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 导航 >

为什么瓷器会形成缩釉?

为什么瓷器会形成缩釉?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瓷砖什么好

2021-02-08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为什么瓷器会形成缩釉?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在烧成后有釉的产品表面上会出现局部无釉缺陷,即缩釉。

形成缩釉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在高温胎体涂上了粘度较高的釉料时,会产生针眼状的露胎缩釉点,其原理如下:当窑温升至1300°C左右时,胎体中部分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并逐步完成烧结。反应中产生较多的气体,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硫。在胎体加温至1300°C的同时,胎表面的釉料同时在1300°C的温度下,并进入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釉料呈液膜,紧贴在烧结状的胎体表面。当胎体内释放出的气体逸出釉面时,即在釉里产生大量气泡。如果气泡聚集较大,釉的粘度又较高,逸出的地方就产生露胎的缩釉点。有的呈针眼状,在瓷器的转角处积釉很厚,缩釉面会较大。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的缩釉缺陷是怎么形成的?


瓷器的缩釉缺陷是怎么形成的?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在烧成后有釉的产品表面上会出现局部无釉缺陷,即缩釉。那么形成缩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形成缩釉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在高温胎体涂上了粘度较高的釉料时,会产生针眼状的露胎缩釉点,其原理如下:当窑温升至1300°C左右时,胎体中部分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并逐步完成烧结。反应中产生较多的气体,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硫。在胎体加温至1300°C的同时,胎表面的釉料同时在1300°C的温度下,并进入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釉料呈液膜,紧贴在烧结状的胎体表面。当胎体内释放出的气体逸出釉面时,即在釉里产生大量气泡。如果气泡聚集较大,釉的粘度又较高,逸出的地方就产生露胎的缩釉点。有的呈针眼状,在瓷器的转角处积釉很厚,缩釉面会较大。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

最新:建水紫陶的龙窑套烧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窑变”?


建水紫陶使用龙窑烧制时,采用套烧方式,将备烧的紫陶陶坯,套装于釉陶之中,犹如烧制挂釉陶瓷的工艺,使备烧陶坯处于封闭状态,不直接接触到火焰。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避免炭渣和釉泪落入陶坯中产生瑕疵;另一方面可以降低10℃~20℃的温度。

使用龙窑烧制紫陶,成品率大约为70%。

首先,釉陶的烧成温度比紫陶大约高20℃,正常的烧成条件下,温度都会超过紫陶能够承受的烧成上限;

其次,龙窑温度的判断和控制,完全凭借个人的经验积累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很容易因为在龙窑中摆放位置不同、火温判断不准确、投柴方向和分量不对而烧坏陶坯。

因此,使用龙窑套烧紫陶,装放的位置一般应该选择在龙窑的中上段、靠近窑壁、中下火路的地方。

龙窑套烧紫陶的成品率虽然较低,但是由于其使用的燃料是煤炭和木柴,烧成时间比较长,因此烧制出来的紫陶成品比推板窑和液化气窑的品质更为优良。

同样的泥料和同样的烧成结果,龙窑烧制的成品经过打磨后能够呈现出水、润、透的玉石效果;而推板窑和液化气窑烧制的成品则只能打磨出表层的镜光效果。

另外,龙窑窑膛空间比较大,每一次装码的陶坯体量位置不同,会造成窑膛内某些空间的空气燃烧不彻底,形成复杂的窑内气氛,使紫陶出现非人为控制的色彩幻化,产生可遇不可求的窑变艺术效果。

建水紫陶的泥料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约为12%,陶土在烧成前后的呈色有巨大差异,在不同的窑气作用下,会呈现从红到黑、跨度很大的色差,建水陶人称为窑变,是建水紫陶的艺术特色之一。

缩釉


缩釉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在烧成后有釉的产品表面上会出现局部无釉缺陷,即缩釉。

