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 导航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宋人瓷义定窑梅瓶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宋人瓷义定窑梅瓶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古代瓷器定窑 简一瓷砖

2020-11-02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定窑白釉长颈平口瓶及瓶底宋代定窑梅瓶

老妖(藏品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来自全世界藏家与机构的关注。其中高古瓷也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频频亮相于世界各大拍场。尤其是2006年及2008年,中国老窑瓷拍品在数量上、品种上以及品质上都出现了整体的飞跃式提高。此后,则渐渐稳中有升。今年佳士得香港春拍的“漱玉供菊—宋代艺术精品”专场拍卖会可谓又给高古瓷市场吹入一股春风,令人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感。

高古瓷在各时期都有其显著特色,而宋人对意境的追求,在宋瓷身上有着极度的体现。宋瓷窑口众多,除去五大名窑,其他著名的大致有磁州窑系、耀州窑、龙泉窑、吉州窑、建窑等,这些不同窑口的宋代瓷器,从不同角度显现着宋代特有的气质、神韵。

在佳士得香港“漱玉供菊—宋代艺术精品”专场中,一件梅瓶素雅大方,清新静润,让人心仪。它高24.6cm,小口折沿,短颈,丰肩渐收敛至底,圈足。胎质细腻洁白,通体施透明釉,釉至足跟,釉色柔和洁净,釉色白中闪黄。其釉面流淌的泪痕,与修胎时遗留的丝刷痕迹,这些都是定窑的显著特征。定窑品种繁多,常见碗、盘等,但梅瓶此类赏器数量极少,这件梅瓶素面无纹饰,造型绝美,最终以7240000港币成交。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曾为北宋贡瓷,因其胎质细白精细,因此不再使用刷化妆土来增加器物的白度。宋代定窑器型丰富,线条优美,简练而含蓄地表达着宋代社会最为崇尚的文人气息。宋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稀少的存世量,在未来的表现,更值得期待。

小编推荐

梅瓶的前身:鸡腿瓶


北宋以前的陶瓷器中,并无梅瓶造型,唐代仅有接近梅瓶的白釉瓶(上海博物馆和故宫都有收藏,形体较矮,都施有化妆土,应为北方地区烧造),与我们后代所说的带有S形曲线的梅瓶造型有一定差异。

梅瓶的出现与辽国契丹族有着重要关系。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在唐代就与北方汉族多有交往,《辽史》称“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为了适应迁移生活,契丹人仿照革囊创烧出便于携带的陶瓷提梁壶(俗称 “马镫壶”、“鸡冠壶”)。他们还创造出了一种上粗下细、状如鸡腿的长腹瓷瓶,用于运水或储酒之用,这种鸡腿瓶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梅瓶的雏形之作。小口是为了避免盛装的水、酒溅出,减少酒的挥发并方便携运,辽墓壁画中还有表现契丹人运输鸡腿瓶的画面。鸡腿瓶口小、胫细、腹长,用绳索捆绑后背运很方便,倒梯形造型使绳扣越勒越紧,确实很适合契丹人游牧射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需要。

张家口市宣化县曾发掘辽天庆六年(1116)张世卿墓,在后室南壁壁画中描绘有两个捧有酒壶、酒杯的男侍者。画面上画有三只平行摆放的青绿色梅瓶,瓶口附盖(也有学者认为反映以泥封口),应该表现的是瓷制梅瓶。有意思的是,这三只梅瓶放置在低矮木几上,木几上开有三个圆口,梅瓶刚好卡放在木几上,这幅画面说明在北宋时期,造型修长、小底的瓷梅瓶由于重心较高,使用中应该是放在这种木架上,由于体积较大,这种长腹大梅瓶还上不了餐桌。1999年,辽宁省博物馆征集入藏了一套辽代彩绘壁画木椁,也描绘有木桌下置一矮几,桌上放有带温碗的注子、深腹碗等酒具,矮几描绘有罩布,上面也放有三只带盖的长腹梅瓶,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壁画上梅瓶的足部比较模糊,看不出矮几是否有开口,但这则壁画与宣化张世卿墓互为佐证,证明了这种矮几是辽代梅瓶的放置用具。

