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瓷砖的制作 > 导航 >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瓷砖的制作 瓷砖制作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2020-11-26

瓷砖的制作。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小编推荐

南宋官窑装饰方法与纹样特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件陶瓷器,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其他用品,人们都会想到给予装饰使其艺术化。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里,先民们制造陶器时,也末忘记给它们装饰一下。陶瓷器装饰的手段很多,有堆塑、捏塑、刻花、印花、划花、锥刺等等。陶瓷上的这些装饰,无论从题材内容上说,还是从表现手法上说,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或那一地区的风格特点。南宋官窑从设立到停烧,自始至终属于南宋皇家御窑,其制品的形制、釉面品质、釉面呈色及釉面装饰都决定于宫中意愿,器形图由宫廷画师按皇上喜爱的图谱设计,并按产品的不同用途制作。南宋各代帝王多文才少武略,对南宋官窑瓷的要求几乎到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的地步。经多次上釉多次烧成的薄胎厚釉多层结构的青瓷,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瓷器中的奇苗。 南宋官窑青瓷是一种以釉面的色泽、质盛和纹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色釉瓷。釉面纹饰以釉自然产生的裂纹为基础。少量器物的胎体表面有浅浮雕、搂雕和堆贴装饰。南宋官窑瓷的釉色变化风情万种,从青蓝、青绿、青灰到青黄、米黄、蜡黄等各种各样的颜色,丰富多彩,至于何种釉色最美,则要由使用者的兴趣爱好而定。古人有“粉青为上,月白次之”之分,但从历代宫申传世的器物看,釉色并非只有粉青和月白两种,淡青、青灰、米黄色的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见,南宋官窑的釉色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十分丰富的。南宋人追求的是自然美,这是美学申的最高境界。南宋官窑瓷釉面质感是中国历代名窑名瓷申最具玉质盛的。这种玉质盛主要产生于厚釉多层结构。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釉中多层釉申间层聚集大量的微晶和部分气泡。从而使光线入射到釉表面时产生多重的漫反射、散射等光学现象,表现出与硬玉内多结晶结构相似的光学性能,因而达到了瓷釉玉质感的奇妙效果。玉器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睬,南宋小朝廷立国初需大量的玉质用器,但江南又缺少玉料资源,不得不使用瓷器代之,而南宋官窑不论从色、质都达到了替代玉器的效果,这就是南宋宫廷大量使用官窑青瓷的原因。关于南宋官窑瓷釉表面开片纹饰的特征,这原本亦是青瓷制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当坯体进人龙窑内加热、高温烧成,停火后封窑。自然冷却至室温,釉面裂纹是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产生裂纹的本质原因是胎、釉经高温烧成后其胎、釉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冷却时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胎、釉间产生应力,使釉层产生裂纹。这种裂纹是古陶瓷生产中经常产生的一种现象,或者说,在当时制瓷水平下是一种尚无法控制的工艺缺陷。从西晋的越窑青瓷、唐代长沙窑到宋代的汝窑、钧窑、龙泉窑等都有这种现象。这种缺陷后来被用来作为南宋官窑青瓷的釉面装饰,不能不说是南宋人的一大发现。由于这种釉面裂纹的形成肌埋比较复杂,影响其纹片形态的因素除了胎、釉本身配方外,还与施釉工艺、釉层厚度、烧成温度、高温下冷却速度等有关。因此,要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两件釉面纹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件好的官窑瓷变得十分珍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人的文献记述中,并没有把这种釉面产生的纹片奉为至宝加以喧染,而仅仅是当作一种自然美的组成部分。常见的纹片多为自然形成,有的纹细似丝。有的里外两层开片,呈冰裂状,亦称冰裂纹。有的开有大片,有的开有小片,亦有的不开片。一般是厚胎薄釉的釉面呈细裂纹,薄胎厚釉的釉面呈大纹片。米黄色瓷多为单层釉,开片细密。厚釉多层釉结构多为粉青或淡青色,开片稀疏。关于南宋官窑瓷另一个特征“紫口铁足”,亦有人认为是一种人为的刻意装饰。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记载:“官窑在凤凰山下,其土紫,姑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个,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成不及此也。”把“紫口铁足”现象作为南宋官窑瓷的一种人为的装饰,这是一种理解的误区。“紫口铁足”的记述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文献申,值得注意的是 “紫口铁足”现象并没有在宋人文献记载申作为特证加以描述。历代仿品为了达到这一 “特征”效果,特地在器物烧成前的口与足上涂上一层含铁量高的涂层,人为地造成 “紫口铁足”的装饰效果。从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并非所有的南宋官窑瓷都具有这一特征,有许多器物是没有这一特征的。特别是早期一些小件日用器采用支烧方法。底足裹釉,无铁足现象。从南宋官窑瓷独特的制瓷工艺技术的角度分析,南宋官窑多为黑胎,这是产生“紫口铁足”的内因。有的器物的口沿修埋成“人”形,胎体又较薄,上釉时不易挂住釉,高温烧成时釉面出现液相,口沿的釉自然流动的现象,造成口沿釉层减薄,使胎色影露,烧成后便出现 “紫口”。至于 “铁足”,是指黑胎青瓷的胎体中含氧化铁量较高,器物刮釉露胎部分圈足在烧成后呈现铁灰色,即"铁足"现象。由于南宋官窑器中有许多为大件产品,最大的尺寸超过40厘米,加之采用多层釉工艺,釉层丰厚。用支钉支烧,高混烧成时,支钉的高温免荷强度不够。因此,装烧方法也由早潮的支钉支烧改成垫饼垫烧,所以与垫拼接触的器底或圈足底端的釉层必须刮去,烧成后无釉部分的胎体因经二次氧化变成铁灰色,通称“铁足”。后代人用含铁量高的泥浆水刷涂器口和底足的方法人为地制造 “紫口铁足”的装饰效果,这正好作为鉴别真假的依据。

端砚的特点、形成、砚坑、简史和制作


苏轼从星砚

一、端砚定义

端砚,是采用肇庆市行政区域内适合研墨的石头经过加工,具有研墨功能的砚台,肇庆市古称端州故而称端砚。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380多年。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证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二、端砚石特点

石质细腻、滋润,发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石品花纹丰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等特点名列中国石砚之首。硬度适中;端砚石硬度为摩氏(2.8至3.5),比墨条的硬度(2.2至2.4)稍硬,但比刻刀的硬度(约5)低1倍左右。致使端砚下墨快、易雕刻。不吸水;端砚石显孔隙率小、饱和吸收率低,说明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开型或小开型裂隙不发育,使砚石蓄水不涸。

苏轼从星砚(背面)

三、端砚石的形成

端砚石属沉积岩,它的原始母岩形成于4亿年前泥盆纪中期。当时肇庆一带以西是海洋,当时大量沉积物聚集在这一地带,古陆风化剥蚀下来的大量泥砂被河水带到滨海岸停下来,按比重和粒级的大小依次堆积成层,从端砚石的原始物质聚集到变成可以制作端砚的端砚石矿,经历了4个阶段。

一、物质聚集阶段:紫(绿)砚石的原始物质来源于肇庆东南的古陆。风化剥蚀作用将古陆岩石分解成为碎屑物和金属离子,部分矿物如白云母等被水溶解成为胶体,雨水将这些物质搬运到河口三角洲和滨岸,其中呈胶状的泥质则聚集在潮坪区,并与混入胶泥中的少量石英碎屑,有机质及其它铁、镁、钙、硫等元素沉积下来,这就是紫(绿)砚石的母岩物质聚集阶;

二、深埋成岩阶段;地壳不断地在运动、升降,经过数次反复的物质集后,到了泥盆纪晚期,大约距今3.6亿年上下,肇庆这个地方开始变成浅海,后又经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等地质时代的不间断连续下降沉积,中间约经历了1.7亿年,主要沉积物有碳酸盐类、砂,()等,这时紫(绿)砚石母岩深深地被埋在地下,总厚度达3000--5000米,深埋地下的砚石母岩,初始时,环境温度不高,压力不大,沉积物内的厌氧细菌使有机质腐烂分解,产生H2S、CH4、NH3、CO2等气体,将变价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低价硫化物,如高价铁(Fe3+)被还原成低价铁(Fe2+),胶泥脱水变成软泥,水的矿化度增高,介质使酸性氧化环境转变为碱性还原环境,在此情况下,胶泥中的物质重新进行分配组合,再经压缩结晶,生成水白云母和白云石等矿物,最终固结为含铁或含铁含砂的水白云母型泥质岩以及以白云石为主的泥质白云岩(绿端石)。

第一、二阶段形成的砚石石品花纹有青花、石眼(原型)、火捺(原型)、天青、鹧鸪斑、黄龙、翡翠纹、彩带、虫蛀(原型)、金星点、同心纹、五彩钉等。

三、褶皱隆起变质阶段;地质学上所称的变质作用,指的是地壳中的岩石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液充填及交代等内动力的影响,以致它们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有时甚至还有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肇庆这个位置在距今约2.31亿年的时候,海水退出成为陆地,深埋地下的泥盆纪等地层亦开始上升,并发生断裂。距今约1.44亿年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地质学称燕山运动),将泥盆纪等地层褶皱隆起成山,还有深部的岩浆往上涌,使地壳受到强烈挤压,较软的岩石产生劈理、矿物重结晶,如水白云母重结晶为绢云母,含矿物质的岩浆汽水热液沿已破碎的岩石裂隙充填,形成细脉。

这个阶段形成的砚石花纹有蕉叶白、冻、冰纹、冰纹冻、银线、玉带、玉点等。

四、表生成岩(矿)阶段;表生成岩(矿)作用,地质学又称“退后生作用”,是紫(绿)砚石形成的重要阶段,指沉积岩层被地壳运动抬升至地壳表层后,在潜水层层面以上发生的胶结交代,以及其些物质再重新聚集的作用阶段。水的作用和强氧化环境使砚石发生变化,低价铁矿物大部分转为高价铁矿物,如菱铁矿、黄铁矿绿泥石转变为褐铁矿、赤铁矿,钛变为白钛石等,并形成新的砚石花纹,如鸲鹆眼、鸡眼、石皮、金线、铁线、玫瑰紫、铁捺、油涎光、虫蛀、硃砂钉以及绿端石中的木纹、山水纹、水草纹等。

端砚石分紫端、绿端、白端三种,其中紫端石为富铝、钾、铁的硅酸盐类岩石。绿端石和白端石为富钙、镁的碳酸盐类岩石。紫端石和绿端石形成于同一个泥盆纪。白端石形成于比紫端石晚7000万年石炭纪。

