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简一瓷砖 > 导航 >

建盏:一带一路的高贵使者

建盏:一带一路的高贵使者

简一瓷砖 一般的瓷砖 简一瓷砖是

2020-11-17

【www.taoci52.com - 简一瓷砖】

建盏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实用功能不仅令国人叹为观止,成为宋代社会的特殊文化载体,而且,它还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风靡海外,成为“一带一路”高贵的使者。

早在宋元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大量外销海外。特别是南宋时期,朝廷鼓励出口,同时,为防止钱币外流,规定换取外货不得使用金银铜钱,而以瓷器绢帛为代价兑换,因而瓷器外销出口量很大。早在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92—1333年),日本的僧侣们来到浙江天目山学佛,回国时就带走了一批建窑建盏。因此,日本人故称“天目瓷”。伴随着中国茶道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建盏愈来愈受到日本各界的青睐。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域发现一艘从宁波出发的元代沉船。船内出水的物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建窑建盏。据《高丽图经》载:宋代末年,中国商人频繁到朝鲜经商,除去带上武夷山的茗茶外,也带去了大量上等的茶具建盏。

建盏的外销既有陆路,也有水路。宋元时期,福建的泉州、福州等港口均从海运将建盏出口到伊朗、埃及等西亚、北非和中欧等国家。泉州港当时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号称“东方的威尼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2007年4月,“南海一号”沉船从广东阳江一带打捞出水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的黑釉建盏。为此,笔者作了专题报道。

是何原因使建窑黑釉瓷会惊现在“南海一号”沉船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电话采访了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历史系叶文程教授。他多次带领厦大考古系学生到建窑遗址调研,可以说叶文程教授是研究建窑建盏的权威。他说:“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发现有建窑黑釉盏,并不奇怪。前不久在‘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上探挖出的古瓷器里也有建窑黑釉瓷器。前些年,在韩国西南木浦市海域发现的一艘元代沉船,在千余件瓷器中,建盏就有117件,最引人注目。”他还说:“宋、元时期,不少商船满载着各种精美瓷器从泉州出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往东南亚,非洲,乃至古罗马帝国的市场上交易。作为黑釉瓷代表的建窑系以其状如兔毫、油滴、鹧鸪斑纹的建盏自然倍受客商的青睐。因此,迄今为止,在菲律宾、印度、马来半岛,埃及的珍宝市场上,发现有建盏就是明证。”

建盏的黑色魅力不仅使日本、高丽人叹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同样格外垂青这块小小的黑盏。

那是在1935年6月的一天,在芦花坪建窑遗址上,出现了一位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外来者,当地农民看到他倘佯在一片废弃的,年代久远的瓷片堆积层上,他逐一拾起一片片发出紫色光芒的,斑纹呈现出兔毛状的残片仔细端详时,只见他的双眼发出惊喜的蓝光。他高喊道:“喏!这就是我千寻万遍所要寻找的‘天目盏’!”这位外来者就是时任美国驻中国福州海关官员的詹姆斯·马歇尔·普拉曼。

他曾到福州古董市场购得一件黑釉盏。他看到栩栩如生状似兔毫的茶盏,在艳阳下随着不同角度发出神秘的光晕,便爱不释手。经多方了解,他记住了产地在水吉一带的建窑建盏。但当时战乱,无法前行。两年后,他好不容易辗转到南平,经建瓯,来到水吉后井。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他走遍建窑遗址方圆十余万平米的四座山头,用自带的锉刀小铲,小心翼翼地挖掘出不少残碗、匣钵、垫饼及带有各式各样斑纹的残片。此外,他还雇请来7名农民帮助挖掘,当每挖到一块较为完整瓷器,他便欣喜若狂。次日,他付出高价,雇来4人用扁担挑着整整装满8箩筐的瓷件,得意洋洋地雇船水运出山。

回国后,普拉曼将建窑带回的建盏写成《建盏研究》,并发表在1935年10月26日《伦敦最新新闻插图》上,轰动一时,让他成为第一个发现建盏真正来源的西方人。而今,普拉曼带回大量的建盏考古实物珍藏在密歇根大学博物馆,吸引来全球众多的收藏家和游客。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盏经过无数次的历练,终于涅槃重生。近年来,随着一批建盏技艺传承人的涌现,建盏以其绚丽夺目的身影,作为高贵的使者重新出现在“一带一路”上。