1999年3月,宣化下八里村的村民在进行春灌时,在已发掘过的张世卿墓东南约50米处耕地里,发现了奇怪的渗水现象,河北省文物研究接报后展开钻探,先后探出9座古墓并予以清理,发现这里是张世卿一族的墓地。其中7号墓出土有墓志,显示墓主张文藻和张世卿为同宗近支,文藻为长辈,属叔侄关系,张文藻与妻子合葬于辽道宗大安九年(1093年)。墓中出土物包括了2件绿釉鸡腿瓶,口径6、底径6.5、高21厘米,造型作小口、短颈、溜肩,长圆腹,小平底,通身施有绿釉,瓶身较一般辽代鸡腿瓶矮,应视为梅瓶造型。出土时,瓶口部用石灰封闭,瓶内尚存留有枣红色的液体。张文藻墓中也保留有题材丰富的壁画,基本占满了整个墓壁,主要为反映墓主人生活为内容的风俗画,包括散乐图、对弈图等。前室东壁上描绘有“童嬉图”,主要为有关茶道的内容,画面中木桌上放有一只短腹小口梅瓶,桌下的矮几上放有腹部修长的鸡腿瓶,考虑到墓中出土的两只绿釉鸡腿瓶在造型上与传统梅瓶已比较接近,瓶中盛有枣红色液体,墓中壁画描绘的鸡腿瓶也应是用作装酒,并且从壁画可知,当时的梅瓶已分长腹、短腹两种,短腹梅瓶已可摆放在桌上了。

辽代梅瓶有茶叶沫釉和白釉剔粉、白釉划花、白釉剔粉填黑等种类,装饰图案多为牡丹纹。造型上,有继承契丹传统造型的鸡腿瓶,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乾二年田”款茶叶沫釉梅瓶,高64.9、腹径24.3、口径8.4厘米,作平底,底足无釉,“乾二”应当是指辽乾统二年(1102),“田”字应为制作工匠的姓氏。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猴头沟乡是辽代缸瓦窑所在地,北京故宫的刘毅先生曾在《关于梅瓶历史沿革的探讨》一文中提及,他在缸瓦窑考察时,见到许多鸡腿瓶的残器,说明赤峰缸瓦窑为是辽代梅瓶的一处重要产地。

永乐青花梅瓶


雍王府属于“一溜边山七十二府”的历史范畴,位于翠微山南麓,原是明宪宗第八子雍靖王的葬身之地。墓地虽早年被盗,但1970年村民挖防空洞时还是出土了不少极有价值的冥器文物,如凤冠霞帔、金玉珠宝和陶瓷器等。在村民上交国家的文物中,明代初期的“永乐青花梅瓶”是最靓丽的珍品,引起了专家们的惊叹!

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底瓷白色,花卉纹饰,青花釉彩;总高45厘米,口径5.5厘米,它上盖儿下瓶,瓶盖儿为火焰柱状,饰折枝花卉;肩部画垂云纹,瓶体以缠枝花朵作点缀,主题画碧桃和竹叶纹;下部以勾莲纹作图案,无落款。它,胎薄质细,造型上庄重典雅,色彩浓艳清新,花卉纹饰布局疏朗,是难得一见的宫廷瓷器珍品。一面世,即被有关专家鉴定为明永乐年间的工艺品,身价百倍,成为北京地区出土的年代最早、器型最大的明代精美瓷器之一,是明代前期青花瓷的代表作!

没有款识,凭什么说它是永乐年间的作品呢?

传世的永乐年间青花瓷器,除罕见的压手杯有“永乐年制”的篆书款外,其它都不书年款。但造型工整精致,作风敦厚古朴,线型圆浑柔和,体态俊秀优美。这些特点,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都当之无愧;一般来说,明前期的瓷器体型较大,成化以后多为玲珑小件,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属于大型;最主要的一点,即青花的颜料,永乐年间瓷器大部分使用特殊的“苏泥渤青”(也有叫“苏麻离青”的),其后则使用国产颜料。那种颜料传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来的。“苏泥渤青”颜料因高铁低锰,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出蓝宝石一样鲜艳的色泽。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位出现黑疵结晶斑点,呈星状点滴晕散。这种自然烧成的黑斑,迎风侧视或用手抚摩高低不平,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由于“苏泥渤青”形成的釉层晶莹肥厚,致使青花深沉含蓄,给人以凝重的质感。上述颜料带来的特色,成为永乐青花瓷无法模仿的成功秘诀。宣德青花瓷器虽也使用“苏泥渤青”釉料,但胎骨较厚。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底釉白中闪青,色泽滋润匀净,青花浓重艳丽,自然晕散,黑斑星罗棋布,花卉纹饰上有浓淡的立体感,不是典型的永乐年间作品,倒是咄咄怪事呢!

