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青瓷器 > 导航 >

浴火重生的辽青瓷

浴火重生的辽青瓷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古代青瓷器教案

2020-12-24

古代青瓷器。

日前,记者走进喀左某陶瓷作品展厅里,立即被琳琅满目的青瓷所吸引。不论是碗、盘、碟、杯、执壶、渣斗、熏炉等实用瓷,还是笔筒、笔洗、印泥盒、镇纸等文具瓷,或是瓶、尊等陈设瓷,无不如冰似玉,青翠欲滴,仿佛一器之上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颜色,万般灵秀,体现出青瓷独具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征。据陪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明亮介绍,这就是享誉中外,后日臻没落,神秘消失,如今又浴火重生的辽青瓷。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周明亮对辽青瓷作品进行精细加工

青瓷称得上是中国瓷器的鼻祖。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先民就烧制出原始青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已十分成熟。真正将青瓷推向艺术巅峰的当属南宋时的浙江龙泉窑。受皇帝和文人士大夫喜爱推崇,古代龙泉窑成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制瓷规模空前,技艺精湛,龙泉青瓷行销全国远销海外。tAoci52.COm

与南方的兴盛相比,北方青瓷则显得有些寂寥,许多知名窑口随着政权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多数都冷清下来。青瓷在北方属辽瓷的一个分支,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没能得到更大的发展,造就了浙江龙泉青瓷一枝独秀的局面。

如冰似玉的辽青瓷梅瓶

辽青瓷在中国瓷器“南青北白”的交融与衍变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新一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决心恢复它往昔的风采,让璀璨华美的“瓷中之花”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陶与瓷虽属姊妹艺术,但两者区别很大,除烧成温度、装饰手法不同之外,瓷器烧造必须使用专用的瓷土,才能结实耐用,形成“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工艺特点。喀左素有“北方陶都”的美誉,陶土矿产蕴含丰富,却始终找不到适合瓷器生产使用的瓷土,这成了复烧辽青瓷工作中的最大障碍。

经历了复杂艰苦的资源考察后,周明亮终于发现喀左境内拥有高质量的膨润土和高岭土,这恰恰是制作青瓷的理想原料。又经过一系列的选料、制模、烧制、修改、实验,两年之后,在他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辽青瓷,这一带有浓重历史感和地域特色的瓷器品种,终于在喀左县浴火重生。

辽青瓷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它釉层肥润,造型古朴端庄,意蕴含蓄委婉,凸显散淡清远的自然美,拒绝俗艳,一派冰清玉洁的高古之风。其中的优秀品种如豆青、粉青、梅子青,釉色白中泛青或青翠如玉,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让人想起唐代陆重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绝妙诗句。

扩展阅读

辽、西夏时代的瓷器


辽代瓷器可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型的瓷器有从北方流如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落到辽地后在当地烧造的。这一类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怀等。精细瓷器胎白、坚致,釉润似玉,颜色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有的底足阴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款。一般白瓷的胎稍厚,釉胳粗,呈牙白色,多光素无纹。契丹类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凤格,主要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晚,契丹式瓷器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襄壶,皮革缝制的痕迹郡很逼真,甚至还堆出皮绳、皮扣;时代越晚,皮囊壶的特征就越少,有些仅成为装饰。辽代瓷窑集中在今辽宁和河北、山西的北部,主要有上京窑(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赤峰缸瓦窑、辽阳江官屯窑、北京门头沟窑等,主要产品是白瓷、黑瓷和三彩陶器。

