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 导航 >

乾隆粉彩描金山水田园风景图六方扁瓶

乾隆粉彩描金山水田园风景图六方扁瓶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方家珍粉彩瓷器鉴别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2020-12-17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就钟情于俊美秀丽的山川河流、江河湖海,将自己的心智情趣寄托于山水之间。绘画自然是源自于此,有的咏颂山河的迷人景色,有的表现则涓涓细流、小桥流水的清新之作。

明代开始各种山水绘画更加愈发不可收,到了清代,粉彩、珐琅彩、墨彩等艺术的广泛应用,用瓷绘山水装饰瓷器成为艺术的一大门类,历朝不乏杰作。

本品亦是如此,宫廷画师用设色丰富的粉彩将山川河流,瀑布湖畔,山石的凹凸明暗,繁茂树木的阴阳向背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并且色泽和谐,过渡自然,景物生动形象,虚实准确。

此器造型端庄典雅,庄重得体,绘山水田园风景图笔法遒劲且功力深厚,犹如一幅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宫廷画家功力自不用说,线条、笔触、色彩、景深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整器给人闲情雅致般的精神享受。

观此图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般,悠闲的田园生活置身于风景优美的山林之间,有人在放牧劳作,有人于宅内谈笑风生,一派闲情雅致的田园生活跃然于画面中。层峦叠嶂的高山上隐隐能听见悬泉滴水,静谧的湖水汇入镜肖,呈现出强烈的视听反差,湖边的亭台楼阁把这些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的更加深邃动人。

古树苍劲、奇石俊美,映衬于波澜壮阔的山峰云海之中,把山林田园中所呈现出的意境表达的出神入化。画师将自己的心智情趣寄托于山水之间,咏颂山河的迷人景观,既激情澎湃,又气吞山河,整个画面淡雅和谐,隽秀伶人,使人清新愉悦。

此瓶有精湛画工的绘画及纹饰,有匠心独到的烧制工艺,也只有在乾隆盛世那种“精巧之致”的时代背景下,才能烧制出这样划时代的珍品。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雍正 粉彩描金山水纹天球瓶


此瓶乃雍正朝工艺达到巅峰时所制,器型端庄得体,釉色水润如玉。其中画工了得,绘山峦起伏、层峦叠嶂、树茂林丰、楼台亭阁隐现其间,江河浩荡、乾坤郎朗,一派祥和太平之景象。

此全景图,带给人的强烈的视觉震撼,犹如一幅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宫廷画家功力自不用说,线条、笔触、色彩、景深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

观此图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般,隐隐能听见悬泉滴水,静谧的湖水和流淌的瀑布溪流汇入镜肖,呈现出强烈的视听反差,湖边的楼阁把这些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的更加深邃、动人。古树苍劲、奇石俊美,映衬于波澜壮阔的山峰云海之中,把山林间所呈现出的意境表达的出神入化。

瓶腹一侧有诗云:“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原文为:“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不知深树里,还住几家人?”。此诗为明永乐十九年第进士“刘球”所作。

此诗通过借深山老林几户人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居生活和归隐的情怀,诗人选用了水、村、山路、树林等常见意象,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古朴淳美的山居图。

雍正官瓷以精、秀为主,此瓶硕大,绘画艺术造诣更为登峰造极,流传至今,实为雍正朝中期难得一见之珍品。

雍正 粉彩描金山水纹天球瓶 尺寸:

口径:11.6cm

高:54.6cm

足径:17.6cm

乾隆粉彩描金婴戏图四方瓶


以婴戏题材作为陶瓷装饰的最早记录可追溯至唐代长沙窑,到了宋代,苏汉臣等名家以婴戏为主题之画作风行,器物亦盛行以此作为装饰主题。时至明清,婴戏图达到鼎盛期,从简单的一﹑两个孩童到百多个,人物均神态活泼,场面热闹。

婴戏图寓意「连生贵子」、「人寿年丰」、「百子千孙」等美好祝愿,不论于宫廷或民间均十分盛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前朝,雍正、乾隆两朝官窑瓷器上所绘制之婴戏图孩童身形比例适中,姿态多样,设色华丽,营造出热闹活泼的气息,一如本罐所描绘之氛围。

此瓶从上至下画面丰满,色彩丰富,气氛热闹欢庆,造型端庄大方。绘画原型乃“婴戏图”,古人认为过日子就要有人气,所以在传统观念中,人丁兴旺是社会繁荣的标志,多子即多福的观念也深入人心。

画面中只见天庭饱满、眉清目秀、白白胖胖的孩童敲锣打鼓,喜笑颜开;手里端着灯笼,有的舞龙,有的吹唢呐,有的下棋,一片欢乐热闹的场景,这是反映宫廷大内元宵节的喜庆写照。

