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河南民间珍宝档案:耀州窑八卦纹炉鉴藏

河南民间珍宝档案:耀州窑八卦纹炉鉴藏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真假鉴别

2020-10-29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窑口:耀州窑 年代:北宋时期 规格:高12.5厘米。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品

□桃之

北宋初期,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太宗曾赐华山道士陈搏“希夷先生”名号,又在开封、苏州等地设立道观,大规模进行道教经典作品的整理。宋人的重道思想,在耀州窑的陶瓷装饰中有突出的反映,关于道教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中,八卦炉就极具代表性。八卦是道教理论的基础之一,认为事物之极即为“无极”,以八卦炉符号作为装饰,说明道教思想在广大民间影响深远。

此外,北宋时期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在宋代陶瓷生产中独树一帜,形成了以黄堡为中心范围广大风格独特的耀州窑系。其装饰以刻花、印花为主,纹饰常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极富立体感。

此件藏品耀州窑“八卦纹”炉融合了北宋时期陶瓷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内涵,炉口沿微侈,敞口,直壁,腹部外刻“八卦纹”,下有如意形三足。器小而精致,釉面青中闪黄,胎灰白,为北宋时期瓷器装饰的典型宗教纹样之一,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种自然现象。整体釉色纯美,工艺精湛,为耀州窑佳器。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南宋吉州窑鉴藏:色如翠玉吉州绿


宋代时期的江西境内,不但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玲珑剔透、质地 如玉的影青釉瓷器深受赞誉,而且吉州永和窑烧制的剪纸帖花、褐彩画花、刀笔刻花等黑釉窑变瓷器也名扬遐尔。其中因烧制工艺难度大,产量稀少的吉州绿釉器至 今仍未被古陶瓷研究和收藏鉴赏者所全面认识。现将本人收藏多年的一件吉州窑绿釉印花碗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供同好者鉴赏和探讨。

此碗口径19.3厘米,高7.3厘米,足高1.5厘米,足径5.8厘米。从其造型上看,浅弧腹,阔口撇沿,圈足较高,也正是因为底足稍高,才避免了口腹宽广所形 成的底矮压抑之感。不但视之美观,而且使用时端放方便;从釉水上看,碗内外满施绿釉,开极其细碎密集的小纹片,若不借助放大镜,肉眼不易看清。釉面质感莹 亮柔润,透澈鲜活,纯净细腻如翠玉一般;从纹饰上看,碗内釉下印有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花朵肥硕,花头或朝上或朝下,间隔对应,俯仰自然。花叶穿插其中。 整体画面给人以密不透风却又繁而不乱的感觉。印纹清晰凸起,立体感强。凸起部位釉薄见胎,几乎成白色,凹入部位因积釉而成深绿色,两者相比,有浓有淡,有 明有暗,色差鲜明,层次丰富。印纹线条婉转圆润,流畅灵动,仿佛是回旋着合谐的节奏韵律。这里要特别补充指出的是,碗内底中心积釉厚重,浓绿似墨。可以明 显看出积釉处成斜坡状,一侧高(厚)一侧低(薄)。这是依山而建的斜坡式龙窑所烧碗内底常见的特有现象,也是鉴定古代龙窑所烧碗类器真伪时要查验的细节特 征之一。碗外壁无纹饰,仅在腹的中上部刻划阴线弦纹一周,阴线内积釉而成墨绿色,很是醒目;从胎质及底足工艺上看,胎土细腻致密,烧结瓷化程度很高,色泽 呈浅淡的土黄色。圈足整体看上去显得高而细,足墙外侧垂直,内侧自上而下向外斜着挖削,成外撇状。

综观这件吉州窑绿釉碗的上述基本特 征,不难看出同时期著名的定窑装饰艺术手法对吉州窑的影响。定窑印花纹饰精细严谨,以华丽繁缛取胜。然而层次布局过分追求整齐对称,所以显得机械刻板。吉 州窑的印花纹饰从技法到表现形式都明显地与定窑印花一脉相承,由此可见吉州窑的制瓷艺人非常善于借鉴吸收同时代各著名窑口的优秀装饰艺术手法,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并丰富了自己装饰艺术技法,拓展了产品的类别。唯其如此,方使得我们今天这些后来人能透过此碗,不但能欣赏吉州窑绿釉印花艺术的 璀璨,而且也能感受到它所折射着的定窑印花艺术的精湛与魅力。

