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 导航 >

钧红釉苹果罐鉴赏

钧红釉苹果罐鉴赏

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如何鉴别钧红瓷器 古代釉里红瓷器

2020-12-14

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宋代的钧窑利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釉,成为钧红。因它最初为河南禹州钧窑所烧制,故称“钧红”。钧红釉瓷器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钧红釉苹果罐

钧红是最早的红釉,当时的釉料配置不够精细、准确,除了铜以外,还混杂着其他金属氧化物。因此钧红釉具有红里泛紫的色调,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红色,所以又称为“玫瑰紫”和“海棠红”。自元代后,禹县钧窑日渐衰落,至明初已不能烧钧红釉瓷器了。但值得庆幸的是,禹州烧制钧红釉的技艺被其它产瓷区继承了下来。景德镇自宋末起就已开始烧制钧红釉瓷器。钧红制品中,还常出现红、兰、紫三色互相交错、如火如霞的绚丽画面。钧红釉的创制,为陶瓷的装饰工艺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明代的宝石红、霁红,清代的郎窑红、桃花片及一些窑变釉的出现,都与钧红有关。

钧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釉色,釉层肥厚,红而且浓,滋润均匀,华而不俗,釉层中有细小的龟裂纹理。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而且多生窑变,特别是清中期时窑变色泽丰富,流淌自然,成行成丝,满窑变或局部窑变,深受世人所爱。清代的钧红釉烧制比较复杂,白胎烧制时在器表罩一层酱黄色的护胎釉和铜红釉。

此钧红釉苹果罐胎骨很白净,修胎很规整,釉面很光洁,其内口的护胎酱釉色泽较深,而底部护胎釉釉色不很厚,略呈现黄色,器底旋胎纹和跳刀痕清晰可见,红釉表面光润,釉层很肥厚。且底足不平整,这是由于这种釉在烧制中流动性强,烧制时器物多被盛装的匣钵连到了一起,不把匣钵打掉,器物拿不下来,故老的钧红釉器物在出窑时都是从底部慢慢的将匣钵上砍下来的。外表光滑,开片均匀,远观近观都有让人陶醉的感觉,值得珍藏!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什么是炉钧釉,炉钧釉瓷器鉴赏


炉钧釉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新创的一种仿钧低温釉,釉有施于瓷胎上者,也有施于宜兴紫砂胎上者,烧成后釉中紫红、蓝、绿、月白等色熔融一体,斑璨淋漓。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雍正朝炉钧釉瓷器上那种红中泛紫、似成熟的高梁穗颜色,被称之为“高梁红”。清代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

雍正款炉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7cm,口径23.7cm,足距10cm。

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浅弧腹,里心平坦,内壁出筋12道,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通体施炉钧釉,釉色以蓝色为主,其间密布星星点点的红、青色斑点,具有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

褐釉模印贴花双耳罐鉴赏


高19.2cm,口径12.6cm,足径14.2cm

罐唇口,直颈,丰肩,圆腹,腹下敛,平底。胎呈灰白色,器身施褐中泛黄色釉。肩部有对称方形双耳及四朵模印贴花纹。近足处一周及底部素胎无釉。

唐代长沙窑器物以日用瓷为主,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大量外销。其造型简洁朴素,讲究细微之处的变化,以各种形式的罐和罐最多见。早期装饰上的用彩多在模印贴花的人物、狮、葡萄上涂褐色或绿色大彩斑,继而发展为用单一的褐彩或绿彩绘画,以后再逐步发展到用褐、绿双色彩绘。唐代长沙窑是中国大量生产釉下彩瓷器的发源地,它开创了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

唐代长沙窑瓷特色鲜明,首先是釉下彩绘的发明,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其次是釉下彩绘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活泼生动,具有写实性。其三是模印贴花工艺的大量运用,并用褐彩题写五言诗或六言民歌。此风始于长沙窑,至宋元两代发展到极盛。

钧窑朱砂红釉玉壶春瓶欣赏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赏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

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元代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恢复钧瓷烧制,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钧窑朱砂红釉玉壶春瓶

