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鉴别洪宪年制瓷器 > 导航 >

“洪宪”粉彩牡丹笔洗

“洪宪”粉彩牡丹笔洗

鉴别洪宪年制瓷器 古代笔洗瓷器 古代瓷器刻牡丹纹

2020-03-18

鉴别洪宪年制瓷器。

这件粉彩牡丹笔洗,是1916年(民国五年)景德镇烧制的“洪宪”皇帝袁世凯御用瓷器。该器造型浑圆秀美,绘画柔美富贵。

该笔洗高13厘米,口径12厘米,圆鼓腹,矮圈足,胎质洁白坚细,釉色粉白光润,器体描绘牡丹花卉。牡丹历来被人们称为富贵花,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

笔洗牡丹构图从写实出发,结合形体特点,配置3朵大花居中,伴以小花与含葩偏上,其周围填以布局匀称的绿叶,阴阳向背、俯仰有致,花叶纷披、层次分明。整个笔洗画面色彩醒目、艳而不俗,给人以淡雅富丽之美感。这便是粉彩绘画艺术的效果。

粉彩吸取了国画中构图、设色等技法并加以灵活运用,表现力极强。如这件笔洗上姿容娇娆的牡丹图,就特别富有国画的韵味。该笔洗还有特别之处,那就是底部青花书“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九字三直行方款,它记录了袁世凯的一段短命的称帝历史。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于1915年12月12日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准备第二年元旦正式登基。12月31日他下令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还命政事堂少卿参事杨度委派庶务司长郭葆昌为陶务监督,赴景德镇烧造洪宪帝号御用瓷器。当时由于国民奋起反袁,当过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还未来得及享用这些瓷器就倒台了。因此,并无“洪宪”帝号款的那些御用瓷器,随之飞入寻常百姓家。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洪宪瓷今何在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称帝,定国号为“洪宪”。袁世凯及其幕僚在秘密筹备称帝之时,不光密电全国要求各省“劝进”,更为称帝的吉时、礼制、舆辇、龙袍以及登基用品作了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在瓷器这一项上,更是费尽心思,袁氏仿效历朝制度,设御官窑,专门拨出巨款一百四十万银元,派遣心腹——对古玩艺术品造诣颇深的郭世五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据《景德镇史稿》、《古玩旧文》等著作介绍,郭世五到景德镇担任陶务总监督后,曾邀集清朝御窑厂各方面的高手,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为绘瓷工场,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粉彩和珐琅彩。

通过这些有据可查的史料,洪宪瓷是肯定存在的,再从拨出款项来看,按当时的经济水平,即便瓷器烧制是件“烧钱”的事情,但如此巨款可以推测其存世量应颇为可观。但在收藏圈里,被认可的“洪宪瓷”凤毛麟角,一经面世便引起巨大轰动,伴随而来更是争议和质疑。有人认为“居仁堂”及“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识的民国瓷器多为后来仿制,不能代表“洪宪瓷”的真实面貌;有人认为凡属“居仁堂”款识的瓷器是袁世凯任民国大总统时的总统府用瓷,“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才算得上真正的“洪宪瓷”;更有人采信郭世五的言辞,将“洪宪瓷”一笔抹杀,认为“洪宪年制”款纯属伪款,郭世五也从未去督窑烧瓷。其实稍有点头脑的人都清楚,当郭世五在江西烧制热火朝天之时,洪宪王朝已经覆灭,他肯定早溜之大吉,更不会承认曾烧制过所谓“御瓷”。

通过对民国历史及《景德镇史稿》、《古玩旧文》的综合分析,袁窃国称帝,立年号“洪宪”,曾明确拔出巨款派出专人赶赴景德镇烧制登基御瓷,但所烧瓷器尚未完工,其帝制便已覆灭,这些已经完工或正在烧制、或正绘制未二次入窑的成品及半成品便流传各地。它们或许被别有用心的人收藏了一部分,或许款识更改后继续烧造,总之,瓷土窑变最终幻化了各自的命运和魅力,也造成了现在收藏界雌雄莫辨的局面。其实,对“洪宪瓷”的界定很是清晰:落有“居仁堂”或者“洪宪款”的瓷器与袁世凯都有关系,而且都或长或短地存在过一段时间,前者是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的日用瓷器,后者则与登基礼用有关。现在收藏市场上流传较广的仿乾隆珐琅彩细瓷效果而署“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或“居仁堂”款的器物,都不应一棒子打死,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还是看款识,因为“洪宪瓷”的不凡身价,有些好事之徒便将民国精品瓷器篡改款识以达目的,所以无论单纯从瓷胎还是画工等辨别都很难看懂,唯有仔细观察款识有没有改动磨砂的痕迹,可借助放大镜等工具细细勘验,就不难判断真假,其款识均为红彩篆书或楷书“居仁堂制”或“洪宪年制”、“洪宪御制”,还有一些蓝料款识是典型的民国小窑仿制,同样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如果款识没有问题,那就要继续考校,这点很见功力,但如果是对民国瓷很有眼力的藏家也不算太难,因为“洪宪瓷”虽名为洪宪朝官窑,但所聘画工多为清末官窑工匠,所以在很多方面受清末官窑的影响较大,器物表面纹饰主要以人物、花鸟为主,有婴戏图,麻姑献寿图,高士图以及古代文人喜爱的琴、棋、书、画图案。画面纹饰精美,生动活泼。最后是凭感觉,在实战中,我们收藏东西,主要也是出于一种感觉,感觉对了,就八九不离十,如果怎么摩挲勘验,都找不到与民国瓷契合的味道,那大概就“看新”了。

