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浅谈美丽陶瓷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浅谈美丽陶瓷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中国古代陶瓷器

2020-10-19

陶瓷文化。

中华文化因为陶瓷而变得越来越精彩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品,陶瓷一直是受到了无论是民间和官场的喜爱,而著名的景德镇陶瓷更是闻名于世吗,让世人开始了解中国这么一个古老的国度,并且因为景德镇的陶瓷,传入西方之后,很多人开始是了解了中国。

陶瓷的英文名是“china”,而在陶瓷的广泛流传之后西方人们开始给中国去了一个具有东方色彩的名字“CHINA”,这也是中国英文名的由来,人们在日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开始逐渐的使用起了这个名称起来,这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的有趣的历史由来。

而由此产生的陶瓷文化更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文化,陶瓷图案里记载着的一些鸡鸭牛羊等图案,陶瓷是原始人类进入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在中华文化中渊源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少不了陶瓷对于中国的贡献,陶瓷文化是人们中华文化的基石,我们可以感受到陶瓷文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一些十分珍贵的古玩字画也是从陶瓷中保留下来的,陶瓷的保存文化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许多出土的文物中陶瓷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的文物,人们也已经将陶瓷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陶瓷已经是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都可以看到陶瓷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陶瓷,我们的中华文化因为陶瓷而变得越来越精彩。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传递中国文化 鉴赏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在今年的各大拍卖会中,古董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又再次掀起了天价风波。那么,属于刚刚起步的高古陶瓷的市场潜力又到底有多大呢?资深业内人士何满光表示,高古陶瓷的市场经济价值上涨是迟早的事情。

我国的古代陶瓷中,明代以前的一般都被业界称之为高古陶瓷。著名古瓷收藏家何满光先生,一直致力于收藏古陶瓷数十年,因而有着非常丰富的市场经验。为此,他对此高古陶瓷的前景非常看好。何满光先生现为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广东文物艺术研究会理事,在收藏方面尤以高古陶瓷最为在行。他倾尽毕生精力学习研究五大名窑,更把自己珍藏的2件陶瓷藏品视为人生的精神寄托。而除此以外,作为资深古陶瓷鉴藏家的何满光对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和枢府釉的市场地位也是十分看重。何满光表示,自己珍藏有一件市场比较少见的元代时期的枢府釉四足鼎。对于自己的藏品,何满光也经常为自己的女儿及家人讲解传授鉴赏知识。他时常带领着女儿,到处跑市场去增长见识和拜访名家。资深古瓷鉴藏家何满光凭借自己到处去走访的经验,再结合拍卖会的现状进而对高古类陶瓷的艺术品进行了分析。何满光表示,收藏高古陶是十分有趣味的事情。

高古陶瓷不仅是古文化味道浓厚,而且市场前景也可佳。“目前正是收藏高古陶瓷的最好时机,因为目前它的价值尚处于低洼阶段。”何满光表示,热衷于收藏高古陶瓷的人群已开始越多越多,但还很多高古类的陶瓷没有被古玩商们以珍稀品种的价格出售,但不代表它的价值仅此而已。因为这类陶瓷的年代久远,存世量未必会少于明清陶瓷,因此市场价值依然是有着十分大的增值的潜力。(刘东婷、我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生产陶器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让我们今天也可以通过这些陶瓷艺术品来体味历史长河中的点滴。当代陶瓷艺术的探索者和创作者们,不仅面对着悠久的传统技艺,也在思索着如何发展中国当代的陶瓷艺术。

那么,什么是现代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的新亮点?又如何鉴赏中国的现代陶艺品?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有何不同,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探讨。

以时间为线先从创作时间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产生的第一代陶瓷艺术家因其学习背景、师承来源不同,时代的变迁使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也由于一些艺术家的留学背景,反映出了西方陶瓷艺术与中国的差异。例如祝大年、梅健鹰、郑可、高庄的作品。祝大年曾留学日本,他的作品装饰性强、色彩明朗,透出很强烈的人情味。作为“建国瓷”的主要参与者,他不仅努力恢复地方名窑的生产,也从理论上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做了重要工作;高庄的作品不仅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工艺手段,还反映出了历史时期的特征。

第一代陶瓷艺术家的学生构成了中国第二代陶瓷艺术家。这时,新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一批艺术教育院校的成立,不仅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制,也使中国的学生更多地接受到了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例如,杨永善、周国桢、陈若菊、张守智等,他们的作品注重实用性和创新,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陶艺作者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中国新一代的陶瓷艺术家之中有一部分坚持传统技艺,在材质和工艺方面进行探索,作品精致、感性细腻;也有一部分在作品中体现出更多地糅合各种艺术创作的方法在作品中,探索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不局限在传统的陶瓷造型和功能的基础之上。新一代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吕品昌,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具象,彰显风格;白明的作品清新雅致,富有文人气质,在具象的陶艺作品中表现了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出世和入世的姿态专注于现代陶艺的发展;郑宁在日本留学阶段注重实地研究日本的传统陶艺,作品质朴浑厚,沉稳古拙中现畅达;左正尧,作品表现手法纯净利落,给人以直观的冲击力,有装置艺术的特征;何炳钦,作品根据绞揉成的泥片纹理有意识拼合成装饰形象,既有人为意识的装饰形象效果,又有自然天成的形象效果,给人一种鬼斧神工、天然雕琢的意象。

