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 导航 >

迎面“经济危机” 陶瓷出口企业出路在何方?

迎面“经济危机” 陶瓷出口企业出路在何方?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陶瓷艺术 古代瓷器出口

2021-04-24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说起陶瓷出口企业难过的日子已经是老生长谈了,去年出口退税的下调、原材料的涨价、人力成本的提升、行业新标准的实施,多方组合拳打在陶瓷企业的身上,使出口陶瓷企业利润大减。进入2008年新劳动法的颁布又给在逆境中奋斗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走在生死边缘上的陶瓷出口企业纷纷把绣球抛向了国家政策的调整,结果出口退税真的调整了,但令大家失望的是建筑卫生陶瓷不在调整的范围。

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成了全球的经济危机,这一变化使全球经济放缓,建筑卫生陶瓷整体需求减少,又给举步维艰的陶瓷出口企业致命一击。已经有一部分企业经不起这么大的经济冲击而退出市场,一些企业谋划转型内销,但是做国内市场比出口加工要复杂得多,需要很大的广告投入还有渠道建设,市场不是短时间能铺开的,再者国内形势也是严峻得很,即使转型成功也是出了龙潭又入虎穴。

陶瓷生产需要十七八种配料和大量燃料,这些原料和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陶瓷产品的代工生产就是变相的卖资源,国家已经不能再支持为国外企业代工的企业的发展了,引导企业走品牌化道路,这样做是正确的。欧美国家靠先进的科技把工厂建在我国,让中国人用中国的资源帮他们生产,然后以超低的价格购买,再以接近10倍的价格卖给中国的有钱人,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太好了,中国人已经吃了很长时间的哑巴亏。其实,陶瓷行业企业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国家也明白,但在一定历史阶段走这样的道路是必要的,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这个道理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陶瓷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陶瓷产品的质量与国外的产品已经相差无几,以惠达为首的国内民族企业在近几年也把原创设计摆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首位,开发出不少原创设计新品,在今年5月份上海厨卫展览会上惠达展出的奥运系列、玉琢系列、坤系列等新品得到了与会客商的好评,业界认为今年的厨卫展只是民族卫浴品牌叫板国际巨头的开始。把中国陶瓷产品售满全球应该是我们陶瓷企业所追逐的,外国人能把中国生产的陶瓷产品销往全世界,我想我们中国人同样也能把中国生产的并且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的陶瓷产品销往全球。

陶瓷产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不是因为它耗费了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就不生产它,就是不能依靠消耗资源来赚钱,谈到这里本文代表的观点不提自现,就是陶瓷出口企业以后的方向是要发展自主品牌的出口,不要给老外代劳了,自主品牌的出口利润空间要大得多。就自主品牌来讲我们出口的量虽少了但利润多出很多。陶瓷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做自主品牌的国际市场需要大量的既懂外语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包括你的设计理念、颜色搭配都要考虑你这个产品是定位于那个国家或地区的,那里的人有怎样的消费习惯?怎样的消费喜好?有什么禁忌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建陶企业酷暑中经历寒冬,路在何方


房地产,股市,经济...除了红火的奥运外,似乎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老百姓们期盼房价下跌的一丝曙光,更给本就有些低迷的家居行业一次巨大冲击。

中国自古以来以丝绸瓷器出名,古代的丝绸之路,海上的陶瓷贸易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中国人的智慧也在精美的手工产品上得以闻名于世。

经历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的陶瓷卫浴行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从最初单一的品种,稀少的数目,发展到今天的品牌林立,产品琳琅满目,百姓们在选购时也有了更大空间。但最近的一篇新闻使得人们重新思考我们的陶瓷行业:日前,记者从佛山市江湾路到中国陶瓷城路段走访看到,即便已正午11时有余,但许多商铺与展厅仍然大门紧锁,部分商铺更是“犹抱琵琶半遮脸”,半闭的闸门下,几个人围在一起斗地主、下象棋、品茶、瞎扯……市场的萧条状呼之欲出陶瓷行业这番景象确实令人心痛,同时也使人陷入沉思。

据江湾一路某陶机设备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经理唐先生透露,08年以来,他们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下滑近80%,公司亏损严重,被迫停产,当下准备关闭,转做投资相对较少的同步轮产品。

难道中国陶瓷业的冬天真的到来了吗?

