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雍正青花瓷器鉴别 > 导航 >

鉴定雍正青花瓷器的真品及仿品技巧

鉴定雍正青花瓷器的真品及仿品技巧

雍正青花瓷器鉴别 青花瓷器的鉴别 嘉靖青花瓷器鉴定鉴别

2021-04-24

雍正青花瓷器鉴别。

雍正青花瓷有多种色彩一起并存,有的发色浅淡而深重,略有晕散;有的发色暗淡,但呈色安稳,色泽深浅纷歧;有的发色翠绿,色彩艳丽而安稳;有的发色晕散,仿明宣德青花色彩。

现代仿雍正青花瓷器种类许多,多见的器型有双耳瓶、双耳扁瓶。但青花色彩不如雍正青花厚重,雍正青花略有晕散,而仿品没有。另外,雍正青花釉面多呈橘皮纹状,而仿品没有这一特征。这是差异雍正青花真伪的主要象征。而雍正青花瓷仿明宣德器从款识上能够辨别,官窑青花有书“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即后代仿前代官窑年号的;其他都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少量书三行六字篆书青花款。

清雍正青花宝相轮斑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此件收藏品口沿小修。扁圆瓶身,前后绘宝相轮花,花新为阴阳八卦纹,边沿环以花瓣形纹;两边则绘缠枝灵芝;束颈起棱;圆球形口,上饰一星期缠枝斑纹;绶带耳上绘折枝花;底承方足。葫芦瓶外型源自中东的金属制品,清雍正青花宝相轮斑纹绶带耳葫芦扁瓶的形制则直接仿自明初永乐、宣德朝著作。和永乐、宣德时的差异在于:永、宣的上半腹斜直较瘦弱,康、雍开端加宽下垂;永、宣时的绶带且略小,小圈足,椭圆形,而清代康、雍时的绶带且则大而飘,圈足略大,圆角方形;从技术上看,永、宣的上下对接,而康、雍的则,前后相合。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元代青花瓷器仿品特征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以下列举代仿品中的常见问题,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就必定是现代仿品。

(一)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高出约1.5%,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

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过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时使用水碓粉碎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它与使用球磨机和真空练沿线机加工出来的现代材料相比较,无论是细度和密度都有明显差异。一般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10]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

大量实验证明,“火石红”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坯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离铁,二是坯体在入窑时含有足够数量的水份。只有这样,在窑炉起火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坯体之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将游离铁带到坯体表面形成“火石红”。

一般来讲,第一个条件属于内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备的,而第二个条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烧制前的必备条件。有的器物在烧制前已经“干透”,甚至装窑时使用的“垫饼”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烧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现“火石红”现象。由于低档仿品的坯体内不含游离铁,仿制者就用涂抹或喷洒氧化铁锈的方法来造假,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它与真正的“火石红”和“糊米底”存在明显差异。

(三)内壁光滑无纹者: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

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器物内底靠圈足部位还会发现一圈凹下去的“注浆印”。如果是带双耳的器物,其双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浆而成,在其下方隐蔽处存在有排气孔。注浆成型工艺是在民国中期以后由欧洲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用于工艺瓷器的生产。

(四)内壁有修坯刀痕者:凡是了解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五)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钢锉传入我国。

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很快发现用钢锉加工出来的刀具要优于磨制刀具。钢锉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锯齿状。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于是,这种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间迅速普及,并流传至今。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陶瓷工匠还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条刀。使用这种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六)釉色过白者:俗话说:“衣对骨必对”。这里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

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

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八)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古代使用的“苏勃尼青”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

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九)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

(十)所绘纹饰有破绽者:观察纹饰是鉴别的基础。一般来讲,仿品的纹饰与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仿”了,往往需要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破绽。

(十一)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让收藏者摸不着头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万一是最近出白的“绝品”,可就捡了大“漏儿”了。另一种是仿制者的功夫不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不自觉地就作走了样。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使用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艺而言,现代景德镇流行的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就是说,器物的形状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

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现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于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十三)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器物过轻或过重都说明有问题,过轻者往往是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艺的器壁,是上薄下厚。

而前者是上下一样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适的话,下半部就显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觉,只有通过重量来体会。过重者又往往是由于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会给拉坯成型带来难度,薄了,器型不准,厚了又重量超标。就是仿品的壁厚与真品类型,它也会显得比真品重,因为仿品胎质的致密度一般都高于真品。

(十四)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前面所说的“注浆”只是成型工艺中的一种。曾有一件青花条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镇称作“镶活”。收藏者仅根据青花纹饰就说它是元代真品。事实果真如此,就是国宝级珍品。遗憾的是元代根本没有“镶活”这种成型工艺,只是到清代景德镇才采用“镶活”工艺。