西夏瓷器的生产受宋、金定窑和磁州窑的影响较大。品种主要有白瓷、黑瓷、青瓷、黑釉剔花瓷等。它们的特点是:瓷胎较粗,多数呈浅黄褐色;白瓷釉面有冰裂纹,釉面不甚光洁,胎釉之间常施有化妆土。常见的器型有碗、盘、颈瓶、杯、小釜、扁壶等,有些造型与宋、金瓷器相似,也有些具有当地特色。例如长颈瓶,造型与宋悔瓶相仿,但它的特点是小口、折肩、暗圈足,与梅瓶圆肩的做法显然不同。再如扁壶,壶身为圆型,上有小口,除底圈足外,正反两面正中还各有一圈足,壶的两侧有两耳或四耳供系绳用。另外,西夏一些盘、碗类器物还有“挖足过肩”(即圈足内侧高于外侧)的做法,也比较有特色。鸡冠壶、穿带壶都是仿游牧民族游牧时放在乌背上用皮子缝制的皮囊壶的造型。

辽金西夏时期瓷器


辽代陶瓷在技术上受中原影响,工艺与北方各窑大体相似。造型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类,杯、碗、盘、碟、盆、瓶、罐、炉、砚等日用杂器均是按照中原样式烧造,而长颈瓶、凤首壶、鸡冠壶、鸡腿瓶等则具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征,与其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辽代畜牧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印花和贴花三种胎上装饰以及多种色釉褐色釉上描画两种色釉装饰,装饰纹样以牡丹、芍药为主,白釉黑花器是其晚期出现的装饰方法。

金代早期陶瓷生产是在辽代瓷窑的基础上建立的,釉色简单,造型朴拙,胎骨厚杂,釉面缺乏润泽感。后期迁都燕京以后,在关内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承袭宋式,宋时有名的定窑、钧窑、耀州窑和磁州窑均继续烧造,创烧出白地黑花葫芦瓶、黑釉桃形壶等特殊器型,为历代罕见,其他品种造型类同于宋式。装饰手法有刻花、印花、剔花、笔绘、加彩等多种形式,花纹图案趋于简单,题材以折枝、缠枝花为主流。

西夏以黑褐釉瓷为主,器型古拙,其中的高圈足碗、高足杯、小杯、三足灯、折肩瓶、双系扁壶、折沿钵等是反映西夏王国居民的生活习俗的代表作。其作为装饰的剔、刻花纹粗犷豪放,突出了民间工艺的特色。

宋、辽、西夏、金、元北方代表性陶瓷


(元代白釉剔花罐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宋、辽、西夏、金、元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频繁的战争没有阻挡住陶瓷匠师们的探索,尤其是每当战争停止、和平来临,农业不再遭受战争的破坏,当商业复苏,城市又开始喧闹起来之时,瓷器制造业就得到迅速发展。

在这400年间,南北大地窑场密布,瓷器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和造型,形成了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宋时以汝窑、官窑、龙泉窑为代表的青釉瓷器如玉一般青翠滋润,色彩温和,造型优雅,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

但此时大多数的北方窑场烧不出完美的青绿色瓷,北方的瓷土远不如南方细腻,以磁州窑为主的白地黑花产品与南方细腻、轻薄、幽静的青瓷艺术在风格上相去甚远,然其灵动鲜活的纹饰颇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期北方瓷器还流行着一种剔花装饰。

(金代白釉剔花梅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剔花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窑,具有相当浓厚的北方文化特色。剔花之所以在北方地区流行,是因为北方的瓷胎较厚,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适合剔刻工艺。

剔花瓷器最初可能是仿自金银器,金银器上凹凸感极强的纹饰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制瓷工匠。同时木刻、石刻、砖雕中的浮雕作品也给了剔花瓷器许多影响,这些浮雕在民间建筑中常可见到。

大约在西晋时人们开始用化妆土来美化瓷器,先将优质瓷土粉碎去杂质后调成泥浆,施于粗糙的瓷坯表面,用以遮盖胎面上的疵点和细小孔洞,使其变得白而光滑,然后趁化妆土还没干透时用尖头竹棍或木棍刻划出纹饰,再用平头小铲剔去花纹以外的化妆土,露出胎体,最后罩透明釉或略乳浊的白釉入窑烧制。

