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瓶 > 导航 >

草叶鸟纹长颈彩陶瓶

草叶鸟纹长颈彩陶瓶

古代瓷器瓶 古代瓷器边纹 带鸟的古代瓷器

2020-10-15

古代瓷器瓶。

马家窑文化是一种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社会经济生活的氏族社会文化,主要集中在今甘肃、青海一带,宁夏南部地区的固原、隆德、海原等地区有零星分布,属于该文化的边缘地带。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通常是为了增加器表色彩的光泽,在陶坯的外表先上一层橙黄色的陶衣,然后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土以赤铁矿或氧化锰做的颜料,在上面精心描画出动物或植物的象征性图案。经过高温焙烧,赤铁矿或氧化锰颜料还原成为红色或黑色,变成埋藏在地下数千年而不脱落颜色的彩陶。宁夏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新石器时代草叶鸟纹长颈彩陶瓶,即属马家窑文化。

该彩陶瓶(见图)出土于宁夏隆德县凤岭乡,泥质红陶,高19.3、口径7.1、腹径13、底径6厘米。喇叭口,细长颈,颈部饰几条平行的条纹,肩部以变形的草叶纹和鸟纹组成均匀的四组图案,线条流畅活泼,富有节奏感,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力和概括力。腹下收,大平底,无彩绘。

这些彩陶的花纹,以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豆荚、鸟、草叶、流水等为基本素材,绘成各种质朴而富于变化的美丽活泼图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器表上的彩绘纹饰,历经数千年而保存如鲜,说明我国先民远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某些矿物在高温条件下将起一定化学变化的规律。它是五千多年前原始先民们高度艺术创造才能的生动例证。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非常美观的唐代三彩长颈瓶赏析


唐代三彩长颈瓶

□乔红涛文(藏品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

在唐代的三彩器皿中,瓶类器是非常少见的,一般所见的净瓶、长颈瓶也多为佛教器皿,做工精细,数量稀少,在三彩类器皿中属于比较高档的藏品。

这件三彩长颈瓶和一般的唐代三彩长颈瓶还略有不同,它的底足和三彩净瓶类似,而颈和三彩长颈瓶相似,只不过颈部还多有两道弦纹,比较独特,在功能上更倾向是一件纯观赏器,和那些平足的佛教三彩长颈瓶有些区别。

这件三彩长颈瓶施釉非常完整,釉色格外鲜艳,它的工艺中所用的支钉非常细小,属于典型的芝麻支钉,工艺算是非常精细的,前几年的民间收藏者多以为只有宋代官窑最早采用细小芝麻钉,现在随着许多出土器物的佐证,这种观点已经被推翻。一般采用细小芝麻钉所烧造的器物属于高档藏品,是大家都认可的。

在唐代,北方烧三彩器皿的窑口除了河南巩县窑以外,还有许多窑口也有烧造,产量大一些的,如陕西西安唐代本地烧的三彩也非常有名气。而其在色彩与温度上与巩县窑也略有区别。

这件三彩长颈瓶以我个人观点看,产地上更倾向于是西安窑口所烧制。

珍宝档案:

年代:唐代规格:高15cm

这件唐代三彩长颈瓶是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藏品。高15厘米,圆腹长颈,喇叭底足,外翻口。整器施满釉,黄绿相间,器型上纤巧秀丽,非常美观。这件三彩长颈瓶支钉在口沿,是三个细小芝麻钉。

唐代越窑秘色瓷长颈瓶


越窑秘色瓷长颈瓶器形完整,造型优美,且式样与西安咸通十二年出土瓷器一般无二,由此可断定这件秘色瓷是唐代器物。长颈,颈上窄下宽,圆鼓的腹部,大而浅的圈足,具有唐代瓷器圆润丰腴的特色,然而,腹上部直立的细管状长颈却是唐瓷造型中少见的,使瓶体增添了挺劲之美,别具一格。

秘色瓷是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用以进贡宫廷的。唐代越窑秘色瓷长颈瓶高22.4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7.3厘米。瓷器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细腻,发色纯正。

唐代越窑青瓷以其釉色之美著称于世,为当时全国青瓷之冠。唐代越窑青瓷釉质细腻,透明度好,釉色极为优美,青绿色调,浑厚滋润,其胎体灰白色,浅淡的胎骨使釉色愈加亮丽幽美,釉面犹如一湖清水。当时许多文人纷纷吟诗作赋予以赞美。唐人陆羽《茶经》中,形容越窑青瓷“类玉”、“似冰”。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的彩色陶瓷,距今有5,6000年历史了,我们在小学历史课本就认识这件古董文物了。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是陪葬品。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霁蓝釉瓷器市场价格,霁蓝釉描金花鸟纹长颈瓶


霁蓝釉描金花鸟纹长颈瓶(议价)

清代(乾隆)

