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有辐射吗 > 导航 >

伤残古瓷器有价值吗?

伤残古瓷器有价值吗?

瓷砖有辐射吗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古代瓷器价值

2020-11-14

瓷砖有辐射吗。

古瓷器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伤残古瓷是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最好实物向导,并且也能保值、升值。

别把“全品相”奉为金科玉律

收藏,作为一种特别爱好与雅趣,藏者对藏品完美之追求,乃人心之所向,也是许多行家所倡导的。但纵观如今的“收藏热”,笔者感觉到,曾经的重欣赏、重研究的“学术性”收藏被相当程度地削弱,代之更多人将“投资”、“赚钱”等藏品的附加功能放在了首位。由此,对于藏品,特别是瓷器一类,要求“全品相”几乎被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有“病”即弃、见“残”即“废”成为一些群体的当然选择。

逛过古董店或周末练过府庙地摊者,都会频率较高地听到“品相”一词。什么“瓷器毛了边,不值半文钱”,什么冲线、爆釉、窑封、退粉……都是指瓷器有毛病。许多人买古瓷最忌讳不是“全品相”,“要买一件要像一件,不然将来一来出手难卖,二来价格难高。”由此,让一些新进入古陶瓷收藏领域者,好的“宝”、“真经”还没吃透,“全品相”的提醒却时时闪念在脑际,甚至奉为金科玉律。

瓷器易碎,但瓷片却千年不化,因而残瓷、瓷片存世浩如烟海。但也正因为瓷器易碎,千百年来,经历了战乱、生活中的使用与磕碰,一件件完美的瓷器“粉身碎骨”,完好无损者才少之又少。而如今收藏者的队伍在迅猛扩编,有限存世的完美器“吃”进一件市面上少一件,想要淘得完美的精品,其付出的财力非一般爱好者所能承受。而如想收几件不同时代、不同器型者的完美精品,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如果我们退一步,放下“日后靠它升值赚钱”的主要目的,那么,我们还是可以不必付出多大财力,收到稍微有些“病”但同样是古董,同样拥有历史、审美乃至升值价值的诸多古瓷的。

初涉收藏从瓷片开始

白从古代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古玩界就从“真、善、美、精、稀”这5个方面统一来鉴定其文物意义,“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等这些行内口头禅,是对瓷器的“善”即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而且从古瓷器的价格上看,完整与伤残之问确实有天壤之别。但是,“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价值,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著名古瓷鉴藏专家马广彦认为,伤残古瓷器的收藏意义重大,爱好古瓷器的人不妨从收藏瓷片开始,古瓷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伤残古瓷器是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最好实物向导。

同时伤残古瓷器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古瓷器,虽局部残缺或粘合有缝,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甚至可因其残缺而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对一个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古瓷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另外,伤残古瓷器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马先生表示,一件古瓷如果既珍贵又完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当它有所伤残而不完整时,却并不一定削弱其本身的珍贵性。在目前存世的伤残古瓷器中,尽管它们伤痕累累、残缺不全,其中说不定就有非常珍贵、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绝品、孤品。

伤残古瓷势头看涨

收藏伤残古瓷要有所选择。应看它有没有别样的历史价值?器型是否独特稀有?胎骨、发色、图案、釉水等是否具有典型性?如果它具备了以上一点或数点,而你恰好是喜欢欣赏、业余研究者,不妨“吃”进。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来说,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白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营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明清官窑伤残瓷、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伤残古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伤残古瓷器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谈到残瓷收藏的价值时马先生说,这些年来,伤残古瓷器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 口资料空白的作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关注古今艺事,品艺术生活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伤残古瓷器具有收藏价值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但是,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不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难免会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收藏者的古瓷收藏都是从残瓷开始的,那么,收藏残瓷究竟有没有意义?残瓷收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着名古瓷鉴藏专家马广彦先生。

“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价值,马先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要从伤残瓷器开始,而古瓷器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

马广彦先生曾经是一位哲学教授,退休前在陕西某高校任职。快要退休时,他选择了古瓷器的收藏与研究,结果由爱而迷,由迷而痴,成为闻名全国的古瓷鉴赏专家。马先生说,自从古代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古玩界就从“真、善、美、精、稀”这5个方面及其统一来鉴定其文物意义,批判它的商品价格,“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等这些行内口头禅就是对瓷器的“善”即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而且从古瓷器的价格上看,完整与伤残之间确实有天壤之别。

但是,马先生认为,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仍然意义重大,爱好古瓷器的人也不妨从收藏瓷片开始。他认为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伤残古瓷器无疑成了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实物向导。同时伤残古瓷器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古瓷器,虽局部残缺或粘和有缝,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会给人以美的知识、美的享受,甚至因其残缺而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对一个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古瓷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另外,伤残古瓷器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马先生表示,一件古瓷如果既珍贵又完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当它有所伤残而不完整时,却并不一定削弱其本身价值的珍贵性。在目前存世的伤残古瓷器中,尽管它们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看着极不起眼,其中说不定就有非常珍贵、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绝品、孤品或是精品。