缩釉形成的原理

一般来说,在陶瓷釉面上所显示的缩釉缺陷可在烧成前或烧成中引起。通常,在达到瓷器的烧结温度时,釉料应该完全液化并流动均匀地覆盖表面。当釉溶化后,陶瓷的某些部位没被釉料覆盖导致了在烧成后的产品某些无釉部位。如果釉特别稠(粘度大),在烧成中它就不能平滑地在产品表面流动。在某些地方,釉料就会聚集成堆或有时会在釉面出现大量裂纹。实际上,这些并不是裂纹,只是釉料没有流动。当釉料由于表面张力的不能很好地流动,釉料不能流动到的部位便显露出坯体,就会产生"缩釉"。有时当釉表面趋向于聚集或卷缩时,整个釉面层会裂成釉珠状。

形成缩釉的几个原因:

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缩釉。

(1)釉料干燥时收缩过大;

(2)釉料颗粒过细;

(3)釉层过厚;

(4)釉料熔融时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5)釉料对坯体表面较弱的附着力;

(6)不正确地使用釉料;

(7)坯体方面的原因;

(8)烧成温度、烧成条件以及窑炉的气氛;

(9)釉料中所加入的色料的影响;

(10)釉料的化学组成;

(11)坯釉之间的结合力;

(12)ZnO的影响。

形成缩釉的主要原因

形成缩釉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在高温胎体涂上了粘度较高的釉料时,会产生针眼状的露胎缩釉点,其原理如下:当窑温升至1300°C左右时,胎体中部分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并逐步完成烧结。反应中产生较多的气体,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硫。在胎体加温至1300°C的同时,胎表面的釉料同时在1300°C的温度下,并进入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釉料呈液膜,紧贴在烧结状的胎体表面。当胎体内释放出的气体逸出釉面时,即在釉里产生大量气泡。如果气泡聚集较大,釉的粘度又较高,逸出的地方就产生露胎的缩釉点。有的呈针眼状,在瓷器的转角处积釉很厚,缩釉面会较大。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

如何防止缩釉


釉层卷曲、结块、脱离坯体的现象一般称为缩釉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补救的办法的用湿海绵擦掉坯面上的灰尘。建立除尘间,避免灰尘落坯。若施釉需要适当增厚,可在釉料中添入少量(3%)的膨润土。釉下彩绘易产生缩釉缺陷,因为釉下彩绘的彩料类似于釉下留存了尘灰。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釉下粉料中混入少量的釉浆,或者少量的阿拉伯树胶。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因此,这类釉一般适宜在未素拍打的生坯上。为了适应在素烧坯件上使用,可在釉料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如煅烧过的粘土和瓷土以及方解石等非塑性原料量。加入的非塑性原料量等于减去了一定的塑性原料量。此外,用手指轻轻地摩擦干燥的釉面,使釉面变得光滑,也有助于消除一些釉面裂纹。在釉面干燥尚未达到要求时,加热过快也易产生堆釉的缺陷。

缩釉与爆釉


缩釉与爆釉是瓷器研究的一个小课题,仔细研究,我们发现缩釉和爆釉与原材料的应用和生产工艺有直接关系,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瓷器的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缩釉的形成曾经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因胎体上粘了油污,所施釉面无法覆盖胎体而引起缩釉。另一说法是烧窑时冷却过快而引起缩釉。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均有误。前者,瓷器的烧制温度为1200°C以上,而油污在500°C已蒸发,此时釉料尚无熔融,无法引起缩釉,此说难以成立。后者,窑内瓷器的冷却是胎釉同时冷却,冷却快大多是产生釉裂或胎釉同时爆裂。热胀冷缩是一较普遍的物理现象,冷却能缩釉,但它是整体冷缩不是引起缩釉点的主要原因。

瓷器的胎体主要是经过瓷土(或瓷石)与高岭土粉碎、漂洗、沉淀加工而成。瓷土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高岭土的成分中氧化铝的含量稍高一些。瓷釉由石英、云母、钠长石等物质组成,自然界里称作釉果,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硅酸盐,但瓷釉中还加一些碱性助熔剂。除此之外,明清瓷器中一般都加入了由草木灰和氧化钙加工而成的釉灰。

瓷器的釉面有高温釉与底温釉之分,但我们却很少研究高温胎与底温胎的区别。高低温胎体的温差不大,一般为100°C左右。高温胎的胎体中的氧化铝的成分较高,它的烧结温度在1280°C-1330°C之间。由于温度高,胎体大多能烧成我们所说的糯米胎,胎体晶莹、透亮。如果胎体内加入少量的含氧化钛成分,那么胎体就显出玉白色,有玉质感。