民国洪宪官窑粉彩八宝碗


洪宪瓷

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称帝,定国号为“洪宪”(1916年)。袁世凯在阴谋称帝时,亦仿效清朝制度,设御窑,曾派古玩商人郭世五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据《景德镇史稿》、《古玩旧文》等著作介绍,郭世五到景德镇担任陶务总监督后,曾邀集清朝御窑厂各方面的高手,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为绘瓷工场。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烧制,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粉彩和珐琅彩。珐琅彩是由清宫廷造办处的画师自炼或西洋的珐琅料,按指定的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入炉烘烤而成。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始烧于清康熙。珐琅彩料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

因中华民国总统府设在中南海,袁世凯居住的地方为中南海的居仁堂,所以所烧瓷款为红色篆书“居仁堂制”和“居仁堂”。但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当了83天皇帝就一命呜呼。所烧“洪宪瓷”不多,留传下来的就更为稀少,可谓凤毛麟角,成为瓷器收藏家寻觅、收藏的目标。“洪宪年制”款为此工场名师利用所余瓷土所制,历时近两年,存世较多流传有限仍属珍品,改革开放后有大量仿制。

洪宪瓷以粉彩和珐琅彩为主,其中珐琅彩是以前清宫造办处引进的西洋珐琅料,在白瓷上作画后入炉烧制而成,后又加入了适量色素,因此不同于其他瓷器,这是洪宪瓷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征。

早期仿洪宪瓷的特征为:胎白釉净,无橘皮纹,彩色明艳丰满,人物脸部有阴阳块面,花卉用没骨法画就,器物成对,画面左右对称,这些虽为托古所仿,但仍为当时没落官窑优质胎土和制瓷名家的上乘之作,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解放后期的劣质仿冒,釉色有红有蓝,与精美的洪宪款瓷差别甚远。

洪宪瓷小考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称帝,定国号为“洪宪”(1916年)。袁世凯在阴谋称帝时,亦仿效清朝制度,设御窑,曾派古玩商人郭世五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据《景德镇史稿》、《古玩旧文》等著作介绍,郭世五到景德镇担任陶务总监督后,曾邀集清朝御窑厂各方面的高手,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为绘瓷工场。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烧制,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粉彩和珐琅彩。珐琅彩是由清宫廷造办处的画师自炼或西洋的珐琅料,按指定的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入炉烘烤而成,又名瓷胎画珐琅,始烧于清康熙。珐琅彩料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

因中华民国总统府设在中南海,袁世凯居住的地方为中南海的居仁堂,所以所烧瓷款为红色篆书“居仁堂制”和“居仁堂”。但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当了83天皇帝就一命呜呼。所烧“洪宪瓷”不多,留传下来的就更为稀少,可谓凤毛麟角,成为瓷器收藏家寻觅、收藏的目标。

郭世五(1879年至1942年)是保定市定兴人,字葆昌,号觯斋,室名爱吾庐,宣统年间为顺德府京吏,辛亥革命后追随袁世凯,筹划实业。1914年任江西九江关监督,兼景德镇陶务监督。1923年任财政部印制局会办,次年被举为故宫博物院委员。性喜陶瓷、书画,对陶瓷深有研究。校印《项子京瓷器图谱》及《李明仲营造法式》,著有《故宫辨琴记》、《觯斋书画录》等。郭世五在担任督陶官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发展仿古瓷。由于他常驻景德镇,对窑工熟悉,也有条件用重金聘用制瓷能手。据史料记载,当时郭世五就制作了100件仿雍正、乾隆的珐琅彩和一批粉彩,除了御用,还以备袁世凯称帝时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及宾客。1949年郭氏亲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洪宪瓷”中,就有两件珐琅彩和部分粉彩,以瓶为主,瓶体多为撇口灯笼式,器表纹饰主要以人物、花鸟为主,有婴戏图,麻姑献寿图,高士图以及古代文人喜爱的琴、棋、书、画图案。画面纹饰精美,生动活泼。其款识均为红彩篆书或楷书“居仁堂制”。这种精品被当时古董界称为“洪宪瓷”或称民国珐琅彩。