此件钧窑朱砂红釉玉壶春瓶高约14.7cm,口径约4.8cm,底径约5.7cm,壶腹直径约8.7cm。颜色瑰丽,其形厚重有帝王浩然之气,内外均施且多次上釉可见其外部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通过高倍的放大镜下可观其内较大的开片,壶身宛如滴滴红色玉翠满布,壶腹釉色相交呈现出一幕神拟“龙头凤尾形状”的图案。器身的中段处和口沿内可见几处无上满釉的地方,在放大镜下可观其晶莹玉润的素胎体。底部有一淡釉书写“低”字样的款识,引人遐想,壶足周围厚积的釉色中浸布红蓝宝石,因所用材料稀贵上乘,工艺精湛,器型美观匀称,所以呈现出恍觉天空暮沉飞霞、犹如五彩浸化,交相辉映的效果,让人心动不已,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现此玉壶春瓶珍藏于上海远大博纳拍卖有限公司,将参加上海远大博纳和香港环球国际联合举办的2014香港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钧红釉制作过程及推广意义


使陶瓷产品市场增添新意,推陈出新。本文就JH—7806钧红釉的制作推介给读者。

一、钧红釉配方组成及其化学成分

1.1、配方

长石粉(湖南平江):35%,石英粉(江西萍乡南坑):38%,界牌混合泥(湖南衡阳):10%,方解石(工业用):8.5%,氧化硼(工业):2.5%,碳酸锂(化学纯):2%,氧化锌粉(工业):4%,外加:氧化铁红:2.2%,碳酸铜:1.3%,碳酸锰:0.5%,氧化钴:0.2%。1.2化学组成

二、钧红釉的制作

1.外加着色剂颜料的配制

(1)先将外加部分的各种着色剂颜料分别细研,干磨和湿磨均可;

(2)研磨设备:1kg—10kg(视生产用料而定)球磨小池坛,转速:90—120转/分钟;

(3)球:料:水=1.8:1:1.2;

(4)研磨时间:80—120小时/磨;

(5)研磨细度:万孔筛余0.001以下;

(6)出料控制:通过300目筛,烘干备用。

2.钧红釉的配制;

(1)首先将配方中的各种釉用原料按干比量(减除含水量),分别装入研磨体内进行加工;

(2)研磨设备:0.5—1.5吨圆柱滚动式球磨机,转速:20—25转/分钟;

(3)3球:料:水=2:1:0.6—0.65;

(4)研磨细度:250目万孔筛筛余0.01—0.03%;

(5)出料控制:通过200目—250目筛两次过筛和两次吸铁、排渣(杂质),储存备用。

三、成型工序控制

1.采用浸釉或淋釉两种方法;

2.釉浆波美浓度:根据季节确定,釉层厚度一般控制在0.3—0.6mm。

四、烧成

1.烧成设备:适应倒焰窑(方、圆型)和抽屉窑;

2.烧成焰性:强(浓)还原焰;

3.烧成时间与温度:(曲线图)

4.8小时烧至950℃为氧化焰(即排出坯体自然结晶水和机械水),3小时后即11时升至1350℃,此时为强还原焰(红火夹烟);接着保温2小时后,让其自然冷却。

五、结论

1.本钧红釉主要形成的内在动因是通过窑温调控、色异交配和焰性变化而自然流淌形成的艺术钧釉一类;

2.本钧红釉适应日用中、高温瓷的立式形坯体;

3.本钧红釉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收藏价值:

4.本钧红釉是钧釉系列中的一类。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着色剂和发色剂配制成,如:钧蓝、钧紫,钧绿和钧黄等类别,以形成各异的色釉产品。

成化釉里红江崖花卉天字盖罐


釉里红瓷器就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它创烧于元代,鼎盛于明代,清代后也有所发展。它以氧化铜在瓷胚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经过1300℃高温中一次烧成。

明代釉里红极为盛行,其特点为浅红略带灰色,器物釉面有的有裂纹。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相比就显得简单了。器型主要有盘、碗、罐等。

