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天字罐瓷器怎么鉴别 > 导航 >

天字罐瓷器——陶的瓷史上珍稀品种

天字罐瓷器——陶的瓷史上珍稀品种

天字罐瓷器怎么鉴别 古代瓷器的品种 瓷器罐的鉴别

2020-11-18

天字罐瓷器怎么鉴别。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代时发展到了顶峰。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明代青花瓷器的总体特征:早期青花晕散、中期艳丽、晚期灰暗。 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罐底下写一个天字作为底款。在清档中都写成“成窑天字罐”天字罐是御用的瓷器。

在瓷器历史上,大明成化天字罐的名气非常大,地位很高,因是御用器。故成化天字罐在瓷器的收藏中会是特别珍贵,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以及东京、伦敦的大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

大明成化天字罐在成化斗彩瓷器中声名显赫,为皇宫御用之物,价值连城。天字罐是成化的首创,纹饰有海马纹、花草纹,惟独没有人物纹。罐底书写的“天”字,特征是无栏无框。因距今已有500多年,岁月沧桑,社会动荡,完整的珍贵器物流传至今已属不易,特别是一些盖罐,其盖原配者罕见之至。

大明成化天字罐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历史上就特别珍贵。乾隆时期有一段文字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并传旨:“着将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钦此。”唐英看到御旨后十分紧张,他把这个罐带回景德镇,琢磨怎么能把釉补上。隔了几个月,他重新做三对,连同原罐,一起带回给了皇上。

罐,大口,鼓腹,用以储物、储水,既然是储存的用途,原应有盖,故名盖罐。但因使用频率高,盖易损毁,今天存世的明代盖罐多有罐身,而缺器盖。天字罐是明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小型盖罐,因罐底有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型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纹饰多为海马纹,也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传世器物中有在海水飞马罐底书“天”字的,也有在龙爪罐底书“天”字的。

明代青花人物纹罐,口径:5.5cm 底径:8cm 通高:17cm,直口,短颈,丰肩,弧腹,圈足。器形规整,胎质坚致细密,釉面莹润细腻。通体施白釉,质如凝脂,白嫩亮洁,罐身绘青花人物故事,所绘画面生动繁复,人物神志萧洒,线条柔和圆润,青花发色蓝中泛灰,不失为赏玩佳品,值得收藏。

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罐”与“官”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寄托了人们对门庭兴旺的美好寓意。其用途与品位,也随之得到提升,并逐渐取代了瓶,成为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同时罐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天字罐、将军罐、莲子罐、粥罐等等。到了清代,人们把瓷瓶同“平安”的吉祥寓意联系在一起。于是,罐的地位又逐渐被瓶所取代,罐的生产又开始以实用器为主,重新做起了盛贮的用器。

据资料:天字罐有两类,一是明天顺年斗彩天字罐,另一类是明天启年五彩天字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明青花器。大小均有,大的似酒坛,大口,短颈,肩圆,腹收敛,大底,底部以钴料书写“天”字款。器身多绘以山水纹饰,画意生动,以明成化时品质最精。

天字罐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稀品种,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追求,一些藏家不惜万金以得一罐,作“镇宅之宝”。英国拍卖行曾在伦敦拍卖过一个天字罐(残器),成交价达到1130万元人民币。尽管这件天字罐是残器,也就是说是不完整的修复件,而且器口颈部磨平,缺盖,但价值可以说高得惊人。一件缺盖经过修复的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成交价达一千一百三十万人民币,那么保存完好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其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清代康熙、雍正两朝所盛行的仿品,与明代成化的盖罐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明代成化盖罐盖面显得微凸,而清代仿品则无此现象,却是平面,兼有棱角分明感觉,这是鉴定盖罐真伪的鲜明而典型的特征。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保持着每年20%的涨幅。珍稀瓷器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而且量也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非常珍贵,能遇上珍品的人更是拥有非比寻常的运气和缘分。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明成化斗彩凤纹天字盖罐鉴赏