(十五)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当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十六)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要想使仿品招摇过市,就离不开“作旧”工艺。人工作旧痕迹与古陶瓷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区别。

(十七)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会逐渐减弱,它是由于釉质本身“脱玻化”所至。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内添加锌、锆、钛等氧化物作消光剂,是现代仿制者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X荧光分析可以无损地检测出各种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标,既是现代仿品。

(十八)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釉质本身随时间推移会产生“脱玻化”现象,又称其为老化。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雍正青花瓷器时代特征,如何鉴定雍正青花


雍正瓷器承上启下,将中国古瓷器烧造技艺推上了历史上的高度,收藏明清瓷器的都知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这正是对雍正瓷器最高的评价。雍正瓷器之所以如何高品质跟雍正皇帝亲力亲为对瓷器高标准高要求分不开的,雍正瓷器由于从选料开始就把关极严,故成品质量极高,瑕疵极少,康熙青花常见的缩釉点在雍正青花中不见了。

雍正青花瓷器瓷胎细腻,极少能看到杂质,细致到在修足上都追求完美,雍正时期极为重视,滚圆的“泥鳅背”器足表明瓷器生产已注重看不到的细部,由于雍正时期瓷器修胎明显规矩,而且渐渐定型,雍正青花瓷器许多如出一辙,逐渐定型生产,成为清朝历代的定式。

雍正瓷器青花发色特点

雍正青花在青花的色调上,以点染方式,追求永宣苏青的黑斑效果,另一类追求淡雅风格的青花;釉面洁白,雍正青花釉色油润,亮青特点减轻,肥厚显露,二者对比十分明显。在康雍乾三期中,雍正青花的细腻是前后两朝不能比拟的。

青花瓶白釉温润细腻,青花沉着厚重,以点染方式处理成点滴的深色斑痕,类似于明代苏麻离青青花料的特点,全器的精心制胎和精美纹饰,将雍正朝青花瓷器的完美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雍正瓷器青花画法技法特点

雍正瓷器青花画法技法

雍正瓷器淡描青花以细线描绘纹饰,不再施色,表现瓷器绘画风格淡雅的同时展现工整的魅力。

雍正的青花瓷吸引了粉彩的许多优点,如精美的绘工和雅致的画面,这些因素使雍正青花具有自己的独特韵味。由于雍正时期的粉彩极为出色,在某些程度上掩盖了青花瓷的光芒,但雍正青花仍是那些喜欢收藏青花藏友的精美青花瓷器。

雍正瓷器青花山水的画法把康熙时期“斧劈皴”青花画法改完以以线代染“披麻皴”。

雍正青花瓷器人物画片儿明显减少;

雍正青花瓷器花鸟、花卉非常工整,逐渐程式化,而画风上缺少了灵动,多了规矩。这是雍正青花花鸟瓷器的弊端,但也是鉴定雍正青花瓷器的方法之一。雍正青花的这些变化,潜移默化的对景德镇工匠生产青花瓷器造成了制约,也缺少了创新,这是对瓷器艺术发展是不利的。

青花云蝠纹笔筒釉面莹润,白中泛青,胎体坚硬,洁白细腻。青花绘画画面布局舒朗,笔触纤细,十分典雅。

从现代仿品谈青花瓷器的辨析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品,另一种是新仿品。旧仿品怎么说还是一种文物,而新仿品就是新瓷器了。现在我们就从一下几点来谈一下如何排除景德镇现代仿品青花瓷。

一谈胎。分碎土、制泥、制坯、修坯和烧制5个方面。古青花瓷碎土用的是手工,然后水洗自然沉淀,胎料不粗不细。现代青花瓷多用机械碎土,胎料过细。以人工方法碎土,胎料又过粗。古代青花制坯、修坯皆用人工,是一种变速运动。现代制青花瓷用电动工具,是一种匀速运动。

二谈釉。古青花瓷的釉可概括成4个字:油、腻、肥、活。现代制旧过的青花瓷相应显示出浮、轻、薄、死。这是由于新仿青花瓷历时短而采取强烈化学反应的结果。再看釉面上的软道。由于保洁,古青花瓷均有细微的划痕,没有使用的现象。

三谈艺术。分造型艺术和纹饰艺术。古青花瓷造型美,线条曲折柔和,新仿青花瓷线条生硬,仔细去领会真品的造型神韵,就会知道仿品是形似而神不似。这是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和窑工制作熟练程度不同引起的。古青花瓷器纹饰生动美丽,运笔自然流畅,笔画浓淡、轻重自如。新仿真青花瓷纹饰多采用蒙图和照图样画的方法,线条生硬,无真品的自然美。