“洪宪瓷”居仁堂款 粉彩梅鹊纹碗


洪宪(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是袁世凯(1859-1916)复辟时使用的年号。在复辟之前,袁世凯成立了大典筹备会,当时的瓷学专家郭葆昌奉大典筹备处命令,专程赴江西景德镇为袁世凯烧制专供复辟称帝后使用的“御瓷”。在景德镇,郭葆昌利用江西瓷业公司的实力,重金聘回原御窑厂在造型、上釉、绘画、填彩、焙烧各工序的名手,选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进行实验制作。每件瓷器入窑之前,郭葆昌都要一一过目,看不上眼的不准入窑;出窑时,他又再件件检验,烧制不成功的,仿照前朝要求,全部砸碎不留。由此,他监督烧造的瓷器成品件件造型端庄,胎釉精白,彩质纯净,绘画工巧,款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给袁世凯烧造的,用“居仁堂”款,另一种是为自己所用的,用“觯斋”款。而“居仁堂”款的瓷器,据称只烧制成功三套餐具和文具。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居仁堂大厅内进行“朝贺典礼”恢复帝制,定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可是在全国各界的坚决反对声中,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撤销帝号,仅当了83天皇帝。由于“洪宪”年号实在短命,所谓“洪宪瓷”就成为稀有之物。袁世凯去世不久,古董商人为迎合人们猎奇之心,牟取高利,生产了大量有“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的瓷器,在京、津两地出售,甚至还有出口外销者。近年来,随着收藏之风的盛行,在海内外的拍场中,不时可见这类“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瓷器出现。

据苏博介绍,馆藏的此套“居仁堂制”款粉彩碗、盆,其造型口弧而外侈,腹内折,圈足。盆的口径为15厘米;碗的大小口径依次为14.5、12.6、10.7、9.2厘米。胎质白如霜雪,釉色纯净,画工精巧,器身内外以“过墙”手法绘制彩梅鹊图,赭色梅枝上或白或红的梅花,衬以绿叶,两只墨彩喜鹊形态生动。整套作品绘工精细,釉色浓淡明暗,层次丰富,极具美感。

此套“居仁堂制”款粉彩梅鹊图瓷器是袁世凯第十三女袁经祯分别于1963年5月和1966年9月捐赠的,袁经祯为袁世凯的七姨太所生,后嫁给曾任礼部尚书的苏州人陆宝忠之子陆鼎生。袁世凯死后,袁家的财产被其子所分。据称,每个女儿除了分得大洋八千元以外,还分得一箱袁世凯生前穿过的衣服和用过的物品。袁经祯所捐赠的“居仁堂制”瓷器,应属于其分得的嫁妆的一部分。如此,从北京带到苏州的这套瓷器是存世罕见的真正的“洪宪瓷”,是鉴别真伪的标准器。

1974年,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之三子袁家骝与夫人———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第一次从美国回大路探亲,专程到苏州看完其姑母袁经祯、姑父陆鼎生,袁、陆两位曾面赠一盒“居仁堂制”款胭脂红彩山水图的文房用具作为纪念。

收藏“洪宪瓷”好擦亮眼睛


在古玩市场不时有底款署“居仁堂制”的瓷器出现,即所谓的“洪宪瓷”,常引起一些对近代史有所了解的收藏爱好者的注意,因为“洪宪”乃袁世凯的“帝号”。

确实,洪宪瓷与九十年前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关。据载,袁世凯称帝前夕,曾效法清代帝王登基时必先烧制御瓷以示庆贺的惯例,遂派当时的公府庶务司长、瓷学专家郭葆昌到江西景德镇督办此事。1915年夏,郭葆昌带着原清宫所藏的精细颜料到景德镇后,征集各窑高手,不计成本地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其技法系仿珐琅彩瓷,底款为红釉篆书“居仁堂制”印章款,此即世人所说的洪宪瓷。不料“洪宪”短命,仅存在83天就被取消,御窑旋即瓦解,但洪宪瓷却在收藏界迅速走俏。20世纪80年代我国收藏热再度兴起,各种所谓的“洪宪瓷”在各地古玩市场也时有所见。

