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青釉瓷器 > 导航 >

梅子青釉瓷器的特点和收藏价值

梅子青釉瓷器的特点和收藏价值

古代青釉瓷器 古代粉青釉瓷器 怎样鉴别出土影青釉瓷器

2020-11-26

古代青釉瓷器。

对于每一个瓷器收藏的爱好者来说,他们能够亲眼见到一件真品梅子青釉瓷器可以说是能够兴奋许久的幸事。那么,到底什么是梅子青瓷,它的特点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吧。

梅子青釉在本质上讲它是指瓷器釉色名,它是属于青釉品种里的一个分支。人们之所以命名为梅子青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釉色浓翠欲滴,晶莹温润,其光泽如同青梅颜色,在某种程度上,其色调可以以天然翡翠相媲美。

在陶瓷行业里,宋代龙泉窑所出土梅子青釉被认定是龙泉窑的最佳瓷器,更是青釉瓷器中的代表。人们之所以如此的认可和看好梅子青釉这还是要从瓷器本身所反应出来的特色来决定的。烧制出一件出色的梅子青釉作品并不容易,它不仅仅对瓷胎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对温度要求也比较高。

据书籍记载,宋代龙泉窑在烧制梅子青釉时要在1250-1280的稳定高温下使用不易流动的石灰碱釉釉料,因为这种釉料便于数次的施釉而不受影响。在高温以及还原气氛的烧造和不断多次的施釉下,瓷器釉层虽厚但仍透明,晶莹温润的釉质苍翠欲滴。因釉质晶莹,温润如玉,自宋代盛行直至清代一直是重要的外销瓷器之一。

由于梅子青釉瓷器烧制难度大,现存的瓷器作品存世并不多,较为著名的当属四川金鱼村出土的荷叶形盖罐。罐子分为盖和罐身两部分,其中盖子为荷叶形,盖子边沿为卷曲的荷叶,虽然卷曲设计但其线条非常的流畅,在弧形的盖子中央有便于拿捏的小巧蒂钮。罐身设计饱满,圈足处圆整收敛,足端有修整的痕迹。盖罐的口部和圈足处为红色外,通体为梅子青釉,釉色滋润浑厚,苍翠似玉,光洁的釉面与精巧的器形两者之间达成了完美统一,盖罐艺术感瞬间提升。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自元朝以来,龙泉窑讲究以出口为主,青釉瓷器以量取胜,此时的工艺要求下降,梅子青釉瓷器很难再被烧制成功。同时伴随着景德镇瓷器的兴起,龙泉窑窑火渐停,并且退出了制瓷业。从此,梅子青釉以及粉青釉成为了绝品,只能在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博物馆里见到它们的身影。

梅子青釉瓷器鉴赏及价格参考:

1:明洪武龙泉梅子青玉壶春瓶,尺寸:高31厘米,估价:RMB 2,200,000 ~ 3,200,000,成交价: RMB 3,565,000 ,成交时间:2015.06.19,拍卖公司:厦门翰风国际艺术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春季古董珍玩拍卖会。

瓶撇口圆唇,直颈,溜肩,垂鼓腹,底呈圈足;此瓶器形修长饱满,秀美挺拔,曲线玲珑,线条优美。加之胎质细腻,胎体较厚,全器施青釉,釉色清淡莹润,人称“橄榄青”者,为元龙泉之佼佼者,釉肥润,足削平外露胎胎质;在龙泉窑玉壶春瓶中也属精品之作。此瓶制作考究,保存至今,品相全美,极为珍贵。龙泉窑是著名的青窑瓷场,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宋元时期烧造盛极一时,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龙泉窑相比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明代重要的器皿中均有龙泉窑的遗迹,《大明会典》记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即饶州府的景德镇和处州府的龙泉窑烧造瓷器。

2:明早期梅子青釉折枝花果纹石榴尊,尺寸:高度35厘米,估价:RMB 5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 ,成交时间:2019.12.06,拍卖公司:中古陶(北京)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石榴尊高35、口径24.5、足径17厘米,大敞口,宽沿外翻,束颈,弧肩,圆鼓腹,拼接底,圈足宽厚。沿面刻饰四叶铜钱纹,外环凸起乳钉纹,颈中部箍饰凸棱,上半部蕉叶纹,下半部刻缠枝花卉纹,肩上刻钱币纹,腹用六组双线凸弦纹分成六个区间,以篦划纹为地,分别剔刻菊花、枇杷、灵芝、荔枝、莲花、寿桃等六组折枝花卉瑞果,近足处刻尖头菊瓣纹。通体施青绿色釉,釉水丰厚滋润,底足露胎,呈火石红色。此器胎骨厚重,器式敦厚壮硕而不失优美大方,纹饰精美繁缛而法度井然,釉色虽无南宋粉青、梅子青之滋媚,却也莹澈明净,葱翠欲流。类似的龙泉窑石榴尊,两岸故宫博物院均有相关收藏,尤其台北故宫收藏的「明龙泉窑青瓷拱花花果纹石榴尊」,与本品石榴尊纹样完全一致。我们处州青瓷博物馆也有一件类似石榴尊,为日本回流珍藏。

3:明梅子青釉刻划缠枝牡丹纹凤尾尊,尺寸:高度68厘米,估价:RMB 5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 ,成交时间:2019.12.06,拍卖公司:中古陶(北京)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喇叭口,长颈,圆肩,长弧腹上丰下渐敛收,底部套烧,呈二层凸楞式台座。颈部上端饰弦纹数道,下刻蕉叶纹,腹部分两层阳刻缠枝牡丹纹,以篦划线为地纹,胫部饰尖头莲瓣纹一周。厚施青釉,色泽葱翠,质感温润。「凤尾尊」器型硕大,高度通常在50厘米以上,因其主题纹饰多为刻饰或贴饰缠枝牡丹纹,习惯上也称之为「牡丹瓶」。龙泉窑凤尾尊创烧且盛行于元代,而从文献及传世收藏情况来看,明代的烧造量及其影响力较之元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一个重要用途即是插梅,腊梅和龙泉大瓶,曾是明代人所钟爱的搭配。

本品形制硕大,胎体厚重,器身分多个部分拼合。腹部分两层装饰的布局手法明显区别于元代同类产品,且将接烧缝巧妙地变为弦纹。主题纹缠枝牡丹采用了阳刻手法,使其在厚釉之下仍有浅浮雕般的清晰立体。纹饰线条刚劲有力而不失婉转流畅,细腻严谨。搭配蕉叶纹、莲瓣纹等辅纹,显得主次分明,主题突出。整器纹饰繁缛,精美绝伦工艺之精湛叹为观止。

4:明龙泉窑梅子青双耳鼎式炉,尺寸:直径22.8厘米;高24.5厘米,估价:RMB 35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784,000 ,成交时间:2010.09.05,拍卖公司:浙江一通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年秋季拍卖会。

整器仿商周青铜三足鼎造型,规格较大,胎质坚实,釉层肥厚,色调均匀,苍翠欲滴。外撇口,束颈,扁弧腹,下承三足,茁壮有力。足端露胎,呈火石红。口沿两侧立双绞丝耳,颈部回纹一圈,腹部至足间分三部分,上刻划四瓣花型装饰,排列整齐,花型丰满,线条流畅。龙泉始烧于北宋早期,至元明二朝,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数量及质量均达到顶峰。一度曾进入宫廷,充当御用,且作为朝廷的赏赉瓷器赐给多国使臣,流行于世界各地。此件鼎式炉造型规整,线条清晰,观之可人,赏心悦目。原配紫檀底座。

