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背景瓷砖 > 导航 >

漫步成化瓷:玩賞先入手了解時代背景

漫步成化瓷:玩賞先入手了解時代背景

背景瓷砖 瓷砖的背景 电视背景瓷砖

2021-01-25

背景瓷砖。

萃孝堂藏品

明成化青花花鳥杯高4.7厘米口徑6.1厘米足徑2.5厘米

上海真言

自有記憶起我就喜愛收藏。我的祖父、父親都喜愛收藏,他們有不少藏品,字畫、瓷器、玉器、家具真可謂精美罕見,可我最喜歡的還是瓷器,長期耳濡目染和摩挲把玩,慢慢地竟玩出些道道來了。

玩賞成化必須先從了解時代背景入手

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年)是明英宗朱祁鎮長子,繼位后改元成化,是為明憲宗(1465~1487年在位)。經過正統、景泰和天順三朝的動亂(后被稱為瓷器發展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憲宗即位之初任李賢為相,朝臣之中還有彭時、商輅等,朝中可謂人才濟濟,朝政也比較清明。他先是為於謙昭雪,博得朝野一片稱頌﹔之后,又對景泰帝曾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既往不咎,而是以德報怨,恢復了景泰帝的帝號,還對景泰帝的陵寢進行了整修。由於名相的輔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成化初社會經濟的相對繁榮,也促進了瓷器的生產,這是成化瓷獲取成就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瀏覽成化瓷時,還必須說說影響成瓷的一個特殊原因,那就是憲宗皇帝對萬貴妃的痴情。

成化皇帝喜歡一個比自己大19歲的宮女,且鐘情終生,這位宮女就是萬貴妃。由於成化帝對萬貴妃的百般寵愛,造成明朝后期第一個外戚亂政的局面,如萬貴妃的親戚在她的庇護下到處搶佔民田,許多官吏也通過賄賂她而得以升職,等等。自然也因為萬貴妃對瓷器的鐘愛,促成成化帝對瓷器的制造十分重視,有傳成化皇帝為博取萬貴妃歡心曾在景德鎮燒制大量精美瓷器。成化朝上下官員,為討好萬貴妃也紛紛效仿,對瓷器的制造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明史·食貨志》概括性地敘述了當時瓷器燒造之多:“成化間,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這也應該是成化瓷獲取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成化青花折枝寶蓮杯高4.8厘米口徑8.1厘米足徑3.2厘米

萃孝堂藏品

成化朝作為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瓷器造型玲瓏精致,胎骨細潔晶瑩,彩料精細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雅致幽婉,以其潔精透秀的風格獨步一時。

成化瓷繼承了歷代傳承的精華,也開創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成化瓷追求中小作品,特別講究線條和造型,賞心悅目。這個時期的瓷器制作重視觀賞瓷、把玩瓷,從藝術和審美角度達到了歷史高峰。“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這是后人對成化瓷器的極高評價。

瀏覽成化瓷有了理論基礎和歷史知識的支持,如果還可以看到實物而又有機會上手,那你就可以輕步漫游於成瓷御苑,大飽眼福。既享受與其直接接觸之肌膚之親,又可從親擁實物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其神韻。

鑒賞成化瓷須先從胎骨和瓷釉入手,此乃瓷器之根本,在眼觀判斷的基礎上再加採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器物進行胎骨和瓷釉測試,即以眼觀取其神,以數據生其骨,兩者相輔則可得完美。

部分成化瓷胎薄體輕,部分成化瓷胎骨厚重。胎薄者玲瓏剔透,胎質潔白、細密,秀美而輕盈,在光線下微微呈肉紅色、透影為牙色。有的薄胎瓷器薄如紙片,兩面透光,連背面的花紋都隱約可見,胎內如有鐵質殘留也會一覽無余。成化瓷上手撫之如同嬰兒的肌膚一樣絲滑肥嫩,玉質感很強,此為成化官窯器特有風格。

胎骨厚重者則質沉靜如美玉,溫潤而渾厚,釉面潤如凝脂,滋潤而滑爽,彰顯貴氣和君子之德行。

萃孝堂藏品

明成化暗龍戲珠白瓷杯高4.7厘米口徑6厘米足徑2.5厘米

成化時期制瓷原料為“麻倉土”。后代因為麻倉土已匱乏而改用其他瓷土制瓷,使成化的固有特點不復存在。成化瓷器底足常常露胎無釉,時顯黃褐色或黑褐色斑點,俗稱“米糊底”,台北故宮藏成化青花麒麟紋盤就具有米糊底的特點。

成化瓷大部分為白釉,釉面亮潔無瑕,如脂似玉。其他的釉色也有,單色彩釉有鮮紅釉、黃釉、綠釉、藍釉、醬釉及仿前代的哥釉等。成化瓷釉質相當精細,白釉一般是白中微帶肉色而略似泛黃,釉色滋潤﹔黃釉一般是黃中稍稍帶綠。需要注意的是成化年間的黃釉瓷器成品較少,且燒制不能說十分成功。

瓷器的制造工藝是展現時代風范的重要方面。我們應仔細研究其制作工藝特點

成化瓷器底足有施釉和露胎砂底兩種。砂底和圈足露胎處時有黃褐色或黑褐色斑點的“米糊底”,但仍不失其胎體堅實、胎質純淨潤澤之本質。

成化瓷修胎相當規整細致,有些器物由於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則隱現接胎痕,但不甚明顯。碗、盤類器物之底足直而且較高,底足牆較窄,足脊圓渾時如泥鰍背形,很少見到刀削足。足脊露胎處有時可見黃溢。器物裡釉、底釉平滑細膩。足外牆大多圍以兩或三道弦紋,一道靠上,兩道靠近足底部邊緣,靠近足根那條圈線較深,上面一條則淡。瓷盤常見有塌底現象。

