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多厚 > 导航 >

瓷砖釉层厚并不代表无菌

瓷砖釉层厚并不代表无菌

瓷砖多厚 全釉瓷砖 金刚釉瓷砖

2020-11-11

瓷砖多厚。

家里装修都想找绿色、无菌的装修材料,对于选购瓷砖的时也是一样。因为消费者的这样的心理,许多商也借机玩抗菌概念,更有商家自吹较厚的釉层可以达到无菌的效果。对于釉层厚的瓷砖就是无菌瓷砖的说法可靠吗?

其实陶瓷上用多少釉料是厂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的,为了使产品表面光滑,厂家会根据需要多上几层釉料,以达到产品表面更加光洁的效果。而实际上,多少层釉料都不重要,只要产品表面的光洁度达到国家标准就算是合格产品。另从技术角度来说,卫浴产品达到某些厂家所说的“无菌”也是不现实的。

目前只能说某些产品由于在釉料里添加了抗菌剂,有自洁和抗菌的功能,但其抗菌效果的持续时间却难以测定,而且也不会是一劳永逸。

所以,消费者一定要正确理解无菌瓷砖的概念,在选购瓷砖时一定不要被商家的无菌瓷砖所迷惑。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宋代汝瓷与亚光折射釉层


1,汝釉用玛瑙SiO2烧成,色光泽多变,它把外來的光线折射出去,在不同光线下产生色差变化。

2,汝釉以独特的晶体结构,在冷却结晶的理化反应中结成棉絮般的晶体,布满于釉中。这些毛茸茸的晶体出现多种形状,只要是真正的汝窑瓷器,几乎无一件例外,这也是汝窑瓷器的一个特征。

3,汝釉由于釉色不同,釉下气泡分布的状况也不同。汝瓷的釉色与瓷器在窑中放的位置有关,烧制过程中釉色与温度也有密切关系。烧成以后釉色与降温的快,慢还有更密切的关系,这现象在其他窑口中是极为罕见的。

4,汝釉的棕眼,缩釉与窑炉内温度有密切关系,如果炉内始熔温度较低,胎体内的盐基氧化物不能及时得到分解氧化向外排出,而滞于胎体内,待到进入高温烧成时,仍在继续分解氧化向釉面排出。然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气泡向上顶撞而把釉的分子向四周挤压,破坏釉面的平滑而形成大小各异的棕眼、缩釉点,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胎泥的力捏不充分,胎体内留有细小的空隙和水份,受到高温汽化后不断地向釉面膨胀,造成棕眼缩釉点的出现,这就是汝窑釉面的棕眼缩釉点所形成的机理。

5,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的青白色结晶斑,它能把外來的光线折射出去,产生特殊色泽。因此,汝瓷釉“滋润”如同美玉,宝光四溢。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

6,根据相关文章的反复强调,目前传世的汝窑瓷加起来不超过一百件,在许多行家、商家、鉴定师的眼中,由于受到上述错误概念的影响。他们头脑中把遇到的任何汝窑瓷都一律否定。尽管摆在他们面前一件或多件汝窑瓷的真品,他们仍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否认.

补充一点胎釉小常识--

根据研究,所有瓷器的胎釉都属于铝硅酸盐类,显微结构都是晶相,玻璃相,和气孔构成的多相体系,这种晶相是以多晶形式相聚集的。在烧制瓷器过程中,通过热运动开始由固相向液相转化。

在由釉料熔烧成釉层的过程,必需经过分解化合、烧结、熔融、结晶这一复杂的理化反应后才能形成釉层。

也才能够成为平滑光亮,硬度强,无渗透性,能抗酸、碱和其他有机化学物质的侵蚀的釉面。

元青花瓷的釉层是怎么分类的?


元青花瓷的釉层是怎么分类的?