在高温胎体涂上了粘度较高的青白釉料,就会产生针眼状的露胎缩釉点,其原理如下:当窑温升至1300°C左右时,胎体中部分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并逐步完成烧结。反应中产生较多的气体,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硫。在胎体加温至1300°C的同时,胎表面的釉料同时在1300°C的温度下,并进入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釉料呈液膜,紧贴在烧结状的胎体表面。当胎体内释放出的气体逸出釉面时,即在釉里产生大量气泡。如果气泡聚集较大,釉的粘度又较高,逸出的地方就产生露胎的缩釉点。有的呈针眼状,在瓷器的转角处积釉很厚,缩釉面会较大。

鉴赏这种瓷器的釉面时我们能在放大镜下看到大小不等的多层气泡,小气泡托着大气泡。以上现象在明代和清早期的瓷器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民窑瓷器更多,可以作为鉴定瓷器的一个参考。此外,另一种情况也能产生缩釉点,主要是胎体坯子落了灰尘,上釉前没吸干净,灰尘的小颗粒可引起缩釉,但这现象很少出现。原因一是坯子上釉前都有一个“上水”的步骤,灰尘很少,二是一般有灰尘,大都是在釉上引起一个黑点而不引起缩釉。灰尘引起的黑点和缩釉点的瓷器大都是民窑,在道光、同治年以后生产的瓷器更多一些。

高温胎与低温胎是相对的,即使低温胎,瓷胎的烧结温度也要1200°C左右。原始瓷大都是低温胎,从胎体不结实、较为疏松的现象看,它的烧结温度应在1200°C以下。这些瓷器胎釉结合不牢固,胎厚釉簿,欠观赏性。

道光以后的瓷器烧结的温度也不太高。主要是康乾盛世后,经济的发展使瓷器民用普遍化。乾隆后期已有五件套作为姑娘的嫁妆,嘉道后盛行。所以瓷土的需求量很大,精细的原料仅能用于官窑。道光以后瓷土质量欠佳,主要是精品高岭土减少,胎中氧化钙的成分增加,降低了瓷胎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200°C-1250°C烧结固化。嘉道以后在烧制陶瓷用的釉料中增加了碱性助熔剂,在温度近1300°C时釉料熔融,但较前期的粘度低,较稀薄。但这种较稀薄的釉料均匀地渗入烧结的瓷胎中,所烧制的瓷器也很漂亮。此种瓷器胎釉结合尚可,釉面较薄,有的可见胎痕。釉内气泡较小,少有层次感。

宋代越窑瓷器为什么会走向没落


越窑瓷器的传承长达千年之久,但在宋代时期,却慢慢走向没落,让很多人感到不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宋代越窑瓷器慢慢没落呢?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越窑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有很珍贵的地位,早在东汉时期烧制成功之后,就深受世人的喜爱,甚至有母亲瓷的称呼。越窑瓷器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有过辉煌,也有过衰退,但整体上还是呈现蓬勃向上发展的姿态,到了唐朝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越窑瓷器的特点是施釉均匀,胎骨非常薄,给人一种晶莹剔透之感,在唐代诗人描述中曾赞美越窑瓷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文人雅士偏好茶,而越窑的青色正好与茶的青色相得益彰,因此在当时非常受唐代文人的喜爱。

越窑在不少朝代中都是贡品的存在,到了宋朝之后,宋代越窑瓷器也有过辉煌,但从北宋开始就慢慢出现衰落,到了南宋就彻底停止烧造,这种情况着实让人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据专业收藏家分析,宋代越窑瓷器开始没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竞争对手不断出现

我们都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国力强盛、工艺繁荣,越窑虽然拥有千年的历史,占据重要位置,但新秀不断涌现,也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宋朝时期,国人流行斗茶,建窑出产的黑釉瓷更是深受当时君臣的喜爱。上行下效,自然国人对瓷器的喜好也从越窑瓷器转移到了黑瓷上,再加上黑瓷制作的成本比较低,数量大,所以,导致宋代越窑瓷器的销量越来越少,开始出现衰退迹象。