紫端石的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类的水白云母以及由水白云母变质的绢云母。还有少量的铁矿物、高岭石(?)和石英碎屑。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菱铁矿、绿泥石及褐铁矿等。砚石中含微量的白云母碎片、长石碎屑、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

白端石就是白色的端砚,产于肇庆七星岩,地质图上为壶天灰岩。白端石属碳酸盐岩,为准同生泥晶--粉晶白云岩。岩石呈白色或浅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98%,方解石等。

绿端石主要由白云石组成,次为水白云母、石英碎屑、磁铁矿、方解石等矿物。

端砚石眼是生长在砚石中,形状似动物眼晴的球状石核。原型为绿色豆粒沉积作用形成,地质学称豆粒构造,中心一粒为铁矿物,外壳包裹不含磁铁矿和赤铁矿等铁矿物的绿色粘土。颜色晕圈于砚石形成的最后阶段因中心铁矿物氧化,铁质扩散浸染作用形成的。眼的基本特征是球状,由球体和核部的瞳子,边缘的眼皮三部分组成。端砚上的自然球形点,其外形、大小等均与鸟、猫、鸡等的眼很相似,古人将它称为石眼。长期来,人们在赞扬端砚石质的时候,对端砚上的石眼也大加赞赏。端砚上的石眼,硬度稍大,有碍于磨墨。

四、砚坑分布及主要砚坑

端砚自唐初开采至今,断断续续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开采。清代开采的砚坑最多,据清道光何传瑶《宝砚堂砚辨》记载,约有70余处。现在可找到具体位置并在国家地形图上定位的新旧砚坑口约有42处,目前在开采的砚石有十多种。端砚石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段:一是西江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即端溪水以东地段,连绵10多公里,端砚最优质的砚石主要集中在这一带,主要砚坑有老坑(又称水岩、皇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罗蕉、绿端、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二是西江羚羊峡北岸的羚羊山,主要砚坑有龙尾青、木棉坑、白线岩(内有二格青、青石、红石)、有冻岩。三是肇庆市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从西至东,连绵30公里,统称宋坑,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绿端等。四是鼎湖沙埔斧柯山以东地段,连绵约30公里,这里有丰富的砚石资源,砚坑众多,除典水梅花坑、绿端外,统称为斧柯东。五是开采于七星岩的白端,白端石开采于明代,不发墨,常作朱批之用,因七星岩是风景区,禁止开采。

老坑又称水岩、皇岩,位于西江羚羊峡斧柯山南岸山脚,离西江约200米,位于端溪矿区最低处。据说唐代中期就已开坑取石,至今断断续续开采了1200多年。老坑现有新旧两个洞口,旧洞口高约1米,该坑自开采以来曾多次塌方,清末已停止开采,1972年由肇庆市端溪名砚厂重开,洞深100米左右,内分大西洞和水归洞。1976年由国家轻工业部投资在旧洞口以南30米处另开新洞口接入,洞高1.82米,宽1.8米,安装有轨道翻斗车,用于运石料。据测量,新坑口标高20米,地下已形成一个连续长200多米、斜深约100米的采空区,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负56.87米,运输洞口往下垂深76.81米,相当于西江正常水位(约5米标高),以下61.87米。矿体厚度约0.80米,优质石肉厚约0.30米,20世纪90年代,大西洞和水归洞已连成一片。因老坑位于西江水平面以下,每年到枯水季节方可抽水采石。老坑砚石质地为端砚众坑之冠,被视为“砚中至宝”。石质细嫩、滋润,叩之木声,有“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之优点,硬度为肖氏40--60。砚石呈紫蓝带青色;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冰纹、火捺、金银线、翡翠以及石眼等。2000年政府停止开采。

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宋坑:位于肇庆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带,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等,因均开采于宋代,故统称宋坑,矿体厚度0.5米左右。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宋坑砚石色泽紫如猪肝,凝重浑厚;硬度为肖氏40-60,优质的砚石细润,有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等石品。目前,仍在开采的有盘古坑、伍坑、陈坑和蕉园坑,洞深都在百米以上,其余的因资源枯竭而停采。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位于老坑之南半山上,距老坑洞约600米。坑仔岩新开的洞口标高为125米。该砚石坑最早于宋代治平年采石,距今9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有开采,因多次塌方,已停采100多年,1978年又重新开采,目前有10多个洞口,估计采空区长超过300米,工作面有几百平方米,斜深70多米。矿体厚度约0.80米。坑仔岩砚石质优、细腻坚实、滋润、青紫带红;硬度为肖氏40—60,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尤以石眼多称著。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3000多米的山腰上,在端溪矿区最高处旗顶下,坑口标高380米。分旱洞、水洞,有多个洞口。麻子坑于清乾隆年间开采,断续开采约240多年,后塌方淤塞而停采,1962年恢复开采。目前采空区长超过200米,工作面几百平方米,斜深50米。矿体厚度约0.60米,优质石肉不足0.30米,旱洞、水洞已连通,优质砚石已很少。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娇嫩、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0—60,石色青紫略带蓝,佳石中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以及石眼等,其中石眼碧绿。

梅花坑:宋代开坑采石,出自二个地方,一是岭羊峡以东的鼎湖沙浦典水村附近,古人称典水梅花坑。二是出自北岭山前村坑和蕉园坑。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只有中间一格石可制砚。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色苍灰白微带青黄色,硬度为肖氏40-60,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坑,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等名坑相比略为粗糙。仍不失为端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典水梅花坑采出的砚石多眼,眼中有点,大而晕重不分明;北岭梅花坑砚石色苍灰微带褐黄,眼多而无睛(无瞳子),眼呈米黄色。

绿端:绿端采石始于北宋,据《高要县志》云:“绿端石出北岭及小湘江峡(即现在的三榕峡),鼎湖山、皆旱坑。” 开采绿端砚石共有四处,最早在北岭山东岗坑附近,洞式开采,因砚石枯竭,人们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开采,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三是小湘镇大龙,为露天开采;四是鼎湖区沙埔镇,砚石成块状,散落在几平方公里的山地上。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硬度为肖氏45-63,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

宣德岩:开坑采石于明宣德年间,故得此名。其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也较细腻,幼嫩,仅次于坑仔岩和麻子坑,宣德岩之佳石与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不相伯仲。但宣德岩砚石多断脉。较难采,佳石亦不多,故目前基本上停止开采。

斧柯东:斧柯东砚石是开采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斧柯山东麓一带砚石的总称,斧柯东砚石资源较丰富,有十多个品种之多,其中不乏一些优质砚石,石品花纹有冻、火捺、石眼、彩带等。斧柯东砚石硬度略高,声音清脆,最早采于明朝,是端砚名坑之一有冻岩 位于羚羊峡以西的羚羊山的山岭上,在白线岩上方约70米,砚坑浅。砚石呈紫褐色,石中的冻带黄色,石内有好多由浅色晕圈构成的大斑点,连体斑点和无定形斑点。

白端:就是白色的端砚。白端石产自肇庆著名的旅游景地--七星岩内。白端石属碳酸盐岩,为准同生泥晶--粉晶白云岩。岩石呈白色或浅灰白色,有红丝纹和乌丝纹。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98%,方解石2%,硬度为肖氏55-77。石质细腻、坚实,不发墨,常作批朱之用。白端石开采于明代,因七星岩是旅游区,20世纪60年代后禁采,故白端石砚十分稀有。

古塔岩:位于坑仔岩之南,屏风背附近。古塔岩石色凝重,紫色稍带赤,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色彩有变化,不单调,且看上去油润生辉;石质娇嫩、坚实、滋润;间中会发现石眼,并且有佳眼,但甚少有火捺、蕉叶白等。古塔岩砚石一般可作雕花砚材,后因石源沽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在鼎湖沙埔斧柯东开采。

白线岩:白线岩位于羚羊峡北岸羚羊山的山岭上,岩洞内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低档的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质优之青石时有火捺,亦可作砚材。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

朝天岩:位于宣德岩附近,开始采石于清康熙年间,由端溪水拾步登麻子坑,朝天岩是必经之地,且两边距离相当。朝天岩洞不深,洞内宽敞,因洞口大且朝天而开,故名曰朝天岩。朝天岩砚石质地较细腻,砚石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

冚罗蕉:又名打木棉蕉,位于端溪麻子坑下方,与朝天岩与宣德岩同一石层。冚罗蕉开采于明代,20世纪80年代重开,现有十多个洞口,但产量不大。石质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5-65,发墨较慢,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象芭蕉叶的平行纹理,又称杉木纹,另有蕉叶白、天青、碎冻、火捺等石品,偶有石眼、金银线。

五、端砚简史

端砚始于唐、盛于宋、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天。端砚在唐代已经被列为贡品,历代帝王、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赞美端砚的诗词、著述、砚铭、传说、故事、对联、谜语、书画等,形成了完整的端砚文化体系。端砚是集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

1、唐代端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形多为箕形,还有八棱形、长方形的、方形等。

2、宋代的端砚实用和欣赏两者并重,形制比唐代丰富。据宋代叶樾《端溪砚谱》记述有50种之多。宋砚除了重视石质及石品花纹,亦重视雕刻。

3、元代端砚上承唐宋遗风,粗放而有大气,但发展缓慢,没什么创新。

4、明代端砚在设计、形制乃至雕刻方面远远超过前代,砚形、砚式趋向多样化,题材广泛。明代端溪名坑砚石的开采比较齐全,不少优质老坑(水岩)砚石被开采出来。在雕刻方面非常讲究,以浅刀雕刻为主,以细刻、线刻甚至微刻配合,明代端溪砚多在砚底、砚侧镌诗、刻铭、题款。

5、清代初期端砚也和其它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端砚砚材的种类、砚的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花纹的品评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新的突破。制砚工艺精致、刻工纤巧,甚至连配木盒装潢也都十分讲究,有的砚盒镶嵌美玉、象牙,或金线银线。嘉庆、道光之后,端溪砚石的开采已逐渐减少,端砚更多地由实用而成为单纯的文玩之物,成为摆设文房(书斋)中的欣赏品或珍藏品。