萃孝堂藏品

明成化綠彩釉劃龍紋大碗高9.5厘米口徑21.5厘米足徑8.8厘米

成化的瓷器制作工藝非常成熟,吹釉法的使用相當普遍。從釉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成化瓷器已經很少見有橘皮紋了。特別是成化后期的瓷器,基本沒有工藝上的明顯缺陷,不像永宣時期那樣氣泡大小不一,成化瓷的氣泡相對勻稱,說明其對釉的攪拌技術比永宣時期更為成熟。在光線照射下,成化瓷釉面溫潤含蓄,且紋飾細膩流暢,圖案內容意境清遠,展現出超凡脫俗的韻味。

鑒賞成化瓷,彩料是不可忽視的要素,且先要體會它的青料。成化青花主要用的是平等青,其色調柔和淡雅,這是成化瓷的主要特征之一。

成化青花瓷的制作在前期仍使用蘇麻離青料,宣德遺風仍存,筆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筆觸。其青花發色濃重,有濃淡層次和黑褐色結晶斑,與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但不久此種青料不易得,便使用平等青料。平等青出於江西樂平縣,也稱陂塘青。其含鐵較少,含錳較多,故成化的青花發色較之永宣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平等青料的青花色調趨向柔和淡雅,呈色平穩,藍中泛青灰色,因含鐵量少就自然不見了鐵鏽斑。而且成化色料淘煉精細,含雜質較少,故使青花發色穩定,文靜潔白,與純淨溫潤的胎體相襯更顯和諧。

清淡雅致的青花也為成化瓷其他品種的加彩提供了陪襯,其中取得顯著成就的成化斗彩瓷不僅在當時,也為后代奠定了基礎,建立了不可逾越的裡程碑。

同時,成化青花瓷的發色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雲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落款的青料款色調表現得尤為突出。

成化青花線條纖細,多用雙鉤線鉤勒圖案,然后在圖案內進行渲染。雙勾線用濃筆,渲染用淡筆,因而其呈色大多淺淡雅致。

然而,成化時期的瓷器燒制是用柴燒,窯內升溫等因素使釉面產生流動感,青料發色濃淡不一,有暈散等現象﹔窯裂、棕眼、橘皮紋等雖大有減少但仍存在。不過其程度與永宣瓷有明顯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成化彩料中的“?紫”色,色如赤鐵,在成化瓷中獨具特色。景德鎮當地一句俗語雲“若要窮,去燒紅”,可見獲取紅色之艱辛。我體會成化瓷的彩瓷為:紅彩的特征是“鮮紅色,艷如血,厚薄不勻”﹔成化的鵝黃色,嬌嫩透明而閃微綠色﹔杏黃色,閃微紅﹔水綠、葉綠、山子綠色,皆透明而略微閃黃色﹔蜜蠟黃,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黃色濃光弱﹔?紫色,色濃而無光。而彩色中的“?紫”一色,色如赤鐵,表面干澀無光,后代很難模仿,可謂成化一代的特殊標志。

成化彩瓷中,釉裡紅十分罕見,也有人認為成化幾乎沒有釉裡紅。我的觀點是有,但是確實很少。傳說為了取悅萬貴妃,窯工百裡、千裡甚至萬裡挑一,以選送上好的釉裡紅器物。成化釉裡紅完美者彌足珍貴。

成化瓷的又一創舉,是在青花抹紅彩繪畫的基礎上,又發明創造出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釉相結合的彩瓷新品種“斗彩”。斗彩是由宣德青花五彩發展而來。成化斗彩是我國制瓷工藝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為后來的彩瓷制作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斗彩被譽為“青花間裝五色”。斗彩的制作工藝是先用青料在瓷胎上以細筆勾勒出圖案的輪廓線,罩釉高溫燒成后,在釉上按照設計填繪五彩於青花圖案輪廓線之中,再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在青花中裝五色之斗彩,著名的器物有雞缸杯、三秋杯、嬰戲杯、葡萄杯和花鳥杯,還有一種在器物底部落“天”字款的蓋罐,被稱為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中的極品。

成化斗彩可用“質精色良”四字加以概括。《唐氏肆考》裡言:“神宗廟器,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明末已貴重如此。”明代沈德符《萬歷野獲編》:“窯器初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金,頃來京師,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為吐舌不能下。”清初朱彝尊《曝書亭集》:“萬歷器索金數兩,宣德、成化者倍之,至雞缸非白金五鎰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清人朱琰《陶說》中評述:“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

成化瓷的繪畫細膩流暢,圖案意境清遠,超凡脫俗。中、后期隨著成化皇帝逐漸對宗教的興趣加深,成化瓷器明顯增加與佛、道有關的圖案,如羅漢圖、高士圖、梵文、八寶等,成為當時成化瓷器的又一個時代特征。

成化瓷的紋飾也是值得分析研究的一個方面。成化瓷紋飾纖細柔和,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青花淡雅輕盈,畫意飄逸瀟洒。成化帝的欣賞水准和多情、善感、缺乏大氣魄的性格有所體現。

成化瓷紋飾開始出現相對格式化的裝飾圖案,採用對稱、重復的手法,猶如現代花邊的裝飾。瓶、罐類器物則依據主體圖案的要求採用蕉葉或海水類紋飾進行呼應裝飾。所見圖案和紋飾有荷蓮鴛鴦、鬆竹梅石、靈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纏枝花卉、菊花、苜蓿花、蘭花、梔子花、寶相花、山茶花、牽牛花、蓮花八寶、龍鳳、火雲、獅子、麒麟、海獸、花鳥、團龍、嬰戲、仕女、高士以及梵文等。器口內外多以弦紋,少數以卷草紋帶或錦地紋帶裝飾。其中蓮托八寶紋應是成化時開始流行的紋飾。而樹石欄杆的庭院圖雖很早出現,但亦以成化時為盛。在這些圖案紋飾中,尤以夔龍和十字寶杵最具代表性,夔龍的龍嘴常銜一枝蓮花,因此又稱香草龍,傳統觀念認為成化瓷紋飾以香草龍為代表。