5:明梅子青釉兽钮八卦纹钟,尺寸:高度22.5厘米,估价:RMB 120,000 ~ 220,000,成交价: RMB 517,500 ,成交时间:2019.12.06,拍卖公司:中古陶(北京)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6:明永乐龙泉窑梅子青釉梅瓶,尺寸:高38.2厘米,估价:RMB 25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345,000 ,成交时间:2017.09.01,拍卖公司: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梅瓶尺寸较大,器形优美,通体施青釉。线条自然流畅,釉汁浓郁,极具龙泉窑厚釉青瓷的独特魅力,为当时进御之品,极为珍罕。龙泉青瓷因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该地旧属处州,故又称“处州窑”。宋代便已建立青莹润泽的釉色传统,元、明两朝承续不辍。海内外重要博物馆均有收藏,欧洲人甚至以戏剧中美男子名“celadon”称之,可谓蜚声寰宇。明朝初年,龙泉青瓷经常出现与景德镇御窑场相类似的产品。在同一时期,许多器型、纹饰、尺寸几近一致的瓷器,却来自两个不同窑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的特殊现象,其中有深刻的原因。

7:明永乐梅子青釉刻划瑞果花卉纹莲子碗,尺寸:口径21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RMB 345,000 ,成交时间:2019.12.06,拍卖公司:中古陶(北京)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侈口,弧腹斜收,圈足。内壁刻饰菊花、月季、山茶等缠枝花卉,底心饰葡萄纹,外壁纹样分三层,口沿下为卷草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近足处则为一周菊瓣纹。通体施青釉,色葱翠,质莹润光洁,底足裹釉圆润,外底涩胎一圈垫烧,呈火石红色。本品造型规整,工艺精良,刻花精美,釉水纯正。其形制规格、胎釉特征、纹饰风格,垫烧工艺等,均与大窑枫洞岩明初龙泉官窑遗址出土的莲子碗标本相契合,系典型明初龙泉官窑制品。

8:明代龙泉梅子青釉大碗,尺寸:口径20.5厘米,估价:HKD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HKD 295,000 ,成交时间:2016.11.29,拍卖公司:宝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秋季拍卖会。

釉水肥腴润澈,色泽青翠纯净鲜活,仿佛盛夏梅子,绿意浓郁深沉,蕴含着勃勃生机。造型整正规矩,浑厚饱满,口阔腹圆,气势不俗。虽无华丽雕饰,更显素雅高端,绝非一般日常汤碗可比。据考证,明初永乐时期曾于浙江处州烧造皇家御用青瓷用器。此碗制作工艺精湛,与处州窑址出土同类器造型质地工艺基本吻合,故推测应是明代永乐时期皇家烧制的宫廷用器。慧眼锐智者定能深知其收藏价值。

9:明龙泉梅子青釉执壶,尺寸:高21.5厘米,估价:RMB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RMB 138,000 ,成交时间:2016.06.25,拍卖公司:上海嘉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本品撇口束颈鼓腹,下承无釉圈足。两侧配长流细把,全身素面无纹,施梅子青釉,釉水肥厚莹润,尽显龙泉釉色之美。梅子青釉于南宋时期创烧的品种。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故而得名。与粉青釉同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本品釉水上乘,惹人喜爱,是明代龙泉精品佳作。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清代青釉瓷器特点及价格


中国古代瓷器史上,使用最早,分布最广的一个品种就是青釉,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不仅进入高峰期,且对后世青釉瓷器的收藏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清代青釉瓷器的特点和价格,看看到底有什么收藏价值。

清代青釉瓷器的特点

青釉瓷器在清代有很明显的发展,但要说高峰期,非康雍乾三朝莫属。这三个朝代的瓷器制作水平和工艺都有极大的提升,在中国瓷器史上也留下很大的名气。

康熙时期的青釉,种类非常多,像豆青、粉青、翠青、冬青、天青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豆青为宋代官窑特色之一,而到了康熙朝,豆青的颜色更加纯净,而且深浅不一样,其中浅色的豆青瓷器比较多见。豆青瓷器的釉面也比较坚硬,底部也有釉色。在康熙民窑中,豆青瓷器也是比较多见的,但民窑豆青瓷器的颜色是青中带黄,也有淡青色的,不及官窑均匀,釉面也不怎么滋润。

康熙时期的东青瓷器比较少见,其特点是釉面平整,而且不会开片。釉底是白釉为多。天青釉的色泽更加纯净,釉层略微肥厚一些,但釉面均匀干净,釉质非常细腻。

雍正时期的青釉种类与康熙朝一样,都是官窑瓷器。不过,雍正时期的青釉瓷器在康熙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天青釉色瓷器,带有汝窑的味道,也有梅子青的特色,细腻、纯正,非常受欢迎。粉青釉的光泽度很好,颜色极为纯正,釉底和釉身色泽一致。东青釉则分为深浅两种,前者略带黄色,后者犹如湖水一般,非常漂亮。雍正时期的民窑也曾个烧制过豆青,但大多不纯正,不如官窑漂亮。

乾隆时期的粉青质地细腻,釉色纯正不说,釉面也是十分光洁的,而且釉下有浅黄色开片,极为少见,市场价格极高。东青釉的颜色略深一些,开片比较大,但施釉均衡。

清代青釉瓷器的市场价格

据了解,目前清朝的青釉瓷器在市场中有很高的价格,收藏人数非常多。2009年,一件乾隆时期的粉青饕餮纹天球瓶,以2642万港元成交,2005年,雍正粉青青釉弦纹穿带荸荠扁瓶,最终以818.4万港元成交;2015年,清雍正粉青网络尊以1024万港元成交;2013年,清乾隆时期的冬青釉九龙浮雕天球大瓶最终以2306万元价格成交。

从这些拍卖成交的价格可以看出,清朝时期的青釉瓷器市场价格极高,收藏价值也是极大,不过,这些瓷器的种类和存世量也是极少的,想要收藏的难度也非常大。

清代青釉瓷器成交价格参考:

1:清乾隆蟹甲青釉梅瓶,尺寸:高33厘米,估价:HKD 3,500,000 ~ 4,500,000,成交价: HKD 7,906,000 ,成交时间:2017.10.02,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匡时香港2017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蟹甲青釉为清代官窑著名的色釉品种,在清档中被称为‘厂官釉’,因色似蟹甲青色般点点青绿而得名,雍正朝始烧。蟹甲青釉色呈深青绿色,类螃蟹壳色,故而得名。唐英于《陶成纪事碑》中记油绿釉一种,‘系内发窑变旧器色,如碧玉,光彩中斑驳古雅。’梅瓶造型雍容挺拔,端庄大气,短颈丰肩,长腹下敛,体态秀美端庄。全器内外满施茶叶末釉,釉质肥糯细润,釉色黄中带青,其‘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口沿处色淡露胎,颇具韵味。整器无需人工雕饰,为以釉色天然自成,典雅隽秀的器形与润泽瑰丽的色釉完美地结合,其天然韵致使人领悟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陶瓷艺术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的真谛。