按民俗,春节过后是元宵节,此时昭示着严冬过去,春回大地。这种“百子闹春”,锣鼓喧天,婴戏如潮,龙飞凤舞,“福”、“禄”、“余”、“寿”之巅,正是集祥瑞之大成之意,以示皇帝子嗣兴旺、后续有人、龙脉相传。

乾隆 粉彩描金婴戏图四方瓶 尺寸:

口径:15×15cm

高:54.7cm

足径:15.7×15.7cm

乾隆仿哥釉粉彩花鸟纹饰描金六方瓶


清乾隆帝尤喜赏哥窑,尝然欣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据清蓝浦《景德镇陶录》称:“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可见此时仿古技艺之高。

窑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

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再者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故有“紫口铁足”之说。

于是“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成为宋代哥窑的最大特色,使其在后世依然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

此哥釉粉彩花鸟纹饰描金六方瓶,为乾隆亲命御窑场烧制而成;撇口,束颈,通体呈六方形态,肩下渐收,六方足。瓶型俊雅秀美,勾染皴擦,浓淡相宜。瓶口描金,并以如意纹、回纹等辅纹做点缀。

瓶身正面绘粉彩花鸟纹饰,花卉色彩娇艳,花瓣轻盈俏丽,浓淡相宜,为突出主体花头,特意将叶子部分作低调处理,明暗变化柔和,形成浓艳与淡雅的对比,颇具层次感和立体感,鸟儿俏丽枝头,仰头鸣叫,神情生动自然,一幅春意盎然、活跃灵动的花开鸟鸣图跃然瓶面。

内壁及底部均施松绿釉,釉质紧致细密,釉色素雅大方。显示出乾隆期粉彩瓷富丽繁缛的特色。底款为蓝料双框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足底因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上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呈现出老气自然、干燥、统一的色泽。无泥浆粉土及其它洗不干净的人为物,无人为作旧而被复烧的痕迹。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六方盖瓶


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据记载,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和助手研制成一批方形委角瓶九种呈现给乾隆皇帝,这件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制的六方盖瓶就是其中之一。

此瓶器型规整,层次清晰、胎质紧实细腻、釉色肥厚莹润无瑕,纹饰色彩繁缛艳丽;整器塑型六面;于瓶腹处分别六开光绘花鸟纹。胎体使用了为数不多的高岭土烧制,可谓精工细琢。整器散发出的气场如涌泉般强烈而持续,给人以雍容华贵,浑然天成之感。

盖顶描金塑型“望天吼”,即龙王之第三子,有守望习惯,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望天吼陪鸾伴架,以助君王识别善恶忠奸、铲除小人,确保国家兴旺、江山永固。

其下底施黄釉,绘蕉叶纹、宝相花纹,颈部六面亦绘吉祥的缠枝莲宝相花与花草纹等图案,肩上环饰蕉叶纹。瓶腹部为锦地开光绘花鸟,锦地上以玫红、蓝、黄等釉彩绘蝙蝠、罄,寓意“福庆有余”。

外壁施黄釉作缠枝花卉纹,并以灵芝纹、蕉叶纹、如意纹等辅纹做点缀。开光内绘白地粉彩花鸟纹,鸟儿形态各异,或鸣叫,或高翔,或游弋水间,无一不生动传神,情趣盎然。该瓶器型端庄,釉彩亮丽,整体构图疏朗秀雅,花朵鲜艳,草木碧翠,工艺繁杂精细之极,尽显乾隆粉彩瓷器富丽优雅之魅力。

底施松绿釉,中间白釉书矾红“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此器造型端庄,胎体厚实,纹饰华丽,充分彰显了皇家气派与风范,乃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上)


中国陶瓷工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清朝乾隆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此时的陶瓷制人穷极工巧、品种翻新,许多品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外粉彩内青花镂空六方套瓶即为这一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

琢器比圆器工艺难度大,六方瓶不能上圆盘拉坯。成型困难;镂空工艺要求极高,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另外,内青花外粉彩套瓶工艺须二次人窑烧成,成品率极低:诸多不利因素使得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已知仅存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

中国瓷器制作在清雍乾盛世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康熙晚期甚至雍正一朝,瓷器生产在恢复、仿制、创新上步伐坚实;进入乾隆初年,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嗜好,督陶官唐英又创烧了一些奇特的品种,供宫廷陈设。在乾隆八年唐英的奏折称"夹层玲珑交泰瓶”等九种新拟式样中,就包括这件外粉彩内青花六方套瓶。

这件作品通体施紫金釉,在口足部施金釉,包括镂空都在表明仿金属工艺效果。纹饰中西合壁,双钩西番莲,镂空灵芝、佛手、寿桃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陶瓷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此瓶贴有“FonnthillHeirlooms”的收藏标记,仅此即可证明,此瓶为1860年英法联军人侵中国期间,洛克爵士掠得后售与莫里逊氏的圆明园遗物。