古瓷器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的商品,完整者贵,伤残者贱,但是伤残古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伤残古瓷器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谈到残瓷收藏的价值时马先生说,伤残古瓷器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马广彦先生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1999年,马先生到北京琉璃厂,看见一件清康熙年间的纹饰为饮中八仙图的青花大碗,碗上画有26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先生爱不释手,因为有两道长冲,开价只有五六百块,但那天他刚好没带多少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马先生把口袋里全部的钱都给了店主,以407元购得此碗,许多收藏人士见到此碗都爱之有加,认为非常难得,几年后,有一家博物馆也慕名前来,欲以1.8万元购之,但马先生只为鉴赏收藏,不为转手倒卖,至今仍藏在身边,时而把玩,其乐无穷。

在西安,还有另外一位收藏家,2004年偶然在西安市八仙庵古玩市场上看到了一小堆瓷片,据摊主讲摆在这里已经几个星期了,但鲜有动心者,这位收藏家仔细一看,发现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折沿洗的碎片,于是他用1700元购得,粘合后,只缺两小块“肉”。洗子内外,大片的窑变红非常稀有。仅仅两年后,此物的市场价格已经在8000元以上了。还是这位收藏家,他于2002年花600元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残件现在升值到5000元左右,1998年800元收藏的一件开裂多处的金代磁州窑诗文枕现在的市场价格也不低于6000元。可见,残瓷收藏的升值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是要认准,不要被新货所蒙骗。

残瓷收藏虽然有重大意义,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谈到收藏伤残古瓷器,马先生说首要一点就是要辨别真伪。购买伤残古瓷器虽是一种投资少的收藏活动,但也要保证购得真器,否则花钱买了残破仿品,非但浪费钱财,心理上也比走眼买了完整的仿品更加沮丧。所以,如果是功底不深的初入道者,最好请行家为自己“掌眼”参谋,这样既能买到满意的瓷器,也能从中学到鉴定知识,一举两得。

其次,收藏伤残古瓷器要有所选择。须知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说来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其中碗、盘、碟之类生活餐具更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一般收藏价值不高。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器、明清官窑伤残瓷器、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而且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伤残古瓷器仍有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元青花缠枝菊纹玉壶春瓶残件(西安悟陶斋藏品)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残件(西安悟陶斋藏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但是,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不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难免会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收藏者的古瓷收藏都是从残瓷开始的,那么,收藏残瓷究竟有没有意义?残瓷收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著名古瓷鉴藏专家马广彦先生。

“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价值,马先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要从伤残瓷器开始,而古瓷器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

马广彦先生曾经是一位哲学教授,退休前在陕西某高校任职。快要退休时,他选择了古瓷器的收藏与研究,结果由爱而迷,由迷而痴,成为闻名全国的古瓷鉴赏专家。马先生说,自从古代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古玩界就从“真、善、美、精、稀”这5个方面及其统一来鉴定其文物意义,批判它的商品价格,“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等这些行内口头禅就是对瓷器的“善”即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而且从古瓷器的价格上看,完整与伤残之间确实有天壤之别。但是,马先生认为,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仍然意义重大,爱好古瓷器的人也不妨从收藏瓷片开始。他认为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伤残古瓷器无疑成了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实物向导。同时伤残古瓷器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古瓷器,虽局部残缺或粘和有缝,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会给人以美的知识、美的享受,甚至因其残缺而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对一个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古瓷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另外,伤残古瓷器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马先生表示,一件古瓷如果既珍贵又完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当它有所伤残而不完整时,却并不一定削弱其本身价值的珍贵性。在目前存世的伤残古瓷器中,尽管它们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看着极不起眼,其中说不定就有非常珍贵、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绝品、孤品或是精品。

古瓷器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的商品,完整者贵,伤残者贱,但是伤残古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伤残古瓷器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谈到残瓷收藏的价值时马先生说,伤残古瓷器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马广彦先生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1999年,马先生到北京琉璃厂,看见一件清康熙年间的纹饰为饮中八仙图的青花大碗,碗上画有26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先生爱不释手,因为有两道长冲,开价只有五六百块,但那天他刚好没带多少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马先生把口袋里全部的钱都给了店主,以407元购得此碗,许多收藏人士见到此碗都爱之有加,认为非常难得,几年后,有一家博物馆也慕名前来,欲以1.8万元购之,但马先生只为鉴赏收藏,不为转手倒卖,至今仍藏在身边,时而把玩,其乐无穷。在西安,还有另外一位收藏家,2004年偶然在西安市八仙庵古玩市场上看到了一小堆瓷片,据摊主讲摆在这里已经几个星期了,但鲜有动心者,这位收藏家仔细一看,发现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折沿洗的碎片,于是他用1700元购得,粘合后,只缺两小块“肉”。洗子内外,大片的窑变红非常稀有。仅仅两年后,此物的市场价格已经在8000元以上了。还是这位收藏家,他于2002年花600元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残件现在升值到5000元左右,1998年800元收藏的一件开裂多处的金代磁州窑诗文枕现在的市场价格也不低于6000元。可见,残瓷收藏的升值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是要认准,不要被新货所蒙骗。