2:清乾隆粉青釉灵芝夔龙纹贯耳瓶,尺寸:高30.5厘米,估价:RMB 6,800,000 ~ 8,800,000,成交价: RMB 7,820,000 ,成交时间:2014.05.18,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本品尊贵端庄,造型恢弘古雅,通体敷施粉青釉,淡雅娇嫩、莹润如玉,极见匀净雅靓之致,深为其轻逸媚人之风韵所折服。口沿饰如意云头纹一周,两贯耳之间剔刻变形夔龙纹,下承蝉纹,腹部暗刻缠枝花卉纹,枝叶翻卷,柔美多姿,凸起的桃形开光内浅浮雕主题纹饰翠竹灵芝图,但见朵朵灵芝自底而生,下有翠竹掩映,格调甚高。整体纹饰讲究左右对称,每一个细节处理以及线条使转,均能达到如镜影般完全相称、高度一致,可见工致非凡。所雕饰之翠竹灵芝,工绝殊常,较之彩绘装饰更具姿采,自有一番韵味,减地起阳式的图案与媚人的粉青釉融为一体,隐现的翠竹灵芝凹凸起伏,釉层厚薄产生变化,从而使釉面呈现深浅浓淡的色阶与层次,富于节奏韵律,其妙在若隐与若现之间,观之抚之,皆醉人心扉!此式釉下模印、浅浮雕工艺清宫旧称“拱花”,为粉青、冬青釉等摹仿龙泉瓷器唯一使用的装饰手法。拱花原是晚明以来一种不着墨的印刷方法,以凸出或凹下的线条来表现花纹,根据画面物像的轮廓在平面木板上阴刻成凹形线条,用宣纸覆盖于版上,再加上毛毡,以木棍用力压印或用木槌在毛毡上轻轻敲打,刻版上的花纹就能清晰地凸现在纸面上,因此工艺达到的效果与之类近,故名。在清宫陈设档与乾隆早期造办处活计档的记录中随处可见,例如乾隆三年五月初十日下旨烧造一批琢器当中就有“冬青拱花宝月瓶、冬青拱汉文宝月瓶,冬青拱花汉尊”的记载。本品以粉青淡恬之柔美配饰古雅雄浑之造型,实收刚柔相济之妙,可见设计者独具匠心。此式造型清宫旧称为“双管杏元瓶”,凝聚了十八世纪清宫的艺术审美品味,是清宫诸项艺术品步入巅峰时代的见证,榷陶者深谙釉色与造型的搭配之道,针对不同器型配以相应釉色。本品之造型与此等釉水相配有如天作之合,两者相得益彰,既衬托出造型古朴端庄,又彰显出釉色柔润典雅。其成型工艺之繁复,釉色配置之微妙,恐非庸匠可详。其底款之篆法表明其为乾隆早期之物,当为唐窑所出无疑。本品独选翠竹灵芝图装饰既见祥瑞之意,亦蕴含乾隆皇帝自身一份感受。“王者仁慈,则芝草生”、“王者德重则芝实茂”灵芝为古今之祥瑞,亦为仁政与明君的象征,乾隆皇帝对此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独特体会,其尚为皇子之时就对灵芝祥瑞一事深刻关注。因为灵芝是雍正皇帝最为喜爱的瑞物,具有非凡的涵义。据《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诸王大臣等奏报,景陵(康熙帝陵)宝城生瑞芝五本,光彩辉烂,五色鲜润。雍正皇帝甚喜,朱批“此我圣祖仁皇帝昭示嘉祥景象,朕心不胜感庆”之语。后雍正七年和十二年均在景陵二度发现灵芝,以致胤禛在雍正十年十月底就清军大胜准葛尔部下发的特谕中专门提及“我师奋击,大获全胜……而瑞芝恰产于景陵,天人协应,信而有征。”雍正十年,时为皇子的弘历因此专门前往景陵拜觐并绘画景陵瑞芝,名为《御笔瑞芝图》,可见皇家上下对景陵瑞芝极为珍视。画中弘历赋诗二首,其中“千载嘉祥绵国祚,由来虞舜继唐尧”之句赞咏瑞芝出现昭示当下仁政广布,恩泽万民,符合天道,有如上古三代之治。弘历此举显然是为了取悦雍正皇帝,同时也得到了他的嘉赏。灵芝与乾隆皇帝关系密切的另一事例可见北京故宫现存的郎世宁《采芝图》,该画同样是以景陵瑞芝为主题,描绘弘历采芝归来之情景。画中尚是亲王的弘历身着汉服,旁随童仆,手执花篮,“满贮仙岩芝”。因此,在乾隆皇帝登基前,景陵瑞芝对其影响尤其深刻,钟爱之情自然流露于继承大统之后。本品丽质非凡,品格高逸,此乃乾隆唐窑仿古名品,既成功地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又精妙地融入十八世纪清宫独特的摹古情怀,荡漾着乾隆前期御瓷独有的清雅,若置于室内,用之瓶花则秀色怡人,犹可珍也。

3:清雍正粉青釉灯笼瓶,尺寸:29厘米,估价:HKD 2,500,000 ~ 3,500,000,成交价: HKD 7,624,000 ,成交时间:2006.04.1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

4:清雍正粉青釉观音瓶,尺寸:高27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6,900,000 ,成交时间:2015.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此粉青釉观音瓶,束颈、丰肩、修腹、敛足,线条比例之和谐如观音玉立,令人有不能妄加增减一分一毫之感。此式观音瓶创烧、流行于康、雍间,器形隽雅高贵,釉面素洁温润,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设计甚得天然意趣,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与粉青一色结合宛如天成。工艺精湛细致而无造作之痕,为雍正时期内府花器的上品。

5:清雍正粉青釉刻花大碗,尺寸:直径33.7厘米,估价:HKD 2,5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6,86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6:清雍正粉青釉划花花卉纹花浇,尺寸:高25.1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6,840,000 ,成交时间:2005.11.28,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秋季拍卖会。

7:清雍正粉青釉六棱撇口尊,尺寸:直径20.5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6,496,000 ,成交时间:2007.12.03,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此雍正粉青釉六棱尊,呈喇叭口,折肩,腹部鼓起,腹下渐敛;六方委角,造型似莲瓣,覆钵式圈足,外撇。足端露胎,胎质洁白细腻,修足规整。肩部饰一道凸弦纹。器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粉青釉。足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属雍正御窑上品细料器。匠师深谙釉色与造型的搭配之道,针对不同器型配以相应釉色,若此等高雅之器与魅人粉青釉相搭配,有如天作之合,浑然天成。青釉,是以铁为呈色元素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的高温颜色釉,此釉色在我国陶瓷史上出现最早,并作为一种最传统的品种贯穿整个中国陶瓷发展史。历史上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哥、汝窑器均属青釉瓷, 明清两代君主对此极为推崇,对陶瓷的鉴赏、品评无不以其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古代文献资料中就有明清两代宫廷曾发送宫中旧藏宋器样品至景德镇御厂仿制之记载,《清宫内务府档案》称之为“发宋器”。然而,明清两代颜色釉艺术之变幻却远胜宋代。呈色纯正均匀是烧制粉青釉瓷的传统要求,然而明清两代艺匠却并不满足于此,每每以巧妙的艺术手段,更追求纯正均匀中的微妙变化。此瓶的肩部凸弦以及委角积釉,一如“出惮”之艺术效果,使呈色纯正的粉青釉产生出一种节奏与韵律美感,更使其富于含蓄、高雅的艺术表现力!在此件粉青釉六棱撇口尊中,集中反映出御窑颜色釉瓷丰富的美学内涵。此件粉青釉六棱撇口尊与青花、粉彩等热烈奔放的彩瓷相比,其因不需人工修饰而更富于天然韵致,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内敛的美;与宋龙泉梅子青、粉青以及宋官窑、汝窑器一样,均以媚人之釉色取胜,给人以温润之感,此一审美观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对玉器的欣赏一脉相通,达到如玉般的质感是其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冠以“类脂类玉” 实不为过