高43cm口径4.5cm底径12cm

圆口,细长颈,溜肩,腹身圆鼓,通体施霁蓝釉,绘通景式金花松树纹图案,底部浅圈足,内有青花六字方形篆书款。

长颈瓶历史拍卖记录回顾:

拍品年代拍品名称拍卖价值

清雍正胭脂红长颈瓶9200万

清乾隆天蓝彩地金彩2194万

清乾隆松绿地粉彩赶珠1916万

北宋官窑粉青釉长颈瓶1600万

清珐琅彩花鸟纹长颈瓶1380万

清雍正斗彩纒枝番莲纹长1074万

瓶器解析:

陶瓷瓶是陶瓷制成用于盛放液体的容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蟠龙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象耳折方瓶、鹅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凤尾瓶、灯笼瓶、象腿瓶,双陆瓶,转心瓶,转颈瓶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早期的瓶多为尖底圆腹细颈,肩上有供穿绳用的耳或系,显然是用于垂直方向汲水的工具。典型器物如1971年甘肃陇西出土的一只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旋纹彩陶尖底瓶。后来瓶逐渐演变为高身深腹平底,除做实用工具外也具有了装饰功能。历朝历代瓶的造型丰富多样,如隋唐时的双龙饮或双腹并联的传瓶,五代时江浙一带颇为流行做冥器用的多角瓶,取其谐音“多谷”,寓意吉详。两宋时出现的玉壶春瓶和梅瓶本来是酒具,因其型制潇洒儁秀,自元以降逐步演变成纯装饰瓷。清代是瓶类发展的顶峰,此时的瓶其实用价值已渐渐退化而装饰功能占了主导地位,如天球瓶,橄榄瓶,棒槌瓶,观音瓶,灯笼瓶,柳叶瓶,胆瓶等。特别是乾隆年间烧制的转心瓶更是被誉为国宝。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9.2cm,口径51.2cm,足径34.5cm

生产时代: 永乐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盘

说 明: 明永乐

盘折沿,菱花口式,通体作16瓣莲花形,盘心宽大平坦,圈足,细砂底,无款识,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青花底釉青白亮丽,厚润透明。盘心主体图案是一只栖于枇杷枝上的绶带鸟,正回首啄食饱满的枇杷果。内壁绘石榴、桃实、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绘大小缠枝莲花,外沿下绘海水江崖纹,外壁绘折枝菊花纹。

永乐、宣德两朝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之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此盘使用永乐时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浓重艳丽,渗入胎骨,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国内外现存传世的永乐青花瓷,大盘往往以花卉为装饰题材,用枇杷绶带鸟为主题图案的较少见,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一件,天津艺术博物馆一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这件最为精美。

唐长沙窑青釉绿彩草叶纹油盒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窑场之一,产品遍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其装饰新颖、器类丰富,为唐代瓷窑中的翘楚。瓷盒是长沙窑产品中的重要门类,多用作妆奁用具,如镜盒、粉盒、油盒等。其中油盒是用于盛装头油的器皿,本文就来介绍一件唐代长沙窑青釉绿彩草叶纹油盒。

这件长沙窑油盒(图1),通高5、口径5.2、足径9.8厘米,20世纪50年代合肥市北门外高河埂出土,现为安徽博物院藏品。此油盒由盒盖(图2)与盒身(图3)组成,通体施青釉,釉面有开片。盒盖与盒身作子母口扣合。盒身为直壁圆筒形,底部略凸起,盒身上部为隆起的穹形,敛口。盒盖残缺一块,修复,盖面以绿彩绘几片草叶纹图案,装饰风格简洁明快,具有长沙窑一贯的风格特点。

长沙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窑址主要分布在石渚湖周边的山岗。1998年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长沙窑瓷器中发现器上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字样。《全唐诗》中有李群玉诗《石潴》:“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描写了当时石渚湖畔陶瓷器烧造的壮观景象。因此,近年来学者们认为唐代长沙窑当时可能被称为“石渚窑”。

长沙窑以彩装饰为最大特色,在唐代瓷器中独树一帜。常见的有褐彩、绿彩、褐绿双色彩,亦见有少量的黄彩、蓝彩等。研究者认为长沙窑的彩装饰技术的源头可能来自河南巩义窑等窑场,如唐三彩、唐青花等。“安史之乱”后,中原人避乱南迁,河南窑工们将他们用彩的习惯与技术带到了湖南,并进一步创新,形成了长沙窑丰富多彩的彩绘瓷。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梳妆,发式的造型与美化是重要一项,很早妇女们就已懂得用油脂来润发,唐代时梳妆用的头油即以此类敛口瓷盒装盛。唐代《南海寄归内法传》提及瓷、漆器时,有“瓷若油合”的记载,“合”通“盒”,当指瓷质的油盒。

