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烧瓷器 > 导航 >

顺治青花,官搭民烧,价格极高

顺治青花,官搭民烧,价格极高

古代烧瓷器 古代民窑瓷器 价格瓷砖

2020-11-09

【www.taoci52.com - 古代烧瓷器】

顺治在位时,清政府刚刚建立,政局尚未稳定,因此御窑厂难以大规模生产,导致当时的御窑厂景德镇一片萧条,产量也是非常低。官窑时烧时停,所以此时的官窑作品很少。不过,与官窑不同的是,民窑的发展却非常红火,甚至隐约有超越官窑的趋势。

因此,此时的瓷器往往都是官搭民烧,民窑和官窑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因此顺治时期的民窑非常多,技术水平也非常高。这种官搭民烧的方式不仅为民窑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后世康熙瓷器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顺治青花的特点是器形比较小,胎体比较粗糙,而且大件胎体厚重,小件胎体较薄,除个别细腻之外,其他都是比较粗糙的。底釉中常见白中带青,有的还泛有灰色,釉层稀薄。青花所用颜料为浙料和石子青两种,这种原材料烧制出来的瓷器要么青翠,要么青蓝,非常漂亮。

纹饰方面多以花鸟、山水以及兽类、植物为主,大器还喜欢用青花线进行分隔,笔意随和,个性鲜明。虽然比明朝晚期的瓷器更加规整,但缺乏严谨性。此时的瓷器布局较为丰满,在大器中体现尤为突出。

如何鉴定顺治青花瓷器?

顺治时期的瓷器既有明末时期的特点,又有清瓷独特的风格,为清代瓷器的开拓者。顺治瓷器的胎体较为厚重,且洁白坚致,器形古朴,品种很少。

釉面以卵青色为多,琢器的釉面比较厚,但经常出现淡色青花模糊不清的情况,且保留了明代一来的器口施浆黄釉的习惯。

顺治时期的纹饰与明代有所不同,不仅内容新颖,且绘画隽永,带有豪放之气,明末时期比较流行的在画中题句的方式在此时也十分流行。

顺治青花多少钱?

2006年,顺治青花天女散花纹碗以196万元价格成交

2013年,顺治青花五兽纹盘 (一对)以89.6万元价格成交

2007年,顺治青花花卉洞石诗文大笔筒,以58.2万元价格成交

2013年,清顺治 青花花卉纹花觚,以67.2万元价格成交

从以上几条拍卖记录可以看出,顺治时期的青花瓷器市场价格还是不错的,部分虽然仅在百万左右,但升值速度非常快,涨幅空间也很大,所以现在收藏,日后会有很高的回报。不过,收藏顺治青花一定要注意鉴定其真假,另外还要找正规的渠道收藏或者是转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吃亏。至于商贩那里的顺治青花,则要注意仿品赝品,不要轻易相信商贩的宣传,要以平常心对待,收藏有把握的藏品。

顺治青花拍卖成交价格:

1:清顺治青花花卉纹花觚,尺寸:高46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672,000 ,成交时间:2013.09.08,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第75期艺术品拍卖会

此种花觚造型在顺治朝十分流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花觚敞口微撇,筒式腹,近底微外撇,平底无釉,器型周正,比例匀称;白釉纯净,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浓淡相宜;外壁纹饰共有三层,上层主题图案绘洞石花鸟图,中层绘荷叶纹,下层绘蕉叶纹一周,绘工十分精细,仍有崇祯遗风。口沿未施酱釉,也更接近崇祯,应为顺治早期风格。因其体型较大、比例周正、青花秀美、画法精湛,各项元素均为上等水准,当属顺治一朝精品。

2:清顺治青花花卉洞石诗文大笔筒,尺寸:高21.3厘米,估价:RMB 250,000 ~ 280,000,成交价: RMB 582,400 ,成交时间:2007.11.06,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秋季拍卖会。wWw.TAOcI52.coM