8:清乾隆粉青釉六孔瓶,尺寸:高24厘米,估价:RMB 5,500,000 ~ 7,500,000,成交价: RMB 6,325,000 ,成交时间:2018.07.15,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造型独特,由六瓶紧密相连而成,每支小瓶均敞口,长颈部各有凸起弦纹一道,圆肩,弧腹下垂,圈足。整器俯视宛如梅花盛开状,中间瓶高耸如花蕊,外周五瓶拱卫似花瓣,内腹相通,造型新颖,于典雅氛围中巧现其思。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均匀凝润,色泽淡雅清丽。中间一瓶底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更添古意。拍场所见此式六孔瓶尺寸大多较小,惟拍品与乾隆朝同类品相比不但体积大,且传世稀少,凸显秀丽端庄之气韵。此外,肩部以下瓶腹连通,且外周五瓶形制如一,此式器制作难度极高,是代表乾隆朝制瓷工艺水准和新颖设计的独特佳作,制作考究,更显其珍。联瓶器形首创于雍正年间,盛兴于乾隆时期,而六孔瓶更多见于乾隆官窑制器。查清宫档案可知此类器形多施茶叶末、各式青釉等,亦有青花缠枝莲品种,正如其中记载:「乾隆三年五月初六日,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厂官釉六孔瓶一件、月白釉六孔瓶一件……传旨着将……交与唐英照此釉水烧造另改花样……其余八样(六孔瓶在内)照样烧造……钦此。」又如「乾隆六年十月初八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等交……冬青釉六孔瓶一件,传旨将……各式磁器等俱配座……于本年十一月十三日,司库刘山久、白世秀将配得紫檀木座冬青釉六孔瓶一件持进……」「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初一日,收董诰官釉六孔花插一件」。

浅谈清代哥窑瓷器的特点和收藏价值


清朝时期,既有这个朝代创烧的瓷器,也有仿品瓷器,其中尤以雍正时期的仿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最为出名。据悉,在雍正时期,仿龙泉窑瓷器和康熙瓷器非常多,但是因为仿的太过精致,反而失去了瓷器本身应有的灵动和文雅,使其看起来格外的精致,也正因为如此,雍正时期的哥窑瓷器总带着一股糯米汁的感觉,仿品也仿造不出宋代哥窑瓷器的水渍。不过,清代哥窑瓷器也有很多不错的仿品,比如以下几种:

一、清乾隆·仿哥釉贯耳穿带方壶

2011年,这件瓷器在保利拍卖成交,最终成交价格是621万元。这是乾隆时期仿制哥窑瓷器中的一件精品,不仅造型典雅,且开片自然,给人一种高贵之气。盖茨器的圈足露胎处有黑褐色,看起来像是铁足一般,足外两侧有长方形穿孔,可以系带。虽然这种穿带并无实用性,但却保留其样式,给人以古意之感。

二、清雍正·仿哥釉贯耳瓶

2006年在国际商品拍卖中成交,最终价格是775万元。该瓷器的形状是方口、直颈,整个瓷器看起来是扁方形,肩部有贯耳作为修饰。腹部下垂,高圈足外撇,釉面细腻,釉色发青带灰,十分雅致。此瓷器的制作器型较大,端庄周正,规整不失灵性,因此非常珍贵。

三、清乾隆·仿哥釉直径扁瓶

2011年在瀚海拍卖会上成交,最终价格是775万元。盖茨器的特点是圈足、扁圆腹,长颈,直口,上面有大大小小的片纹,深的看起来像是铁丝一样,浅的则如游丝。瓷器的底部是“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

事实上,宋代哥窑瓷器在后世多有仿制,而不同朝代仿制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自然市场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清朝时期的国力比较繁盛,生产力和各种工艺水平也较高,因此,仿制的哥窑瓷器效果还是不错的。即使是仿品,在后世也有不错的价格表现,这也是众人对清代哥窑瓷器十分青睐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这种瓷器,很多藏家都表示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官窑出品,皆非凡品,数量少,保存完好的更好,所以,真正能收藏到的都是一些资深藏家或者是有钱企业家,普通藏家能接触的很少。如果想要欣赏,那么可以到博物馆或者是私人手中去欣赏,想要收藏的话,除非是到大型拍卖会上,普通的小拍卖会上极难看到精品。

清代哥窑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

1:清雍正仿哥釉五孔瓶,尺寸:高27.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270,000 ,成交时间:2012.05.1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五孔瓶器形创烧于雍正官窑,乾隆以后不见。除仿哥釉外,还见有青釉品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认为此种多孔器“盖其时西风渐渐输入,已与西餐桌中插花之器略有相同”。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一件雍正朝仿官窑琮式瓶,除无五孔外,造型、尺寸、釉色、款识皆与本品相似,整体造型均为外圆内方,腹部均饰上中下三组弦线,尺寸均在27厘米左右,亦均落雍正朝篆书款,由此或可推知,此类五孔瓶很可能是由上述琮式瓶化裁而来。此瓶造型敦实沉稳,胎体厚重,上部折肩五孔的设计颇为别致,中间开一大孔,四角环绕四小孔,孔与器身相通,于稳重中透出灵动,瓶身凸出三组弦纹,令整体造型更富变化的韵律。通体施仿哥釉,釉质肥润,布满不规则细密开片,再现哥窑之釉色恬淡素净,极为古雅。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遍寻海内外公私收藏,暂未见与之釉色、器形完全相同者,足证此器之弥足珍罕。所见同类器亦均珍藏于顶级博物馆中,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朝冬青釉五孔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朝粉青釉五孔瓶。能现身拍卖会者更是罕少,且多有较大品相问题。雍正单色釉本为瓷中极品,仿哥釉更是难得一见。品质一流已不言而喻,所代表的美学意境、自宋到清的传承精神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更无一不令人慨叹,堪为顶级藏品。

2:清雍正仿哥釉八卦龙耳抱月瓶,尺寸:高51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9,775,000 ,成交时间:2015.11.2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此件雍正仿哥釉抱月瓶,应用清中期景德镇官窑经典形制,做抱月瓶,直口短颈,口沿起唇,颈部饰单线纹,左右装饰双龙耳。腹部浑圆呈扁圆状,正背两侧纹饰相同,皆以太极阴阳图装饰于中心,四周突起八卦纹,下承方台圈足,周身施以仿哥釉色,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皇帝对于服食仙药,炼丹求仙十分热衷,故而带有道家符文的器物往往为雍正皇帝所亲自使用或陈设于君王左右之用,十分珍贵。