残瓷收藏虽然有重大意义,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谈到收藏伤残古瓷器,马先生说首要一点就是要辨别真伪。购买伤残古瓷器虽是一种投资少的收藏活动,但也要保证购得真器,否则花钱买了残破仿品,非但浪费钱财,心理上也比走眼买了完整的仿品更加沮丧。所以,如果是功底不深的初入道者,最好请行家为自己“掌眼”参谋,这样既能买到满意的瓷器,也能从中学到鉴定知识,一举两得。其次,收藏伤残古瓷器要有所选择。须知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说来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其中碗、盘、碟之类生活餐具更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一般收藏价值不高。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器、明清官窑伤残瓷器、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而且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伤残古瓷器仍可收藏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但是,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不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难免会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收藏者的古瓷收藏都是从残瓷开始的,那么,收藏残瓷究竟有没有意义?残瓷收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习标本

“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价值,著名古瓷鉴藏专家马广彦先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要从伤残瓷器开始,而古瓷器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

马先生说,自从古代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古玩界就从“真、善、美、精、稀”这5个方面及其统一来鉴定其文物意义,批判它的商品价格,“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等这些行内口头禅就是对瓷器的“善”即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而且从古瓷器的价格上看,完整与伤残之间确实有天壤之别。

但是,马先生认为,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仍然意义重大,爱好古瓷器的人也不妨从收藏瓷片开始。他认为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伤残古瓷器无疑成了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实物向导。同时伤残古瓷器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古瓷器,虽局部残缺或粘和有缝,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会给人以美的知识、美的享受。对一个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古瓷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另外,伤残古瓷器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马先生表示,一件古瓷如果既珍贵又完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当它有所伤残而不完整时,却并不一定削弱其本身价值的珍贵性。

价格看涨

古瓷器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的商品,完整者贵,伤残者贱,但是伤残古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伤残古瓷器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谈到残瓷收藏的价值时马先生说,伤残古瓷器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马广彦先生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在西安有一位收藏家,他2004年偶然在西安市八仙庵古玩市场上看到了一小堆瓷片,据摊主讲摆在这里已经几个星期了,但鲜有动心者,这位收藏家仔细一看,发现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折沿洗的碎片,于是他用1700元购得,粘合后,只缺两小块“肉”。洗子内外,大片的窑变红非常稀有。仅仅两年后,此物的市场价格已经在8000元以上了。还是这位收藏家,他于2002年花600元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残件现在升值到5000元左右,1998年800元收藏的一件开裂多处的金代磁州窑诗文枕现在的市场价格也不低于6000元。可见,残瓷收藏的升值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是要认准,不要被新货所蒙骗。

要收精品

残瓷收藏虽然有重大意义,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谈到收藏伤残古瓷器,马先生说首要一点就是要辨别真伪。购买伤残古瓷器虽是一种投资少的收藏活动,但也要保证购得真器,否则花钱买了残破仿品,非但浪费钱财,心理上也比走眼买了完整的仿品更加沮丧。所以,如果是功底不深的初入道者,最好请行家为自己“掌眼”参谋,这样既能买到满意的瓷器,也能从中学到鉴定知识,一举两得。

其次,收藏伤残古瓷器要有所选择。须知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说来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其中碗、盘、碟之类生活餐具更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一般收藏价值不高。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器、明清官窑伤残瓷器、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而且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大明空白期的瓷器是什么样子?有价值吗?


我们所说的空白期,其实也就是在大明朝那个时候的衰弱期,在大明空白期官窑烧制是处于一个少烧制或者是停烧的状态。并且在那个时候朝廷还发布了很多禁止令,从所有的禁制令来看,朝廷在那个时候禁止了景德镇的官窑,除了制作白色以外的其他花色的瓷器。然而大明朝空白期的瓷器会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应该怎么去分辨是大明空白期的瓷器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前朝和后朝的瓷器样式进行分析。正统时期的瓷器造型应该是比较大方雄浑的,上面的纹饰也比较豪放,青花颜色比较鲜明。单从纹饰上来说比宣德时期的纹饰又有了一次创新。

在其中景泰时期是空白期中烧制最为少的一个时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战乱的影响,导致国民经济受损,所以那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也不好,因此朝廷就提出了相关制度。但恰巧因为景德皇帝非常喜欢景泰蓝色,因此,所有昂贵的材料都用来去制作景泰蓝色的瓷器,也由于这样间接导致产量巨减,景泰时期的瓷器的特点身形比较圆润、色泽浓艳、并且在表面上还有一些铁锈的痕迹。景泰时期过后就到了天顺时期,到了天顺时期瓷器业也慢慢开始了新的复苏,在天顺时期瓷器业也不仅仅在宣扬永宣时期的制作工艺,同时也鉴定的成化瓷器的优良技术基础。

