品牌差异的基础。

时至今日,海尔和中国的电器行业早已今非昔比了,我却一直觉得这个61分的理论同样能够经常透视我们陶瓷企业的芸芸众生。就像当年举全国之力几年可以搞定比肩超级大国的原子弹一样,一个企业搞出几件世界领先水平的瓷砖卫浴产品拿个90分甚至100分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问题是品牌国际化需要持续61分的产品,需要持续61分的服务,需要持续61分的管理,需要持续61分的营销,尤其需要持续61分的员工满意度。看过了很多国内外的同行陶瓷卫浴企业,经常被打动的就是这些始终如一的看似平淡的61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