【元青花瓷的釉层】

元青花胎土二元配方的使用提高了烧成温度,这样就能相应地改变釉的配方。

景德镇瓷器的釉面历来是用釉果掺以釉灰配制而成,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煅烧后含氧化钙达90%左右。唐宋时,景德镇瓷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时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明初青花瓷的釉面也见气泡,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和元青花惟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纹或棕眼。

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

元青花的釉面先后分三种:

(一)影青釉

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

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二)白釉

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

(三)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大型琢器在胎体的粘结处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匀,釉薄处显米黄色。从残器看,瓶的颈部以下器腹内无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内常见一块块的釉斑,每块釉斑周围或足边及缩釉处都呈现出浅色的火石红边线。器物口边有的有毛边现象(即小气泡破裂状)。器表有的釉面有缩釉现象,不严重,属于少数现象。釉面手感温润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过于光亮或有较强的光亮点,则值得考虑。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原因有哪些?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原因有哪些?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毛病,有多方面原因:1是由于坯的原因。2是釉本身的原因。3是烧成的原因。现在分述于下:

① 坯的原因:坯料中含有白去母、黑云母、水云母等有害杂质。这些杂质在熔融时体积显著膨胀。当含1.5%杂质时,瓷件容易起泡。坯和釉中的可溶性盐,因干燥时多集中于坯体的边缘和棱角处,而在烧成过程中,这些地方将先熔融,以致助长了气体的逸散,故制品的边缘棱角处也容易产生釉泡。可塑性粘土成型时,若冲压太快,则空气被封闭在坯体里面,形成了空隙,这些气体在高温发生膨胀而生成气泡。坯泥捏练不够,其中也含有空气;成型时的石膏模太干或者加热石膏模的温度过高,坯泥含水过多等。

② 釉料本身的原因:釉料调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腐烂或发酵所致;贮藏釉浆时,碳酸盐分解了;施釉过急;釉层过厚;釉料粉细度过细等原因。

③ 烧成方面的原因;高温中粘度较大的釉容易起泡,烧成温度过低或过高,釉浆中含有可溶性盐类在烧成时会发并与釉成份化合而产生气泡。尤其是在烧成的四个阶段中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起泡。

1) 烘烧干燥期:窑内水蒸气太多,会使碳素沉积在坯件表面。所以,这个阶段升温要缓慢,且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水分完全排除。

2) 气化保温期:若时间太短,通风不够强,没有将碳素、有机充分氧化,且生成的气体未能排出坯体;若氧化保温的温度过高,如高出900度,则氧化生成的CO2,CO以及硫酸盐分解产生的气体,由于坯釉部分玻化,以致表面封闭,因此排出很困难。

3) 强还原期:火焰还原性质不够浓,没有使硫酸盐完全还原为亚硫酸盐,硫酸盐分解不完全。而当它在高温条件下再分解时,则产生的气体就排不出去了,因而产生气泡。

4) 玻化开始时期:若此时温度骤然上升,会使瓷件玻化太快,以致封闭碳素而不易排出,促成高温起泡。在大火阶段,窑内因某种原因降低了温度而又突然升高时,往往因此形成釉泡。

窑内生匣钵装的术太多,或者生匣钵内装有坯件,因窑内水蒸气多,碳素容易沉积,烧成的产品也很容易发生气泡。

厚瓷砖vs薄瓷砖 实用才是王道


买新房搞家装是件大喜事,可家装中的选购问题让人头疼,不说其他材料单就拿瓷砖来说,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瓷砖让人犯上“选择困难症”。也不说各种功能瓷砖,单就是厚薄两种瓷砖的选择也不知到底该选哪个?哎呀呀,AB选择题,就像上学考试那会做题那就是一个纠结,怎么办,听小编为你细细介绍一番,也许你就不用犯难啦。

厚瓷砖vs薄瓷砖 实用才是王道

瓷砖厚重更实在

不少家装产品都是越厚质量越好的,所以消费者往往会形成一种固有思想,认为厚重的东西更加实在,不过对于瓷砖来说则更看重艺术性、装饰性和表面效果。

厚的优点:厚瓷砖强度高、耐腐蚀,由于瓷砖经过高温烧成,相同厚度的情况下,瓷砖的抵抗破坏能力远高于石材。

厚的缺点:越厚的瓷砖所需要消耗的原料要更多,达到合格的烧结度还需要消耗更多的能耗,相对于同样效果的薄瓷砖来说,显得不太环保。

薄瓷砖是大趋势

随着瓷砖行业的发展,薄瓷砖因其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大趋势。瓷砖薄了,对烧结性能十分有利,而且能在降低能耗和资源的情况下,大量生产达到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但是薄瓷砖在抗破坏力和承载能力上,还是有待改进的。