成化瓷的紋飾均以平涂法繪畫施彩,樹葉、花朵、山石無陰陽向背之分,也無凹凸之感。人物衣服隻繪單色外衣,無內衣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之說。

從明代繪畫風格的研究中也可體會出明代畫風對瓷器繪畫的影響。成化器上的紋飾比以往要精細,可見元代文人畫之淡雅遺風。這一時期的瓷器繪畫也同時出現近於圖案式的花紋,畫面簡潔、規整,如團花即屬此類。

成化斗彩器物裝飾講究濃淡搭配,以平涂為主,花紋各部分用彩色直接涂上,不分陰陽,不能很好地表現圖案畫面的陰陽面,因此器物畫面層次感不是很強。

成化瓷器的造型具自己的特征,造型庄重圓潤、玲瓏俊秀,器物規矩庄重而又不失造型的俊俏和線條之美。

歷來有“成化無大器”的說法,但從傳世品來看,成化瓷大件並非沒有,而是少見。常見的成化官窯瓷器有碗、盤、杯、高足杯、高足碗、臥足碗、罐、盒、爐、洗、梅瓶、梨壺、盞托、玉壺春瓶等,其中鶴頸瓶為成化瓷大器中的佼佼者。

成化瓷器的底款是讀懂成化瓷的一個重要組成,切不可小覷。成化瓷我幾乎沒有見過無落款的。成化瓷器的底款大都是“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有個別“大明年制”或“大明年造”的款,從未見“成化年制”款。而且成化瓷隻有楷書款,沒有篆書款。此外就是前面提到的“天”字款。

成化瓷落款我所見的都是用青料書寫,無一例外。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圍以青花雙圈或雙方框,也有極個別無邊欄的。落款位置基本都在器物外底,以及盤類的口邊或高足杯的足內沿。款式以青料自右向左橫書,字體一般都不十分工整,字體顯肥而笨拙,且年款六字的排列大都不甚規則,大小也不很勻稱。如果進行歸納可以理解為成化款的特點是字體深沉,無漂浮感,落筆有力,筆取中鋒,筆道粗實,字體肥厚,故有“成化款肥”的說法。其款識字體雖不嚴謹規范,好似孩童所書,透著稚拙之氣卻力透紙背。成化官窯款識的藍本若出於一人之手,也為歷代仿寫所不及。同時結合成化瓷從胎釉和青料的特點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書寫時筆觸的抑揚頓挫使青料色度發生的深淺變化和畫邊框生成的色差體現出成化瓷落款的特有氣韻。

已故故宮陶瓷鑒定家孫瀛洲先生曾總結成化款識的特點:“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應悟,成字三點頭肩腰。”是說款識中的“大”字的第二筆上端有尖有圓,出頭並不很高﹔“成”字第五筆的撇直而硬﹔“化”字左邊單人旁和右邊“匕”上部幾乎持平﹔“制”字中下半部的“衣”字一橫不越過右方的立刀的最后的一豎勾﹔“明”字左邊的“日”多是上窄下寬的梯形或上下相同﹔“成”字最后一筆的一點,有的點在橫以上,有的點在與橫持平部位,有的點在橫以下,以點在與橫持平的部位最多見。有人發現還有個別“成”字沒有這一點。“天”字款隻見於成化斗彩罐上,孫瀛洲先生總結“天”字款,作有歌訣:“天字無欄卻為官,字沉雲蒙在下邊。康雍乾仿雖技巧,字浮雲淡往上翻。”是說成化一種官窯斗彩罐,外底書寫一“天”字款,外無邊欄﹔由於釉質肥厚,青花書寫“天”字有沉在雲霧之下若隱若現的感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仿燒過天字罐,雖然仿造技巧很好,但款字體有漂浮和翻出雲霧之上的感覺。成化瓷的仿造者雖然歷代都有,但是可以亂真者幾乎沒有。

此外有少數成化瓷是採用六字楷書橫款(扁頭款),也應得到認可。

根據報道,1975年與1987年曾兩次對景德鎮御窯廠珠山遺址進行發掘,出土了大量成化瓷器殘片,証實成化瓷器品種繁多,色彩豐富,而且有許多品種尚屬首見,如紅地綠彩、紅釉白花等。除成化朝名噪一時的斗彩瓷外,還有繼承宣德時期的彩瓷及單色釉品種,有青花紅彩、青花綠彩、孔雀綠釉青花、黃釉青花、藍釉白花、白釉醬花、白釉紅彩、白釉黃彩、白釉綠彩、素三彩、琺花、仿哥釉、白釉、黃釉、藍釉、紅釉等,其制作工藝均十分精細,都是以往沒有露面的。

每次漫步、瀏覽於成化瓷間我總有感觸,唯一的遺憾是,我希望將每一件成化瓷都可以用科學的方法測試獲取數據,這些數據對今天、對將來都會很有幫助,這樣,任何時候都有可以查証和比對的依據。

成化瓷雖精美絕倫,但大凡手工制瓷總有瑕疵,然而在當時的條件下已臻登峰造極的境界。盡管成化瓷器還有一些缺陷,如青料發色濃淡不一、暈散等等,但是程度上與永宣瓷相比已大有進步。再則,成化瓷制作精良,篩選嚴格,在當時幾乎都選入皇宮,流於民間者極少,故能得到一件成化瓷乃人生之大快也。

探究總是無止境的。我相信隻有沒有被發現的,不可能有永遠不被發現的。相信歷史,相信科學,虛心學習,孜孜不倦,才能永遠上進。為使成化瓷愛好者能夠更有效、更客觀地研究和了解成化瓷的真諦,我在此不吝將我的藏品和一些已被認証的藏品(如博物館的藏品)的圖片一並展示以作比較,以求我們能從中獲益,即便是對成化瓷的判斷能力有微小的提高,也足令人欣慰。