明末清初之际,木刻版画书籍流行并成为文人时尚。受此影响,文房瓷器亦以版画为粉本,并成为瓷饰之一种。笔筒硕大,口沿无釉。外壁一面青花绘丹桂飘香,芙蓉怒放,洞石剔透,隶书题诗“住在静香里,秋风四面吹。千金还有子,拔地出高枝”。一面绘菊花争艳,题诗为“西风索莫九秋馀,已到重阳菊未舒。问讯归来陶靖节,东篱清兴意如何”。画面布局疏朗,绘画流畅,青花发色蓝中泛紫,具有典型顺治朝青花发色特征。

3:清顺治青花人物故事图筒瓶,尺寸:高43.8厘米,估价:HKD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HKD 562,500 ,成交时间:2019.11.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4:清顺治青花竹石花鸟纹花觚,尺寸:高50.1厘米,估价:RMB 4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517,500 ,成交时间:2013.06.02,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春季拍卖会。

此件器物敞口外撇,筒式腹,束腰,一圈宽带微微突出,腰下微撇,胎质坚密,以青花为饰,青花浓淡分色,形制规矩。瓶身绘三组图案,腰匝以上绘岩石、茱萸、疏竹,腰匝面上画一圈折枝花果,胫部绘蕉叶纹,口沿处饰回纹一周。此觚胎体厚重坚硬,纹饰描绘自然潇洒,绘画精细,布局饱满,造型秀丽。

5:清顺治青花戏剧人物故事图笔筒,尺寸:腹径17厘米;高16厘米,估价:RMB 380,000 ~ 480,000,成交价: RMB 462,000 ,成交时间:2005.06.05,拍卖公司: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涩沿,筒身,二层台隔漏地圈足,底心施浆白釉,胎质坚致,器外壁闪青白釉地平滑如镜,青花以珠明料绘饰,在口、胫冰裂纹及苔点纹框中通景写画元代高明诗作《琵琶记》中忠孝守节的赵五娘在牛相府与夫团圆而受到皇帝旌表的场面。十个人物各有神色姿态,跪地受礼与隐屏偷窥的一夫二妻画面布局令人称绝。笔力老到,中锋敏健,冰裂,衣褶湖石勾染工巧自如,云气可谓瓷画时代考证的重要依据,非此莫属。

6:清顺治青花人物筒式瓶,尺寸:高41.5厘米,估价:RMB 4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448,000 ,成交时间:2007.06.25,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春季拍卖会。

撇口,束颈,器身直筒式,胎体厚重,平底无釉,底部有明显竹刀旋纹,口沿外部青花绘倒蕉叶纹,主题纹饰绘人物故事,图案生动,发色浓艳,晕散明快。筒式瓶,因“筒”、“统”同音,顺治时为取“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故这种茼瓶又有“一统瓶”之称,成为清早期较为流行的器型。同时,由于整个器形如粗壮的象腿,因而民间和古玩行业中又将“一统瓶”称之为“象腿瓶”。

7:清顺治青花幽居对弈图莲子罐,尺寸:高29厘米,估价:RMB 260,000 ~ 360,000,成交价: RMB 425,600 ,成交时间:2007.08.2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夏季艺术品拍卖会。

说明:因形似莲子而得名。直口,短颈,溜肩,鼓腹下敛,平底,圈足。器身绘有青花通景人物故事图,上方口沿绘青花花卉。盖、口沿、肩及圈足上部皆有暗刻花卉纹。罐底光素。此罐胎体厚重,施釉均匀细润,青花色泽艳丽,由浅到深层次丰富,绘画技艺娴熟,出神入化。

8:清顺治青花五彩八仙人物花觚,尺寸:高51厘米,估价:RMB 360,000 ~ 400,000,成交价: RMB 414,000 ,成交时间:2012.03.23,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翰海四季(第75期)拍卖会。

此对花觚敞口,直颈,鼓腹,足部外撇,器形高大挺拔,胎体坚硬,造形庄重古朴。通体以青花五彩装饰,纹饰分为三层,颈部绘八仙祝寿图,画面栩栩如生,中间腹部绘花卉图,腹下绘折枝寿桃及石榴,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造型及纹饰特征时代气息明显,为顺治时期典型之器。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清代民窑青花瓷器价格怎么样?