不过,当年袁世凯为何对“居仁堂”情有独钟,要单选“居仁堂制”作瓷器的底款名呢?想来必有原由。果然历史记录了下列事实:居仁堂原名海宴楼,是清末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修建的西式楼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掌握朝廷重兵的袁世凯在海宴楼恫吓隆裕太后,迫使清帝退位。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用两面手法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10日任正式大总统,全家也搬进了改名居仁堂的海宴楼旧址,楼下为袁的办公会客处。从此,居仁堂便成了袁氏的军政要地,也是他策划复辟帝制的重要场所。袁世凯一直未离开过居仁堂,直至死后抬出。

1915年12月12日,早已将议会解散实行独裁专制的袁世凯公然宣布在中国实行帝制,自封“中华帝国”之皇帝。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元年,1916年元旦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年号“洪宪”。

但令袁世凯及其同党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他急盼登基、拥戴者们弹冠相庆之时,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于12月25日通电全国反对复辟帝制,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政府,并打响了反袁护国的第一枪。全国许多省份纷纷响应,一场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就此开始,袁被斥为窃国大盗。陷入内外交困的袁世凯终未敢在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并不得不于同年3月21日宣布取消帝制,22日宣布废除“洪宪”年号,他本人身体也因此次打击而急剧衰退,于同年6月6日患尿毒症死去。这场帝制复辟的闹剧、丑剧正是在居仁堂内开幕和闭幕的。洪宪瓷和“居仁堂制”印章款正是这段倒行逆施历史的铁证。

据载,真正的洪宪瓷精工巧作,数量极少。不过当年景德镇御窑瓦解后,工匠们为求生路,又继续烧制所谓洪宪瓷,良拙不一,器底署“居仁堂制”、“洪宪御制”或“洪宪年制”印章款,字体有篆体或宋体,款之釉色有红有蓝,显然已非洪宪瓷了,但至今仿者乐此不疲。在此特举一个赝品、一个假款识(见附图),供大家参考,以免上当。洪宪瓷赝品为收藏鉴定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正如川大历史学教授陈德富先生在《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书中所言:“几千年中国古代陶瓷史,以似是而非的洪宪瓷闹剧结束。中国古陶瓷鉴定,最后结束在洪宪瓷的真伪区别上,可悲可叹”。

洪宪瓷器价值多少钱


袁世凯时期,郭葆昌负责督烧御用瓷器,制出了近代诸多收藏家争相追逐的罕见珍品,世称“洪宪瓷”。由于洪宪瓷烧制时间较短、存世量较少,目前在各大拍卖会上都难以一睹真容。鉴于他超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势必会成为未来收藏界和学术界的常青树,升值潜力巨大。

洪宪瓷器是民国的日常瓷,有用于陈设的杯、碗、盘、盆等成套餐具。洪宪瓷大多数是粉彩,少部分属于珐琅彩,目前存世量仅六千余件。烧制时间从民国初年延续到解放前,是郭葆昌为袁世凯称帝专门烧制的瓷器。有题款“居仁堂”、“静远堂”,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怀仁堂”等等。

洪宪瓷器的具有规整的造型,洁白的釉色,纯净的彩质,精美的绘图。它的制作工艺更是可以与清朝的官窑工艺相比肩。因为洪宪瓷是袁世凯为了自己的登基大典而烧制的一套瓷器,是他帝王身份确立的象征,所以在制作成本上价格高昂,自然体现在工艺水平上,要超高要求。

洪宪瓷器中题款为“居仁堂”的瓷器属于是仿珐琅彩和粉彩。它们不仅有乾隆时期瓷器的富丽之气,还富有民国韵味。在2005年北京瀚海的一次拍卖会上,“粉彩山水三果双耳瓶”,拍卖价格高达57.2万元,在当时更是创下了洪宪瓷的拍卖纪录。

如此的精致玲珑的洪宪瓷和“洪宪”帝号一样,转瞬即逝,整个在世时间非常短,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洪宪瓷极为稀有,带有浓烈的传奇色彩的原因。美丽而脆弱、珍稀而神秘的洪宪瓷,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收藏增值的价值,自然让人垂涏。只是,现在市场上的洪宪瓷器真假不一。

一般题款“居仁堂”、“静远堂”, “怀仁堂”为真品,“洪宪年制”、“洪宪御制”为仿品。但是他的真品与仿品都同制于一个时代,所以大家一般不是很在乎真仿,反而更在乎瓷器的品质,只要品质上乘,拍卖者自然愿意付出。

