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 导航 >

明宣德青花束莲大盘

明宣德青花束莲大盘

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大明宣德瓷器开片鉴别 宣德瓷器鉴别

2020-11-14

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每一件古瓷

都是一个活化石

都是穿越历史

遗留下的璀璨明珠

探究古瓷背后

世纪变迁的故事

让高雅艺术

走入凡尘

短小精悍的专业解读

每个人都将读懂古瓷的魅力

今日分享的是:明宣德青花一束莲大盘

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称“太平天子”。宣德一朝(1426—1435)仅继续了短短十年。在平定了汉王高煦之叛后,由于宣德帝全力开展社会经济,倡导艺术开展,使社会在经济开展的同时,文明也有所开展。景德镇制瓷业在前朝的根底之上迅速开展,消费出了出名于世的宣德青花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开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倍受国际外人士的欣赏和注重,充沛表现了中国陶瓷高明的技术造诣。

瓷中青花一把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一束莲”。把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茨菰、浮萍和莲叶等的画面。束莲图案开端于宋,耀州窑青瓷上饰的三把束莲纹,并印有“三把莲”字样。莲花是中国的传统纹样,青莲与“清廉”谐音,寓有高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含义。在明代永、宣时期的青花瓷上“一把莲”成爲典型的装饰图案,听说永乐皇帝恩赐爲政清廉的大臣时,就会赐予大臣绘有“一束莲”的青花大盘。此“清廉”瓷的样式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都倡导这种式样的青花盘子。透过一束莲青花大盘这一特殊的文明载体,看到了中国陶瓷文明的胸无点墨和丰厚外延。www.tAoCI52.cOM

在器形上,“青花一把莲”次要以盘爲主,也有盒、罐、碗、壶等生活用器。元朝中叶曾烧造过一些仿古青铜器的款式,如“方口尊”等,如今极爲稀有。内销瓷中的“青花一把莲”,次要器形有广口盘、深口盘、将军大罐等欣赏器,真正意义上的适用器极少。这款青花一束莲大盘,收口,圆唇,弧壁,广底,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内口沿绘卷草纹,内心爲束莲纹,花朵争相怒放,争奇吐艳,花柄上扎有绶带结,在水波中冉冉飘动,与盘内壁盘绕布局的缠枝花卉纹互相烘托,是宣德瓷器上独具特征的装饰。外壁绘回纹、缠枝牡丹纹、卷草纹,外细砂底。此器轻巧典雅,胎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淡雅,构图疏简有致,展示出高洁俗气的艺术魅力,应爲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最后补上一句,因实在找不到高清照片,只能网上借鉴图片,图片仅供参考,主要还是文章内容,望各位藏友不要在图片上过于纠结,感谢。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宣德青花并蒂莲三友图大盘


并蒂莲属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花中珍品,集莲荷之精华于一身,尤能引人入胜。自古以来,视之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据《群芳谱》卷二十九:并头莲,晋泰和间生于玄圃,谓之嘉莲。另见《全芳备祖》后集·莲部记载:泰始二年,嘉莲双葩,并实、合跗、同茎。明人林承芳赞之艳若凤翎,晖若龙烛。色震百草,艳绝群英。

此青花并蒂莲三友图大盘是为宣德青花之卓越代表,口沿绘并蒂莲纹一周,运笔流畅;外壁亦绘并蒂莲纹一周。盘心分别绘松竹梅三友图,风姿绰约,莲蓬初成,花香正浓,另有含苞待放者,伴以茨菇。

其构图疏朗清新,三友图纹饰写实传神,处处借鉴传统绘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于此发挥得淋漓尽致,非一般画匠能为之。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借以表现花卉枝叶的立体效果,从而令画面富于水墨画般挥洒淋漓、苍翠欲滴的意趣。

