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有哪些 > 导航 >

明代瓷器鉴定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代瓷器鉴定从哪些方面入手

瓷砖有哪些 古代瓷器有哪些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2021-02-18

瓷砖有哪些。

明代瓷器鉴定从哪些方面入手?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那么,明代瓷器鉴定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胎釉

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出颜色深浅不同的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圆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为明显。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民窑略显粗糙,容易辨认。

2、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熟练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明代造型总的特点是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细,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至于成化时期,宫庭喜好首先选用纤巧,精致的器型,碗、把杯、罐等,大的器型宫廷较少选用。余下的和大多数大的器型推向民间市场。但大多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继承前朝的(特别是日用器)之外,产生了压手杯,鸡心杯,倭角瓶,卧足杯,斗,水注,镂空瓷器等。例如成化时期则以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碗等为典型器物。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颈、耳、柄、腹、底、足、流、系、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3、色彩

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青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明代青花瓷器,在元代基础上,又不断创新,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当时瓷业生产的主流。明代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是青花料有很大变化。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使用进口苏青料,色浓重、绚丽、鲜艳;中期以成化为代表,使用国产平等青料,色泽谈雅幽静,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使用是回青料、色彩兰中泛紫。除青花外、还有甜白、鲜红、宝石红、孔雀绿、孔雀兰、浅黄等单色釉(也叫一道釉)都很成功。到中期前后,彩瓷有了发展,出现了斗彩、五彩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瓷器。

4、瓷器纹饰

明代瓷器纹饰装饰主要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方法。从绘画风格上看,无论人物、花鸟、飞禽走兽都极为生动豪放、富于画意,线条舒展流畅;加之釉色纯朴浑厚、丰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官窑瓷器的纹饰比较工整、细致,民窑器物的纹饰笔法潇洒、自由奔放,生动地表现了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愿望。画面题材很丰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有些画面取材于锦缎上的纹饰,或受小说木刻插图影响,或取材于戏剧、民间故事传说等。有些内容尤其是在官窑器物上,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有些则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前额及后脑凸出,明代早期龙鳞画得比较精细,晚期有的龙鳞画得草率,龙爪画得比清代简单,但龙爪雄壮有力。画龙比较窄瘦、龙咀较长,一般都称为猪咀龙。此时八宝纹的排列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后仿品有时忽略此点,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明代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如梵文、阿拉伯文、寿字、福字等。纹饰多为云龙、云凤、缠枝花卉,后来出现人物、飞禽走兽、八仙、人物故事等。官窑瓷器比较工整细致,民窑比较粗放、生动。wWw.TAoCi52.cOM

5、款识

明代瓷器款识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从哪些方面可以鉴别真假青花瓷


从哪些方面可以鉴别真假青花瓷?

元青花瓷由于数量稀少,难见真品,价格高昂,元青花身世的奥秘被造假分子所利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仿制的赝品。在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有许多工坊都在承古创新,生产精美的青花瓷工艺品。然而也有不法分子,制作赝品牟取暴利。

那么,作为收藏者从哪些方面可以鉴别真假青花瓷呢?

首先,从胎土方面,“像高安这批元青花瓷器底比较粗,是由于底部没有垫圈直接放在窑里烧,所以和窑里面的窑沙黏在一起,但是表面很光滑,这是元代麻仓土和祁门土烧制的特色。”蔡国声说,现在麻仓土没有了,代用品虽然看上去类似,但是由于成分不同,烧制的成品胎色还是有差距的。

其次,元青花瓷的青料——苏麻离青需要从西域进口。在元代时已是价值连城,有“1克黄金换不到1克青料”的说法。如今又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当时青料的配制秘方已经失传,现代人虽可以采用化学配制,但是不同配比的价格相当悬殊,好的青花料每千克可以卖到数万元人民币。青料中含有三氧化二铁,高温条件下烧进胎体,绘画的线条里就产生了不规则的黑色沉淀,在积料的地方形成天然的凹陷,用手就可以感受,这种凹陷本来是一个工艺缺陷,但在制瓷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对这种缺陷模仿的逼真程度却成为判断仿制元青花水平高低的一个必要条件。