薄的优点:环保节能是大趋势,薄瓷砖材料耗用量更少,而且硬度、耐磨度等表现绝不逊色;轻薄瓷砖运输成本也降低了,据统计,每辆车比传统瓷砖运输量增加4307平方米;薄瓷砖重量少了,对铺贴后的墙面和地面的负荷降低了。

薄的缺点:传统消费观念里瓷砖需要厚重结实才更耐用;如果瓷砖变薄了其承重能力和抗破坏能力就降低了;由于瓷砖变薄,不少表面的工艺无法实现,导致瓷砖效果单一。

瓷砖挑选看重实用性

耐用:瓷砖耐用度是最关键的,消费者挑选的时候,可以用硬的物品,比如钥匙等,在瓷砖上来回划动,看是否出现划痕,无划痕的表示瓷砖坚硬耐用。

承受力:瓷砖的承受力显得十分重要,购买时将瓷砖斜放于台阶上,人站在上面,如果瓷砖断裂表示承受力无法达到要求。

吸水率:在瓷砖背面倒一小杯水,观察瓷砖的吸水率,瓷砖背面的水消失越快证明吸水性越高。

小编的话:无论是厚瓷砖还是薄瓷砖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消费者不应该盲目追求厚与薄,而应该更关注瓷砖的实用性,比如环保、耐用、抗压等,这些特点才是让瓷砖经久耐用的根本。

陶瓷收藏并不难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花团摇铃尊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蝠纹盆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一部分人开始了陶瓷器收藏,可其昂贵的代价常令爱好者却步。

陶瓷这类古董,有人把它看成富贾的摆设,动辄几千、几万,而且扔下的这些钱说不定还打了水漂,买回尽是假的。有些人则巧为无米之炊,从几百元几千元起家,累积了价值数十上百万元的珍奇瑰宝。可见,收藏虽说是一种高雅艺术,各人的感受和遭遇并非相同。

陶瓷器收藏艺术,算不上深不可测,但确实自有门道。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知已知彼,还有一句为扬长避短,用在陶瓷收藏上都很顶事。知已知彼包括自己的学识、眼力、经济能力以及对象物的真伪、品位与历史价值等等,因此收藏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扬长避短则是根据自己的财力、古物的存量、艺术研究价值与潜力来确定收藏目标以及如何定位的一种操作技巧。比如,富者可一掷千金,工薪族也可凭借勤快和运用直接参与的无限机遇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又比如,虽然化几千万元未必收得全一个朝代的各式瓷器,却可用有限的少量资金搜集到一套颇具规模的系列品种,如唐代水盂,宋代青白釉瓷、历代瓷权、清代粥罐等,还有人很有见地专门收藏带文字的器物。这样的收藏尽管少了财大气粗的派头,但就每件艺术品是一段历史与文化信息的载体而言,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外,并不缺少让人心跳与惊喜的乐趣,若再添一份钻研,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套单项系列品种的文化含量,足可抵得上数十倍于它昂贵的单件器物,而且,于操作上也方便容易。

瓷器的品质决定了它的价格,自然就不同于烟标、火花。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代表了民族文化的各种质地艺术品比喻成一棵大树,陶瓷无疑是这棵参天艺术之树的精华部分,甚至可理解成这棵树的主干。世界艺术界公认陶瓷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道理,大概也基于此。

