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 导航 >

老康仿品瓷器变真品究竟是为什么

老康仿品瓷器变真品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2020-11-10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老北京的天坛北墙外,从晚清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条比较特别的胡同。这条胡同里有一条街,一条旧货街。这条旧货街的一头叫东小市,另一头就叫西小市,街上讲究清晨卖货,卖的绝大多数都是些生活用品,也有少量首饰、瓷器物件等,这一类的一般就是当时的大户人家自己不好意思拿到琉璃厂买,就让佣人拿到小市来销售。小编有一位女性朋友,她祖上的老人就很喜欢逛这小市,一方面自己也买卖点儿小物件,另一方面能见着好多旧时大户人家的器物,兴许也能淘个好东西。别说,她祖上的老人还真就淘了一件“好东西”。

这件“好东西”虽说是件民窑瓷,但号称是康熙墨地五彩花觚,自打她祖上老人淘到手就一直家传下来,如今到了这位朋友手上。这件墨地五彩花觚通体施墨地釉,釉上以五彩颜料绘盛开的梅花,数只鸟儿嬉戏其间。由于是墨地加五彩的组合,因此色彩变化显得很丰富,视觉冲击力很好,花觚整体气息也是端庄华贵又不失活泼,看起来确实赏心悦目,有几分“老康”风采。

那么这墨地彩瓷究竟又是个什么品种呢?其实说通俗一些,墨地彩瓷就是黑釉低温釉上彩瓷器的一种。在制作时,瓷器匠人先在瓷胎上用吹釉法上一层绿色玻璃釉,再上一层黑釉,入窑烧一次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成后的釉色滋润光亮像墨一般,故称墨地。然后再以泛紫的深黑笔勾描纹样,并以五彩色料填描,最后在入窑烧一次850~950摄氏度的低温即成。康熙时期的黑釉彩瓷以墨地素三彩最为珍贵,其次还有乌金釉地彩瓷、墨褐釉地彩瓷及白釉墨彩等。

朋友的这件康熙墨地五彩花觚,怎么看都是老物件。然而,似乎颜色与浓深的墨相比,又有些差距,画面虽然生动活动,但又好像总显得有点“弱”。近来朋友看了不少关于在地摊上淘货被骗的新闻,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即使是家中传下来的,但也总要知其根底为好。抱着这样的想法,朋友拉着小编一起来到了本地的相关研究所向杨教授请教。“你这个,是个仿品”。杨教授开口一句就给了朋友当头一棒,小编也是震惊不已,这花觚明明是个老物件没错呀?不过接下来杨教授的话总算是给朋友吃了定心丸。

专家表示,这件墨地五彩花觚确实是“仿品”无疑,但是它并不是现代工艺品,而是光绪仿康熙制作的一批墨地彩瓷中的一种。所以说它是“仿品”也并非不对。但是作为真正的光绪瓷器,它也确实是古瓷器,所以也就是真品了。康熙墨地彩瓷与光绪仿的“小康”墨地彩瓷,一般有三个主要区别。第一个,看胎质,康熙年的胎俗称“糯米胎”,非常匀净细腻;而这件“小康”翻过来看底足,胎质明显粗松。第二个,看釉色,康熙的墨地釉是真正如墨的黑亮,光绪的则泛乌,显得干巴巴的。第三个,彩绘的工有差距,康熙的彩绘尤其是画花鸟,笔力都很刚劲有力,光绪的则显得有些孱弱拖沓了。要说价值,这件花觚算是典型的“小康器”,目前的市场上值个8~10万左右还是没问题的。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清代行有恒堂器物价值颇高 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老贾是茶饭不思、寝无安眠,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愁闷之中。这件事,还得从老贾的一件藏品说起。这件藏品是老贾多年前收到的,是一件范制匏器笔筒。老贾说藏家祖上在清代朝廷有过显赫,这件笔筒就是祖上受赏得到的。由于两人投缘,经不住老贾请求,那位藏家便将这件笔筒卖给了他。一晃很多年过去,老贾也没有太在意这件笔筒价格的涨跌。前不久,老贾带着这件笔筒去参加藏友交流会,由于醉酒竟将其不慎遗失。本来老贾心中已经惋惜不已,谁知后来一位当时与会的专家告诉他,那件笔筒是清代“行有恒堂”真品,目前价值起码十多万,只是当时还未来得及说出此话老贾便因醉意离开。这下,老贾更是痛心不已,忙不迭地报了警。

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老贾报警是否还来得及找回他的匏器笔筒,而是这样一个问题:从这件事来看,清代行有恒堂器物的价值颇高,那它究竟是什么来头呢,是一个有名的作坊吗?