明成化“天”字罐,多以斗彩为主,青花“天”字罐较少,笔者在拙文《浅说洪武初年‘天’字罐——收藏洪武初年天字罐有感》(下称‘洪武天字 罐’)一文己提到。因成化“斗彩”是在成化晚年才比较成熟,而对于“天”字罐上的“斗彩”工艺来说,己经很成熟,并且十分精美,所以说,成化斗彩“天”字 罐,应是成化晚年产品。 明成化斗彩凤纹“天”字盖罐(图1)(以下简称“凤罐”),通高12.4厘米(罐高10.8厘米),口径6.3厘米,腹径12.8厘米,足径8.6厘米。 该器质地细腻,体质轻薄,在室外自然光照下,手指在外壁(图2)和底部(图3)晃动,从内壁可见,另外在鉴赏和鉴定时,可看到用青花书写底款“天”字的笔 画外围的边缘,有浅淡青色范出,好似人们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时所看到的情景(图4),这种现象,是在仿品中很难办到的,这对鉴别真伪很重要。

该罐以“凤纹”为主纹饰,是比较突出和新颖的,也是较为少见的。成化“天”字罐(含斗彩与青花)的主饰纹,在‘洪武天字罐’中己用列表列举,多以龙纹为主饰纹(如海水云龙纹、螭龙纹、应龙纹等),兼八宝纹、宝相纹等,很少运用“凤纹”(含斗彩与青花)为主饰纹。

该“凤罐”因为其完好而幸存,展现在世间,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成化斗彩‘五凤’朝阳‘天’字盖罐”(图5)。如缺了盖子,或者说即使是罐体 四方都有凤纹而盖上没有凤纹(或缺盖)也无法称其为“成化斗彩‘五凤’朝阳‘天’字盖罐了。为什么?因罐的外壁四面各有一个凤,加上盖面上也有一个凤,才 构成“五凤”,便形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个凤,才构成“五凤”朝阳。例如:在山东景鸿堂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精选之二,其中有一件 明成化青花凤纹“天”字盖罐,完好。高11.3厘米,(〈收藏〉2005年12期)。此罐是凤纹,但未见盖上有凤纹 ,就无法构成“五凤朝阳”。

古人很讲究和谐、统一,只有和谐、统一,才得到涉调。而这个涉调,又是来自“五行”——金、木、土、水、火。在这个“五行”当中,它们之 间,既相生又相克。所以,古人认为,万物都要和谐、统一。大至宇宙,小至个人的人体,都应该是从这个“五行”中得到和谐、统一来涉调,人才能生存。这就是 阴阳家所说的天人合一的说法。不但阴阳家讲“五行”、应用“五行”,中医的理论也讲“五行”、应用“五行”,是通过“五行”的生、克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得到 涉调,身体才无病,才能得到健康长寿。所以说“凤罐”有端庄、秀丽、吉祥、如意、平安、清吉之意。综观明成化斗彩“天”字罐,虽说它是以龙纹为主,但也末 发现有在一个罐子上有五条龙(如同“凤罐”那样装饰,当然有些缺了盖子,是永远都找不到)同时出现,可见此罐的庄重而稀有。再说,“凤”是女性的代表,在 古代的皇太后、皇后常戴“凤冠”,以及在解放前民间刚出嫁的闺女(新娘)的头上也有戴“凤冠”的习惯。这表示庄重而华丽。因此,“凤罐”和“凤冠”可以说 是一组同音(包括多音字)异物的两个词,“冠”字是多音字(可读“冠”(罐),比如“冠军”,也可读“冠”比如“凤冠”或“鸡冠”)。所谓异物,即“凤 罐”是以凤为饰纹的罐子,而“凤冠”则是女性戴上头的帽子。综观该“凤罐”,非寻常百性之日用品,而是宫廷和高层人物或大户人家之玩物或用品。因此,此罐 很可能是宫廷中的皇太后、皇后、贵妃们的玩物或用品无疑。可见足以珍贵。

用青花书写底款“天”字,其笔画外围的边缘,有浅淡青色范出,好似人们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时所看到的情景。是鉴别真伪的重要因素。

罐的外壁四面各有一个凤,加上盖面上也有一个凤,才构成“五凤”,便形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个凤(每个凤首都朝着东方),才构成“五凤”朝阳。故也称其为“明成化斗彩‘五凤’朝阳‘天’字盖罐”