3:清雍正仿哥釉三连口凸字扁瓶,尺寸:高52.5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0 ,成交时间:2018.11.19,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瓶口三管独立,中间较高,左右较矮,唇口,颈饰一道弦纹,颈肩相交处对称灵芝形耳,扁圆腹,圈足外撇。通体仿官釉。腹部凸起印五岳真形图,中有嵩山如卧,左上恒山如行,右上泰山如坐,左下华山如立,右下衡山如飞。足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此器造型新颖独特,纹饰带浓厚的道教风格,甚具时代特色。雍正皇帝崇尚道教,认为“道教炼气凝神,与儒家存心养气之旨不悖”。此器上有三孔,像三座高山巍巍耸立,器腹饰五岳,寓“三山五岳 ”之意。传说“三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又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雍正帝在他父亲康熙皇帝所赐的圆明园中建修了象征道家仙山琼阁的“蓬岛琼台”、“方壶胜景”还有取仙之意的“别有洞天”、“凤麟洲”(绮春园),供奉众多神仙的寺庙建筑,更有被用来开炉炼丹的“秀清村”。早在《汉武帝内传》中已出现“五岳真形图”的记载,说是太上老君最早测绘的山岳地图,从汉代起,该图就成为中国人趋吉避凶的图形。《抱朴子》曰:凡修道之士,归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其山中鬼魅精灵虫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古代道教人物以此“五岳真形符”奉为圭帛,认为其中暗藏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将此当秘籍般地修道,希望从中参悟仙家的道术,这可能也是雍正皇帝所向往的神仙世界。

4:清乾隆御窑仿哥釉汉壶尊,尺寸:高32.7厘米,估价:RMB 5,5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8,050,000 ,成交时间:2014.11.20,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本尊属于乾隆仿古极轨之作,摹宋直口瓶加饰如意双耳而成。其釉汁滋润古朴,端庄典雅,静穆而高贵。器形属穿带瓶样式,由于仿自汉代铜投壶,故而亦称“汉壶尊”。此造型为雍乾年间颇受皇帝青睐的官窑花瓶样式。此尊通体施均匀的哥釉,圈足露胎饰黑褐色,仿铁足之效果。下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雍乾二帝仰慕古风,富于文人趣味,尤其是对宋器颇为钟情,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标准。宋哥窑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来以古朴典雅之气质折服无数钦慕者,为文人雅士首推之佳器,明张谦德《瓶花谱》中赞曰:“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故雍乾御窑对摹造哥窑瓷器尤为重视,乾隆登基之后,依然秉承前朝之传统,在摹仿宋瓷旧物之中体现出父子二人惊人相似的审美趣味,为了追求最佳的仿古效果,乾隆皇帝不惜下发内府典藏的宋官窑古物让御窑厂对照临摹。本品正是此番摹古热潮下的杰出代表,成功地以后仿之器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

5:清乾隆仿哥釉贯耳穿带方瓶,尺寸:高49.5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7,500,000,成交价: RMB 7,820,000 ,成交时间:2014.11.01,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方口,长颈,溜肩,鼓腹,长方形圈足。颈部两侧对称饰长方形穿孔。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配有红木座。器身通体施仿哥釉,釉质坚致细腻,釉色肥腴莹润,开片分明,金丝铁线交错,面呈灰青色。口部釉薄处微呈褐色,足际刷铁黑色釉,乃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特征。尤为注意者,明高濂《遵生八笺》载:“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本器承袭古制,足外墙两侧正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古意盎然,与史互证,可观精微。整体造型俊秀,挺拔大方,古朴凝重,堪称乾隆官窑仿哥釉器个中翘楚,保存良好,殊世罕见。

6:清雍正哥釉纸槌瓶,尺寸:高16.5厘米,估价:RMB 4,800,000 ~ 6,800,000,成交价: RMB 7,590,000 ,成交时间:2018.07.15,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著录:出版

纸槌瓶瓶形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九至十世纪。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部部长蔡玫芬于1966年所著《论「定州百瓷器有芝不堪用」句的真确及十二世纪官方瓷器之诸问题》一文中提出推测:纸槌瓶的原型为当时伊朗及埃及的玻璃工艺,其流行于九到十二世纪间。关于此类瓶器的用途,Stefano Carboni猜测为伊朗泥沙布林特的装油或盛酒器,而也有学者认为其与宋代宫廷使用西亚贡入蔷薇水的传统密不可分。《铁围山丛谈》记载:「政和四年……并奉承俱入内藏库……大食国蔷薇水虽贮于玻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洒着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宋史·大食传》记:「来献蔷薇水二十琉璃瓶」,玻璃纸槌瓶极有可能为诸记载中所言琉璃瓶之一。此外,北宋初年东南亚沉船出土了不少纸槌瓶残器,故猜测海运应为纸槌瓶传入东亚的管道之一。而从中国境内出土的器物可辨,玻璃纸槌瓶最晚于十一世纪初便已进入辽国境内。北宋后琉璃纸槌瓶逐渐被取型用于瓷器烧制,而以瓷器仿制玻璃器的记载可见于《新校本北史·列传》卷九十:「何稠字桂林,……善琢玉。稠年十余……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时中国久绝琉璃作,匠人无敢错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自此,纸槌瓶成为一种仿西亚玻璃器而来的中国器物类型。

此瓶形制、釉色均仿自宋瓷,形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件极为相似,盘口,直颈,折肩,直腹下微敛,式样雅致,颇具古风。通体施仿哥釉,其上「金丝铁线」古意盎然,韵致非凡。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所载「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两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其中「铁骨哥釉」即为此例。不施复杂曲折的设计,简约质朴中透着「静为依归」的寂寥。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更添意蕴。

7:清雍正仿哥釉饕餮纹贯耳方壶,尺寸:高46厘米,估价:RMB 4,800,000 ~ 6,800,000,成交价: RMB 6,210,000 ,成交时间:2018.07.15,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唇口、束颈、垂腹、高圈足,颈两侧对称置长方形贯耳。器身内外和足内均施仿哥釉,釉层较厚,釉面满布黑色开片纹,足端施黑色釉,以摹「紫口铁足」之貌。双耳处一周雕刻仿青铜器饕餮纹,并施深棕色釉,其下出一周凸弦纹。足圈外撇,足底规整,施黑色釉。外底施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雍正一朝瓷艺精进,御窑厂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所出之仿古颜色釉,斑斓多彩,成就空前绝后,这一切与胤禛的喜好情趣密切攸关,其对宋器的钟情源于独特的传统文人情怀,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典范。因自身特有的际遇铸就出高雅而恬淡的艺术品味。雍正皇帝在摹古之中深深融入自身的审美要求与对古物本身的理解,所得摹作乃经其亲自化裁而成,自然流露出浓厚的赵宋遗韵。胤禛的感悟和追求最终得以实现有赖于当时唐英榷陶下的御窑厂。彼时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烧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独步一时。他按照胤禛发来内府典藏的宋官旧物,对照临摹,以求胎釉、气韵之一致。其中对哥窑之摹造尤为精绝,颇为胤禛所钟情。雍正十三年乙卯冬月,唐英在其研陶心得——《陶成纪事碑》中记「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以志大概。……一仿铁骨哥釉,有米、粉青二种,具仿内发宋器色泽。」于此将「铁骨哥釉」列于诸类仿古色釉之第二位,仅次于官釉,可见君臣二人对其重视程度之高。本品之釉色应属前述铁骨哥釉者。古拙而硬朗,双耳处一周雕刻深棕色釉仿青铜器饕餮纹饰,使得造型上起伏变化,点睛之妙。对宋哥器物的形制来源 与审美感受,明人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上卷•「论官哥窑器」作如是评述:「论制如商庚鼎、纯素鼎、葱管空足冲耳乳炉、商贯耳弓壶、大兽面花纹周贯耳壶、汉耳环壶、父己尊、祖丁尊,皆法古图式进呈物也。」、「故余每得一睹,心目爽朗,神魂为之飞动,顿令腹饱。」胤禛深谙其妙,特别强调造型之美,追求朴拙之意。故本品釉古雅厚润,纹片舒朗自然,颇具旧迹。雍正一朝与本品相同者见故宫博物院珍藏清雍正仿哥釉贯耳穿带扁方壶高为47.5厘米,于2017年12月故宫博物院延禧宫配殿展出。并出版《哥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窑瓷器荟萃》2017年,页280,图137。颈部同样以深棕色釉仿青铜器饕餮纹饰装饰,工艺手法一致。细微区别在圈足外墙两侧多两个方形穿带孔。另一同饰而异形者见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古铜纹方尊,展于2009年台北故宫「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肩部同样以饕餮纹一周作衬。此特色为雍正高级御瓷的一贯风格,同时每一品类制作数量极为有限,甚至只有孤品一件亦不足为奇,本品亦是仿哥釉的代表作之一。其取法宋哥,古雅隽美,色古而宝光内蕴,质朴而莹润凝厚,以达气韵神髓相似之境,体现了雍正瓷器工艺绝古烁今的艺术成就。