另外,真品元青花的白釉是比较肥厚的,带有青色,在放大镜下看有大大小小、层层复复的气泡,类似明代初期的“米汤釉”,这是由于景德镇位于黄山南麓,黄山产松,元、明、清的景德瓷窑用的都是松柴窑,现代烧窑是用气窑、电窑、油窑,就算是柴窑也不可能都是松柴,窑炉燃料里二氧化硫的含量不一样,氧化还原程度不同,出来的釉面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现代仿制品的釉面大气泡浮在上面,小气泡沉在下面,不像米汤,而像开水泡。”蔡国声解释道。

再者,蔡国声谈到从青花表面的绘画上看,“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其时代风貌,宋元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时代,线条的比例、结构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当代的大师去模仿也难免会露出只属于我们21世纪的风格。”元青花绘画的图案有中国传统的莲花、牡丹、人物故事等,还有中东地区的花卉图案、类似巴洛克风格的图案,这是汉文化和欧洲、中东、罗马文化的交汇。造假者很少能有机会见到真品,在没有标准器比对的情况下,大部分赝品都是通过图片来仿制,因此很多纹饰、布局是凭空想象捏造的。元青花纹饰的晕散感也是一种古代制瓷的技术缺陷,但这种朦胧却给人飘逸的想像力,这也是现代仿制所无法达到的。

因此,完全模仿克隆元青花是不可能完成的。就如同刘金成所说的“仿制品永远不可能达到真品的神韵和效果。加之,有造诣的研究者、有眼力的鉴赏家、负责任的专家在把着关,容不得赝品浑水摸鱼”。

元青花是东方古国高超的制瓷工艺、审美观念与西方世界的绘画材料、文化宗教的完美结合,亦是浩浩丝绸之路上的见证者,见证了文化的交融、历史的流转、时代的变迁。

古陶瓷鉴定应注意哪些方面


古陶瓷鉴定应注意哪些方面?从数量众多的古陶瓷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不那么容易。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在古陶瓷鉴定中还不能替代人体感官的作用。那么,古陶瓷鉴定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看造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以碗、盘一类器足的主体。可见器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我们断代的参考依据。因此,只要我们头脑里有了准确的器形概念,善于体会各时代器形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这就好像手里拿了一把尺,有了准确的分寸,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唐代产品。

2、看胎釉: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有的器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质粗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品种,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3、看工艺: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鉴定陶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4、看纹饰:陶瓷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

外销瓷器收藏要看哪些方面


外销瓷器收藏要看哪些方面?中国古代的制瓷工艺非常先进,在国际上都属于领先水平。常常作为和外国的交换礼物。也有一些瓷器流传到国外。那么,外销瓷器收藏要看哪些方面呢?

1、看瓷器的身份

外销瓷器中有一些是民间流传出去的,有一些是专门从中国定制的,在这些瓷器中,有收藏价值的是这些专门定制的瓷器。专门定制的瓷器有朝代的落款,这类定制瓷器数量很少,能保存到现在的就更少了,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2、看瓷器的内容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古代,流行道教。而西方国家推崇佛教、基督教等。这些文化意识形态也在同时代的瓷器上有所反映。在中国流传国外的一些瓷器中,有部分花纹内容是反映西方国家的宗教或者文化的。这部分瓷器因为带有西方国家的特征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看瓷器的做工

不管是国内的瓷器,还是国外的瓷器,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在的,收藏瓷器的重要一点就是瓷器的做工,看是不是瓷器中的上等品。在收藏国外的瓷器时也是一样,一定要选择制作精美的瓷器,线条流畅,整体设计合理,具有观赏和使用的双重价值。这样的瓷器具备升值的潜力。

由于古代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并不频繁,因此流传到国外的瓷器数量也很有限。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些外销瓷器还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

民国瓷器可从哪些方面判断真伪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六十多年的清政府,革命党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中华民国,而民国时期指的是1912年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内烧制的瓷器统称为“民国瓷器”。

江西瓷业公司被人们称之为“民国官窑”或者“蒋介石官窑”,它和明清御厂窑有着极深的渊源,可以说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得益于明清御窑精湛的制瓷工艺背景,江西瓷业公司生产出来的陶瓷,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品相来看都很不错,称得上是民国瓷器中的上品。