編后:為使瓷器愛好者能更有效、更客觀地鑒賞成化瓷,在此我們將作者的藏品和已經被博物館認証的藏品的圖片一並展示,以使讀者得到更完整的信息,並能從比較中得到啟發。本刊作為面向民間收藏的媒體,願為個人藏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冀望大家在公開的探討中提高對瓷器的判斷能力和認知水平。

責編耕生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要玩就玩清三代


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清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清代陶瓷之所以能使人为之倾心和陶醉,一是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致细腻,不少作品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和雍容华贵的风姿;二是有一种一般民窑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带有强烈的贵族化意味。就五彩瓷来说,华贵深凝是它的总体面貌。

此乾隆款五彩描金五牛图盘口瓶,口径:17cm,高:53.5cm;盘口器型,颈部束腰,肩面弧面流畅短劲。整体修制腻润大方端正,腹部描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每头牛可独立成章。圈足略高外撇,斜削干净利落,胎体厚实端正,釉色肥润光洁。颈部圈足满绘缠枝花卉图案,如意云头、缠枝莲为中国瓷器传统纹样,为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五彩瓷器的特征、工艺

它的最大特征是:

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

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五彩瓷器的精美依赖于整个制瓷过程。从制坯、烧成、彩绘、二次烧成,环环相连,一丝不苟。明清时景德镇制瓷分工很细,仅彩绘一项,《景德镇陶录》记载,就有“乳颜料工、画样工、绘事工、配色工、填色工、烧炉工”。每工各司其职,以致达到纯熟致精的境界。这种分工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彩瓷的工艺质量。五彩在画彩时有严格的工艺规定。“至画瓷所需之料,经月之后始堪应用。”画彩时“须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合,必熟谙颜色火候之性,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其用颜料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便于渲染,胶便于榻抹,而清水调色则便于堆填”。详细叙述了彩绘的用料和方法。这些方法是景德镇陶工、画师集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出来的有效工艺成果。五彩绚丽丰富的色彩特征,也是这些绘制工艺创造的结晶。

五彩瓷器装饰所使用的釉上颜料十分丰富,因此表现技法也多样化。五彩绘制有其严密的工艺过程。当图案设计好以后,仔细将图稿转印到瓷器上,然后用料笔勾线。勾线所用的料笔,必须具备“尖、圆、齐、健”四大特点。“尖”是指笔头要尖细,便于画点;“圆”是指笔肚挺而圆,便于储料;“齐”是指笔尖蘸油后压扁,顶端的笔毛整齐,勾勒粗、细线时均可运用;“健”是指蘸料后笔毛富有弹性,描绘时便于操作。五彩装饰所表现的题材是广泛的,勾勒的线条也各具特色,借鉴中国画的笔意,但不是模仿中国画的线条,因为它所用油性材料有其鲜明的特征。

市场分析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此外,高古瓷器因鉴定赏析困难导致的曲高和寡,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清三代瓷的走好。

古瓷鉴定如何入手


古陶瓷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指通过眼,耳、手去观察,分析,以对瓷器的烧造年代、窑口、质量、品类年代做出准确的判断。初涉陶瓷收藏的人,要学习和了解陶瓷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以便对古陶瓷器进行鉴别。我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制造历史,历代流传的陶瓷文物浩 如烟海,每个时期的陶瓷在胎土、釉色、器型、装饰、工艺、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只要我们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对第一件陶瓷器仔细推敲,认真辨别,就能知真假,少上当。

>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陶瓷器的要素是胎骨、器型、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等。各种陶瓷器分别都有它的发明创烧时期,胎土、器型 的变化以及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的改革创新都有它的成功期和普及期。这个创烧期就是它时代的上限。一件古陶瓷器在釉色、器型 、装饰、色彩、工艺等其中一项上限年代最晚的,就是这件陶瓷断代的上限,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原则 。鉴定的依据为:

1、 胎骨。随着粉碎、淘洗、烧结技术的不断提高,胎骨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早期的胎土没有粉碎,淘洗也不干净,烧成温度只有800度左右,所以胎土杂质多,疏松、吸水率高,强度差。商至东汉中期制陶业开始第一次飞跃,原始瓷出现,烧成温度是10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强度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东汉晚期至南北朝瓷器发明,烧成温度是1200度左右。元代景德镇开始普遍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瓷器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减少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变形。我们在鉴别陶瓷器时要善于根据通顺骨的烧结度来判断年代。同时,也要注意到各个地方就地取土为胎和偏远地区杂窑工艺技术滞后的现象。

2、 器型。自从人类发明陶器至今,各类器型根据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要和社会群体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如果我们能对各个朝代的各种器型变化都了如指掌,我们在鉴定的时候就能稳操胜券。例如:瓶从商、周、秦汉比较单一的器型发展到现在梅瓶、盘口瓶、冲瓶、天球瓶、象耳瓶、玉壶春瓶、柳叶瓶、凤尾瓶、转心瓶等。每一种瓶型都有一个首先创烧的朝代,各个时期的瓶身、瓶嘴、肢线等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是明显的,有些变化是细微的。谙熟这些演变的规律,就能比较准确鉴别瓶类的真伪和准确断定它的年代。

3、 釉色。自从商周的上釉原始瓷和秦汉的单色釉发明以来,颜色釉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种,每种颜色釉都有它的出生日期和年龄。我们应该熟悉每种釉色的发明产生朝代 ,重点掌握划时代的几种釉色,如低温铜釉绿、铜红、钴蓝、高温青釉、绿釉、霁蓝、霁红、黄釉、黑釉、褐釉、茶叶末釉等等,并且要熟悉各种釉的演变发展。如:由霁蓝演化出的雪花蓝、洒蓝等,由霁红演变来的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等。各种颜色釉都会派生新的釉色,各种色釉的叫法由于是口耳相传,民间叫法比较混杂,我们要多查阅资料,再根据其胎骨、器型 、工艺、光泽确定其年代。