8:清雍正仿哥釉铁锈花兽面纹狮耳方尊,尺寸:高24.3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5,635,000 ,成交时间:2012.09.1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三十一期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件作品整体为方形,唇口短颈,肩腹一体,足墙外折,其造型应取法自上古青铜器,整器线条由两个折角和一段圆弧组合而成,看似简约,但实际成型难度极大,业内俗语“一方抵十圆”,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此类方器制作的艰难。尊内外壁施仿哥釉,其釉色不同于《陶成纪事碑》中所提到的米黄、粉青二色,而是传世雍正仿哥釉器物中另一种较为常见的釉色---青灰色,釉面开片大小适中,纹理和谐自然,汲取了“金丝铁线”和“百圾碎”两类传统哥釉的特色。器物足端涂有铁褐色护胎釉,以仿宋器铁足之意,这体现了雍窑瓷作注重细节的工艺特点,而这种对仿宋器物底足的处理方法也从此成为定式,流传后世。尊底心以青花书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识字体色泽深沉,笔画清晰而稳健。本尊最为抢眼夺目之处在于其颈部、上腹及足端装饰的三组铁锈花纹饰带,其中上下两条较窄,腹部一条最宽,三组铁锈花均以回纹为地,每组纹饰带的四面分别雕琢一组相对而视的螭龙形象,其中上腹部主题纹饰带正面双螭之间雕饰有一个蝉形兽面形象,两侧面则各凸起一个狮首衔环。整器纹饰选材也来源于上古鼎彝,所采用的刀法并不以细腻工整取胜,而是竭力突出一种古朴而稚拙的意象,从而更加接近它所追崇的母体---青铜器。从造型、工艺、纹饰题材及款识写法等特征上来分析,本件作品应是雍正六年(1728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进驻景德镇御窑厂实际主理窑务之后烧制的。如果说之前的雍正御窑瓷作还带有些许康熙遗风的话,那么自唐英主理窑务开始,御窑厂从此渐渐走出了郎窑光环的笼罩,开拓了一个属于唐英的新时代。这段时期的雍窑瓷作不仅迎合了雍正皇帝对品质、细节方面无与伦比的严格要求,而且还将他崇古兼具创新的艺术理念转化为现实。本尊所采用的铁锈花工艺正是首创于此时。这种工艺的具体做法为先于胎体之上刻划纹饰,其上仅施铁褐色,而不再上釉,成器之后,其纹饰形象、色泽甚至触感均与青铜器几无二致,可以说是以瓷仿作青铜工艺的最高峰。目前所见采用此种工艺的雍正御窑器物,几乎均为仿哥釉器,这或许正说明雍正帝本人对于这种搭配自有一份情有独钟的偏爱。除了器物本身之外,本件作品的另一个珍稀之处在于它还保存了原配底座。底座为紫檀木雕琢而成,四角分别设计为兽头形象,其间以对称螭龙各自组成一个抽象的兽面形象,底座正上方对称雕琢一组狮首衔环,其意义显然是与器物两端的衔环狮耳相呼应。从工艺、题材等特征上判断,此底座应为本尊器成之后即专门为其量身订制的,二者历经近三百年颠沛流离而未曾分开,实在是幸事中之幸事。查阅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所发表的藏品图录及展览图录,仅见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与本品完全相同的器物。值得一提的是此件故宫藏品还曾于去年参加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联合举办的展览---《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从侧面说明了此件作品在故宫所藏雍正瓷器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南京博物院还收藏有一件与本品造型、尺寸、纹饰完全相同,但并未采用铁锈花技法的仿汝釉器,其纹饰凸雕于胎体,其上满覆仿汝釉。通过观察目前所见雍正朝瓷器可以发现,雍正皇帝喜好为一种器形赋予不同的装饰方法,如仿宜兴紫砂霁红、霁蓝釉菊瓣壶、仿唐三彩青花、单色釉双龙柄瓶以及十二色釉菊瓣盘等,这是雍正高级御瓷的一大特色,而具备此特色的器物烧造数量均极为有限,本品连同故宫、南博藏品即为其中一例。查阅所见拍卖资料,从未见相同器物现身,其珍罕程度绝非寻常御窑器可比,且本器保存状态完好,并带有原配底座,堪称无上珍品。

9:清乾隆仿哥釉莲瓣蒜头瓶,尺寸:高40.2厘米,估价:RMB 2,200,000 ~ 3,200,000,成交价: RMB 5,290,000 ,成交时间:2019.11.1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瓶蒜头口,束颈,鼓腹,卧足,体量硕大,气势恢宏。瓶口、颈及足端饰凸莲瓣纹,与乾隆朝青花蒜头瓶饰莲瓣位置相同。瓶周身罩哥釉,开金丝铁线,古意盎然。底足一周露铁黑色胎,以仿宋器铁足之意,底心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出现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宋人认为蒜头口可塞,瓶颈细长,可握持,瓶腹扁矮,可盛装,故称之为温壶,用作酒器。清代仿古之风甚盛,蒜头瓶亦在此时成为御窑的重要造型之一,烧造大盛。本品造型及装饰与常见雍正及乾隆朝蒜头瓶多有不同。常见同类作品多为唇口撇足,与汉代雏型接近。此瓶则为平口卧足,且尺寸比同类器高出许多,颇为少见。此外,本品除施哥釉装饰外,还于口颈及胫部浮雕莲瓣,这种装饰方法在单色釉蒜头瓶甚至是各类单色釉瓷器作品上都属少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与本品形制类似的雍正粉青釉蒜头瓶,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承关系,本品之烧造年代应为乾隆初年唐英督窑时期。

怎么挑选青釉瓷器?