据报载:“建阳叶兴旺、叶兴勇兄弟烧制的银油滴建盏作为南平市代表团的礼物送给意大利普拉托副市长simonefaggi”;“2016年2月29日,建阳廖设生师傅烧制的一只12厘米束口油滴盏作为珍贵礼物,馈赠给了斯里兰卡总统maitiripalasirisena。这是建盏首次赠送给外国元首”;“2016年3月3日下午,黄祥元‘贡御隆’束口七彩异变建盏被世界佛教青年僧伽会作为珍贵礼物,馈赠给南非总统祖马。”

尤其是早在2015年底,建阳建盏工艺大师黄美金父子接到迄今在世界上收藏陶瓷珍品最多的世界级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邀请函,欲将“曜变金油滴”建盏永久收藏。为增进中英两国之间友谊,扩大建盏在世界的知名度,2015年11月1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英国期间,黄美金、黄文勇父子来到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时,受到博物馆亚洲部高级研究员、中国藏品部主任刘明倩女士(mingwilson)的热情接待。当她接过金光闪闪的金油滴建盏时,爱不释手,连称:“这是来自东方的国宝!”刘明倩女士说:“来自此类建窑仿古精品金油滴瓷器,还是首次入馆珍藏。”

次日,闻悉金油滴建盏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馆馆长杰西卡女士迫切希望能将此珍贵瓷器馆内收藏。在香港著名收藏家严崇庆先生热心斡旋下,黄美金父子慷慨应允,将随身带来的两件口径12厘米撇口金油滴建盏赠给该馆。当这位有着研究中国陶瓷30年经历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馆馆长、东方部资深研究员杰西卡女士接过两块金盏,惊喜万分,连称:“中国制造的瓷器非常精美!它将与先前留在馆内的中国古瓷器,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之后,黄美金激动地对笔者说:“此次英国之行并践约,使仿古建盏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落户两家世界顶级博物馆,非常不易!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深远。感到能以一己之力为国家添彩、为民族争光,深感荣幸!”

扩展阅读

一盏托起青白瓷


老妖

珍宝档案

窑口:景德镇窑年代:北宋规格:盏高4.6cm托高4cm背/景/解/说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产品,胎质洁白,成品清淡优雅。这套盏托,盏葵口,深弧腹,圈足。托盘呈圆形,中间隆起盏座,盏座高出盘面,下有喇叭状高圈足,足墙上镂空花饰。整件器物胎体致密轻薄,近乎半透明,造型轻巧,满施釉,釉色白中闪青,釉质晶莹温润,积釉处呈水绿色,似玉琢成,显得素雅、洁净,为宋代青白瓷的上乘之作。

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与兴盛,直接影响了茶具的发展,出现了种类、式样相当丰富的饮茶器具,其中专为防烫的盏托在设计上别具一格。这种器型早在两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有盏与托分开、盏与托相连两种形制。盏与托盘相连接是防止茶盏脱手,称之为托盏。盏与托分离谓之盏托。盏与托配套使用,既大方得体,又可隔热,构思巧妙。

盏托发展至宋代,南北各大瓷窑均有烧制,其中青白瓷茶具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类别。宋代兴起的青白瓷,是以江西景德镇窑产品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风格。青白瓷的釉色介于青、白两色之间,釉质透明度和玻化程度高,其硬度、薄度等都与现代瓷器的标准相当接近,古代文献中有“饶玉”之称。

建盏与饮茶文化


中国人最爱喝茶,随着华人经济圈的成长,茶文化以及花、香、书、琴等各种生活余事也日益蓬勃发展,连带周边的各种道具行情也直线上升。作为茶仪中心的茶碗,近年价格亦是节节攀高,建窑、景德镇窑、耀州窑、德化窑……各种窑口的杯子,只要能作为茶具,莫不备受关注。

建窑茶盏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碗,历来备受中外茶人的宝爱而享有大名,只要一出现市场,莫不成为众人头号珍藏目标。不过,好品相的建盏其实数量不多,由于宋墓极少出土建窑瓷器,因此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所见的建窑,多是传世品、出水品或是捡自窑址的窑址货。传世品几乎只见于日本,这些自宋朝以来代代相传的建盏,箱书上题签着完整的递藏史,标志着箱中茶碗尊贵的血统。经过无数鉴赏家的审视挑选,这些传世茶碗多是具有卓越品质的名品,曜变、兔毫、油滴……各种变化令人目眩神迷。而像这类充满历史气息、艺术性高超的建盏,当然也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真正全品端正、尺寸标准、纹路清晰、气息清雅的建盏,实际上相当难得。