四谈感受。分眼瞧、手摸和听声。传统方法要用眼、手、耳去感受真品的神韵。古青花瓷给人以造型优美,纹饰生动,釉光凝重的感受,用手抚摸釉面,如抚细嫩的肌肤,以手叩之声音清脆悦耳。新仿青花瓷器给人的感觉釉光轻浮,如纸包住一团光,抚摸涩手,无使用后的光滑感。以手叩之,由于烧造时间短和材料不同,声音刚强。

五谈出土现象。为蒙骗人,新仿青花瓷往往做成出土样,因为出土瓷器只要不是有意埋藏均为真品,然而真青花瓷的出土现象与新仿青花瓷假出土不同。新仿青花瓷制出的水碱和水锈均系人为,水碱是通过冰箱和入窑回温造成,水锈为酸咬和胶水粘所致。伪制的水碱呈尖状尾巴,无自然渗透感,真正的水锈其泥土为无机物,伪制的水锈其泥土为有机物,以火燃烧无机物不变色,有机物变色。

六谈底足。任何瓷器都有一个着地点,均有修足、垫烧的工艺,然而古青花瓷修足流利自如,仿品却修足吞吞吐吐。以手摸足底,古青花瓷不粗不细,而仿品要么粗要么细,这是制胎工艺的不同引起的。

七谈烧窑。古青花瓷烧制的原料为松木,而现代仿青花瓷器绝大多数以电或液化气烧制,柴烧窑成功需要很高的经验,否则功亏一篑。窑炉的气温不均匀,或高或低,常表现为古青花瓷成品上的胎病和釉病。柴烧的釉面多有流动,釉泡活跃。而电烧、液化气烧的受热均匀、釉流动少,通过现代科学控制了胎病和釉病。因此,只要能辨出是电、液化气烧的瓷器,真假立可分明。

综上所述,现代仿青花瓷来源于古陶瓷,是对专家研究成果的复原和追仿,其目的是欺世牟利。因此,我们鉴定一件青花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复研究,一要将思维方式转移到古代窑场制作的历史风貌中,依据占代工艺的制作方法产生的特点去判断;二要了解现代仿品,排除新制品的隐患;三要治学态度严谨,忌真假不分;四要认真领会真品的神韵;五要传统方法和科学方法并用,互相检验。

乾隆青花瓷器的鉴定及鉴定要素


一、从技术视点看

1、外型规整,份额适合,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美丽,但仍比嘉、道期间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美。前期器型和雍正时相同适可而止,后期则显呆滞。尔后各朝的外型个性,除嘉庆初尚能遵循乾隆款式,余者皆为顺次递减,日薄西山。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乾隆青花瓷质前期与雍正根本相同,胎质皎白细润,晚期略显差劲,官窑与民窑无多大差异。釉面仍以青白色为主,匀净光润,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窑中多见。微度的波涛釉偶有呈现。浆胎青花康、雍、乾三朝均有。浆胎是指明、清两代用瓷土淘洗后的细泥浆制成的胎体轻浮、色如米浆的一种瓷胎。康、雍、乾浆胎青花自成一体。康熙时胎体微泛土黄色,釉面多为粉白或浆白色,有细碎纹片,纹饰较通常青花细腻,底款"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或秋叶等图记款识。雍正、乾隆时浆胎青花胎釉与康熙无大不同,少数有釉面不太平坦的,青花纹饰则渐趋规则图画化。清晚期多仿康熙浆胎青花,但胎质粗松,呈灰白色,釉面多有杂质斑驳,似感硬度不如真物而欠莹润。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体现,但以安稳的纯粹兰色居多。前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彩均沉着,纹饰明晰。 乾隆青花呈色安稳,前期与雍正时无甚差异,常有晕散出廓的表象,中期则构成正蓝呈色明快的个性,晚期则呈色略显青灰。民窑中落斋堂款的,无论技术或青花呈色,均可与官窑比美。

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5、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书印章款,单个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书印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6、制造技术水平极高、精巧、秀美、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稀有。

7,乾隆青花六字款有显着的针眼感,青料有些仿拂针刺相同。

8,乾隆青花釉面大多有橘皮纹。

二、从纹饰视点看

1,乾隆青花通常在果实,叶瓣部位用点青法上色,深浅层次不同明显。

2,乾隆青花云纹大多选用勾边拔白绘法,葡萄叶则选用勾边填色拔白绘法。

3,乾隆青花的松树大多为挺立挺拔的巨松,而且针状叶十分棉密,很少象康雍青花那样的片叶矮松。

4,乾隆青花中的鹤,大多为休息松枝或散步松下的懒鹤。

5,乾隆青花中的鱼尾巴很少开叉,象一块梯形木板,木板后边吊两根尾线。

6,乾隆青花中的鹿纹,大多在身上留有白点斑,仿拂梅花似的。

市民8000元买的青花瓷器疑似仿品


中国江苏网2月20日讯近日,句容人朱先生一直在为自己所买的一件明码标价的瓷器纠结着:花了8000元抱回家的青花盖碗(罐),经人鉴定为现代仿品,远远不值8000元。原本想买一件文物收藏,却买到了“假货”,朱先生两次找到文物商店要求退货都遭到拒绝。收藏界人士表示,收藏古玩需要眼力与知识,概不退货是古玩买卖的行规。