从古至今瓷器都在处于一个真实的阶段,虽然说这个时期是大明的空白期,但是在这个时期所烧制出的瓷器并不空白,并且还是瓷器的一种创新和新发展的时期,所以说在这个时期的瓷器的瓷器,从收藏价值来说是非常高的。

毕竟在这个时期的瓷器,他有一种很高的历史背景,并且这个时期的瓷器烧制出来的非常少,所以说由于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它的价值也就上升了。在大明空白时期的青花人物梅瓶,在拍卖会上以207,000人民币的价格成交,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盘当时以高达952,000的价格成交,从这两个瓷器来看,大明空白期的瓷器,深受大家的喜欢,价格和价值是成正比的,能够出道这样的价格肯定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从考古学来看,大明空白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是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你是因为这样大大增加了他的收藏价值。

其实我们知道每一件瓷器,他都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并且每一件瓷器上面的花纹或者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个时期的瓷器也代表着瓷器行业的一种新发展一种新开拓,虽然说这个时期的瓷器烧制出来的非常少,但是能够销售出来的每一个都是非常珍贵的,非常珍惜的。看似是空白时期的瓷器事业,但从大角度来看并非是空白时期,由此看出即使是战争年代古人的思想还是非常丰富的,也能够为后代创造出绝美的历史价值。

大明空白期瓷器图片及价格:

1:明空白期/成化青花「婴戏图」碗,尺寸:21.4厘米,估价:HKD 2,6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7,820,000 ,成交时间: 2012-10-09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弧壁深腹,敞口,矮圈足。盌内素白,外壁绘婴戏十六子,成群结队,玩耍于庭院间,有骄木马的、擘荷叶的、浴佛的、缸中捞鱼的。院内有秀石花木,远眺重山。足外环饰回纹一周。

2:明空白期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盘,尺寸:直径52.5厘米,估价:RMB 850,000 ~ 1,000,000,成交价: RMB 952,000 ,成交时间: 2007-11-05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

器形硕大,绘工精细。器底露胎,胎土缜密。孔雀牡丹为主题纹饰,构图紧密,繁而不乱,延续了元青花的构图样式。器心两只孔雀,徘徊于山石牡丹之侧,一只扬爪回首,一只回首低鸣,姿态各异,相映成趣。大盘的内壁及外壁均绘有缠枝牡丹纹,舒展开阔。其缠枝牡丹纹之画法酷似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花牡丹纹罐,可资比较。此件大盘青花发色明快,层次丰富。整件作品气势宏大,适于陈设,极具观赏效果。

3:明空白期携琴访友梅瓶,尺寸:高32厘米,估价:RMB 4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575,000 ,成交时间: 2014-07-05 ,拍卖公司:江苏爱涛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小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足边有火石红。通体以青花为饰,腹部主题图案绘携琴访友图。此器具有很高的绘画水平,画面运笔自然、流畅,采用一笔勾勒,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人物与云气纹均有独到之处。

4:明空白期青花龙凤纹梅瓶,尺寸:高35厘米,估价:RMB 80,000 ~ 1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 ,成交时间: 2020-08-08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20年春季拍卖会。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称为"空白期",瓷器发展到这个时期,可以说到了最低谷。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上瓷器生产上不及宣德,下不如成化。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生产,到未见实物,所见产品均为民窑,民窑瓷器质量也不高,学术界把这一时期称为瓷器的“空白期”。这三朝一共不到三十年,政治动乱,使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瓷器生产大幅下降,因而传世品也非常的少。此件青花龙凤纹梅瓶,唇口、短颈、溜肩、深腹下收、圈足。肩部饰以云凤纹,近足处饰以海水江牙纹。瓶身腹部绘云龙纹,构图饱满,龙纹,五爪伸张,鬃发上扬,闭口鼓目,形神威猛,绘画纹饰呈色浓淡分明,用笔舒展,绘画功力高深,笔划转折富变化,和谐自然,浑然一体。器形挺拔秀丽,釉色莹润,青花发色艳丽,笔法灵动流畅,时代特征明显,传世稀少极具收藏价值。