怎么挑选青釉瓷器?“单色釉更接近宋代淳朴美学。”冯玮瑜谈感悟:收藏天青釉瓷器追求的是文人情怀

“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他有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瓷器,我想这是一件很难得到公认的器物。”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冯玮瑜如是表示,她有时候说话比较婉转,但在某些节骨眼点上,却又很笃定,这一点也许跟她浸淫拍场多年的经历有关。她说:“收藏天青釉瓷器是一种品位与文化的象征,追求的是文人情怀。”

只考虑流传有序的藏品

冯玮瑜是近年广东收藏界的“新晋”的资深藏家,说新晋,是因为她近年才逐渐出现在公开场合;说资深,冯玮瑜受其先生影响,从明清官窑器名品入手收藏,到建立以收藏简洁、耐人寻味的单色釉瓷器为主线收藏,已有多年,而从去年开始,更荣任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成为推动广州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色调清醇雅致的单色釉瓷器,是冯玮瑜的最爱。“单色釉更加接近宋朝那种淳朴的美学,目前我们收藏的单色釉包括红釉、黄釉、白釉、蓝釉、青釉等。”

目前,冯玮瑜几乎完成了黄釉序列的收藏,正追捧青釉序列。她喜欢用“序列”这个词,“有序而系列”成为了她收藏的关键词,她的收藏可以归纳为:拍场、专场、官窑、流传有序、多次上拍。

“我只考虑流传有序的藏品。渠道主要是大拍卖行,收藏专场更好。瓷器的存世量本来就很少,一般贵重的官窑瓷器都有流传记录。所以我基本不会考虑没有来历或流传记录的官窑瓷。”冯玮瑜笃定地表示。

冯玮瑜和先生每年都会在各大拍场投入大量资金,她因此也已成了各大拍卖机构的VIP级藏家。

收藏心得

并非每件天青釉都价值连城

目前,在冯玮瑜的青釉收藏中,主要是清代仿汝窑的瓷器。“一生能拍得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瓷器的机会不多。”她说目前在拍场上碰到较多的主要是“清三代”仿天青釉的藏品。“这个时期仿制得非常好,尤其是乾隆时期,是另一个高峰。除了会仿釉色,更重要的是清代也追求宋代的神韵,既符合了宋代文人的美学概念,也不乏清代的精细。”

冯玮瑜回忆,曾经在一个拍卖会上见到一个乾隆年间制的,带盖子的葫芦瓶,保存非常完好,通常来说,能把这么小的盖子都能完好地保存下来,非常少见。她当时就想着要拍下来,但是现场竞拍的人较多,来来回回,完全超出自己的心理价位,最终,在“差一口价”的情况下被别人拿走了,非常遗憾。

后来在另一个拍场上,她又见到了类似的葫芦瓶,但没有盖子,瓶体保存非常完整,她那一次下定决心把它拍下来,最后虽然超出了自己的预算,但最后还是拍了下来。

在她看来,青釉是儒家、道家思想的结晶,非常纯洁、质朴、简洁,没有花哨,耐人寻味,其他彩色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她始终认为青釉这种美学价值从宋代到现在,都代表着瓷器的最高审美标准,非常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

“虽然清代的瓷器在工艺上可以做到非常繁复,但天青釉这般纯粹,则更为难能可贵。可以说,收藏天青釉瓷器,是一种品位与文化的象征,追求的是文人情怀。”但冯玮瑜补充说,并非每一件天青釉都价值连城,具体也要看器形,有的器形是日用瓷,碗碟之类,由于存世量较大,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当时的使用地位也不高,而级别较高的则是陈列器、礼器和祭器,再高级别一些就是把玩性质的小把件。

投资建议

初入门应该追求买对,而不是捡漏

“如果说要专门收藏天青釉,也许可以有很多,但几乎都不可信。”冯玮瑜说,收藏最重要的是机缘。曾经有朋友花了数千万元买了两百多件“北宋汝窑”的瓷器,邀请她前往交流,但由于史料记载,现今有录可循的传世之器极少,且多为博物馆所有,流传到民间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她听到朋友介绍后立刻婉转拒绝。

“存世得到公认的才几十件,他却能收藏两百多件,而且是完整器,这个(是真品的)可能性很低。”她认为,在做收藏的时候,不能过于轻易相信故事。“我从来不相信捡漏,真有捡漏机会,也是专家先捡,也轮不着一个初出茅庐的爱好者吧。初入门追求的应该是买对,而不是捡漏,哪怕买贵了!”

梅子青瓷器有哪些特点?


梅子青瓷器有哪些特点?坊间把玩瓷器者,皆知有龙泉窑。龙泉窑者,以南宋所出者为贵。关于龙泉窑有文献称,“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

其中的弟窑产品,“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有所谓“梅子正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莹澈剔透”之说。南宋时期生产的龙泉窑梅子青也属凤毛麟角,求之难得,所以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建国后,龙泉青瓷重获生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龙泉青瓷技艺和青瓷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青瓷工艺、品质、风格达得到了很大发展与提高,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仑的佳作。但现代技术与工艺,总是很难再现南宋龙泉窑产品特殊的艺术魅力与独有神韵。因此破解南宋龙泉窑技术密码,再现龙泉青瓷神韵,一直是龙泉现代青瓷艺人的梦想。

青瓷艺人赖建和,出身青瓷世家,又具现代技术思维的良好素养,悉心钻研究青瓷工艺技术几十年,独辟蹊径,深入体会古代工匠的思维方式与技术条件,经千百次试验,终于把握了南宋青瓷技术的科学规律,破解了青瓷工艺中难度最高的釉料密码,重构了梅子青釉料的古老配方与特殊制作工艺,重现了失传800余年的龙泉窑梅子青梦幻般的传奇神韵。

业内人士解释说,梅子青釉色以灰为基调,灰中带蓝,闪绿,釉层肥如凝脂,釉面温润莹澈,釉下气泡少且透明、均匀。从传世品看,真正釉色纯正、施釉均匀的梅子青珍品极少,常见的多是淡青绿色、豆青色、灰青、靛青、虾青、墨绿青、月白青等青釉。烧成原矿土釉梅子青瓷器的过程,因釉质、釉层、釉色和烧成气氛不同等变化无穷的诸多原因,开成机理十分复杂,虽有规律却无定式,是一个复杂多变难以稳定控制的过程,所以即使破解了梅子青釉料的传统技术工艺,也只能偶尔烧制出致臻致美的梅子青。

梅子青技术得以恢复,再现龙泉,对于推动龙泉青瓷工艺的发展,提高龙泉青瓷的艺术品味,激发瓷器爱好者的收藏热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釉瓷器值钱吗


青瓷原先是由于技术落后的无奈而产出的,之后才逐渐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慢慢进入广泛大众的视野。在商朝刚烧制瓷器的时候,青瓷还比较粗糙,那时叫“原始青瓷”,后面随着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在东汉时期制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青瓷。

青瓷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被喻为陶瓷的“青春期“,洋溢着着青春的气息,散发着诱人的独特魅力。这个魅力在唐代至两宋,绵延不绝。而且,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中,除了定窑,其余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都属于青瓷。青瓷文化博大精深,与现时主流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散发着多维度的美感。

古时,青瓷的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在原有自然界的色彩上不断尝试创新,另一条则是向玉石的质感迈进。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不同朝代崇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匠人信奉不同的哲学。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匠人会让青瓷往玉石的质感去发展;崇尚道家思想的匠人对于青瓷的审美却会偏于自然美,所以青瓷之道,以自然之美为美。

青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点典型意象的一环,充分呈现出了中国匠人的智慧之美,诗意的生活之美,和东方的精神之美。

在颜色上,青色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自然生命从萌芽到结果都在青色中完成,这样一种用色彩来表示的艺术手段让人赏心悦目。优雅、深沉、含蓄的青色,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赞扬。

在装饰手段上,早期青瓷以简单记录文字为美。后来,匠人慢慢用细竹签在瓷器上精心刻画,细致纤巧的笔描绘了诸多灵秀山水,让人叹为观止。更有甚者,还能在薄如卵壳的胎体上,刻画出生动形象的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等。