成化时期的款识也极富个性,“天字罐”是罐底书“天”而得名。据传是根据《千字文》的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就是这么来的。而天字款只有皇帝才可以用,也就是明朝成化天字款的官窑。

釉里红瓷器也因为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传世较少,价格居高不下。此盖罐器型完好,发色浓淡相间。器罐盖平顶云纹飞象,青花双圈勾弦纹,盖沿绘海浪纹。腹绘江崖花卉纹,腹下与肩部绘莲瓣纹,青花勾双弦线。底素白釉书“天”字款,实为成化朝少见之器。

成化 釉里红江崖花卉天字盖罐

口径:6.4cm

高:11.3cm

足径:9.5cm

红釉盖罐一对(张玉成造)


盖罐,配有盖子的罐。依据其形制的不同,有不同的造型及装饰。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陶罐配有专用的盖子。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已经有将罐子配以专门的盖子,到南北朝时期,比较注重盖钮的装饰,有伞式、莲瓣式,宋以后盖钮装饰更加丰富,有狮钮、玉兔钮、塔式钮、宝珠式钮等。到了明清时期,瓷器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峰,各类造型的瓷器、盖罐层出不穷,瓷器上的颜色釉也已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同朝代的帝王对瓷器的喜好也有所不同,而有一种瓷器却一直被历代皇家贵族所推崇和关注,那就是红瓷。

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常以红色象征喜庆、欢乐和吉祥,它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一种颜色,如果将瓷器与红色融合到一起,那便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被誉为“千窑一宝”的红釉瓷,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成为世界陶瓷史上一颗闪耀着夺目光辉的明珠。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宣德时烧制出了祭红。红色釉不耐高温,烧制非常困难,被喻为千窑一宝十窑九不成之说。关于红釉,在景德镇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宣德年间,有一天皇帝穿着一身红袍,偶然从一件白瓷旁边走过,突然发现白瓷被染成红色,格外鲜艳夺目,于是皇帝传下圣旨,命令御窑厂马上烧出这种红色瓷器。然而由于铜红的呈色极不稳定,在烧制中对窑室的气氛又十分敏感,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一窑甚至几窑才能烧出一件通体鲜红的产品,所以要得到比较纯正的红釉十分不易。正当窑工们屡烧不成眼看限期已到,就要大祸临头时,其中一位窑工的女儿得到神仙托梦,要她投身熊熊燃烧的窑炉之中,以血染瓷便可成功。于是她投身入窑,只见一团炽烈的白烟腾空而起,满窑瓷器皆成红色。这个传说虽极富传奇色彩,但如此悲壮的故事,充分说明红釉烧之不易。

文中此对红釉盖罐为清光绪期间张玉成造,器形秀美,风格朴实,造型端庄规整,釉色鲜红均匀,色泽鲜艳沉稳,光泽内敛而不失华丽,气度雍容华贵,彰显出瓷器的精美与大气,此对红釉盖罐品味较高,跟我们民族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显示着一种内涵,儒雅而大气,观赏时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实为收藏佳品。

征集范围

陶瓷:高古瓷、历代官窑瓷器、民国名瓷、当代大师精品瓷器

字画:历代名人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

玉器:古玉、明清玉、现代玉。如:翡翠、祁连玉、昆仑玉、鲍文玉、碧玉、血滴石、绿松石、玛瑙、青金石、孔雀石、宝石、猫眼石等。

杂项:古籍善本、金银铜器、钱币、奇石雕件、田黄、鸡血石、蜜蜡、文房用品、紫檀、黄花梨、竹木牙雕、紫砂壶、中外名酒(需未开封且包装完好)、名表等。

霁红釉、宝石红釉、积红釉、醉红釉都是它,这红真漂亮 ...


