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折枝花卉纹撇口瓶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折枝花卉纹撇口瓶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雍正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窑口

2020-11-20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清代官窑品格之美,唯有雍正一代之冠,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器类与釉色之丰富,为此前所未经见,从而铸就清代陶瓷史上最辉煌的十三年,其中粉彩一门独步天下、极负盛名。

雍正帝对瓷器的爱好和重视程度,不是其他皇帝能比拟的,这也促使工艺有长足进展。不仅派有督窑官,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亲自参与器物的造型、花纹图案、色彩等等。

此时期瓷器的釉色质感与色调、轮廓线条和造型比例等,都经过十分微妙而精细的设计,并且画工极佳,人物面目清秀,花卉细腻妩媚,釉色品质佳且达到57种之多,可见盛况空前。

雍正七年,郎中海望奉旨:“将折枝花卉撇口瓶做几件,外壁周围绘花卉,再传给年希尧亦照此样式,口径三寸至八寸的每样造几件,里外釉色画样任其酌量配合,尔等做样呈览过再交烧造。钦此。”

此瓶造型撇口,束颈,鼓腹,高圈足,微撇,圈足涂金,内施松绿釉蓝料双框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全器呈现出色彩斑驳、精巧玲珑之态。纵使其器形、色调、折枝花卉均常见于雍正御瓷,但此造型与画工相媲美者寥寥无几,足见此瓶之珍。

瓶身通体施绿地,装饰如意宝相花,瓶身四面圆形黄底开光,分别绘四季花卉;春有三色牡丹,夏有绿叶红花,秋有金菊数盏,冬则梅花朵朵。此瓶有“万寿延年,报喜呈祥”之寓意,全器雍容华贵,端庄中流露喜庆,为雍正朝之珍品也。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如意耳撇口瓶


乾隆尚如意,珍其祥瑞,在位时以不同材质制成的如意数以千计。本器以如意作耳,取其吉祥顺心之兆。如意和八吉祥原为佛教象征,至乾隆时,宗教意味已失,纯为祥瑞图案,甚或与道教纹样混淆。整器造型精巧别致,气质雍容,釉色莹润,纹饰精美,图案生动明快,尽展乾隆时期瓷器繁缛奢华的艺术风格特征。

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撇口瓶等甚为流行。

这些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志制品中的杰出代表,同时,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成为可能,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色泽,石,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

此时期的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如此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如意耳撇口瓶以黄釉为基调,瓶身环饰各式花卉,腹部两面开光绘花鸟纹图案。金线描边,敷彩鲜艳,花地分明,均匀不紊,更显雅致独特。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如意耳撇口瓶 尺寸:

口径:10.7cm

高:38 cm

足径:15.3 cm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镂空花卉纹转心瓶


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 御窑厂为迎合皇室标新立异的追求,器形屡有新创,奇巧之物层出不穷,转心瓶为此一潮流之下的产物,且存世十分稀少。

清代文献记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窑厂曾经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转心瓶多为粉彩器,为清代瓷器中的名品。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此类乾隆时期的转心瓶制品,但工艺较粗糙,彩釉不精细。

清代瓷器更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时代特征。此器大量彩绘缠枝莲宝相花,莲花为佛教标志。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圣洁清正、廉洁清雅的象征。

连为一体的内瓶,上部分施黄地绘精描缠枝莲宝相花,下部施白釉采用乾隆时期特有的“墨彩淡描”工艺。其构图简洁,但却洋溢着潇洒典雅的笔墨趣味,颇具新意。外瓶以红釉为地,器身金彩描绘花纹,有如意云头、仰覆莲瓣、宝相花纹等。腹部镂空开光螭龙纹,并饰以淡彩绘制,外底施松绿釉矾红书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器新颖别致,工艺高超,镂雕、刻花、彩绘等工艺技法相结合,令人称绝,充分体现出这类器型“新奇精巧”的特点,极为罕见。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赞叹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雍正粉彩折枝花鸟纹橄榄瓶


橄榄瓶为清代流行器形,雍正、乾隆时期最为常见。其造型丰满秀挺,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轻巧灵动而又不失稳重,因瓶体似橄榄而故名。橄榄瓶兼具梅瓶、玉壶春的特征于一身,匀称秀美。

雍正朝社会安定祥和,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御窑厂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和提高。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官瓷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

粉彩折枝花鸟纹橄榄瓶就是在此时期烧制,造型线条简洁流畅,比例协调,端庄秀美,具有雍容典雅的时代风貌。绘画以牡丹月季花鸟小品为风韵,清幽雅致,工笔细啄,设色浅淡柔和,清新亮丽,属雍正粉彩瓷中的典型之作。

瓶体绘牡丹月季喜鹊图,画面数只喜鹊攀栖于枝头之上,或振翅,或昂首,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树枝蜿蜒苍劲,颇有气势。整瓶造型优雅端庄,疏密有致,气韵灵动,透染盎然生机。