投身到陶艺创作中的年轻一代,展现出了多元化、开放的、综合的艺术特征。各种实验和创作反映了新一代的陶艺创作者正力求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陶艺创作、重新建立陶艺的创作价值。例如,马跃军的作品力求把对传统平和自然的审美意境与青瓷的色质统一起来。造型上,作品在曲与直、动与静、虚与实的对比形式中,从而使作品自然地流露出音律般的美感;冯澍,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对传统的崇拜,以及对高新技术被动的接受,使其作品写实夸张,运用材料的结合完成对视觉的冲击;王海晨,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诠释青花装饰与现代家具的结合。

以创作地区为线以陶瓷创作的地区来看,像景德镇作为历史上的陶瓷重要产区,名家辈出,很多陶瓷艺术家在景德镇完成创作,作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手工技巧和工艺之美,时至今日,一部分陶瓷艺术家不仅继承了产区精湛的传统工艺技巧,还把这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发扬光大。

浙江省龙泉市自宋代开始就是青瓷的重要产地,现在很多中外陶艺家仍醉心于如冰似玉的青瓷。例如:陶瓷艺术家徐朝兴长期从事龙泉青瓷艺术的创作与工艺研究,有丰富的青瓷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继承了龙泉青瓷传统工艺,熔龙泉哥窑与弟窑于一炉;毛正聪,从事青瓷研究50余年,继承龙泉青瓷传统工艺并勇于创新,自具风格。他的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央台办等机构以及中央领导、海内外人士收藏。

江苏省宜兴市盛产陶器,紫砂陶是其代表产品。宜兴紫砂茶壶历史悠久,名扬天下。历史上制作紫砂壶的名家名作流传甚广,主要以造型取胜:“方非一式,圆不一样”。用紫砂茶壶泡茶,不仅不产生化学变化,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泡出的茶水色泽澄洁透明,茶味醇厚绵长。紫砂茶壶不仅有良好的实用功能,而且造型古朴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色泽丰富含蕴,制作缜密精巧,经过历代艺人千锤百炼的创造,成为工艺价值很高的欣赏品。现在宜兴仍有许多陶艺家继承传统,制作出颇具新意的作品。

福建省德化市以白瓷为名,瓷塑作品最有特色,今天也是重要的陶瓷产区。德化陶瓷艺术家苏清河,作品《坐石观音》艺术瓷雕是苏清河的德化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推出的莹玉系列瓷雕中的莹玉红瓷种新作,作品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手艺。许兴泰的《坐荷观音》在继承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传统瓷塑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作品动感十足,使观音的形象更加世俗化、生活化,极具自由飘逸的造型美。

现代陶瓷市场蓄势待发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背后有厚重的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为依靠,他们又把目光投射到了世界范畴,对中国今日的陶瓷艺术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作品成为印证我国社会发展的可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相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火爆,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于现代陶艺作品还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陶瓷投资主体仍然是中国古代陶瓷,零星的现代陶瓷拍卖还难成气候,往往是个人的收藏行为。

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现在还没有引起市场和人们的关注,并不代表作品不能引发观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中国陶艺有着特殊的历史和背景条件,虽然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路曲折而困难,但是正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陶艺创作者不断对中国陶艺进行思考和探索,影响和成效已经慢慢显现:各种陶艺联展和个展地举办日益增多,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习陶艺的人员不断增加,国际性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在各种拍卖会上开始出现现代陶艺作品,国际艺术收藏界也开始注意到中国一批有实力的陶艺家的作品。所以,我们应以期待的目光看待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市场潜力。艺术品往往由时间来检验,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不会在人们暂时的漠视的目光下萎缩,而是正以蓄势待发的姿态准备着。

便携显微协助文物修复让中国文化完美传承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的艺术文明。这些年代久远的文物遗存,成为世界宝贵财富。然而,众多的历史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自然或者人为方面的破坏和损害,而文物修复技术可使这些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有宫殿、寺庙、石窟、遗址等;馆藏文物方面有金属器物,陶器,瓷器、漆器、木器、石器、玉器、纺织品、纸质文物等。凡此种种,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和结晶,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但是,这些历史久远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光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自然或者人为方面破坏和损害,如金属文物锈蚀,陶器、瓷器破碎,石雕残崩,木器和竹器干裂、皱缩,出土的纺织品、纸张文物腐朽,所有这些历史文物都要进行专业的抢救和修复才能长期地保存下去。

文物修复技术以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文物的修复与复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文物的类别不同,它的修复方法也不同,修复人员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借助必要的科学仪器,结合科学的保护措施灵活运用。

有些人或许觉得:“文物修复不就是把损坏的文物粘在一起吗?”其实不然,以古瓷器修复为例,古瓷器修复就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并不是简单的把损坏的瓷片粘一起就叫修复,不合理、不科学的修复可对文物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工作人员应用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3R-MSV500

