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 导航 >

陶瓷器上“系”的来源和特点

陶瓷器上“系”的来源和特点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纹 古代陶瓷器

2020-10-22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现在的瓷器,用“系”的难以看见。为什么少用“系”,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把盛装在陶瓷器皿中的酒水、食品、杂物等吊挂起来或提移于他处。

陶瓷器皿上的系,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牷系,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为人类的艺术添色加彩。远在新石器时期,陶器已出现在当时的人类生活之中。

进入阶级社会后,陶器在人类生活中的利用价值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作为日常生活器皿,陶器对社会生活有了全方位的参与。还是由于那种盛装于高处和提移于它处的原因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陶器之上的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富有变化。

陶器上出现系,其来源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来源于陶器中的残破器;残破器器壁上的空洞引发了注意,而穿绳于陶器壁上的空洞便可以将这件陶器提起来。这种对空洞的利用使人得到了启发,于是在陶器壁上有人为地戳出来的洞,以便让陶器的使用空间扩大化。

其二是用作炊具的陶器,为避免烫手在陶器上安装把柄,而后固定的把柄逐步成了陶器中的一部分。系设置的位置一般处在陶器的肩部,而立于地面陶器的肩部正是人们席地而坐时视线所及之处。

陶器肩部的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从而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以自身如此的引人注目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系在陶器上的位置分布,越是符合力学原理越是呈现出不凡的艺术品位;系的位置与系的数量、形状在各个历史时间段中都有了变化,都是朝着艺术化不断发展的足迹。

系在陶瓷器上的数量,一开始只有两个;一般是对立、对称排列。而后系在陶器和以后的瓷器上逐渐增多数量,多至八个以上者到魏晋时期也很常见。

系的数量变多但没有影响系的分布排列牷依旧保持着对立并且对称的传统。系的形状在系的变化中不仅变异速率最快,而且变换样式最多。

用于陶瓷器之上的系,其位置、其形状与耳、钮相差不大,故而在判断上时有混淆。其实,系与耳、钮在功能使用上是有差别的;用于穿绳者才有资格称之为系。

作为炊具的陶器,一般只有一对系。这种安装在炊器之上的系,形似耳;而且系身粗、系空也大,这种形状的系有利于将炊器进行悬挂。

而安装在盛装器上的系,一般为多组并且成双。这种安装在盛装器上的系,形似钮;而且系身细,系空也小。这种形状的系有利于穿绳从而将盛装器进行提移或吊挂。

系的形状,的确难以计量;常见的鼻形、环形、半环形、乳钉形、耳形、桥形等。

在大部分的系身之上,施有纹饰。而纹饰的种类,同样也是难以计数;常见的有弦纹、绳纹、齿纹、勾连云纹、斜点纹、方格纹、水波纹、曲折纹、回字纹、云雷纹、羽状纹和复合纹等,有些系身之上还有彩绘和点彩装饰。

系的形状、纹饰、釉色的变化,是艺术的写真;而每一次或每一项艺术的写真都是一种诉说。

不同形状、不同纹饰和不同釉色的系诉说着与之相应时代里的时间段,诉说着与之相应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诉说着与之相应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趋向。

青釉盘口瓷壶是东汉、三国东吴至唐代盛行的瓷制品。其之上的系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由环形演变到桥形,再由桥形演变为条形。东汉时出现的横向系一改竖向系的固有传统。

自东汉起,采用横竖系的搭配一直延续下来。东晋时的瓷罐系的形状也由西晋的半环形变成为桥形;于是,半环形系就成了西晋的标志,而桥形系也就成为东晋时期的代表样式。

瓷罐的系由桥形变成了条形,那么这种瓷罐的年代就应该是南朝或者是南朝以后的瓷制产品。

隋唐时期,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条件的改善,盛装食杂的瓷器可以放进柜橱之中,于是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将食杂物进行吊挂、提移举止减少后,逐步变小,并且还逐步将自身的实用功能退让出来,从而在陶瓷器上成为了一种装饰符号。

在隋唐时期以前,就有将细小的系安装在器物口沿部位上的示例;如此细小的系与庞大的器物容量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无法承受器物本身的重量便可以断定这种系在这种器物上仅是一种点缀而已。

系在功能使用中的弱化并没有使系在陶瓷器上的消失,在后代的岁月里依然可以见到它的存在;在有些壶盖和壶身上都安有小小的圆系,再用绳串联以免倒注时壶盖摔落破碎,如今所用水壶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设计。

系与人类的生活一直有着联系,这种联系是系存在的前提。系从远古发展而来,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生活上的便利和精神上的享受;应该留意和关注在陶瓷器上那些不起眼的系,因为它们既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也能将生动的历史予以细细地诉说。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越窑和越窑窑系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越窑位于浙江省,唐代越窑的烧造地主要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以后逐渐扩展,形成越窑窑系。按越窑器型和风格可分为初唐时期和中晚唐时期。