在民国时期,除了烧造日常用瓷之外,还烧造了不少仿古瓷器。民国仿古瓷器所涉及的釉色品种丰富,仿造数量庞大。除了仿制古代瓷器之外,还仿制了民国前期瓷器。但是主要的仿品有仿三国瓷器、仿南北朝瓷器、仿两晋瓷器等等。因此,瓷器收藏爱好者想要收藏到真品,就必须多多掌握瓷器鉴赏的知识以及拥有一双过人的“火眼金睛”。

民国时期瓷器的质量大不如前,瓷釉和胎坯结合得比较松散,釉面脱釉并且呈有小气泡。民国陈设瓷器主要有:人像、佛像、走兽、飞禽......民国青花瓷器色泽黯淡发兰,被称作“洋兰”。以往传统瓷器表面装饰以绘画为主,比较单一。而到了民国时期,瓷器装饰演变成为了绘画结合诗词书法。

由于民国时期距今年份较近,故而市面上出现了大量难以辨别赝品。我们可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民国瓷器的真伪:通过器型来判断,真正的民国瓷器均是按照历代瓷器仿造,对器型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把控,而伪造的民国瓷器的器型往往不尽人意,破绽百出;通过胎质来判断,真正的民国瓷器的胎质比较粗松,而伪造的民国瓷器胎质比较细腻;通过釉质来判断,民国时期烧制的瓷器中,只有洪宪瓷和“珠山八友”烧制的新粉彩称得上是精品,釉质比较细致,其余都比较粗糙,特别是日用瓷器,表面呈棕眼和荞麦点;通过纹饰来判断,真正的民国瓷器线条自然流畅,而伪造的民国瓷器线条往往呆滞生涩;通过瓷器描金来判断,真正的民国瓷器上面的描金色泽纯粹,而伪造的民国瓷器上面的描金色泽明显不纯,很容易用肉眼分辨出来;通过款识来判断,民国瓷器真品上面的款识由右向左排起,题款不但规范,而且明晰,而仿造的民国瓷器上面的款识呆板、模糊,甚至出现简化字这样的低级破绽。

洪武青花器收藏鉴定应注意哪些方面


洪武青花器收藏鉴定应注意哪些方面?洪武青花瓷概念的产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因为存世量太少,见过真品的人更少,所以,洪武青花器收藏鉴定不为人们所熟悉。那么,洪武青花器收藏鉴定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器形。就现有资料看,洪武朝青花瓷器形伟岸,甚至要超过元青花。例如,盖罐有高达65厘米的,盘的直径多在40~45厘米,有的达56厘米,有口径40厘米的大海碗,一个小小盏托的口径居然接近20厘米。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王朝的宏伟气魄在器物制作上的反映。洪武瓷器壁比较厚实,总体给人一种雄壮拙实的感觉。

2、青花呈色。在青花呈色上,洪武青花不及元青花和后来的永宣瓷鲜亮,多闪灰或几近黑色,有一种粉类涂料被水冲刷过的感觉,料浓处有褐色结晶斑点和自然的下凹。小件器物呈色比较清丽淡雅。有人认为洪武青花器用国产钴料描绘,但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测定,其青料成分与元青花并无二致。当然,民窑生产的大量日常小件器物的青料不属此列。

3、修坯工艺。在修坯工艺上,洪武青花瓷与元青花有明显区别,改元代器物足墙斜削为平切,器底有平整的细白砂底,也有涂一层褐红色护胎汁的,有些还有明显的旋痕和淡淡的橘红色,但手抚感觉均平滑。有不少器物底部开始施釉,改变了元代多不施釉的习惯。盘类器物有的内底平坦,有的稍下陷,周边则微微突起一圈。

4、绘画题材。洪武青花所选用的装饰图案与前后相邻朝代相比显得单调,多为四季花卉,扁菊纹使用最多,也使用一些兽纹,如龙凤纹等。龙爪多为五爪,与元代的三爪、四爪不同。另外,庭院湖石、石栏芭蕉、岁寒三友、鸳鸯池塘、灵芝纹等亦常见。元代习用的杂剧故事、水藻游鱼纹已很少见。与元代图案相比,洪武青花已表现出自身的某些时代特征,例如纹饰层次开始减少,茶花叶片和蕉叶中茎留白不填色,西番莲叶和牡丹叶片普遍缩小,明显细瘦,并产生变形,有的叶片有明显的出尖现象。