在质感上,青瓷晶莹温润,类冰似玉的美妙之感也让人深深着迷。无纹无饰、朴素无华的素色瓷,晶莹中略带透青色,像山川湖泊一般,给人清新透润之感。宋代的青瓷中,还会出现开片裂纹,浑然天成,十分独特自然。

所以,青瓷目前也是公认的独具魅力,有超高价值的收藏标的之一了。更值得称赞的是,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共享青瓷之美。

龙泉窑的特点和收藏价值


作为宋朝六大窑系之一的龙泉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主要产于浙江省的龙泉窑而得名,在我国的三国两晋时期开始成立创烧,清朝时期龙泉窑结束了烧制,生产瓷器的时间长达一千六百多难,是我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作为烧制时间如此之长的一个窑系,它烧制的青瓷工艺是数一数二的,在北宋早期之前的产品受到的越窑、婺州窑的影响较大,胎质较粗、胎体较厚且釉色呈现为淡青色,釉层较薄,在其装饰上刻花、划花较少,流行贴花、浮雕等新方式。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窑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虽胎体较为的厚重,但是其烧制出的瓷器较为的规整、釉色由淡青转换为青黄色,产品类型较为的丰富,有碗、盘、杯、瓶等类型,在其装饰的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等新纹饰,图案上有花卉、飞鸟、鱼虫以及婴戏纹等。

发展至南宋时期的龙泉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龙泉窑的青瓷进入鼎盛时期,粉青、梅子青釉是南宋龙泉窑烧制的青瓷釉色之美推到了鼎峰。烧制出的青瓷主要为胎薄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质量尤为的好,而烧制的类型也更加的丰富,有碗、盘、盆等基础性的家用器具,还有笔筒、投壶、水注等新类型出现,可谓是应有尽有。

元代的龙泉窑则是发展规模最大、占地面积最大的,烧制出的胎质较为的粗糙、釉面较为的光亮,但是其润度较低。其装饰的技法上有划花、印花、堆花、镂刻等多种类型,生动性较强,纹饰题材较为的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等出现,还有进行文字装饰的瓷器,特色感十足。

龙泉窑瓷器烧制出的风格差异较大,工艺水平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北宋时期,以胎骨较厚、胎土淡灰、釉的玻化程度较高,主要是模仿;而南宋时期的瓷器稳重大方、厚重感十足却不失秀丽之美,器型较为的丰富多样,艺术感较强;元代时期烧制量较大,器型以高大、胎体厚重为主,釉色上呈现为白中带灰或淡黄,粉青中带黄绿,光泽感较强,宋朝龙泉窑是青瓷工艺历史的艺术高峰,并且将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发展的淋漓尽致,犹如璞玉般,深得人心。

宋朝时期瓷器的繁荣与其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龙泉窑也结合了南北的技艺,迅速的走向了成熟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工艺都是非常之高的。

影青釉瓷器价格


瓷器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更是我国政治、经济交流的使者,早在尧舜禹时期我国就有着瓷器的身影,只不过那个时期的瓷器是陶瓷,在其后的春秋战国时候我国的瓷器有了初步的发展,到了我国古代的唐宋元明清时期是瓷器发展的繁荣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瓷器百家齐放、百花争鸣,各自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瓷器是在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一种瓷器,它是汉族人民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它就是影青釉瓷器。

影青釉瓷器这一名称是对我国古代宋朝时期景德镇所烧制的具有着独特风格的瓷器名称。因为影青釉瓷器的釉色是介于青色与白色之间,使得它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在加之它的瓷胎及其的薄,在瓷器上所刻划的花纹在迎光照时内外都可以观看的到,所以被称为影青釉。

影青釉瓷器的釉色在目前的市场上大都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瓷器瓶身白中闪青色,厚处带深绿色,整个瓶子看起来晶莹剔透、温润细致,白亮透彻,也因为它有着这样的特性古人们将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也同样因为它自身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着极强的艺术观赏性和其艺术收藏价值,深受陶瓷收藏者的喜爱,这也使得他的市场价值逐年增高,早在2017年是影青釉刻花花口瓶就以三百二十二万的高价所被拍卖,影青釉铁锈斑虎溪三笑温壶则在2018年1月时是以四百九十八万的高价所被拍卖。

那么影青釉瓷器的另一类则是一种在器物四周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将其称之为“点彩”。在宋朝时褐色点彩位置随意、自然、面积一般较小,在所加绘彩色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浓淡区别,一般在瓷器瓶身上中心处最浓,呈铁斑色。这就使得所描绘的瓷器十分具有其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价格也随之相对来说较高,就目前的市场看此类影青釉瓷器的价格大都是在两百万到五百万之间,更有佳品是在千万以上。由此可见影青釉瓷器还是十分具有其收藏价值的。

也正是因为它有着极强的收藏价值,一些不法商贩看到其市场价值就伪造出许多的赝品在市场上所流通,所以收藏们在收藏其影青釉瓷器是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以防被骗。

汝窑天青釉瓷器


汝窑天青釉瓷器是我国现在存世量较少不超过60件,较为珍贵的一种瓷器。宋代时期出现了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而汝窑位于五大名窑之首,被南宋叶寘称为“汝窑为魁” ,另一个南宋人周煇也对汝窑发出了“近尤难得”的感叹。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也是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汝窑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在北宋是仅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只烧造了20年左右,它用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般美妙,温润古朴,南宋时就有文献记载说汝窑在当时就十分难得。宋元明清以来,汝瓷都被皇宫深藏,视若珍宝,民间因此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

天青釉作为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形容的正是这种天青釉。另有宋汝窑的天青,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色调较稳定,多数釉面无光泽。还有景德镇窑的天青,始于清康熙,呈淡灰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以钴的化合物为着色剂

北宋时期的天青釉立佛,佛身脚踩祥云,脸型圆润且有光泽,细细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双耳垂肩,面相和蔼慈祥,身穿袈裟,衣褶犹如瀑布般流畅,两手相握于衣袖之下,微笑的眼神、上扬的嘴角,无不传达出佛家的慈悲济世之善心。此件汝瓷作品,釉色天青,器型端庄,装饰简洁清新,品相保存完好。既没有精美繁丽的雕饰,也没有艳彩浓抹的图案,凭借敦厚、秀丽的风格,流畅、简洁的造型,晶莹透澈的色彩独树一帜,展示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可谓是北宋精湛的制瓷工艺同佛教的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宋代的汝窑瓷器,以其典雅的器型和通体布满天青色的特点,深得宋代以及后代的文人雅士、收藏者所喜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与樽搭配,是瓷器中的奇事珍宝。这件承盘通体布满了天青色的釉面,釉面有细碎的细纹,被称之为“蟹爪纹”。底部有五个细小的支钉,这是典型的支烧工艺形成的痕迹。樽是商周期间,青铜器的一种常见器型,一般樽和盘是搭配出现的。在樽用来盛放美酒等液体,在盘中放冰块或热水,对樽中的酒或液体进行加温或降温处理。就像我们后来使用来烫酒的酒壶一样。

宋代的汝窑天青釉瓷器可谓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由于北宋末年,金兵的入侵,使得皇宫中珍藏的珍宝和大量的瓷器,受到了破坏,因此能够以完整的流传到后世的少之又少,所以现在市面上存在许多的仿制汝窑天青釉瓷器,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梅子青釉瓷器的特点和收藏价值》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梅子青釉瓷器的特点和收藏价值》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青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