目前陶瓷的价格还有相当部分仍处在低谷,远没到达应有价位。我们知道,明代成化鸡缸杯在万历朝时值钱10万,说句笑话,文革时可能会有人白送给你,说不准,你未必一定会要。就在10年前,有人仅掏2000元就买到了一套清代康熙青花12月花卉杯,这套杯子在94年的香港拍卖成交价是228万港元,而五彩的在96年飙达500多万港元。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又处在短缺经济时代,造成文明错位。那时,被这个运动那个运动和油盐酱醋米已搞得颠三倒四的炎黄子孙,根本无暇顾及祖上留下的一杯一碗,当然更谈不上有认识与欣赏这份文化遗产的闲情逸致。最近10年,物质基础的不断富足才让精神生活变得重要起来,可以预见,过上几年或10年回过头来看,如今的昂贵不免仍属童话里的故事。经济起飞后韩国在国际上高价回收其高丽时代青瓷是一个例子。中国有十多亿人,只要三口之家想要上一件来点缀生活,流散在国外的所有中国瓷器恐怕全部回归也不够。这一天,已逐日向我们走来。国人现在经常满怀豪情讨论小轿车与出国旅游,说明中国百姓是到该全面领略现代文明真谛的时候了。不过,从贴近生活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艺术品收藏同样是文明人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重头项目,而且,是一种更为聪明的消费和投资抉择。

穷苦了几辈子的中国人失去了太多的机会,稍稍有点钱,冰箱彩电的拥有量就占据了世界首位。也有人不动心的,上述一套杯子的拥有者便是其中一位,说明还是有很多很冷静的人。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据他在《马说陶瓷》一书中透露,是1982年用准备买彩电的1600元买的钧瓷挂屏,尽管现在价格比一辆桑塔纳轿车要贵的这件四扇屏(用钧瓷碎片镶成的扁形挂屏),在当时换一个人去买只须400块,多出的三倍钱简直是冤枉的。然而由此而起步成为瓷器收藏家的马未都,从中得到的恩泽亦无价。勿庸置疑,他的收藏品让人更能领略现代文明的真谛,而且,他推后了一段时日才看上的彩电不只尺寸大,色彩好,还捎带了事业和自尊。

理论与实践决定了收藏质量。现在可读到的书本很多,还是那句老话,冯先铭的《中国陶瓷》、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为必读之书。前者学术性很强,是启蒙指导书;后者实用性较强,是实践工具书。释疑类的《简明陶瓷词典》、《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则属须臾不可离缺的辨识字典。此外,辨伪类的《珍宝鉴别指南》、品位类的《中华文物鉴赏》可作为提高班的读本。文物市场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国内收藏家,事实证明,收藏爱好者只要文化修养与心理素质没有偏差,肯在书本上下功夫,又敢于实地作战,3年下来的实物积累基本上会有个规模,而真才实学方面的提高则足以抵得上大学文博系本科生水平。

近10年,文物市场在全国陆续出现,充实了文化生活。在这之前,你想买,文物商店恕不接待,而想卖,却是出奇的低价,所以在几乎不存在交易市场的情况下, 自然不存在冲着暴利而来的新作赝品。现在,虽然什么都有,假的却比真的要多得多,这和3年前相比也有很大不同。但有两种类型的真件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一是破残器,一是较多存世量的陶器、青白釉器、民国件。有心者可把重点放在破损器和青白釉件上。当然,眼力好、运气也好,各朝完美的精品仍然会碰见。倘若能把握准市价行情,又有经济实力,甚至还可试着到文物商店、拍卖行去捡“漏”。

残损件在初学阶段是最肯传授学问的“老师”,就在收藏成熟阶段有些也属不可多得的标本。这类器物,有的伤残系历史磨难与自然力的变故而留下的疤痕,作为收藏历史,它本身就是沧桑岁月的见证。另一些虽残犹美的古陶瓷器则会给人以更为刻骨铭心的震颤与感受,有如让人面对断臂女神维纳斯。残缺美反映出的实际是欣赏者的心灵美,是立足于收藏者超凡脱俗个性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升华。目前,市面上的许多破损器价格低廉到与赝品几近同价地步,这是狭隘的世俗偏见缘故,但也为初学者大开了入门之路。其实,国外一些大博物馆里的许多残器都堂而皇之展出,哪怕少了半个身子或者只剩下一个头部,并没让人感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不乏赞美的驻足者。不知为何,我们的这份家当就大得需如此摆谱,尤其一些省市县的博物馆宁可寒酸得空空如也,却不见有足可说明时代征貌的破损器亮相。 当今收藏需补这个缺,要善于去发现埋没在伤残古瓷中的一些非常珍贵和极具文物价值的佳器、孤品。这也是一种超前意识,从发展趋势看,过上若干年,残损件也会物稀,也会昂贵,因为,文物有个特征,它不能再生产,只会越来越少。收藏就是留住它的一种活动。