初唐时期越窑的瓷器基本沿袭了南朝和隋代的风格,胎质粗松,胎色灰白,釉色青黄,胎、釉结合不紧密,易剥落。器型的种类也比较单一,有瓷盅和鸡首壶等,还盛行折腹碗。

中晚唐时期的越窑生产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烧瓷的窑场大量增加,器物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瓷土经过了更为细致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使用前也是几经揉炼,制作的瓷胎细腻致密,胎面光滑,浑然一体,气孔很少,胎色有灰、淡灰、淡紫等。釉色黄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透明,釉层匀净,开片或剥釉的现象很少见,器型中规中矩。

中唐以后,越窑普遍采用匣钵装烧,为高质量瓷器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唐代晚期,制作更加精细,胎体明显减轻,圈足纤细或外撇,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面也更加滋润光滑。

中晚唐越窑青瓷的造型在影响其他窑口的同时,也广泛吸取了它们精品的样式,又吸取玉、石、陶艺的风格,尤其是仿制金银器的工艺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比如碗,这时流行撇口碗,碗的口腹外撇,玉壁底,是中唐时出现的新品种。同时还有翻口碗,口沿外翻,碗壁近于斜直,矮圈足和敛口浅腹平底碗等。晚唐时,碗的形式越来越多,荷叶形碗,碗口起伏,状如荷叶;海棠形碗,曲折生姿,形若海棠。

唐人陆羽,从饮茶出发,将越窑青瓷评为第一。他有一段品评茶碗的话:“碗越窑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见越瓷受青睐的程度。

古旧陶瓷器的自然痕迹


痕迹一词依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事物留下的印记、迹象。”经多年研究,我发现古旧陶瓷器上存在着很多痕迹。根据这些痕迹不同的形成原理,可以将这些痕迹分成自然痕迹(也可以称为自然老化痕迹)与人为痕迹两大类。人为痕迹又可以细分为工艺痕迹、使用痕迹两种。我今天主要论证的是自然痕迹。

在自然环境下古旧陶瓷器会不会产生痕迹?对这个问题是应该首先需要论证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它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运动中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遵循着由生成、发展到衰亡的规律。陶瓷器属硅酸盐物质,它也将遵循上述规律,在运动中因化学作用也会由量变到质变,由此物质转化成彼物质。物质在转化的过程中,它必然要呈现各种表征。所以说古旧陶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

本人多年来对大量古旧陶瓷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范围包括了原始青瓷至民国期间众多窑口的陶瓷器,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曾得到多位专家、藏家的帮助,也得到了河北临城邢窑博物馆、河北曲阳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文物保管所、耀州窑博物馆、景德镇湖田民窑博物馆、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河南禹州市文物管理所、江苏常州市博物馆、常州市金坛博物馆等文物单位的大力支持。经研究,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古旧陶瓷器上共发现了十余种自然痕迹。大量的实物证明古旧陶瓷器确实会自然生成痕迹。各种自然痕迹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它有那些种类?形态如何?研究它对古旧陶瓷器鉴定能起什么作用?针对这些论题,下面我进行具体论证:

一、自然痕迹产生的原理

烧成后的陶瓷器主要相组成包括:气孔;玻璃相;莫来石晶体;未熔解的石英及粘土物质的质点。陶瓷器的釉经煅烧冷却硬化为玻璃态的硅酸盐。陶瓷实际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能。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本身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属性,这是内因;在外因方面,历史上的古旧陶瓷器生产出来以后,基本上处在三种环境下:一在地下,二在水下,三在地上。地下环境有窑址、窖藏、墓葬之分。水下的古旧陶瓷器有被地下水或海水浸泡之分。地上古旧陶瓷器有民间传世与宫廷传世之分。古旧陶瓷器所处的环境不一,它们分别受着各自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下古旧陶瓷器受着当地地下泥土、水分、各种微量矿物质、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地表的温度、湿度都是不一样的,地下水位的高低随着四季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地下古旧陶瓷周围湿度也会不断地变化。古旧陶瓷器的釉面微观仍是有孔隙的,只是我们的视力不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它们。

古旧陶瓷器的胎体又较为粗糙,毛细管、气孔较多,胎体对周围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周围湿度大,胎体就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吸收水分,周围湿度小,胎体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又释放水分,胎体自动保持着内部水分与外界水分的动态平衡,长年做着平衡水分的运动。地下水汽除含水分外,还含有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及其它杂质,水汽带着这些物质通过古旧陶瓷器釉面的孔隙及胎体内的毛细管不停的渗进与透出,古旧陶瓷器在地下少则近百年甚至上千年,其胎釉在盐碱长年的化学作用下及盐碱在胎釉内重新结晶所产生的机械力,便使古旧陶瓷器改变了以往的面貌,呈现出多种自然痕迹。水下的古旧陶瓷器也多有泥土及沙砾相伴,海水、泥土及沙砾中多含盐碱类物质,水中盐碱浓度不会是绝对平衡的,它也会经常发生变化,胎内的盐碱浓度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胎釉面是盐碱平衡浓度的出入口,水下古旧陶瓷器的化学变化原理与地下的古旧陶瓷器大同小异。