清代民窑青花瓷器价格怎么样?

清代民谣瓷器,价格相对来说肯定没有官窑之高。但是毕竟历史这么悠久,能保存下来还是非常之不错的。

收藏首选“清三代”

清代民窑青花瓷盘生产年份的跨度很大,收藏爱好者宜选择年份早的品种收藏投资。清朝政府从1644年建立,到1911年灭亡,历经260多年,民窑青花瓷盘的生产一直没有间断过。清代早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简称“清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段盛世,经济繁荣,社会富足,制瓷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峰,青花瓷盘的生产非常讲究,用料上乘,做工精细,釉面润泽,绘画生动流畅,其价值自然就高。另外,越是年代久远的藏品,流传到现在就越不容易,其传世量也就越少,升值潜力就越大。

看准纹饰来收藏

清代民窑青花瓷盘绘画纹饰多种多样,宜选择纹饰较少的品种投资收藏。清代民窑青花瓷盘主要绘画纹饰有人物纹、动物纹、果蔬纹、风景纹、花卉纹及文字装饰等,非常丰富。这些纹饰既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和民俗民风的反映,也是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体现。如那时官宦人家和高雅之士爱选用青花“一束莲”大盘,这是因为青花加莲花与“清廉”谐音,且有出淤泥而不染之寓意;一些富裕家庭喜欢青花过墙龙纹盘和柳下双骏图盘,是期盼儿孙将来能有出息,家出俊才;平民百姓多使用青花釉里红鱼纹盘,是希望家庭富裕,年年有余。不同的纹饰品种传世量也不同,如“一束莲”、柳下双骏图等纹饰品种传世量较少,菊花纹、青花釉里红鱼纹等纹饰品种传世量较多。不同纹饰品种其市场价格差别也较大,传世量少的纹饰品种不仅升值快、价格高,而且更具有升值潜力,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所述双狮纹大盘和菊花纹大盘价格差别大的原因所在。

尺寸大价值高

清代民窑青花瓷盘尺寸有大有小,宜选择尺寸大的品种收藏投资。从存世量来看,尺寸大的盘子在当时生产量本来就少,加上盘子越大,流传下来就越不容易,所以,尺寸大的盘子存世量较少,更为珍贵。

从目前的古玩市场来看,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直径22厘米以下尺寸的盘子,直径28厘米以上的全品相(古玩行术语,指无磕碰、无冲纹、无爆釉)大盘较难见到。从市场价格来看,尺寸大与尺寸小的盘子价格相差很大,如同样是清代雍正青花“一束莲”全品相盘子,目前,直径39厘米的市场价格为20多万元,直径28厘米的为4.5万元左右,直径22厘米的只有8000元上下。从收藏投资前景来看,直径大的盘子升值潜力会更大,这是收藏爱好者应该注意的。

尺寸大价值高

清代民窑青花瓷盘尺寸有大有小,宜选择尺寸大的品种收藏投资。从存世量来看,尺寸大的盘子在当时生产量本来就少,加上盘子越大,流传下来就越不容易,所以,尺寸大的盘子存世量较少,更为珍贵。

从目前的古玩市场来看,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直径22厘米以下尺寸的盘子,直径28厘米以上的全品相(古玩行术语,指无磕碰、无冲纹、无爆釉)大盘较难见到。从市场价格来看,尺寸大与尺寸小的盘子价格相差很大,如同样是清代雍正青花“一束莲”全品相盘子,目前,直径39厘米的市场价格为20多万元,直径28厘米的为4.5万元左右,直径22厘米的只有8000元上下。从收藏投资前景来看,直径大的盘子升值潜力会更大,这是收藏爱好者应该注意的。

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从明末天启、崇祯、直至顺治、康熙早期的这段时间,由于朝代更替,景德镇窑业受到较大影响,瓷器生产较不稳固,故一样平常将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期。