耀州窑瓷器和窑址


耀州窑是北宋六大窑系之一,以刻花青瓷为主,其代表瓷器刻花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宋代已驰名海内外。耀州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和“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耀州窑发展历史

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系,终于民国。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唐代为耀州窑的初创时期,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黄釉、茶叶末釉、花釉等高温釉瓷以及三彩、琉璃等低温釉陶。种类之多样,造型之丰富,国内少见。晚唐以后,青瓷数量明显上升,已显露嗣后以青瓷为主流之先声,证明窑工们根据黄堡窑场的实际,并藉其智慧,探索出耀州窑的发展之路。

五代耀州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工艺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产品进一步向高档、精品的方向发展。器型多仿金银器,精巧秀丽。釉色温润雅致,质感绝佳。装饰技法以剔、划花为主。此外,遗址区“官”字款标本的出土,证明耀州窑曾为宫廷或官府烧瓷。其首创的足裹釉支钉装烧工艺和天青釉瓷对后世官窑瓷器的烧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耀州窑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由于工艺技术的领先以及窑炉和燃料的改进,耀瓷的烧制水平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此时以烧制色调稳定的橄榄绿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少量黑釉、酱釉及兔毫、油滴等结晶釉瓷,器物种类包罗万象,造型优美秀丽,装饰手法以刻花和印花独具风格,其产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耀瓷由此闻名遐迩,贡奉皇室,远销域外,且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一个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

金代耀州窑承袭宋制,仍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依然以烧制青瓷为主。早期青瓷釉色呈青翠色,刻花和印花纹饰趋于简练。此时成功创烧的月白釉瓷,釉层肥厚,质感如玉,乃金代耀州窑的一大特色。后期以姜黄釉瓷为主,出现了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涩圈叠烧工艺,使其成为金代耀州窑的又一特色。

元代前期耀州窑以烧制刻花、印花姜黄釉青瓷为主,但明显呈衰落之势。后期,黑瓷产量不断扩大,耀州窑又一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局面。与此同时,立地坡、上店、陈炉三大窑场相继崛起,承袭黄堡瓷脉,并博采各地窑场之长,为耀州窑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元末明初之后,陈炉取代黄堡成为耀州窑的中心窑场,但制瓷技术与产品风格发生了转变,民窑之特色愈为浓厚。此时期耀窑传统的青瓷不复多见,转向生产胎体厚重、形体简练的白瓷、黑瓷和白地黑花瓷。其装饰手法也从传统的刻花、印花转变为绘画。从此,色彩对比鲜明,画风质朴豪放的白地黑花瓷取代了青瓷的主导地位,成为陈炉窑的代表产品。

清代,陈炉窑在传承传统制瓷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除白地黑花、黑瓷和白瓷外,还创烧了香黄釉瓷以及黄白、黑白复色釉瓷等特色品种。清代晚期到民国初期则出现了具有当地特色且广受民众青睐的青花瓷,装饰特征是各类富有民间色彩的文字题款的广泛流行和运用,丰富了陈炉窑的内涵。

耀州窑之最

1.中国发掘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

2.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遗址性陶瓷专题博物馆—— 1989年一号遗址(唐宋窑址)保护厅建成对外开放。1994 年博物馆主馆建成对外开放。2000年二号遗址(唐三彩窑址)保护厅建成对外开放。

3.中国第一座唐三彩保护厅——中国最早烧造天青釉瓷的窑场,起源于唐代晚期,成熟于五代,对宋代以后 的官窑天青釉系瓷的烧造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中国最早使用煤炭作燃料烧瓷的窑场,始于北宋早期。

5.中国最早的窑神庙碑——宋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皇帝敕封的窑神。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宋,高8.5cm,口径20.8cm,足径4.8cm。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碗敞口,宽唇,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内刻婴戏莲花纹饰,一肥胖的婴儿戏于三朵莲花之间,两手腕各戴一手镯,憨态可掬。

此碗刻花精细,画面生动活泼。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此类构图还有两婴荡秋千、四婴戏把莲等。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婴戏纹