珍稀古瓷:宋元吉州窑瓷辨别


吉州窑陶瓷在中国宋元时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它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1975年,在东京博物馆举办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吉州窑的兔毫斑、鹧鸪斑和玳瑁斑成为传世珍品,日本国珍藏的剪纸贴花盏被誉为国宝。1976年,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开往朝鲜、日本的中国元代沉船,从沉船中打捞出1.5万余件中国的古陶瓷,不少属吉州窑烧制。韩国中央博物馆陈列的42件吉州窑瓷器被视为稀世珍品。英国博物馆所藏的吉州窑产凤首白瓷瓶堪称瓷中尤物,木叶天目盏则被列为国宝。

宋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宋时,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市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市约8公里。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在永和镇西侧约2公里长、1公里宽的范围内,废窑累累,瓷片和窑具俯拾皆是。现今永和镇仍残存着一条条匣钵和窑砖铺砌的长街古道,这一带就是古“东昌”县县城的所在地。东昌地属吉州管辖,故名为“吉州窑”,又称为“永和窑”。

吉州窑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过汝窑、磁州窑、建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等的诸多影响,特别是与磁州窑和建窑渊源关系密切,在鉴识时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共同与不同之点。

宋 吉州窑玳瑁釉罐

吉州窑器一般为正烧,少有大器出现。其胎质较粗松,但很坚硬,器物胎壁较厚,界于瓷与陶之间。胎色以灰白、米黄为主,个别呈紫灰色。当时吉州窑窑工的修胎是很有特点的,为了追求时效,熟练窑工往往就在快速的几刀之中完成了修坯的工作,因此,在器物上可见到修坯时所留下的明显刀痕和旋纹。

当时胎泥淘炼较简单,烧成后胎体上常可见有杂质和孔隙。此种工艺的独特性,常使仿制者露出马脚,大多数仿品制胎过白、过于精细,即便模仿,也常是貌合神离,做不到位。仿品的胎质常比真品还要紧密和精细,胎体常是过重或过轻。此外,宋时,吉州窑器中有一种仿定窑的产品,这种器物胎质较薄,胎色呈粉白或黄白色。

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吉州窑瓷施釉较厚,古瓷釉面光润细腻,有一种温润之光。作伪者常用兽皮或浸油软布来进行抛打,以使其出现温润之光。但用兽皮擦者,在放大镜下可见无数细小平行的擦痕;而用油布擦者,在摸触时会有一种油腻感。

最主要的一种鉴识釉面方法是:吉州窑器一般均是出土器。因南方气候潮湿,泥土中含酸量多,造成其出土器的土锈一般表现为在其釉面上出现明显的结壳现象,犹如皮肤上弄伤后在修复时所结的痂盖差不多。这种结壳的现象,仿品较难做出或做像。

宋 吉州窑绿釉刻花枕

此外,吉州窑器的胎釉结合不是很好,釉面多数会出现开片,放大镜下看,开片中应有土浸之痕。仿品有时也可做上开片,但这种假开片,一是开得不自然,二是很难做出开片中的土浸之痕。吉州窑的釉是低温铅釉,经过几百上千年时间,釉内的铅会有部分析出,放大镜下可见点点锡光。仿品是很难做出这种锡光的。以上这些,是鉴识吉州窑釉面的一些重要特征。凡釉面无结壳现象,又无开片和点点锡光者,须小心对待。

黑釉茶盏是吉州窑的重要产品,到南宋达到鼎盛。品种有木叶纹、兔毫毛釉、玳瑁釉、虎皮斑釉、油滴釉、鹧鸪斑釉、黑釉彩绘、黑釉洒彩、素黑釉、剪纸贴花纹等多种。鉴识时,主要是观其胎釉特征。

另外,各种茶盏有些相应的特征也要予以注意。如木叶纹盏内的叶子,在烧成后其叶面与底釉釉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如遇叶片凸于底釉之上,或与底釉脱节,即是仿品无疑;真品窑变釉的茶盏其釉面上的块状窑变斑应为紫红色,而仿品的窑变斑则常有偏差,不是过深就是过浅。

