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鉴别 > 导航 >

收藏品骗局重点瞄准老年群体

收藏品骗局重点瞄准老年群体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2-02

瓷器鉴别。

“我连我买的收藏品都没见到”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路先生今年82岁。他告诉记者,因为平时喜欢收藏些小东西,自己的电话就被他人泄露给了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业务员。后来,这名业务员经常打电话让他去文化公司参观。

“每次去,这个业务员都送我一些外国纸币、纪念邮票等小礼品。后来熟了后,他就给我推销字画、第四套人民币百连号等收藏品,说以后能升值卖高价钱。我最终就信以为真了。”4月24日,路先生向记者回忆说。

“因为他们当时是拿一个收藏品宣传册子给我推销的,我就说想看看货。但他们说门店太小,放不下那么多货,货放在库房里了。”路先生说。

为了让路先生购买,业务员又对路先生说:“想拿货也可以,但货放在我们店里更安全。你拿回去之后再回来卖的话,还得重新鉴定。麻烦不说,还花钱。放在我们这,你每个月月初可以拿利息,而且这个利息比存银行和买理财产品都划算。等以后哪天想卖了,我们就可以帮你卖掉。”

在这样的诱惑下,路先生终于买下了几件收藏品。路先生却告诉记者:“直到现在,我连我买的收藏品都没见到。”

路先生告诉记者,一开始,这个公司确实给他利息。“我第一个月拿了3000多元的利息,但以后我每次去拿利息,业务员就会让我继续买收藏品。”就这样,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路先生陆续投入了30余万元。“但从第二年开始,文化公司就不给利息了。然后,我就催文化公司把钱还给我,但公司说收藏品没卖出去,没法给我钱。”路先生说。

买了收藏品只是骗局的第一步

按照路先生的说法,他遭遇的是一种“买空卖空”的骗局,因为自己并没有看到更没有拿到收藏品。但对于一些老人来讲,买了收藏品拿到手后,或许只是骗局的第一步。接下来,不法分子会引诱老年人一步步掏更多的钱。

65岁的北京市民陈女士偶然认识了某收藏品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便向其推荐名人字画等收藏品,说以后升值空间很大,而且公司可以回购或者代为拍卖。并无收藏经验的陈女士在其忽悠下,先后花了几十万元从这家公司买了一些所谓的名人字画。实际上,字画作者都是并不知名的画家,是不是真迹也不清楚。

在买了这些所谓的收藏品后不久,有一个自称是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的人给陈女士打来电话,声称可以帮她找到一个香港的客户,将收藏品卖出去,但需要再交一笔过海关的费用以及鉴定和拍卖费用。

陈女士急于把收藏品卖出去,于是便又交了20多万元钱,并与这家公司签订了一个入会协议。

但交了钱之后,陈女士觉得有些不对,就想把那20万元钱要回来,但遭到拒绝。于是,她就要求公司按照承诺回购,但收藏公司否认曾经有过此承诺。

“陈女士遭遇的骗局还算简单的,这类骗局完整的套路是:老人买了收藏品之后,过不了几天,就有自称是某拍卖公司或收藏公司的人打电话过来。然后,虚构有买家要高价购买、公司高价收购,将老人请至公司。再安排人员冒充买家吹嘘藏品价值,诱使老人到指定的机构鉴定或者在公司办理委托交易业务,从而骗取鉴定费、委托交易服务费。然后,再以鉴定结论不符合收购条件、不符合買家交易条件或拍卖物品流拍等理由搪塞老人。”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老年人受骗后往往遭遇维权难

陈音江对记者表示,利用收藏品实施诈骗主要针对老年人。这些不法分子认为,老年人退休后时间充裕,又都有一些积蓄和退休金、养老金,且想让自己的钱增值,所以就专门盯上了老年人。

“我们发现,在收藏品骗局中,老年人受骗后往往遭遇维权难。这是因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至1万元,大多数收藏品骗局中涉及的金额都远超这个数额。但是,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法律追责,往往不会与被骗的老年人签订收藏品买卖之类的合同,而是签订借款合同或者不签任何合同,这就导致刑事立案时遭遇困难。”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芳说。

延伸阅读

山寨藏品牵出的“秘密”


日前,作家马伯庸在网上发表《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博文,图文并茂分享了自己参观河北衡水冀宝斋博物馆的所见所感,“藏品足以毁掉观者的三观和大脑,两次。”

从博文看,这家以瓷器为主的博物馆,让人有穿越感,比如主流观点认为青花瓷器滥觞于唐代,但这里不仅有“隋青花”、“魏青花”,还有“炎帝制造”的“青花人物纹罐”。1.92米的汉代五彩瓷器、3米高的东汉五彩长颈瓶,还有直径1.76米的“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古代瓷盘”,能让故宫“羞愧得无地自容”。业内人士评价冀宝斋“就是个低仿假货集中营”。