其实,如果是对清代宫廷历史了解的人,或许已经隐隐有些想法了。“行有恒堂”取自《周易》中“君子以言有物,而行必有恒”一句,是清代皇亲爱新觉罗·载铨专用的堂名款。载铨是乾隆长子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的曾孙,活动于道光、咸丰年间,官至工部尚书、步军统领,授御前大臣,封辅国将军、辅国公。载铨的文学修养较高,自撰有《行有恒堂初集》,常以“行有恒堂”为名定制瓷器、紫砂器等,亦嗜好收藏,因此行有恒堂中有很多精美器物。

“行有恒堂”定制器物主要是生活器和文房具,其精工细作、品质上乘,水准直逼清宫官窑;加上载铨本人颇具文人书卷气,因此这些定制器物也是文气盎然、俊雅逸致。可以说,“行有恒堂”器物是官气风范与文雅清气的精致结合。这类器物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紫砂器,目前有7套11件“行有恒堂”紫砂真品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被奉为清后期宫廷紫砂器典范。2013苏州首拍上,又一件“行有恒堂”紫砂壶现身,最终获价287.5万元。

当然,在拍卖市场上,受到欢迎的“行有恒堂”器物不止于载铨定制的器物,还包括当时他的府上收藏的各类珍品。如2015年的北京特拍会上,一方端溪老坑-行有恒堂藏-赵之琛铭云月砚就被拍出43.7万的不俗价格。因此,我们说“行有恒堂”器物价值颇高,不仅仅是指其定制器,也包括其旧藏珍品,只是不论哪一种在当前的拍卖市场上数量都甚少,反而仿品泛滥,故需尤其谨慎。

景德镇陶瓷的起源地究竟是哪里


当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起古人类起源生存的时候,往往最多的话题是:周口店“北京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公里处,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而说起江西省乐平市涌山岩洞遗址,往往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涌山岩洞遗址,位于乐平市北33公里涌山镇涌山村鸡公山山腰仙岩洞内。

大家知道,中国瓷器起源于东汉,景德镇稍晚一点,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为五代时期。景德镇最早的陶器、瓷器制作起源于哪里呢?从涌山洞的发掘看,出土了石器时代的陶器,可以初步认定为景德镇最早的陶器制作地。近期,附近还发现了宋代的瓷窑,及瓷土矿分布。从目前景德镇最早的古瓷窑分布看,主要集中于湘湖乡、寿安乡(昌江河水系)一带,比如白虎湾古窑址、黄泥头古窑址、柳家湾古窑址、南市街古窑址等,和涌山(乐安河水系)靠的很近啊。加上森林木材资源的丰富,涌山河提供的动力能源,有理由推测:景德镇最早的瓷器制作发源地在涌山一带,而且和涌山洞古人类遗址的陶器制作一脉相承。这个推测如能证实,将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还能指明下一步考察的重点和方向。

斗彩荷花纹瓷碗为什么是仿品


这件署“成化年制”朱红色四字底款的斗彩荷花纹瓷碗,通高8.4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5.8厘米,通体为荷花纹装饰。只要藏友略微细看,就知道它是一件后仿品。

该碗表面看来制作精细,纹饰艳丽,釉色晶莹,胎质轻薄,体态轻盈,美观异常,无疑是位高手制作,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仿品毕竟是仿品,经仔细分析对比之后,破绽不难看出。

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鉴别:从造型上看,成化的斗彩碗,真品弧度较小,而此仿品的弧度较大;从风格上看,成化的真品制作精细但稍纤巧,且较淡雅,而此仿品却十分做作,略显呆滞,浓重不纯;从纹饰上看,成化真品多采用写意手法,如折技葡萄、如意云、折枝花鸟、婴戏图、子母鸡、花鸟草虫等纹饰,而极少见有荷花纹饰的出现;从色彩上看,成化真品施彩只分浓淡,不分阴阳,且纯净柔和,令人有舒服感。而此仿品色彩凝滞,釉面呈现贼光,极其不自然,有一种刺眼感。更为重要的是,成化斗彩瓷真品的底款一般都是采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或“天”字款,而从未见过有“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款式。

不过,笔者认为,尽管它是件后仿品,但仿制得如此精美绝伦,不得不让人佩服。

越窑瓷器仿品有什么特点?