4、 色彩。 自从原始陶器出现彩绘,隋、唐 、五代的褐、黑、红、绿的釉下彩绘瓷出现,宋、辽、金的釉上红绿彩绘烧成,元代成熟的青花出现和釉里红的烧制成功,明代的青花五彩、斗彩,清康熙的釉上蓝彩研制成功,陶瓷器的色彩发展到今天已是丰富多彩。鉴别色彩要用发展的眼光,一个色彩的出现,开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臻于完美。例如:元代的釉里红一出世是红紫中闪黑,颜色并不悦目。到了明代初期釉里红是紫红色的,直到清代釉里红才显得鲜嫩夺目。如此,一件鲜嫰夺目的釉里红瓷器,我们就不应该判定为元代的产品。再如:一件釉上五彩瓷的五彩中有蓝彩,我们断定年代的上限就不能超过康熙朝,因为釉上蓝彩是康熙朝发明的。

5、 装饰。自从陶器的出现,原始人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就开始了在陶器上进行彩绘装饰,后来又在陶器上进行印花、刻花、画花等装饰。装饰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文化艺术水平。同样每种装饰也有它的发明期,元代以前,陶瓷器的装饰主要是印花、画花、刻花、贴花、镂刻等。纹饰方面主要是花卉、动物、婴戏。釉上、釉下的彩绘只有黑、褐、红、绿等几个颜色。元青花一出现,印花、画花、刻花、贴花、镂刻等退居次要地位,纹饰彩绘才有了长足发展。我们应该熟悉每一种装饰艺术的产生年代。

6、 工艺。工艺是随着人文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的,每次工艺的进步和变革都得益于科学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而陶瓷器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变革也有它的发明期和普及期。由于历史上制造陶瓷的工艺技术是由落后到先进,制假者很容易采用落后的工具和工艺,生产出貌似古朴的仿品。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推敲,寻找出仿古工艺中的蛛丝马迹。

7、 光泽。辨别瓷器的新旧最重要的是光泽,新瓷光泽明亮,火光耀眼。一件陶瓷器胎、釉、装饰、色彩、器型都符合古陶瓷的条件,但只要火光明亮,火气十足,那么一票否决:这件陶瓷一定是新的。年代久远的陶瓷器,形成自然的"酥光",光泽柔和,温润如玉。釉上彩瓷,年代久远的,有一种习惯上叫"蛤蜊光"的彩晕。由于光泽在陶瓷鉴别中占最重要的位置,作假者会用尽心机,将釉面做旧,一般采用酸性溶液浸泡,用茶水煮,用兽皮打磨,甚至埋在土里,隔一段时间再挖出来。但是人为除去"火光"的陶瓷器光泽是不自然的,细心观察是能识别的。凡属陶瓷器光泽不自然的,我们都应该有防伪之心,不可轻信。一件古陶瓷年代不同,兆泽柔和温润的程度也不同。这个程度陶瓷鉴赏者心中有数,每个陶瓷收藏者心中也都有一把各不相同的尺子,其鉴别断代的准确性取决于他本人对陶瓷理论的学习和过手过目的陶瓷器数量。

8、 声音。我们提倡鉴别陶瓷要"眼、手、耳"并用。用耳就是要敲陶瓷听其声。这对检测陶瓷裂痕伤残是有效的。但听其声而知陶瓷器新旧是比较困难的。有关听声,古今书籍有很多记载,如"声如馨"、"声音清越"、"声音悠扬""声如击木"等等。我认为这些描述都是比较抽象和难以把握的,听声是一种感觉。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对每一件过手的陶瓷,都要用手敲击,细辨其声,久而久之就能听出感觉来。

9、 款识。款识能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判断年代。我国瓷器款识最早见于南京出土的东汉越窑青瓷虎子"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谊作",随着商业广告意识的不断增强,后代有款识的陶瓷器越来越多,明代中后期至清代的陶瓷器的款识已经非常普及。单从款识的字体判断年代,不是很科学的方法。历代的窑场何止成千上万,每个窑场负责落款的窑工不止1人。每个人的字体又不尽相同。因此任何年代的落款字体都不能统一。一件陶瓷只有首先根据胎土、釉色、器型 、纹饰 、工艺、光泽等综合判断出相近年代。然后再根据款识缩小判断的时间跨度。例如,一件陶瓷根据胎土、釉色、工艺、纹饰 、光泽等综合判断为明后期的产品,款识是"大明隆庆年制",我们就可以判断为隆庆朝的产品。

10、 类比。类比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自己的藏品按朝代和品类分 开,然后把要鉴定的器物放到同一年代的藏品中去做比较。再根据器物的胎骨、釉色、器型 、色彩、工艺 、装饰 、光泽等产的异同,辨别真假,断定年代。

11、 手摸 。古陶瓷存世久远,由于长时间的空气流动摩擦,古陶瓷的手感柔润,没有新品、赝品刺手干涩的感觉。所以我们在鉴别古陶瓷时,要养成摸挲陶瓷器的习惯。

鉴别汝窑瓷从何入手


汝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因为窑址在现今河南临汝县境内,宋时属汝州,故名。

据考证,汝窑是在北宋元礻右初年继定窑之后为烧制宫廷瓷而建立的,当时烧造的产品,胎骨呈灰色,釉色呈卵青,造型很精美,但因烧造时间很短,产品也不太多,故流传后世较少。

汝窑瓷器甚为珍罕,如果今天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汝窑瓷器,当是价值连城。正因为如此,历代一些受利益驱使的古玩贩子,便千方百计仿造汝窑瓷器,致使在市场上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有时以假乱真的程度,令人似乎有一时难以分辨之感。但古语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的就是假的,破绽总是会被明眼人识破的。