许多人可能会把目光投向山寨藏品这个现象上,这其实不是关键。2010年,国家文物局等发布《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全国各地出台了相关的具体意见。既然是鼓励和促进民办博物馆开展,肯定有各种优惠,比如税收优惠、根据投资额补助、日常运营补助、为博物馆提供用地保障等。以通俗的话说,只要你打开了博物馆投资的这扇大门,各种实惠、补助都会源源不断。投资越多,建成面积越大,获得的政府补助也越可观。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这类博物馆全国各地都有,“大部分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盖一个假博物馆,然后跟政府换土地资源,“现在博物馆成为社会的香饽饽了,政府也不一定懂”。博物馆越来越多,哪来那么多真藏品?山寨藏品流行,已经成为新建博物馆的非公开秘密。

事实上,除了山寨博物馆、山寨藏品,还有投资者与相关方面沆瀣一气的作为。来自中国文物网的消息显示,某大学瓷器系博士生导师梁某、陶瓷工艺大师鲍某等多位专家学者曾亲临冀宝斋,对藏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还纷纷题词嘉勉。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孙某某对冀宝斋送去鉴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认定其中22件为真品并亲自开具了鉴定证书。有了专家鉴定,谁说藏品是山寨?

山寨博物馆、山寨藏品,都将误人子弟,更是祸国殃民。重新审视各地关于民间博物馆发展的政策,规范发展规划,严格审查审批博物馆的发展,斩断山寨博物馆、山寨藏品背后的利益链,不容迟缓,当有所行动。

领略黑陶时尚的古风藏品风采


黑陶发源于远古石器时代,被誉为“火与土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出土的实用型黑陶文物大多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民间并不多见,流落在民间的黑陶藏品愈发珍贵,而现代的黑陶工艺藏品也逐渐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不仅成为收藏的一种新时尚,其收藏价也在逐步攀升,成为一种时尚的收藏新宠。

发源于远古文明

“那长发少女的头像,似乎我在巴黎一位诗人书房墙壁上看到过。那变形的大力士又把我引到东柏林古老的博物馆之岛,各种小鸟联飞的透雕台灯株,似乎在西柏林一家宾馆里伴过我的思乡之梦。而那似乎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坐下来闭目沉思的女佛,在曼谷木雕商店里诱惑过我。”这是馆陶籍著名诗人雁翼初识家乡黑陶时所作的《黑陶初记》。黑陶的古朴、厚重的风格,广受藏界文人雅士的喜爱。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黑陶是陶器中的极品。被誉为“土与火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

最著名的黑陶当属山东的龙山黑陶和浙江的良渚黑陶。这两个地方是黑陶的发源地。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的当属黑陶。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

龙山黑陶中,蛋壳黑陶又是极品中的极品。蛋壳黑陶以“薄”著称,是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蛋壳黑陶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良渚黑陶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良渚文化比龙山文化更为久远,约公元前3300年~前2250年。良渚黑陶与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相似但有自身的特点。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

掀起的时尚收藏风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文物和工艺美术制品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黑陶多被奴隶主和贵族们所利用,他们用于装饰宫殿、点缀厅堂,成为夸耀富有、显示地位和等级的标志,而在民间却少有问津。

新中国成立后,黑陶艺术得到了重视。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梁德明对记者说:国家规定,解放后出土的黑陶文物,不允许被拿到公开市场上去拍卖。不过事实上,黑陶文物在民间的古董集市上一直有流通。解放前出土的黑陶文物,国家也是允许被拿出来拍卖的。虽然在国内,目前黑陶的收藏还没有像字画等藏品一样火热,但黑陶文物的升值潜力,在国外的拍卖场上可见端倪。黑陶文物在国外没有拍卖的限制,市场非常火爆,身价动辄百万。

河南洛阳专门研究、收藏、制造黑陶的大师索望说:“黑陶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含义,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彰显财富的象征。”

近年来,出于对一种古文明的追求和一种心灵的享受,黑陶的收藏逐渐时兴,成为藏家的新宠。黑陶造型端庄凝重,它的图案深藏玄机,它的黑色在心理学上的联想“可以当做温暖、覆盖、藏身之所和舒适”(【美】卡洛琳•M•布鲁墨:《视觉原理》),黑陶艺术品往往给人带来凝重安适的感觉,它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致远的享受,代表着一种壮美和崇高的人格。因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收藏一两件黑陶制品,可以获得一份宁静的心境,这也是黑陶收藏在近年风生水起的根源。

