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从初有成效到蔚为大观——访河南晋家钧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从初有成效到蔚为大观——访河南晋家钧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陶瓷艺术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钧窑瓷器鉴别

2021-03-22

陶瓷艺术。

“参加瓷博会已经7年了,每次来我都能感受到变化。七届瓷博会,一届一个新模样,交易的品类、作品的艺术风格、工艺品和产品的层次,年年都在攀升,从最初的初有成效到今日的蔚为大观,让我深深感受到,瓷博会对产业和全国的陶瓷产业都具有非常有效的提升和推动作用。”来自河南晋家钧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如是告诉记者。

晋家钧窑的作品采用传统柴烧工艺烧制而成,钧瓷作品以五彩斑斓、浑厚凝重的釉色和古朴典雅的造型著称于世,曾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众多知名人士收藏。晋家钧窑于2006年6月通过国家级原产地域保护单位审核验收,在钧瓷同行中地位名列前茅。

“从十大名窑参展对象来看,在我第一次参加瓷博会的时候只有两家拥有国家级大师,发展到现在基本每家都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这样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反映了瓷博会对全国陶瓷行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内外各个瓷区、艺术大师对瓷博会的认可。从这几届瓷博会交易情况来看,也反映了这几年来产业发展的巨大提升。”晋晓瞳说。

延伸阅读

晋家钧窑将军瓶荣膺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作品


禹州钧瓷品牌价值215亿元居中国工艺品牌全国第一

第九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节成功举办

大型电视连续剧《红色钧官窑》杀青

禹州钧瓷位居2015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奖数之首......

禹州市钧瓷试验区办公室、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钧瓷网、禹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评出2015年度钧瓷新闻、钧瓷作品TOP10暨年度新闻人物。

2015年禹州钧瓷再次令世界瞩目:晋家钧窑将军瓶荣膺2015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作品

据了解,“毛体书法将军瓶”已经绝版!

新闻回顾: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向远征军老兵赠送晋家钧窑将军瓶”项目启动仪式8月28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向钧瓷工艺美术大师晋晓瞳颁发纪念牌。

8月28日下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向远征军老兵赠送晋家钧窑将军瓶”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基金部部长唐九红、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杨建华、中国钧瓷工艺美术大师晋晓瞳等出席活动。

“向远征军老兵捐赠钧窑将军瓶”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开展的系列公益项目之一。这次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离退休干部发起策划,由当代钧瓷泰斗晋佩章的传承人晋晓瞳大师,会同当代研习毛体书法大家赵学勇先生共同设计烧制。该瓶高39公分,紫红描金,一面镌刻毛泽东为国民党远征军指挥官戴安澜牺牲后写的挽诗《挽戴安澜将军》,一面是庄严的“将军瓶”三个大字,喻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它承载了国人对抗战英雄的缅怀和敬仰,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创新之作,也是钧瓷与书法的首次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值得纪念的历史意义。

自2011年“向远征军老兵送温暖活动”开展以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坚持在经济上为健在的远征军老兵提供援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通过组织“追寻历史足迹”、“忠魂归国”、“重走远征路国际越野挑战赛”等活动,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远征军老兵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的尊重和认可。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38年6月在香港创建并领导了国际救援机构——“保卫中国同盟”。该机构以七年多的努力,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胜利,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功绩卓著。今天,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秉承宋庆龄的意志和精神,一如既往地继续做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开展的系列公益活动,教育和激励国人铭记历史,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努力。

引用高温色釉 陈棣获"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我市画家兼陶瓷艺术家陈棣在日前结束的2007年度山东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高温颜色釉窑变作品“中国神”系列获得一等奖。并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山东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这也是青岛市首个被授予此称号的艺术家。

陈棣在景德镇把高温色釉作为色彩的主题语言,引用到现代艺术绘画创作中。高温色釉绘画是经过高温烧炼下的二度创作,是利用自然界的金属氧化物为色剂,将硅、钙、钾、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科学配制成釉料,涂附在陶瓷坯体上,经过1300多度高温形成的液态玻璃质,其交融、渗透、流畅,形成变化莫测的肌理与晶莹绚丽、斑驳厚重的色彩而受瞩目。把色釉的颜色、流动基本控制在创作的主观意图中,用色釉进行现代艺术绘画创作是十分困难的。独特的主题选择,多元的画面构成,与富有抽象色彩的高温色釉窑变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鲜明个人风格的陶瓷艺术语言。他的釉下高温色釉现代陶瓷艺术作品同景德镇传统的陶瓷绘画产生强烈撞击和鲜明的对比。由于其偶然性、不可重复性,是真正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品,成为国内外各界收藏追捧的热点。

钧窑瓷器的艺术魅力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掩映,宛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的一片彩霞,五彩渗化,交相辉映。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类翠似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确有巧夺天工之美,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代钧瓷的釉料配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青瓷那种单纯的以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的传统,采用了以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釉,分层挂釉,加上独特的窑变工艺,即火的艺术,使钧瓷的釉层结构变得复杂。经过用光学仪器观察的结果显示,钧红釉系多层结构,大约分为四层:靠近胎体的一二层与天青釉的结构相同,天蓝釉的上部界面出现起伏很大的波浪形,并有许多气泡;第三层则是不连接交错的紫红层;第四层为表面层,是比较整齐均匀的铜氧化层,即淡蓝色层。这样的釉面结构,对各种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使釉层含蕴光莹,犹如宝石。釉层里的气泡对光线的搅动作用,使釉中的流纹变幻无穷,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由于铜在高温下的挥发作用,工艺上较难控制,烧制出色泽质量好的制品更为不易,所以以铜为着色剂的钧窑瓷器历来都被视为珍品。相传民国时上海大收藏家潘子良曾有葵花式花盆残片标本,有人出过高价买去当作宝石镶嵌戒指。近来也曾在古玩市场见到有民国时期制作的挂屏和座屏,中间镶有宋、元时期的钧瓷残片,一般为天蓝釉带紫红斑,国内的收购价一般为单件数千元,但遇到的机会已不多见。这种以带有紫红窑变斑的钧瓷残片做装饰物的出现,更为直接地说明了钧瓷窑变釉的烧制不易及其弥足珍贵。