已往由于资料的限定,对这一时期的瓷器产物熟悉不敷充实,主观地以为这一阶段的瓷器都是粗制滥造的。近几十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一答应确纪年器物被辨认,人们渐渐熟悉到,固然社会动荡,但随着明末清初窑业的自由化,也出现了许多佳构瓷器。且过渡期由于较少受到官方的制约,在瓷器器型和纹饰的发展上都有较大进步,乃至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小高潮。现在,过渡期瓷器的代价已经被广泛熟悉,尤其是一些崇祯经典器型,早已拍出不菲的代价,在汗青的传承中,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定位。

本日给各人先容一件比力典范的顺治时期的青花瓷器: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香炉是古人宗教、祭奠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明清时期,香炉器型品种细分有二三十种之多,而这件香炉是明末清初较常见的浅钵式炉,唇口、束颈、浅腹。圈足,涩底。口径22cm,口高比约莫在2:1。

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这种青花云龙三现纹饰也是明末清初常见的,多用于香炉、圆罐、花觚等器物的装饰,崇祯从前根本未见,康熙以后也不再利用,直到清晚期才又有吹蓝工艺的雷同纹饰。

通过对青花色料的准确控制,用差别浓度的青料刻画出穿梭在云层中的龙纹。这种现在看起来比力简朴的青料装饰方法,现实是直到明末把握了青花多种色阶的分水绘制方法后,才气实现的。纵然在仿制技能非常高明的本日,要绘制出如今生动、而又质感光显的纹饰,也极为不易。

下面再联合图片,从多个细节对这件器物的其他特点做一简朴先容。

这件器物的主体纹饰龙纹绘制及其生动逼真,点睛之笔乃至刻画出了这条龙生动而又淘气的个性。青料为浙料,质地上乘,青花发色翠蓝,浓厚乃至有溢出之感。

口沿的这种雷同波浪的边饰,从前后朝纹饰排序关系来看,现实上是一种简化了的巨细相间的蕉叶纹。这种画法根本是顺治的特色了,典范的康熙器物上都很少应用。《明清民窑瓷器判定·顺治康熙卷》65页有一件明白纪年的康熙元年的三足鼎式炉,不光边饰画法与此雷同,龙纹、青料以致器物的质地,均与本器相类,也可以佐证这件器物的年代。口沿的酱釉淡雅而天然,也值得关注。

器物内部可见比力显着的旋纹和烧窑时遗落的窑渣和窑灰。这一时期的器物,仍旧保存着明代瓷器的工艺特点,工艺细节每每不是很讲求,但整个器物的神韵却非清晚期精致官窑器物可以相比的。

明末清初的很多瓷器,固然做工不肯定精致,但胎质与青料的质地却很好,这是其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质量上乘的高岭土和浙料刚幸亏那一时期出现,纵然质料选练不是很精致,但胎质的精良仍旧可以从图中看到。这种白而腻的瓷质,也是明末清初瓷器的一个特点,雍正以后的瓷胎就不再有这个征象了。从图中还可以看到修底时的刮胎痕和胎釉联合处的火石红,这些工艺陈迹,在判定中也有紧张的意义。

总之,这是一件期间特性比力显着的顺治瓷器,胎质、青料均很良好,做工稍粗率,但有神韵,有味道,是一件在判定中可资比力的尺度器物。

清代顺治青花瓷器特征


顺治一朝历时十八年(1644至1661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要想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所以制瓷中心景德镇一度处于瓷业生产的萧条状态,产量很少。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磁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景德镇仍旧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传世的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现今流传的顺治瓷器中,民窑远多于官窑。

综合归纳顺治青花的几个特征:

一、胎釉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制作工艺基本沿袭明末天启、崇祯的风格。多数釉面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大部分器物带酱口(即口沿刷一层酱黄釉)。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常沾砂,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足根微微向内收,足墙较深为宽圈足,个别是双圈足,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出现泥鳅背现象,很光滑,具有康熙早期青花的特点。总体看,顺治青花轻巧的器形不多见。