买家:想买个文物,怀疑是赝品要退货

1月23日,朱先生化名“烟也醉人”在本地论坛里发帖称,1月4日,他在镇江市文物商店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件青花盖碗(罐)。回到句容后,他请收藏专家鉴定,被告知是“现代新仿品”,没有收藏价值。朱先生找到商店要求退货,但被拒绝。

在帖中,朱先生多次称文物商店在卖“假货”,用词尖锐。帖子一发出,网友的意见基本分成了两派,但认为不好退的占了更大比例。有网友认为,古玩一行本就水深,愿买愿卖是行规,朱先生只能“自认倒霉”;另一方则认为,如果是个工艺品,价格似乎太高了些,朱先生有发票,应该可以退货。

网友“想不出好名字”的话似乎更有代表性:“古董有风险,买卖需谨慎。人家明码标价,愿买愿卖。仿古不等于造假。造假也不等于欺诈。理论上来说,作为一般商品消费行为,有法定理由可以退货。比如‘重大误解’等。”

卖家:拒绝退货,称当初叫他看好了

朱先生涉足古玩收藏有两三年时间,已买了十几件古玩,最贵的是在南京文物商店买的青花云龙纹香炉(清),花了1万元。日前,记者见到了朱先生及其带来的青花盖碗(罐)。他讲述了当时买卖的经过。

1月4日当天,朱先生来到市文物商店一楼,询问工作人员所卖商品是否是“老物件”。

“她们告诉我一楼是新工艺品部,老东西都在六楼旧工艺品部”,朱先生随后到了六楼,看中了一件古色古香的青花罐子。

罐子底部标着价格8000元,朱先生询问东西是否“老的”,对方回答他“东西自己看”,“会开发票”。看到罐子底部有“大清乾隆”等字样(见图),他觉得至少是清朝的古玩。买回罐子后,朱先生请句容市收藏家协会的专家鉴定,对方认为这是件没有收藏价值的现代仿品。不过,朱先生称专家没有出具书面证明。

1月23日,朱先生找到文物商店要求退货,但遭到拒绝。因为临近春节,他决定节后再找对方。17日下午,记者陪同朱先生来到文物商店8楼办公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名被称作“胡总”的男子。

“胡总”听完朱先生要求后立即表示“不可能退”,并反问朱先生怎么证明是新仿的。他说,他们没有承诺物品是老的还是新仿的,当时也提醒了朱先生“东西要看好了”,“就这个品质与质量,就卖8000元”。

对于朱先生提出的写个东西证明物品为真,“胡总”当即拒绝:“我们单位从来不出这个(证明),也没有这个先例。”

律师:除非对方同意,退货几无可能

带着青花盖碗(罐),朱先生向京口工商分局咨询是否可以退货。办公室一名许姓工作人员听完他的遭遇后说,朱先生买的物品是否是古董文物,需要权威机构的鉴定,但商店在交易时有无告知是文物很关键。

“如果商店告诉他是文物,但经鉴定不是,商店可能就存在欺骗行为,但如果没有告诉他是文物,而是一个明码标价的商品,就很难处理,调解要看双方的意愿。”

记者从京口工商分局了解到,镇江市文物商店的许可经营范围为文物的收购与销售,一般经营项目则包括工艺美术品的销售等。

就朱先生遇到的“难题”,记者咨询了法律人士与收藏界专家。

王学剑律师事务所的王恩贵律师认为,朱先生购买的这个青花盖碗(罐)“能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商家同意”。

王恩贵说,从合同上来说,朱先生与商家的买卖已经结束,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此外,商家没有明确告诉他瓷器是哪朝哪代的,只是让他“自己看”,不存在卖假货的情形。“买卖文物风险相当大,朱先生应该看好了再买,不懂就不要轻易购买。”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镇江分会副秘书长张鹏有着类似的看法。“古玩收藏行业有着特殊性,买卖结束出门后就不认账了,如果买到假的要退货,买到真的是不是要多给钱呢?”