5、瓷土原料。洪武器无论官窑民窑,其使用的瓷土原料都是十分优良的,但原料加工不如永宣及以后各朝精细,民窑器物胎体上常会有一些杂质。洪武器物露胎处多有火石红出现,有的呈色较重。一般说火石红重的器物时代偏早。洪武官窑器胎料的加工水平较元代有了明显提高,故胎的孔隙明显减少,而元青花器壁和外底则常见不规则的气孔。器物的白胎较少,有的胎呈灰黄色,但手感均比较平滑。器物胎底有少量氧化铁黑黄色疵点,偶有小片的窑渣粘附,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胎体有明显的润泽感。

6、釉面。洪武青花釉较元青花厚。由于釉的配方或浓度的原因,器物表面常出现较明显的缩釉斑和棕眼。常见釉面有两种,一种比较润亮,另一种是承自元代,闪鸭蛋青色,有失透感,颇似卵白釉,釉面不够亮。

7、题款。洪武青花官窑器至今未见年款,故依赖年款断代是不可靠的。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洪武青花梅瓶,肩部篆书“春寿”二字,几近孤例。民窑青花器亦未见年款。

景泰蓝如何鉴定?从四方面入手


景泰蓝如何鉴定?从四方面入手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复合工艺品,用细扁的金属丝做线条,在红铜制的胎上焊接出各种图案花纹的轮廓,再将各种颜色的矿物质珐琅釉料填在花纹内,经烧制、多次打磨、镀金等几道工序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当时以满足皇家需求,宫廷制品偏多。而到了清代,制作上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乾隆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辉煌。

景泰蓝的鉴定首先要从造型、用料、纹饰、款识、工艺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造型方面:元代、明初时期的器型比较高大、粗壮,罐子和玉壶春瓶较多,明代中后期陆续出现大盘子、大壶、成组成套的供器。到了清代出现屏风、宝座、鼎炉、香薰、碗、碟、盘等生活用品。

用料方面:元代、明初时期的器物从外部用高倍放大镜看器物表面的珐琅料中,上面有大小不均的色块又称“色斑”。而明代景泰后期器物上的细扁的金属丝都是黄铜制成的,而珐琅料色彩晶莹剔透、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颜色上,红如鸡血,蓝如靛,白如凝脂,紫如紫晶。到了清代器物的胎体出现了变化,有钢、铁、铜、陶、瓷、玻璃等材质的。

款识方面:元代、明初的作品是无款的,明代的款识以宣德最早,其次景泰、嘉靖、万历等出现,例如“大明宣德年制”的六字款文都是铸出来的,如果发现是刻上去的即为仿品。清代款识例如“雍正年制”的四字款文是阴刻的仿宋体字,“大清乾隆年制”的六字款文是阳刻的楷体字等。

工艺方面:元代、明初器物的腹部,从内不看有接胎的痕迹,也叫“接胎痕”明代景泰之后的珐琅器上的细扁金属丝都采用黄铜丝。镀金都用火镀。而到了清代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器又称“广珐琅”,就是用笔将珐琅料花在胎体上,再放入窑中烧制出多彩的珐琅器。

鉴定瓷器应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由我国所生产出的瓷器,不仅是在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至高的地位。瓷器不仅仅是我国所独有的一种文化,更是我国的代表性符号。自古以来,我国的瓷器交易市场都是异常的活跃,一些品质不错的瓷器在其市场上,也都是广大收藏者们争相购买的古玩艺术品。

虽然说瓷器收藏市场十分的火热,但是瓷器的鉴别却是一个难以上手的门类,尤其是在现如今赝品横行的市场中,对于新手玩家来讲,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对于新手玩家来讲,掌握一些基本的瓷器鉴别方式,是尤为重要的。下面小编将从瓷器的器型、纹饰、胎釉、款识等方面为广大收藏者们简单的讲解一下鉴别瓷器真伪的技巧。