任何行业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成长期后,都会发展到一个困难的阶段,暂且称之为“瓶颈期”,此时企业面临的将是更大的挑战和生存压力。经过这段时期后,留下来的企业终将是成熟的品牌。与橱柜行业的强制洗牌有所不同的是,陶瓷行业当前的困境并非因为新标准的实施而造成,反倒是自由竞争到了一定阶段的结果。

众所周之,陶瓷产品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通过传递效应,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自然会导致陶瓷产品价格上升。另外,陶瓷烧制所需要的能源,与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也是息息相关,国家煤电政策稍稍的变动都会引起陶瓷行业的巨大“震动”。年初的雪灾,四川的地震,一次次将中国储备电煤的缺口撕得越来越大。对于陶瓷业这样的能源大户来说,无疑是一场不小的灾难,许多中小企业甚至面临即将破产的命运。国家经济运营中任何小问题,对于任何相关企业来说都是大问题。陶企并不能轻易将涨价转嫁于消费者,毕竟市场终端的运营并非价格上涨四个字能解决的。为了争夺市场,成本的上升,只能由企业自身消化,这样就更加剧了陶瓷企业的竞争。年初以来,建陶企业的采购成本平均涨幅超过30%。相比较而言,建陶产品的提价幅度远远小于原材料涨价幅度。据了解,新中源、新明珠、能强、博华、顺成、腾达、华泰、蒙娜丽莎等诸多企业5月份以后,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价,但提价幅度大都在5%左右,超过10%的企业并不多见。

另外,产品的创新与模仿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行业的进步。一款新产品的问世,往往包含了从设计,研制,直到进入工厂再到市场的过程。然而面世后的产品往往在最短时期内就被其他品牌所模仿,因为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规范当前的模仿风潮。消费者走入卖场,经常会为选择产品感到犯愁,愁得不是无可选择,反而是同质化的产品超出了预期。在价格相似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然而对于最初研发的企业来说,所有的创新成本都要由自身承担。如此一来,厂商的创新欲望下降了,自然不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

如果深入到企业内部讨论,其实可以发现并非每个陶企的管理都可以称之为规范。“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的观念已经成为全世界陶企的普遍共识。但是,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业内人才频繁流动,已造成最大的资源浪费。陶市的低迷,与人才的频繁流动和流失不无关系。怎样留住人才,留住创新的动力源,将是每个企业所应该重视的问题。

任何产业链的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陶瓷企业目前正面临夏季里的寒冬。从行业的长久来看,这只是春季前的冬日。竞争的代价确实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承受,但对于行业的优胜劣汰来说,规范化的经营将会是未来胜出企业的选择,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陶瓷业,不应裹足不前,反该迎面当前的困境,尽快督促相关部门出台相关保护规定,以维护敢于走在陶瓷业前面的企业。

过程是痛苦的,未来是美好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经济危机放缓了我国建筑陶瓷发展脚步


近段时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涨价过快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但住房刚性需求仍在持续增加,国家也在大力开展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工作,农村住房建设市场也不可忽略,农民富裕之后对改善自有住房条件的需求日益强烈。如此庞大的建筑市场潜力,为建筑陶瓷的飞速发展定下基调,建筑陶瓷市场前景看好。

尚普咨询建材行业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危机放缓了我国建筑陶瓷发展的脚步,但增长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加强:

第一、个性化。现代社会的人民更加注重个性化,以往同质化的产品必遭淘汰。必须不断创新,生产出更加个性化、艺术化的陶瓷产品,附之以一定的文化内涵,甚至可以让客户自选图案进行定制生产,不断拓展新的营销模式,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低碳环保。据统计,我国陶瓷企业每年消耗陶瓷原材料约2亿吨,煅烧陶瓷需要燃烧煤炭4000亿吨。目前陶瓷原材料和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节能减排可以大幅降低企业成本压力。此外,人民健康意识逐步加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陶瓷产品的无辐射性。总之,低碳环保是建筑陶瓷的发展趋势。

第三、网络销售。网络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各行各业纷纷展开,这种销售方式方便、快捷、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廉,受到众多企业青睐。建筑陶瓷企业也应抓住机遇,拓展营销渠道,网络销售将成为未来建筑陶瓷销售的主力。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1-2016年中国建筑陶瓷系列市场分析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陶瓷品种超过500种,建筑陶瓷企业数量多达6000多家,这些企业总资产可达5000亿元。我国建筑陶瓷在生产、消费和出口三方面均居全球首位,其中,建筑陶瓷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2/3,国内瓷砖出口约占全球瓷砖贸易的1/2。

评论:佛山陶瓷展会的路在何方?