6、民国时期因为战乱,端砚发展基本停顿,只有个别作坊以雕刻端砚免强维生。

7、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20世纪60、70年代老坑、坑仔岩与麻子坑三大名坑的重新开采,直接促进了端砚生产的繁荣,端砚创作进入了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端砚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代的端砚题材十分丰富,人物、山水、花鸟样样都有,政治题材、历史事件、民风民俗各领风骚,文学名著、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也都在端砚上争奇斗艳。现代的端砚更强调收藏价值,讲求名家之作,砚形在传统的基础上,又以天然砚、随形砚较为流行。

六、端砚石品花纹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有独特的石质外,还有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石品花纹(又称石品)。这些石品花纹是由于某些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砚石中由白、青、蓝、红、褐、绿等颜色组成的各种图案,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端砚艺人们依据这些花纹的大小、形状,分别用与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称来命名,并巧秒地运用到端砚的艺术创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砚的价值。

1、蕉叶白:又称蕉白,是冻中的一种。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蕉叶白一般边缘较清晰,有细条纹,没有火捺环绕。

2、冻:是端砚中不同形态的白色绢云母扁豆体,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根据不同的形态质感和颜色,分为蕉叶白、鱼脑冻、碎冻、米仔冻、浮云冻、天青冻等。鱼脑冻因其形状如冻结的鱼脑而得名,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鱼脑冻一般为不规则圆形,四周有火捺环绕,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3、石眼: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它是含黄铁矿与赤铁矿的结核体。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2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好的石眼圆正完美,晕圈数层,中间有瞳,叫做活眼,无瞳叫死眼,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因石眼的形态美,很神,所以常将其置于砚堂以外,作为装饰使用。

4、天青:是优质砚石中呈现蓝黑色的石品。端石中的天青较为少见,难得,古人所谓:“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是上品天青。在端砚石中色青而微带苍灰,纯洁无瑕者谓天青,即恰如临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蓝微带苍灰色。它是端石的青花最密集之处,也可以说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间,由于各种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故说天青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也是端石中十分细腻、幼嫩、滋润之处。

5、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是有晕的银线,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质地细嫩,形态自然,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纹,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冰纹是十分稀有名贵的石品。

6、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是由微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细小斑点形成,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玫瑰紫青花等,是优质砚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7、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中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的冚罗蕉砚石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8、黄龙纹:俗称黄龙,其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灰混合而成。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黄龙纹多在坑仔岩中出现,利用的好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

9、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石品。

10、火捺:又称“火烙”,就是说在端砚石中有些部分出现好像用火烙过的痕迹,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者。端石的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色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常见有胭脂火捺、马尾纹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火捺等。

七、端砚制作概述

1、采石:是端砚制作的第一环。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的石质,故采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不可本末倒置。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因端溪石大多不抗震,砚石开采至今仍以手工开采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采石工人所使用的工具要因地制宜,根据端砚石的硬度、成分、厚度(页岩和板岩)而有别,以凿为主,每个石工必备三四十把,每天工作后都要修理或磨砺,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

2、维料:又称选料制璞。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等级,将有裂痕的、有瑕疵的、或烂石、石皮、顶板底板去掉,剩下“石肉”,这个过程要懂得看石,内行的维料石工能够“看穿石”,可以预测到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砚工还要根据砚石的天然形状用锤或凿成所需砚形砚式的砚璞,将砚石最好的地方留作墨堂,一方端砚石质的优劣都以墨堂之砚石作评价,鉴赏石品花纹亦放在墨堂之部分(石眼除外)。

3、设计:的目的是将砚石中的瑕疵变成无瑕,以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增加其艺术价值,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可以说是将砚升华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品的重要环节。

4、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需要创作设计和雕刻的过程。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故雕刻艺人要对砚璞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璞的石质,去粗存精,认真构思,并考虑题材、立意、构图、形制以及雕刻技法如刀法、刀路。端砚雕刻主要有深刀(高深雕)与浅刀(低浮雕)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通雕(镂空)等,名贵的砚石不雕或少雕,平板砚多为优质砚石。

5、配盒:砚石雕刻完毕,必须配上名贵的木盒。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用料很讲究,名贵的甚至用紫檀、酸枝、楠木、鸡翅等硬木。一般的有用坤甸、杂木,还有的用锦盒。砚与盒必须吻合,同时要考虑到木盒的干湿度,可能会整体收缩,砚盒本身要稍比砚石四周宽些,以便于砚石取出洗涤。总之配上盒子,能使端砚显得更加古朴凝重,更加名贵

6、打磨:这个工序一般放在配盒之后,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粗磨,目的磨去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幼砂纸,最好是一千目的水磨砂纸反复磨滑,使砚台手感光滑为止,最后是“浸墨润石”,过一两天后褪墨处理。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的效果。人们在选择端砚的时候,除了以水湿石察看石色,鉴赏石质和石品花纹外,还常用手按摸砚堂,(所谓手感)看是否细腻,润滑,这一切都与砚石的磨光有直接关系。

7、上蜡:将打磨好的端砚用炭火烤或水煮加温(现代用电炉、煤气喷枪加温),涂上点蜜蜡,既保护了端砚,又便于观赏石质。

八、如何选端砚和保养端砚

1、选砚:石质手感,工艺精细,造型,砚堂要平整;

2、养砚:把玩,不要放在室外,最好有盒子,不要用硬物刮花砚堂;

3、用砚:使要端砚研墨前要擦干净砚堂,避免尘土杂物刮花砚堂,现代端砚大都有上蜡,使用前要退蜡,传统用杉木炭粉沾水用稻杆擦砚堂去蜡,现代用洗衣粉、牙膏去蜡。用墨条研墨,手握墨条要垂直,研墨用力均匀,顺时针、前后推研墨均可。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


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

锯齿纹彩陶鼓 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彩陶鼓近鼓面处有一圈乳丁,以便蒙包兽皮。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其制陶业非常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防止缩釉的方法


釉层卷曲、结块、脱离坯体的现象一般称为缩釉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补救的办法的用湿海绵擦掉坯面上的灰尘。建立除尘间,避免灰尘落坯。若施釉需要适当增厚,可在釉料中添入少量(3%)的膨润土。釉下彩绘易产生缩釉缺陷,因为釉下彩绘的彩料类似于釉下留存了尘灰。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釉下粉料中混入少量的釉浆,或者少量的阿拉伯树胶。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因此,这类釉一般适宜在未素拍打的生坯上。为了适应在素烧坯件上使用,可在釉料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如煅烧过的粘土和瓷土以及方解石等非塑性原料量。加入的非塑性原料量等于减去了一定的塑性原料量。此外,用手指轻轻地摩擦干燥的釉面,使釉面变得光滑,也有助于消除一些釉面裂纹。在釉面干燥尚未达到要求时,加热过快也易产生堆釉的缺陷。 

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瓷器制作流程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一抔土是如何演变成一只造型多姿,釉色万千的瓷瓶的?瓷器制作都需要哪些程序?

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前辈们是如何用纯手工做瓷器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块领略一下,古代瓷器制作流程。

掘泥

制瓷所用的瓷土都要取材提炼。一般先依山采土,然后碓(dùi)舂(chōng捣制),并将其中色澄质细者用溪水淘洗干净,再制成砖状的不(dǔn)子(特指做成砖状的瓷土块,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待用。

中干泥

中湿泥

是决定瓷器材质优劣的关键所在。其方法是把瓷土放入缸中,以水浸没,再用木棍不断地搅拌分离杂质,接着用马尾细箩过滤;最后将泥水倒入下铺细纱布的无底木匣内;待水干后取出,并用铁锹翻动使之结实。

做坯

做坯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对于圆形器,用拉坯车拉坯而成;对于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则将坯泥用布包裹后,以平板拍成片,再裁剪粘合成形。

烧炉

乳颜料

画花盆

画坯犹如添衣,是体现陶瓷器自身美感的重要步骤。古代画坯,分工十分明确细致,“画者不染,染者不画”,另外还有锥工、雕工、镂工等。

一件青花釉里红的制作,就需要画工先将红彩画于器上,而釉外的青花边线是出自旋坯工之手,器底的题款则由落款工完成。

画花樽

上釉

入炉

打藤

装箱

承古创新的岭南陶艺巨擘——石湾窑综述


广东佛山石湾镇的制陶史源远流长,唐代形成的石湾窑场更开启了千年窑火不息的辉煌之路。明清时期石湾镇手工艺和商业极度繁荣,为国内四大名镇之一,石湾窑也步入高速发展期,瓷土、釉药的调配技术和制器能力突飞猛进,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创发生产体系。工匠群体的工艺史知识丰富、技术全面,既善于吸收历朝名窑的优点,尤以仿宋代经典见长,传承古制;也极富变革创新精神,开发出一系列本窑风格的新工艺。

石湾窑陶艺是岭南艺术的重要代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了广东人乐观进取、开放包容和勤劳务实的文化特质。自明代广州成为重要外贸窗口始,石湾陶也成为佛山最大宗的外销产品,远销海外,尤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广泛。

石湾窑集历代之技术大成,将颜色釉生产推到了陶史新高峰,尤以色彩斑斓的窑变钧釉类产品见著,世称“广钧”;也以造型、制作高超的艺术陶塑闻名于世。石湾制陶题材丰富,兼融文人品味、俗世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贴近大众民生,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雅俗共赏。其时民谚赞曰:“石湾瓦,甲天下。”后更进入宫廷,为广东朝贡特产名品,今天故宫尚存80余件清宫旧藏各色石湾窑的供摆件、文房器皿和造像等器物。

在南禅传播和岭南民俗文化的影响下,石湾陶艺具有浓重的宗教美术色彩,也展示了儒佛道和多种民间传统信仰的兼融共治。仙佛陶塑在石湾陶史地位重要。清宫就在紫禁城佛龛内供养36尊石湾罗汉像。广东省博所藏石湾窑藏品600多件中,宗教造像达60余件,如达摩、六祖惠能、八仙、和合二仙等形象。这类陶塑并不遵崇传统范式,富有世俗化和个性化特色,人物的脸和手、脚局部露胎,与作品中施釉彩的衣饰和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艺术感染力。

石湾手艺人的实践经验丰富,“广钧釉”、“胎毛技法”与“山公微塑”等独创工艺闻名遐迩。近现代更承前启后,中西合璧,古典与现代融汇。追求“神韵至上”的石湾公仔,百物百情,千人千面,传神描画了人生百态和社会风情。尤其对面部表情的精微处理,或见或觅,或瞄或盼,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人物内心世界和人格特质;瓜果翎虫的像生塑造则清新自然,生机焕然,深得岭南画派“二居”的神韵。既写实了时代,也开启了自由浪漫的新古典主义潮流,是传统陶艺向现代转型的先锋军。至今老而弥坚,继续绽放新时代的新风采。