真品的窑变釉是流动的,仿品则常是死板的;真品剪纸贴花纹茶盏常施灰白色玳瑁釉,烧出来的贴花纹饰既清晰又不生硬,而仿品则常见图案模糊不清,或边线过分生硬,釉色也单一,不见变化。可以与建窑相区别的一点是,建窑没有烧造过剪纸贴花瓷和彩绘瓷。

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

白釉彩绘瓷也是宋元时代吉州窑的一个主要瓷品。尤其是到元代,窑变花釉器有所衰落,但彩绘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彩绘瓷都是釉下彩。鉴识彩绘瓷,除了观其胎特征外,主要看其彩绘。

吉州窑的釉下彩绘以铁质为彩料,烧成后呈黑、褐、赭、棕等多种色调,色彩明彻晶亮。吉州窑瓷一般不在胎体上施化妆土,花纹直接画于胎坯上,烧成后,颜色更偏酱红色。

元 吉州窑白地黑花卷草纹罐

现在,市场上出现有老胎新彩的伪品。这种伪品常见绘画功力不到位,彩绘呆板、草率,缺乏灵动之气。 (美术报 高松年 图片为网络配图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哪些瓷器品种值的投资


从2012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北宋汝瓷创造了亿元的天价记录,引发的古瓷收藏热情,

到今年6月6日,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艺术品专场拍卖会赢得开门红,一件宋代定窑美人枕以3.5亿港元的高价落槌,加上13%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3.95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644亿元)。

同时,市面上大部分古瓷精品已经落到藏家手中,尤其是一些高端古瓷,古玩市场上已难其踪。

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好的古瓷,因为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古瓷品种极为丰富,民间传世数量巨大,从各地古玩市场来看,尽管古瓷仿品,赝品充斥市场,但真品古瓷并不少见,而且文物商店古瓷储量仍然可观,同时一些藏家的古瓷也可能会出手,这都可以收藏到一些真正的古瓷。那么究竟哪些古瓷有收藏价值呢?一些专家给出几个选择原则,仅供参考,同时也提醒收藏爱好者,投资有风险,收藏是长期行为,避免投机。

1选择那些较少,画面精美,造型别致的瓷器。特别是造型别致的瓷器,因工艺难度大,艺术价值高,升值空间较大,历来受追捧。

2选择那些尚未被发掘出真实价值的古代名瓷,由于时代,民俗,社会传统等各种因素影响,古瓷的真正价值一时难以确定,有一定的够藏潜力。

3选择近现代瓷品中的精品,代表作,知名工艺大师的作品,也有收藏价值。

珍稀名贵瓷存世较少 捡漏机会渺茫


30000元买得元青花大罐,康熙珐琅彩6000元可“捡漏”,以1/1000的价格在旧货市场淘到无人察觉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尽管收藏市场中陷阱遍地,不少收藏者仍然做着捡大漏的美梦。

事实上,在瓷器收藏市场中,越珍稀的品种风险越大,精品的数量是可考的,且多藏于博物馆,少量在市场流通的价格高不可攀,民间收藏者想低价捡漏的可能性已相当渺茫。

现状:不少品种已确认为孤品

瓷器中有个别品种已被学术界确认为孤品,以北宋汝窑青瓷莲花碗为例,据可查资料,目前仅有一件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在市场上流通的汝窑瓷器并不多,而且均以天价成交。如在2008年以3520万元成交的北宋汝窑粉青釉盖盒、2008年拍出1000万元的北宋汝窑镂空笔筒。其他汝窑瓷器动辄以数百万元价格成交。连清乾隆、雍正时期仿制的汝窑瓷器也可拍出100万元以上价格。

已被确定为传世孤品的还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cm,口径27.4cm,圈足33cm,集中体现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

另外,传世量稀少而名贵的瓷器中还包括明永乐青花缠枝莲压手杯、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天字罐、成化斗彩三秋杯、成化斗彩葡萄杯、成化斗彩婴戏杯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珐琅彩,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300多件。