明代的青花瓷,永乐年间的难得一见;传世的大型青花梅瓶,有盖儿的更少见。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为永乐年间作品,又带盖儿,就极不一般了。永宣年间的瓷器,构图艺术上有与伊斯兰文化融合的一般特点。但雍王府出土的“永乐青花梅瓶”除颜料使用了“苏泥渤青”外,纹饰构图上却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形式,又区别于元代的少布白格局,转而布白疏朗,空间感强,其小笔双勾的填色,使画面出现浓淡的层次感,都说明此器应为永乐初年的作品,这就更为难得了。

如此珍贵的瓷器,怎么来到了雍王府呢?原来,雍王府埋葬的朱佑云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八子,因其母邵贵妃极为受宠,成化皇帝(1465-1488)对他也就极其宠爱。在成化二十三年封他为雍王,封地在湖广衡州府。正德二年雍王死去,年二十七岁,未留下后代。墓志上说他“王乃帝室至亲,分封大国,为人孝友,温恭雅,好学问”。皇帝在极为悲痛之下,“奉迎灵柩,归葬于京城之西山”,遣官谕祭,谥号为靖。为他在西山修造了庞大的陵墓,举办了隆重的丧葬仪式,还规定宛平县出坟地照应户六名,一年五祭。当然,正德皇帝也不吝惜珍宝,因此皇宫收藏了百年之久的“永乐青花梅瓶”,就成了雍王的冥器之一。

梅瓶的历史起源


“梅瓶”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中属于单一器型,延续时间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一种造型秀美、受到颇多赞誉的器物。但在目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中尚未对其起源和造型的演变过程提出系统的看法。本文意在提出“梅瓶”的北方起源说,并通过宋、辽、金、元、明、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进行排比对照,阐述它的起源,对其逐渐南传的经过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梅瓶的造型也经过不断进化发展过程,直至清代末期“梅瓶”这个被文人雅士冠予的美誉,才成为人们对这种器物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一、梅瓶的起源

任何一种艺术品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演变进程,起初人类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制造出一些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器具,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才逐渐发展变化成被后人赏誉的艺术品。“梅瓶”是一种自宋代以来在陶瓷造型方面比较常见的器物。它以小口、翻唇、短颈、颈肩之间形成近90度的硬折角,瓶腹鼓圆、腹胫瘦长,形成一种体态秀美的造型。对其优美的造型,每当人们谈起时,无不津津乐道,赞口不绝。然而正是这种器物,它的产生是与我国少数民族契丹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契丹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过着游牧生活。在《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有“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的记载。他们原居今内蒙、辽河一带,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后因经济发展,“筑城而居”乘五代之乱“浮掠汉人”引起契丹族的内部分化,加之汉族高度封建经济的影响,进入了初期文明阶段。在唐代就与我国北方汉族和人民多有交往,对唐朝有朝贡,也有冲突,到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才又与唐朝恢复臣际关系。唐代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公元916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契丹建国之前,唐昭宗天复二年(902)秋,阿保机率领骑兵40万侵入长城以南,在今山西、河北一带掠夺汉人95000多人,驼马牛羊不计其数,都被赶到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岸,这些人、畜全部成了契丹的财富。

陶瓷器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具。“契丹人”正是运用了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也就是目前被陶瓷界经常称作“鸡腿瓶”的。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器身保留有成型时的沟痕,肩部有的刻有类似契丹文的文字。在辽代墓葬中的壁画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契丹人”使用鸡腿瓶背水的画面。鸡腿瓶设计的初衷是契丹人运输和储藏水的工具,因此,它的胫部作成近似于楔形(倒梯形),口部为短颈的翻卷形式,这就为在瓶上系背带留下伏笔,口部的形式系结不会脱落,胫部的倒梯形可使套在上面的带扣越往上提越紧。修长的瓶身也符合当时人们用于背水需要,小口装水不易外洒,长腹硕肩盛水较多。为了增加瓶身的稳定性,鸡腿瓶的底足制作得比较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笔者曾经去过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的猴头沟乡,那里曾经是著名的辽瓷窑址,缸瓦窑的所在地。在它的附近,曾经发现有辽穆宗(耶律璟)应历九年(959年)辽驸马赠卫王萧婆姑(即萧室鲁)墓,墓室在缸瓦窑附近,墓中出土的瓷器多系此窑的产品,据此可以推知缸瓦窑的始烧年代大约为辽太宗(927年)或辽世宗(947年)间,早于北宋的建国时间(960年)。本人在缸瓦窑调查时,见到过许多鸡腿瓶的残器,这就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辽代鸡腿瓶的出现要早于宋代的梅瓶。