张鹏告诉记者,古玩界有个重要的“潜规则”就是概不退货,如果遇上好说话的卖家,买家也至少得付出20%的“赔偿金”。“收藏古玩就是靠眼力,没有眼力买到赝品,就只能当‘吃药’交学费了。”

元青花瓷器收藏元青花鉴定技巧


鉴定元青花瓷首先要了解它的制作材料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型。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20%左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在五分之一,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新。

①用麻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②胎色较白,微显青灰色阶

③胎骨里面含有气孔较多,鉴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④胎底颗料状明显,不如明清瓷胎细腻。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因为含有麻仓土,胎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大概是窑温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白中微显青灰色阶细分可能有多种,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但有深灰和土黄的两种。按程度也可细分多类。但基本上都是不含麻仓土的其他窑口的产品。有因烧窑失败烧结不透而胎色发黄的,不在此例。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有的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而形成的微显淡淡的窑红,有的是长期接触黄土等物形成的包浆。并非瓷胎本色。不应该误解里面也是土黄色的。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这就是窑红。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有人说元青花都有火石红,没有火石红不是元青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少元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元青花瓷器的火石红多种特征:

(1)大面积火石红,和火石红浓重的。

(2)火石红较浅淡的。

(3)露胎和釉交接处有一线火石红的。

(4)没有火石红的。

元青花的露胎处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真假元青花。

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

(1)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

(2)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

(3)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4)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为真元青花既有有火石红的,也有没有火石红的。而现代制品,也有仿制火石红的。因此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是不是真元青花就会进入误区,引起失误。

看火石红应该重点看是真正的古窑火石红,还是现代仿制的假火石红。而不是以它论真假。

一般来说,多数假窑红是从外部涂抹上的。真窑红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很容易区分。但是,几年前在窑中烧制高仿窑红已试验成功。这种仿古窑红如果没有作旧,一般比较鲜艳,出不来几百年的沉旧痕迹,比较好认。如果作旧作的好的,就难认了。因为它也是烧制出来自然形成。特别是新仿一线窑红,围绕釉边露出一线红,很能迷惑人。怎样区分呢?真正的元青花一线窑红不仅有经历数百年的陈迹,周围露胎的地方,还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由于胎土中含铁元素聚集成斑而形成的黑芝麻点。新仿窑红的胎土与古胎土不相同。因此虽然新仿出了一线窑红,但周围露胎处一般没有黑芝麻点,比较干净。这就区别开了新老窑红。当然这种现象的区别只是对今天的仿古窑红来说的。仿古与鉴别总是相斗争而存在的。我们点出如何区分,仿古者就会研究对策,他们今后也会研究出比较像的窑红和黑芝麻点来。我们的鉴别也要不断提高才行。

元青花的釉料配制呈现出多样化,比较复杂。有影青釉、青花白釉、卵白釉、兰釉、红釉等多种颜色釉。在一些地方窑口烧制的元青花中还有灰青釉。

元代景德镇使用的较多的是青花白釉。这种釉是在原影青釉的基础上改善而来。其中减少了釉灰的比例(约占10%左右),增加了釉果的比例,因此釉层中A2O3的成分增加,CaO成份降低。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方法一:请点击右上角或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方法二:如果您想每天接收我们的资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并关注我们---------古董文物鉴定、拍卖、交易、征集(香港、大陆欧美等全球拍卖)金牌艺术品经纪人马女士:158-0057-6484送拍邮箱:[email protected]本站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传承中华文化,开发历史价值微信订阅号:wxgzh0501名称:马春燕

雍正青花瓷器的价格及往年成交记录


雍正粉彩一直是拍场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但现在雍正瓷器拍卖成交价排行榜首的,却是一件以6799多万元成交的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壶,2011年春拍中又有多达5件青花器物冲进雍正青花瓷器成交价排行榜的前十位,而在秋拍商场上各家拍卖公司好像没有响应影视圈中的“四爷”热,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青花器上拍,成交成果也十分平平。

这不是说全部瓷器商场出现萎缩,而是愈加趋于精品化、合理化的方向开展。对于有方案出资瓷器保藏的人来说是一个入市的好时机。

现在内地仅三件雍正瓷器超越千万元的纪录

雍正青花一直是艺术品商场的抢手出资种类,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及香港区域,历史上成交价超越1000万元的雍正青花瓷有17件,比照香港商场后咱们不难发现,内地的雍正青花价位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仍存在无穷的增值潜力。到现在为止,内地只有北京保利、我国嘉德、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有过3件雍正瓷器超越千万元的纪录。成交价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区间的雍正青花有14件,其间内地拍卖公司占4件;成交价在400万元的拍品也有14件,内地拍卖公司占5件;其它内地拍卖公司雍正青花瓷多在300万元的价位徜徉,与香港商场比较还有不小的间隔,且常年没有改动,出资者能够使用这一地舆区别寻找机会。