检测陶俑修复效果

一般古瓷器修复流程:碎片分拣→清洗碎片→拼接碎片→补配瓷片→瓷器上色→瓷器做釉→瓷器做旧。瓷器在修复前后可使用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看瓷片的微观纹理,花纹走向,进行前后对比。瓷器修复最难的是恢复瓷器的神韵,而这些神韵的细节往往肉眼是无法识别的,需要通过微观痕迹来鉴别文物原有的特点。

[艾尼提:Anyty]3R-MSV500显微镜观看瓷片纹理

现代文物修复技术可使受损坏、破坏的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便携式显微镜作为文物修复行业重要辅助工具,对于文物修复中的颜色分析、距离测量、细节分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便携式显微镜的应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突破和创新,应用前景广泛。[艾尼提:Anyty]是便携式显微镜领军品牌,针对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等行业,推出3R-MSV500、3R-WM461WIFI和3R-WM461PCTV等不同型号。详情可登录[艾尼提官网]:http://.cn。

卡通瓷另类诠释中国文化 青花瓷新作《三十六记》


卡通瓷另类诠释中国文化 青花瓷新作《三十六记》

2010年开春,才提艺瓷的三维展厅重磅推出徐才提大师的最新力作——《三十六计》。作品以徐大师近期的科研新成果——中国白窑变青花为诠释载体,再续前期《悟》系列、《孔子》系列,追溯文化源流,以讲故事的呈现方式,逐一再现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精髓“三十六计”的内涵。徐大师本次在作品表现方面,尤令人叹服的是其中国文化情结的另类诠释方式。

窑变青花,大胆锐意

在瓷都德化陶瓷产业开始全面投身于后工业时代、后危机时代的角逐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所面临的逼仄挑战。有人曾严肃地说,德化陶瓷工艺界里,徐才提是一个会思考者。一个坚持思考的人,必然要经历思想的诸多挣扎与蜕变,承受破茧的阵痛,方能迎来化蝶的风光。

徐才提从一个到处投师求艺的学徒起家,怀着对瓷雕艺术的朴素情感与美好向往,多年来从不放弃自我追寻的执着心态。在才提艺瓷的各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属于其个人自我色彩浓厚的艺术追求倾向。徐大师曾坦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作品,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意愿去表达艺术,那是一种精神的残酷折磨。

一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徐才提大师,将自己独创研制的中国白窑变青花瓷雕艺术作品推向世人时,也收到了褒贬不一的看法。有人认为“青花”为传统的笔绘手工艺,至多在现今增加了青花贴纸的方式,而如今的徐才提大师将其推向“窑变”的一方,似乎难以解释。大胆锐意、敢于创新的徐大师则认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意与新说法是应该允许的,宽容的艺术才能推进艺术的精进。“青花”也不独只为手绘或花纸所称,如果仅是一种称呼的话,将之创新式地用于中国白瓷雕的窑变艺术中,用于新研制而出的近似于“青花”风格的作品中,使“青花”风格的艺术特色成为新艺术作品的表达,即使在他人眼里另类了,但仍不可改变它的艺术性,并且是属于独创的艺术。

“三十六计”本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徐才提大师以独家的“窑变青花”来诠释,如何不另类?而且还另类得有理,另类得优秀!审视窑变青花《三十六计》,既能觉出青花呈现的清新亲切感,又能于窑变的纹理线条中琢磨到纷纭幻化的多变感。以一种全然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来阐述自我的艺术思索,这应该是每一个艺术创作者的幸福追求。

卡通角色,中西妙意

熟悉徐才提大师的人,都知道他以宗教瓷雕出身,手头有着扎实精湛的传统瓷雕技艺。而乍一看窑变青花新作《三十六计》,人们时而琢磨,时而深思,时而领悟,时而开怀,不得不为其卡通形象的妙意主创深深折服。

《三十六计》整体三十六件,一件一计分别诠释。原以为传统文化的展现,角色定位大多为古人形象。但这种思维定势终究不符合徐大师的路子,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风行全球的动画制作《猫和老鼠》,从而跳脱窠臼,于大俗中创造出大雅的艺术。作品中每一计均以卡通的猫与老鼠为故事主角。在平展的古朴卷轴上,猫和老鼠情态可掬地演绎着每一个斗智斗勇的时刻,辅以个别妙趣横生的语言、关键定位的道具,原本底蕴深沉复杂的三十六计,居然就被三两个小角色给白描式的释放出来了。

比如第十计“笑里藏刀”,书简的右边是老鼠正在远观,送了一份礼给猫,在猫打开礼盒的瞬间,从礼盒里猛然击打出一记拳头,正中猫头。以这么一个小故事既简单呈现出猫与老鼠之间的矛盾斗争,又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笑里藏刀”的本意。再如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徐大师巧妙地将猫与老鼠的矛盾,嫁接到了狗的身上。故事里的猫手执一把弓,已然射出的箭并未射中老鼠,却射中了一旁的大狗屁股上,失手铸成大错的猫,一脸的惊悸,而老鼠一手捂嘴,似是惊讶,似是窃喜,很是生动。