以“岁寒三友”为主题图案。乔松、梅花、瘦竹为友,枝干交叠,纠缠绵延,苍劲与秀美并存,生动传神,定是艺匠对“三友“万分思慕,始克臻此。此器兼得精、雅、臻、美之特征,画笔自然流畅,灵动挥洒,富于变化,为宣德官窑纤巧精致的代表佳品。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绽放,并称“岁寒三友”。因其岁寒不凋的特性,常寓君子坚贞之美德,自古为人所爱,是明清官窑的传统纹饰。

本品历数百年之风霜而宝光依旧,风韵犹存,令人赞叹不绝。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誉「永宣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正因为永宣青花御瓷独具静穆而高贵的表现力,彰显出中国陶瓷那份穿越时空、不可言喻的经典之美,奠定了其空前绝后的地位。

宣德 青花并蒂莲三友图大盘 尺寸:

口径:44.5cm

高:7.1 cm

足径:31 cm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


永宣时期青花瓷器基本摆脱了洪武青花瓷器从元向明过渡时期的特点,形成了自身清新隽秀的风格,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隽品迭出,尤为精绝,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

其中青花一项,色泽深翠,式样精妙,明代文人品评甚高,谓之“发古未有之名品”、“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备受后世推崇。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曰,“永宣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

青花盘为明永乐官窑的经典品种,其造型丰富,纹饰多样,胎釉精细,色泽深翠,产品远播海内外,影响深远。此盘以缠枝莲纹为主要纹饰,构图疏朗大方,多出几分文人气息。盘外壁内壁均绘缠枝莲纹图案,盘心绘宝相花一朵,绘画婉转流畅,釉色肥莹,胎体光润,青花又有大量晕散,苏麻离青氧化铁之锡光几乎凡深处皆有,呈色极富层次,铁锈斑深入胎骨,为宣德青花作品典范之作。

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盘 尺寸:

口径:8.2cm

高:3.9cm

足径:2cm

陶瓷知识:明宣德青花瓷概述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宣德官窑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民窑青花大都比较简洁概括,实力与质量上略逊于官窑,釉面欠滋润,画法奔放自如,用笔较草率,画面构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明张应文《清秘藏》论窑器中描述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谈宣德窑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造型、尺寸、纹饰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韵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枝花果纹花口碗,缠枝花纹鱼篓尊,海水异兽纹高足杯;雍正朝仿宣德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花果纹梅瓶、花卉纹书纹灯、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绶带耳葫芦瓶、牵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松竹梅人物纹盘、把莲盘、花果纹执壶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明宣德青花鱼藻一束莲纹葵口十棱碗


明代沈德符所书的《敝帚轩剩语•瓷器》:“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可见眀宣德青花瓷地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的地位。

此青花鱼藻一束莲纹葵口十棱碗,器型端正大气,胎釉肥厚,犹如堆脂。深壁外撇,绘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沦肌浃髓。青花浓艳苍翠,晕染自然。鱼藻纹绘画风格浑厚凝重,奔放豪迈,生动传神。虽然经过几百年的传承,至今仍完美无损,实属难能可贵。

鱼藻纹在中国的瓷器样式上是常见的饰样,但归功于宣德朝的经济推动下,宣德朝的纹饰画工而非常讲究。宣德青花在纹样绘画上,采用小笔渲染填色,由于笔小蘸料有限,需不断重新蘸料绘画,这样就使得纹饰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其构图都达到概括、夸张和取舍,增强了装饰性。

碗身呈十瓣花式,犹如荷叶之态。碗上绘有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在水藻池莲之间游水嬉戏、栩栩如生,图案寓意品德清白廉洁。

碗心绘莲花、莲蓬、浮萍等水生植物,两条游鱼随着水流动的波纹轻轻荡漾。青花发色明艳,画意幽雅。纹饰线条流丽自由,游鱼悠然自得,穿梭莲草之间,予观者自在无拘之感,为中国历代御瓷少见罕例,底书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款识结构布局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笔划粗细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颇有颜体书法之韵味。