经观察,水下各种古旧陶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与同类地下古旧陶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大体是相同的。传世的器物在地面上长年与空气、灰尘等接触,空气与灰尘中含有硫化物、卤化物等化学物质,硫化物遇水会转化成酸,这些化学物质对陶瓷器的釉面、胎土也发生化学腐蚀作用,也会产生类似出土器的某些自然痕迹特征。因地面较干燥,不利于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呈现的自然痕迹特征一般都比较轻微,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却很大。总之,无论古旧陶瓷器处在什么环境下,这种硅酸盐物质都必然要与环境中的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切古旧陶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这是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

二、自然痕迹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古旧陶瓷器产生的痕迹是有规律可寻的。根据对大量实物的观察研究,现发现了古旧陶瓷器上十余种共性自然痕迹,这些痕迹均呈现在器物的胎釉上。在详细说明自然痕迹种类形态之前,我们应该对新烧制的陶瓷器的釉面有个基本的了解,以便能更清楚的去认识那些自然痕迹特征。首先我们要了解釉的概念,根据汪庆正先生主编的《简明陶瓷词典》的解释:“釉是附着于陶瓷胚体表面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新烧制的陶瓷器釉面是光亮、平滑、洁净的,其透光性很好,折光率很高。用40倍以上显微镜观察各种古旧陶瓷器釉面,可以发现其釉面及露胎部位与新烧制的陶瓷器釉面及露胎部位有着种种微细特征区别,古旧陶瓷器胎、釉面呈现着一系列的自然痕迹形态。为了证实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的客观存在,我现在将采集的各窑址、博物馆古陶瓷器上的自然痕迹中的八种,用投影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其它痕迹种类因工作的需要,今天暂不做介绍。介绍的八种自然痕迹中,因前三种多伴生在一起,将一起放投影介绍。

我下面介绍八种自然痕迹。

(一)直线、曲线、弧线。釉面因受腐蚀会出现短直线、曲线、弧线。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与黑色。纹线处下凹。

(二)几何图形。釉面因受腐蚀,表面会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几何图形。出现最多的是圆形,极个别的器物釉面会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图形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纹线处下凹。

(三)腐蚀坑点。随着腐蚀进一步发展,几何图形中的圆形腐蚀将从环状圈表面斜向圈底部发展,圈内组织也逐渐变成与圈相同的白、黄、黑色,形成色点。腐蚀再加剧,色点脱落,在釉面上形成一个个有色的小麻坑,麻坑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坑点有的较大,有的极为细小。

(四)腐蚀斑块。现发现五种腐蚀斑块。

1、多个圆形腐蚀圈相连成斑;

2、釉上多条短直线相交成斑;

3、釉表膜皮局部受腐成斑;

4、釉下针状腐蚀发育成斑;

5、釉下棉絮状腐蚀成斑。

斑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灰色等。

(五)釉面局部脱落。现发现三种釉面局部脱落形态。

1、因腐蚀在釉表出现的直线、曲线、弧线处腐蚀往宽往深处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腐蚀沟槽,沟槽处被腐蚀的物质脱落露出胎体,形成条状釉面脱落;

2、腐蚀沟槽可将釉面分割成若干斑块。有的斑块脱落露胎,形成斑块釉面脱落;

3、腐蚀斑处物质脱落但不露胎,形成斑块釉表脱落。

(六)变色泡。

因受腐蚀,釉中最接近表层的气泡有的先改变了颜色,其色泽基本上可分成白色、黄色、黑色。

白色气泡又可细分为:

1、白色雾气泡:泡内似有雾气或烟气,气泡颜色深浅不一;

2、白色磨沙气泡:气泡泡面似白玻璃磨沙色,色泽也深浅不一;

3、白色冰气泡:气泡似冰雹嵌在釉中,气泡分大、中、小,有微量色差。

黄色气泡又分为:

1、淡黄色气泡:淡黄色物质附在气泡表面,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2、土黄色气泡:气泡呈土黄色,没有透明度;

3、棕黄色气泡:气泡呈棕黄色,没有透明度。

黑色气泡:有黑色的物质全部或部分附在气泡面上,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上述表述的气泡色泽只是大致划分,实际气泡的色泽仍有较多的色差。变色的气泡泡面往往伴有物质脱落,泡面上呈现出线条状、坑点状、碎裂状凹陷。这是因为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在变色气泡泡面孔隙处结晶,产生的机械力造成的。

改变颜色的气泡多在釉的表层,一般较大,从碎瓷片断面处可见大泡下的胎体均有孔隙与气泡相连。水分在此部位交换较强,所以较大的气泡泡面先改变了颜色。

(七)破口泡。

变色气泡泡面受到的腐蚀进一步加剧,泡面物质会继续脱落直至破口,破口基本分成小、中、大三种:

1、小破口:破口形态有的系圆形,有的系裂状,有的口部多边角,很不规则;

2、中破口:破口的直径达整个泡面直径的一半左右,破口形态大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破口口沿边缘处一般都比较圆滑;