第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居然是猫在老鼠面前摆了一堆的糕点酒食,以此诱惑老鼠;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的表现更似恶作剧,老鼠将猫放在盆里的假牙给偷走了,“看你怎么吃我”,表现得诙谐可爱;在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売”里,老鼠干脆就把裤子留在猫的爪子里,自己蹓之大吉;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原是指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老鼠有恃无恐地玩起电动玩具车,公然以借路为名向猫挑衅;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小小老鼠借助大狗的威仪,装出一个狗头来吓唬猫,角色中的矛盾冲突与微妙关系处理得新鲜有趣,又不失原文化的诠释。

因此,《三十六计》里的三十六个小故事,以凝固的动画、定格的情节将中国传统兵家谋略聚焦放大式地讲述出来了,既给人一个可供学习的通俗而巧妙的范本,又为欣赏者留足了回味与深度思考与感悟的空间。

徐大师说,要创作《三十六计》的想法已然生成日久,要么是手头忙乱,腾不出时间和精力,要么是长久以来苦于找不到最佳的表现方式,在一次偶然的闲暇时日里,陪孩子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猛然间就悟到这两个每时每刻斗得不可开交的猫鼠角色,便是最佳的表现方式。可见,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艺术灵感从来都不吝于眷顾。

才提艺瓷的窑变青花《三十六计》,预计限量只做“三十六套”。对于徐才提大师的新作,我们仍拭目以待。

景德镇古瓷精品即将赴法参加中国文化年


法国总统盛赞中国陶瓷文化

为庆祝瓷都千年华诞,市文化局、馆、景德镇官窑博物馆即将在5月中旬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燃烧的辉煌——景德镇古瓷精品展”。法国总统希拉克热爱中国文化,获悉这一消息,专门致信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表示祝贺,并盛赞“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使得中国文化闻名世界,尤其闻名欧洲”。中法文化年中方总负责人、文化部长孙家正也为赴法景德镇古瓷展题词,称赞“中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明,其中陶瓷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代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本次景德镇古瓷展是赴法中国文化年十大文物展览之一,江西省唯一的赴法中国文化年项目。该展系我市首次赴欧洲大陆的文物展,汇集了宋、元、明、清的60件瓷艺精品,其中一级文物12件。展览筹备期间就已激发了英国、西班牙、希腊等许多国家艺术爱好者赴法观展的兴趣。参展的著名古瓷品种有元代青花龙纹梅瓶、明代宣德五彩鸳鸯莲池纹盘、清康熙十二月花神杯、雍正粉彩八仙笔筒、乾隆粉彩葫芦瓶等。

《神采雅器国之瑰宝——中国文化展》现将展览及展品征集


一、展览相关情况

1、展览时间:2017年5月22日至8月21日

2、展览地点:中国政协文史馆(北京)

3、展览举办单位:指导单位:江西省政协

主办单位:中国政协文史馆、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

承办单位:景德镇市陶文旅集团

二、展品征集相关内容

1、展品要求:

(1)展品能够代表最高水平,能够体现发展最新成就,包括历代名瓷高仿精品、现代日用陶瓷、现代艺术陶瓷、高新技术陶瓷;

(2)展品设计新颖,工艺独特,装饰创新,主题积极健康,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2、征集范围:

(1)全市陶瓷相关企事业单位

(2)全市陶瓷院校、科研院所

(3)社会团体和民间个人收藏

3、展品征集方法

(1)展品征集初选:

展品征集初选采取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形式,即送展方在初选阶段,发送展品图片与文字即可。每件(套)展品图片三张,展品说明控制在五十字以内。

初选时间:通告之日起至2017年2月15日

联系人:徐俊

联系电话:13807984299

邮箱:[email protected]

(2)展品收集:

展品通过初选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收集:

收集时间:2017年2月20日至2月28日

收集地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联系人:叶谦

联系电话:13907982979

(3)征集展品评审:

组织5-7人专家评审组对通过初选展品进行最终评审,确定入展展品。

4、展品征集其他相关事项

(1)本次征集及展览不收取任何费用;

(2)送展品必须正式包装,并附展品名称、规格、作者姓名或单位名称、简介和相关证书;

(3)入展品可标署展品名称、企业名称或所有者名称;

(4)送展方送展品每人原则上1件(套);

(5)入选展品将录入《神采雅器•国之瑰宝---中国文化展》图录画册;

(6)展览结束后,展品返还送展方;

(7)未尽事宜,以组委会办公室解释为准。

匠心造物 瓷韵中国 中国文化传承推广工程大师精品展隆重开幕


2018年8月11日,“匠心造物·瓷韵中国——中国文化传承推广工程大师精品展”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秦锡麟、唐自强、徐庆庚、戚培才、彭竞强、刘少平、邱含在内的四十多位国大师和当代优秀中青年艺术陶瓷精品。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落实国家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展出兼备收藏价值与文化价值的陶瓷艺术精品,让陶瓷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收藏天下作为文化推广工程的唯一合作单位参与了此次开幕,并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收藏天下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挖掘陶瓷艺术文化价值