实用型的文物黑陶历经几千年的长埋,存世的已经十分罕见,渐渐被收入博物馆进行保护,当然,也有部分“沧海遗珠”遗落民间,这些便成为现在黑陶收藏家收集黑陶文物的主要渠道,圈内人的互相交流也是另外一种收集渠道。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仿制的现代黑陶工艺品,其做工十分精美,价格也不菲,甚至能拍出十几万的高价。去年5月,陕西有人从洛阳以18万的价格收藏了一尊腾空而起的黑马,而一个刚出炉高不足30厘米的黑陶豆(古时盛熟食的一种容器),在市场竟标出19万元的天价,福建、广东等地不断有人前来要收藏此“豆”。但梁德明先生说,真正的收藏家是不收藏这些工艺品的,因为它们只是仿制品,远远不及真品那样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做工精细几无作伪

黑陶的制作工艺尽管在几千年前已经被先人掌握,但也许是它的工艺偏于繁琐复杂,或是传播区域太小,致使这种技术失传。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探索,才在上世纪80年代破译了黑陶的制作工艺。梁德明先生说,由于黑陶做工精细,不容易被仿制,所以,目前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伪造的赝品,因为伪造的赝品在色泽、沧桑感等方面都达不到真品的效果。

黑陶出现在彩陶等其他陶瓷制品之后,因为其制作工艺难度比红陶、灰陶和彩陶要高得多。黑陶之所以会呈黑色,是因为温度控制的关系,黑陶的烧制温度在800摄氏度到900摄氏度之间,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温度,都烧不出黑色的效果。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烧制出来的颜色就是红的,低于这个温度则呈白色。

黑陶的装饰特点虽然简单质朴,不加装饰或少加装饰,但要制出一件美观典雅的黑陶可是要下一番工夫。除薄制、打磨、单色、加陶衣等各种不同的装饰方法,还在陶器上运用划纹、压纹、印纹等。并且陶器的提梁、耳、鼻、纽等附加部分颇具匠心。最常见的情况是陶器上的附件往往压成平行的条纹,或加以变化,器身很单纯而提梁部却十分精巧。此外,镂孔也是一种装饰方法,是龙山陶器所特有的,主要用于鼎足与豆足上。

至于黑陶表面呈现的光亮,则是陶坯制成后尚未干透时,用鹅卵石或兽骨制成的光滑工具在上面打磨的结果。打磨不仅使胎体表面高低不平的结构填平补齐,而且让原料中的云母片、石英等物质的颗粒平行排列于坯体表面,这些矿物颗粒有反光作用,平行排列就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增加光线的平行反射,因而出现光泽,所以黑陶表面熠熠发亮。

市场上常见的劣质黑陶,可能做工雕刻方面也很精细,但不属于收藏型的黑陶。判别黑陶制品的优劣,可以看其是否掺水,优质的黑陶不会掉色,而劣质黑陶则一洗就掉色。对此,秦源陶艺制作中心的郑康淳先生介绍,虽然黑陶的“熏烟渗碳”技术已经得到破译,但能够真正掌握这项工艺的厂家却凤毛麟角,导致市场上黑陶质量参差不齐。真正的黑陶用湿布越擦越亮,而劣质的黑陶只要用湿布一擦就会掉色。另外,纯正的黑陶图案全部是烧完雕刻的,精致、细腻、栩栩如生,而劣质黑陶上的图案是用色彩画上的,相对粗糙且容易掉色。

黑陶的价值判断

实用型的黑陶多为出土文物,举世罕见,不允许在市面上拍卖,但民间也不乏有黑陶文物藏品。一般来说,品相良好、形状特别且带有氏族图文的黑陶较为珍贵,价位一般在万元以上。

现在收藏市场上看到的多是现代黑陶工艺制品。目前,黑陶的价位还不是很高。一般普通的大器型的黑陶,市场价位在千元以上,普通器型的价位在几百元钱。因此,黑陶未来的升值潜力还很大。

鉴别黑陶制品的收藏价值,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看造型。造型是鉴别黑陶收藏价值的第一位。梁先生说,黑陶的各种造型或者代表一种身份地位,或者代表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黑陶中的鸟形壶,是代表氏族的图腾。

二看品相。这些在当时用来作为器皿的实用型黑陶制品,在贵族死后通常用来作为陪葬品,历经四五千年的掩埋,受到地层的叠压、器物与泥土黏在一起,出土几乎无完物,因此,品相成了黑陶价值鉴别的第二要素。