10月18日,第12届佛山“陶交会”在2008年秋季“广交会”期间开幕。年年都有着“同质化”感觉的陶瓷展,今年又在大家的意料中拉下了帷幕,那么佛山的陶瓷展会的路到底在何方呢?是什么在制约着佛山陶瓷展会的发展瓶颈?每次佛山展会之后,大家都会有一次“事后诸葛亮”的大讨论。笔者也在这里浅谈一下对佛山陶瓷展会的看法。

首先,从大环境来看,今年几乎所有行业都感到生意难做。同样,陶瓷行业也不例外,“过冬”这个词也成为了贯穿陶瓷行业整个年度的“晴雨表”。因此,在面对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陶瓷行业想“独善其身”也是很难的,而直接服务于陶瓷行业的会展业,一直都与行业有着“你有我也有”的“唇亡齿寒”的关系,这也就可想而知,今年的佛山陶瓷展会肯定会受到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并且影响之大之深。

其次,众所皆知,佛山陶瓷博览会的场地主要是华夏陶瓷城与中国陶瓷城。从这“双城”来看,华夏陶瓷城的会展中心不但容纳面积小,就是面积够大的话,在会展中心周围有营销中心的企业,让它们都到自己身边的会展中心参展的话,简直就是“多此一举”的行为。再说,中国陶瓷城也存在着相同的原因。

其三,佛山陶瓷展会总是定位与广州的“广交会”同期举行,这样的思想与行为本身就有着“凿壁偷光”之嫌,其实佛山陶瓷展应该定位做个“职业女性”,不能总是依靠着“广交会”这么个“老公”呵护着。否则的话,很容易会使自己沦落为一个缺乏进取之心的“家庭主妇”。置诸死地而后生,佛山陶瓷展不应该追随“广交会”了。另外。每年两次的佛山陶瓷展会本身就存在着“多乎哉,多也”的感觉。

现当代艺术陶瓷路在何方


现如今的中国经济可谓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诸多不确定性因数存在,尽管种种迹象显示市场有回暖趋势,但是相对于温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又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古瓷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头戏,其市场表现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笔者对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颇为忧虑,现当代艺术陶瓷路在何方?

景德镇展商遭遇信任危机

此前有媒体广泛报道景德镇展商遭遇信任危机一事,笔者对此也颇为关注。据此笔者拙见做出几点分析:价格拉锯战,“底价”难摸清,一件仿古花瓶开价语出惊人,要价和卖价差得如此离谱,让人不禁怀疑这些“精品”瓷器的真假。

证书真假难辨。记者还发现在这里的大多数展销摊位上,都有各种证书。这些证书五花八门,如“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陶瓷艺术收藏证书”、“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名作证书”等等。证书的版本各不相同,有软皮精装本,有超薄压膜本;有贴着照片、盖着钢印的,也有没贴照片、盖着红印章的;有景德镇陶瓷协会颁发的,也有各制瓷公司印制的,甚至有的是作者自己印制的。 “本来有证书是好事,但证书种类一多,反让人觉得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瓷器的真假好坏太难辨别了。”景德镇招牌受冲击。一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景德镇瓷器销量不好的原因主要来自景德镇自身的发展。机器化的大生产对景德镇造成巨大冲击,有的经营陶瓷的民营企业及小型手工作坊为了追求利润雇佣廉价劳动力,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冒牌产品不断流入市场。这些都损坏了景德镇的名声,弥足珍贵的陶瓷手工艺品也受到连累。 (收藏或者投资瓷器时请到有信誉的专业收藏机构处购买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引入专业投资、收藏机构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机制还不是很健全,缺少专业的投资、收藏机构。笔者分析认为只有专业的投资、收藏机构参与艺术品市场特别是近现代艺术陶瓷市场的“建设”才能使艺术陶瓷市场更活跃;更有引领市场潮流;更能抓住方向和制高点;同时更具有抗风险的能力。一个具有众多民间投资、收藏者和专业的投资、收藏机构的艺术品市场现当代艺术陶瓷才能确保长足健康的发展,才能使中国艺术品包括现当代艺术陶瓷更好的引领和推动国际艺术品市场。