越窑瓷器仿品有什么特点?(1)效仿造型。仿制品中造型大多按照出版的《文物精华》、《国宝大观》等有关照片制作。因此,外观上初看近似者多,由于仿者,不了解造型装饰的主题思想与寓意,仿制中毛病百出。所以在鉴定中,从局部入手,对瓷器制品造型进行总体审核。

(2)临摹纹样。纹样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的信仰、风俗与时代特点。由于不理解思想内容,仿造的图案线条不可能流畅,构图远不如原作。

(3)装烧工艺。装烧工艺每一个时代,因使用装烧工具不同,所遗留的印痕特征也不一样,尤其是支烧印痕的形式与排列规律也不同,仿制者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细节。有的印痕作假涂上去,有的粘上去,一洗刮就显原形,因此,是否陶瓷胎体烧制过程中反映的印痕,是鉴定支烧的一个标尺。

(4)釉色的鉴别。由于仿者不了解越窑各时期生产制品的配方化学成分。仿者只是凑合釉色,加上窑炉均用液化气与电炉烧制,因此,无法对火候的气氛理解与掌握,所以仿品青色光亮漂浮,有的用开水冲洗就泛色。

(5)体胎的仿制。胎体所呈的色泽与所用的原料有关。现在仿者大多用高岭土,古代使用的是古代的瓷土,两者所显露胎体呈色就不同,一个灰胎,一个白胎,辨别较容易,实际上也是仿制品的一个特点。

哥窑瓷器和仿品有什么特征?


哥窑瓷器和仿品有什么特征?哥窑窑址至今未发现,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但故宫博物院存有大批宫中旧藏的哥窑瓷器收藏品,为我们研究哥窑带来诸多方便。

根据宫中旧藏的哥窑瓷器观察,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造型

哥窑瓷器造型以仿古的碗、盘、洗、瓶、炉等为主,造型均有一种端庄的古色古香气息。碗、盘、洗多有菱花形口及葵花形口等式样,此外,尚有盒、壶及文房用具等。

二、胎釉

哥窑瓷器为黑胎,因其胎中含铁量较多,故烧成后呈现黑色、紫黑色和黄棕色。

哥窑瓷器釉是代表中国传统美学内涵的一种装饰釉,其釉属于无光釉,釉层凝厚,有的甚至厚到与胎相等的程度。其颜色变化丰富,有奶白、蛋白、米白、粉青、灰、灰绿、奶酪黄等多种。哥窑釉面均开有形态各异的纹片,按形状划分,有梅花纹、网状纹、细碎纹等多种。因胎中含大量可溶性盐类金属,烧成时渗出于底足、口缘及裂纹的缝隙中,与釉面形成强烈的颜色对比,形成“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特殊装饰效果。其黑色纹片按颜色划分,有黑蓝、浅黄、鳝血等各种。

哥窑的胎敲击起来,没有那种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愈是真品声音愈哑。三、仿品

仿哥窑始于永乐末年。据《皇明纪略》记载:明仁宗当太子时,曾令人成功地仿成哥窑器,但永乐仿哥窑器,至今未能找到传世品。台湾故宫藏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青花瓷款的哥窑盘和碗,但是否为明仿,尚有争议。属成化款的仿哥窑器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均有收藏,其胎质细洁、白净致密,釉色有粉青和米黄两种,釉色滑润,光泽度很强,开片整齐。成化以后,明代仿哥窑器精品不多。清雍正唐英时,又恢复仿哥窑生产,制作精良,既有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的“金丝铁线”,也有单纯的大纹片或小纹片,釉色以深浅灰青居多,部分有“紫口铁足”,其胎质较厚。干隆以后继续仿烧,官窑多书本朝款。