瓷器的器型,可以说是鉴别瓷器真伪的重要环节了。瓷器器型的鉴赏要求我们收藏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去观察真品的器型,对于那些属于“标准器”的瓷器样式一定要了熟于心。收藏者们在观察其瓷器器型的时候,一定要从其口、腹、耳、流、足等方面进行观察。从其内部到其外部,再从局部在整体的顺序依次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总结出各个时代瓷器的异同点。

瓷器的纹饰,是鉴赏瓷器的另一大方法。瓷器的纹饰同瓷器的造型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管是从其题材内容、绘画风格上,还是从其装饰手法、绘画技巧上,不同时期的瓷器纹饰,都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鉴别纹饰也是判断瓷器真伪和断代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从其瓷器的款识入手。款识的鉴别方法相对于纹饰来讲,要简单需要,甚至有些款识还可以依照书法的鉴别方法。简单的来讲,瓷器款识的鉴别主要是从其款识的字体,和款识的笔法这两方面入手。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瓷器底部款识的呈现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明宣德时期的瓷器款识位置比较随意,不仅仅局限于瓷器的底部。但是到了元以后,对于款识的位置有了明显的规定。

第四、收藏者们应该从其胎釉方面鉴赏瓷器的真伪。收藏者们在鉴别其瓷器的胎釉是,因先从瓷器足部没有胎釉的地方开始入手,还要注意其胎土锻炼的纯度,以及胎质的缜密程度。小编建议从无釉之处入手的原因是在于,不同的烧制方法所需要的温度也是不同的,使得其胎釉所呈现的颜色和变化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收藏者们的我们,一定要掌握不同朝代瓷器的烧制工艺对其胎釉的变化。

最后,收藏者们应从瓷器的烧制技术,上来鉴别瓷器的真伪。烧制技术指的是收藏者们要分清瓷器的胎,所使用的是黏土还是高岭土;是使用拉胚还是轮制;是贴花还是镂空等等。总之,瓷器的鉴赏知识不是说收藏者们三五天就能学会的,它要求其收藏者们一定要多学习积累,多与人交流沟通。

瓷器精品赏析:

1: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八吉祥大铺首尊,尺寸:高50厘米,估价:RMB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5,750,000 ,成交时间: 2019-12-04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大清乾隆年制」款。此尊造型源自上古青铜器,敞口束颈,丰肩鼓腹,敛胫圈足,肩饰模印双铺首衔环,通体罩施白釉,其上运用模仿明代永宣青花画风的点染画法,绘饰繁密的花纹,口沿至底足自上而下装饰六层纹样,分别为海水江崖纹、缠枝莲纹、如意卷草纹、覆莲纹,纹样皆分层而饰,其间以青花弦纹相隔。腹部主体纹样为缠枝寿莲纹及八宝纹样,所饰八宝吉祥纹依次为“胜利幢、宝螺、宝伞、宝轮、盘长、双鱼、宝瓶、莲花。”

2:明宣德青花凤穿花纹瓶,尺寸:高14厘米,估价:HKD 2,600,000 ~ 3,600,000,成交价: HKD 5,750,000 ,成交时间: 2014-04-09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4年春季拍卖会。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该瓶撇口,短颈,弧腹,浅挖二层足。厚壁,足底露白胎,胎釉间微现火石红。白釉泛青,器内及底色尤重,釉内满布大小气泡。颈部饰蕉叶纹,肩及底边一周回纹,腹饰双凤穿梭于山茶花间。双凤形态一致,皆为鸟首三尾,对称分布,风姿婉约,颇见飘逸之态。画工精湛,笔触细腻,为双凤增添动感。青花发色清雅,铁锈斑明显,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道流畅大气,挥洒自如,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平添一份苍雅之美,尽显宣德青花魅力。底心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风骨隽秀,内蕴浑厚朴拙之法度。此器由香港佳士得早年释出,并收录于《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之《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中。