同款的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于香港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中以2.29亿港元成交。同类的宣德青花鱼藻纹碗台北故宫亦有收藏。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唇口、直颈、鼓腹、浅圈足。器内外施釉,圈足及底无釉。通体绘青花纹饰,口沿外侧绘朵云纹;肩部绘四兽面纹,中间书「宣德年製」楷书横款;腹部画一条雄赳五爪回龙游戏于朵云间,龙作回首状,睁眉瞠目,炬眼炯炯,张牙舞爪,刚劲有力;胫部绘一圈莲瓣纹。青花发色浓艳青翠,浓处有铁鏽斑痕。

此件重要的龙纹罐源自一个法国私人家族,于其家族中代代流传至今。现任藏家是一位显赫的瑞士籍女士,此罐曾为其外祖母M.Legrand女士(1883-1978)之藏品。M. Legrand 女士来自巴黎北部,于巴黎度过了大半人生,1926年时继承了此罐,后传于其子(现任藏家的舅父(1908-1998)。此罐曾被纪录于一张1981年的清单之中。1997年现任藏家的舅父过世后,由她继承了此罐,并将之置于其宅邸穿堂作摆放杖之用。

此罐为宣德时期的作品。宣窑多被鑑赏家认为是中国青花製作的高峰。宣德时期,皇室的倡导、技术的突破、加上鲜明的艺术性,成就了一批在中国漫长陶瓷史中最为杰出的青花瓷器。

收藏看点 shoucangkandian

【好货总是不怕晚】

收藏看点致力于为广大藏友提供古玩艺术类的收藏资讯、知识及藏品展示。

宣德官窑的产量丰富,估计当时一度有多至58座窑在为宫廷烧造瓷器。据宣德八年(1433年)《大明会典》记载,朝廷曾一次下令御器厂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宣德五年(1430年) 的另一笔记载则提到,朝廷曾下令要求御器厂提高产量,惟此举后来被认为过度浪费,因此御器厂于同年九月停产,直到宣德八年才恢复生产,之间有两年的停产期。宣德在位仅有十年,这代表说目前所有的宣德传世品皆于短短的八年内烧製完成,实为惊人。

宣德时期御器厂的品质控管非常严格。宣德地层出土的大量残品便揭示了当时严格的品质要求,任何一件无法达到标淮的器皿皆被摧毁掩埋。宣德官窑优良的品质和品类纹饰的多样性在在体现了宣德本人对艺术的赞助和追求。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的描绘更于此时期获得了完全掌握。宣德龙纹的描绘以其矫健生动而著称,如此罐上的龙纹,笔法遒劲有力,气势威猛刚劲,远为后朝所不及。宣窑的品质无论尺寸大小均为优异,且器形多变,文献所记载的种类之多,许多至今仍无实物可资对照。传世及发掘出的宣窑瓷器小至鸟食罐,大至鱼缸及此类大罐。

带款的永乐瓷器数量极少,且皆书篆体,而宣窑则多书楷体。宣窑款识的书写位置不一,可见于口沿下方、底部,或与此罐一般于肩部。款识格式也不尽相同,有双圈、无圈、横款、一行或双行款等。偶见如此罐上的四字款,但仍以六字款为多。部分学者认为多数宣德款识的粉本应来自宣德皇帝的书法。此观点的依据似乎来自和一张宣德皇帝绘《犬与竹》(宣德二年(1427)绘,现藏坎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上「宣德」二字款识的比较。 宣德款识亦见篆体,惟数量稀少,主要见于高足盌上。

此罐底部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架烧痕迹,呈十字状。此种架烧的运用,很可能是因为窑工为了让此类大型厚底的器物在烧製时,空气可以更好地于器底流通以减少窑裂所特别配置的。

鉴赏要点:

此大罐製于十五世纪,描画五爪龙回首之神态,四脚刚劲有力,生机勃勃,应为元朝(1271至1368年)青花瓷装饰常见之龙首向前形态的早期变奏。此不同寻常的绘龙风格,或从南宋(1127至1279年)画作中汲取灵感。