5:明空白期青花人物纹罐,尺寸:高36.5厘米,估价:RMB 280,000 ~ 350,000,成交价: RMB 414,400 ,成交时间: 2008-06-26 ,拍卖公司:浙江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罐唇口,短直颈,丰肩,弧腹,胫部斜收,矮圈足,平底。底足露胎,泛火石红。这种罐的造型,宋元以来十分流行,曾名之为荷叶罐。罐壁用青花装饰。青花发色妍丽,局部形成铁锈斑,当为典型的苏泥渤青料。颈部饰回纹,肩部饰变体覆莲瓣,胫部饰海水波涛。器腹为其主题纹饰,饰通景山水人物。人物画面可区分为三个连续的场景,有两高士对弈,一尊者拄杖观战;有麻姑捧寿桃献寿而来,二仙女执扇侍立。又有一拄杖老者,前后童子携琴捧盒,访友而来。衬饰仙山、仙鹤、灵芝、古松、梅鹿、灵芝状祥云等背景纹饰。整个画面人物仙风道骨,体现了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道教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同时,其灵芝状云纹的描绘技法和人物脸部、衣纹的表现风格,则又是明空白期青花器的典型特征。该器规格硕大,特征鲜明,值得雅好青花瓷收藏的鉴藏家重点关注。

6:明空白期青花荷塘花卉纹大罐,尺寸:高35.3厘米,估价:RMB 150,000 ~ 180,000,成交价: RMB 392,000 ,成交时间: 2009-09-12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十九期拍卖会。

7:明空白期青花人物梅瓶,尺寸:高38厘米,估价:RMB 120,000 ~ 200,000,成交价: RMB 345,000 ,成交时间: 2015-07-05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春季拍卖会。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近三十年,正值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低落的时期,迄今还未发现署有确切记年款识的官窑瓷器,被称为明代陶瓷史上的空白期。至于空白期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普遍认为朝庭下令禁烧,形成“正统初罢”的状况,其后朝又三令五申禁建民窑私烧各种彩瓷,是这一时期瓷器罕见的主要原因。正统时期为空白期的开始,文献记载这一时期所禁为民窑的私造,却应有大量官窑遗存。此梅瓶呈小口、圆唇、短束颈、丰肩以下渐敛,近足部略外撇。造型敦实,胎坚质厚,釉质莹润,釉面泛青,清新雅丽,颇有特色。肩部饰海马瑞兽纹,海水波涛翻滚,极具动感。近足处饰海水纹一圈,腹部的主题纹样为人物故事,而辅以大量的云纹,以粗线画云的轮廓,再以细线勾画内层,云纹似灵枝状如意头,通体以青花双弦纹为间隔纹饰的辅助。人物绘画飘逸,笔触传神,古韵悠然。明代空白期时局动荡,少有传世作品,故此件得以留存实为珍罕。

8:明空白期青花人物故事杏元执壶,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25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287,500 ,成交时间: 2016-06-25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春季拍卖会。

此执壶壶身呈玉壶春瓶式样,小撇口,细颈,斜肩,弧腹,圈足。腹一侧设长弯流,以龙身做执柄,美观实用,设计巧妙。此壶构图疏朗,绘画细腻,情景生动。通体以青花绘就,层次丰富,布局得宜,毫无繁缛之感,满施透明釉,釉色泛青,釉质温润。颈部饰蕉叶纹,腹部前后开光,内绘人物故事图。此品青花画法工丽细致,气韵流畅,秀美而不失浑厚,壶身上秀下实,稳重典雅,为难得之佳作。

清朝仿前朝瓷器是否有价值


在我国的清朝时期,瓷器的烧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时期,初期大多都仿制宋、元、明三代的瓷器,因为距离时间比较近,而且宋、元、明代的时候瓷器的造型和原料的烧制已经十分的成功,到清代的后期也出现了少量仿制前朝的瓷器,仿制的类别官窑和民窑的都可以烧制,特别是在皇帝庆寿的时候也需要制作一些宋、元、明的精制品,以此来表示对于瓷器艺术烧制的技艺和对于瓷器传统的重视和发展。

清朝时期的仿制瓷器非常的多,数量大,但是因为每个朝代的烧制技艺都是各有千秋,所以说由于烧制瓷器的原材料以及对于工艺的历史性改变的特点,要想完美的仿制出瓷器也是非常的苦难的。仿品和赝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赝品是指对真品而言,而不是对瓷器的艺术产品而言,仿品中也有非常多质量上乘,造型独特,价格较高的瓷器,其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都非常的高。

清朝的雍正时期又恢复了仿高窑的生产,其瓷器制作精良,既有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的“金丝、铁线”,也有单纯的大纹片或小纹片,釉色以深浅灰青居多,部分还有“紫口铁足”,其胎质非常的厚,但是这一烧制特点则延续了整个清朝时期。还在仿高窑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蓝釉哥窑、绿釉哥窑及哥釉青花和堆花铁沙青铜器纹饰的品种,其特点就是在其底部有七个酱色支钉,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俗称的“七星盘”,这一瓷器的成功发明在当时的社会上可以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是地位、钱财的一种象征,在当时所拥有的大多都是官宦世家和富商世家,由此可见仿哥窑的瓷器地位。