三看图文。有些黑陶上还雕刻有当时的一些图文,有的代表氏族的图腾,有的则是一些原始文字。黑陶艺术的几何图案可以追溯到仰韶半坡时代的彩陶艺术,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转向抽象的符号,这种几何图案的原始物象,如蛇衍化为龙,鸟衍化为凤以及蛇衍化为鱼,表现了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并逐渐转化为带有韵律的线条。这些带有特定含义的图文,增添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看做工。古代黑陶制品的厚薄,反映了它的特定含义,薄如蛋壳的黑陶制品,是先人为祭祀和殉葬而精心制作的。学者表示,到目前为止,黑陶中最为珍贵的数山东出土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此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而现代工艺品则以其工艺的精细程度来决定陶器的价值。现在的工艺品陶器多是从雕工、刻工上下功夫。一件好的作品,装饰和造型非常吻合,气势上一气呵成,线条十分流畅,肌理的处理上也十分到位。

小贴士:

黑陶的保养

黑陶的保养与一般陶器的保养差不多,陶器是易碎品,同时,易受尘埃、紫外线等侵害,如果保养不当极易损坏。因此,收藏陶器应加强保养。

1.收藏室内温度不稳定或温差过大容易损坏陶器,室内的温度宜保持在17~25℃左右,湿度宜在50%~60%,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5%~6%,过于干燥和潮湿都不利于陶器收藏。

2.强烈的紫外线容易造成陶器表面颜色变化,釉层脱落。所以,要防止和减少强光对陶器的照射。收藏室的窗子最好挂上不透光窗帘,或采用有色玻璃。

3.过量的灰尘,易对陶器形成一定的损害。造成器物表面变色,所以对陶器应定期除尘,陶器最好存放在柜中或框架上面。

4.陶器容易破碎,其耳部、把部、口部等部件较脆弱很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不宜经常用手直接触摸、挤压这些易碎部位,搬动陶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磨擦。

5.古陶器除少数传世品,大部分是地下出土的。由于长埋地下,易被盐类及其他杂质侵蚀,土壤中的部分化学物质也易吸附在器物表面,所以在将陶器收藏入室前,应先进行清洁、消毒并进行干燥。

6.如果陶器某些部位产生裂纹,器壁或器表出现风化、彩绘和釉层出现剥落,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继续扩大。对易破损的部位也应及时进行预防性加固。

国宝级藏品带你穿越时空


清雍正柠檬黄地青花缠枝花卉仿汉壶尊

清乾隆白玉浮雕山水高士诗文图屏

明崇祯青花夔龙寿石纹花觚

明嘉靖铜爵杯正面刻款;嘉靖丙寅年季冬吉日赐进士弟知东莞县事漳浦扬守仁置背面刻章;文庙

东莞第三届收藏文化联展暨珠三角收藏精品邀请展昨开幕

由东莞市文广新局、东莞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东莞市第三届收藏文化联展暨珠三角收藏精品邀请展(以下简称“联展”)昨天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本次联展将持续至11月12日,分别在东莞艺展中心、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和东莞报业书画院三个场馆举行,10天的展期内,将展出收藏精品30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珍品。联展期间,组委会还会组织全国艺术展销会、三场藏友交流会、两场拍卖会等系列活动,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为东莞市民提供了一次“足不出户”就饱览到众多收藏精品的机会。

展出作品五分之一为宫廷器物

据悉,本次联展经过民间征集、市收藏家协会会员藏品征集、特邀珠三角名家藏品等途径,最终确定进入展览的藏品总数为400余件。藏品整体质量较高,其中宫廷器物约占1/5,有几件是价值超过千万元的宫廷重器,是历届联展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最高的一次。

除了价值连城、美轮美奂的众多官窑瓷器和玉器外,本次联展展出的画作也是名家大作汇聚。除了关山月3米长卷、清代名家黄璧的24米四季长卷、杨善深十几幅书画精品等不可多得的大作之外,还有居廉、高剑父、赵少昂、黎雄才、何香凝、范曾、黄永玉等名家之作,绝对可以让爱好书画的市民一饱眼福。

各地收藏名家热捧东莞联展

据了解,作为本届联展的一大亮点,与前两届相比,除了继续挖掘东莞本土收藏家资源外,还增设珠三角精品邀请展,扩大了藏品征集范围,力求将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收藏精品“请进”东莞。

最终,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的一些大收藏家都拿出了自己的重量级藏品,所征集到的收藏精品共计100多件,包括书画、陶瓷、杂项的收藏门类,其中不乏国宝级珍藏,这些珍品都是第一次亮相东莞。比如由广州求友堂提供的“康熙官窑十二月令花神杯”之一的石榴花杯,素来被视为康熙官窑瓷器名品。另外,还有一向受东莞藏家追捧,与东莞颇有渊源的“明嘉靖铜爵杯”,该铜爵杯由明代东莞知县杨守仁命人铸造,并供奉于文庙,寓意“加官晋爵”,后来杨守仁政绩官声俱佳。铜爵杯辗转流传至今日,藏于广州一位收藏家手中,此次“回乡”参加东莞联展,实属难得。