清代在仿哥窑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蓝釉哥窑、绿釉哥窑及哥釉青花和堆花铁沙青铜器纹饰的品种。民窑仿哥窑盘一种,底有七个酱色支钉,俗称“七星盘”,为雍正及干隆早期产品。

仿哥窑产品自清至今,一直未断,但其精品仍为官窑所出。

民国时仿哥窑产品也不少,但总的特点是精细程度不够,略显粗糙。真的哥窑产品釉色并不统一,而民国仿品则颜色基本以米黄色为主。造型也变得越来越离奇,仿到后来,干脆在底款书上“成化年制”。民国时仿此品种尚情有可原,而到了80年代,竞也兴起仿古狂风,又生产了一大批仿民国所产的粗制滥造产品,且价格比新瓷高出几倍。这完全是一种纯商业性的生产,实在没有多大价值。

当代仿哥窑产品多为浙江地区所出,世博会纪念品展出中曾见到两例,感兴趣的藏友不妨前去了解一下。

古瓷器如何鉴别仿品


古瓷器如何鉴别仿品。

1。胎釉:真品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用酸,碱浸等去新瓷光,回使瓷器釉色苍白,人为痕迹明显,与宋代瓷器釉色明显不同。

(2)用兽皮等物打磨,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可见无数平行或规则的细条纹。

(3)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或其它化学药品处理,釉色不正,同真品有很大的区别。

2器型:真品造型大器,自然,富有时代特色;仿品造型别扭,特意模仿痕迹明显,具有很多不是同时代特点。

3.纹饰:绘花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绝无真品纹饰那种挥洒自如的流畅感,而处处留下临摹仿照的痕迹。

4.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一般土锈都在釉薄之处;仿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洗之即可。

清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仿成化瓷器


清朝瓷器中出现了众多的瓷器种类,其中的特色的原生瓷,在技术上十分的成熟,同时在纹饰上也会更加的精美多变,可谓是瓷中上品。除了这些精致的原生瓷之外,在清朝也出现了很多的清仿成化瓷器,也就是模仿古人所制作出来的瓷器,属于寄托款,通过当代高超的工艺,表达对先代的崇敬和缅怀。

在清仿瓷器中,仿造的比较多的是明宣德、成化、嘉靖这几种瓷器的类型,特别是明成化款的仿造数量会更加的多,在哪个时候的景德镇窑口非常的盛行,无论是政府官窑还是民间私窑,都是会有大量的仿成化瓷器出现的,那么为什么成化瓷器会如此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呢?这主要是和成化瓷器的工艺美学有很大的关系。成化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成就,第一个是青花,第二个是斗彩。

一、从二者的共同点来看的话可以知道成化瓷的瓷胎都是比较轻薄的,颜色十分的洁白细腻,拥有很高的白净度,在釉色上不会带任何的淡青色。

二、清仿成化瓷器的上釉比较厚,这样的话就使得釉面的脂润感有很好的保障。在器型上也是更加的端正,线条圆润优雅,所以即便使用的只是简单的白釉,也是会展现出很好的宁洁如玉的感觉。

三、就成化青花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使用的是本土青料,所以往往是会展现出泛蓝的颜色,在色调方面是比较均匀稳定的,在青韵之外还多出来了一分宁静从容。在造型上十分的精致,颜色丰富多样,虽然说也是薄胎厚釉,但是在颜色的艳丽上和其他的瓷器是无法相比的,同时还有不少的彩绘图案出现在瓷器上,带有浓烈的文化风韵。

清朝时,十分的重视对成化瓷的仿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于这种独特的风格的喜爱,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蒙古与汉文化之间融合的一种探寻。在所有的仿制品中比较成功的是清仿成化款青花百寿笔筒,最后交易出了18.4万的价格。

最近几年的时间中,清仿成化瓷器的价格也是有了很大程度的上涨的,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其中主要表现在瓷胎的瓷质中,没有了原先成化年的轻薄和细腻,会显得稍微的厚重一些。

清代仿成化瓷器鉴赏:

1:清乾隆仿成化斗彩团菊纹盖罐,尺寸:高12.2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9.03.2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直颈鼓腹,盖扁圆,整体造型敦实可人。小罐胎体紧致,修胎规整,釉面润泽,颈下、足上一周以青花分两色渲染变形如意云头,云头中心点红、黄彩。腹部主体斗彩绘团菊纹,团菊上下分布,背景衬托蕉叶,团菊颜色红、黄相间,呈品字形分布,其间饰缠枝莲纹,盖面两朵团菊均为红色,盖沿一周绘莲纹,与腹身团菊间莲纹相近。整器纹饰设色清雅,绘制精细。罐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识字体端正,为乾隆中期御窑典型款识字体。此类斗彩团菊纹盖罐为清雍正、乾隆朝对成化御窑斗彩团蝶纹盖罐的摹仿与创新之作,制作精细,填彩一丝不苟,级别颇高。此类斗彩器于明清文献中并非称“斗彩”,而称“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一般认为“斗彩”一词首见于大约成书于雍正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中,书中所谓“斗彩”更似今言“青花五彩”,而书中记载“填彩”者才更接近今日所谓“斗彩”。唐英在《陶成记事碑》中所称“仿成窑五彩器皿”,即指本品一类。

2:清雍正仿成化青花淡描团菊纹杯(一对),尺寸:直径7.4厘米,估价:RMB 6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1,012,000 ,成交时间:2018.05.18,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51期·仲夏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侈口深腹,胎薄体轻,成型规整,毫不变形。杯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色纯净洁白,体现了雍正一朝高超的制瓷水准。外壁以青花淡描团菊纹,幽菊三朵呈品字排列,间以花叶勾连,构成一个圆形。团菊之间填以折枝花卉,呈丁字形布局,将留白巧妙填满,又不显拥挤,布局清新舒朗。杯外底心双方栏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工整纤秀。雍正御窑在皇帝授意之下,有诸多古为今用之妙举,且质量更为精绝,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式团菊小杯便为雍正御窑追慕成窑作品而成,在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为“仿成化窑淡描青花”。此式团菊纹样在雍干之时见有杯、碗、罐等多种造型,并有斗彩及青花淡描品种,可见颇受帝王垂爱。本品款识以双方栏为边,是对成窑更忠实的模仿,且雍正一朝凡书以双方栏款识的作品,均是同类器中制作最为精良,品级最高的,本品即属此类。此外本品还为海上著名艺术家唐云先生旧藏之物,来源可靠,品相完美,成对出现,收藏价值极高。

3:清乾隆仿成化青花携琴访友梅瓶,尺寸:高21.6厘米,估价:HKD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840,000 ,成交时间:2006.11.28,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4:清雍正斗彩仿成化如意纹折腰小碟,尺寸:直径8.2厘米,估价:RMB 650,000 ~ 850,000,成交价: RMB 747,5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直口,直腹内敛,折腰,圈足,盘心绘斗彩如意头贯套纹,外壁于上下弦纹之间,绘以青花、矾红、绿彩绘七朵灵芝,纹饰简洁,清新爽目,丽质天成,颇得成化神韵。底施白釉,双圈内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此种斗彩灵芝折腰盘系由成化官窑器演化而成,逐为雍正御赏之极简清雅之器。此碟胎体极薄,几至脱胎,青花发色浅淡,屡中透紫,恬静淡雅。

5:清雍正仿成化斗彩灵芝纹杯,尺寸:直径10.3厘米,估价:RMB 5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667,000 ,成交时间:2018.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成化斗彩开一代彩瓷先河,冠绝千古。后世多有摹仿,但唯有雍正作品最具成窑风韵,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成化、雍正二帝虽相隔二百余年,却在瓷器上表现出极为相近的艺术品位。究其缘由,盖因成化斗彩器胎薄工精、画意典雅的风格引起了雍正帝对于瓷艺追求的共鸣,故屡次指示御窑厂对成窑器物进行仿烧,以求摹作,将成窑神韵复原重现。本品以成化名品—斗彩灵芝云纹杯与斗彩灵芝云纹碗为范精心摹制而成,其原型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之藏品。杯敞口,弧腹、圈足,造型端庄,胎质细腻。外壁以斗彩绘团花灵芝云纹图案,灵芝纹样以青花勾勒,内填饰黄、绿、珊瑚红、紫红等各类釉上彩,同时又以青花作为蓝彩填饰,对绘工之技艺要求甚高。设计者又于四组灵芝云纹之间,巧妙地在口沿处描绘蔓草朵花纹将灵芝纹间隔,使整体构图舒朗有致,色调淡雅静谧。雍正御窑仿烧此品种,在成化的基础上,既有模仿,又略有创新,就尺寸大小而言,有口径7.2厘米、口径10.2厘米两个品种,小口径的作品基本落“大明成化年制”寄托款,并在纹样和施彩方面更忠于成窑作品,可参考两院故宫藏品。