宋元青白釉司空见惯,但在收藏和研究上仍有潜力可挖。譬如,青白釉瓷的外观和内涵以及釉的名称是不是反映了宋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观:清清白白为人为官,世界多美好。一种釉色那么长时间受人喜爱乃至现代文人的青睐,是不是与它釉质所显示出的冰清玉洁的品性有关。这些以前似乎没见有人往深层去探讨,而这些文化内涵的实质正是青白釉瓷的精魂。有了这个底,那么, 凡以后见到胎白釉洁且釉泽晶莹透澈的青白釉瓷就可心明眼亮地择优收藏了。因为,体现出宋人思想境界的器物必属景德镇湖田窑的精品。

陶瓷器收藏,并非外行者不能接近、不能深入。步子踏得实,又有一颗平静的心,琢磨二三年后,你也能积累颇丰,甚或,执著成一番事业。

越窑秘色并不神秘


这件唐五瓣葵口凹底秘色瓷盘,造型大方,古朴典雅,瓷色青中泛白,温润而透明,如冰似玉。其高9.4厘米,深7厘米,口径21.4厘米,重6.7克,足高2.1厘米,底径9.9厘米,腹斜下收,素面无纹,式样别致,打破了以往拘谨呆板的造型,使瓷器呈现出活泼多样的风格,实为罕见的珍品。

唐王朝(公元618-907)历时290年,其间大多时间国泰民安,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更为后人称道。社会环境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对瓷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两晋南北朝及隋代瓷业的良好基础上,唐代的瓷业可谓“更上一层楼”。当时北方邢窑所产的白瓷与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比翼齐飞,“南青北白”就是陶瓷史上对此时瓷业发展特点的高度概括。

尽管当时出现了“南青北白”的瓷业生产局面,但青瓷在唐代仍占主导地位,越窑青瓷依然是当时青瓷最高水平的代表。越窑瓷瓷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釉色翠莹,造型典雅,纹饰精美。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连清代的乾隆皇帝也赋诗咏叹:“李唐越器人间无。”唐、五代越窑青瓷中最被人赞赏的是“秘色瓷”。何为“秘色瓷”?唐、五代及宋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有一种说法原来较为流行:五代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器为“秘色瓷”。但亦有许多学术界及专业人士在著述中提出异议:“秘色”唐代已有之,非始于吴越钱氏也!所以“秘色”究竟为何颜色,千百年来人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的唐代地宫里,发掘出16件越窑青瓷器,同时在记录当年法门寺塔皇室供奉器物的账单上,这批瓷器明明白白记载为“秘色瓷”。这批“秘色瓷”两件为青黄色,其余釉面青碧色,晶莹润泽。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这一铁的事实,澄清了陶瓷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在唐代就有烧造,五代时达到了高峰。由此可见,很长时间内人们难识“秘色瓷”的庐山真面目,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个“秘”字搞得“神秘化”了,实际上“秘色”是指稀见的越窑青瓷葱碧艳美的釉色,“秘色瓷”最初就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德化陶瓷这个“冬天”并不冷


1-11月,泉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监管德化出口日用陶瓷5680批、货值1.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5%,其中出口值占福建省出口日用陶瓷的90%以上。

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以及贷款难,国内陶瓷行业逐渐步入“严寒”。然而,德化瓷却逆势增长。原因何在?