陶瓷艺术家应和专业的投资、收藏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一个专业的投资、收藏机构除了具有强有力的市场分析能力;陶瓷艺术家及其推广宣传;专业的展览策划;聚集收藏爱好者传播陶瓷文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其具有雄厚的资金和高强度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挖掘、扩展市场的能力。一旦和这些专业的机构合作艺术品市场才能相对规范,同时收藏者才能收藏、投资有引导,能更好的透过这些机构了解市场动向、艺术家最新动态;艺术品同样亦是如此可通过投资、收藏机构了解市场需求,了解收藏者对其艺术水准的评判,了解自身在本领域的位置。

上述拙见是笔者向现当代艺术陶瓷发出的呼声,笔者也深知要推动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笔者对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是持乐观态度的。

应对出口危机 广东潮州陶瓷企业“绿色转型”


随着出口环境变化及国内成本压力增加,以劳动力密集、资源消耗大、外向依存度高为特征的陶瓷出口逐渐显现弊端。在陶瓷生产制造集中地广东潮州,众多陶瓷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记者连日来跟随广东省外经贸厅前往潮州陶瓷国家级示范基地走访获悉,当地正积极探索陶瓷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通过节能降耗和废瓷回收利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陶瓷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工艺应对市场危机。

潮州宏业陶瓷制作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极大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关乎企业存亡的重要因素。为了摆脱困局,企业对高耗能窑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使陶瓷烧成时间缩短4个小时,每吨瓷耗用液化石油气由原来的0.3吨下降为0.21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潮州龙头企业兴业陶瓷公司的厂房里,为了节能降耗,烧制陶瓷产生的余热也被收集起来用于烘干环节。负责人郭森镇介绍,其公司改造设备进行节能减排的投入已达到1.6亿元人民币,实现降低能耗35%以上。

潮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丁伟波称,该市2000多条辊道窑、隧道窑、智能梭式窑经过节能改造,年用气量由原来的140万吨降为100万吨,节气约40%,目前潮州陶瓷产区的单位产品能耗量比国内同行业平均能耗量低于10%以上。

陶瓷产业不仅高耗能,产生的废瓷垃圾也会对生态环境相当的污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潮州陶瓷业每年产生的废瓷垃圾近10万吨,为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当地也在创新废瓷及尾矿回收技术。

当地的富丽天奥石公司,便将废瓷、沙和碎石融合生产出新型环保的步道砖和空心墙砖,并在潮汕机场、省水利工程等大型建设项目投标成功;长城集团开发了物理增塑回收废瓷的方法,将废瓷回收加工后又还原成再生瓷泥,直接应用于陶瓷生产。

广东潮州是中国的陶瓷生产重地,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生陶瓷的年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30%、40%、50%左右。在国内外形势较为严峻的环境下,去年该市陶瓷出口达10.3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9.5%。

建筑陶瓷产业路在何方?自主创新是发展之道


相信18日到景德镇瓷博会现场观展的市民都会发现一个问题,相比艺术陶瓷、特种陶瓷等,在展馆里很难找到建筑陶瓷的身影。

很多人谈到陶瓷,都会想到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瓷瓶、瓷雕,而建筑陶瓷往往被忽视。建筑陶瓷如今的发展如何?目前正面临着怎么样的挑战?18日,记者采访了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副主任陈少波,让他谈谈有关建筑陶瓷行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陶瓷产能增长迅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在陈少波眼里,近年来,中国的陶瓷产业在不断引进及吸取来自欧洲陶瓷强国的先进技术装备、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在加强自我创新,在新技术运用和产品研发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建筑陶瓷产能得到大幅提升。”陈少波给记者提供了一份数据,这份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全国陶瓷砖生产量达8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销售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陶瓷砖出口超过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达16%。虽然这份数据来自两年前,但不难看出当时全国范围内建筑陶瓷行业的火爆程度。

内外多重因素制约发展

很多人都知道近两年建筑陶瓷生意不好做了,对此,陈少波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首先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已经上调,而三套及以上房贷全面叫停了。”陈少波说,建筑陶瓷是房地产行业的上游产业,也会受到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不但如此,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让国内的建筑陶瓷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同时,加上物价上涨,导致陶瓷原材料价格、燃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受到不利影响。

谈完了国内,陈少波谈到了出口形势,自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终裁落定,最高关税率达到了69.7%,少的也有30%左右。