笔者在这里披露的是一件清代仿汝窑的莲花瓷碗,以其作为例子,运用真仿对比分析的鉴定方法,略谈各自的特征,仅供初涉瓷器收藏爱好者参考。该碗口径24厘米,高14.5厘米,呈淡青色,口沿呈莲花瓣形,微椭圆腹,胎厚且粗糙,似有注浆模制之痕迹。究竟如何来鉴别汝窑瓷的真仿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真品胎骨呈灰色,也有浅灰或深灰的,胎质坚细而且较薄,叩之有金属铿锵声;仿品则胎质较厚而且粗松,叩之声音发闷;(2)真品釉色呈天青(也有称粉青或淡青),青中闪绿,犹如清澈湖水的湛蓝,釉层较厚而均匀,不透明,有碧玉感,令人感到柔和温润;仿品则釉色青中泛黄,釉层较薄且不太均匀,有刺眼耀目感觉。(3)真品造型规整,古朴典雅,美观大方、自然流畅;仿品则显呆板、凝滞;(4)真品气泡分布均匀而稀疏有致;仿品则气泡杂乱无章,分布多在釉层里。(5)真品多支钉烧造,支钉痕迹多小如芝麻,而且分布不规则;仿品则支钉排列整齐。

除以上几点不同的特征外,真正汝窑为宫廷烧造的御器,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足见纵是在当时,汝窑瓷器就很难得,更何况是现在,那更是凤毛麟角了。假如要是有人收藏到有底款“奉华”的汝窑瓷器,那就更是稀世之宝。

收藏诗文瓷 赏瓷兼玩字


拉蒙藏项诗文瓷

去年春天的某个周四,我一大早习惯性地骑车来到报国寺淘宝。这一天是报国寺古玩市场的主交易日,市场大门口外已挤满排队买摊位号的商贩。南墙外原本狭窄的过道两侧,还被肯定买不上当天摊位的各地小商小贩占满,就地叫卖各类古玩。我兴致勃勃地钻进人群四处寻觅捡漏。无意间,我发现一群人正围着一位操着河北口音的老人家讨价还价。老人就地而坐,身前铺满一大堆宋磁州窑民用实用器和几枚锈得看不清文字的古铜钱。这些瓷器虽都是普通民窑货色,却洋溢着一股浓郁的民俗风情。尤其是一件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刻诗的小瓷盘,施白色化妆土的黑釉盘面上,阴刻红彩的行书诗文更有味道:“梦游长安皇宫院,贵妃一笑百媚艳。二人同去养心殿,觉来床上一生汗。”这明显是在描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浪漫爱情故事。只是,我不清楚诗文瓷的作者是以怎样的身份与视角,创作这首意境暧昧的诗歌。耐人寻味的是,这件宋瓷诗中提到的“养心殿”,通常被认为是明代北京故宫内的宫殿名称,难道唐代皇宫里就设置了养心殿?所以,古玩收藏的乐趣之一,有时候就是在不经意间,从地摊上,就开始让人思维奔逸。无巧不成书,去年同一时期,我从市场上淘到一件宋代磁州窑釉下红绿彩花草纹行书“清静道德”梅瓶。该梅瓶高25厘米、形体修长秀丽,小口外翻,短颈瘦肩,圈足细小,是比较典型的宋代梅瓶器型。瓷瓶表面附着的泥土浸入釉面和胎体,可见梅瓶长期土沁自然遗留的岁月痕迹。这件瓷器的价值,完全是以书法功力取胜。瓶面之上那四个丰腴的橙色行楷汉字“清静道德”,端庄之中见飘逸,规整之中孕变化,与北宋时期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的文人书法,强调意趣的书法风范一脉相承。这件梅瓶上面的书法作品,与大量宋代磁州窑诗文瓷上面潦草的书风迥然不同,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跃然瓷上。时至今日,仿佛仍然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当时的恬淡心境。可惜,一年过后,我从库房再次找到这件书法梅瓶时,瓶口下面已开始出现釉面剥落。原因,可能是环境太干燥。无奈之余,我也只好用保鲜塑料膜将瓶身整体包裹,再小心翼翼地将其遮藏在更保湿、保温的环境中。因为这个遗憾,这件宋代书法梅瓶反而在我心中更有分量了!与之前民窑小瓷盘的民间趣味、梅瓶的文人情趣不同,我收藏的一件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阴刻描金篆书唐诗三足洗,却洋溢着纯正的宫廷审美品位。这件盘口直径22厘米的瓷洗天青釉盘面上,阴刻着描金小篆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名作《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钧窑洗外面的玫瑰紫釉面上,显现出大量的缩釉点,瓷盘天青釉面间或分布着由于瓷器烧制时釉层流动所形成的、不均匀的“蚯蚓走泥纹”,轻敲高温瓷胎已有经年瓷质失水、陈旧后的哑声现象,阴刻唐诗的瓷面破损部分的老化程度与瓷胎自然老化程度一样。总体来看,这件钧窑洗属于比较开门的宋代钧窑制品。如果说,在清代乾隆时期皇帝有雅兴请宫廷技工在大量宋瓷上面镌刻御题诗,那么这件北宋钧窑洗上的阴刻描金篆书,还是属于制瓷年代的同期原刻作品,其自然老化的特征与宋瓷清刻的藏品有着明显的差异。规整的形制、细腻的胎质、精细的修胎、绚烂的色彩、工整的书法、高昂的成本,呈现出富丽堂皇的皇家贵胄气质。毫无疑问,宋瓷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三件宋代的诗文瓷,分别展现了宋代民间、文人、宫廷文化三种不同的诗文瓷表现气质,由此可以窥见宋瓷风格多样、洋洋大观的深厚文化底蕴。事实上,在瓷器上面书写诗文的传统并不是从宋代肇始的,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制品中就有大量的诗文瓷。比如,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七贤”人物诗文罐,上面绘有七贤饮酒图,并在罐面一侧旁书《七贤第一祖》七言饮酒诗:“须饮三杯万事休,眼前花揆四枝叶。不知酒是龙泉剑,吃入肠中别何愁。”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以褐彩在执壶流下腹部题写诗歌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lng)春声。”还是在去年报国寺古玩市场的某个周四主交易日,我又发现了一件元代釉里红行书诗文玉壶春瓶。瓷瓶卵白釉上面书写的釉里红诗文的红色呈色发闷,并不鲜艳通透,瓶身与瓶口、瓶底分段用釉水粘接,瓶底有明显的旋削痕迹并沾满散落的釉汁,这些都是元代瓷器鉴定的典型特征。瓷瓶釉面上,用行书书写着南唐后主李煜的名词《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香去也,天上人间。”有趣的是,我经过与当代出版的李煜同词通行版本逐字逐句的比较,竟然发现诗文瓷版本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里,竟然有一字与当代通行本不同,并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诗词意境。诗文瓷版“流水落花香去也”,与通行本“流水落花春去也”,虽然都是在长叹“天上人间”的心境转换,却似乎更接近原作的本来面貌。就文学创作的通常规律而言,一首词的写作一般都讲究字字不同,尽可能回避重复使用同样的文字。通观该词当代通行本全文,“春”字在全词中两次重复出现,比较只出现一次的诗文瓷文本,文学的意味好像就差了那么一点点。“流水落花香去也,天上人间。”作者的思绪与目光伴随着一缕幽香扶摇直上,渐失渐散,仿佛整个人的身心也随之消融殆尽。—这是亡国之君此情此景、彼时彼刻,何等彻骨的凄凉体验!所以说,“物证历史”。有时候,新面世的文物证据可以重现一段被湮没、扭曲的历史,可以让今人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某段历史的真相。这才是收藏的真趣之一,也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此外,我在几年前曾有机会收藏到一件明代青花草书瓷杯。杯身上以平等青料书写着唐代怀素的书法名篇《律公帖》:“律公好事者,前后数度,遂发怀素小兴也,可深藏之箧笥也。怀素书”。还有一件清代行书《兰亭集序》瓷碗,碗身外面布满东晋王羲之名作的笔墨,并以篆书“大清乾隆年制”落款。从糯米样洁白莹润的胎质、玉璧底跳刀痕修足方式、艳丽并略有晕散的青花呈色、碗底窑沾老化痕迹、纪年款识等综合因素判断,这件青花碗应该就是乾隆本朝的制品。积少成多,经过多年专题收藏,我收集的宋元明清历代诗文瓷渐成序列,也从中逐渐发现了些规律性的东西。其一,诗文瓷其实是中国古瓷制作的一个主流品种。其二,诗文瓷是受到历代社会各阶层普遍欣赏的传统瓷种。正是这些遗存的历代诗文瓷品中,静穆地传递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