采访中,笔者发现,转型升级成为当地共识,政府积极为企业“减负、解困、输血”,企业则以质取胜、创立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高端市场。

政府:解困输血“暖冬”

日前,一个特殊的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料库在德化龙浔镇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该镇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获取贷款1200多万元。

面对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局面,从10月8日开始,德化县委开展“驻百村、进千户(企)、帮万民”活动,安排县乡领导挂钩联系700多家企业,在政策、资金、项目上进行帮扶,加快企业“二次创业”步伐,切实促进其转型升级。

县委书记吴深生说,由于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当地政府已将转型升级当作长期策略,当好企业的“气象员”、“导航员”、“保障员”与“服务员”,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强身健体“御寒”

“公司的产品85%以上出口,走的都是高端市场,平均单价是国内日用瓷出口价格的4倍以上,连迪拜‘帆船酒店’里都用我们的产品。”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庆水说。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告诉笔者,开拓国外市场须了解顾客的喜好和需求,要根据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当地节日推出不同商品。今年,该公司仅新推出的夜光陶瓷一项,就为企业带来逾千万美元的利润。

“我们就是要做高端,要登大雅之堂。”福建富贵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少东说,为了打造品牌,公司所有瓷品都采取限量版生产,以专卖店、直营店形式销售,全国统一定价,不批发、不打折。富贵红还作为高端礼品瓷积极参与国内重大节庆活动和文体盛会,知名度直线上升。

采访中,笔者获悉,当地多数企业家已深刻意识到,简单模仿没有前途,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要避免受制于人,就须“强身健体”,让自主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战略,从质量、品牌、文化等多方面助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从外向型变为内外兼顾、从照单生产变为自主研发。

产业:抱团成长“迎春”

日前,德化县鹏祥工业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试点项目获省质监局批准立项实施。今后,该示范园区将在标准制定、资金扶持和技术交流等方面,为当地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样本。

目前,德化已有近30家涉及陶瓷产业的企业入驻该工业区,其中多家企业参与陶瓷产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园区内80%的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此前的10月28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顺美集团博士工作站成立。工作站成立后,校企双方将展开广泛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再早一些,今年7月28日,德化成立了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家高档日用瓷生产企业、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个事业单位加入。该联盟按“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有效整合资源,突破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合理调节资金、人才、设备,创建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抱团发展。此外,联盟还发挥行业自律的平台作用,有效规避产品仿制、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增进陶瓷行业合作。

“抱团成长才能水涨船高。”德化县陶瓷同业公会副会长严宝敬说,在同业公会组织下,众多企业组成联盟,立下企业之间不能互相仿冒生产的行规,还抱团参加国内外陶瓷展览,共同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选购瓷砖并非大和厚就好 切记装修误区


瓷砖又厚又大就代表质量更好吗?釉层的厚度是否与抗菌有关呢?其实,选择瓷砖,稍不注意就会走入误区。

■误区一 瓷砖越大越好

不可否认,大的地砖让家看起来大气雅致,但并非是越大越好。瓷砖的大小厚薄并不直接跟品质成正比,目前瓷砖正朝着轻、薄、结实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常用的抛光砖或玻化砖选用厚度在10~12毫米为宜,800毫米规格的砖单块重量在15千克左右,越大越厚的砖不仅经济性不占优,而且还会增加对楼层的压力。与此同时,瓷砖大小还要与室内的环境和空间相匹配。

■误区二 釉层厚代表无菌

目前随着抗菌概念不断地被炒作,有些商家也借机玩抗菌概念,更有商家自吹较厚的釉层可以达到无菌的效果,其实陶瓷上用多少釉料是厂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的,为了使产品表面光滑,厂家会根据需要多上几层釉料,以达到产品表面更加光洁的效果。而实际上,多少层釉料都不重要,只要产品表面的光洁度达到国家标准就算是合格产品。另从技术角度来说,卫浴产品达到某些厂家所说的“无菌”也是不现实的。目前只能说某些产品由于在釉料里添加了抗菌剂,有自洁和抗菌的功能,但其抗菌效果的持续时间却难以测定,而且也不会是一劳永逸。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砖釉层厚并不代表无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砖釉层厚并不代表无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多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