烧成后施化妆土的地方釉色洁白光润,而露胎的地方呈现土黄色、灰白色或褐色,形成深浅不同的色泽,纹饰十分醒目。剔化妆土又可分为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黑地白剔花、白地褐彩剔花、白地剔划填黑、绿釉剔花、绿釉黑剔花等。瓷器上的剔花工艺无疑从中吸取了许多养分。剔花装饰可分为剔化妆土、剔胎、剔釉三种,风格有所不同。

(宋-金白釉剔花枕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磁州窑所用原料主要是煤系地层中的高岭石质泥岩,以大青土为主,原料的品质不高。烧出的瓷胎多是灰、灰褐或咖啡色,无法与邢窑、定窑相比,所以从一开始聪明的磁州窑工匠们就使用化妆土精心地打扮瓷坯。

金代白釉剔花筒式罐,罐身有两层纹饰,上层是连续卷草纹,下层是菱形的变形花瓣,整体纹饰既图案化又充满了律动感。该罐的口沿内有一周凸起的边棱,正好可以承托盖。直筒罐始于北宋晚期,盛行于金代,在河北的观台窑和河南的当阳峪窑都有出土。金、元两代河南、山东也生产了很多白釉剔花瓷器。

剔花工艺还经常使用在瓷枕上。制作方法是先用工具切割出一定厚度的泥板,然后将泥板合拢,泥板的结合部位用泥条蘸泥浆粘接。晾晒一定时间后,修坯施化妆土,然后剔花。在枕的后部(或前或侧)戳一个小孔,个别的戳两个孔,为的是防止在窑内烧制时枕内热空气膨胀而损坏坯体。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烧制。

北宋白釉深剔刻执壶

辽代白釉剔花玉壶春瓶,晋北窑场生产,撇口、细长颈、溜肩、圆腹,造型倩丽,密密的纹饰裹满全身,六组弦纹将花纹清晰地分为五层:第一层为如意云头纹;第二层是辽代瓷器上很少见的凤纹,凤作侧面飞翔状,凤头很大,大眼勾喙,五根长翎尾简洁整齐;第三层是宋元时期瓷器上最常见的卷草纹;第四层是荷花水波纹,风吹水动花摇曳,充满了情趣;第五层是莲瓣纹。此瓶是粗犷与细腻、华美与朴素的结合。瓶身有明显的裂纹,曾经补过锔子。

辽—金代黑釉剔花玉壶春瓶,瓶身三层纹饰,主题纹饰同样是凤,只是由于流釉,花纹有些模糊。

原始青瓷的风采


原始瓷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商、周时代。大家一致认为,原始瓷器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它和东汉以后的成熟瓷器相比,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原始。当我有幸看到这件战国早期极为罕见的原始青瓷双耳罐(见图),它那优美的造型、极为工整的制作技艺、晶莹剔透如玉般的釉面,都勾起我探秘的本能。这件战国原始青瓷,直口、丰肩、腹鼓圆,平底。体型硕大。胎色灰白,釉色青中泛黄,釉面厚薄均匀。肩饰双系,并刻划数组瓦沟纹和阴刻弦纹。瓦沟纹的深度、宽度异常的一致,平行排列,线条刚劲有力,朴素大方。人们除了从它特有的造型和制作工艺特征上解读这件精美绝伦的战国瓷器可能为某贵族墓葬出土外,似乎对其更深的文化内涵难以破解。人们始终难以理解的是,早在战国就会有这样高水准的器物,况其烧成温度和胎体的烧结度并不亚于后来的东汉成熟瓷器。

我们知道,原始瓷器是在选料和制陶的技术十分进步成熟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原始瓷和陶器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原始瓷器用瓷石做坯料,其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含量较高,通过高温烧制后,提高了坯体的机械强度,原始瓷胎多数呈灰白色或淡黄色。

(2)原始瓷的烧成温度较高,极大多数已在800℃以上或1000℃以下。胎质松软,发展到战国晚期烧结温度高达1200℃左右,胎壁烧结坚硬,不渗水,品质已接近于近代瓷器。