希望:元青花还存在捡漏可能性

在古玩市场上,时有收藏者以“超笋价”淘得此等珍品。其中买家最易“捡”到的“大漏”要数元青花。元青花向来是收藏市场的珍宝,在2005年“鬼谷子下山”以2.28619096亿元成交后,收藏者对元青花的追崇更是达到极致,希望能在市场上低价淘宝。事实上,在2005年之后的一两年间,市场中涌现大量“元青花”。

据权威资料显示,传世的元青花目前集中于土耳其皇宫和伊朗等中东地区,统计数量未超300件。从近年拍卖市场成交记录看,出现在市场上的元青花有数十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名噪一时的“鬼谷子下山”,还有分别在2007年、2005年成交的元青花龙纹四系扁瓶和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成交价分别为9790万元、4998.96万元。2007年6月24日广州艺拍曾推出一对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拍出341万元高价。

皇宫中瓷器将军罐—神秘将军罐的来历


宫中瓷器将军罐的来历:

最早在古代战乱时期,各大将军战死场,只有将军死后才能用将军罐装他的骨灰,而且都是亲定的,可想他是多么大的象征,后面就慢慢转变为观赏品了,将军罐它的价值就是应此而得名的。

明清时期罐器之一,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顺治之气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朝。其器形体高大,各朝其形略有不同。常见品种为青花、五彩器,此外还有黄釉、茄皮紫釉、三彩等。

将军罐的器型出现于明末,明末的将军罐,器型较为矮、拙。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基本定型,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多为平底无釉,通体浑圆,器型高大。康熙时期,是将军罐广为流行的时期,这时的造型,将浑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颈部,收紧圈足,使得将军罐的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由于将军罐的造型受人喜爱,因此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大量地烧造,特别是民窑的制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这些题材纹饰比较繁缛,在小器物上很难展示,而高大的将军罐,则可以将这些题材全面地展示出来,深受广大百姓的认同。

最大罐器

河南商报报道:高2.4米,最大腹径1.3米的将军罐你见过吗?这可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郑州市桐柏路与航海路附近的帝湖花园广场,一对"巨型"青花将军罐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

将军罐表面光滑,上面绘有维摩传教图,顶部有个帽子似的盖子,盖子顶端蹲着一只小狮子。将军罐的主人汪先生来自景德镇,"一年多,我烧了14件就成了这一对,它脚小肚大,烧制过程中,很容易爆裂或变形"。

这对青花将军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将军罐,但它460万元的标价,让市民不敢问津。

瓷器釉彩的品种种类有哪些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一般以长石、石英、黏土等为原料。釉的化学组成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经温式球磨调成油浆,用浸、喷、浇等方法施于坯体表面焙烧而成。由于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以及烧成气氛的各异,釉色有青、黑、绿、黄、红、蓝、紫等(白釉其实是无色透明釉)。瓷器上釉不仅可使自身表面光洁,防止对液体、气体的吸收,提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而且还使瓷器更具观赏性,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国瓷器生产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由于装烧和施釉工艺的差异,各具自己的时代和地域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釉彩上便形成许多釉彩品种,如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釉里红等等。不同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生产出的瓷器产品,几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釉彩品种,我们可以通过这点判定某一瓷器为何时何地的产品。因此,了解瓷器的釉彩品种,对于瓷器的断代和辨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瓷器釉彩的主要种类:

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

实时输送最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精品古玩古董免费帮你出手~~!

“最自私的行为是无私”。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

微信订阅号ID:chen13636666043←长按可复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询)

主编平台ID:13636666043←长按可复制(为您提供藏品鉴定评估交易)

文化/交流/鉴赏/交易/古玩鉴赏.陈先生

长沙窑瓷器的主要品种和艺术特色


单色釉瓷

在施单一色釉的唐代长沙窑瓷器中,以青釉瓷最为多见,另有少量酱釉、蓝釉、绿釉、红釉瓷等。青釉瓷器釉层较薄,釉色青中偏黄,釉面多开细碎片纹,有的胎、釉结合不好,产生剥釉现象。酱釉瓷釉层略厚,釉面亦多开细碎片纹,釉面滋润,呈酱褐色。绿釉瓷釉层亦略厚,釉色绿中略泛蓝,釉面光泽柔和悦目。笔者曾在窑址采集到一块浅碗形的绿釉瓷片,其内壁满施绿釉,外壁施半截绿釉,露胎处刻划符号“×”,系烧窑前在未干的胎体上刻划,瓷片一侧残留半圆形孔,显然这是一块绿釉试片,圆形孔的用途是在烧成过程中用铁钩将试片从窑内钩出以查验其色,这说明唐代长沙窑很重视绿釉瓷的生产。