清乾隆 霁红釉水丞

霁红釉,以铜为主要呈色剂,釉色红艳,有永宣鲜红釉和康熙红釉风韵,釉凝厚均匀,颜色纯正,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釉面密布细小的棕眼,色调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故称“霁红”。霁红釉盛于康、雍、干三代。康熙霁红色泽厚重,不甚均匀,釉边不齐。到雍、干时,呈色稳定,釉面有桔皮纹和棕眼;边釉整齐,呈失透状。

成熟的铜红釉烧成于明代永乐时期,因为色泽纯正鲜艳,被称为“鲜红”,改变了过去红色极不稳定的局面。宣德时期,又在永乐鲜红的基础上创烧出著名的祭红釉,因常作祭祀用品而得名。据文献记载,祭红“釉色以西红宝石为末,烧成之后,殷红灼烁,宝光耀目”,又称宝石红或霁红(雨过天晴之霞霁)。铜红釉瓷器到明代嘉靖时期失传,改用低温矾红彩,呈砖红色。直至清初康熙年间,郎廷极督烧官窑时,复烧成功,世称“郎窑红”。

清乾隆 霁红釉瓶

说明:直口,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外壁施霁红釉,釉色均匀浓丽,内壁施白釉。

器形端正典雅,线条优美起伏。底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霁红釉玉壶春瓶

说明:玉壶春瓶创烧于北宋时期,原为酒器,后因其线条优美,适于陈设欣赏,而受世人偏爱。

瓶型承宋代式样,敞口,束颈,圆鼓腹下垂,高圈足外撇,造型秀美典雅。器口、内壁及外底满施白釉,釉汁洁白润泽,外壁尽施霁红釉,釉色红艳亮丽,有永宣鲜红釉和康熙红釉风韵,而施釉之均匀,颜色之纯正,超过前朝。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整器烧造精良,素肌玉骨,浑然天成,为乾隆霁红釉玉壶春瓶之难得精品。

清雍正 霁红釉蒜头瓶

说明:瓶口内敛呈蒜头状,细长颈,垂鼓圆腹,高圈足外撇。外壁通体施高温铜红釉,釉色匀净滋润,明艳动人,有细致的橘皮纹,足内施白釉,略泛青,明润透亮,青花书双圈六字双行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字体端正瘦硬。

蒜头瓶器形来自秦汉青铜器,明代嘉、万历年间青花、五彩瓷器喜此造型,雍正朝御窑师古以开新,所制蒜头瓶器形最为秀逸合宜。此红釉蒜头瓶釉色鲜红,宝光尽现,与乾隆后色彩的祭红釉不同,故是在康熙豇豆红、郎窑红的成功烧制基础上,成熟掌握稳定的铜红釉烧成技术之时期的代表作。

清乾隆·霁红釉高足盘

说明:此盘敞口,高足,足身有凸起弦纹。全器光素无纹,盘内壁施白釉,光洁莹润,底足内亦施白釉,内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盘外口沿留白,外壁施以红釉,其釉水肥厚,发色艳丽。整器庄重典雅。

清雍正·霁红釉对碗

说明:此对碗造型饱满规整,周正大方,所敷施红釉釉水腴润,匀净莹亮,宝光四射,釉面见有橘皮纹。圈足所见胎骨致密,足端滚圆如泥鳅背,内里与底部均施白釉,温润微泛淡青之色。底部以青花书写双圈六字年号楷款,笔道精练有神,彰显出一份雍正御瓷独特细腻的艺术风格。

清雍正·霁红釉画缸

说明:此缸圆口内敛,鼓腹,圈足。内壁及足底施白釉,釉色润白。外壁施红釉,色如宝石,鲜艳亮泽。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 三行楷书青花款,为文房案头之雅器。

本品即为同时期唐窑霁红之代表,造型尊贵典雅,曲线优美怡人,霁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为雍正霁红水平之典范。

清乾隆·霁红釉敞口杯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杯撇口、斜弧腹、圈足、器型规正,胎薄质坚。造型端庄大方,凝重中见灵巧,体积、轻重适度,稳贴合手。釉色鲜红,明丽娇美,玲珑俏雅,毫无祭红釉容易出现暗红发黑之色,为祭红釉中的绝美之品。

清·霁红釉小水丞

说明:此件水丞造型别致,呈鱼篓形,小巧可人,适宜携带。外壁施祭红釉,釉色腴润艳丽,红莹浓丽。内施青白釉,足际无釉,底部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品相良好,值得收藏。