一、石湾窑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

1、石湾窑形成的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

著名的佛山“石湾窑”,自明清时期开始,以“广钧”为代表的丰富多彩色釉陶和卓越的陶塑艺术广受人们喜爱,“石湾公仔”几乎成了陶塑在广东人民心目中的代名词。石湾窑的制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为后期的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和技术基础。如在南海西樵山周围曾发现包括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76年在石湾大帽岗发掘的商代贝丘遗址;1977年至1978年,省博物馆等单位对河宕旧圩遗址进行了发掘等。

南海县北部的官窑和东部的黄帝岗(即广州西村),过去蕴藏着丰富的可制成釉料的原材料。镇内河涌交错,分布在石湾上中下三窑的大小河流汇入东平河,形成天然的水运网络,为石湾窑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

佛山处于岭南地区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地方文化与民俗多元而包容。南海是古代丝绸之路与佛教传入中国的海上要道,相传南朝时期,菩提达摩自印度经海路来到广州从南向北传播禅法。在唐代,广东新兴人六祖惠能回归南方弘法,广州地区成为南禅宗扎根散叶的重要基地。禅宗等佛教文化在广东的深远影响,对石湾窑艺术风格和题材体系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画艺术对石湾陶塑的影响深远,岭南国画与石湾陶艺几乎同时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可能是互为影响的,而岭南国画更多地融入到石湾陶艺的血液中。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绘画人才中,明初以花鸟画称的宫廷画家林良为著名,清代居巢、居廉兄弟,苏六朋、苏仁山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湾窑艺人。石湾陶艺亦曾受到佛山当地画家黎简、谢芝生等书画的感染而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貌。著名石湾陶塑艺人黄炳、黄古珍等亦擅长国画,因此他们的陶塑作品常借鉴国画的表现手法。

佛山是“粤剧”的故乡。明清时期粤剧兴盛,也熏陶了佛山陶塑,石湾艺人把舞台上的戏曲故事及其文化内涵引入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对生活的向往和艺术追求。在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德庆龙母祖庙、三水胥江祖庙上的石湾陶脊中的粤剧题材多有体现。此外佛山秋色、木版年画、剪纸、木雕等,对石湾窑艺术也有所影响。

佛山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艺术活动,为石湾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其中无论是题材品种方面,还是在创作思想、技巧方面,石湾陶艺的制作都与佛山民俗紧密相关联,展现其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的艺术气息。

2、石湾窑的历史分期

根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对石湾部分窑址发掘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可以大致分析概括石湾窑发展的历史脉络。石湾窑自唐代创烧,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及现当代的发展,世代相传,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特色鲜明、传承至今的陶窑。古代石湾窑的历史分期大致可分为唐代创烧期、宋元发展期、明清繁盛期、民国转型延续期等四个阶段,以下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简单论述。

唐代创烧时期:

晚清以来不少人对石湾窑作过研究,但其创烧时间,则众说纷纭。1957年,广东省文管所和佛山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组在石湾镇东部的大帽岗发现的唐宋时期的陶瓷堆积,主要是盘碗等日常用品残片,且多是次品,釉色主要是淡青釉和酱褐色釉。1962年的再次调查探掘,在山岗西部近岗顶处发现宋窑堆积和压在其下的唐代窑址。此处唐代窑址的出土物和石湾、澜石一带唐墓出土的部分器物相同,与高明唐窑窑址出土的碗、盘几近一致。

在1976年,石湾镇对大帽岗和位于南海小塘镇奇石村的奇石窑址调查,以及2010年于原名小望楼岗的陶器生产作坊遗址出土器物作对比分析得知,石湾窑唐代创烧期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胎壁厚,胎质疏松,烧成火候不高。器物外壁多施半釉,胎釉结合不牢,多有剥釉现象。釉色有青釉、酱釉和酱黄釉等,器物外壁多无施釉。多采用泥块垫烧的方法,少量坛、罐等肩部采用堆塑、捏塑的手法制作楼宇、人物、龙等装饰,采用半倒焰式馒头窑烧制。

宋元发展期:

大帽岗窑址、小望楼遗址和奇石窑址在宋代石湾窑仍是主要代表窑口,从出土标本资料看,三地的产品都是沿袭唐代而来,又有所发展。在大帽岗窑址宋窑堆积层里,与唐代出土物相比,这些瓷器大都施釉到底,釉色较均匀,采用匣钵烧制。此外还有不少窑具,如匣钵、渣饼、垫环、试片。考古人员还采集到一件刻有“天禧叁造茶曹”的茶碾残件,表明大帽岗窑址的烧制年份很可能在公元1019年前后。

小望楼遗址宋代器物较多,出现有鬲式炉、带系罐、粉盒、擂盆、卧羊、蟾蜍等陶塑制品等,部分盘碗亦凿有印款,大多器物的造型、釉色与大帽岗出土的标本基本一致。

奇石窑址宋窑堆积层中,多见印花、刻花器,四系罐类残片上凿印有“政和元年”等北宋年号,一件残片上印有“奇石”字样,断代、定性的参考价值大。还有“太原”、“潘宅”、“大吉”、“清香”等印款。还有划花、贴塑、彩绘等丰富品种,年份上比上两片遗址要稍晚,采用了容积更大、更为先进的龙窑,产品制作上旋削技术更为成熟。

大帽岗、奇石窑址都出土了釉色莹润的残片和手捏人物像、卧羊、蟾蜍等塑件,可能是最早的石湾窑艺术陶塑,但确切年份待考。2009-2010年间在“鸡仔岗”附近发现大量宋元陶瓷遗物,依然以日用品为主。

北宋时期大帽岗、奇石窑尚为地区陶业生产基地。但南宋后石湾窑总体开始衰落,生产的中心也转移至石湾镇,形成往后延续数百年的新中心区。据考南宋后,许多石湾外来人口中不乏陶瓷工匠,或带来了先进陶瓷技术。小望楼岗的窑火从宋代一直延续民国,其遗址元代地层出土物的品种更丰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延续了石湾的窑火。

明清繁盛期:

明代广州已为国内的对外贸易中心之一,石湾窑的发展随着海外贸易的加强而进入繁荣时期。正德年间通过改变窑炉及煅烧技术达到在一窑内控制不同窑温以煅烧不同产品的需求和能力。石湾窑本土的釉药调配工艺也得到长足发展,为色釉创烧技术提供了保证。明中期后,石湾窑的生产组织结构更合理,分工更加细致。其时石湾窑有了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打破了传统生产日用陶器的旧格局,大量推出各类艺术含量高、风格多变的用品和陶塑。明代晚期,石湾窑还创新烧制园林建筑陶,如琉璃瓦、瓦脊及庭院陈设器等,大受欢迎。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石湾窑在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器语》中载“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海外之国。”乾隆时期,石湾的行业生产从明代的八行分为二十八行,各行业之间划分制器界限,“内而厘定价列,以杜内部哄争,外以树立团体,以杜外界之滥入。”清中后期 “鼎盛时代,全镇的陶窑共有一百二十多座,男工一万五千余,女工亦达三千,每年销货额约为九十七万两。”可见此时石湾陶业盛景。这时期已有专门生产艺术陶塑的白釉行、花盆行等,涌现一批制陶名家,所作题材十分广泛,佛道仙儒人物、市井百姓形象、瓜果器皿、仿古供器与仿历代名窑产品等无所不包,艺术价值很高。清中晚期,花盆行逐渐成为专门生产园林建筑陶德行业,其生产的品种为各制陶行业之冠,尤其生产的大型人物瓦脊和专为庙宇制作的大型神像,融思想性、艺术性、装饰性为一体,达到石湾窑艺术陶塑创造的新高度,取得极高成就。

这时期的石湾窑开始大量仿造古名窑和古制器物,尤其善仿河南钧窑,烧制出三稔花色釉、翠毛釉、雨淋墙、雨洒蓝、钧红、紫变釉等多种以仿钧釉为基调的窑变釉色,确立了石湾窑以“广钧”为代表的色釉产品特色体系,畅销国内外,贡到朝廷。

民国转型延续期:

二十世纪初,处于对外交流前沿的广东石湾,艺人们汲取了清末民初富有革新精神的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的精华,使石湾陶瓷的面貌一新。石湾陶业在洋货的冲击下,一些新型陶瓷企业成立并进行革新。一些名师走出石湾,前往广州、景德镇、澳门等地交流,学习西方雕塑手法,使石湾人物塑像艺术达到新高度,摆脱了瓦脊人物模式的束缚,创作题材、形式和手法都极大发展。

清末民初,是石湾窑陶塑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石湾窑优秀作品以夸张和概括的陶塑作品为主,且以题材广泛、艺术平民化为主要特点。这时期石湾陶塑的巨大成就,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刘佐潮、潘玉书、霍津、温颂龄和梁华甫等,锐意求新,将石湾陶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38年,日寇入侵佛山后,石湾全行业生产濒临崩溃。

建国后:

得力于党和政府的扶持,石湾窑焕发新生,成为至今闻名中外的“南国陶都”。

二、石湾窑的产品类型

石湾窑产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和工业陶瓷四大类,其中以人物、动物等艺术陶塑为代表。

1、日用陶瓷

日用陶瓷一直是石湾窑的主要经济来源。石湾窑生产所涉及的日用陶瓷种类广泛,包括生活、文房、种植、玩具、明器祭祀类等,其中“三煲一钵”为石湾日用陶瓷的代表。石湾各个时期生产的日用陶瓷呈现出来的艺术气息浓厚,其艺术美多源自生活的美。

2、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包括了脊饰(如陶脊、宝珠、脊兽等)、鸱吻、壁画、琉璃制品、瓦、色釉栏杆、花窗、华表、龙凤陶塑等,其中陶脊和壁画是石湾窑建筑陶瓷代表。

陶脊又称“花脊”或“瓦脊”,是装饰在屋脊上的各种人物、鸟兽、虫鱼、花卉、亭台楼阁陶塑的总称。“瓦脊”上的陶塑题材多是情节复杂的历史典故、戏曲、宗教和神话故事等场景和民俗吉庆题材的缩影,如常见的题材有粤剧折子戏《姜子牙封神》、《穆桂英挂帅》等,瓦脊陶塑的釉色以蓝色、绿色、褐黄色为多见。