蓝釉、红釉瓷标本极少见,说明这两个品种是因窑内温度、气氛变化而偶然出现的,不是刻意烧造。科学检测结果表明,青釉和酱釉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绿釉和红釉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铜,蓝釉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钴。

青釉或灰白釉色斑瓷

长沙窑的青釉或灰白釉色斑瓷主要有两种,即青釉酱褐色斑和青釉或灰白釉绿斑。其做法是在器物上先施青釉或灰白釉,然后用毛笔蘸酱褐色釉或绿釉在器物上随意挥洒或点染,烧成后形成彩色斑纹。斑纹有的似山峦起伏,有的似行云流水,有的似彩球悬空,有的似匹练飞舞。图案多带有写意性,观之使人回味无穷。

个别以绿釉挥洒条形纹的器物,纹饰边缘或局部因窑内温度、气氛的微妙变化,绿釉中的二价铜离子被还原为一价铜离子而成红色,遂使整个斑纹红、绿二色相互映衬,清新明丽,妙趣横生。还有个别挥洒绿斑的器物,因绿釉中混入其他着色金属元素,烧成后绿色夹杂蓝、紫、月白等色,绚丽异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模印贴花瓷

以往长沙窑遗址出土的这类标本很丰富,笔者在窑址采集的标本中,带模印贴花的亦很多,说明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很盛行模印贴花装饰。其题材以椰枣、椰枣配小鸟最为多见,也有椰枣配蜜蜂者。椰枣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另有胡人乐舞、婴戏莲、飞鱼、立狮、游龙、双鱼、武士骑马等纹饰,多见于壶嘴和壶系之下。模印贴花的做法是:先将揉好的坯泥压入阴刻有图案的扁平形陶范中印出纹饰,然后用泥浆将印有纹饰的片状坯泥粘贴在坯体上,整个器物施以青釉或酱色釉,然后入窑烧成。有的还在模印贴花部位的青釉上涂洒褐色釉,使纹饰更加突出醒目。

由于椰枣又名“海枣”,产于西亚和北非,胡人乐舞亦是典型的西亚风格,由此可知,这类瓷器主要用于外销,在国内港口扬州、明州(宁波)以及西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均出土此类长沙窑瓷器标本,即是证明。

釉下彩绘瓷

从陶瓷发展史来看,长沙窑虽不是釉下彩绘技法的首创者,但却是将这一技法大规模发展的首个瓷窑,长沙窑瓷器也因此在唐代诸瓷窑中独树一帜。它从早期单一的釉下褐彩,逐渐发展成后来的釉下褐、绿彩,釉下褐、蓝彩,使图案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褐彩的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铁(Fe2O3),由于氧化铁在高温下呈色较稳定,不流不散,所以长沙窑工匠往往用单一的褐彩绘画,所绘图案线条清晰流畅。绿彩、蓝彩的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铜(CuO),由于氧化铜在高温下易流散,因此,当褐、绿或褐、蓝彩并用时,就用褐彩勾线,用绿、蓝彩填涂或渲染。长沙窑釉下彩绘中还有一种釉下褐、红彩者,但数量极少,说明当时不是作为一个品种来生产的,而是在烧造釉下褐、绿或褐、蓝彩瓷器时,因窑内温度、气氛偶然变化,将绿彩或蓝彩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低价亚铜离子所致。

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纹饰很丰富,有花草、花鸟、人物、动物、建筑等,其中以花草类最为多见,其次是花鸟类。鸟类以雀鸟最为多见,其次是雁、长尾鸟、凤凰、鹭鸶、仙鹤等。鸟的姿态各异,有的展翅飞翔,有的跳跃于草丛间,有的独立栖息,但均羽翼丰满,神态生动,显示出长沙窑工匠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娴熟的绘画技巧。