鉴藏:元吉州窑纪年珍瓷两种


至元十六年波涛鸾蝶纹净水钵

本刊 耕生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

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1);腹部绘主题纹饰水波纹,中间有一个竖长方形开光,书“□入敬神会,永充供养者”(图1-2),开光上部绘以荷叶,下部托以莲花,布局与宋元时期荷幡形落款相同;下腹部饰以卷草纹一周。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淳祐七年(1247年)、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均为丁未年,经考证,南宋孝宗淳熙年釉下彩绘在吉州窑尚未成熟,未见细密繁冗的风格出现;南宋末与元末两个年代,由于战乱,国力衰落,亦可排除;唯元成宗大德十一年的可能性最大。

2012年深圳举办的吉州窑展上,展出民间收藏的另一件吉州窑釉下褐彩波涛鸾蝶纹净水钵(图2)。此钵由两庆书屋提供。钵内壁绘鸾蝶,腹部以波涛为地纹,开光内书写“吉州路总府刘仕达舍入皈敬堂永充供养,至元己卯岁腊月谨题”。元代有前后两个至元己卯年,分别为前至元十六年(1279年)和后至元五年(1339年),根据《元史·地理五》记载:“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另一司、八县。元贞元年(1295年),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升州,改吉州为吉安路”,可见该钵制作年代只可能为前至元十六年。

将这两件珍贵的自铭的元代吉州窑褐彩绘画瓷,与元代纪年墓葬、窖藏和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的一件吉州窑卷草纹长颈瓶等资料结合考查,可窥见吉州窑元瓷的一些真实面目。这两件珍瓷也反映出波涛纹是元吉州窑非常流行的纹饰。

金代耀州窑月白釉


月白色釉是耀州窑创烧的一种独特的釉色品种,始于北宋晚期,盛于金代,以乳白色为基调,白中略闪暗青色,恬静温润,有如冰似玉的效果。金代耀州窑月白釉以釉色和造型取胜,釉色浓深润泽,造型独特,展示了耀州窑青瓷的烧造水平。

耀州窑月白釉鋬沿洗

高6.1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8厘米。直口,弧腹,卧足,口沿侧附月牙形鋬耳,耳下附环形系。内外施月白色釉,细润光亮。

耀州窑月白釉刻花卧足钵

高6.8厘米,口径17.9厘米,底径6.4厘米。唇沿,弧壁,卧足,底足无釉。内外施淡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碗内刻折枝牡丹纹,刀法爽利娴熟,刀锋犀利,外壁光素无纹饰。釉面光亮柔和。胎呈浅灰白色,胎质细腻。

宋代耀州窑瓷器鉴赏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因地属古耀州得名,也叫铜川窑。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胎子是灰白色,较薄,很坚密;釉子细密,光润,青中闪黄或略闪黄,类似北宋时期的龙泉窑。主要装饰方法是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北宋初期开始出现非常草率的刻花,以后日臻成熟。北宋中期,己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时,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次清楚,繁而不乱,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北宋晚期盛行在盘、碗内印花,既规整又洁晰。常见纹饰有:缠枝牡丹、缠枝莲、缠枝菊、把莲(一把、两把、三把的都有,有的还印上 "三把莲 "等文宇)、菊瓣、梅花、松树、鹊竹、水草、忍冬、龙纹、凤纹、狮、虎、鹿、犀牛、蛾、飞鹤、游鸭、鸳鸯戏莲、莲池游鱼、水波游鱼、仙人骑鹤、飞天、弥勒佛、婴戏等。边饰主要是莲瓣纹、回纹,也有堆贴雕塑龙、兽、力士、猴、荷叶、人物等。

耀州窑纹饰以花卉为主,以婴戏纹最有特色,有攀在花枝上的,有卧于花丛中的,有荡于花枝间的,有戏水的、夺球的,活灵活现。耀州窑主要器型有盘、碗、怀、盏、钵、梅瓶、荷叶式高足盘、喇叭口瓶、葫芦形执壶、多子盒、枕、炉、凤头壶、花口尊、玉壶春瓶等。北宋耀州窑的碗身较高,敞口,小圈足,器物一般施满釉,工匠多拿着底足蘸釉。耀州窑虽属民间瓷窑,但制作非常规整,釉色很漂亮。据史书记载,北宋中晚期的耀州窑有大量上乘之作作为贡瓷供宫廷使用。

宋代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以耀州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耀州窑系。河南的临汝窑、宝丰窑、宜阳窑、禹县窑、内乡窑、新安城关窑均深受其影响,烧造青釉刻划花、印花瓷器。这一时期广州西村窑、福建同安窑、广西永福窑和容县窑,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也仿造耀州窑产品。