邱含大师作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代表与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学术角度出发,整合景德镇优质艺术陶瓷资源;收藏天下从市场角度出发搭建交流交易平台,双方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以陶瓷文化推广传播作为宗旨,充分挖掘陶瓷独有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

收藏天下开启中国陶瓷收藏的电商新时代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下通过展览对陶瓷精品进行展示体验,让藏友切实的感受到陶瓷之魅力;线上利用收藏天下专业团队、平台渠道资源、优质的陶瓷大师资源,开展有关陶瓷的品类、大师等专场,全面加快陶瓷推广进程、扩宽陶瓷收藏渠道,将陶瓷精品推而广之,从而开启中国陶瓷收藏的电商新时代。

此次陶瓷文化推广工程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学术界文博系统等业内专家学者的肯定支持

景德镇市副市长熊皓;景德镇市美协主席何炳钦;中国陶瓷博物馆副馆长黄勇;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少平;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书记尹霞;江西工艺美术馆副馆长陈敏;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总工艺美术师邱含;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李少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唐自强、徐庆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戚培才、彭竞强;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等各领域权威人士出席活动。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书记尹霞表示:本次文化推广工程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响应国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同时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和收藏天下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同力推动陶瓷文化传播,结合学术和市场大力发展陶瓷文化产业,让走进千家万户,实现“陶瓷艺术为人民服务”。

景德镇市副市长熊皓表示:本次展览是一个高水准、高标准、高层次的展览。参加本次展览的大师们在陶瓷领域有着独到的造诣,在行业做出突出贡献,展出的作品均为大师多年以来的精品之作。景德镇瓷器在继承中创新,要坚定树立文化自信,此次活动在推动文化传播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维度的推广了文化的发展,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景德镇瓷器文化走得更高、更远。

景德镇市美协主席何炳钦表示:中国产瓷器的窑口很多,真正声名在外被世界所认知的只有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瓷器是诸多陶瓷品类里面艺术语言最丰富、艺术表现力最强的,本次展出的这些艺术陶瓷作品在传承创新上可圈可点,这些艺术家是发展的重要力量。

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少平: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收藏市场的重要门类,古代景德镇的官窑瓷器让藏家趋之若鹜,近现代及当代的景德镇瓷器同样是收藏市场赏的宠儿,今天这些参展的艺术家具有高水准独具匠心,他们的作品也是藏家追逐的热点。

中国陶瓷博物馆副馆长黄勇:景德镇瓷器遍布世界上各大博物馆,是其重要的馆藏部分,这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景德镇的骄傲。近现代陶瓷作为古代官窑瓷器收藏价值的延伸,现在的一些瓷器无论是在工艺还是画面上均已超过了古代的瓷器,这次活动中的陶瓷艺术家的作品有些已经被博物馆收藏,有些未来也会被博物馆收藏。

江西工艺美术馆副馆长陈敏:此次展览展出的艺术陶瓷,从老中青三代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具有高超艺术造诣、具有时代风貌的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陶瓷精品,这些参展的艺术家都是他们所在梯队的佼佼者,相信他们在未来的艺术生涯中,能为推动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李少景:近当代陶瓷艺术家作为陶瓷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陶瓷造诣颇深,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他们在传承优秀的手工制瓷技艺的同时,又加以创新,使其不仅具有传统自身不断创新,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意蕴和时代气息,突破了原有传统框架,给人以新的启迪。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唐自强:在千余年的制瓷史上,涌现出许多惊才绝艳之辈,他们将景德镇的瓷器推上一个又一个高峰,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历史在向前发展,同样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当下的一些中青年,功底扎实锐意创新,他们创造的瓷器让世人刮目相看。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胡建涛作为中青年艺术家代表发言:景德镇瓷器的辉煌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对技艺钻研以及对匠人精神的坚守,作为中青年队伍的我们,肩负着传承的使命,不仅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技艺和精神,也要在提升自己技艺的同时发挥独特的风格,创新进取,为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活动现场,除学术界、文博系统、业内专家学者外,还有数千名陶瓷爱好者来到精品展一睹大师之风范,作品之气韵。新浪收藏、雅昌艺术网、搜狐网、江南都市报、中国江西网、瓷都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

全程在线直播展览活动,与你实时分享精彩时分

此次活动分为开幕式、研讨会和展览厅三个部分,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与没能到达现场的藏友分享活动的精彩。研讨会是一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碰撞,围绕如何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互联网+等新时代的方式进一步实现陶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就本次参展艺术家和作品做出肯定。

大力推广陶瓷文化,让陶瓷艺术真正为人民服务

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号召,落实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表示:作为文化推广工程的战略合作伙伴、唯一合作单位,将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携手同力推动陶瓷传播,让中华千年陶瓷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收藏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实现让陶瓷艺术真正为人民服务。

会后,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陪同景德镇市副市长熊皓参观展厅。

陶瓷与美丽的古玩字画的重要的联系


陶瓷对于古玩字画的重要的联系

造纸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产生了影响世界的纸张,让人们摆脱了原始的要依靠其他的显示工具的一种方式,给中华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加速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让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而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古玩字画,这些东西让中华文化变得十分的有韵味,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自古以来,古玩字画就是让人们十分喜爱的娱乐方式,所以很多人开始在自己日常生活中都是十分的乐意的去收藏一些十分有意义的古玩字画的。