瓷器要玩清三代 辨别年代考眼力


主持人语: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康乾盛世,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强盛时代,而陶瓷工艺更达到历史最高峰,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期两位藏家的精品青花关公周仓纹花瓶、青花寿桃纹大花瓶,都是值得收藏的青花瓷。

清三代瓷器的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分年代:

康熙瓷,如棒槌瓶、金钟杯、观音尊、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是康熙特有的造型。藏家要牢记其标准器式,凡后仿者,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其不一致的地方。另外,瓶、碗、盘、罐等器物底部,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疵。康熙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也是这一时期普遍现象,给人一种厚唇或出边之感。器物的双圈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内圈底足。

雍正瓷除以仿明永乐、宣德及成化瓷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瓷形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桃洗和高圈足枇杷尊等。雍正瓷的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皮纹。釉层较厚,呈云雾状,俗称“唾沫釉”。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滚圆的“泥鳅背”,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偶有旋痕。

乾隆瓷除了部分装饰风格仍沿袭康熙、雍正遗风外,有集堆贴、彩绘、镂孔、色釉等于一器的。制作水平高,精巧秀丽。民窑器大多也很精致。官、民窑器釉面大多数有桔皮纹,有少数器物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看到极明显的针眼。青花器青色雅丽,果实、叶瓣部位往往用点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浅的层次感。如图2的乾隆青花寿桃纹大花瓶,就有这种明显的特色。而粉彩器物的器里和足底,多施浅淡闪黄匀净的豆瓣绿釉。金彩厚实光亮.

明成化瓷上“梅妻鹤子”


明代成化年间,有一只大碗在南京被打碎了,它的残片几百年后悄然出土,被当今的一位陈姓收藏爱好者视为宝贝,只因为瓷片上有一幅“梅妻鹤子”的生动画面(见图),栩栩如生的人物与翩翩起舞的仙鹤……它的典故一下子抓住我,让人产生诗意的联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后来常常被人用来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续“梅鹤因缘、妻梅子鹤”之意。

我看过一个民国抄本《古意解情》,其中说,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更有甚梅妻鹤子者,宋室南渡之后,杭州变成了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而这也给林逋带来了祸事,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的家伙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必有珍宝,于是去挖。可是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方端砚和一只玉簪。砚是林逋自用之物,而那只玉簪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记载说,林逋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刻苦学习,发奋上进,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可是他生性恬淡,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他非常厌恶社会上那种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风气。于是,便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中隐居起来,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虽然小孤山离临安不远,但他一连二十多年没进过城。

林逋一生有三个爱好:诗、梅、鹤。他觉得梅花高雅,傲霜斗雪,和自己性格很像,因此他在茅屋前后,遍植梅树,待到腊梅开放时,花香沁人,他十分陶醉。而他爱鹤如子。在他的家里,养了好几只白鹤。他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他就坐在屋前仰头欣赏。白鹤飞累了、饿了,就会回来。林逋的脾气古怪,既不娶妻,更无孩子。闲暇时,他便一个人在院子里赏梅玩鹤。他有只鹤叫“鸣皋”,每有客人来访,如林逋不在,童子打开笼子,“鸣皋”便会跑去给林逋报信,林逋见“鸣皋”便回来见客。周围的人知道后,都说有“梅妻鹤子”是林逋的福气也!