11项活动促进交流与学习

此外,本届联展组委会特意安排了11项系列活动。东莞本土的昭德拍卖公司、大千拍卖公司将于联展同期举办两场艺术品拍卖会,分别征集拍品248件与200件。联展协办单位东莞市玉石协会组织的“交结四方——两岸三地玉石收藏交流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100多位玉石藏友参加,许多珍贵奇石雅玩将集体亮相。另外,被收藏圈尊称为“翟帅”的著名华人收藏家、鉴赏家翟健民,广东省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楼钢,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副站长林锐都将在联展期间举行藏友交流会,是一次欣赏与学习收藏文化的难得机会。

藏品一:清雍正柠檬黄地青花缠枝花卉仿汉壶尊

规格:高34.5cm

价值:约3000万~4000万元

收藏地:旗峰山艺术博物馆

本品取南宋官窑穿带壶的造型,外表装饰宣窑黄地青花釉彩,胎釉精良,抚之似玉,笔意细腻,点染深沉。敷设黄彩,匀净明亮,与青花上下辉映。底部青花双圈内留白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楷款,笔道有力,工整俊秀。

黄地青花者是雍正御瓷名贵之品,始自明代宣德御窑,其中琢器尤为珍罕,公私收藏之中仅知数例。雍正时期御瓷的烧造,许多隽品大多是孤例,很少见到成对之作,因为雍正皇帝强调“同形而异彩”,相同的器型装饰不同的釉彩和纹饰,每一品类往往仅烧造一件,越是名贵的品类越是体现明显,绝少重复。

藏品二:清乾隆白玉浮雕山水高士诗文图屏

规格:长19.5cm高11cm

价值:未定价

收藏地:广州市文物总店

此件白玉插屏,充分展现了乾隆时期玉作工匠精湛绝伦的制玉工艺。

其玉面光泽莹润,玲珑剔透。雕琢层次分明,正面图案中的人物、山水刻画细腻生动,山间景致闲逸悠远。背面刻李白诗文,整体画面宁静祥和,使观者有如亲临其境之感。

这块硕大且纯净无瑕的玉料极为少见,而乾隆朝以前也极少见到白玉制作的插屏。此类玉料一般质地细腻透白,在光线的映透下亦能确保构图的完整及雕刻层次的立体性。

藏品三:明崇祯青花夔龙寿石纹花觚

规格:高45cm

价值:未定价

收藏地:广州市文物总店

花觚是一种仿青铜器造型的陈设用具,也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花觚通常是三段式,上面为喇叭口,中间鼓腹,下部外撇呈凤尾形,造型古朴典雅。此花觚喇叭口,束腹,圈足外撇。其釉色莹润,青花发色青翠,上段描绘牡丹、寿石、蝴蝶等纹样,中段描绘卷草夔龙纹,下部画倒蕉叶纹。

青花的烧造到明代晚期,已经开始注重青花绘画的浓淡和层次。即使青花一个颜色,通过绘画的技法来呈现立体生动的物象,此花觚就为我们呈现出娴熟的青花“分水”画法,是明代晚期青花民窑精品中的精品。

藏品四:明嘉靖铜爵杯

正面刻款;嘉靖丙寅年季冬吉日赐进士弟知东莞县事漳浦扬守仁置

背面刻章;文庙

价值:未定价

收藏者:广州某收藏家

这是件和东莞有关的文物藏品,这件铜爵杯背后还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来历。这件铜爵杯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广东东莞知县的杨守仁命人铸造的,杨守仁命人铸造了这个爵杯后供奉于文庙,取“加官晋爵”之意。果然,杨守仁之后加官晋爵,政绩官声俱佳。这只铜杯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现在藏于广州一位收藏家手中。此次他专门拿出爵杯参展,也是为了让东莞人了解这段历史。

黑陶:时尚的古风藏品 做工精细几无作伪


黑陶发源于远古石器时代,被誉为“火与土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出土的实用型黑陶文物大多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民间并不多见,流落在民间的黑陶藏品愈发珍贵,而现代的黑陶工艺藏品也逐渐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不仅成为收藏的一种新时尚,其收藏价也在逐步攀升。