3、大破口:气泡整个泡面基本齐根部脱落,因泡的基部边缘总或多或少还保留小部分泡面,所以大破口的边缘多不规则。

上述小、中、大三种破口是大致划分,实际破口处于三者之间的仍有很多。

破口泡是因变色泡继续受腐蚀变化发展而来的,其色泽与变色泡是相同的。

有的破口泡的边缘及泡内有凝集物或沙土。

三、自然痕迹检测在古旧陶瓷器鉴定中的作用

(一)自然痕迹检测可以准确区分被鉴定器物的新与老。对古旧陶瓷的鉴定有四项内容:一是断真伪,二是断时代,三是断窑口,四是评价值。这四项内容中真与伪的鉴别是基础,真伪断不准别的都无从谈起。鉴定时,一件被鉴定物只有三种情况:一是真品;二是后仿品;三是新仿品。运用自然痕迹检测的方法可立即将新仿赝品剔除。另外有些古陶瓷只要判明了新老,时代、窑口的问题随之就解决了,如元青花,我国对它的研究只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历史上明,清没有仿过元青花,仿元青花只是近些年的事,鉴别一件传统特征与元青花相似的瓷器,只要判明它是老的就可以判定它为元青花了,又如唐三彩(民国有仿制)高丽瓷等也是如此。

(二)自然痕迹检测可以辅助断代。产生自然痕迹是一切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痕迹的多少及轻重程度与古旧陶瓷器内在质量、生产时间、存放环境密切相关。如熟知了各时代各窑口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轻重程度,据此是可以大体断代,但这不会绝对准确,因条件不同,元代器物的自然痕迹也可能多于重于宋代器物的痕迹,因此断代还应主要依据传统经验的方法,但自然痕迹检测可以作为断代的辅助手段,综合起来断代会更加准确。

(三)自然痕迹检测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传统经验鉴定存在着局限性,所以人们又研究出一些科学仪器对古陶瓷进行鉴别,如热释光测年法、元素鉴定法等等。但热释光测年需要在鉴定物上钻孔取样,元素鉴定又受采集的数据不全面所限,所以用这些仪器鉴定,仍是有一定问题,更何况如今造假者对热释光检测已有应对之法。另外这些设备谁也不能带在身上,在收藏者的直接交易中,往往很难先做这些测试再成交。而自然痕迹检测则不然,它只需四十倍以上带光源的袖珍显微镜,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观察检测鉴定,熟练掌握以后,对有的器物几秒钟就可知新、老,方便、快速、准确,这是现有其它任何方法不可比拟的。

四.应说明的问题及掌握运用痕迹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应说明的问题

1、今天在会上介绍了八种自然痕迹,有的种类痕迹介绍不全面,原因是我发现那种自然痕迹时没有拍照的条件,没能拍下。论文则不能不写出来;

2、今天自然痕迹种类只介绍了八种,应该说有上述八种自然痕迹的陶瓷器是老的,但没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新的,因还存有别的自然痕迹检测手段;

3、因环境、条件不同,古旧陶瓷器上的自然痕迹有的出现的多,有的出现的少,有很大差异,有的器物自然痕迹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

(二)掌握运用自然痕迹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1、古旧陶瓷器共性自然痕迹的形态相互间有一定的区别,每种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种类组合也是特定的,应多看真品,要全面掌握每种古旧陶瓷器独特的自然痕迹特征,这是鉴定的标尺;

2、因新瓷工艺上的缺陷,个别新瓷器釉面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新瓷被强酸腐蚀,釉面上也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网纹。鉴别时要注意从形态、色泽、分布、组合四个方面与真品上的自然痕迹加以对比识别。不可见到变色泡、破口泡等就认为是老货,痕迹的区别是很细微的,差以毫厘,谬以千里,不然会遭受经济损失。一定要切记!

收藏早期陶瓷器的困境


这里所说的中国早期陶瓷是指自新石器时代陶器至南北朝及隋代的陶瓷艺术品。它主要包括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为代表的彩陶器,夏商周陶器,战国、秦汉陶瓷器,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等。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陶瓷器不断地演变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华夏文明信息。无论从造型纹饰还是制作烧造工艺都为后来的中国瓷器工艺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虽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关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有人特别是西方学者开始研究收集这类陶瓷器,但真正大规模的收藏应该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大量的关于早期文化考古发掘活动和同时泛起的盗掘古遗址、古墓的非法活动,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研究热潮。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境外的文物贩子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向收藏家推荐中国早期陶瓷器,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汉陶俑及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然后利用初开的国门,到内地按图索骥,盗运出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仍然将盗墓作为致富的手段。而香港、澳门则成为这种生意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台湾、香港、欧美各地的古董商和收藏家趋之若鹜,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这类生意的古董商。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荷李活道的一些古董商主要从事的就是所谓早期中国陶瓷器的店面生意,即向外来游客兜售中国出土陶瓷器。至今还有香港的古董商感叹那时候的陶器生意真好做!