此瓶釉色肥厚,胎体坚实,通体滋润光泽,呈玉石莹润之感,洁白而细腻。瓶底书双圈蓝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纵观此器,画面生机盎然,生趣无限,色彩浓淡相宜,柔和典雅,明丽而不流俗,富贵亦不失雅致,为雍正官窑瓷中之富贵大器。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莲座暖锅


古代帝王为了显示权势和帝王的尊严,在物质和精神上恣意享受,靡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制作了大宗的巧夺天工的金杯玉盏,以满足他们平日豪华的饮宴生活。

华贵典雅的餐具与精烹美馔相互辉映衬托,浑然一体,形成了宫廷菜的独特风彩。因此,宫廷餐具一方面反映封建帝王生活的奢侈靡费,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劳动人民聪明的才智和高超的工匠技艺。

暖锅又称为“温锅”,由早期的粥罐演变而来,另一说法是从火锅演绎而来。此暖锅在莲花座与罐之间出现了一个隔层,其内放置于炭火,在严寒的冬日里食材具有保温功能,充分体现了皇家日常用膳细节的生活品质,此器在清代较为盛行。

观此暖锅,对古代的工匠精神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此锅上部为圆钵形,下部为莲花座,整器色彩艳丽,造型典雅唯美,寓意深邃且丰富,把观赏性及实用性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此为一器三件的组合,对工艺要求极高,正是由于特殊的造型,所以给了工匠更多的创作空间,盖罐底施黄釉彰显皇家气度,绘缠枝莲花卉纹雍容而吉祥,盖与罐分别开光绘花鸟纹呈祥和喜庆之感。

此乃宫中御用器物,因雍正信奉佛教,底座造型似盛开之莲花,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与超然,在佛教里认为莲花为最终目标,即修成正果。莲花色彩鲜艳,由红黄渐变而成,颜色过渡极为自然和谐无半点违和感。呈现出如真实的火焰般持续给暖锅加热,可谓巧妙之极。

清代乾隆黄地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盘口瓶


乾隆官窑瓷器多沿袭雍正时期的旧制,其造型、施彩、纹饰等仍有雍正器遗风,不乏造型秀美,纹饰秀美器物。据乾隆内务府档案记载,皇帝曾旨唐英”……外面俱烧黄地粉彩地杖,花样各按吉祥纹样……”。

奉旨所烧此御用瓷器,御窑场工匠自然不敢懈怠。此盘口瓶造型古朴大方,色泽独特;土质细润,汁水莹厚;器表呈细密开裂纹,触感细腻,有其“润如肤,堆如脂,柔和莹润”之象,手触有明显酥油感觉,可以形象的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纯净莹润的黄釉色地与色彩华美的粉彩花纹相配,为乾隆粉彩器的上乘之作。

清宫档案里此类也称为黄地粉彩,外壁以黄地粉彩绘的花卉等为主题,均匀环称一周布满全器,运用渲染手法令花卉与花叶更妍丽,具有浓厚的宫庭色彩,为宫廷御用陈设之器。

而在温润如玉、凝若堆脂的黄地釉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或连或断自然开片的纹路;陈设于室内给人宁静、肃穆的感觉。自然产生的开片均匀细密,呈现出“不重复、无匠器”的天然美感。那条条纹路、块块纹片纵横交错,忽断忽连,目光沿着纹线追寻而浮想联翩,产生了跃动迷离之感,赋予了此盘口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此盘口瓶器型古雅,端庄俊美,十分周正。整器口沿外饰如意纹,颈绘蕉叶纹一周,器身外壁黄釉娇嫩欲滴,色彩晶莹,其上绘卷草纹花卉、灵芝、绿馨穿宝相花,伴以勾莲寓意“福庆四海”。肩部亦绘宝相花纹象征“八方伸展,安祥富泰”。纹饰花繁叶茂,色彩粉润艳丽,构图疏落有致,尽显吉庆之感。

瓶身边沿部分均以描金点缀,内壁及器底则施昂贵的宝石松石绿釉,并于底心蓝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工艺一丝不苟,绘画精细,色彩亮丽,雍荣华贵,气度不凡,实为乾隆中期巅峰时期所烧的御用陈设品,传世保存完整,弥足珍贵。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芝耳三足座盖瓶


雍正御瓷不仅产量巨大,而且制作得相当精美,其制瓷工艺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期。以造型为例,雍正瓷器一改康熙瓷器高大挺拔之风格,代之以秀美精巧风貌。如果说康熙瓷器富有阳刚之气,那么雍正瓷器则具有阴柔之美。