此大罐上之细节,如龙肘的刺天鬐鬣前方描有短尖鬃毛,为历代瓷器中所未见。不过,这些细节与陈容(约1200至1266年)笔下之龙形似神和;宋元以来,陈容一派龙画流传有自,效仿之作颇多。

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以沽料绘製,在多孔瓷胎上彰显精湛技艺。宣窑青花运用浓淡青料的对比多见于盘、高足盌上的海水龙纹,而在大罐上运用如此细腻之技法则至为难得。

本件大罐上龙、兽面、云三种纹样的绘製所用青料皆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此御龙气势慑人,实为皇帝彰显权力之象徵。许多鑑赏家视宣德御瓷的龙图为中国瓷器史上最优秀的代表,此器更是生动活现,绝妙非凡。

带款的宣窑瓷器多书楷体,款识书写位置不一,可见于口沿下方、罐内、底部,或如此大罐般于肩部。宣窑款识以六字款为多,但此大罐则为两组书以四字款的器皿之一,应为特殊场合所烧製。此二组瓷器的尺寸庞大,极其罕见,且皆饰以云龙纹及兽面纹。第一组饰五爪龙,作回首状,如此大罐。第二组饰三爪龙,龙首向前。

此罐尺寸硕大,应属特别委託製作。其式样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青花龙纹梅瓶相同,三者极有可能原为一套,是为了特殊的皇家仪式或典礼所烧造。这类大罐保存不易,景德镇御器厂曾出土过类似残片,但如此龙纹大罐般完好则应为仅存孤例。

如何鉴定大明宣德青花瓷器


大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青花加紫”色,它的特点就是在瓷器上的青花纹间添加釉里红纹饰烧制而成,色彩明丽大方,最早见于元代,但由于制作技术的限制,优秀的青花瓷器很少,随着技术的进步,明代成功把握了釉里红的烧造技术,因此,有许多青花瓷器精品,下面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大明宣德青花釉里瓷器的鉴定方法。

大明宣德青花瓷器简介

宣德时期的青花颜色艳丽精美,经火一次性高温烧制而成,其烧制温度大致在1300摄氏度左右,因此釉的色彩特别纯正,青花与釉里红相间而绘,色彩鲜明精致,其中青花是用青花料描绘而成,釉里红是用铜的氧化物为材料配置的彩料,表面还有一层透明釉,在釉里透出一种红色的纹样,故以“釉里红”得名,颜色沉着稳定。大明宣德青花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艺术与器物的和谐统一,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如何鉴定大明宣德青花瓷器

1、根据大明宣德青花瓷器特点鉴定

我们都知道明代景德镇瓷器一统天下,瓷器的烧造技术水平极高,占据主要的发展市场,也远销国外,明代瓷器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造型方面丰满浑厚,釉面滋润明亮,纹饰以龙凤、山水、花鸟为主,画面潇洒,笔意酣畅,所以根据这四个方面的特点就能很快进行初步鉴定。

2、根据款识辨别真伪

自古以来,各代的款识都不同,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根据款识判断真伪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根据款识的笔法、字体类型结构以及排列的形式、色泽的浓淡等进行判别是十分方便的,但这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积累一定经验才能准确判断。

3、根据器型鉴定

明代青花瓷器造型主要有盘、碗、花瓶和笔筒,今年拍卖市场见到的比较多,一般赝品青花色浅淡,釉里红也稍有透黑现象,与真品青花瓷器相比色差较。

大明宣德青花瓷器鉴定方法介绍就到这里了,近几年大明宣德时期的青花在古玩市场出现的较多,有机会的朋友可以去见一见真品,希望这些简单的鉴别方法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明宣德瓷器怎么鉴定?