此外,由于雍正青花瓷以小器居多,大件器物的报价就比较突出,上扬空间最大;而盘、瓶等小件器物的报价要相对廉价一些,价位涨幅不大。

御用瓷器须经雍正皇帝审定工艺水平较高有必定保值功用

雍正青花瓷器拍卖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姿势,虽然榜首名6799多万元的位置还没有被撼动,但成交价排行榜上的数字屡次被改写,2004年时一件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以1170.8万元即可占有雍正青花拍卖纪录头把交椅多年,7年过去了,如今最高价也简直涨了7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体现,雍正皇帝对瓷器的喜爱与请求,更是促进了工艺水平的开展。雍正御制瓷器做工精美,选料讲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一直可遇而不可求,并且有必定的保值功用。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技巧


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发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重鲜艳带晕散的艺术效果。其次还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蓝中泛紫。这时期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采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呈有黑色结晶斑点,是采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同样泛青,个别也有桔皮纹,用手抚摸釉面,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带有波浪状,总体来看,仿制水平还是很高的。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并有许多创新式样。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盘口瓶,凤尾尊、花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康熙青花瓷器种类繁多,根据一些常见器物现择要分类介绍如下:

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陈设观赏。有长颈瓶,早期瓶高颈粗,晚期瓶矮颈短。梅瓶小唇口,短颈,体丰满,多是玉璧形底,少量是圈足,无款,有平肩、溜肩两种,形体大的胎轻,个别釉面有开片,体小的胎重。筒瓶,又称象腿瓶,外形与崇祯、顺治基本相同,但没有顺治的高。棒槌瓶,创新式样,因形似我国南方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基本是民窑产品,有圆棒槌和方棒槌两种,前者数量多,后者少,线条处理楞角分明,普遍高度在 厘米 左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青花祝寿圆棒槌瓶,洗口,长直腹,高达 厘米 ,形体高大,十分引人注目。又如康熙青花渔家乐方棒槌瓶,都是这类器的精品。葫芦瓶,口沿部分增高,洋重线条美,底部有露胎和书款两种,前者仿明代特征。锥把瓶、玉壶春瓶与明代相比颈部缩短,腹部肥大。胆瓶、天球瓶、蒜头瓶、荸荠扁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为康熙朝新创器型。此外,还有八方瓶,绶带耳扁腹葫芦瓶等。

尊类:摇铃尊,又称纸槌瓶,为康熙官窑的创新式样,平底内凹,均有款,所见多为青花及釉里红两个品种;凤尾尊为当时的流行式样,因其口、足外撇形似凤尾,故名。它是从花觚演变而来的,线条优美,舒展流畅。多是康熙中、晚期产品,无款居多。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 厘米,及青花雉鸡牡丹图凤尾尊均属代表之作。撇口尊、琵琶尊、形似弦乐器琵琶,故名。双陆尊、石榴尊、马蹄尊、筒式尊、兽面衔环尊、观音尊、双耳尊等,其器型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外撇。

罐类:将军罐,始见明代嘉靖,康熙朝延续顺治式样,高矮大小不等。官民窑均有,但民窑所占数量多,早期口大罐高,晚期口小罐矮。常画仕女婴戏、洞石花鸟两种图案,往往底部无釉露胎,胎体厚重,足边有火石红,官窑产品尺寸小,常在腹部绘团寿纹,底部圈足满釉书有本朝 字款。莲子罐、瓜罐、冰梅罐、竹节盖罐,罐身绘翠竹纹,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绿彩。鼓式盖罐、狮钮盖罐、粥罐,为康熙朝创新式样,多是民窑产品,尺寸不是很大,形体矮而圆,底部无釉露胎,肩部有对称双圆孔,穿有铜环,便于提用。罐盖分圆顶和平顶两种,前者多置宝珠形钮,后者无钮。

花觚类:大器居多。早、中期大量生产,基本是民窑产品。一般器型高大,高度在 厘米 左右,份量适中。早期简单呈筒形,平底内凹。中期形体特征鲜明,开始发生变化,口足外撇,鼓腹,腹上下各凸起一周,二层台底,足内常见书写仿明代成化、嘉靖年 年字款,其双圈画的很大,有的花觚只画双圈,有的不写款,多数是口径大于足径。

壶类:执壶、贲把壶;又称藏草壶,宗教法器,是仿照藏族银制贲把壶形制烧造而成。茶壶,饮茶器具,烧造出许多实用美观的样式,善于随形变换,有竹节式、桃式、提梁式、端把式、八宝式、福字形、禄字形、寿字形等。壶体与壶流、壶柄比例适度,和谐统一,端庄大方。茶壶常见画松竹梅和博古图。博古即是用各咱工艺品组合成的图案。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松竹梅纹茶壶,构思巧妙,盖钮、流柄塑成梅枝、竹节及松树,在用青花绘松、竹、梅纹,将绘画与雕塑融为一体,精美雅致。鼻烟壶,做为盛放鼻烟的器皿,开始在当时广为流行,但式样单一,呈筒形,又称炮竹形。小唇口,外绘缠枝莲花、折枝菊花和寒江独钓图,前者多无款,后者多写成化年制 字仿款。