其实,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欣赏和收藏,部分原因是源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流行。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汲取了东方原始和早期艺术的营养。古陶器上的抽象纹饰和线条,古陶瓷的质朴造型,无不激发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当然也引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直到2000年左右,一件陶罐可以卖到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带精美彩绘的陶罐价钱最好。装饰精美的汉瓷罐、谷仓,南北青瓷都是商家和藏者追逐的对象。纽约、伦敦的拍卖场上也不乏这类文物的精品。可以说,那时的国际收藏市场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需求,诱发中国境内的大肆盗掘,给中国古文化遗存造成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也无法挽回。

然而,盛行一时的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进入本世纪以后却迅速冷却下来。荷李活道的门市生意清淡了。市场的需求似乎一夜之间饱和起来。价位一落千丈!个中原因至今仍然令很多人不解。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太多了,二是太紧了。

所谓太多了,就是大量的盗掘出土的早期陶瓷器涌入国际市场,冲击了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势必影响其价位。早期陶器的制作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时期,其数量庞大,工艺质朴简洁。但制式大同小异,出现多了就有雷同之感,其价格自然就会走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量的假货赝品的充斥,也加快断送了这类市场的“繁荣”。由于这类器物制式简约,纹饰质朴,对于制假者来说技术障碍较小。以致在大量的走私货柜内也夹杂着越来越多的赝品。河南、山东、甘肃都出现了许多古陶器的制假高手。90年代初期,一个河南的制假高手将自己生产的汉代陶俑大量投放北京潘家园市场,居然蒙骗了专家。大量重复雷同的器物器形的涌入,使这个市场迅速饱和;大量真伪难辨的赝品充斥,使收藏者信心受到打击。

所谓太紧了,就是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这类盗掘走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并加强了和国际反文物走私组织的合作。通过修订刑法,增列了盗掘国家珍贵文物罪并加大了量刑幅度;法律明确禁止出土文物的买卖。通过和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地区的合作,大大压窄了国际文物走私活动的空间。这使得很多过去从事中国早期陶瓷器经营的古董商货压仓底,无法出手。舆论也让国内外盗掘走私者不敢嚣张;也让藏家不好追捧。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收藏热的兴起,国内藏家对明清瓷器的喜好也转移了人们对早期陶瓷器的热情。

现在,香港荷李活道的古董商铺里的陶器等出土文物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一位老收藏家20年前通过一位古董商花40多万港币收藏的彩陶器,去年找同一位古董商帮他出让,几经努力,终以18万沽出。这还是因为这件东西实在特别,而且这位老藏家声誉极好,才会有人愿意接手。

现在,非常令人尴尬的是,由于初期对盗掘走私的打击不够,已经有大量的珍贵的早期陶瓷器流失海外。如何使这些由非法变为合法的国际收藏回流,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国内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收藏这类文物。公开的流通是不合法的,而作为物权的拥有又似乎是合法的,这种不明不白的状况势必影响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对古陶瓷的保护管理和学术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这里所说的中国早期陶瓷是指自新石器时代陶器至南北朝及隋代的陶瓷艺术品。它主要包括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为代表的彩陶器,夏商周陶器,战国、秦汉陶瓷器,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等。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陶瓷器不断地演变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华夏文明信息。无论从造型纹饰还是制作烧造工艺都为后来的中国瓷器工艺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虽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关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有人特别是西方学者开始研究收集这类陶瓷器,但真正大规模的收藏应该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大量的关于早期文化考古发掘活动和同时泛起的盗掘古遗址、古墓的非法活动,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研究热潮。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境外的文物贩子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向收藏家推荐中国早期陶瓷器,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汉陶俑及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然后利用初开的国门,到内地按图索骥,盗运出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仍然将盗墓作为致富的手段。而香港、澳门则成为这种生意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台湾、香港、欧美各地的古董商和收藏家趋之若鹜,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这类生意的古董商。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荷李活道的一些古董商主要从事的就是所谓早期中国陶瓷器的店面生意,即向外来游客兜售中国出土陶瓷器。至今还有香港的古董商感叹那时候的陶器生意真好做!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其实,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欣赏和收藏,部分原因是源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流行。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汲取了东方原始和早期艺术的营养。古陶器上的抽象纹饰和线条,古陶瓷的质朴造型,无不激发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当然也引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直到2000年左右,一件陶罐可以卖到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带精美彩绘的陶罐价钱最好。装饰精美的汉瓷罐、谷仓,南北青瓷都是商家和藏者追逐的对象。纽约、伦敦的拍卖场上也不乏这类文物的精品。可以说,那时的国际收藏市场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需求,诱发中国境内的大肆盗掘,给中国古文化遗存造成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也无法挽回。

然而,盛行一时的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进入本世纪以后却迅速冷却下来。荷李活道的门市生意清淡了。市场的需求似乎一夜之间饱和起来。价位一落千丈!个中原因至今仍然令很多人不解。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太多了,二是太紧了。