石湾陶脊自清代中叶以来畅销国内外,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地的庙宇建筑,多有采用石湾陶脊作建筑装饰。石湾壁画最早生产于明中叶,清末民初因社会变革、建筑潮流改变而日渐式微,佛山祖庙流芳祠和广州市场陈家祠等旧建筑群至今仍完整保存下大量珍贵的清代石湾陶塑佳作。

3、艺术陶瓷

石湾的艺术陶瓷,是世俗社会追求艺术化生活的产物。主要指晚明清初兴起的如花瓶、花盆、山子、文房用品和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摆设装饰功能的艺术陶塑制品。部分陶脊制品亦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可划归此范畴。除了本土釉陶器物和石湾公仔,仿古作品也是大宗品类。

在瓦脊塑件基础上产生的石湾陶塑摆件,大致在明代中期出现,开始是作为祭祀用器,后来渐渐作为陈设用品而走上商品化,到清晚期盛极一时。早期的陶塑人物都是观音、达摩、罗汉、寿星灯神仙人物类,其制作手法稚拙、线条简洁。清末民初,技术趋向成熟,所制作的题材亦遍地开花,仿生陶瓷的制作亦美轮美奂,形成鲜明的石湾窑地域风格。

4、工业陶瓷

佛山地区手工业兴旺,需要大量的工业用陶瓷,主要是一些盆、太平盅、酒埕、七斤樽、糖缸、大染缸等普通日用器物。 三、石湾窑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1、陶土选配

石湾陶瓷的制作工序大体为:一般粗陶器,要经过配土、练土、制坯、干坯、施釉、烧窑、出窑阶段;精细艺术陶瓷要经过素烧、出窑、施釉、烧制、出窑等过程。

早期的陶泥和砂均取自当地的泥土和冈砂,后原料日渐衰竭。嘉庆22年,广东布政使开始禁止在当地挖土取砂。自此,石湾的陶泥原料主要来自外地,主要有南海、东莞和肇庆的白黏土,中山的黑黏土,清远的瓷土,花都的赤泥和当地的红泥等;所使用的砂来自河源、清远、肇庆等周边地区。尤以东莞白黏土与石湾本地砂混合而成的坯料为佳,黏力很强,可塑性高。石湾陶多烧成瓷化程度不高的缸瓦胎,早期的石湾陶胎,胎一般较粗厚,显黄赭色,胎偏红,晚期偏淡红色或灰黄色。

据史料记载,石湾镇周边蕴藏有大量含铁量高的陶泥,大多呈赤红色。附近亦含有丰富的白色黏土和黑土,周边的山岗上大量金黄色的细冈砂,经过煅烧后会变成白色。从其他地方取回的陶泥颜色不一,性能各异。为改善陶泥性能,石湾艺人们通常会根据人物陶塑烧成所需的温度高低和陶胎烧成后所需要的呈色,把两种或以上的陶泥、瓷泥、细砂按比例进行配制。如东莞的白黏土由于含铝量低,要加入瓷土和山砂提高耐火度;瓷土的加入会使陶胎烧成后的呈色纯白,因此制作年轻女性的脸和手以外,塑制人物露胎部位通常需要加入红泥。

石湾陶塑坯胎的颜色除了可以用多种色土调配以外,也可通过添加适量的金属氧化物来呈色,如氧化铬、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铁红和石墨粉等。石湾艺人们会按需配料,例如,潘玉书在塑造铁拐李、苏武等神话历史人物时,喜欢配制褐色的骨胎泥,以此显示人物脸部的苍劲;在塑造西施、贵妃等美人像时,则配制白色的骨胎泥。黄古珍和刘传则喜欢使用明亮而细腻的红色骨胎泥。经过调配烧制后的陶塑,性能会得到改善。缺少瓷土,使用含砂量极高的陶土仿制胎质细腻的宋代名窑非常困难,故石湾的仿古品往往会在生坯上涂黄石、星朱等“护胎”,以掩盖胎身的粗糙。

2、造型技法

石湾陶塑的造型技法,除了兼备雕塑技法外,还有贴塑、捏塑、捺塑和刀塑四种,这既是作品制作的工艺手法,也是表现四种流派的风格。

贴塑是塑造出基本坯体和器形后,用泥板、泥条或模印粘贴出艺术造型和装饰的技法。传统上这类手法多用于塑制与建筑结合的陶脊人物和装饰图案,如明代的粤彩正记、祖堂居,清代的文如璧、均玉、冯轶来等作者均属于这类。

捏塑是直接以手捏制各类陶塑形象的造型技法。捏塑技法多用于石湾传统中以泥条和泥板卷筒塑制的山公及大胎骨陶塑原作。造型技法是以泥条为主,加以手捏,较少使用工具雕琢。重在概括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突出神韵,追求随意性和趣味性。因此,捏塑又称“意塑”。石湾陶业中的白釉行、花盆行均有这类作者,代表人物如明代的杨名,清代的陈祖、潘雨生、陈河等。

捺塑技法介于捏塑和贴塑之间,一般也用于塑制原作。其大多数是作造型的大平面上捺上各种浮雕,对泥性掌握自如,与捏塑同属写意手法。花盆行、白釉行、古玩行均有这类作者,如明代的杨昇、可松、陈文成,清代的来禽轩、春草堂,近代的吴泉等人。花盆行中的琉璃陶塑、花卉鸟兽、浮雕照壁、陶缸、花瓶等器物上的图案装饰,大多用捺塑技法进行创作。

刀塑多为使用雕塑刀之类的工具来进行雕、刻、划、挑等手法的雕琢,这种技法刻划细腻,传统上这一类的作者多集中在古玩行。如明代的可松,清代的黄炳、黄古珍,晚清和近代的陈渭岩、潘玉书、刘佐潮、潘铁逵、温颂龄、陈赤、霍津、梁醉石、现代的区乾和刘传等。代表作如霍津的《戏装太白醉酒》是运用刀塑技法的典型作品。综上所述,实际上石湾陶塑在塑造作品过程时,除个别作品外,多数都是几种技法并用,相互渗透的。

3、釉彩生产及施釉烧造

石湾陶釉,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釉药以植物灰为主体,称“水白釉”,是石湾的地方釉,另外有一种糠灰釉,属于传统裂纹釉;2、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适合做全陶或者半陶制品的装饰釉;3、颜色变化丰富、单色釉、窑变釉等艺术效果强;4、采用天然矿物作为着色剂,增添特殊的效果。

以石湾仿钧为例,其釉料一般使用以下原料:1、提碱的桑枝灰;2、传统杂柴灰;3、稻草灰;4、河泥;5、玉石粉。

水白釉的传统配方一般为少量桑枝灰配上大量稻草灰,均匀混合成乳浊白釉作为基础釉。又可采用杂柴灰、稻草灰加氧化锌、白云石等或者河泥加白云石或方解石、氧化锌等制成,以上两种需要经过调配方可以做白釉使用。

钧釉一般在氧化气氛或者中性气氛中烧成,烧成在1200-1300摄氏度之间。硬质瓷类要在降低玻化温度和加厚坯体的前提下才可降低炸裂风险,废烧率较高。钧釉大多由底、面两层釉组成,一般有以下几种施釉方法:1、先浸或者浇底釉,局部再涂撒,面釉以笔涂上或者刷上。2、用熔融温度一致的其他色釉点缀于钧釉面上,以达到不同颜色的呈现。3、不同角度和压力喷釉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4、吹釉法使规则的大宗产品更具立体感。丰富多样的施釉手法,使得石湾窑仿钧釉达到瑰丽多变的效果。

石湾陶器胎质较粗,且桑枝灰、稻草灰的覆盖力有限,因此一般都施釉较厚以掩盖胎中浮现的砂粒。明代以前,石湾窑使用的釉较单一简陋,以酱黄釉、黄褐色釉居多。入明后,添加了贝壳类等高钙动物灰及玉石粉、石英粉和长石粉等熔融填充剂,使釉具有一定厚度和流动性。在这个基础上再改良金属着色剂,增加了黄石、星朱、石墨和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矿石。石湾窑工们开始能运用富含钾、钠等金属元素的天然矿物来创造更瑰丽的釉色,釉质成分的多样性和煅烧时龙窑内的温差变化等原因,陶器便产生了丰富多变的窑变效果。

18世纪前的明清石湾窑产品,釉色多仿钧蓝、钧红、青白、青绿、月白等色,且呈乳浊感,釉层较厚。胎质较厚重的器物一般不施化妆粉,早期仿钧釉多在素烧后再施釉,其露胎处多呈酱褐色。雕塑类的器物多是动物和人物,一般早期的人物或者动物才较多地满施釉,清代晚期到民国多出现有素烧器,人物类的雕塑脸部、手脚等多露胎不施釉。

四、明清石湾窑的主要成就和渊源考究

明清石湾窑博采百家诸长,善于吸收前朝遗珍和学习他山之石,也与时俱进的改良革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特色风格的产品系统和工艺特点,取得诸多重要成就。

(一)变幻无穷的色釉技术

石湾窑掌握了高超、复杂的釉药配方和生产烧造技术,以丰富多彩的单色釉、杂色釉、混合彩釉、结晶釉类装饰见长。善仿历代名窑、名品的釉色,也开发出了本窑特色、结构丰富的颜色釉体系。主要品类有:

一)仿古钧窑的钧釉类及其创新品种

世人俗称的“广钧”,即广窑仿钧,它无疑是明清石湾窑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一书中说:“石湾陶器上釉者,明时曾出良工,仿制宋钧红、兰窑变各色,而以兰釉中映露紫彩者最为浓丽,粤人呼之翠毛兰,以其色甚似翠羽也。窑变及玫瑰紫色亦好,石榴红次之,今世上流传广窑之艳异者,即此类物也”。石湾窑仿宋金时期的钧窑,可以说是几乎面面俱到,从天蓝釉、月白釉、玫瑰紫釉再到钧窑带斑,石湾窑都成功仿制。既有同时仿其釉和形制的,也有融入自身特点的石湾窑窑变产品。广钧产品以青蓝色为基调,也有灰兰、灰青、月白等丰富色阶,基本可以分为单色釉、混合釉和斑毫结晶釉三大类,这三类也因为钧釉的釉药主配方基调,自身也都有或轻或重的局部结晶而呈现出所谓的“窑变”现象。按烧成釉相来分,则主要有乳浊釉和乳光釉两类。