许多美丽珍贵的古玩字画是十分的具有意义的,在社会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就是靠古玩字画流传下来,而在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伟大而用聪明的先辈们开始用一些陶瓷去让这些古玩字画流传下来,而这就是显示出了陶瓷对于古玩字画的重要的联系。

正是有了这么多的陶瓷,这些珍贵的古玩字画才得以让后人知晓这些文化,所以说,陶瓷对于古玩字画的发展是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在现实社会中,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藏一些比较具有历史意义的古文字画,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玩字画十分浅显的表现出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玩字画的完整的保留为世界的文化留下了很大的影响,让世界开始去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起到了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从侧面也是印证了陶瓷对于古玩字画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的。

日本陶瓷文化之路——中朝陶瓷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细数日本陶瓷发展之路

陶瓷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人们征服水、火、土的艺术结晶。千万年来,勤劳智慧的各族先民抟土成金,造就出风采各异、精美绝伦的无数陶瓷佳作,它们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永不腐朽,历久弥新,犹如一部厚重的人类文明史诗,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远古到现代的人文精神与自然情怀。

日本最早的土器绳纹,出现于公元前四五千年,由原始部落的妇女徒手捏制,露天烧成,它堪称世界上较早的陶瓷艺术品。日本原始狩猎生活时代持续了一万年之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亚洲的其他国家,陶瓷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与中国、越南和朝鲜相距甚远。然而,明治维新后,日本陶瓷产业飞速发展,仅经历百余年时间,便一跃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陶瓷王国”,创造出有田烧、锅岛烧、美浓烧、唐津烧和乐烧等享誉世界的名品,无论陶瓷质量还是单个价值,均凌驾于越南和朝鲜之上,与中国瓷器媲美。纵观全球,日本民众日用瓷质量之高、种类之丰富、陶艺家之众多、技术之精湛、国外贸易出口量之大、市场成熟度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显见的,究其原因,除了历史的垂青,更源自日本民族对陶瓷艺术的执著与热爱。

一、汲取邻国陶瓷文化营养

世界陶瓷艺术有两大源流,一是中国,二是西亚。陶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公元前7000年产生以来,创造出众多令世人惊叹的艺术瑰宝。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灿烂星光,不仅光耀中华大地,也照亮了周边诸国,辐射到隔海相望的日本。日本陶瓷的起源和发展,其每一步历史进程都深受中国和朝鲜的影响,所以有人把朝鲜比做日本陶瓷之母,中国则是日本陶瓷之父。

1. 中国陶瓷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陶器釉药的使用比中国晚二千多年,瓷器的起源也比中国晚一千年以上,然而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好学生”,日本陶瓷亦是在华夏文化沃土之上成长起来的。公元五世纪,中国辘轳成型和高温烧成技术,经朝鲜传入日本,促使其成功地烧制出了须惠器,日本就此从土器时代跨入了陶器时代;公元八世纪,中国陶瓷史上诞生了著名的唐三彩,这颗璀璨的明珠让全世界为之震撼,生产工艺也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海外西亚的波斯烧出了“波斯三彩”,朝鲜半岛烧出了“新罗三彩”,在中国陶工的参与下,日本的奈良宫廷烧制出了“奈良三彩”。虽然不如唐三彩工艺精湛,但日本第一次生产出了人工釉料,结束了陶瓷色泽灰暗的历史;公元十二世纪,在中国宋代白瓷、青瓷以及铁釉陶器的影响下,濑户窑烧制出了独具特色的古濑户;公元十七世纪,有田陶工酒井田柿右卫门,以中国明末清初的釉上红彩为范本,始创日本彩绘瓷器。毫不夸张地说,在十九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日本陶瓷文化完全是在中国的“传授”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中国,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进度要晚几千年;如果没有中国,日本更毫无传统工艺美术可言。

中国制陶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流向日本。因连年的战乱和灾荒而逃亡到日本列岛的中国移民,其中一些便是以制陶为生的陶工,他们是中国制陶技术最早的传播者。隋唐以后,日本向中国不断派遣学习先进技术的使臣,陶瓷技艺便连同军事、医学、绘画、书法、印刷等文化一同传入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吉备真备,曾作为遣唐使两次来到中国,并将中国陶工带回日本传授技艺,为日本陶瓷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南宋和明末,加藤四郎和伊藤五良太甫先后到中国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濑户天目”和“祥瑞手”两种日本著名陶瓷的创烧,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2. 朝鲜陶瓷文化对日本的贡献