所谓太多了,就是大量的盗掘出土的早期陶瓷器涌入国际市场,冲击了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势必影响其价位。早期陶器的制作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时期,其数量庞大,工艺质朴简洁。但制式大同小异,出现多了就有雷同之感,其价格自然就会走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量的假货赝品的充斥,也加快断送了这类市场的“繁荣”。由于这类器物制式简约,纹饰质朴,对于制假者来说技术障碍较小。以致在大量的走私货柜内也夹杂着越来越多的赝品。河南、山东、甘肃都出现了许多古陶器的制假高手。90年代初期,一个河南的制假高手将自己生产的汉代陶俑大量投放北京潘家园市场,居然蒙骗了专家。大量重复雷同的器物器形的涌入,使这个市场迅速饱和;大量真伪难辨的赝品充斥,使收藏者信心受到打击。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所谓太紧了,就是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这类盗掘走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并加强了和国际反文物走私组织的合作。通过修订刑法,增列了盗掘国家珍贵文物罪并加大了量刑幅度;法律明确禁止出土文物的买卖。通过和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地区的合作,大大压窄了国际文物走私活动的空间。这使得很多过去从事中国早期陶瓷器经营的古董商货压仓底,无法出手。舆论也让国内外盗掘走私者不敢嚣张;也让藏家不好追捧。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收藏热的兴起,国内藏家对明清瓷器的喜好也转移了人们对早期陶瓷器的热情。

现在,香港荷李活道的古董商铺里的陶器等出土文物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一位老收藏家20年前通过一位古董商花40多万港币收藏的彩陶器,去年找同一位古董商帮他出让,几经努力,终以18万沽出。这还是因为这件东西实在特别,而且这位老藏家声誉极好,才会有人愿意接手。

现在,非常令人尴尬的是,由于初期对盗掘走私的打击不够,已经有大量的珍贵的早期陶瓷器流失海外。如何使这些由非法变为合法的国际收藏回流,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国内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收藏这类文物。公开的流通是不合法的,而作为物权的拥有又似乎是合法的,这种不明不白的状况势必影响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对古陶瓷的保护管理和学术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明代嘉靖瓷器上青花特点


明代后期进口回青料已经使用殆尽了,很少在青花瓷器上使用进口钴料了,但是明代嘉靖青花以进口灰青和国产石子青料配合使用,色泽一反成化,弘治时的浅淡和正德时稍浓而泛灰的色调,青花发色普遍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而浓重、鲜艳的色调。其特点是:既没有永乐、宣德及元代青花瓷上那种明显的黑铁斑,也少见正德时期的那种灰黑色调,又比成化时所用的平等青要显得艳丽。

明代嘉靖青花器使用“回青料”,《窥天外乘》记:“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江西大志》中记,嘉靖青花瓷是回青与瑞州石子青料配料使用,配制比例不同,则呈色各异。此器青花色泽浓重鲜艳,幽菁可爱,纹饰描绘精工,笔法酣畅,体现出嘉靖青花瓷自由豪放的艺术特色。

明代嘉靖瓷器青花特征

明代嘉靖瓷器上青花浓处呈深紫色,往往图案轮廓的笔道和后加盖的青色,润化为一体。构成了鲜名的时代 特色。明代嘉靖瓷器上青花呈色可分为三种:

1. 嘉靖早期青花颜色深沉发灰。呈黑蓝色调,图纹有晕散效果,类似正德晚期,为钴料中回青配方比倒过高或者窑火温度过高的缘故;

2.嘉靖中期青花颜色浅淡发蓝,并且有精细之作。及至万历,越发浅淡,而图案线条更显细密。颇有成化遗风;

3.嘉靖晚期瓷器的青花色调颜色鲜发红发紫,亦称“青金蓝”颇像产于阿富汗之青金石色泽。为嘉靖时青花典型瓷器特点,这种回青料配以石青料产生的效果。

4.大盘是嘉靖官窑烧制的典型器物,有青花、黄釉青花、五彩、孔雀绿釉、孔雀蓝釉等品种。青花瓷是嘉靖时期的重要品种。清人《南窑笔记》品评嘉靖青花:“嘉窑料用回青,故浓翠红艳。多龙、凤、梵书、鱼、鸟、花样,但画工精重,不能比宣、成窑。”龙纹的描绘颇具时代风格,头呈三角形,龙嘴上颚比下颚长,鼻作如意形,状如猪嘴,俗称“猪嘴龙”,为嘉靖时期龙纹的典型形象。

大明嘉靖年制青花龙凤纹瓜棱罐

青花龙凤纹瓜棱罐高17厘米 口径8.6厘米 足径12.4厘米,青花罐器呈八瓣瓜棱形,唇口,短颈,丰肩,鼓腹,假圈足。青花装饰,肩部缠枝花卉纹,并篆书“洪福齐天圣寿万年”八字,腹部为龙凤呈祥纹,并衬以祥云纹,外底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嘉靖时期罐的造型丰富,有圆形、方形、六方、八方、长方、扁方、瓜棱等形制,有青花及各色彩釉品种,装饰纹样多种,有云龙、云鹤、八仙、婴戏、鱼藻纹等。瓜棱罐形制别出心裁,借鉴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在瓷器上表现出来,制作难度较大。此器端庄规整,反映了制瓷工匠的高超技巧。青花色泽浓艳,笔触流利生动,画法稚拙,纹饰新颖别致,采用图案化的构图技法,使龙凤纹更加富有装饰效果和艺术情趣。