在长沙窑生产的油盒中,也有不少盒盖上彩书“油合”的自铭。如1978年长沙窑窑址上出土有两件盒面书有“油合”二字的青釉盒;镇江、徐州等地考古发掘中也都出土过书有绿彩“油合”的长沙窑青釉盒;上海博物馆、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亦收藏有长沙窑“油合”款青釉盒;最有意义的是2008年扬州凯运商业广场工地唐代墓葬出土的长沙窑青釉褐彩带流盒,盒盖上褐彩书“油合”二字,这件油盒最大特点是盒身一侧带流,进一步说明盒内盛放液体。

由于众多这类敛口盒有“油合”自铭,可以确定它们的用途是盛放梳妆用的头油。这类瓷盒盖合时看上去与一般的瓷盒无异,而打开盒盖,便可发现盒身上部隆起呈穹形,这可以增加油盒的容积,同时作敛口,比一般盒口小很多,则可以减少油脂的挥发。这也充分表明此类穹形敛口盒盛装头油的功能。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赏鉴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短发美女”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

在目前已经出土的仰韶文化早期的人头雕塑中,最为精彩的要数甘肃省博物馆的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见右图)。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为细泥红陶质地,圆鼓腹,平底。腹部以上施以淡淡 的陶衣,器口为圆雕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鼻子、眼睛、嘴皆为镂空,双耳各有小穿孔,可以垂饰物。五官镂空造成的深色阴影,成为 头像富有表现力的因素。

瓶体的彩绘纹饰从上到下分三层大体相同的黑彩图案,主题花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两个弧边三角纹对接组成圆圈,内填充垂弧纹和弧纹;另一部分以斜直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

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

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塑有人像的彩陶瓶仅此一件,该器物也许和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有关,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

从制作手法上看,这件彩陶瓶上的圆雕人头像已运用了雕镂、贴塑、刻划等不同的雕塑手法。脸部五官的位置安排得均匀恰当,整体布局和谐完满,头像体、面的 区分和转折关系明显,而且着重塑造大的体面,注意造型的整体感。这种将小的体面归纳概括在大的体面上简练的艺术手法不断得到继承发展,成为我国雕塑艺术传 统的优秀特点。

这件陶器对于人类的面部造型,表现得非常生动。虽然形象单纯,风格质朴,但都能面目传神,并富有雕塑造型的体积感,说明原始时代的雕塑技术以及对于现实中的人的表现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体现着远古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再现的能力。

这种象形陶器,是原始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美的创作意识中,结合日常所见而创造出来的尚未脱离实用的原始雕塑制作,对于后来的青铜器中多见的象形器物影响很大。

浅谈宋代哥窑瓷器 宋哥窑长颈瓶鉴藏


在2011年的北京瀚海春拍中一件哥窑胆瓶以8,050,000元人民币成交,再次证明了哥窑是属于极高价值的名窑瓷器。对于哥窑的拍卖还可以追溯到1992初,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拍卖预展时,在日本等地展览过的一件宋代哥窑贯耳瓶。

该贯耳瓶与故宫首都博物馆的一件藏品相类似,更加说明了其珍稀性。据了解,当时香港大收藏家欧百龄先生亦曾亲自前往观赏。“但遗憾的是那次的拍卖会被业界众说纷纭,所以才拍到了千万元,否则价位还会更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物研究会理事何满光先生说道。

作为资深的古陶瓷收藏家何满光,被业界行家们称之为“何伯”。根据何伯对哥窑器的探究,他认为哥窑的产地暂不可考。何伯告诉记者,宋代哥窑器物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器形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哥窑有瓷胎、沙胎两种胎质;胎骨厚薄不一;胎色呈黑灰、黄等数种。由于釉层非常厚,使器物的外观圆润饱满,其中胎质疏松者叩之声音沙哑,呈色土黄,似欠火力,釉质凝厚如堆脂,釉色有粉青、月白、灰黄、深浅米黄多种。釉面均开裂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纹状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如铁线,两者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凝聚的釉面则光泽莹润,油滑如酥、如肤微汗只感。器物口沿多精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显现胎骨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垂釉多在口边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形带,除“官窑”外,是为宋代瓷器一绝。后世各窑口作品及历代仿哥窑器均无此特殊现象。宋哥窑器底足工艺分为施釉裹足支钉烧和露胎圈足两种,多数器足因呈黑色而被称之为“铁足”。支烧者钉痕小若芝麻,此为宋器之共同特征;而器型的大小,则决定支钉多少。有些器内留有不等的支钉痕,采用叠套烧所致,此后无这一烧法。露胎圈足,足背平齐或略圆,修足干净利落,手抓不起。器型有贯耳瓶、八方杯、壶等,均为宋代初期所盛行。

何伯说:“至于何谓“宋哥”?何谓“后仿”,就必须要深入分析了解。例如明清以来仿哥窑器很多,大部分都是景德镇所烧制。尽管是工艺精美,但较之宋哥却欠缺一种古朴沉静的韵味。”他还表示,若要对宋代哥窑器物有所全面认识,必须要做到唯物辩证,用传统的目测加科学检验所得到的结果是最具说服力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