原始青瓷双耳罐

(3)原始瓷表面施釉,有光泽,透明洁净,便于洗涤。已经开始使用氧化钙作为助熔剂,它能使釉的熔融温度降低,在较低的温度中玻化。釉不仅能使原始瓷器表面光滑,不易污染,而且能为制品增添色彩。

原始瓷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铁,所以釉呈青、青黄和褐色等。从无釉到有釉,是陶瓷工艺中的一项巨大进步,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工艺模式的基础。

龙泉青瓷的由来


龙泉青瓷的由来要追溯到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

龙泉市宝溪乡山光水色,风景奇秀,是近现代古龙泉窑集聚地,保存了清至民国龙窑9座。龙窑依山而筑,气势非凡,龙窑在中华大地延续烧了2000余年,它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见证。近年来,随着液化气窑炉的使用,龙窑失去了往日的功能,绝大多数龙窑作坊歇业,窑场皆废。

曾有人亲眼目睹龙泉古窑祭灶点火的壮观场景。祭台上放着猪头、鱼、酒等美味佳肴,窑工恭恭敬敬地行礼,祈祷窑神护佑。这种古老的仪式延续了几千年,表达了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土地及火种的敬畏。陶瓷是土和火的美炒结晶。窑工轻轻地将木柴掷入炉膛中,熊熊烈火燃起,火出窑尾,烈焰腾空,蔚为大观,让人思古之幽情顿生。

龙泉青瓷出炉的那一刻,一阵鞭炮声后,一件件精美青瓷从窑炉中缓缓传递而出,整齐地排列在铺着红布的陈列桌上,有粉青花瓶、弧瓶、琮瓶、香炉、碗盏等等,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让人目不暇给。一帮痴迷青瓷的老外,忍不住欢呼起来,睁大眼睛,争先恐后抢拍下这难忘的镜头。我轻手抚摸着带着炉温的美如湖水般的青釉炉具,太精致了,此刻,我的心真的醉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力,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但毋庸讳言,窑炉中次品之多,出乎意料,由于炉温等原因成为残器,这真是叫人无法把握的事,要烧制出一尊良器不易啊。

在龙泉有一个历史人物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龙泉窑的发现者中华陶瓷田野考古先驱陈万里先生。龙泉这块土地,到处是崇山峻岭,当年日寇都无法侵入,但陈公却骑着毛驴,翻山越岭,八次来到龙泉考察。中国瓷器及中国陶瓷研究在陈公之前,大都集中在书斋里。陈公虽然非考古科班出身,但他多方面的学养,异乎常人的悟性,敢于打破陈规,重实证而少自矜。正是在他的身体力行下,陶瓷考古由“学问”向科学转变。他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名医,写的章草书法,今人无法企及;他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家,他的《大风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个人摄影集。他还会唱昆戏,写剧本,爱美食,玩收藏,搞研究。

当今的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一些精神滑坡,士气低迷,丑闻迭出的现象,有人以“犬儒病”概括。究其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的政治运动扭曲了人格,思想改造阉割了精神;也可以追溯到十几年来拜金主义败坏了风气,权钱交易搞乱了秩序。面对陈公这样的先贤,我们发出如此痛心疾首的声声慨叹!

原始青瓷的分布


青瓷历史发展久远。原始青瓷从商代中期出现以后,很快发展起来。商代后期,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河北蒿城台西村,山东济南大辛庄、益都、江西清江吴城等地的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原始青瓷的碎片出土。如安阳殷墟发现的原始青瓷双耳罐、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二号奴隶殉葬墓出土的矮圈足原始青瓷豆等。

西周时原始青瓷的分布地区更为广泛,河南的洛阳庞家沟、浚县辛村、信阳孙砦、潢川李老店,陕西的西安张家坡、长安普渡村,江苏丹徒烟墩山和安徽屯溪等地的西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近年在浙江江山、武义县也有发现。