清乾隆 霁红釉小扁吉瓶 (一对)

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口伤

尺寸: 高51cm

估价: RMB 280-380(万元)

成交价: RMB 1045.00(万元)

在近年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瓷器玉器古董珍玩拍卖会上,釉里红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升,精品釉里红瓷器往往超过百万元,2000年上海国拍秋季拍卖会及2001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两件不同的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更是以662万元人民币和1045万元人民币,分别刷新了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价,其升值速度让国内外瓷器藏家瞠目。今年秋季拍卖会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又推出一件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瓶,估价在600-800万元人民币。究竟釉里红瓷器有何独特之处,让众多藏家竞相追捧?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呈现红色,因此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对窑室中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元代景德镇窑开始烧制釉里红瓷器,色彩不够纯正,发色偏黑,花纹晕散,模糊不清,说明当时对铜彩料的烧成气氛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元代的釉里红器产量低,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元代特征,红色晕散,不太鲜艳。永乐时期,鲜红釉声名显赫,然釉里红器则极为鲜见。本世纪80年代,景德镇中华路、公馆岭地段在永乐前期与后期的地层中出土了一些釉里红标本,其中有永乐元年、四年款识,从这些标本的外观看,铜红料烧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见烧制釉里红比铜红釉难度更大。宣德时期,釉里红烧制很成功,能依据画面的需要自如描绘。这时期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作纹饰,烧成后图案凸出白色釉面的方法,呈色鲜红。清乾隆年唐英编《陶冶图编次》称这种方法为“宝烧”。可知宣德时期对釉下铜红烧制掌握得比较纯熟,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宣德以后,釉里红数量锐减,但是成化时期的产品呈色浓艳鲜亮。弘治时期,釉里红泛灰黄色;正德则过于灰暗。嘉靖时虽亦有传世品,但红色烧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清康熙朝恢复釉里红的烧制,釉里红发色比明代有所提高。雍正时是烧制釉里红最为成功的时期,呈色稳定,色调红艳。特别是青花和釉里红施在同一器上的“青花釉里红”更为突出。因二者烧成气氛不一致,能达到两色都鲜艳的,只有雍正一朝。典型器如北京博物院藏桃果高足碗,青叶和红桃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乾隆时的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故宫博物院藏,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附狮钮盖。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为近似的两件之一,是元瓷中的珍品。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故宫博物院藏,高32cm,口径7.3cm,足径11cm。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多为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执壶等大件器物,纹饰以各种缠枝、折枝和串枝花卉为主,此外还有松竹梅、庭院芭蕉及龙凤等纹饰。此时期的釉里红发色不甚鲜艳,多为红中偏灰黑的色调,此壶发色较为鲜艳纯正,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

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并非易事。青花釉时红始于元代。河北保定曾发现过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这是我国最早的青花和釉里红相结合的品种。明代景德镇御器厂遗址曾出土永乐时期的青花海水红龙纹把盏,并有宣德时期的青花这次里红器标本。成化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极为罕见,但偶有佳作。正德以后青花釉里红器比较少见,清代康熙时又发展起来,传世品中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器物,多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釉里红绘花朵,两种色调特别是釉里红呈色稳定,色泽比较浅淡。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是真正的的成功之作。唐英《陶成纪事碑》载,“釉里红器皿,有通用红釉绘画者,有青叶红花者”,即指青花画叶,釉里红绘花(果)的青花釉里红品种。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调同样稳定鲜艳,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品种。如浅绿地青花云波釉里红龙纹双耳扁壶,下部绘青花海水波涛,腹部绘釉里红正面龙戏宝珠和青花云纹。此外还有青花加紫,即在青花器上点缀少量釉里红,这也是青花釉红品种之一。

清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一对)

尺寸: 高45cm

估价: RMB 12-18万元

云南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 2001年11月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尺寸: 高35.3cm

估价: RMB 600-800万元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

2001年12月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祥云纹九龙梅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尺寸: 34.4cm

估价: HK$ 500-600万元

成交价:HK$ 444.48万元

苏富比国际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钧红釉苹果罐鉴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钧红釉苹果罐鉴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