题写字、词、单句、诗文瓷

据研究长沙窑瓷器的专家们统计,历年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带题诗的器物共190多件,不重复的诗文共60多首。每首诗一般只在一件器物上出现,部分诗文在两件、三件多至十几件器物上出现。题诗多为五言绝句,极少数为六言或七言绝句。其位置绝大多数在壶嘴下方的腹部,个别题写在枕面或碟内。在格式上,多为竖写一句一行,也有少数一行未尽而另起一行者。诗文大多内容完整,文字容易辨认,少数因器物残损致使内容不完整,有些诗文中的个别文字因笔画不规范而较难辨认,也有些多次出现的诗文在字词或语句上略有出入。有的诗中还出现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一般都是音同字错,如“苦辛”的“辛”写成“新”,“前程”的“程”写成“逞”等。

绝大多数题诗的器物上不再有其他纹饰,个别的则将诗文与绘画相结合。目前已发现有10首诗歌在《全唐诗》中能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句,作者有韦承庆、张氲、高适、刘长卿、贾岛、白居易等,可以认为是当时文人的创作。其他均出自民间。其内容有的抒发离愁别绪,有的感叹世态炎凉,有的表现男女爱情,有的反映商贾活动,有的宣传伦理道德,有的表现饮酒作乐或规劝戒酒,有的描写边塞征战。另有应酬诗、写景诗、文字游戏诗等,反映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笔者曾在长沙窑遗址采集到两件题诗壶残器,诗文已不完整,经与1983年长沙窑遗址出土完整器核对后可知,一件题写的五言诗应为:“孤竹生南岭,安根本自危。每蒙东日照,常被北风吹。”其内容是感慨世态炎凉。题此诗的完整壶只见于1983年窑址出土的一件。另一件壶上题写的五言诗应为:“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题此诗的完整壶见于1983年窑址出土的3件。

古瓷品种大家族:彩瓷中的青花瓷


彩瓷中的青花瓷

霍华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从事古陶瓷研究和教学工作。

上期说过古陶瓷分为颜色釉瓷、彩瓷和工艺瓷三大类别。彩瓷分为釉下彩瓷、釉上彩瓷和釉上釉下结合彩瓷,今天重点说彩瓷中的青花瓷。

釉 下彩瓷是用彩料在瓷坯上直接施色或者绘画,然后罩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彩瓷。青花瓷是最著名的釉下彩瓷。张浦生先生认为,鉴赏青花瓷器的要诀是一看 青,二看花;官窑看青,民窑看花。我理解这是说由于各个时代的青料色泽不同,且青料精贵又被官窑垄断,故而鉴别青花瓷的时代,官窑主要看不同时代的青花颜 色;民窑青花主要看纹样的笔法和形象。绘青花的笔法主要有拓法——像写毛笔字一样“写纹样”;勾勒渲染——勾出双线条再于其中填色,明代成化以前是勾勒渲 染有层次,即渲染中可以看到浓淡变化,明嘉靖以后都是勾勒渲染无层次,即看不到浓淡变化;分水——用浓淡不同的青料渲染。明代宣德以前多用拓法和勾勒渲 染,成化以后主要用勾勒渲染,晚明清初,特别是康熙的分水画法娴熟漂亮。

现仅就笔法和纹样举二例如下。图1、2是青花花卉纹净水瓶,造 型纹样尺寸都一致。图1是明成化朝的,图2是清康熙时期的,都是无款官窑器。从笔法看,图1中双线条的渲染中可以看到似书法中飞白的效果,这就是“勾勒渲 染有层次”;图2双线条中的渲染,蓝色均匀,这就是“勾勒渲染无层次”。我在没有看到图1这件器物时,曾经将南博院藏图2中的净水瓶当做明代的,看到图1 后,反思而改正了看法。纹样的形象也很重要。图3是明成化婴戏纹碗,图4中儿童的形象十分现代化,是新仿品,其底足仿得惟妙惟肖,但儿童形象两相对比,真 伪可鉴。

以上两例说明揣摩器物,读无字书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