二、政治原因

宋代统一天下之后,进贡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当时国内有很多不错的瓷器烧制窑厂,而且相比与汝窑、钧窑等,越窑在北方的成绩不错,但却故步自封,导致其没有新意,不受统治者的喜爱。

三、战争因素

宋朝重文轻武,到了南宋更是丢了半壁江山,百姓南下,带走了人口的同时,也带走了工艺。很多在越窑工作的知名工匠来到南方之后,为了谋生存,会将自己的手艺应用到烧制当中,自然就导致南方的瓷器制作工艺大大提升。而战乱导致百姓朝不保夕,对于越窑瓷器的烧制自然就没有那么上心。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宋代越窑瓷器的烧制对原材料要求非常高,普通的黏土难以满足其烧制要求,因此宋代越窑瓷器最终走向没落。

宋代越窑瓷器精品鉴赏:

1:宋代越窑刻花花口盘,尺寸:高度3.6厘米;上口14.6厘米;下口4.7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980,000,成交价: RMB 2,912,000 ,成交时间:2013.09.01,拍卖公司:香港嘉德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首届拍卖会。

2:北宋十月款越窑刻花牡丹纹盖罐,尺寸:高12厘米,估价:RMB 4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2,760,000 ,成交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十月。

罐身敛口,圆肩,鼓腹,圈足。腹壁四面海棠形开光,内剔刻盛开的牡丹,开光之间刻划花叶纹。盖上置花苞形钮,下剔刻花叶纹,与罐身相呼应。深刻浅划,纹饰精细,经脉毕现。整器犹如含苞待放的牡丹,亭亭玉立。此设计体现了越窑匠师超凡的想象力,观察自然界之物状,提梁其内在形与气,洗去其外在铅华,把自然美升华成艺术美。罐釉色青翠可人,釉面莹润亮丽。流传有序,更为难得。

3:五代/北宋越窑秘色鸳鸯水注,尺寸:长17厘米;高12.5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300,000 ,成交时间:2013.10.04,拍卖公司:宝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器物为文房用品。长17cm,高12.5cm。鸳鸯造型,高冠,圆口,喙张开,呈鸣叫状,颈羽后掠,双翼裹体,尾羽高耸,双爪弯曲伏地,遍饰羽纹,背部开一“十”字形花口,内空与喙流口贯通,通体用捏塑、堆贴、刻划等技法饰成,造型生动,体态优美,栩栩如生。周身满施青釉,釉色青翠,釉光莹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越瓷秘色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晚唐至北宋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技艺不断精进,达到顶峰,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是当时的第一名窑,也称“秘色窑”。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十国春秋》载:“宝大元年……秋九月,王遣使钱询贡唐方物……秘色瓷器……”(卷七十八吴越二《武肃王世家》下)。“开宝二年秋八月,……是时王贡秘色窑器于宋。”(卷八十二吴越六《忠懿王世家》下);《宋会要蕃夷》七《历代朝贡》载:“太平兴国二年……三月三日,俶进……金扣越器二百事”。《采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九世家四吴越钱氏载:“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俶贡……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十事。”《吴越备史》卷四载:“王自国初供奉之数,无复文案,今不得而书,惟太祖太宗两朝入贡,记之颇备谓之《贡奉录》。今取其大者,如……金银饰陶器一十四余事……”。可见在唐宋两朝,越窑瓷器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得到了当权者钟爱的同时,吴越王朝得以保全一方太平与繁荣。

4:北宋越窑秘色瓷鹿,尺寸:高9.8厘米;长7.5厘米,估价:RMB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 ,成交时间:2019.12.15,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 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过去一直把胎釉俱佳、釉色青翠的越窑称为秘色。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在物帐上这批瓷器记载为“瓷秘色”,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2016年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与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相同的越窑瓷片、残器,从而明确了秘色瓷的烧造地点。秘色瓷多见碗、盘、钵、粉盒等日用器,而动物造型的极为少见。整体塑造一只卧鹿,俯卧于高台之上,台下剔刻成六组山峰状,为象征大自然山野之态。鹿呈昂神凝之姿,仰首竖颈,面微晗,双目远眺,神态怡然。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也是最神圣的动物。古人十分喜爱、崇拜鹿,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古人的心中,鹿是祥瑞神奇的动物。古代“四灵”中的龙和麒麟便都含有鹿的特征。鹿在古时不仅仅是长寿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白鹿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仙鹿”、“天禄”,是瑞兽的代表。宋代更有鹿母莲花的传说,“毗舍佉夫人有子,名鹿,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儿。”故鹿在宋代还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5:宋越窑青釉八方盖罐,尺寸:19厘米,估价:HKD 40,000 ~ 60,000,成交价: HKD 1,062,500 ,成交时间:2016.06.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6月拍卖会 。