在海外,“洪宪御制”和“洪宪年制”的名气反而比“居仁堂”款瓷器的名气高。在2005年的德国纳高德一场拍卖会上,“洪宪御制”款的七彩绘陶潜图瓶的精品价格可以拍到十几万,而“居仁堂”款一般拍到4万左右,这中差距也充分说明了洪宪瓷器无论真假,只要制作精细,釉质精良,仍然具有超高价值。

“洪宪”瓷并不存在


贵报3月27日第9版,刊发了《民国瓷器分类及辨伪》一文,文中提到郭世五的“觯斋”,现补充如下。

郭葆昌,字世五,别号觯斋主人,河北定县人,早年曾在北京德聚城古玩店学徒,后经人介绍入袁世凯府上当差。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提拔郭葆昌任总统府庶务司丞。1913年初,委派郭为江西九江道,作为督陶官到景德镇督烧瓷器。1915年袁世凯下令将景德镇明清两代御窑厂改设为陶务监督公署,委任郭为陶务公署监督,郭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督陶官。

文中还说到“洪宪”瓷器,这里也做点说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宣布实行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郭葆昌为了讨取主子欢心,承袭明清两代惯例,准备为袁烧制帝王年款的“洪宪”瓷。不料民主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袁只做了83天的短命皇帝便下台了,在帝制的轰然倒塌声中,陶务监督公署也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箱,郭葆昌的督陶使命就此结束,而“洪宪”款的瓷器至此并未问世。据说郭生前曾对友人说过,袁世凯倒台前他并未烧成“洪宪”瓷,与郭过从甚密的古董商王荫泰在为郭所撰挽联中,也曾提及此事。1963年和1965年,袁的第13女儿袁经祯曾分别两次向苏州博物馆捐赠数件粉彩瓷碗和瓷盘,其底款为“居仁堂制”。到目前止,瓷界比较公认的趋于一致的说法是,凡“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的瓷器,均属后人为了商业利益所制的赝品。就连郭葆昌本人也曾重金聘请高手,在北京设炉专门制作“洪宪”年款的赝品瓷,掀起了一股仿冒波澜。

洪宪瓷具有收藏价值吗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颇具有争议性,他曾经为中国变革做出了不少贡献,原本可以流芳百世,但是晚年称帝复辟的行为,使得自己遗臭万年。袁世凯称帝不过八十三天,如同一个笑话。自立国号“洪宪”,在这短暂的时间,也没忘了在景德镇给自己定制一批御用瓷器,古玩收藏界将这一批瓷器称之为“洪宪瓷”。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洪宪瓷称得上是民国时期的官窑瓷器。

作为御用瓷器,洪宪瓷自然是民国瓷器中的精品。在一九一六年初,袁世凯派出督陶官郭葆昌前往江西景德镇窑,监督烧制御用的瓷器。为了烧造御用瓷器,袁世凯下了血本,投入了一笔一百四十万大洋的巨款。目前,关于这批瓷器的生产量说法不一,一说大概有40000件左右,一说大家只有6000件左右。无论是哪一个说法,都足以说明这批御用瓷器的制作成本相当高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处于盛世的乾隆时期,朝廷每一年投入御用瓷器的生产成本也仅仅只有三万两白银,景德镇御窑年均进贡御用瓷器多达40000~50000件,而朝廷一年拨付的费用才三万两白银。而烧制洪宪瓷投入的成本如此之大,足以说明它的质量之高。

督陶官郭葆昌到达景德镇御窑之后,就马上开始为袁世凯烧造“居仁堂”款的瓷器,这一批瓷器中不仅有袁世凯的日用瓷,还有用于开国大典上赠送客人的礼物。与此同时,郭葆昌还另外监督烧制了两批陈设瓷器和日用瓷器,专供两位著名北洋军阀徐世昌和曹锟使用。这一批瓷器基本上都是小件瓷器,胎质细腻而光洁,轻盈而柔润。袁世凯和两位军阀使用的瓷器都是烧制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故而风格非常接近,但是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所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近水楼台的郭葆昌烧制了一批私款瓷器,这一批瓷器多为瓶类,器型疏朗雅致,不仅不带民国粉彩瓷器常有的脂粉味儿,反而富含一丝浓郁的文人气息。

纤细易碎是洪宪瓷存世量稀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洪宪瓷存世量稀少,它才会具有如此大的收藏价值。现如今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引诱下,大量仿制洪宪瓷赝品,而洪宪瓷距今年份实在太近真伪工艺相差不大,因此大家在遇到洪宪瓷的时候,一定要更加认真地辨别。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洪宪”粉彩牡丹笔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洪宪”粉彩牡丹笔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鉴别洪宪年制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