建盏之所以流行于宋代,与当时的饮茶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宋代流行点茶,方式类似现在日本茶道所饮用的“抹茶”,是先将茶叶碾制成粉末,点茶时再将茶粉直接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并用茶筅击拂搅拌后饮用。另也有先用香膏等调和茶末,模印押制成团样精致的“腊茶”,要饮用时再将团块碾成粉末注点。当时有茶色“尚白”的流行,以突变的建州全白茶种为第一,不过由于白茶难得,大部分茶汤多是如嫩叶般的绿色。当色黑如漆的建盏,映衬着雪白、嫩绿的茶汤,那种对比强烈的美学效果以及自然风情,堪称是中国茶文化中最浪漫的景色之一。

然而除了少数场合,中国目前很少人喝抹茶,绝大多数都是以明清以来流行的淹茶法泡茶,无论喝的是高山茶、普洱茶、老茶……茶汤都是茶褐色的,像普洱、老茶一类更是浓得近乎深褐。当这样的茶汤注入深黑色的建盏里,不要说难以欣赏茶色之美,实际上根本就是一团漆黑,与建盏原本的设计意趣大相违背。尽管如此,以建盏饮茶目前仍很流行,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中国传统艺术中以“废墟”、“遗迹”为题的作品。在这类怀古作品里,艺术家抓住特定时刻中,人们直接面对往昔时的那种强烈情感,藉由遗迹与古人神会,赋诗抒怀,抒发对于历史以及人生的感喟。一系列的赤壁艺术即是如此,无数的文人、画家在江边,抚摸着峭崖岩壁,遥想着千古人物之风流。作为古代遗存的“迹”的意义,并不在于反映历史的真实,而是为古和今的会面提供了契机。

现代人已失去了古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手制工艺之美以及生活的品味,许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为了追寻失落的美感或是生命的禅境而开始学习饮茶。建盏的设计虽已不合时宜,然而其于现今茶文化中的存在,或许是已成为一种古代茶仪的诗意象征,凝结着往昔美好的历史记忆,因而能激发茶人对远古浪漫情怀的领悟。也许,用建盏饮茶时,就会在茶的滋味中发现,原来我们在生活中寻寻觅觅的,也就是那与古相会的小小契机而已。

一叶一菩提——吉州窑木叶天目盏的禅意之美


吉州窑,位于赣江西岸,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宋代时期,吉州窑与北方磁州窑、闽北建窑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窑系,影响极大。 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

木叶天目,以植物木叶为瓷盏装饰,在黑盏釉面的衬托之下,树叶形状茎脉毕露,神秘莫测。茶盏内壁装饰树叶贴花,叶脉清晰可见,充分反映了宋代吉州窑高超的制瓷水平。木叶纹茶盏作为宋瓷茶盏最高杰作,负有盛名。

吉州窑木叶盏大部分盏内外通体呈现黑色,也有的呈现酱釉色。釉到底足,少数釉不到底。盏形有斗笠型、普通小口圆盏、束口盏、钵型盏等等。其胎质紧致,盏内木叶茎脉清晰、栩栩如生。只观木叶,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平铺盏底,有的牵越盏口,有的静卧盏腹之侧。常见的为一盏一叶,当然也有一盏多叶,颇具情趣。木叶盏叶片多以褐黄为主,也有见灰白、紫色等等。吉州窑木叶盏为宋代独一无二之品类,没有玳瑁、油滴之美丽结晶,没有虎皮、曜变之色彩,但是木叶之朴实无华,天然去雕饰之工艺,足以给人们无尽遐想。

了解吉州窑木叶盏,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当属木叶盏的用途。学术界其实一度将其与宋代建盏放在一起,认为是宋人斗茶、点茶专用盏。此观点招来不少质疑声,比如,斗茶盏以素黑为最佳,盏中饰木叶,岂不多此一举?当然,还有一种观点,木叶盏为当时禅宗僧侣专门定制的佛家茶盏。

江西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也是禅宗“五宗七派”发源所在。宋代江西,仅仅吉州境内禅宗寺庙就不下50座。当时,禅宗茶道礼仪十分之讲究,自然离不开“禅茶一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佛家,“吃茶”早就超越了世俗。