如果说用泥土制陶是人类的远古创造,那么瓷器却无可争辩是中国人独有的发明。日本是东亚地区瓷器产生最晚的国家,朝鲜半岛的瓷文化,促进了日本瓷器时代的到来。由于历史上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关系,汉文化呈占领性输入,所以早在公元918年,朝鲜还处于高丽时代就学会了中国的制瓷技术。经过朝鲜人民的艰辛探索,形成了朝鲜半岛独特的制瓷风格,如“象嵌”手法,就是在中国陶瓷技艺的基础上,做了装饰上的创新。1592年至1598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因为战争中日本从朝鲜掠夺了大批陶工,因此这次战争也被称为“陶瓷战争”。仅以岛津义弘出征朝鲜回国时为例,被掳回的朝鲜陶工就有22姓80余人,这些被当做“战利品”的陶工纷纷在日本定居下来,并开窑延续制陶技能。其中被锅岛藩主带回的李参平,于1616年在有田泉山发现了瓷土,并成功地烧制出白瓷和青瓷,开启了日本的瓷器时代。

正是中国和朝鲜对日本“主动”或“被动”的影响与贡献,才使得日本进入了瓷器的大发展时代,陶瓷产业也迎来了空前的繁盛期。

二、根植民族传统文化土壤

任何艺术都是以文化为母体,又是以文化为依归的。文化生态是陶瓷艺术生长发育的土壤,也是陶瓷艺术生命的根基。日本陶瓷文化的发展之路,不可避免地携带着中国和朝鲜的深刻烙印,但古代的“汉风”和近代的“欧化”思潮,都不能完全取代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本土思想仍然是日本文化的精髓。从古至今,日本陶艺家们在深度汲取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又坚定地保持着本土固有的文化传统,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格调和艺术品味,进行借鉴、融合、转化和创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陶瓷文化体系,形成了区别于世界任何其他民族的列岛风格与个性。

1. 崇尚自然的禅宗意境

日本文化艺术的核心是禅宗。禅,原本为佛家的一个修炼法门,从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代代承传沿袭,已完全融入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之中,被信奉为艺术与智慧的最高境界人们在倒茶时有禅,插花时有禅,读书时有禅,制陶时也有禅。在禅宗美学理念的影响下,日本陶瓷与精美有致的中国陶瓷和找不到一丝缺憾的英国陶瓷相比,更具有自然天成、简约粗犷的美感。粗糙、歪扭的茶具,无釉、无花纹的盘子和形状不规则的碗,拙朴至极,看似信手拈来,却凝固了禅宗的空寂与豁达、淡泊与无心。如果说日本的青花和彩瓷是受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那么这种崇尚自然的质朴之风,则是日本列岛的原始产物。同时,朴实无华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无不与日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日本是个岛国,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片树叶、一株花草、一尾小鱼都可以成为陶艺家们灵感的源泉,他们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嵌入泥土之中。坯胎之韵味、肌理之唯美、烟火之强弱,都在器物上产生偶然又必然的妙趣。温润淡雅,古朴闲然之感仿佛是自然的造化,又好似缔造者不经意间心境的渗入与流露,千百年后,观赏者依然能从一罐一碟中感受到“静、虚、空灵”的禅宗境界。

2. 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纵观中国的陶瓷历史,为封建统治阶级制造完美无瑕艺术品的官窑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有些民窑也生产精品,但它们从未成为中国陶瓷文化的主流。在官窑的高雅艺术绝技逐渐失传的今天,民用陶瓷也仅能满足百姓吃饭喝水的基本需求,探求陶瓷独有的审美价值只有依靠古董陶瓷了。而日本却是世界上将陶瓷艺术融入生活最为出色的民族,其陶瓷文化致力于追求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高度和谐统一。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实用化,精致和民用互不矛盾,功能与美感融为一体。亲切柔和,颇具人间烟火的艺术气息,不会让人产生高不可攀的距离与隔阂,所以品质优良的茶碗、水罐、花器等实用器皿在日本均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在现代陶瓷的创作设计中,西方陶艺已经发展为纯粹的造型艺术,而日本依然坚持功能效用和艺术表现力相结合的道路,在汲取和借鉴西方陶瓷文化精华的同时,坚定地继承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创作理念。

3. 三大文化形式的展示传承

茶道、花道、日本料理是日本三大独特的文化形式,对日本陶瓷文化的演绎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三大文化中,以茶道的影响最为深远。公元八世纪,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随着时代的更迭,日趋兴盛,并逐步从日常生活中的饮茶习俗上升到了宗教、政治和美学的高度,完全渗透到日本民族的血液和社会的各个阶层。十六世纪后期,茶道大师千利休创立了“佗茶”, 为茶道文化融入了“佗”与“寂”的深刻内涵,倡导人们从世俗名利中解脱出来,悠然闲适、淡泊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孤寂。茶碗是茶道精神的核心载体,在茶道具中占有最高的地位,而且必须具备简练恬静、高雅庄重的崇高品格,方能担当起陶冶性情、洁净灵魂的崇高使命。当代日本著名茶会所使用的茶碗价值,普遍都在数百万日元以上,但在日本的陶瓷史上,名茶碗就像古董一样极其稀少。日本人常说:“一乐,二萩,三唐津”,指的就是与茶道密切相关的三大茶具品牌:乐烧、萩烧和唐津烧。最为著名的乐烧,始创于桃山时代(1573—1603),柔和温馨,略带伤感之美,每一件都是作者心绪的反映,在经历了400余年的洗礼后,仍然深受国内外茶人们的喜爱。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期的佛堂供花,通过植物的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而日本的料理即“和食”,起源于日本列岛,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所使用的陶瓷器皿亦十分精致和考究,往往超过食物本身带给人的惊喜,中国古人讲的“美食不如美器”,在日本料理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正是由于茶道、花道和日本料理需要数目庞大的陶瓷用品,所以这三大文化形式对日本陶瓷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4. 精益求精的工艺追求