6:清乾隆仿成化青花云龙纹大碗(一对),尺寸:直径19厘米,估价:RMB 100,000 ~ 200,000,成交价: RMB 598,000 ,成交时间:2019.03.2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式大碗是乾隆时期对成化瓷作的忠实模仿,无论造型、尺寸、纹样、笔法都几无二致,颇具成窑遗韵,且烧造数量稀少,世所罕见。

7:清雍正仿成化青花红彩花卉纹小杯,尺寸:直径8.3厘米;高4.3厘米,估价:RMB 480,000 ~ 580,000,成交价: RMB 552,000 ,成交时间:2018.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杯撇口,弧腹,浅圈足,造型小巧周正。外壁绘宝相花纹,以青花饰叶、茎,以矾红彩饰花。轻盈细薄,胎质坚致白皙,釉汁莹润如玉。画面疏朗,笔触细腻,精到有神,青花发色淡雅明快,一如成窑之柔美,衬以白胜霜雪的釉面,令人爱不释手。成化时期,即有此杯纹样,应是仿自同期红蓝宝石镶嵌器皿。《明实录》成化二十年(1484)正月丙辰条记载:“锦衣卫余贵铎与内局匠人凌安、徐茂等,市青红石,饰为奇巧首饰、器用,托内侍之亲幸者以进,互相估值,得利百十倍。岁费内帑金巨万,数年来府库殆空,诸人暴至富贵”,以致引起东厂太监尚铭眼红,导致罪名进行敲诈。由于余贵铎等与内侍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事披露,此后宫中不便再大量购买宝石镶嵌器物,于是喜欢奇巧之物,侈靡至极的万贵妃的兴趣自然转移到其代替品—斗彩瓷器上,此纹样便应运而生。而本品则是雍正皇帝慕古之作,底落“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此杯制作工艺考究,画技高超,无论胎体、釉质亦或设色,均为同类器之首,实为赏玩之佳作。

8:清雍正仿成化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尺寸:直径13厘米,估价:RMB 220,000 ~ 320,000,成交价: RMB 414,000 ,成交时间:2019.10.15,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55期·金秋拍卖会。

本品直口微侈,圆弧腹,圈足露胎处可见胎体洁白坚实,修胎规整。罐釉色洁白肥润,肩、胫部青花绘变形莲瓣纹,每瓣最外一层填以矾红。腹部为主题纹饰,以斗彩绘海棠形开光,内绘折枝莲纹,中心莲花除青花描边外,又以矾红描边,内平涂浅红色,每组开光间上绘折枝莲纹,下绘云纹连卷草纹。外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宋椠体书写工整,为典型官窑书写方式。此类斗彩折枝莲纹罐为雍正御窑对成化斗彩折枝莲纹罐的摹仿与创新之作,除去青花和釉上彩料的发色区别外,纹饰上二者极为相似,仅雍正御窑在主题纹饰的折枝莲花加以矾红勾边,且平涂颜色有别,其余均无二致。造型上,雍正作品将肩部重心下移,使得整体造型更加协调隽美。检视目前各大博物馆馆藏及拍卖市场所见同类作品,有雍正本朝款和仿成化款两种,二者除款识不同外,造型、画工、彩色均完全相同,甚至是款识字体的笔划走势、运笔风格都几无二致,应为同一人所书。这类雍正仿成化的斗彩器,即是唐英《陶成记事碑》中称“仿成窑五彩器皿”者,是雍正皇帝一直追慕并发展创作的御窑佳器,经过改制的此类器物,较之成窑作品更为隽秀俊美,发色更趋清新淡雅。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雍正三年(1725年)档案有载:“正月十九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交成窑五彩罐一件……传旨:嗣后烧珐琅并磁器俱照五彩罐上花样画。尔仿此样亦烧做几对。……于四月十二日做得五彩花白地罐一对”、雍正七年(1729年)档案又载“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四月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钦此。于四月二十日做得画五彩木样一件,郎中海望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钦此。于四月二十五日将成窑五彩罐一件并木样一件,较年希尧家人郑旺持去讫。”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中所展出的成化斗彩折枝莲纹罐(盖为后配)很可能就是档案中提到雍正帝命年希尧“添盖”的“成窑五彩罐”;而本品无疑就是按照“成窑五彩罐”仿制过两次,并被雍正帝亲自批示“照精细里改画”的“五彩花白地罐”之一。