6:北宋越窑牡丹纹盖盒,尺寸:直径14.7厘米,估价:HKD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062,5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7:北宋越窑秘色双凤洗,尺寸:高5.4厘米;直径17.4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977,500 ,成交时间:2019.07.06,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洗敞口,浅腹微收,撇圈足,圈足满釉裹足支烧,外底留有六个泥条状支钉烧痕。外壁以深剔刻装饰双重莲瓣纹,莲瓣中锋出脊。内底饰对凤纹,凤纹鹰喙,头有翠毛,鼓翅,华尾,相对盘旋,仿金银器纹样,刻划生动。器壁较薄,通体施翠青釉,釉色色青翠,不负越窑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美誉。

8:北宋越窑刻花牡丹纹盖罐,尺寸:高10.1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525,000 ,成交时间:2017.10.02,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10月拍卖会。

9:北宋越窑青釉刻鹦鹉牡丹纹盒,尺寸:直径13.1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50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瓷砖为什么会产生色差?


色差是瓷质砖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瓷质砖出现色差五花八门,两批砖之间,两块砖之间甚至同一块产品之间也可能出现色差,导致色差的原因也各种各样,原料、坯料加工,成形和烧成等各个环节,控制不好都会产生色差。颜料是产生色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订购产品时,最好选用同一批颜料,以减少色差。

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长时间生产稳定没有发现色差砖,但突然发现刚才出窑的产品与几小时前出窑的产品相比,有明显色差,有时发现同时出窑的产品中,中间的与两边的产品颜色不同,这种批与批,块与块之间的色差,在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生产控制中色差原因分析

进厂坯用原料质量波动

各种原料进厂后经球磨,喷雾干燥,制成粉料,在颜料加入量一定的情况下,瓷质砖的色料装饰效果与白料的白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基础白料越白,瓷质砖的颜色的越白,衬托之下,砖的颜色就比较鲜艳明快,反之,颜色就比较暗淡,给人以陈旧的感觉,陶瓷原料的波动,特别的FO2O3,TiO2含量的变化势必影响基础白料的白度,从而导致批量产品之间出现色差,因此,要消除或减轻由此产生的色差缺陷,就必须稳定原料来源,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的质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设置除铁工序,降低坯料中的氧化铁含量。

颜料加入量不准

颜料加入量的准确性,对色差的影响是显面易见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加入量越多,则颜色越深,加入量越少,则颜色越浅,购进的颜料在配料时必须重新称量,不能完全相信颜料生产厂家在包装物上指定的重量,按袋或按桶加入,最好用精度较高的小磅秤秤量。

球磨细度变化

球磨细度一般只规定上限,未定下限,但若两球浆料细度性好,分别在上限和最下限,则因颗粒大小不一致易造成色差。

色料颗粒大小及级配变化

白料和色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经一定的生产工艺加工成型,白料和色料的比例发生变化时,瓷质砖的颜色深浅也相应发生变化,要有效控制由此产生的色差缺陷,必须制订喷雾干燥时色料颗粒级配,并加以严格控制,另外,喷雾干燥时,很多因素的变化或波动都会引起粉料的颗粒尺寸及级配发生变化,如泥浆的水份,粘度,泵压,喷气孔径等,因此,必须控制相关的诸因素,才能保证粉料颗粒尺寸及颗粒级配的稳定性。

色料的比例发生变化

粉料在配比中,电子配料秤等因素引起的配比不准而完成色差。

成形压力变化

压机的成形压力,特别是最大压力的变化,会影响到生坯致密度变化,压力大,致密度高,生坯光洁度好,烧后呈色均匀,反之最大压力小,致密度低,生坯表面粗糙,呈色差,因此成形压力的变化,导致两批产品出现色差。