嘉靖青花缠枝莲纹罐

嘉靖青花缠枝莲纹罐高16.5厘米 口径8.5厘米 足径10.3厘米。罐圆口,短颈,鼓腹,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辅以勾莲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器追摹成化青花瓷的笔意,但青花发色较艳丽,画法稚拙纤细,时代特征鲜明。

嘉靖青花仙人寿字纹八棱罐

嘉靖皇帝信奉道术,祈寿求福图案为瓷器的重要装饰。形体高大,造型规整,青花发色纯正鲜艳,纹饰富丽繁缛。

青花仙人寿字纹八棱罐高49.7厘米 口径21.9厘米 足径25厘米,罐呈八棱形,唇口,直颈,丰肩,鼓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钴蓝地绘折枝花卉纹,肩部锦地圆形开光内书“福”、“寿”字,腹部“寿”字锦地绘八仙人物,辅以江芽海水纹,胫部为变体莲瓣纹。

陶瓷器胎质鉴定


陶瓷器的生产离不开工艺,也离不开后天环境对它的影响,不同的工艺会在它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不同的保存环境也会给它造成不同程度的自然损伤,称之为自然旧貌。痕迹学鉴定,其实就是在找出陶瓷器身上的这些印记,类似于司法上的物证鉴定。笔者将它们分成了六个方面及步骤:一、胎质鉴定;二、成型工艺鉴定;三、装饰工艺鉴定;四、釉和施釉工艺鉴定;五、装烧工艺鉴定;六、真伪旧貌鉴定。

我们在对许多品种的古陶瓷研究中都会发现,他们存在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前期产品的质量要好于后期产品的质量。南宋龙泉好于元龙泉,元龙泉好于明龙泉,宋均好于元均,宋定好于金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原料,并非后人的制瓷技术不如前人,只是前人先行选用的是优质原料,优质原料用完了,给后人留下的是劣质原料,当原料资源全部枯竭时,生产也就截止了。今人在制作仿古的高仿瓷器时,由于古瓷原料的枯竭,只能使用替代品或改变加工工艺,这就是为我们通过胎质鉴定来辨别真伪和断代提供了客观依据。

原材料的选取是古陶瓷制作的第一步,仿品制作亦是如此。首先绝大多数仿古陶瓷在原材料的选取上与古代真品是有差异的。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古人所用次生优质矿物原料早已枯竭,今人无从寻觅,只能采用原生矿物和部分化工原料替代。而替代品的矿物成分和化学元素与古代真品不会完全一样,最多也只是貌似。它有可能骗过人眼(多数情况下连人眼也骗不过,除非是无经验者),但很难骗过科学仪器。

从野外采集或购买来的制瓷原料,经过必要的加工处理后才能使用。原料的加工工艺一方面要根据原料的性质来确定,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产品的品质要求来把握,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间存在许多基本差异。现代仿制者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原因,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现代工艺带入到仿古陶瓷的制作中去。它会在器物的表面留下特有痕迹。现代机械的使用,不但可以大大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而且也会改变原有材料的物理性质。切面再好,吃到嘴里与手擀面相比还是两种味道。采用现代工艺加工出来的陶瓷坯料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坯料自然也存在不同。

次生矿又称土料,是指经过自然风化后的陶瓷原料。原生矿又称石料,即未经自然风化或自然风化较浅的陶瓷原料。自然风化较深的优质高岭土由于颗粒较细,又含有丰富的钙镁离子和天然有机物质,所以一般不需要再做粉碎处理,只要经过简单的淘洗和滤水后就可以直接用来制坯了。即便是风化较浅的高岭土(又称砂质高岭土),含砂较多,也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粉碎加工和淘洗即可使用。古人多使用次生矿制作瓷器,只有近现代有了新能源和电动机械才开始大量使用原生矿制作陶瓷。此外,原生矿由于先天不足,缺少钙镁离子和天然有机物质,采用单元配方制瓷易变形、炸裂,必须根据其化学成分采用二元或多元配方才能弥补其不足,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也是难以做到的。虽然元代以后,景德镇开始使用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的二元配方工艺,但所用瓷石也是经过风化的砂质原料。它与近现代才使用原生矿制瓷存在本质区别。

次生原料枯竭,是许多古代瓷窑衰亡的重要原因。邢窑的衰亡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早在唐代,河北邢窑就利用当地优质的瓷土资源烧出来举世闻名的白瓷产品。五代以后由于优质瓷土原料枯竭,古人又无技术能力大量开采原生矿,只能退而求其次,开始使用劣质高岭土,致使产品质量不断下降,以至于到后来不得不向磁州窑学习,靠白色化妆土来掩饰自身的缺陷,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历代海上贸易陶瓷器鉴定(三)


出水陶瓷器在出水后基本有两种状况:

一、如果船只沉入水后,部分货物或陶瓷器即被埋入泥沙之中,千百年来从未被翻动过,那么它们在出水时器物的釉面光泽如新,光可照人,而且很多都完好无损。

二、如果海上遇难的船只沉入水中后,部分的货物或陶瓷器即被抛出船舱,散落在海底泥沙的上面,千百年来被海水中的暗流,在泥沙中淘来淘去,出水时器物的釉面光泽较差,有的连釉面也被淘磨掉了。

鉴定出水陶瓷器基本上与鉴定出土陶瓷器相同,因原则上任何一件古陶瓷都经历了一条永远不变的过程“年代的风化”,因而形成了自然特定的老化状态。察看胎釉、造形、纹饰、釉彩、款识,支烧状,比重量、听声音、看器物的老化状况,都是传统鉴定古陶瓷的必要手段。但本人认为必须以胎釉的老化为主要传统鉴定手段,再结合科学仪器鉴定方为准确。

鉴定出水的陶瓷器,却有其一条不变的规律:由于陶瓷器沉入海底,在海中的泥沙沉睡千百年之久,所有的器物都曾被海水中的“海生物”所寄生过,只是或多或少而已,无一例外。海生物实际是贝壳类 在陶瓷器的外侧或内里的附着是自然而又牢固的,一些较大的附着物,即使用刀也无法使其脱落,有些甚至在器口内,因长大后无法走出器口。

出水器物釉面好的,沾上的“海寄生物”相对少,器物釉面差的沾上的“海寄生物”多。而且出水的器物在海中被“咸水”浸泡了千百年之久,由于年限及咸水的蚀化,形成了胎釉连成一体的干燥状,用20—30倍的放大镜还可察看到器物胎、釉表面形成自然均匀的下凹小黑点这些小黑点状是因海水的化学作用所形成的 ,这些下凹小黑点,即使用草酸水浸泡十天八天都无法洗掉。同时出水器物釉面上也会出现开片纹的现象新仿假器绝无以上的特征 。以上这些情况是鉴定出水器物的可靠经验。

现时市面上有人在仿制假出水陶瓷器去销售获利,但假冒出水器的“海寄生物”不是自然形成,是人为用胶水粘上去的,用5倍放大镜在器物上即可发现胶水粘贝壳干后的痕迹,并且后仿出水陶瓷器的胎釉、工艺都与旧器不同,也无上述出水旧器的几种状况,只要小心慎重地观察,即可判断真伪。

对出水陶瓷器的窑口、年代判断试举例如下:

1、青瓷器 自东汉开始生产,品种(造型)有五联罐、五管罐等、纹饰简洁明快,有刻、压印的布纹、弦纹、水波纹、蛙纹、贴辅首等。

西晋的造型有蒜头壶、谷仓、牛头罐等等,纹饰明显增多,有捏塑、贴塑、刻划、压印各种人物、动物、佛像、羽人骑兽、辅首、凤凰、辟邪、网纹、连珠纹、菱形纹等。东晋的造型有:鸡头盘口壶、羊头壶等纹饰简朴,有弦纹、水波纹、羽翼纹,褐色点彩等。南北朝的造型有莲花尊、贴花罐等,纹饰由于佛教盛行,出现了大量刻划,模印各种莲花瓣纹等。隋朝的青釉、白釉瓷器施釉至腹部不到底,下半载无釉露胎、平底、纹饰有印刻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叶纹等。唐代早期的青、白瓷器物腹部丰满,平底无釉。唐代中、晚期出现了少量的圈足器及满釉支烧的器物,造形有玉璧底器,四、五出口碗、鱼形瓶、海棠式杯、贴花壶、三彩器、绞胎釉等,纹饰有印、刻动物纹,龙凤纹、人物、花草、菱形、几何形、山形纹及点彩、条彩。

2、唐王朝、五代的越窑 当时烧制越窑青瓷的窑场有几十个,但真正能代表高水平的窑场只有:上虞、余姚、宁波、绍兴、曹山、慈溪。这几个窑场烧制的越窑青瓷器瓷胎细腻致密,气孔少,釉层匀净,内外满釉支烧器物的胎内、胎外留有泥钉支烧的痕迹 ,釉面呈黄色或青中泛黄,灰色或浅灰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隐露精光,如冰似玉。

3、南、北宋龙泉窑 烧制龙泉青瓷的窑场也有几十个,而真正高水平的窑场是浙江省龙泉县的大窑和金村窑。龙泉青瓷的胎色可分为白胎和黑胎二类,但以白胎为多,用白胎烧制的龙泉青瓷器,露胎的边足呈火石红色,色如朱砂。龙泉青瓷的釉可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二大类:北宋期间是用石灰釉烧制青瓷器的,一般器物的釉层较薄,积釉处呈色深,釉面光泽强,相当透明,釉内的气泡较少。南宋直至元代 用石灰碱釉烧制龙泉瓷,由于石灰碱釉不易流动,烧成的器物釉层较厚,呈半透明,釉面柔和,淡雅如青玉,釉内有大量的小气泡和未熔解的石英颗粒。

元代至清的器物,历代的学者、专家们都有著书立说,本人在此不再论述。因本人研究的不充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方专家及广大收藏者给予指正。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


唐素面绞胎脉枕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三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