9:清雍正仿成化青花团菊纹碗,尺寸:直径14.4厘米,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345,000 ,成交时间:2019.03.2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弧壁深腹,碗型端庄,胎体洁白坚细,釉面匀净滋润。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外口沿下方及足墙饰弦纹两道,外壁绘青花团菊五组,间以折枝花卉组成工字形边栏。菊花勾描工整细致,青花发色淡雅,渲染层次分明。碗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端正,为雍正御窑典型款识。雍正御窑在皇帝授意之下,有诸多古为今用之妙举,且品质更为精绝,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据《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载:“于五月十五日,将成窑原样磁碗,酒圆二件交年希尭家人郑旺持去,讫。” 本品即为雍正御窑据成化斗彩团菊纹碗为模本化裁而来。雍正时,此类团菊纹样绘于杯、碗、罐等多种造型之上,并有斗彩、青花、青花淡描等品种,可见颇受帝王垂爱。值得注意的是,本品与唐英《陶成纪事碑》所载“仿成化窑淡描青花”又有所不同,传世所见雍正仿成化淡描青花器皆以白描手法绘就,纹饰不加渲染。本品所绘纹饰采用分水技法渲染花叶,色彩更为强烈,美感更为直接,可谓师古而不泥古之妙品。所绘团菊采用成化斗彩团菊碗常用之四朵一组、上下左右对称的布局,这又体现了雍正御窑对成窑的忠实追摹。本品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纹饰精美细致,填色不漫不溢,工整秀美,雅韵横生,为清代雍正朝官窑青花佳作,弥足珍贵。

乾隆粉彩与仿品有什么特点?


乾隆粉彩与仿品有什么特点?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非常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其次,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有的在色地上彩绘带有西洋色彩的缠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用一种较锋利的金属工具划刻出精细的凤尾纹,即所谓的“锦上添花”,开光内绘花鸟图、山水人物图及墨书乾隆御题诗等。这种色地粉彩纤巧繁缛,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数量最多的。

第三,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珐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能准确的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第四,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第五,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牡丹花、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时还常以缠枝花作主体,分别加施夔龙、夔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

第六,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镂雕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仿制的乾隆官窑粉彩,与传世品相比,水平相差甚远。仿制的品种多样,见到的有粉彩九桃天球瓶、粉彩鹌鹑天球瓶、黄地粉彩缠枝花卉碗,各种色地的粉彩缠枝花卉瓶、花觚以及镂空转心瓶、镂空套瓶、紫地粉彩爵杯,也有仿其他工艺品的,如仿铜器、仿唐代银壶等等。众多仿品中有粗细之分。粉彩九桃天球瓶可谓高仿品,造型、色彩、纹饰都已达到逼真的地步,非常精美,是一件可收藏的现代珍品。与传世品相比,主要缺点显得过于漂亮。其他仿品中有的显然颇费工时,如转心瓶、交泰瓶、爵杯,但与传世品相比差距很大,显得板滞粗糙。综合起来,现代仿品的缺陷有以下几点:

一、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

二、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

三、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四、器物口部和足内的松石绿釉,有的过于浅淡,有的过于浓艳。浅淡者釉薄光亮宛如浅湖色釉,浓艳者釉厚开细小纹片,釉面呈波浪釉状。这些现象与传世品的特点相比差距较大。更别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们。在几次鉴定会上都出现诸如银灰色地雕花开光大碗、大罐,开光内彩绘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让人感觉仿佛是乾隆的银彩器,实际不然,这种器物胎体厚重,工艺粗糙,纹饰绘画水平也很低。类似低劣的仿品实在是举不胜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老康仿品瓷器变真品究竟是为什么》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老康仿品瓷器变真品究竟是为什么》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