北宋瓷器八大民窑之一耀州窑特点,如何鉴别


耀州窑是北宋瓷器八大民窑之一,也是宋代北方四大瓷窑窑口之一,在宋代民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说也做过贡瓷。北宋耀州窑始烧于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北宋时以青瓷为主,兼烧酱色釉器。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

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

北宋耀州窑瓷器特点

北宋耀州窑曾使用化妆土,这是宋代耀州窑瓷器一大突破,打破了传统北方瓷窑胎体发黑。

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含铁,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使青釉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

北宋早期产品。这时期耀州青瓷釉面皆玻璃质感强,施釉均匀,大多开有细碎片纹,胎釉结合紧密,没有剥釉现象。

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装饰以刻花为主。

北宋耀州窑瓷器如何鉴别

鉴别北宋耀州窑瓷器要了解那个时期瓷器烧造工艺、胎土以及釉色纹饰的演变过程,只有了解宋代耀州窑瓷器时代特征才能很好鉴别断代。

耀州窑瓷器多为灰白胎,但多数器物透过青翠的釉层,使人感到的却是洁白、细腻的胎体,仿佛上釉前曾施一层化妆土,这是由于胎土和釉料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密合层所致。

宋代耀州窑瓷器釉色多为青色中泛黄。

宋代耀州窑瓷器碗的器形居多,鉴定宋代耀州窑碗科看玉璧底。

北宋耀州窑瓷器刻花线条刚劲流畅、精细,画面生动活泼。纹饰以牡丹、菊花等花纹居多,到了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此类构图还有两婴荡秋千、四婴戏把莲等。极少有动物题材。

耀州窑青釉盘口瓶

耀州窑青釉盘口瓶,宋,高19.5cm,口径9.5cm,足径8cm。瓶盘口,短颈,圆腹,圈足。胎体灰白。里外施青釉,釉色较浅,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足边无釉。此瓶造型浑厚,略呈石榴形,俗称“石榴尊”。

耀州窑瓷器中瓶式很多,瓶体或修长秀丽,或丰满端庄,但像此件石榴式样的瓶却较少见,应为宋代日用瓷,造型方面与五代耀州窑瓷器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耀州窑青釉人形执壶

耀州窑青釉人形执壶,宋,高29cm。壶体造型为一男子,束冠,着长襟衣衫,双腿直立,微露双足。人躯体中空,头有孔为壶口,双手于胸前捧方口壶流,后背中央附曲柄。人物面部表情庄重肃穆。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匀净滋润,因衣纹线条折角处釉薄呈现出胎色而具有立体效果。

耀州窑的瓷塑作品很少,此件人形执壶无论是造型构思还是工艺水平均可谓上乘佳作。

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家藏珍宝"靓"出来


☆靓品一:金代磁州窑大盆

这件宝贝的主人也是青铜焦斗的主人———正定瓷器收藏家刘金海先生。在看过这件器型硕大的藏品后,“探宝”专家都赞不绝口。此器物直径可达50cm,褐彩,有漂亮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方,大盘底部为鱼草纹,内壁饰以规整的莲瓣纹,外面施黑釉,双鱼画面灵活生动。专家李和祥认定,此为金代磁州窑的典型作品,品相不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说到这件磁州窑大盆的收藏史,正定收藏协会副会长郝双群先生告诉记者,大盆也是刘先生十年前买的。刘金海以收藏瓷器见长,所以,对于这件罕见的磁州窑大盆,更是珍爱有加。有人曾出高价想收藏,刘先生却从未动过心。

☆靓品二:嘉庆葫芦方瓶(一对)

“探宝”专家寻访至我省邢台,见到了收藏爱好者魏杰先生的一对粉彩葫芦方瓶。这两件瓷器高40cm,外型秀美、着彩绚丽。省民间收藏协会秘书长李昆堂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清中期粉彩葫芦方瓶器型,一只主绿釉,一只主蓝釉,上装饰有开光花卉,地子全方位饰以席纹,纹饰繁琐并不失工整,上下以粉彩锁口,端庄完整,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邢台市收藏协会会长吴佩英不失时机对藏品和它的主人进行了介绍。他说,这两件器物在魏杰那里已经保存多年,别看魏杰年龄只有40多岁,但搞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他家中藏了不少瓷器和玉器,“眼力好”在邢台收藏圈里也是出了名的。