其造型特征可用一个“秀”字来概括,器物线条间各部分比例非常协调,规矩方圆一丝不苟,这一点成为雍正瓷器鲜明的时代特征。

此瓶造型新颖隽秀,各部分比例协调和谐,颇具雍正喜爱的儒雅韵味。胎体洁白无疵,制作精益求精,而且所绘花鸟纹饰,形态逼真,精致度甚至达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通体绘多种吉祥纹饰,且寓意吉祥如意。由上之下分别为祥云红蝠,意为“洪福齐天”。颈部绘传统吉祥八宝纹之一的蕉叶纹。腹底绘仰莲纹,寓意吉庆,因连绵不断,故有“生生不息”之意。瓶底绘拐子龙纹,代表皇子皇孙“子孙昌盛”。

腹部开光外满绘荷花及数条金鱼,线条细腻洒脱,意境独到。给人呈现出犹如在池塘中,荷叶随波飘荡,姿态飘逸,金鱼摇头摆尾穿梭其间,好不自在!而这自然是代表了“福禄有余”的含义。

肩部两侧分别塑型螭龙及灵芝,螭龙如同奋力向上升腾之势,象征着前途顺畅,国家如日中天。塑型灵芝则惟妙惟肖,其菌盖上绘祥云红蝠,有“瑞征”或“庆云”之兆。灵芝被称为“瑞芝”,由此可见皇帝希望藉此来证明,所行国事能恩泽万物,德被草木,因而能到上天的嘉许。

开光处可见牡丹锦鸡图,其画工毕现,锦鸡俏立于奇石上,回首望着满园之盛开的牡丹,与之争奇斗艳。柔和淡雅的色调、逸丽清秀的风格,与雍正时洋溢着阴柔婉约之气的造型真可谓相得益彰。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塑贴婴戏图螭耳盘口瓶


清代自雍正以来,瓷器的婴戏题材明显增多,画面也日益丰富,通过对孩童嬉戏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祈求多子多福、喜庆吉祥的美好意愿。

此件大瓶形体硕大,烧制不易,是一件雍正粉彩瓷器中较为少见的大器。其釉彩、造型、纹饰风格直接继承自先朝,气息华丽,装饰风格布局疏密有致,绘工精湛,颜色配比雅致,颇具韵味。其寓意非凡深得雍正皇帝喜欢。

雍正帝最为看重的,则是吉祥瑞兽所组成颇有深意的造型。也非常符合雍正帝对“皇权”与“臣民”之间的理解。颈部塑螭龙一对高高在上,就如君临天下一般;辅耳则寄于其下,塑贴四只象鼻瑞兽。瑞兽怒目圆瞪,分别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东西南北之观念实为“乾坤”,乾坤乃是“天与地”。寓意雍正皇帝有至尊无上的皇权,四海之内如有瑞祥普照,天下之大确四海升平,瓶腹绘婴戏图也恰恰暗合这种寓意。此瓶乃雍正中期所造,有幸观之,甚是慰籍。

腹部以描金彩带装饰,开光绘小桥流水、庭院树木,主题纹饰为婴戏嬉闹为场景,小童或持灯笼、或吹苼、或手持如意,或拉扯谈天说地,或侧耳倾听,姿态各异,充满热闹欢快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希望多子多福,子嗣繁盛的美好寓意。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六方瓶


乾隆帝对艺术的品鉴与创新,乃是基于对文化艺术的深切爱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对艺术活动与文化事业的投入,以及游历怡情乐志,并付之于艺术创作的诸多轨迹。

身为一国之君,乾隆的生活几乎等同于政治,然而在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文人世界的憧憬。盘山的静寄山庄是他所向往的恬静居所,他幻想过取代古画中的人物。

或者化身文人雅士,游弋于理想的山水之中,或化身普贤,浸润于宗教空无的境界中,透过种种乾隆御制器物,可以窥见乾隆帝个人深层而多面的人生哲学。

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于明中晚期开始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此瓶乃乾隆年间的创新之作,缤纷繁缛的纹饰,使人眼花缭乱标新立异,造型沉稳又不失韵味。

通体由五彩斑斓的精美纹饰所覆盖,除瓶腹开光处以外,整瓶均不漏地。细腻独特的纹饰也极为罕见,可以说御窑厂的工匠将此瓶的粉彩工艺运用到了极致,让人眼前一亮之感。

此器成型工艺复杂,烧制难度颇大。开光处留白可见胎质洁白细腻如玉,与整器的纹饰相比有强烈的视觉差,更加体现了开光处精美的花鸟绘画,彰显了皇家气派与风范。

此瓶乃御窑厂的陶工与宫廷画师的完美合作,反映出乾隆官瓷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纹饰设计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堪为乾隆皇帝思想开明,能够及时吸收新鲜事物的很好例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雍正粉彩描金开光折枝花卉纹撇口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雍正粉彩描金开光折枝花卉纹撇口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