二、青料 顺治青花使用国产浙料绘制,大致有浓艳、淡雅与灰蓝三大类。色调总体看深浅不一,趋于灰暗。蓝中泛灰和发暗的多是庙宇供器,明亮鲜艳的是琢器以及外销瓷。

三、造型 顺治青花新创的器形不多,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虽多具明代之遗风,但也出现一些新颖的品种,在过去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进和变化,风格上朴素典雅。常见的有日常生活用的盘、碗、碟、杯等,还有笔筒、筒瓶(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绿瓶、洗口兽耳瓶、花觚、观音尊、直口罐、将军罐以及一些出口欧洲的外销瓷,如大盘等。这一时期青花造型最突出的特点是,烧造了大量的寺庙中奉用的器皿,也就是佛前供器,全是民窑,形体都比较粗厚笨重。如:供盘、供碗、香炉、撇口瓶、净水瓶等。有的在器身上书写祈求吉祥如意的语句,同时还写有干支纪年款,如故宫博物院藏顺台十一年青花云龙纹净水碗、顺治十六年青花异兽纹炉等。顺治青花造型,总体风格趋于简单,花觚一般呈直筒状,口足微外撇,底不施釉;筒瓶又称象腿瓶,是清初的典型器。将军罐,因宝珠钮盖形似将军的盔帽而得名,始见于喜靖,至清顺治时基本定形,康熙朝大量烧造。香炉口外卷,圆鼓腹,胎体厚重,有圈足和平足实足两种;笔筒有直口和撇口,直口多,一般是平底露胎,盘、碗的底足常有磕缺,足边旋削痕明显,呈螺旋状。

四、纹饰 顺治青花纹饰质朴、自然,绘画一反过去单线平涂的方法,而采用多线平涂的技法,画面构图饱满,粗犷豪放。崇祯时期开始以皴、涂、染,描绘山水,在这时期经常看到其中的渲染还不是很成熟,精品不多,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器纹饰灰黑混浊。许多画风带有崇祯青花的特点,工笔、写意并用,有的清晰明丽,有的奔放,随意创作的纹饰寥寥数笔,生动传神,即有长篇诗文,也有短句。

常见题材有:云龙纹、二龙戏珠纹、浮云纹、怪石山林、虎、狮子、麒麟、异兽纹、花鸟纹、牡丹、玉兰、缠枝莲花、洞石花卉、雉鸡牡丹、博古纹、山石芭蕉、菊花等。龙纹一般高大雄壮,常与斑片状浮云交织在一起,使龙身似隐似现;兽纹均用笔粗放,十分夸张;朵云纹则勾边露白;麒麟常和芭蕉画在一起;柳树叶呈点状对称。山头则画“苔点”,石头多瘦削呈玲珑状。人物纹有:人仙庆寿、罗汉、仕女、竹林僧人,进戟图,颂书图,以及取自《西厢让》、三国故事情节的图案等,人物描绘形象潇洒,意态闲适,布局有简繁,追求神态之美。人物纹都有各种景物衬托或附诗句。这时期许多盘、碗的里心流行画一片枝叶加短诗两句,以梧桐叶居多,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梧桐一叶生,天下新春再”,“黄花落兮,雁南归”等,还有许多画秋叶配洞石纹,此种纹饰构图都比较开阔疏朗,画意清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看,顺治青花装饰上以山水、洞石花卉纹出现最多,虽然在一些瓶、罐使用皴染分水技法,层次色阶还是不很明显。

五、款识 顺治官窑青花见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书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正像《饮流斋说瓷》记载的那样:“顺治仅一年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器极少,有之,则做楷书也。”朝代款中有的画双圈,也有不画双圈。字体书写具有明代遗风,柔中有刚,字体清晰,书写排列不是太规整。民窑青花主要写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还有写堂名款的,如:“玉堂佳器”、“玉堂珍器”、“百花斋”、“梓桑轩制”、“西畴书院”、“继善堂”等;另有定烧人物的名款,如“鲁西王瑛制”等。