发源于远古文明

“那长发少女的头像,似乎我在巴黎一位诗人书房墙壁上看到过。那变形的大力士又把我引到东柏林古老的博物馆之岛,各种小鸟联飞的透雕台灯株,似乎在西柏林一家宾馆里伴过我思乡之梦。而那似乎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坐下来闭目沉思的女佛,在曼谷木雕商店里诱惑过我。”这是馆陶籍著名诗人雁翼初识家乡黑陶时所作的《黑陶初记》。黑陶的古朴、厚重的风格,广受藏界文人雅士的喜爱。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距今也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黑陶是陶器中的极品。被誉为“土与火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

最著名的黑陶当属山东的龙山黑陶和浙江的良渚黑陶。这两个地方是黑陶的发源地。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当属黑陶。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董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

龙山黑陶中,蛋壳黑陶又是极品中的极品。蛋壳黑陶以“薄”著称,是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蛋壳黑陶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良渚黑陶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良渚文化距今比龙山文化更为久远,约5250~4150年。良渚黑陶与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相似但有自身的特点。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琮、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掀起的时尚收藏风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文物和工艺美术制品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黑陶多被奴隶主和贵族们所利用,他们用于装饰宫殿、点缀厅堂、成为夸耀富有、显示地位和等级的标志,而在民间却少有问津。

建国后,黑陶艺术得到了重视,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梁德明对本刊记者说:国家规定,解放后出土的黑陶文物,不允许被拿到公开市场上去拍卖。不过事实上,黑陶文物在民间的古董集市上一直有流通。解放前出土的黑陶文物,国家也是允许被拿出来拍卖的。虽然在国内,目前黑陶的收藏还没有像字画等藏品一样火热,但黑陶文物的升值潜力,在国外的拍卖场上可见端倪。黑陶文物在国外没有拍卖的限制,市场非常火爆,身价动辄百万。

河南洛阳一位专门研究、收藏、制造黑陶的大师索望说:“黑陶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含义,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彰显财富的象征。”

近年来,出于对一种古文明的追求和一种心灵的享受,黑陶的收藏逐渐时兴,成为藏家的新宠。黑陶造型端庄凝重,它的图案深藏玄机,它的黑色在心理学上的联想“可以当做温暖、覆盖、藏身之所和舒适”(【美】卡洛琳?M?布鲁墨:《视觉原理》),黑陶艺术品往往给人带来凝重安适的感觉,它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致远的享受,代表着一种壮美和崇高的人格。因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收藏一两件黑陶制品,可以获得一份宁静的心境,这也是黑陶收藏在近年风生水起的根源。

实用性的文物黑陶历经几千年的长埋,存世的已经十分罕见,渐渐被收入博物馆进行保护,当然,也有部分“沧海遗珠”遗落民间,这些便成为现在黑陶收藏家的收集黑陶文物的主要渠道,圈内人的互相交流也是另外一种收集渠道。

尽管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仿制的现代黑陶工艺品,其做工十分精美,价格也不菲,甚至能拍出十几万的高价。去年五月,陕西有人从洛阳以十八万的价格收藏了一尊腾空而起的黑马,而一个刚出炉高不足三十公分的黑陶??豆(古时盛熟食的一种容器),在市场竟标出十九万的天价,福建、广东等地不断有人前来要收藏此“豆”。但粱德明先生说,真正的收藏家是收藏这些工艺品的,因为它们只是仿制品,远远不及真品那样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做工精细几无作伪

黑陶的制作工艺尽管在几千年前已经被先人掌握,但也许是它的工艺偏于繁琐复杂,或是传播区域太小,致使这种技术失传。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探索,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破译了黑陶的制作工艺。梁德明先生说,由于黑陶做工精细,不容易被仿制,所以,目前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伪造的赝品,因为伪造的赝品在色泽、沧桑感等方面都达不到真品的效果。

黑陶出现在彩陶等其他陶瓷制品之后,因为其制作工艺难度比红陶、灰陶和彩陶要高得多。黑陶之所以会成黑色,是因为温度控制的关系,黑陶的烧制温度在800度到900度之间,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温度,都烧不出黑色的效果。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烧制出来的颜色就是红的,低于这个温度则呈白色。

黑陶的装饰特点虽然简单质朴,不加装饰或少加装饰,但要制出一件美观典雅的黑陶精美可是要下一番工夫。除薄制、打磨、单色、加陶衣等各种不同的装饰方法,还在陶器上运用划纹、压纹、印纹等。并且陶器的提梁、耳、鼻、纽等附加部分则是注意经营,颇具匠心。最常见的情况是陶器上的附件往往压成平行的条纹,或加以变化,器身很单纯而提梁部却十分精巧。此外,镂孔也是一种装饰方法,是龙山陶器所特有的,主要用之于鼎足与豆足上。