3:明嘉靖青花赶珠云龙纹「江山万代」图盖罐,尺寸:66.5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5,720,000 ,成交时间: 2006-10-07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4:清乾隆青花芭蕉竹石玉壶春瓶(一对),尺寸:高28厘米;29厘米,估价:RMB 3,200,000 ~ 3,500,000,成交价: RMB 5,600,000 ,成交时间: 2010-06-06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大清乾隆年制。此青花芭蕉竹石玉壶春瓶,亦称“三友瓶”。撇口,细长颈,下腹略垂鼓,圈足外撇。造型周正俊秀,外形线条流畅优美。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莹润,腹部饰青花芭蕉竹石图案,栏杆周围,芭蕉和兰竹生于奇石之间,生机盎然,富有园林小景的别致趣味,纹饰描绘细腻,富有层次感,地面皴法技法轻轻绘出,笔意娴熟,构图疏朗得当,给人以水墨小品画的清幽之境。颈部饰蕉叶纹,缠枝花纹以及灵芝云纹作饰,底端为明清时期习见的变体莲纹。此式芭蕉竹石图玉壶春瓶为清宫陈设之经典,及摹仿明代永宣青花而成,始见雍正时期,惟求仿古故未曾署款。乾隆继之,遂写本朝年号篆书款。其画工、神韵又为后世历朝难以企及。此双玉壶春造型不同于常见乾隆玉壶春之丰硕,而是线条秀拔,仍有雍正特点。

5:清雍正窑变釉如意耳弦纹尊,尺寸:高38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5,577,500 ,成交时间: 2015-06-06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雍正年制]款。本品古朴大方,线条起伏多变,瓶口外撇,颈部贴附如意形双耳,为其造型增添秀美之姿。通体色泽有如红宝石之妍丽,颈部红、蓝二彩斑斓交融,釉中诸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动感强烈,富于韵味,尤其泛出的数片绿色斑痕,如孔雀翎羽一般,璀璨夺目,妙不可言。底釉斑驳自然, “雍正年制”篆书方章刻款工整清晰,可为雍正御窑佳制。

6: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棱口折沿盘,尺寸:33.7厘米,估价:HKD 3,500,000 ~ 4,500,000,成交价: HKD 5,560,000 ,成交时间: 2013-04-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7:清乾隆炉钧釉梅瓶,尺寸:高33.8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5,546,000 ,成交时间: 2019-04-02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梅瓶尺寸硕大,不为多见。瓶小口,唇微撇,短颈,丰肩,腹部下敛,瓶体修长,精美雅致。梅瓶线条流畅,极为典雅。其通体施炉钧釉,均匀纯净,淡雅光洁。足内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识。本瓶独特之处,在于其硕大尺寸,高近34公分。翻阅海内外公私收藏资料,未见其他大尺寸炉钧釉梅瓶之例。如此大尺寸之乾隆单色釉梅瓶,亦不为多见。

8:元青花云龙纹折沿盘,尺寸:直径30厘米,估价:RMB 4,500,000 ~ 6,500,000,成交价: RMB 5,520,000 ,成交时间: 2016-12-05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大盘口部折沿,弧腹平底,盘内绘云龙,昂首向前翻腾旋飞于天际。其张嘴怒视犹有宋代龙纹遗风,宋龙多三爪,本品亦相同。身体扭动变化强烈,使得龙纹更具动感。内壁绘“缠枝莲纹”,俯仰向背各具姿态,葫芦状叶片也是元代特征。口沿间绘以忍冬纹,外壁画有“变体莲瓣纹”一周,更好的展现了元青花的层次美。

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繁密,画工粗犷中见秀美,体现了元代瓷艺绘画的高水准。其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隐隐闪现“铁锈斑”,是由于进口钴料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釉与修足均体现元代晚期制瓷特点,符合“至正形”元青花的诸多标准,流传至今,殊为珍罕 。

陶瓷知识:理论上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瓷器研究?