明宣德瓷器怎么鉴定?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1、造型特征:明宣德瓷器整体风格是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大件器皿增多,相对于盘、碗、碟类器物来说制作难度要大得多,胎体均为上下分段制作,然后粘接而成,胎体厚,制作非常规整,比例协调,没有变形现象,说明成型技术和烧成技术都十分成熟,大盘底足浅,足下部内敛。小件器物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2、胎体、底足特征:明宣德瓷器胎体比永乐朝厚重,胎质精密细腻、洁白坚硬。梅瓶、大盘、大罐多是无釉白色细砂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中小件器物是釉底。民窑器胎体使用瓷石加高岭土制成,白净,瓷化程度好,与永乐民窑器相比胎体减薄。

3、釉面特征:明宣德瓷器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橘皮釉”,极少数有开片。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擦大气泡。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民窑有色多为淡卵青色,釉质肥润光亮,釉面有气泡和橘皮棕眼。

4、青花用料:明宣德瓷器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以进口苏麻离青料描绘为主。绘制纹饰时既有单独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据纹饰的不同而决定使用那种钴料描绘那个部位的纹饰。在绘制时常使用国产料淡描勾线,进口料渲染。

5、纹饰图案特征:宣德青花瓷以纹饰取胜,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从不出边线。画笔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实笔多为细线条,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纹饰粗犷、随意点绘没有轮廓,俗称“一笔点画”。纹饰取材范围比较广阔,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所不有。

6、款识特征:宣德青花款识曾有满器身的说法,瓷盘无一例外全部有款,其他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书写。早期为四字篆款,其他多写楷书。有六字款和四字款。六字款有“大明宣德年制”双圈双行楷书款、六字横款、六字竖款。四字款有双行双圈楷书款、四字横款、四字竖款、四字篆书款。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个别用“造”,“宣德年制”四字款较少。民窑器大多书“福”、“寿”及梵文。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笔划粗细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颇有颜体书法之韵味。

明宣德冲天耳炉


铜香炉是盛放香料燃烧的熏香器具,它的作用有四种。其一,用于祭祀神佛和祖先,给人一种清香、宁静、肃穆之感。其二,文人读书、写字时烧香使空气芬芳,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其三,熏香衣服,增加舒适感。其四,作为文玩欣赏,供文房摆设。

铜香炉刻有年号款是从明永乐时期开始,宣德时期进一步崇尚和仿铸古器物,宣德的御制铜香炉俗称宣德炉,铸于宣德年间,它是当时冶炼技术与铸铜制作艺术杰出的代表作。

宣德炉的造型以商周青铜礼器为蓝本,有鼎形、簋形、鬲形与敦形等多种款式。宣德炉铜质精良,器表颜色繁多,主要有褐色、栗壳色和棠梨色。其装饰工艺有鎏金、渗金(俗称洒金)等多种。

宣德炉的仿品和赝品都很多。所谓仿品是只仿其器形而不仿其器款,赝品则不但仿器形,而且还仿器款。宣德炉最早的仿制者是吴邦佐,他是负责监督铸制宣德炉的官员,宣德炉停铸后,吴邦佐即按照铸造宣德炉的方法,并雇用原铸制宣德炉的工匠自行铸造。他所铸之炉精巧典雅,可与宣德炉媲美,其器款为篆书“琴书侣”或楷书“宣德五年臣吴邦佐造”。

宣德炉的特征是铜质优良,造型古朴典雅,制作精细,纹饰精致,工艺精湛。行家介绍说,器款在外底正中,为刀刻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书法近似欧体,器款的“德”字心上省略一横。这种“德”字心上一横被省略的写法始于汉代,汉碑、魏碑中的“德”字心上普遍省略一横。唐代书法字帖的“德”字写法既有省略一横,也有保留一横,如欧阳询字帖的写法省略一横,颜真卿、柳公权字帖的写法则保留一横。元代赵孟頫字帖的“德”字写法也省略一横,明代继续流行这种写法。现在传世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铜香炉很多,最常见的是桥耳钝锥足圆形炉,它既有明代的仿品,也有清代的仿品。底款“大明宣德年制”的“德”字心上省略一横的铜香炉是明代铸造,保留一横者则多数是清代所铸。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宣德青花束莲大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宣德青花束莲大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