笔筒类:文房用具之一,数量很多,器壁多较厚。较明末清初有了明显的变化,流行口底相若的圆筒形,数量最多的也是最具代表性。另有撇口形、竹节式、束腰式等,束腰式多出现在早期,有的口部施浆白釉,已不是主流品种。最常见的是玉璧形底,底心出脐微向内凹,有釉,比外壁釉要偏白、薄,脐内的外围有施釉和无釉两种,后者居多。其次是台阶底,圈足和平底无釉露胎。也有的是底部有三个条形小足。官窑笔筒多书长篇诗文,诗尾常用釉里红篆书康熙传古方章。民窑釉面泛青,多画山水人物故事和花鸟图。个别带有纪年如康熙二十年山水人物笔筒、康熙十三年山水笔筒等,这类带纪年的民窑笔筒,总体特别是胎厚重,底无釉,口沿与近底处往往有暗刻双弦纹或卷草纹,而这种暗花边饰在明末崇祯和清初青花瓷中非常流行,如笔筒、莲子罐和筒式瓶中经常看到。

花盆类:养花器具。形体庞大,胎体坚硬,沉稳敦厚。常见有圆形、圆筒形、椭圆形、海棠形、四方形、长方形、六方形等。造型端庄、古朴,制做考究,多是康熙晚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康熙皇帝祝寿而烧制的。做为御用养花器具,因而器上身出现许多象征长寿的吉祥图案如松鹤延年、寿山福海、鹤鹿同春、云龙、云凤、云蝠灵芝、八仙图等,也有绘山水人物图、百子图,口部多折沿,底心有圆孔,沿下青花写有大清康熙年制 字楷书横款。

盘类:日常生活用器,中小型居多,早、中、晚期均有烧造。有些差别不是很大,有高足盘、花口盘、方盘、折沿盘、撇口盘、菊瓣盘等。圈足略高,比较而言,民窑釉面泛青,胎要重于官窑青花,足宽厚。盘底一般平整满釉,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外销瓷有别于国内用瓷,多为折沿,浅壁。胎极轻,很精致,质量高,青花艳丽,纹饰既有传统的花鸟纹,也有西方国家的花卉和楼阁等,带有异国情调。而从文献上来看,销往欧洲的居多,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大量康熙青花外销瓷的收藏。器底往往写有玉字款。

碗类:有高足碗、盖碗、盒 碗、卧足碗、敞口碗、折沿碗、折腰腕、撇口深腹墩式碗、四方委角碗、小斗笠碗为康熙朝创新式样,除青花外还有斗彩,里外常画凤竹纹,采用的是过枝手法,这种由外到里的过枝画法,为当时所首创,后期雍正、乾隆广泛使用。足内写御赐纯一堂双方框款。康熙青花碗画面都不是很繁密,装饰得体。官窑以龙、凤为主,常见有云蝠、朵云、松鼠葡萄、牡丹花、八宝、八卦纹等。

盒类:上下结合紧密,盖面扁平,圈低矮、平切。盒底常见有清玩 字,外壁往往画人物,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 字款的常常通体画缠枝牡丹。另有圆盒、四节圆盒、小印泥盒、串铃盒、棋子盒等。

杯类:有高足杯、酒杯、茶杯、螭耳杯、铃铛杯,铃铛杯大口,深腹,小圈足,足高,因其外观极令铃铛而得名,又称仰钟不,是康熙朝富有朝代风格的器物。有薄胎、深胎两种。官窑胎薄多敞口,民窑胎厚多撇口;套杯,多为 个 套大中小合成一体,外壁常绘诗句人物,后期雍、乾二朝数量明显增多有 个、 个。乾隆以后套杯多是粉彩。十二月花卉诗句杯,为康熙朝官窑青花名品之一。属精美之器,景德镇曾成批地烧造。除青花外还有五彩,宫中有大量传品,这种花卉杯制作上技术要求高,烧造难度大。胎薄如纸,轻巧莹透,青花淡雅,晶莹光润,已经达到了只见釉而不见胎的程度。古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来形容它可谓恰如其分。杯身分别于一面绘代表十二月份的花卉,另一面书五言或七言泳花诗句,诗句后面均有一方篆书赏字印。十二月花卉杯在康熙朝以后也有少量烧造,多是粉彩,成套的不多,极少见到青花。