河南洛阳庞家沟出土的原始青瓷不但数量多,瓷器器型也丰富,胎色灰白,施灰绿色釉者居多,有的釉层薄而不匀,装饰有方格纹与云雷纹。陕西西安张家坡发现的原始青瓷多为残片,胎色青灰,器表面施有青色或黄绿色釉。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原始青瓷胎色一般呈青灰色或灰白色,釉色青灰、青绿或浅黄。安徽屯溪出土的以豆为多,豆盘较深,圈足较矮。胎色呈白色的容易脱落,呈灰白色胎质较细的不易脱落。

辽宁省博物馆藏辽金瓷器集萃


辽代陶瓷外廓粗犷,线条硬朗,刻划生动。釉色或是白中泛青、白中泛黄,或是芳草碧绿,或是漆黑如墨,或三色交陈,又如鳝鱼之黄,素妆淡雅而又不失古拙大体,极具特色。各种形制、釉色各异的鸡冠壶,最能代表马背民族传统。浑圆的底座,璇削而有旋纹的内底,逐渐向上延伸而渐次丰满的腹部,略微娇小突出而圆润的口部,再配以不同的釉色,搭配不同的装饰技法,就使得鸡冠壶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内涵:宛如静中之处子、乖张之酒客;雕塑骑猴造型的鸡冠壶令人想到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禁心驰神往,自然而然有触摸器物的冲动。还有黄釉或绿釉的凤首瓶,造型很像一只引颈高歌的凤鸟,这种造型最早流行于西域诸国,唐时称为“胡瓶”,辽代凤首瓶可能是二者的结合体,杯式口,细长颈,在口颈相交处有一凤首,肩部一般均刻划弦纹两道。

辽代陶瓷最具特色的还是各种形制的三彩器,虽不同于唐三彩水墨画般的泼洒自然和随意,但具有自己的特色,黄白绿三色交映,绿的发翠,白的素雅,黄的轻柔,配以各种花卉图案,可谓相得益彰,宛若陶渊明笔下的田园山水,不禁令人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的草原景象。

金是继辽以后,在北方建立的以女真贵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在相继颠覆辽和北宋政权的同时,北宋中原地区以及辽的瓷器烧造工艺大多被继承,同时对于北宋、辽代文化都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学术界对于金代瓷器的讨论比之辽瓷寥若晨星,其原因有二:一是金代纪年器物材料相对较少;二是由于研究的不深入,常常把金代瓷器划归宋或元。

根据现有的发掘材料可以看出,金代陶瓷基本延续北宋旧制,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例如北宋著名的钧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金代中原地区创烧的用于墓葬的红绿彩瓷。相对于北宋来说,金代的瓷器装饰总体上趋于简化,早期作品大都比较草率。女真政权入主中原以后,陶瓷装饰在继承北宋一些名窑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点。辽代习见的鸡冠壶在金代就已经绝迹了,开始大范围的流行系流壶、系耳罐。虎形枕开始多见。在装烧工艺上,普遍采用了砂圈叠烧法。印或刻的缠枝、折枝牡丹等花卉纹饰大量流行。

历史的尘烟随风远去,只留下冰洁而孤独的器物任后人品评。下面对辽宁省博物馆藏辽金瓷器择其精品加以介绍。

辽绿釉贴花扁身鸡冠壶高29.5厘米、腹长18.8厘米、腹宽12.2厘米。红色陶胎,胎质细腻,施化妆土。扁身,管口缺失盖,卧足,修足不规整。上有马鞍状双穿,便于穿系(图1)。

辽白釉绿彩纽带装饰鸡冠壶高37.8厘米、腹长17.2厘米、腹宽15.5厘米。红色陶胎,施化妆土。管状唇口,皮环状高提梁呈多折角形。扁圆腹,最大腹径在下腹部,圈足。通体施乳白釉,器身部分脱釉。器身贴塑皮条皮扣状装饰,皮条皮扣皆施以绿釉,与皮制皮囊壶相似。器形端庄大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