2006年在国际商品拍卖会中,雍正时期仿哥窑釉瓷器也就是传世哥窑瓷器,这些都是官窑,而且这些瓷器都是天价,仿哥釉贯耳瓶是清朝雍正时期的以七百七十五万的价格成交,清朝时期所仿制的瓷器制作精良的、工艺技术较高的大多都在几百万之间徘徊,由此可见其仿制瓷器的收藏价值。虽然是仿制瓷器,但是现在我国的市面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赝品,但是不同时期的细节特征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我国的康熙时期所仿制明朝弘治时期的瓷器,在瓷器底部的足圈就低了很多,治的三点水也低于台字,而赝品的三点水和台是平齐的,由此可见在细节部分的鉴别。

清朝所仿制的瓷器价值甚至都比瓷器价格高了很多,由此可见并不是因为仿制所以就没有价值和价格。现在市场上对于仿制瓷器的数量较多,但是真正的仿制瓷器品相好、造型好、原料好的瓷器并不多见,可以说是非常的稀有,所以拍卖会上一旦有清朝仿制瓷器的出现都会高价拍卖,尤其可见清朝仿制瓷器的价值。

伤残与古陶瓷鉴定


陶瓷是易碎物品,古陶瓷在长期的使用和流传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其他外力作用,在一些器物上会出现破损、磕伤、缺碴、暴釉、毛边、冲线、鸡爪等伤残或伤痕。伤残对于器物的收藏价值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这些伤残大多数都是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留下的,伤残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痕迹,因而伤残对于古陶瓷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依据器物的伤残进行鉴定,首先要辨别是老伤残还是新伤残。一般而言,带有老伤的器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年代。老伤残是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伤残部位的形状较自然,伤残边缘处的棱角较钝,残缺部位露出的胎质较老旧,伤残处多数沉积有一层自然污垢。老的毛口、毛边、暴釉的露胎处或釉面棕眼内一般都有颜色较深的污垢。老的鸡爪和冲线的线条里,一般有深浅不一的自然积垢或沁色。老器物伤残处的污垢,是经历多年逐渐形成的,因而显得自然、深沉,有一定层次感。

新伤残,即产生时间不久的伤残,可分为老器新伤和新器新伤两种情况。老器新伤,一般是由于保存不当或其它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对老器物的新破坏,虽然对收藏价值有一定影响,但还是属于真品之列。新器新伤,即新仿器物上的伤残,除少数是在搬运或销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而产生的外,多数新器新伤都是人为故意做出的,即“自残作伪”,这是因为带伤残的器物一般不容易引起怀疑。新仿品自残作伪的方法有多种,如将器物口沿或底足敲破一块(有的再用胶水粘好);用硬物撞击新仿瓷,使之产生裂痕;将器物的口部截掉然后磨平,或将圈足磨去一段;将器物敲出大的裂纹,或敲成几块,然后用锔钉方法修复;用锉刀在器物口沿人为做出剥釉现象等。

一般而言,自残作伪的伤残在形态上可能显得不自然,伤残太整齐或太规则,仔细观察有时能看到敲击时的着力点或工具痕迹。新伤残的棱角一般较锋利,伤口处露出的胎质也较新鲜,冲线等裂纹内无积垢或沁色。有的伤残经过涂抹脏物做旧,但污垢的颜色、深浅较一致,这与老伤上的自然污垢有明显区别。新伤残处的污垢一般浮在表面,容易清洗干净,清洗后即露出新鲜的胎质;老伤残的污垢一般深入胎骨,不易清洗干净,清洗之后露出的胎质仍然十分老旧。有的新裂纹、冲线采用染色的方法做出积垢和沁色,但颜色、深浅一致,与老裂纹和冲线相比缺乏浓淡、层次变化。

用锔钉方法修复的新伤残器,由于采用的是新锔钉,锔钉的腐蚀程度一般较轻,铁锈一般为黄褐色,锈色漂浮较湿润(图1);而老器物的锔钉,铁锈一般为黑褐色且受腐蚀程度较重,锈色深沉较干燥(图2)。也有的伤残器采用铜锔钉,与铁锔钉同理,老的锔钉铜锈自然,氧化程度较深,而新锔钉的铜锈漂浮不自然,氧化程度低。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的新仿品,采用从老器物上取下来的老锔钉进行作伪,在鉴定时需谨慎辨别。

以前认为鸡爪纹不易仿制,带鸡爪纹的器物一般都老,因为如果采用撞击方法,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把整个器物都弄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仿制鸡爪纹的技术已经得到突破,除采用撞击方法外,采用玻璃刀也可以在器物内外刻出鸡爪纹。