1、单色釉类。仿宋钧窑、汝窑类(汝钧不分)的天蓝釉、天青釉、月白釉、钧红釉等品种。

a、天蓝釉和天青釉。这两类为石湾窑仿宋钧蓝调釉最为成功、数量最多的大宗产品。有极其接近宋钧窑变釉特征的乳浊类品种,天蓝釉中常见白点结晶点或斑的现象;也有高玻化、淌釉较活而接近汝类天蓝、天青、月白的乳光釉类,在此基础上更形成了蓝中透紫透绿,暗带淌釉结晶丝而晶莹变幻、犹如翠鸟羽毛般流光溢彩的石湾著名特色釉种——“翠毛兰”釉。

b、月白釉。石湾窑仿古钧窑月白釉类中,以毫状结晶现象较重的乳浊釉类为主,效果极类元代钧窑月白釉。当白色结晶为主调时,它的烧成效果是元钧类月白釉;当蓝青为基调、白毫为点缀时,它便成了石湾窑特色产品的“雨淋墙”类的钧蓝釉。

c、钧红釉(石榴红釉)。钧红釉,又称“石榴红釉”,灿若玫瑰,又如熟透的红石榴,红中透紫,艳而不俗,别有一番古朴。石湾窑工将其广泛应用于日用器,也被大量使用于18世纪以后的陶塑人物、动物和堆塑器物上。这类产品施釉堆垛厚润,常有流淌垂釉现象,钧红釉多有开片,器物口沿、特别是造型复杂的陶塑类边棱凸起等位置一般有停釉不稳而造成的露白、黄或褐色以及棕眼明显等特点。

这类铜红的单色钧釉在宋元时期的禹县等河南钧窑中烧未真正成型,只是初见倪端。直到明早期景德镇仿钧窑红釉产品才定型(见故宫、大维德基金会藏品),属于钧窑系红釉类,与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高温红釉单色釉如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或霁红釉是不尽完全同属的工艺序列。石湾钧红釉主要是仿造这个明早期产品,以之为基础发展而来。而非仿宋钧。

2、混合釉类。这类钧釉工艺的渊源,最早出现北宋末期-金早期河南钧窑,金元时期才真正成熟、流行,属于二道混合釉的调配、施釉工序。

3、毫斑结晶釉类。这是石湾窑在仿制古钧窑的单色釉和二道花釉的实践中,参照和糅合其他古窑名品的风格,也逐渐开发和形成的最具本窑个性特色的大宗产品,也是“广钧”的代表性品种,即文献中所谓“雨淋墙”、“青点釉”之类。

雍隆时期的《南窑笔记》所称“广窑亦有一种青白相间麻点纹者,皆瓶、钵之类……”的品种,即是此类,大抵类似古代兔毫类的结晶窑变釉。其以靛青、蓝类釉为基调色,上挂或夹杂白色、浅色的结晶毫,尤以琢器立件的烧成装饰效果为佳,通体丝毫毕陈,挂下千丝万缕,如瀑如雨。其中佳者,人们誉之为“雨淋墙”釉。冯素阁在《从石湾窑仿宋钧釉说起》一文道:“所创蓝釉中流淌雨点状葱白色品种,俗称'雨淋墙',或称'雨洒蓝'是其杰作。”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对此也有精确的概括:“广窑之釉,扪之甚平,而中现蓝斑,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是广窑之特色也。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

其中圆器卧件类,因流动性和淌釉效果不类立件,一般以点、块状的结晶斑为主,也犹如雨溅地上,水点斑驳,幽青可爱,别具韵味,视觉装饰效果也很强。

类似的工艺装饰,早在唐代河南鲁山窑和郏县窑的花釉产品、宋元时期的钧窑、江西吉州窑、四川广元窑的器物上已有类似效果和现象。石湾窑则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工艺发展为一种烧成效果相对稳定却更富于变化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序列,发扬光大,成为自身标志性产品。清嘉庆蓝浦著的《景德镇陶录》记载了唐英督办的御窑曾“仿广窑釉色及青点釉一种”的陶事,这说明景德镇蓝调为基的雍乾炉鈞釉类,很可能就是受石湾钧蓝釉影响而仿造出来的名品。

二)石湾窑仿产或改良其他名窑的色釉

石湾窑除了以仿古钧釉闻名,也大量吸取和仿造前朝各窑的各种特色名品的釉色,品种极其丰富,几乎囊括了各类釉色技法,尤以仿宋代五大名窑的成就最大。

1、仿古名窑釉类

⑴仿宋哥釉

明末清初时期的石湾仿哥釉类,类近同期的潮州漳州的中低温陶瓦胎细碎开片纹理的乳白釉产品,以“百垃碎”为主,很容易搞混。至清中期以后,石湾则与景德镇一样,也开始出现各种色地哥釉器,即类似绿哥釉、蓝哥釉、黄哥釉等。晚清时期则进一步滥觞,仿哥釉类的高温玻化釉类瓷在石湾窑开始流行,并且开始广泛运用于人物陶塑的衣饰上。

⑵仿宋官釉

主要是仿官釉乳浊釉类,并采用高铁的褐黑护胎、边棱凸起部位停釉变异或釉药结晶等现象,仿出紫口铁足的效果。

⑶仿宋汝釉

通常是一种薄瓦胎的天蓝色乳光釉,釉药流淌较活,半玻化,时见有“翠毛兰”釉效果。存世品易与宜钧产品混淆,多争议。

⑷仿宋定窑白釉

乳白釉薄瓦胎产品。

⑸仿宋吉州窑

玳瑁釉、虎斑釉是宋代吉州的代表名品,同时代已经有其他地方的窑口受其技术的辐射影响,如重庆的涂山窑、四川广元窑、西坝窑等。石湾窑参照其工艺原理,仿造和发展了这种装饰。

⑹仿古窑的挂绿彩、三彩、琉璃彩釉

白釉挂绿是石湾窑一个常用的装饰手法和大宗产品,主要参照了隋唐的巩县窑、长沙窑等同类工艺;同时也多见仿造唐、辽三彩陶;其大量运用于建筑陶瓷如陶脊的琉璃彩釉技术,或仿元明时期的山西宗教建筑构件的琉璃彩釉和陶塑技术、或沿袭发展。

(7)仿磁州系赭彩绘

石湾窑也有褐彩、赭彩或多彩以绘画装饰的技法,其彩头和风格更类似明代北方磁州系的风格,却并非业内讹传的所谓舒公窑的宋元吉州系特点。

2、其他杂色釉类

明清时期石湾窑除了大量仿产前朝名窑装饰特色的产物外,也敞开胸怀,摒弃门户之见,积极吸收同期景德镇、潮州、漳州等窑场颜色釉和施彩技法的精华,尚有相当数量的各类单色杂色釉品,如紫金釉、石纹釉、古铜釉、厂官釉以及孔雀蓝、秋葵绿、鳝鱼黄、蟹壳青、墨绿、开片碎白等釉类釉色,品类繁多,而其中有不少品类是本窑独有的。

(二)精良高超的制器能力

石湾窑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对颜色釉的运用上,更体现在其精良高明的制坯和制范技术上。工匠群体富有工艺史修养,在对陶史深刻解读研究的基础上,模仿和继承古铜作、瓷作、漆作等类型的礼器、供器造型艺术,博采他山之石的成功品类;更善于创新发展,最终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独特风格和经典系列。

石湾陶匠和手艺人更普遍具备具备全面扎实的制器技术,能够熟练的综合运用传统的拉坯、贴塑、模印花、模合成型、雕瓷、套色、彩绘等各种技术于生产中,并将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融合为一体。

石湾窑产品最大限度的利用色釉和陶塑的艺术装饰效果,以弥补胎体瓷化不足、粗糙的先天弱点,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成功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

(三)出神入化的造型艺术

1、仿古制经典的设计

石湾窑的仿古风格,往往仿古釉色装饰与仿古器制同时施用于一器上。不止只有仿古风格系列;在吸收古制古法的优点基础上,也富有革新与改良。通常且将不同时代、地域和品类的前朝经典器物特点,予以交差融汇,将不同釉色和造型相互混用,创造出更多变化的艺术装饰效果,推陈出新。

同时,也多有“异工同效”,参考同期不同材质和门类的优秀造型艺术。

2、人物、动物和像生陶塑

石湾窑的陶塑造型能力、题材的丰富性、艺术水准和运用经验,均独步天下,遥遥领先群侪。

3、独创“胎毛”和山公技法

胎毛技法相传为黄炳首创,是石湾窑独特的陶塑技法,通常用于动物的雕塑。采用石湾本地的一种含铁成分很高的红土,经过沉淀去除杂质,再加入一些细瓷土和少量的东莞黏土混合,捏塑成动物的形象后,在陶胎八成干的情况下,以时钟的发条打磨成的小刻刀代替毛笔,在器物的表面一丝一缕地雕琢出鸟兽的羽翎、皮毛,通常不施釉,烧成后胎骨呈黄褐色或白黑泛灰黄。这类不施釉的陶器称为“素胎”或“胎骨泥”。如广东省博藏的黄炳款石湾陶塑素胎猫、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藏的黄炳款石湾窑黑猫等。

山公技法是石湾窑独有的一种传统微塑工艺。山公指的是盆景中人物、动物、亭台楼阁等装饰配件,尺寸虽小,却惟妙惟肖。相传最早出现于光绪年间,由石湾制陶老艺人刘来首创。早期只是单纯制作小巧配件以供山石盆景选用,至19世纪60年代,刘来之子刘辉胜继承发展了这门手艺,成为当时以山公制作著称的陶艺家。山公以红泥的原色为基调,当时称为“胎骨”,逐渐成为石湾一项传统产品。到20世纪20年代,刘辉胜之子刘伟棠创造陶塑山公盆景,山公陶塑成为独立完整的作品。

(四)引领时代的技法创新

随着18世纪开始尤其是晚清时期,广州地区成为全国性的对外开放窗口和重要国际贸易出口基地,并成为世界经济、中外文化和新老时代的交汇中心,石湾窑也得天独厚,率先一步取得了划时代的变革发展。特别在其晚清之后的艺术陶瓷,更融汇中西文化特点,善于吸纳西方的近现代美术和雕塑艺术的成果,将自身传统的技法优势更进一步发展,突破了传统框架,融入贴近生活时代气息的表达,在题材上、风格上和技法上,开民族陶塑的现代风格之先河,开现实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新风,以陈渭岩、潘玉书、刘传等近现代大师为代表,涌现出了一批引领时代技术精神的优秀石湾陶塑艺术家。