日本有一种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资源,那就是极具奉献精神和视质量为生命的劳动者。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日本人在工艺技术方面从不含糊,所坚持的高标准,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对一切产品的任何细节,都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许多欧美国家流行的质量“宽容度”,在日本根本行不通。协同作业的团队意识、严格遵守的操作流程、精益求精的工艺追求,深植于每一位陶艺家的思想,并带到每一件作品的创作中,从而铸就了日本陶瓷在设计和工艺上的超高水准。

三、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

日本能够在陶瓷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决非偶然。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让陶瓷之美深入人心。人们制作陶瓷、使用陶瓷、推销陶瓷,在赢得全世界的赞誉之后,又激发人们更加热爱本民族的陶瓷艺术,进而购买更多的陶瓷用品。日本的陶瓷文化最终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陶瓷产业的高速发展。

1. 广泛的民众基础

世界上只有日本人还在使用四百年前的茶碗。日本民众对陶瓷的热爱和痴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陶瓷艺术不仅造就了众多艺术家,更陶冶和提升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在日本,瓷土和釉料可以很方便地买到,除专业人士外,很多陶瓷爱好者在家里也备置电窑,亲手烧制陶瓷作品。一个家庭拥有瓷器的多少,还体现着主人的审美情趣、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日本虽然承袭的是东方文化,但在饮食器皿上的礼数比西方国家有过之无不及,每个家庭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陶瓷餐具的样式和品种。

日本是一个团体意识极强的国家,由民间自发组织的陶瓷社团百花齐放,为专业陶艺家和非专业陶瓷爱好者,提供了共同交流信息、切磋技艺的平台。同时,日本不仅在大专院校开设陶瓷课程,而且各类陶瓷培训机构也遍布国内外,他们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们的实际操作经验。

2. 陶艺家的乐园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以靠卖作品维持生计的陶艺家寥寥无几,但日本却为陶艺家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日本的陶瓷流派繁多,到了近现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常被认定为“人间国宝”,其作品价值自然不菲;而普通陶艺家的作品,因为广阔的市场需求,也很抢手。因为日本陶艺家们在实现艺术梦想的同时,还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和广泛的社会尊重,所以日本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技艺最为精湛的陶艺从业者。例如,日本第79任首相细川护熙在离开政坛之后,便做起了陶艺师,可见这个行业的社会地位非同一般。

3. 政府的大力支持

1616年,朝鲜陶工李参平在有田烧制瓷器成功后,藩政府就意识到,这一新兴产业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便对所属藩窑实行保护和奖励政策,投入巨资,精选原料,选拔优秀工人和画师烧制,同时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残次品率,对陶工更是爱护有加,让他们生活安定富足。一系列的扶植举措,造就了锅岛烧成为日本最精美的瓷器,并作为藩属官窑延续了长达250年的繁盛。

十九世纪末期,日本政府开始踊跃参加欧美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使日本的陶瓷艺术在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73年,日本参加了奥地利维也纳万国博览会,精心选拔具有各种技能的24名研修生,其中包括有田和京都的3名陶工;1876年,又参加了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日本政府极力鼓励私人参展,并给予优惠政策,承担所有参展商的交通费和展品的运输费。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方媒体好评如潮,萨摩烧、有田烧等众多作品荣获奖项。博览会效应,不仅提升了日本陶瓷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而且西方的新思想、新技术也为日本陶瓷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机械化生产成为现实。日本陶瓷的出口额,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扩大了一千多万倍。

4. 立法及保护制度

日本是世界上最先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国家。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是受到了日本“无形文化财”这一概念的影响。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对有形文化财和无形文化财提出了保护,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在国家立法中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大法。从1954年开始,日本每年举办一次“日本传统工艺展”,该展览代表全国传统工艺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又确立了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的认定制度,俗称“人间国宝”。这项最高荣誉的设立,不仅推动了日本民族工艺水平的全面发展,更体现了日本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尊重。

陶瓷的诞生,源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千万年来,人类是陶瓷艺术长河中永不疲倦的跋涉者,艰辛寻求的不仅仅是水、火、土凝结成器后的实用和观赏价值,更多的是享受在创造过程中融入的情感、智慧和企盼的欢愉。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追求精神与技艺的自我完善,也许就是陶瓷文化绵延万年、经久不衰的真正魅力所在。日本民族在发展陶瓷文化的道路上,兼容并蓄地学习外来文化的能力,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文化永续发展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地挑战世界巅峰的决心和勇气,对世界各国陶瓷文化的发展都是一种深刻的借鉴和启迪。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浅谈美丽陶瓷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浅谈美丽陶瓷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