收藏界历来有“瓷器带毛,不值分毫”的说法。对于器物的瑕疵和伤残,古玩商们总是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掩盖或修复,因而器物是否带有伤残、是否经过修复,也是古陶瓷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器物上的较大伤残,一般较明显,很容易发现;器物上的细小伤残,一般不明显,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也有的明显的伤残经过掩盖或修复后,看起来会变得不明显。除了仔细观察外,对于冲线、裂痕等伤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敲击器物听声音。关于陶瓷的声音,古代文献中有诸如“声如磬”、“声音清越”、“声音悠扬”、“声如击木”等描述,说明古人已经注意到声音在古陶瓷鉴定中的作用。器物的声音,与胎、釉、烧成火候等因素有关,不同窑口的器物由于胎、釉的成分、厚薄和烧成火候不同,在声音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差别,但是由于声音是一种感觉,缺乏固定标准,因而对于鉴定器物的新老和窑口不具有操作意义。敲击听声音的作用,仅限于检测陶瓷器物是否带有冲线、裂痕或大块缺肉等伤残。一般而言,完整器的声音,听起来圆转清脆,余音较长;伤残器的声音,听起来有突然断裂、停顿感,缺乏流畅感和完整性,伤残较重的器物在敲击时还会发出破声。

古陶瓷伤残器的修复,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伤残处覆盖起来。一般是用石膏等材料填补器物的残缺部位,恢复器物的原有形状和纹饰,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修复后的器物在釉色、纹饰、质感和自然旧貌等方面,尽量达到完好无损的效果。由于采用了喷枪和透明的仿瓷漆,如果色彩调制较好,这种修复器,不经仔细观察,一般不容易发现破绽。鉴别这类修复器,需要仔细观察釉色是否一致,转换观察的角度察看釉面的反光是否相同,花纹是否有残缺;用手摸釉面,感觉是否有局部釉层厚薄不同的情况,由于修补过的地方和未修补的地方热的传导度不一样,未修补的地方一般比较凉,而修补过地方凉的感觉不会太明显,因而在用手摸时能感觉出来。鉴定修补器,还有一个方法是用强光透视。经过修复的部位,由于使用的材料与瓷器的胎、釉有本质区别,用聚光电筒近距离照射,通过观察透过光线的强弱、均匀度和反光情况,可以发现器物的修补情况。此外,由于瓷器在修补时一般会采用仿瓷漆或其他涂料,这类材料的硬度与瓷器的釉存在差别,用硬物或指甲刮划时可以感觉出来;同时修补处的沾水情况与瓷器表面也不一样,将修补器的表面打湿后,可以发现修补处一般不沾水。如果是有冲线、缺肉等较大的伤残,可以通过敲声音将其鉴别出来。也有的高档修复器采用了补配复窑的技术,鉴定起来难度更大些。

除修复外,伤残器的常见作伪手法还有磨口、截口、接口、镶底、改件、磨底、磨耳、磨嘴、补彩、补釉等。这些作伪手法,只要在鉴定时仔细观察均不难识别。

随着收藏观念的转变,伤残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进行古陶瓷收藏时,不能因器物带有伤残而一概舍弃。需要说明的是,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许多博物馆的藏品中均有部分堪称国宝的重要伤残器(图3—图6)。伤残器和残片不仅是学习入门和研究的实物标本,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鉴赏价值。在完整器日渐难觅的情况,伤残古瓷逐渐受到收藏者的青睐,近年来的市场走势表明,伤残器也具有很强的保值、升值潜力。

伤残古瓷有收藏价值但不能见什么收什么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但是,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不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难免会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收藏者的古瓷收藏都是从残瓷开始的,那么,收藏残瓷究竟有没有意义?残瓷收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著名古瓷鉴藏专家马广彦先生。

“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价值,马先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要从伤残瓷器开始,而古瓷器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

马广彦先生曾经是一位哲学教授,退休前在陕西某高校任职。快要退休时,他选择了古瓷器的收藏与研究,结果由爱而迷,由迷而痴,成为闻名全国的古瓷鉴赏专家。马先生说,自从古代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古玩界就从“真、善、美、精、稀”这5个方面及其统一来鉴定其文物意义,批判它的商品价格,“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等这些行内口头禅就是对瓷器的“善”即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而且从古瓷器的价格上看,完整与伤残之间确实有天壤之别。

但是,马先生认为,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仍然意义重大,爱好古瓷器的人也不妨从收藏瓷片开始。他认为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伤残古瓷器无疑成了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实物向导。同时伤残古瓷器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古瓷器,虽局部残缺或粘和有缝,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会给人以美的知识、美的享受,甚至因其残缺而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对一个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古瓷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另外,伤残古瓷器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马先生表示,一件古瓷如果既珍贵又完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当它有所伤残而不完整时,却并不一定削弱其本身价值的珍贵性。在目前存世的伤残古瓷器中,尽管它们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看着极不起眼,其中说不定就有非常珍贵、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绝品、孤品或是精品。