如潘柏林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这件作品《回娘家》,融合传统民俗和日常生活为灵感来源的现代陶塑新路线,以市井风情为特色,反映老百姓的寻常生活。用色大胆,表情生动,细腻刻画新婚夫妇嬉闹的瞬间。其“宜起不宜止”的画面构造手法,也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如这件融汇了中西艺术特点、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当代石湾作品,已脱离了传统工艺和装饰美术的功能与范畴,成为新时代走向世界的优秀艺术品。

(附:明清至近现代部分石湾窑名商号、名家选录)

一、明清以来石湾陶瓷的重要商号

自明清开始,石湾窑产品开始较频繁出现店名或匠人的名字。其中,以晚明清初时期的“祖堂居”与“文如璧”最为著名。

a 、祖堂居

“祖堂居”以仿唐三彩为最,主人姓名已不可考。从传世品看,多为日常用具,以黄、绿釉居多。“置款一般以楷书阳文椭圆形印章凿印于器底,章下有附带“集古”、“墨客”、“美玩林”等印。明代万历年间霍氏祠堂拆下的陶脊“仿三彩釉鳌鱼”可能是“祖堂居”传世的建筑装饰制品。

b 、文如璧

文如璧是顺德人,清代康熙年间的陶瓷名家,其店属于花盆行。以名为号,其子孙沿用至清末,民国初年分为两店,一为“如壁生记”,一为“如壁”。“文如璧”早期制作园林建筑及日用陶瓷制品,后期改制作陶脊并因此驰名。

“文如璧”早期制作许多文房用品,器物底部用竹刀刻行书款识“如壁店造”。现藏在石湾美术陶瓷厂及中山大学文物馆的清代书法家吴荣光在“文如璧”订制的笔架,底刻石涛诗句“搜尽奇峰打草稿”,钤有“石云山人”阳文篆书方章。其所制作的陶脊遍布两广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许多古建筑。如佛山祖庙灵应祠的三门瓦脊、陈家祠、胥江祖庙佛山关帝庙前照壁正脊等。嘉道年间,“文如璧”所制陶脊多为花卉、花鸟一类,道咸后人物形象也多了。到清后期,以制作陶脊驰名的还有“奇玉”、“均玉”、“英玉”、“宝玉”、“美玉”等店号,广州的陈家祠至今还保存有以上部分店号的陶脊作品。

有《石湾陶器考》墨稿显示,宋末有部分阳江陶瓷艺人迁到东莞开窑,陶塑以土质极佳的东莞土制成,有“吴南石”刻款或“南石堂”、“吴南石堂”、“南石”、“南石罗玩雅造”等楷书印鉴。但从现存“南石”款识的陶塑或素烧作品中看,更接近于明清器物特征。这类内容的真实性尚待商榷。

其他明至清代的著名店号还有“粤彩正记”、“两来正记”、“大昌”、“来禽轩”、“刘胜记”等。晚清民国时期,诸如“袁湖记”、“冠华窑”和“裕华真记公司”也是当时的著名店号。

二、历代名家

石湾历代制陶作者中,有几位是出类拔萃者,他们就是中外驰名的明代可松、清代文如璧、黄炳、和清末民初的陈渭岩、潘玉书和刘佐潮等名家,他们各有专长和卓越的艺术贡献,其传世珍品也较多,各自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都比较大。

1、明代名家:

苏可松(生卒年未详),明代陶艺名家。苏可松是一位文化艺术综合修养很高的匠人,擅长器型的创作和善仿摹制窑变釉于器物上,他创作的器物造型多仿商铜器,作品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传世之作主要有《仿商贯耳壶》和《仿周蟠螭瓶》,前者底款刻有“仿商贯耳壶 可松制”手刻楷书,器表施仿钧翠毛釉;后者底款刻“可松制”楷书,器表施仿钧翠毛釉。此外还有翠毛釉陶洗及罗汉等。(注:以上沿袭诸前辈所评述。笔者认为苏氏此瓶的器制仿古来源,并非是直接仿自商代青铜壶,其原型应是宋代仿商的铜作瓷作贯耳瓶制式。)

2、清代至民国初期名家:

除了上面所介绍善于制作精美陶脊的文如璧,清代的制陶名家还有陈祖、黄古珍、冯秩来、刘辉胜、梁福、潘铁逵、廖坚和陈赤等,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几位,现简单介绍如下:

黄炳(约1815--1894),字云渠,号云屿、云渔,别署湾海居士。善书画,精制陶器、鸟兽、人物,尤以制作鸭、猫、猴子最为精美。所制陶胎鸭,胎骨细润朴实,毛羽毕露,独具特色,故有“黄炳鸭”之称。他将工笔画翅毛技法运用于陶塑动物上,创造了“胎毛法”和搓珠、镶眼、点睛技法,使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后人誉为陶艺一代宗师。有不少画作以及《鸭》、《鹌鹑》、《坐石罗汉》等陶塑现藏于故宫、香港艺术馆等机构。

陈渭岩(清光绪年间—1926),名胜,号惠岩,又号养云居士,长于仿古名窑器。潘玉书为其入室弟子。曾携潘到景德镇传艺和学习交流,融会了石湾窑与景德镇窑两地的陶瓷雕塑艺术特色,如《贾玉宝》、《观音大士》等传世佳作。陈处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林则徐》、《番鬼痰盂》、《巴夏礼夜壶》等作品,表达了石湾艺人对的爱国精神和对侵略者的谴责,富有时代精神。其后期曾在广东陶业公司从事陶瓷造型设计,他深入观察生活,善于表现人物典型性格的技艺高超。

传世作品曾用款识较多,多用篆书阳文方章,如“粤东渭岩氏制”、“岭南陶隐”、“粤东陈渭岩章”等,时人也有呼渭岩为“渭南”。但传世作品中有“陈渭南制”款识的,有不少明显是后人仿制之品。晚年,陈渭岩曾以“壶隐老人”别号印款。陈氏曾塑造六祖百身以谢神恩,六祖像钤有“岭南陶隐居陈渭岩作于羊城诚一窑制”篆书方印,诚为佳作。

潘玉书(1882—1938)南海九江人,名麟,号玉书。自小随父学木雕,后跟黄炳、陈渭岩学陶艺。也曾向来穗的意大利艺术家学习西洋雕塑技艺,把民间传统技艺和外来雕塑艺术融会于石湾陶艺中,作品面貌清新,被艺术界誉为“代表石湾陶塑发展方向的雕塑家”。

潘玉书擅长塑造人物,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神佛、罗汉、道士、仕女和、百姓乃至伟人等,尤以刻画仕女见长。由于他以陈渭岩为师,兼学习西洋雕塑技法,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结构严谨,刀法明快,线条流丽、简洁,注重人物脸部表情的刻画,物法细腻,通过眉、目、唇角线条的变化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和神采;人物衣饰塑造手法独到,衣纹高度概括,简洁流畅,质蓄典雅,洗练脱俗,富于艺术魅力,造型既夸张,又富于写实,而仕女则端庄娟秀,婀娜多姿,《贵妃醉酒》为其杰出代表作,开创了石湾人物艺术的新面目。

但潘氏却不善釉药,多以胎坯售卖他人,由购得者或经营售卖人代以施釉煅烧后出卖。传世作品常见款识“潘玉书制”和“潘玉书”篆书阳文方章,前者款识用于卷筒原作,后者为模印半原作。

3、近现代名家:

部分晚清时期的石湾制陶家,到了民国时期仍非常活跃,同时更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名家,其中有霍津、霍子厚、温颂龄、林堂煜、吴灶生、廖作民、梁华甫、陈红、区乾等人。

霍津,(生卒年不详),民国名家,以制作动物和人物闻名,擅塑牛的形象。中期以后,有的作品有加盖“广州二沙头东源窑出品”的篆书阳文圆形印章;后期,则使用楷书阴文圆形印章“霍津造”。曾受聘于冠华窑,专事仿制黄炳、陈渭岩、祖唐居等名家作品。

温颂龄(生卒年不详),名奇,又名麟,清末民初陶塑名艺人,因左足残废,时人称为“跛奇”。平生耻于模仿,喜创新,工制人物。民初受聘于当地中窑冠华店,善陶塑花脊人物,名作品有《秉烛达旦》、《太白醉酒》、《关公夜看春秋》、《踏雪寻梅》、《达摩归西》等,于所作底部,常钤有“温颂龄制”篆书阳文方章。此外,还为佛山镇仁寿寺塑造三尊巨型三宝佛像(现藏佛山博物馆内)。

刘传,原名刘永传,1916年生于石湾镇,广东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陶艺作品、艺术理论、实践带动了石湾陶塑艺术的现代发展。刘学习继承了前辈名家潘玉书等人的技法,技艺扎实全面,敢于创新,塑造了一批富有民族气息的杰作,如“铁拐李”、“钟馗”、“达摩”、水浒故事等人物形象,表现了除暴安良、扶正却邪的传统正气。大跃进时期进入广州人民美术社,他创作了《刘胡兰》、《志愿军》、《鲁迅》、《毛泽东》、《李白》等作品。刘传的贡献,在于他把写生和写实引进了传统瓷塑工艺,富有时代气息,代表作有东坡玩砚、武松打虎等。

刘氏的贡献获得了体制、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如在纯粹艺术价值层面做客观评价,也要看到那个年代部分艺人作品某种意识形态色彩过分浓重、样板化的不足。如其作品《贵妃醉酒》,创作意图本想表现杨贵妃雍容懒散的迷人情调。刘传将日常生活中写生采风所收集到的普通少女形象特征,运用到这件创作个案中,固然迎合了建国初中期浓厚政治氛围的“人民的艺术”、“大众艺术”和“群众艺术”。但是一个普通民间女子的纤弱清秀质朴的气质放诸杨贵妃身上,这与唐代富贵雍华、肥满丰润的女性审美观和后宫贵人的历史形象,显然格格不入。当然这种时代局限性,并不能抹杀其高超的技法和引领现代转型的贡献。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 古代瓷器知识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

锯齿纹彩陶鼓马家窑文化,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彩陶鼓近鼓面处有一圈乳丁,以便蒙包兽皮。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其制陶业非常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简述氧化烧与还原烧的特点与区别


还原烧与氧化烧是陶瓷烧制的两大分水岭,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系统,对陶瓷赏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种烧法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鉴别。

一、窑中的还原烧与氧化烧的定义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里头就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我们提到“烧”窑,要烧就要有火,我们也都知道氧会“助燃”,若我们在烧窑时大量的补充足够的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就是“氧化烧”;反之,若有技巧的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土胎与釉水抽取氧元素则称作“还原烧”。