生坯厚度发生变生变化亦将造成色差,厚度偏小,烧成容易,瓷化程度好,厚度偏大,难于烧成,瓷化程度低,但两者呈色不一样,使两批产品之间出现色差。

烧成制度

烧成条件变化对瓷质砖的色差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气压发生变化时,烧成温度和气氛会发生异常变化,导致产品出现色差:

烧成温度发生大的变化,会影响烧成后坯体的白度;

如果助燃空气的送风量,窑的风机抽风量等发生变化都有可能造成还原气氛,会使用砖面发青或发暗,从而产生色差;

窑压的波动会改变原来设定的烧成制度,使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的长度发生变化而影响烧成,从而造成色差;

烧成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配方确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调整烧成周期,否则,将影响砖的呈色;

窑炉的中间与两侧总存在温差,当温差越过一定程度时,中间的产品和两侧的产品的颜色就会不同,导致色差。

刮平定厚

由于产品变形等因素,抛光车间采取不同的刮平厚度,由于烧成过程中表面深浅不同会导致色料发色不一致,故刮平厚度不同会影响产品颜色。

布料不均造成的色差

落料管阻塞导致粉料配比改变,形成砖与砖之间表面花纹图案的不稳定性造成色差。

由于粉料的流动性不一致,在布料中流动性好的粉料随布料器运动流畅,流动性差的粉料结团等因素造成粉料堆积,形成布料效果不稳定造成色差。

栅格面不平整造成粉料拖动不一致形成色差。

混料不均匀造成色差。

超洁亮打蜡不均造成的色差。

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为什么值得收藏


青花釉里红,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装饰手法,也是釉下彩瓷器中的一个名贵品类。青花釉里红,顾名思义就是青花与釉里红装饰技法的结合,也叫“青花加紫”。我国目前关于釉里红最早的记载,见于《宋史》,称其为“紫花坐墩”,不过在出土器和传世器中均未得见。普遍的观点认为釉里红瓷器的烧造出现在元代,一直到明代才走向成熟。而青花瓷在明清时期也是生产状况非常繁盛的一个瓷器品种,两者的结合似乎也就有了那么一点顺理成章的意味。

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烧造,以康熙年间恢复釉里红烧造技艺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晚期仍有作品出现。但是这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窑口。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技艺多为官窑垄断掌握,民间能烧出青花釉里红的极为罕见。而清中后期,随着制瓷技艺的进步和广泛传播,一些实力较大的民间窑口也能烧出品相不错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归根结底,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早期几乎被官窑垄断,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工艺技法的复杂性。青花装饰所用的色料,为含氧化钴的钴料,要得到稳定而浓艳的青花发色,需要1300℃的还原焰。釉里红装饰用的是含以铜为着色剂的铜红料,虽然烧造也是需要高温还原焰,但是温度区间非常狭窄,仅在1250~1280℃之间方能成功。

在温度达到800℃以上之后,铜红料中的氧化铜就开始分解、蒸发,而青花料的钴蓝成色却需要1300℃,等到这个温度恐怕铜红料都消失殆尽了。因此,要保证青花和釉里红双重发色的自然稳定,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即使是清代成熟的官窑烧造环境,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废品率也超过80%以上。

且不说釉里红烧造技法在康熙年间才得以恢复,也不提清三代官窑瓷器本就是我国古瓷烧造的巅峰;仅从青花、釉里红两种装饰技法结合的珍贵性,和瓷器烧造的高难度上来讲,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就足算是清代古瓷中非常值得收藏的一个品种。迄今为止在大拍上出现的清代青花釉里红瓷,成交价最高的一件已经达到4658万元,是一件乾隆御制品。

由此足见,清早中期、官窑烧造的作品,基本都可以说是价值不菲之作,动辄百万以上。即使是民间器物,也有一些品相完好、工艺精致的青花釉里红佳品,价格也要十几万或更多。如果在青花釉里红瓷器烧造中,又适当加入其它装饰技法,典型的如色釉锦地、洒蓝、描金等,则其收藏价格应当更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为什么瓷器会形成缩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为什么瓷器会形成缩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