古瓷器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的商品,完整者贵,伤残者贱,但是伤残古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伤残古瓷器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谈到残瓷收藏的价值时马先生说,伤残古瓷器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马广彦先生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1999年,马先生到北京琉璃厂,看见一件清康熙年间的纹饰为饮中八仙图的青花大碗,碗上画有26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先生爱不释手,因为有两道长冲,开价只有五六百块,但那天他刚好没带多少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马先生把口袋里全部的钱都给了店主,以407元购得此碗,许多收藏人士见到此碗都爱之有加,认为非常难得,几年后,有一家博物馆也慕名前来,欲以1.8万元购之,但马先生只为鉴赏收藏,不为转手倒卖,至今仍藏在身边,时而把玩,其乐无穷。

在西安,还有另外一位收藏家,2004年偶然在西安市八仙庵古玩市场上看到了一小堆瓷片,据摊主讲摆在这里已经几个星期了,但鲜有动心者,这位收藏家仔细一看,发现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折沿洗的碎片,于是他用1700元购得,粘合后,只缺两小块“肉”。洗子内外,大片的窑变红非常稀有。仅仅两年后,此物的市场价格已经在8000元以上了。还是这位收藏家,他于2002年花600元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残件现在升值到5000元左右,1998年800元收藏的一件开裂多处的金代磁州窑诗文枕现在的市场价格也不低于6000元。可见,残瓷收藏的升值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是要认准,不要被新货所蒙骗。

残瓷收藏虽然有重大意义,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谈到收藏伤残古瓷器,马先生说首要一点就是要辨别真伪。购买伤残古瓷器虽是一种投资少的收藏活动,但也要保证购得真器,否则花钱买了残破仿品,非但浪费钱财,心理上也比走眼买了完整的仿品更加沮丧。所以,如果是功底不深的初入道者,最好请行家为自己“掌眼”参谋,这样既能买到满意的瓷器,也能从中学到鉴定知识,一举两得。

其次,收藏伤残古瓷器要有所选择。须知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说来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其中碗、盘、碟之类生活餐具更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一般收藏价值不高。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器、明清官窑伤残瓷器、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而且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


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毛边不值钱”。这说明古瓷收藏讲求完整美——不仅注重瓷器的“大开门”,更讲究瓷器的完整性。一件完整的古瓷,如果某一处有了残缺,哪怕一点点,那么它的身价就会大打折扣。在这种“古瓷毛边不值钱”理论的指导下,很多收藏者对古瓷残片不屑一顾,甚至视为垃圾、废品,更不要说投资收藏了。

那么,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

首先,古瓷残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搞收藏,不单纯是为了“一夜暴富”,追求收藏品的最大利润化。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弘扬文明,扩充知识,陶冶性情。所以在搞收藏时,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藏品的回报率上。古瓷残片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管窥到某一段历史的资料信息、社会综合文化信息,从而收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时下,国内外有很多书画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是从古瓷残片中来探寻、学习、体悟、揣摩古代社会文化、绘画技法、历史信息和书法的艺术魅力的,更不要说当代陶瓷专家从古瓷残片中学习古代陶瓷技术了!

其次,古瓷残片是收藏爱好者最廉价的教学实物。对于古瓷收藏者来说,光掌握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物来验证,而实物教学效果往往高于理论的输导。古瓷残片因承载了一定的综合信息和文化元素,因此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它是一部绝好的实物教材!时下,有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古瓷方面的知识时,一般都到博物馆去隔着玻璃看展出的实物。这种学习方法远没有手里把玩着残瓷,面对面地学习来得那么直接、效果更明显、看得更真切!因此作为一种实物教材,古瓷残片的作用非常之大,不可小视!

另外,古瓷残片中保留着一种残缺的美。很多残片中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美。美学讲究美是完整美与残缺美的统一,残缺,有时本身就是一种美!比如我们熟知的女神维纳斯雕像和秦始皇兵马俑。这些东西虽然有残缺,但仍然给人一种美的震撼和享受!收藏爱好者甚至能从古瓷残片的片段来想象出或者推衍出整个瓷器的完美和艺术美感。有些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古代瓷器美的瞬间和最美的细节。能淘到这样的藏品,对于藏家来说,实在是一桩幸事!

同时,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有些古瓷残片虽然残破不成完器,但其某个细节却依然保留着历史文物的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珍!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就收藏着一件由古瓷残片拼接组合起来的“清康熙五彩仕女婴戏盆”,尽管它是残片的组合,但因其在康熙五彩器型中极具典型性,而全世界仅存这一个,所以其可谓价值连城!

最后一点,古瓷残片残而不失其价。古瓷残片不可再生,且存世量也有限,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个“古”字,这就决定了它未来的身价肯定会扬高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古瓷残片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稀少甚至消失时,那时的它们,就已经成了一种求之不得的历史文物!因此,现在趁古瓷残片本身还没有凝聚太多的金钱光环时,收藏一些古瓷残片,保留它们淳朴的艺术本质、历史信息、文化元素,是收藏智者当所为也。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伤残古瓷器有价值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伤残古瓷器有价值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有辐射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