二、梅瓶的演变

现收藏于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唐代邢窑白釉瓶,是一件器型上近似于梅瓶的器物,属于大口器的一类。另外在唐代的岳州也有一种近似梅瓶的盘口瓶出土。将它们与梅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牵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结果。

契丹人虽然是我国漠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从事着以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文明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生活习俗。在与唐王朝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吸取和丰富了他们的文明进程,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促进了契丹人的手工制瓷业发展。就陶瓷的生产制作而言, 由于唐三彩的盛行,辽三彩的生产就比较繁荣。同样唐代北方白瓷生产趋于成熟(如在陕西西安市火烧壁出土的白瓷),辽代白瓷近似于完美。任何一种陶瓷器型的出现是离不开生活的,唐代瓷器多仿制金银器的器型,辽代则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生产陶瓷器物,鸡腿瓶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梅瓶”在北宋出现时,还保留辽代鸡腿瓶烙印,例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刻划梅瓶,1974年河南省镇平出土的磁州窑白地黑梅瓶,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它们的肩部虽然较鸡腿瓶隆起,但口部、胫部与鸡腿瓶十分相象。在宋、辽对峙时期辽代缸瓦窑生产的梅瓶与宋代的风格才十分接近,这就是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墓出土的白地褐彩刻花牡丹纹梅瓶。北宋中晚期是陶瓷生产的繁荣阶段,在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后,逐渐形成了梅瓶的自身进化和发展,并出现了自己的风格。此时的梅瓶千变万化,口部变化也比较多,肩、腹的变化也呈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说此时的梅瓶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鸡腿瓶模式的束缚,成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造型品种,完成了演变过程。

金代的梅瓶造型继续保留了北宋初期的北方时代风格,其代表作有:1972年河北省献县出土的金代磁州窑“芦雁图”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金代磁州窑“清沽美酒”梅瓶以及金代扒村窑黑地白龙“正八”文梅瓶。

南宋的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这与梅瓶造型的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造型在被南方的各窑厂接受时,摒弃了北方粗犷伟岸的风格,给人以小巧精悍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梅瓶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景德镇窑影青刻花梅瓶,1972年江西省吉州窑出土的黑釉剔花梅瓶,1979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墓葬出土的龙泉窑带盖梅瓶。

元代的梅瓶造型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特别是景德镇生产青花梅瓶为明、清梅瓶的造型延续奠定了基础。此时的梅瓶又是恢复到北方梅瓶的原有风格,只是肩、腹、足等部位变粗,口部工艺细腻,这一时期的器物以江西省高安窖藏的青花梅瓶与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的青花八方梅瓶为代表,同时还有现藏江西省扬州博物馆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造型的变异方面元末明初梅瓶出现特有的圆肩束胫式样,其代表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元代龙泉窑刻花带盖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洪武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

明代的梅瓶虽然在装饰上有釉里红、青花、红釉、祭蓝釉、白釉、龙泉釉、仿哥釉等,但是此时的梅瓶造型风格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一些变化,但总的风格还是统一的。它们包括1957年江西省江宁宋琥墓出土的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盖梅瓶、明正统青花梅瓶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款青花缠枝花梅瓶、现藏定陵博物馆的明万历青花龙穿花盖梅瓶等。明代梅瓶除了传世品外,有一大批是从墓葬中出土的,这些梅瓶无疑成为鉴定梅瓶的标型器。

清代的梅瓶基本上是以传世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此时的瓷器生产多以御窑厂形式生产,并带有皇帝好恶的色彩,此时的梅瓶造型基本上延续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有风格,给人以沉稳庄重,但略带浮华的感觉。清代的梅瓶一改明代梅瓶肩部圆垂的造型,多以丰肩平直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总之,梅瓶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