木叶盏为禅宗寺院僧家专用盏,“禅茶一味”自然是最好的诠释。宋代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曾经把落叶比喻为“体露金凤”,其诗中说:“金凤体露复何言,大道从来绝变迁。一叶飘空天似水,临川人唤渡头船。”南宋天童密庵咸杰的“一叶飘空万木秋,翻思光境急川流”及宝峰云庵真净的 “一叶落,天下秋,庐山山北到江州”,均体现了一种禅宗以境悟心。远古禅僧手把茶盏,静观盏内桑叶,呈自然飘落且叶脉分明之状,从而本体达到自性清静、天人合一之状态。故,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茶具,而是以“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之禅意,追求本体之化境。

吉州窑木叶盏装饰的木叶多以桑叶为主,但是并不绝对。从目前的木叶残片可以看出,木叶多以桑叶、杨树叶为多,也有樟树叶、豆荚叶、桃树叶、银杏树叶等等。由此可见,当时窑工并无刻意选择某种树叶,而是信手取来附近树木叶子。但是,桑叶盏始终是寺庙僧侣定制茶盏,也许与佛家僧侣信仰有关系吧。

建个私窑烧制陶瓷 我的产品是唯一


陶瓷的生产和制造在我国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陶瓷制品的制作工艺在不断变化和改进,世代沿袭的古代制陶术已被现代文明的机械化生产所取代。

但是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我们身边有些人正在重拾传统制陶这种宝贵文化遗产,建立起私人窑场和作坊,恢复古法制作陶瓷,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追捧。他们推崇的是手工制作,追求产品的艺术性和唯一性,一些艺术家加入到了这个制瓷销售的行列。在陶瓷艺术品收藏不断升温的情况下,一只纯手工制作的陶瓷杯子在艺术品市场上已经能够卖到几千元。

新现象

自建窑场来制陶

一次聚会上,朋友掏出了自带的一只茶杯,是羊脂白玛瑙釉的,做工十分精美。茶杯的主人颇有些自得:“它是我从一个朋友那儿淘来的。这可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东西,是纯手工制作品,从炼泥到成型再到烧制,都由我这位朋友亲手完成。现在这样一只杯子拿出去可以卖上千元呢。”这个小小的茶杯,就是在时下兴起的私人窑场里制作完成的。

开办私窑作坊的王忠伟,他的窑场在沈阳浑南新区附近。窑场是一幢普通的二层小楼,面积有300多平方米,王忠伟说是他租用的。楼下堆积着不少硬杂木。王忠伟解释说:“下一步我打算试用柴烧法来烧窑,这种方法烧出来的陶瓷品艺术效果是最好的。”他正在使用的是气窑,4年前花8万多元购置的。他说:“现在不仅有液化气窑,而且有更容易控制温度的电窑,因此可以实现室内烧窑,这样对环境没什么污染。”

像王忠伟这样开私人窑场的并不是个例,而且围绕着烧制、销售和使用、收藏这个链条,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在沈阳市铁西区一间面积有几十平方米的房子里,王亮正在操控电窑。他告诉记者:“当初自己买下窑炉试着烧窑,完全是出于对陶瓷艺术品的偏执性热爱。我从小就对泥土感兴趣,用黄泥捏东西玩。后来又喜欢上了茶文化,四处买茶具,现在又发展到自己设计烧制茶具,越玩越投入。”

新动向

从玩感觉到进市场

现代私人窑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工厂化流水线批量生产不同,推崇和遵行手工制作,就像文化工作室,所烧制的瓷器一个样式只有一件或很少几件,因此更具文化和市场价值。王忠伟的窑场叫“沐焰瓷坊”。他说自己的窑场设计既参考了古窑的技术特点,又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王忠伟从前就一直在搞艺术,“我学的是雕塑,爱人是学陶艺专业的。前几年我常陪她到全国的陶瓷产区考察,对陶瓷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也学习了一些制作陶瓷的技术。”

传统烧窑业有一种说法:过手72人。从炼制泥料开始,到成型、制釉、装饰,再到施釉和烧成,一件陶瓷器要经由许多工序才能完成。但现代私窑作坊的规模一般都很小,基本是由窑主自己完成,也正因为如此,其产品的个性更鲜明。私人窑场生产的产品一般包括陶瓷类茶具、家居饰品、灯具、首饰等,追求的是艺术情趣和品位。