仿明朝款识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均为楷书。

明代民窑瓷器价格


民窑瓷器在我国可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早在我国五代时期就有着民谣的身影,在宋朝元代时期有着较快的发展,直至到了明清时期使得民窑发展到达顶峰,使民窑瓷器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压倒性优势,使得部分官窑的瓷器也有的为民窑所出。民窑瓷器的发展在各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百花齐放、互相借鉴、优劣互补,使得民窑瓷器的发展欣欣向荣。

说起这民窑瓷器繁荣发展的这一时期,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明代时期民窑瓷器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民窑瓷器在造型上、风格特点上、绘画艺术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可以说民窑瓷器在明代是发生了质的转变,使得瓷器不仅仅是在外貌造型上的变化更是在其创作方式上、思想的表达上及对看待事物的角度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明代是民窑瓷器的变革时代。

明代的民窑瓷器在创作手法上更加的随性、飘逸突出闲适的姿态,在创作内容上更加的自由、随意,在其绘画风格上清新、自然追求随性之风,其实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更能突出其创者的志向、兴趣及其心性。

我们在探索明代的民窑瓷器中,它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是以线条来描绘其事物,用线条来为我们讲述历史故事,明代时期的民窑瓷器擅长用线条来划分不同的色域,不同颜色之间所产生的影调,用线条来描绘其人物、事物、动物的神韵,使他们栩栩如生,在线条中充分的体现出了其东风的韵味,体现了东方的文化,这也使得明代民窑瓷器深受海内外瓷器收藏着的喜爱,其瓷器的艺术收藏价值也从其价格上有所体现,仅大明宣德时期的青花龙云瓷器就以四十万的高价所拍卖。

明代时期的民窑瓷器在制作手法上脱离了传统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但是也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加以时代所需的新工艺、新的表现形式、新的绘画技巧使之形成了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明代民窑瓷器的形式,成为我们所喜闻乐见的瓷器,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瓷器,明代民窑瓷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大型瓷器更多的精致小巧的小瓷器,明代民窑瓷器深受这海内外慈爱收藏者的喜爱,是瓷器收藏者的首选。

决定民窑青花瓷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民窑青花瓷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一、是内在因素,它由四个方面构成:

1、质量因素,分为三个档次,即精品、上品和普品。民窑精品的价格永远比低级大路货高出几十倍。

2、器形因素,也分为三个档次,第一即陈设器和文房用品;第二,佛像雕塑,茶壶,鼻烟壶等立件;第三,碗、罐、盘等日用器物。

3、纹饰因素,分为四个档次,即人物画第一,山水画第二,鸟兽花卉画第三,图案画第四。

4、品相因素,表现为器物的新旧程度、完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等。

5、文化效应,分为三个档次,第一为文化名人用过的器物,第二为陶瓷名家制作的器物,第三为有画有字的器物(一般瓷器上的字比画更值得投资)。

二、是外在因素,例如存世量的多少,因文化特点而产生的爱好者差别等,都是影响瓷器价格的原因。民窑青花瓷器的价格,就是有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但作为一种抽象概括,“真、善、美、少、精、奇”永远都是人们选藏古瓷的共性标准。

以上是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决定民窑青花瓷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的问题,更多的收藏知识请关注我们。

陶瓷文化:康熙青花瓷官民窑的关系及分期与鉴定


一、官民窑的关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国陶瓷王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不仅与玲珑、色釉、粉彩一道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而且还享有“国瓷”美誉。明清时期官民窑皆大量生产。

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而民窑则变化多,纹饰生动活泼,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产品粗细兼有,产量很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大批外销。官窑是在民窑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其反过来又会影响和推动民窑的发展。官民窑这种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其形成了既有共同时代风格又各具自身特点的状况。而正是其中的共同时代风格为民窑断代提供了依据。