耀州窑瓷鉴定要点


耀州窑是我国北方颇具代表性的窑场之一。窑场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因铜川古属耀州。该窑在我国古陶瓷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宋代,耀州窑不仅成为北方烧制青瓷的著名瓷窑,而且对当时诸多瓷窑产生重要的影响,形成耀州窑系。

据《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载,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最早始于晋。考古发掘证明,唐代耀州窑,已开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瓷窑。到北宋时,耀州窑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烧制出了相当精美的青釉瓷,达到耀州窑鼎盛时期。在有些方面,耀州窑甚至超过了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瓷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广汲各窑之长,并具有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燃料以及优质的瓷土等优越条件。

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经济受到破坏。耀州窑与全国各地瓷窑一样,生产受到影响。到金代时,虽然耀州窑仍在进行瓷器的烧制,但产量及质量已开始走下坡路。除少数产品外,一般瓷器均烧制得较前粗劣。元代耀州窑已经衰落到极点。瓷质低下、产量锐减,在各瓷窑之中已不占有什么位置了。明代初期和中期,更是只具小规模生产,并于晚期最终停止了这一瓷种的烧造。

宋代耀州窑瓷器主要有盘、碗、洗、瓶、壶等日常生活用具及少量的香炉、印盒、瓷塑等。器物一般制作得比较规整、精巧。其高超的花纹装饰工艺、丰富的装饰题材,使耀州窑瓷器独具魅力。

耀州窑瓷器上所装饰的花纹图案,主要是靠刻划、模印及堆塑等等工艺手段完成。

所谓刻划纹,是用刀具及尖状器在瓷胎上刻划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花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此种纹饰创于北宋初期,其技法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受到越窑的影响而发展起来。初期刻划纹一般都显得较为简单、草率,中期才日趋成熟,所饰花纹刀法熟练、线条流畅,花纹图案表现得极为生动。

印花纹饰出现的年代要晚于刻划纹饰,即北宋中期才出现,并成熟于晚期。是用特别的模子在盘、碗、洗等器物的内壁压印成各种花纹,然后再烧制。所印花纹图案微微凸起,略高于胎面、立体感较强,具有半浮雕的效果。纹饰清晰,布局繁密完整,讲求章法,是宋代耀州窑印花图案的特点。

目前已能见到的耀州窑印花图案达百余种,主要有折枝和缠枝花卉及水波游鱼、鸳鸯、浮鸭、婴戏、飞天,还有龙凤、麒麟、飞鸭等。耀州窑虽为民间瓷窑,但史书记载及出土文物表明,它在宋代曾为宫廷烧过贡品。耀州窑虽为北方民窑,但其产品的声誉及影响在宋代遍及全国。

鼎盛时期的耀州窑产品是以青瓷为主的,由于当时各窑之间的相互影响,耀州窑青瓷与越窑、龙泉窑等窑的瓷器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一件器物,鉴别它是耀州窑还是其它窑的青瓷,瓷釉方面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耀州窑瓷器釉色青翠、釉质细润,施釉亦较薄,釉色深浅多变。有的稍绿一点,有的稍黄一些,但均为青中闪黄色,不论釉深浅都含有黄的成分,否则就不是耀州窑而是其它窑的青瓷产品了。其年代越晚,闪黄的程度也就越大。到元代时,耀州窑青黄色的成分就更大了,看上去几乎成了黄釉瓷器。

此外,瓷胎的特点也是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宋耀州窑青瓷胎骨较雹胎色深灰。因当时施釉工艺尚有不足,故器物背面接近足部及底部经常出现漏施釉的情况。这些漏釉的露胎处,呈现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致小斑块。由于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在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也时常隐隐透出一些淡褐色。这些特征都是后仿品无法仿出的。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仿品,在民国及以前各时期很少见到,而多数都是近几年所仿。新仿耀州窑青瓷胎骨稍厚,含铁量低,故胎色灰白,颜色较真品色浅,更没有因漏釉所呈现出的酱色小斑块以及釉薄处所透出的褐色。除此之外,圈足形成也有所不同。仿品圈足较为圆滑,这与切削平齐规整的真品圈足,有着很显明的区别。以上都是鉴别真伪宋代耀州窑瓷器的关键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