二、釉水的氧化与还原有什么不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涂序生作品【粉彩松鼠图瓶】,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以釉水来说,也分为氧化釉和还原釉。简单来说氧化釉就是所谓的“色釉”,比如说铁红、五彩、釉上彩、或一些现代的青花以及部分釉色很绚丽的天目,他们所表现的是釉的色彩。而还原釉表现的主要是“质感”,比如说古代的青花釉、日本的志野、萩烧、建窑的天目,还有温润的青瓷,这些釉没有绚丽的色彩,但他们都有令人触摸起来很舒服的质感。

氧化釉在烧的时候,因为窑室中氧气充足,烧窑时燃料不会与釉彩原料发生化学作用,所以在烧制时就是将釉彩粉末烧至熔化、混合共熔在一起,产生颜色,其技术性在于釉彩原料的调配,只要能买到釉彩配方,知道烧成温度之后,就可以稳定地将其烧制完成,就像到便利商店买食物料理包一样,带回家用微波炉设定即可。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钧瓷作品【钵】,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还原釉就不一样了,因为窑室中缺乏氧气,所以燃料在燃烧时,就必须从釉彩原料甚至胎土中提取氧元素来助燃,釉彩原料就会发生变化与重组,因窑室中高温环境与常温不同,就可在高温中还原出特殊的分子结构。比如说青瓷的“氧化亚铁”,因为其高温还原的焠炼,就可产生如宝石、美玉一样质感的釉色。但烧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稳定,烧窑时必须随时注意窑火与气候的变化,以免功亏一匮。换句话说,釉彩配方必须与窑火控制里应外合,合作无间,方可大功告成。所以还原烧就好像到书店买食谱要煮菜一样,食材都准备好了,但刀法切工,口味调配到炉火控制都不可马虎,照书来也没用,需要多年的经验才可煮出一盘好菜。所以还原釉很少有办法量产,就算量产也无法一致,这是还原釉最大的技术障碍。但市场还是有不少用“色料”去调出类似还原的釉水,用氧化的方式烧,其成功率大大提升,稳定性也高,但这种偏门烧法,质感是骗不了人的。除此之外,还原烧法的釉水颜色都属于内敛质朴,无法烧出绚丽缤纷之颜色。

三、还原火中的青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青瓷作品【梅青荷风笔筒】,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中国最源远流长的“青瓷”,就是还原釉的一种。青瓷的还原比较特殊,还原火有两种,分别为“压力还原”与“气氛还原”。正统的宋代青瓷釉属于前者,简单来说就是烧制青瓷釉时,燃料中的碳元素必需慢慢的由釉水表面穿越厚厚的釉层,到达土胎,布满作品的皮、肉与骨,再慢慢的由里到外还原出来,必须“细火慢炖”,这样才会有温雅玉润的质感。

那另外一种“气氛还原”就是利用大火与高碳浓度,常见的铜红、天目与柴烧灰釉即是这种系统,青瓷若用这种方式烧的话,一样可烧出青色,但其质感、温润度就差一大截了。

四、还原烧与氧化烧的好坏优劣

综上观点,还原烧与氧化烧不能单方面去评断其优劣,若是商业化量产就得选择稳定性高的氧化烧法,或者是初入陶瓷之门的新鲜人,也可利用氧化烧来提升自信与作品之多样性。氧化烧是以色釉为发展方向,所以也较偏向于工艺美术的范畴,许多画家喜欢在白瓷坯上作画。还有一些是在做整体造型的表现,所以也会选择用成功率高的氧化烧法,因此,氧化烧法属于外显的烧成方式。当然,这方面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成熟的。反之,还原烧是以釉彩质感为主,着重于烧窑的“过程”,创作者将想法融合于釉水的质感、光泽、与作品线条当中,所以还原烧是属于比较“内隐”的表现,这点也与传统儒道文化相契合。

陶瓷制作过程中一道神秘的工序——制釉


在漫长的历史里,白釉、红釉、青釉、蓝釉、黑釉、酱釉、黄釉、绿釉等等若隐若现地穿梭其中。受制于皇家审美和市场喜好的变化,它们各自的势力也随之兴衰浮沉。景德镇从宋代开始,真正参与青釉的生产。在这个“制瓷中心”里,制釉行当和其他行当一样,迅速完善,并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如今景德镇已有数百种釉料,相较于过去,无论是品类、研发、销售的渠道都有所变化。

在制瓷的工序里,和釉料有关的只有“施釉”这一步。但工序繁复的制釉却是云遮雾绕,鲜少被提及。而在介绍陶瓷的书籍里,和釉料相关的内容也多是“以某种元素为发色剂”的叙述一笔带过。蕴含科技含量的制釉一直都以秘而不宣的姿态,伫立在众多可以公开的制瓷工序之外。

制釉为什么这么神秘?釉料的制作一直属于家族秘传,如果单从步骤上解析制釉,也很简单——原材料开采、粉碎、配比、研磨、静置48个小时过滤。但若把过程进一步细化,就涉及到“配方”,诸如哪些矿物原料放在一起会产生稳定的化学反应,它们能在电窑、气窑或柴窑里烧出什么效果等等。这其中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 在1954年的《中德技术合作资料》上,德方明示了需要景德镇颜色釉的配方、制作工艺、烧成技术等祖传秘方。当时的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现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承担了这个任务,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将这些资料挖掘出来。由此可见,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的重要性。 景德镇的传统颜色釉,基本都是采用矿物釉。而正是因为矿物釉的原因,景德镇的传统釉料才神秘莫测。

为什么不把釉料标准化生产?  因为景德镇的传统釉料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色相、明亮度、光泽度这些都可以拿仪器测出。但多色釉变化多端,根本没有办法测,有时候一种釉里有七八种变化,烧不烧成功完全看人的意志。有时候,釉烧偏了,运气不太好,但非常好看。那算不算烧成功?这是靠机器、电脑无法判断的事情。单色的釉料有判定标准,但多色釉没办法测,景德镇的釉至少有一半不能定量,没办法测。  而且,矿物材料永远都在变,现在的矿石和古代肯定不同,烧出的效果也有区别。现在书上已经有一些釉料的配方,有人依葫芦画瓢,但烧出的效果差强人意,便义愤填膺“书上都是骗人的”,但不一定是内容都有误,而是矿石在变化。而另一方面,釉烧成的效果会根据釉的厚薄、温度、上釉的方法、烧窑的位置、烧窑的气氛、甚至有时候与泥巴也有关系。

“釉”,作为陶瓷主要装饰技法,展示着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颜色釉瓷温厚而含蓄,呈现出明澈与幽静的意境,凝结着古拙与朴素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颜色釉种类尤为丰富,釉色多达几十种,呈色不同、格调互异,却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的《南窑笔记》关于制釉工艺记载:“夫釉水配法,非有书传,亦无定则,法多配试,自有独得之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色之诡怪,奇异不一,而足千变万化,俱成文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古代陶工取天然原料,经火力炼造,使得釉色天然所成,无累赘修饰,以其本色之美,展现彩釉之天姿,表现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精神内涵。

镇纸的历史与收藏


近期,“明代镇纸以高于原价2355倍在英国拍出”的一则新闻在收藏圈引起不小的震动。无人料到,一件小小的文房用品竟蕴藏着如此强大的收藏潜力。据相关报道,拍出天价的是一件明代玉马镇纸,该藏品是一位名叫莱斯布里奇(H.J.Lethbridge)的英国学者于1962年在香港大学任教期间,以900港元的价格在云咸街的一家古董店购入。他的遗孀后将其在英国公开拍卖,结果以远超估价的17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67万元)成交,接近原价的2355倍。

与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而现今常见的镇纸以长方条形为主,因故又称作镇尺或者压尺。

镇纸:

镇纸收藏:可赏可用亦可玩

镇纸:大潜力的小收藏

镇纸出现迄今1500多年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镇纸的收藏爱好者伍先生说,在《南史·垣荣祖传》中对镇纸早有记载:“帝(齐高帝肖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

铜鎏金珐琅镇纸

镇纸的繁荣与所处时代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文化繁荣的北宋,镇纸的门类也是五花八门。宋元书籍文献中对镇纸也多有论及。

例如,宋岳珂的《愧郯录·镇小殿子》中有云:“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宋代张镃的诗中也有“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车驾幸学》中说“……内宫进牙界方”。可见历史上镇纸的材质有铜、象牙、金等,形状各异。

镇纸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蔚为壮观。就目前所见明代镇纸来看,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

清代铜镇纸在沿袭明代风格的同时有所创新,特别是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装饰味道十分浓郁的镇纸开始出现,可谓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器。如铜鎏金珐琅镇纸,为清代中期制品,铜胎鎏金,然后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纹饰细腻真实,颇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文房珍玩中的精细之作。

玉镇纸

文房收藏门槛高,潜力大

虽然文房用品的收藏前景好,潜力大,但并不是每个收藏家都可以把控的。陈先生表示,文房用品的收藏不光要求藏家有收藏能力,更要有品鉴能力。文房是文玩,被冠之为雅玩之名,正如明人沈春泽说的,文玩“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因此好读书的文人,常有雅好文玩的情调。

历史上,像镇纸等文房用品的收藏在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比较盛行,而在一般收藏界却没能蔚然成风。资深藏家宋文辉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镇纸的收藏“门槛高”,“镇纸收藏跟收藏家本人的文学修养有很大关系,镇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元素,一般收藏者如果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难涉猎到这个领域。”宋文辉告诉记者。

铜镇纸

文物鉴定专家张健平也提出古代镇纸收藏的难度,“镇纸往往是成对出现,年份久远的镇纸,很难留存到今天还保持其完整性,大部分都是缺失另一半,对于收藏家来说存在遗憾。”

虽然镇纸收藏难度大,门槛高,但是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某人于两年前花几千元从郑州淘到四件汉朝锡铜合金兽纹镇纸,从镇纸表面凹凸感强烈的浮雕,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可以看出两汉时期,人们对动物的尊崇和当时合金工艺的发展水平。

那文房藏品的价值该如何评估呢?衡量文房藏品是否有价值,首先要看其人文价值,即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如果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用过的文房用品价值更高;二要看其工艺价值,雕工是否细腻、设计是否独特;三要看材料价值。“材质珍稀、雕工精良、设计巧妙、年代久远的文房藏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掐丝珐琅花卉纹纸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