著书立说研究瓷器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研究瓷器、撰写论文也是题材广泛、多方面的问题,不太可能求得齐全。但一般来说,瓷器研究包括着从原料着手来研究成瓷的工艺条件,以及对于已成瓷器的研究,探讨制造性能相近瓷器的坯料配方与所需要的工艺条件。前者可以根据对原料研究的结果,进行坯料配方研究,以及通过坯料物理性能与烧成温度范围的测定来决定成型烧成等工艺条件;后者须首先找出已成瓷器的显微结构组成、化学成分、烧成条件及成品的物理性能,然后就某一地区的原料依照上述程序进行研究。下文即就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陶瓷专家周仁等同志对于"景德镇历代瓷器胎釉的研究"的工作中所采取的步骤与方法简单介绍,作为对瓷器研究的基本认识。也可作为初写类似专业论文的同志参考。1、瓷器的外观鉴定。瓷器的外观鉴定是通过肉眼以及简单仪器如放大镜来进行的。外观是瓷器的性质与工艺完善与否的一个重要表征。鉴定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美工鉴定,一为缺陷鉴定。外观鉴定首先可以从造型艺术、色泽、光泽度、装饰方法等方面着手,然后观察釉面的粗细、针孔和折裂等缺陷的有无,以及断口情况等等,作为对原瓷器的外观鉴定。2、瓷器坯釉化学组成的测定。坯釉组成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的。分析前的取样对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有直接影响。由于瓷釉很薄,因此对于釉的取样应当特别细致。中国科学院在古瓷研究中取釉样的方法是用钻石刀从瓷器上刮下来的。有时焊接钻石铜座上的铜和焊药铅也会被磨下来,也有在刮釉时把釉上彩绘的彩料刮了下来,这样引入的杂质虽然很少,但由于从瓷坯上可能刮下来的釉的数量有限,少量甚至于微量的杂质也可能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在瓷器的研究工作中对取样应该重视。在研究中,为了要明了瓷坯的化学组成与原料组成的相互关系,将它们的组成各计算成为R2O分子数为1的实验公式,然后以R2O为横座标以为纵座标作成座标

然后用计算方法求矿物组成。用显微镜测定瓷坯中矿物组成时,同时测得闭口气孔的体积百分数以及石英的颗粒大小。从清代瓷器中看到细小的石英颗粒,说明在原料处理中采取了精工细碎和淘洗原料的工艺。4、瓷器烧成温度的测定。测定原有瓷器的烧成温度,对了解其生产工艺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为烧成温度决定着瓷器的质量以及一系列的特征。中国科学院在古瓷研究中,测定原瓷烧成温度是将瓷器重新加热,并测定在加热过程中,长度变化的情况,瓷器在烧成以后又重新加热,当未达到它的原来烧成温度以前所发生的长度变化应该是该瓷器的受热膨胀;而在超过原来烧成温度后所发生的长度变化应该由该瓷器在重烧中所产生的变化引起的,也就是原烧成中所发生变化的继续。因此,当瓷器原来是"欠烧"时,重新加热达到超过它的原来烧成温度就会发生收缩,而当瓷器是"正烧"或"过烧"时,就会发生"过烧"膨胀。不论是发生收缩或膨胀,都会在瓷器的重烧胀缩曲线上出现一个"转折点"。中国科学院创造性地利用这一"转折点"来判断它原来的烧成温度。5、瓷器坯釉物理性能的测定。物理性能的测定包括抗折强度、白度、透光度、比重、气孔率和膨胀系数。通过测定这些性能可以帮助了解瓷器的生产工艺水平。例如从气孔率与透光度可以证明瓷器的烧成温度是否适当。从白度可以说明对原料拣选的精细程度;并从化学分析中测定出的氧化亚铁含量说明在烧成中采用了还原气氛烧窑的工艺。测定瓷器的加热胀缩率,中国科学院采用了自己设计的连续式膨胀收缩测量仪。作胀缩测量时,加热速度为每分钟3℃;在1000℃以下是每隔20℃读取一次读数;而在1000℃以上为每隔10℃读一次。在加热过程中从千分表上所读取的高度变化读数是包括试样本身和底座、炉身等的胀缩一起在内的。因此要先做空白试验,求得校正曲线作为校正依据。瓷器的质量,最终表现在它的物理性能上,因此,对已成瓷器进行研究中,把"物性"的测定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所得数据不断提高质量。综观上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研所周仁等专家对景德镇历代瓷器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化学矿物组成、基本工艺及物理性能等。有了这些研究资料,基本上就能对某一瓷器有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代瓷器鉴定从哪些方面入手》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代瓷器鉴定从哪些方面入手》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有哪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