林逋擅长诗文,作诗的时候,不用多加思索,大笔一挥而就,可是奇怪的是每次刚一写好,他读完后便撕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抄下来留给后人呢?”他说,我现在隐居山中,尚且又从不想以诗出名,哪里还奢望名扬后世呢?

林逋终身未娶,到底是怎样的往事让这位才子青年时就断了情愫,且灰心于仕途,归隐林泉终老此生?或许他的另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写的小词才是他的心声——“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小词一阕,隐藏着文人的几多伤心惆怅,俱往矣!至今的人们与其为他叹息,不如为他祝福,愿他在天上仍有“梅妻鹤子”,如意见到他一生痴念的人……

这块瓷片15厘米大,瓷胎白质,蓝釉浅释,写意画法,较为典型地呈现着成化瓷画的特点。破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陋而不失其价,下而不失其师。一块明瓷残片让我们从中体会古瓷魅力。许多朋友收藏时,注重有故事的瓷片,年代、发色、画意、器身、底足、款识等,这也是我看重的方面。其实,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标准与风俗习惯、技法工艺不尽相同,当时所产瓷品在胎质、造型、绘画风格、釉色搭配等方面都会有各自的特征,这是古瓷收藏中的重要依据,更是我们爱它、研究它的动因和趣味所在。

顺治時期陶瓷釉色分类


五彩——顺治民窑的器物较多保留晚明的古拙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浓重红绿彩绘制粗犷的纹饰。加绘青花的色彩浓重的五彩器,俗称“大明彩”图案以绿叶红花的双犄牡丹锦鸡纹为多,也有的绘枭兰,怪石,竹石牡丹纹。画面常缀有提句,其青花色调翠蓝。在素白釉面上,不加绘青花而直绘五彩的器物日渐增多,施彩和纹饰均展现出清代五彩的全新面目:釉面大多平净,红,黄,绿诸彩虽较淡,但很鲜亮;人物场景的绘制,笔触渐细。有点五彩器属有“百花齐”。顺治五彩器大多已在清末民初时流落到海外,常见于法国各博物馆中。

黄釉——色调较前后两朝“崇祯与康熙”都深,除光素器外,也有暗刻龙纹的官窑器。故宫博物馆所藏黄釉盘,器壁浅坦,口沿微折,器壁外下方刻有莲瓣纹,以紫色勾勒轮廓线,器内暗刻龙纹,款识书写规整(康熙官窑款器有与相似之处)

茄皮紫釉——紫色泛滥,俗称“茄皮紫”或茄皮蓝。盘类与黄釉器型相同。有光素器,也有内暗刻云龙纹外刻莲瓣纹的。此种釉色,顺治,康熙两朝完全相同,只是康熙时更多见。两朝的官窑器。器底均以楷书写款;也有无款的,但康熙时的器口略微显厚。

白釉——似卵皮,白中泛青色,多数器口施酱黄釉。釉面。釉面虽肥厚,光亮度不足,但却无明代白釉釉面的那种油腻感.

成化瓷上听“月下鸣琴”


明成化弘治年间的一块瓷片(见图),直径11厘米,瓷胎粉白、釉色平和,画的是一幅“月下鸣琴”图,人物生动、草花盎然,其雅致跃上瓷上。古人说,“虽有鸣琴声韵雅,悲然亦不在清音,几年浓浪随波过,那个知音契夙心。”而今天的“知音”当属收藏家们了。

工匠在弘治时画出一种意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诗《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文脉传承到明代,依然如此美好悠然。王维,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它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这幅瓷画,首先是“月下”,工匠一笔画出圆月。月亮通常给人浪漫、静谧的感觉,但是月也有冷月凄清的意思。就是孤高、寂寞的,这种感觉是诗人的,被画在瓷器上,也是工匠的。“鸣琴”就有一种雅的味道了。鸣,给人的感觉,是声音飘荡的感觉。没有具体的位置,看不到声源,是一种飘忽的心领神会。琴,是拨弦乐器。是古老而有内涵的传统文韵。我国有七弦琴,西方有竖琴。都有那种神秘、梦幻的色彩。同时也是让人心神为之一震,随后身心俱静。瓷片上画工的简笔画意,在釉色之间配合“鸣”,更体现琴的特性。当我们今天抚摸着这块久远的残片时,月下鸣琴,依然给人一种缥缈,如梦幻般的意境。握着它,也有点现实的存在感,能于这烦嚣尘世中带来那么一点安逸……

可见古人写诗、画瓷都是间接地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遣词造句和绘画一样,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高雅绝俗的境界。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相映成趣,是诗人和画工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史载,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40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他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我想,诗人一定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这幅明代瓷画写景,写人独坐、弹琴似乎都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浓淡随兴的画意,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瓷片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是信手拈来,随意写画,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

唐代孟浩然有诗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意思是,正想要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怎么会呢?我知道,如今有众多的诗人、众多的瓷画爱好者与收藏家,他们都是古意诗画的追求者,他们在继承先贤文化志趣的艺苑里,与古为师,闲话清谈,良宵共研。捕捉古人生活中的诗意,细腻入微,诗味盎然,如历代辛勤工匠一样,绘出厚重的思想内容与形式之美,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

据专家说,明成化弘治年间的瓷画有它自身的特征:青花瓷鉴定一看青,二看花。所谓青,是指青花的色泽用料,如此画即是用料亮丽的一种,是民窑的上品色料;所谓花,是指绘画技法和题材内容,此处即是技法讲究的写意,题材也是继承古代诗意的故事内容。

至于“官窑青花瓷偏重于青,民窑青花瓷则着力在花”的探讨,那就是另外的议题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