二、造型、胎、釉和工艺

康熙民窑青花造型古朴、端庄,整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充满阳刚之美。型制、规格众多难以计数。这恰映证了梁同书《古铜瓷器考》所云:“官窑器纯,民窑器杂。”主要见有瓶、方瓶、观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胆瓶、玉壶春瓶、琵琶瓶、花觚、盖罐、将军罐、粥罐、高奘罐、莲子罐、盘、六方盘、八方盘、花口折沿盘、攒盘、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盖碗、高足杯、提梁壶、缸、花盆、笔筒、洗、砚、盒、绣墩、熏炉、钵式炉、筒式炉、洗式三足炉、鼎式炉和瓷板画等。其中,以花觚、梅瓶、筒瓶、棒槌瓶、盖缸、将军罐、粥罐、盘、碗、提梁壶、军持、缸、笔筒及钵式炉等最为多见。

三、纹饰

康熙民窑青花早期的纹饰仍保留着明末、顺治时的绘画风格,豪放粗犷和精细工丽并存。中晚期受明末清初书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刘泮源、华喦及“四王”等人的影响,构图舒朗,意境深远。早期画法流行单线平涂,有明末遗风。中晚期以流畅工细,勾、染、皴、擦并用为主流,多可分出阴阳面及层次。主要使用浙料和珠明料作画。

装饰题材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均是当时社会习俗和文化观念的直接反映。这种来源于民间现实生活并充满活力的题材,其情趣盎然的内涵与粗犷洒脱热情奔放的艺术表现,可说是青花中独特且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

四、款识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款识种类丰富多样。大致可分为纪年、家藏、人名、吉语赞颂、图记及寄托款等数类。书体以楷书为主,篆书(较硬的铁线篆)为辅。排列严谨且书法精良者较少。

作者以为鉴定康熙民窑青花瓷款识的要点(尤其质量)为二:一是如同中国书法的判断标准一般,突出字形、线质。二即应与前文所言青花纹饰呈色相结合。款识为古陶瓷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构成各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五、仿作

由于康熙民窑青花在景德镇制瓷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后世对其仿制较流行。从大量传世品来看,仿品主要出现于光绪、民国(1875——1949年)时期。多为观音瓶、筒瓶、花觚、棒槌瓶、罐、笔筒、钵式炉与碗等。学界认为光绪青花瓷在清代仅次于康熙,某些仿康熙青花瓷精品(应指官窑及民窑精品——笔者注)甚至几近乱真。图案流行花卉、山水、瑞兽及人物等,以前者为上。

六、结论

康熙民窑青花瓷形制众多,陈设、日用、文具等品类齐全。重点使用浙料与珠明料作画的纹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民族化及大众化为一重要特点。纵观中国陶瓷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即器形,二是装饰。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分析其胎、釉、款及工艺。清朝青花研究当亦不例外。

余在经手过目大量康熙青花后,以为其形、图、胎、釉可用一个“硬”字予以高度概括。一件优秀仿品,跟真品的差别往往就在毫厘之间,只要鉴定者具备了辨别一丝一毫一厘的本领,即可鉴别真赝。恰如古人所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经过采石、粉碎、淘洗、制坯、描画、上釉和烧成等七道工序生产的康熙民窑青花瓷,粗细兼有,差距很大。上乘者堪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它说明此时社会贫富与贵贱悬殊。换言之,社会的普遍需要才会成为生产动机。

总之,康熙民窑青花瓷因产于我国陶瓷最高峰时期,所以,其在景德镇民窑研究领域中应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道光青花瓷的特征及其官民窑青花瓷的鉴定要领


道光青花前期尚精,后期渐走下坡。

胎骨疏松。圆器较薄,琢器较厚。釉有青白、白与粉白三种。民窑器釉层厚郁,含极多气泡。

青花虽色含灰,缺少高丽感。

纹饰规整平稳。花卉画法以单线平涂为主,线条均匀但缺少力度。白描青花为民窑日用器的主要装饰方法。流行内青花外粉彩和内青花外酱釉的装饰,青花一般是白描花卉。

装饰渐简约疏朗,花卉纹更加图案化,有些同剪纸相似。带曰本风格的皮球花较多应用。官窑器有仿康熙山水作品,民窑器见仿康熙刀马人纹样,放牧、飞蝶、 龙戏、婴戏等题材被重新设计后出现于民窑青花上。