仿古铜器的式样有:炉、尊、觚、爵、杯、豆等。有的不仅造型仿,纹饰也画古铜纹,如饕餮纹、兽面纹等。

康熙朝十分崇尚明代青花瓷器,根据文献记载,多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时期烧制的。从传世品看,仿明代青花,以宣德朝最多,且最为成功,不仅按照宫中宣德青花为蓝本进行精心仿制,有的还将宣德纹饰画在本朝风格的器物上。有目的是想借古耀今。仿宣德青花的作品,多出自郎窑,不仅造型、尺寸相同,纹饰、款识也十分逼真,若不仔细观察对比分析,很难区分,达到了与真无二、比视宣成欲乱真的程度。清人刘廷玑的《在园杂志》称赞郎窑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辩别。说明康熙仿宣德青花取得了高度成就。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自由地发挥民间大众化特点的艺术风格。而官窑青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纹饰对称、平衡、整齐,主题,醒目、突出,仍代表着当时绘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分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所谓分水皴就是用笔梢蘸浓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绘,技术上要求高,少的三五种,最多能分了八九种色阶。山石的描画,多采用斧劈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时勾、染、皴、擦、点各种绘画手法并用,这全靠画工手笔功夫来完成,构图讲究多样化,强调画面活泼有趣味,视野开阔,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可以说,康熙青花将中国绘画的技法,经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有的画面结合刻、划及镂空堆贴等工艺。同时还广泛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青铜器、漆器和织绣等。

取材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师法自然和社会,反映世俗生活,主要有:植物花卉、山水、动物、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吉祥纹以及长篇诗句等。也有一些是来自明末清初的木刻版画内容,康熙青花千变万化的装饰图案,也为其后雍、乾青花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在清代一朝是最为丰富多样。早期青花一般不书帝王年号款,偶见以宫廷或御花园中的斋堂落款,不带双圈,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 ( 康熙十年 ) 、康熙壬子中和堂制 ( 康熙十一年 ) 、康熙癸丑中和堂制 ( 康熙十二年 ) 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住所。康熙青花中期开始大量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楷书,主要是青花双罪状大清康熙年制 字款, 行 字。晚期青花既有 行 字,也有双行 字,后者往往不画双圈,清字右下的月字下现一横常竖写,还有少量的大清年制 字楷书款。这种 字款在颜色釉中也常看到,如黄釉碗和青釉瓷器盖碗等。康熙款总的风格是一般色泽稍浅淡,字体清晰,瘦长,端庄工整,清秀有力,熙字写法有一撇三臣二笔已之说,下半部的四点有直点和顺点两种,前者居多。字与字之间拉开距离比较大,上下不是很紧凑,顶天立地,时代特征鲜明。

仿明款识有大明年制、永乐年制、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从数量上看有一半是写仿成化款,既有 字,也有 字,多是楷书,其次是写仿宣德款和嘉靖款。

民窑青花的款识比官窑要复杂,区别很多,多数不书写年号款,这和当时禁书年号的规定有关系。往往写堂名款,双称斋堂款,即所居的斋、堂、室、轩,还有吉言赞颂款和花押图记款。多数是写在底足,画有双圈,没有双圈线的极为少见,少量是在碗心,常见: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德堂制、慎德堂博古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拙存斋、白云堂依古制、应德轩博古制、全庆堂仿古制、芝兰斋制、天宝堂制、宿云斋、三元堂制、笔花斋制、世锦堂制、中和堂制。吉言赞颂款有:在川知乐、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友昆连碧之珍、慎友鼎玉珍玩、玉殿传胪首唱、益友鼎玉雅制、风流宰相家、青玉宝鼎之珍、世德留芳禄在其中、沧浪绿水、文章山斗、世代文章、杏林春宴、球琳珍玩、球琳琅轩之珍等。个别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圈内无字,有些绘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灵芝、爵杯、香炉、荷花等图案标记。盘、碗的足内常写佳字或福字,有的描绘笔、银锭、如意寓意必定如意,有的描绘杂宝、方胜等。

康熙青花写干支年款的很多,绝大多数书于器身文尾,按年代顺序排列有:丙午款 ( 五年 ) 青花三友碗,青花山水笔筒,丁未款 ( 六年 ) 青花山水纹碗,辛亥款 ( 十年 ) 青花山水人物盘、青花八仙炉,癸丑款 ( 十二年 ) 青花山水笔筒,已未款 ( 十八年 ) 青花人物诗句套杯,甲子款 ( 二十三年 ) 青花人物三足炉,丁卯款 ( 二十六年 ) 青花诗句笔筒,已巳款 ( 二十八年 ) 青花云龙炉,庚午款 ( 二十九年 ) 青花渔家乐图方棒槌瓶,壬申款 ( 三十一年 ) 青花腾王阁序笔筒,丁丑款 ( 三十六年 ) 青花山水人物笔筒,戊寅款 ( 三十七年 ) 青花罗汉纹筒多瓶,乙未款 ( 五十四年 ) 青花人物纹凤尾尊等,这些带有明确纪年的器物,对我们鉴定同类型器的年代确认,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