一百四十年来,此瓶漂泊海外、多次易手。今天,终于荣归故里。可谓祖国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雍正粉彩描金缠枝莲纹开光花鸟图扁方瓶


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在督陶官年希尧与唐英的督理下,工艺要求严格,“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御用瓷器艺术与质量均达到历史最高峰。加之皇帝本人经常对瓷器的造型式样、图案纹饰、颜色搭配等品头论足,依照自己的审美标准一一指点,其时御窑瓷器所体现出的美学风范,深为后人景仰,本品即为一例。

瓶身呈扁方形,顺头而口微外撇,瓶腹中部饰凸弦线,边起棱角,呈「日」字形,底足黄釉底,稍外斜撇。全器蓝釉底;满绘五色缠枝莲纹,勾勒清晰分明,红花绿叶,配黄、蓝鸢尾,纹饰绚燦,精巧华美。

颈、腹之间对称塑描金蝠桃垂穗耳,寓意「福寿双全」,设计奇巧;描金垂穗悬于瓶身两边,益增华贵燦爛。瓶身前、后长方开光,围以描金缠枝花框,形似西洋镜框,倍添富丽堂皇,前绘锦鸡一双,棲于秀石之上,背植翠竹一枝,其中牡丹、洋菊竞茂,正是锦绣河山,富贵荣华,安居乐业,平安是福。

背则绘绶带鸟一对,梅梢相依,后有节竹,又有玫瑰数株于其下,一派鹣鲽情深,白发齐眉,延年益寿,高贵典雅,节节高升之态。头部亦前后花框开光,一绘洋菊,一绘荷塘,轻盈飘逸,妙趣天成,全器绘画细腻,当出自名家之手。瓶口、里及底均施绿松石釉,全器设色绚美,与晶莹润白之开光胎体,互为影映,相得益彰,纹饰则繁缛金燦,与绘画之清秀明绮,互不跨涉,妍丽明快,艳而不俗。

雍正 粉彩描金缠枝莲纹开光花鸟图扁方瓶 尺寸:

口径:13.6 X10.6cm

高:32.9 cm

足径:15.5 X10.4 cm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下)


中国陶瓷工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清朝乾隆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此时的陶瓷制人穷极工巧、品种翻新,许多品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外粉彩内青花镂空六方套瓶即为这一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

琢器比圆器工艺难度大,六方瓶不能上圆盘拉坯。成型困难;镂空工艺要求极高,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另外,内青花外粉彩套瓶工艺须二次人窑烧成,成品率极低:诸多不利因素使得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已知仅存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

中国瓷器制作在清雍乾盛世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康熙晚期甚至雍正一朝,瓷器生产在恢复、仿制、创新上步伐坚实;进入乾隆初年,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嗜好,督陶官唐英又创烧了一些奇特的品种,供宫廷陈设。在乾隆八年唐英的奏折称"夹层玲珑交泰瓶”等九种新拟式样中,就包括这件外粉彩内青花六方套瓶。

这件作品通体施紫金釉,在口足部施金釉,包括镂空都在表明仿金属工艺效果。纹饰中西合壁,双钩西番莲,镂空灵芝、佛手、寿桃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陶瓷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此瓶贴有“FonnthillHeirlooms”的收藏标记,仅此即可证明,此瓶为1860年英法联军人侵中国期间,洛克爵士掠得后售与莫里逊氏的圆明园遗物。

一百四十年来,此瓶漂泊海外、多次易手。今天,终于荣归故里。可谓祖国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中)


中国陶瓷工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清朝乾隆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此时的陶瓷制人穷极工巧、品种翻新,许多品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外粉彩内青花镂空六方套瓶即为这一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

琢器比圆器工艺难度大,六方瓶不能上圆盘拉坯。成型困难;镂空工艺要求极高,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另外,内青花外粉彩套瓶工艺须二次人窑烧成,成品率极低:诸多不利因素使得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已知仅存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

中国瓷器制作在清雍乾盛世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康熙晚期甚至雍正一朝,瓷器生产在恢复、仿制、创新上步伐坚实;进入乾隆初年,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嗜好,督陶官唐英又创烧了一些奇特的品种,供宫廷陈设。在乾隆八年唐英的奏折称"夹层玲珑交泰瓶”等九种新拟式样中,就包括这件外粉彩内青花六方套瓶。

这件作品通体施紫金釉,在口足部施金釉,包括镂空都在表明仿金属工艺效果。纹饰中西合壁,双钩西番莲,镂空灵芝、佛手、寿桃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陶瓷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此瓶贴有“FonnthillHeirlooms”的收藏标记,仅此即可证明,此瓶为1860年英法联军人侵中国期间,洛克爵士掠得后售与莫里逊氏的圆明园遗物。

一百四十年来,此瓶漂泊海外、多次易手。今天,终于荣归故里。可谓祖国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粉彩描金山水田园风景图六方扁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粉彩描金山水田园风景图六方扁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