器物造型大多沿袭乾、嘉,如天球瓶、玉壶春瓶、葫芦扁瓶、赏瓶、觚、胆瓶等。形制笨拙,线条生硬,比例失调,民窑器尤甚,渐现晚淸造型特征。

【清道光青花凤穿牡丹纹罐】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高37.5cm,口径15.5cm,足径15.4cm。罐直口,溜肩,圆腹,圈足,有盖,盖圆顶,宝珠形钮,盖与罐子母口相合。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罐口绘朵花4组,两两相对,腹部主题图案满绘凤穿牡丹花纹。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此罐之造型与绘画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清道光粉彩花卉双耳瓶】

粉彩花卉双耳瓶,清道光,捐献自乐东屏。

【清道光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双耳瓶】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双耳瓶,清道光,高32cm,口径8.5cm,足径9.3cm。瓶撇口,长颈,饰对称如意形耳,弧腹,圈足。主题纹饰是以青花绘缠枝莲纹托八吉祥纹,以如意云头纹、回纹、蝠纹、变形莲瓣纹为辅助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端庄沉稳,青花艳丽,纹饰繁密,但层次清晰,主题纹饰突出,寓意吉祥,属于宫廷陈设瓷。

陶瓷知识:康熙青花瓷官民窑的关系及分期与鉴定


一、官民窑的关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国陶瓷王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不仅与玲珑、色釉、粉彩一道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而且还享有国瓷美誉。明清时期官民窑皆大量生产。

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而民窑则变化多,纹饰生动活泼,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产品粗细兼有,产量很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大批外销。官窑是在民窑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其反过来又会影响和推动民窑的发展。官民窑这种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其形成了既有共同时代风格又各具自身特点的状况。而正是其中的共同时代风格为民窑断代提供了依据。

二、造型、胎、釉和工艺

康熙民窑青花造型古朴、端庄,整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充满阳刚之美。型制、规格众多难以计数。这恰映证了梁同书《古铜瓷器考》所云:官窑器纯,民窑器杂。主要见有瓶、方瓶、观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胆瓶、玉壶春瓶、琵琶瓶、花觚、盖罐、将军罐、粥罐、高奘罐、莲子罐、盘、六方盘、八方盘、花口折沿盘、攒盘、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盖碗、高足杯、提梁壶、缸、花盆、笔筒、洗、砚、盒、绣墩、熏炉、钵式炉、筒式炉、洗式三足炉、鼎式炉和瓷板画等。其中,以花觚、梅瓶、筒瓶、棒槌瓶、盖缸、将军罐、粥罐、盘、碗、提梁壶、军持、缸、笔筒及钵式炉等最为多见。

三、纹饰

康熙民窑青花早期的纹饰仍保留着明末、顺治时的绘画风格,豪放粗犷和精细工丽并存。中晚期受明末清初书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刘泮源、华喦及四王等人的影响,构一是如同中国书法的判断标准一般,突出字形、线质。二即应与前文所言青花纹饰呈色相结合。款识为古陶瓷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构成各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五、仿作

由于康熙民窑青花在景德镇制瓷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后世对其仿制较流行。从大量传世品来看,仿品主要出现于光绪、民国(18751949年)时期。多为观音瓶、筒瓶、花觚、棒槌瓶、罐、笔筒、钵式炉与碗等。学界认为光绪青花瓷在清代仅次于康熙,某些仿康熙青花瓷精品(应指官窑及民窑精品笔者注)甚至几近乱真。一即器形,二是装饰。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分析其胎、釉、款及工艺。清朝青花研究当亦不例外。

余在经手过目大量康熙青花后,以为其形、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经过采石、粉碎、淘洗、制坯、描画、上釉和烧成等七道工序生产的康熙民窑青花瓷,粗细兼有,差距很大。上乘者堪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它说明此时社会贫富与贵贱悬殊。换言之,社会的普遍需要才会成为生产动机。

总之,康熙民窑青花瓷因产于我国陶瓷最高峰时期,所以,其在景德镇民窑研究领域中应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顺治青花,官搭民烧,价格极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顺治青花,官搭民烧,价格极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烧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