无疑,这对于大多数出口欧盟的中国陶瓷企业来说是一个大麻烦,也给出口的建筑陶瓷企业的发展道路上设了铁门,然后加一把铁锁。

产业发展需走自主创新路

陈少波说,2013年是一个新的开始,许多建筑陶瓷企业经历2012年的迷茫期后,已经有所动作,“在原来,大家是靠价格取胜,现在路断了,大家发现,还得靠自己。”

陈少波告诉记者,产品差异是市场良性竞争的基础。只要在研发、产品设计和文化塑造这些前端工作上做到位,就不愁没有消费者。产品的差异性不明显,以价格竞争作为制胜之法,一旦成本上涨,则利润更低,结果只会伤人害己。

对于未来建筑陶瓷的发展之路,陈少波有自己的看法,建筑陶瓷要发展,主要还是得靠自主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手段,才能摆脱传统陶瓷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提高利润率,抢占陶瓷产业的制高点。

“建筑陶瓷要发展,应该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正视自身优点与不足,才能正确把握定位与方向,在今后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受欧债危机影响 福建陶瓷企业出口形势严峻


近日记者从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获悉,2012年上半年福建省陶瓷产能稳步增长,但受欧债危机、原材料上涨、房产调控等因素影响,陶瓷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据了解,上半年福建省建筑陶瓷累计产值182.57亿元,比增21.9%;产量102195万平方米,比增10.2%。其中闽清县,42家建陶企业完成产值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完成产量1.97亿平方米;瓷砖出口531万美元,下降19.67%。电瓷出口1552万美元,比增9.45%。德化县日用工艺陶瓷产值51.38亿元,比增19.5%;自营出口7273万美元,负增长18.1%。

相关人士表示,受欧债危机、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国际贸易壁垒加剧等因素影响,企业出口形势严峻,从今年春季广交会结果来看,企业所接订单明显减少且多呈小单化、短期化。加上受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及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企业综合效益下滑,发展信心不足,一些企业的生产规模比正常年份缩小1/3左右,陶瓷业比往年提前进入生产淡季。

斯里兰卡陶瓷企业削减产量应对危机


3月23日斯里兰卡上市的瓷砖和餐具公司说,由于销售急剧下降,可能不得不减少生产,可能解雇工人。因为今年主要市场的衰退,他们的销售预测要低得多,还因为卢比升值和国内高费用造成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斯里兰卡一个行业组织陶瓷委员会说,销售下降使大多数公司可能无法获得政府的刺激计划的行业帮助,在当前的经济衰退,维持销售额接近去年的水平。

受灾最严重的是餐具出口商,加上装饰陶瓷企业。

"陶瓷餐具是耐用消费品,购买奢侈品可以被推迟,陶瓷委员会在一项声明中说。

"随着销量的减少,该公司已削减出口和内销的产量。"

该委员会说,如果额外的负担,如新的液化石油气税继续实行,公司将被迫削减,有的甚至可能面临关闭。

燃气

委员会及其成员都强烈反对新的燃气税,他们说费用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市场正在放缓的情况下使他们更没有竞争力。

陶瓷餐具出口厂商Dankotuwa,它已经失去了海外买家的订单。

美国的一大买家,CrateandBarrel,已转向印度尼西亚采购。

"由于卢比升值,我们的价格竞争力已经丧失,其他国家也允许它们的货币贬值,以确保其出口的竞争力"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

经济衰退降低了消费支出,全球市场已经萎缩。

"全球所有的制造商的订单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衰退"Dankotuwa瓷说。

"这导致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餐具企业崩溃。"

其中英国有250年历史的魏特沃德(Wedgwood),它已申请破产保护。

Dankotuwa瓷厂说已经被迫削减产量百分之三十,并削减福利开支和运输设施的工作人员。

瓷砖问题

斯里兰卡瓷砖制造商每年生产3百万平方米的地砖,他们说目前达到满负荷运作,因为益增长的房地产市场已蓬勃发展到去年。

随着建筑业热潮的结束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该公司预测略低于今年产量。

据预测,2009年财政年度营业额从2008年2.5亿只上升到3亿卢比,2008年财政年度出口营业额从一百五十七万美元有望达到二百一十四万美元。

斯里兰卡瓷砖厂商说,保持上年百分之九十的出口营业额的政府的刺激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我们能保持这种高水平的出口,我们不需要经济刺激计划"公司声明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迎面“经济危机” 陶瓷出口企业出路在何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迎面“经济危机” 陶瓷出口企业出路在何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