至于黑陶表面的呈现的光亮,则是陶坯制成后尚未干透时,用鹅卵石或兽骨制成的光滑工具在上面打磨的效果。打磨不仅使胎体表面高低不平的结构填平补齐,而且让原料中的云母片、石英等物质的颗粒平行排列于坯体表面,这些矿物颗粒有反光作用,平行排列就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增加光线的平行反射,因而出现光泽,所以黑陶表面熠熠发亮。

市场上常见的劣质黑陶,可能做工雕刻方面也很精细,但不属于收藏型的黑陶。判别黑陶制品的优劣,可以看其是否掺水,优质的黑陶不会掉色,而劣质黑陶则一洗就掉色。对此,秦源陶艺制作中心的郑康淳先生介绍,虽然黑陶的“熏烟渗碳”技术已经得到破译,但能够真正掌握这项工艺的厂家也绝无仅有,导致市场上黑陶质量参差不齐。真正的黑陶用湿布越擦越亮,而劣质的黑陶只要用湿布一擦就会掉色。另外,纯正的黑陶图案全部是烧完雕刻的,精致、细腻、栩栩如生,而劣质黑陶上的图案是用色彩画上的,相对粗糙且容易掉色。

黑陶的价值判断

实用型的黑陶多为出土文物,举世罕见,不允许在市面上拍卖,但民间也不乏有黑陶文物藏品。一般来说,品相良好、形状特别且带有氏族图文的黑陶作为珍贵,价位一般在万元以上。

现在收藏市场上看到的多是现代黑陶工艺制品。目前,黑陶的价位还不是很高。一般普通的大器型的黑陶,市场价位在千元以上;普通器型的价位在几百元钱。因此,黑陶未来的升值潜力还很大。

鉴别黑陶制品的收藏价值,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看造型。造型是鉴别黑陶收藏价值的第一位。梁先生说,黑陶的各种造型或者代表一种身份地位,或者代表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黑陶中的鸟形壶,是代表氏族的图腾。

二看品相。这些在当时用来作为器皿的实用性黑陶制品,在贵族死后通常用来作为陪葬品,历经四五千年的掩埋,受到地层的叠压、器物与泥土黏在一起,出土几乎无完物,因此,品相成了黑陶价值鉴别的第二要素。

三看图文。有些黑陶上还雕刻有当时的一些图文,有的代表氏族的图腾,有的则是一些原始文字。黑陶艺术的几何图案可以追溯到仰韶半坡时代的彩陶艺术,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转向抽象的符号,这种几何图案的原始物象,如蛇衍化为龙,鸟衍化为凤以及蛇衍化为鱼,表现了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并逐渐转化为带有韵律的线条。这些带有特定含义的图文,增添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看做工。古代黑陶制品的厚薄,反映了它的特定含义,薄如蛋壳的黑陶制品,是先人为祭祀和殉葬而精心制作的,学者表示,到目前为止,黑陶中最为珍贵的数山东出土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此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一毫米,最薄处仅零点二毫米,重仅二十二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而现代工艺品则以其工艺的精细程度来决定陶器的价值。现在的工艺品陶器多是从雕工、刻工上下功夫。一件好的作品,装饰和造型非常吻合,气势上一气呵成,线条十分流畅,肌理的处理上也十分到位。

小贴士:

黑陶的保养

黑陶的保养与一般陶器的保养差不多,陶器是易碎品,同时,易受尘埃、紫外线等侵害,如果保养不当极易损坏。因此,收藏陶器应加强保养。

1.收藏室内温度不稳定或温差过大容易损坏陶器,室内的温度宜保持在17-25℃左右,湿度宜在50%~60%,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5%~6%,过于干燥和潮湿都不利于陶器收藏。

2.强烈的紫外线容易造成陶器表面颜色变化,釉层脱落。所以,要防止和减少强光对陶器的照射。收藏室的窗子最好挂上不透光窗帘,或采用有色玻璃。

3.过量的灰尘,易对陶器形成一定的损害。造成器物表面变色,所以对陶器应定期除尘,陶器最好存放在柜中或框架上面。

4.陶器容易破碎,其耳部、把部、口部等部件较脆弱很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不宜经常用手直接角蟆,挤压这些易碎部位,搬动陶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磨擦。

5.古陶器除少数传世品,大部是地下出土的,由于长埋地下,易被盐类及其他杂质侵蚀,土壤中的部分化学物也易吸附在器物表面,所以在将陶器收藏入室前,应先进行清洁、消毒并进行干燥。

6.如果陶器某些部位产生裂纹,器壁或器表出现风化、彩绘和釉层出现剥落,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继续扩大。对易破损的部位也应及时进行预防性加固。

收藏家简介:

梁德明:

笔名“沙龙”,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曾任苏州市文联三、四届委员,苏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职工收藏协会会长等职,入选《中国收藏家辞典》、《中国专家大百科全集》。中国古陶瓷的收藏和研究专家,收藏自原始社会至今各朝各代青铜、陶瓷艺术品近千件,其中不乏国家博物馆级藏品若干。 

《华豫之门》品鉴青花瓷前身 藏品回流也需谨慎


红绿彩狮形枕

罗盘

在收藏市场,很多人一听到“回流”二字,立马就觉得一定是真藏品,一定是好藏品,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本周四晚22:05,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现场针对海外回流现象引发热议,且看专家教你如何火眼金睛揭开“假回流”的面具。青花瓷蜚声海内外,你知道它的前身是什么吗?本期《华豫之门》邀您一起品鉴。

盛世收藏“回流”难挡真假回流现原形

近几年,藏品回流现象日渐火热,有大量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陆续“回流”到国内的各级、各类艺术品市场中进行交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高速上升期,大多数投资者的经验不足,鉴定能力有限,而且“水往低处流,货向高价走”,中国市场逐渐成为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的理想销售地。

宋长刚,一位在日本岐阜拥有五家中式餐馆的东北人。他带来了自己一年内收藏的三件中式瓷器,均带有日式的包装盒和包装带。宋先生说,自己其实并不懂收藏,近些年手头有了些积蓄,身在国外思念故乡,在日本看到这些老式的中国瓷器,就萌生了带回国内的想法。如果藏品是真的,也算是为中国的藏品回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像宋长刚这样饱含一腔赤子心的藏友大有人在,那么,海外回流现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金代珍贵红绿彩狮形枕现身《华豫之门》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之一,青花瓷为世人所熟悉,但是你了解它的前身红绿彩吗?釉上彩的萌芽——红绿彩,这种宋、金时代新创烧的瓷中珍品,开创了在瓷釉上进行彩绘装饰的新方法,直接影响到明清五彩、斗彩、粉彩乃至珐琅彩的创制,为之开创了先河,打下了基础。这么难得一见的藏品,让现场的专家和观众们都惊叹连连。持宝人陈豫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自己的藏品就笑得合不拢嘴。原来,这是当年谈恋爱的时候,老公送给自己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旧精心保存。说起这个狮形枕还闹了一个笑话,因为自己属虎,所以老公就把它当做虎形枕送给了陈豫。用专家徐鸿老师的话就是:“你老公是一个文物鉴定家,但不是一个动物学家,他把狮形枕和虎形枕搞混了。”这也难怪,古时候瓷器的器型都是“象形”的,换个时髦的词儿就是仿生。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妨碍他们夫妇俩的深厚感情。

本期《华豫之门》,还有很多珍奇的藏品。规矩镜的三种叫法你了解吗?更有《茶花女》的翻译者林纾的书画作品,指南针的鼻祖罗盘等藏品为您细细品读。

收藏里的人生


豫君

好友甚爱瓷器收藏,每次去外地,总不忘逛逛当地的收藏市场,日久天长,家里的瓷器藏品多得可以办一个小型瓷器博物馆。

我与好友交往甚密,一来二去,在他的熏陶下,对瓷器的发展也有所了解,每次与好友探讨瓷器话题,我朗朗而言,朋友笑而不语,末了一句话定论:“你不当瓷器鉴赏专家,实在屈才。”然后他背手而立,对着面前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瓷器或凝神或眯眼、或皱眉或大声叫好。我想,那刻他一定沉浸在某种无与伦比的幸福之中。

上周,老家一位远房亲戚揣着一个老式旧皮包按响门铃。亲戚进屋后,简单客套几句,打开皮包,从中拿出一样用布裹了又裹的东西。纳闷之际,裹在外面的布一一展开,一件瓷器出现眼前。亲戚说是上辈子老人留下的,想托我找专家鉴定一下,看能值多少钱。我的第一感觉,亲戚的这件古董是青花瓷。若是真的,价值不菲,遂带亲戚携青花瓷直奔好友家。

好友捧起瓷器里里外外观察一遍,思考片刻后又从橱柜里取出放大镜,在青花瓷上搜寻。好友判断是件仿元青花瓷,不过这件仿品仿制得实在美轮美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好友说得兴致勃勃,我的亲戚却非常失望。好友说,虽是仿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好友感叹道:“收藏一件真品固然重要,但在我的所有藏品中,真品也就那么可怜的几件,十有八九均为仿品或赝品。而我明明知道它们是仿品或赝品,但我收藏的目的不是它们的价值,而是藏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好友的话让我既惊讶又释然。

收藏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对待生活,我们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名、利、贪、欲不过是烟花一场,在平凡的日子里能享受到自己心中追求的快乐,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