王忠伟介绍他所生产的天然玛瑙釉高温瓷:“使用的泥料是从国内4处著名陶瓷产区买进的深层老岩矿料,光泥料陈腐就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工艺流程比较复杂,手工捏塑、天然玛瑙制釉等,总共有76道工序。炉内最高温度可达1380℃,完成一次烧制需50多个小时,要经过三至六次反复炼烧。成品还要经过近乎苛刻的筛选和精磨,最终才能上市。”

在各大拍卖会上,陶瓷工艺品的拍卖价格节节攀升,所表现出来的强劲升值潜力,推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投身于陶瓷设计和生产,让商业与艺术结合更紧密。这是私人烧窑现象之所以出现的经济和历史背景。

一条石板路 千年磁器口


磁器口是重庆的一个古镇,在重庆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我却游览了两回。

第一次是在上午临近吃午餐时跟着导游去的,时间很短,但古镇的繁华却使我一直割舍不下。下午是自由时间。午饭后,我们几个人又再次来到磁器口,这回时间充裕,可以让我们好好享受着古镇浓厚的文化气息。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的古镇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因明朝建文帝朱允文避难曾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美誉为“小重庆”。磁器口距繁华的重庆主城区仅3公里,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是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是交通便利、休闲娱乐、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一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地自然延伸,有如蛇形。千年来,一块块石板被爬坡上坎的路人磨得油光发亮,分辨不出纹理,却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古镇上,青瓦灰墙、木格花窗的建筑随处可见,大红的灯笼也挂满了石板路的两旁。灰白墙、枣红柱、翘角楼、麻布幌子、小青瓦……古香古色的格调似乎能重温明清时代老重庆的风貌。镇上的老人们则延续着旧有的习惯,喜欢坐在屋门口,摇着大蒲扇,摆开龙门阵,享受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古镇是沙磁文化发源之地,抗战时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鸿、丰子恺、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镇上就读。《红岩》小说华子良原型从古镇码头险脱魔爪。现在,华子良塑像和华子良陈列室已经成为古镇的两大景点,供中外游客参观瞻仰。

现今磁器口古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沿街店铺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在磁器口的茶馆里总会传出评书艺人的精彩段子,声声贯耳,满堂生辉。到磁器口泡茶馆也成了一种风尚,而茶馆里的评书人、惊堂木、盖碗茶、八仙桌,还有茶客凝神的表情,都成了磁器口流动的风景线。

沿着石板路一步一观望,视线全被路两旁密密麻麻的特色小店和风味小吃挡住了,风格迥异的店面、花招迭出的招牌、一路吆喝叫卖,真是“舟车蚁聚万商显身手”。任何人走在这条石板路上都会驻足下来,任何一家商铺都有可能激发购物的念头,因为这里的工艺品店不仅包容了重庆的特色产品,还装满了来自贵州、西藏、云南的民间工艺品。从以画人物写真、素描、速写钢笔画等为特色的“古镇画廊”到卖民间粗布衣、小挂件的“淑绣坊”,从经营彩陶、字画、古玩的“古绿轩”到以竹雕艺术品著称的“小李子竹雕”……

磁器口的小吃别有洞天,曾有一句诗吟道“忆三宝至今香盈肘”。诗中的“三宝”指的是椒盐花生、毛血旺和千张皮,这三种小吃被称为“古镇三宝”,在古镇人们的心中,吃的分量可见一斑。当然,古镇还有许多美食,豆瓣鱼、麻花鱼、毛凉粉、鸡杂……这些不仅仅是一道道精美爽口的小吃,更是一个个优美的传说。店铺最多的是“陈麻花”,最有趣的是有五家“陈麻花”连在一起,牌匾都差不多见,墙上也挂满了各种证书,但只有一家是顾客排了长队,想必这家才是正宗的吧。

逛了3个小时,有点累、也有点饿了,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进一家挂着“磁器口小吃”牌子的小餐馆。5个人点了排骨火锅、爆炒肥肠、毛血旺、香辣鱼、青菜、米饭、5瓶啤酒,总共只花了100元,实在是便宜。而我们进餐时,店主人一家就在一旁唠着家常,完全不避讳我们这些外人,或许他们以为我们听不懂,或许他们认为生活就是这样,无需做作和掩饰。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走进磁器口,耳目所及皆为特色与民俗,因商而兴的这座千年古镇如今成了重庆一景,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虽然为了旅游需要,磁器口增加了许多商业化的色彩,但在新潮的外表下,古镇的内涵仍伴着岁月流转熠熠生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