钧窑瓷器丰富多彩的铜红窑变釉的成功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一览无余的单色格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并为以后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国青瓷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受钧窑瓷器铜红釉制作工艺的影响和启发,南方地区的许多名窑在元、明、清时期相继生产出了高质量的名贵铜红釉,如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名的宝石红、霁红(祭红)、郎窑红、美人醉等新品种。虽然其色调和风格因胎釉成份,烧成温度和气氛以及施釉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能就此否认钧窑铜红釉的成功运用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和积极作用。

海瓷艺术初论


海瓷艺术是以贝瓷为介质,凭借它“白如玉”的质地属性,由当代艺术家和科技人员共同研制创造的独具时代特色和“海洋七彩”艺术风格的新兴陶瓷艺术。贝瓷是海瓷艺术的载体,绘画艺术是海瓷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海瓷艺术作为一种品牌,要做到贝瓷与绘画艺术的和谐相融,发挥绘画艺术的审美感染力,围绕“海洋七彩”这一海瓷的本质特色,用一种多样但有选择的、开放但有方向的、广泛合作但又不失自己团队的科学运筹策略,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初创时期,和艺术陶瓷之都景德镇近千年的发展史相比,海瓷艺术还是一个相当稚嫩相当彷徨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当承认自己的稚嫩,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前人在瓷艺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在思考中前进,我们必须把握住海瓷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海瓷艺术的特色与灵魂

海瓷艺术要能够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陶瓷艺术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新的品牌,它必须独具自己的个性特色,才能够称得起海瓷艺术。那么,海瓷艺术的特色是什么呢?海瓷艺术刚刚起步,要给它的特色与本质定义,必须要考虑到它的瓷质、所处的时代、与前人的瓷品特色相比较,更应毫不动摇的打造“海洋七彩”的概念。如此而论,我以为海瓷艺术至少应具有以下特色:

1、时代感。既然海瓷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起步,既然我们面对的审美主体都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或者更远未来的未来人,那么,我们不能再去模仿明清以来由景德镇为主所形成的传统青瓷的古色古香,以及其他一些传统样式。我们更应该尊重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无论从器型,色调,构成,题材等等诸方面,都要有一个明显区别古人的,区别于传统瓷艺的个性和风格,创新应该成为海瓷艺术发展的主旋律。

2、色彩感。“海洋七彩”的概念是一个很明智的设计,贝瓷的海蓝、珊瑚红、蝶鱼黄、珍珠白、海葵紫、藻黑、海草绿七彩皆自海洋出,因此而称海瓷艺术。“白如玉”的瓷质,加之七彩斑斓的色调,强烈的色调对比,华贵典雅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就与古人瓷画拉开了距离。如一味的模仿青花,一味的追求传统,那“海”字岂不干涸掉了。因此,必须强调海瓷艺术的色彩感,应该把“海洋七彩”发挥到极致,就要来个五光十色富丽堂皇。无此色调,海瓷艺术就失去了灵魂与特色,海瓷艺术的“海”字就失去了价值。

3、生命感。综观传统绘画,包括传统瓷画艺术,多半都是在追求一种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性,笔墨趣味,题材趣味,或者赏玩趣味,折射那个时代人与社会存在的一种审美关系。但是今天我们既然强调海瓷之海,我们就应该有一种更博大、更宽广、更包容的海的胸怀,海的无限生命力。因此,连续包容式构图应该成为海瓷艺术的主要构成模式。而这种构成模式把艺术的画面与瓷器有机的融合一体,它的生命感便自然而生,给予海瓷艺术以海的活力。

二、海瓷艺术的思想体系

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海瓷艺术也不仅仅是画法和火候问题,过多的满足于艺术家往来的频繁,作品的量化,或者满足于器物的多样化,或者喜悦于与中国画味道的相近,这是十分不够的。海瓷艺术如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它必须在初创时期就开始着眼积累建立它的思想体系,即理论体系,艺术体系和技术体系。

1、理论体系。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一个伟大的理论相伴随,没有理论指导的艺术活动很可能是一种匠人模仿和重复。海瓷艺术应该在自己的初创时期对海瓷艺术的属性,特点,文化意义;对传统与现代,多样性与方向性,品牌的完善与推广,团队的建设等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摆到一个很重要的学术位置上来考虑,并逐渐的通过比较、综合、抽象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思想体系,从而指导海瓷作品的创作、烧制和研究。让海瓷艺术一开始就走向一个健康的、科学的、高品位的、方向明确的正确道路。有了理论指导,海瓷艺术才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品牌。

2、艺术体系。瓷画艺术的灵魂是艺术,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家和作品,瓷只是个载体,艺术家和艺术品决定着瓷器艺术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因此,在艺术问题上决策者要独具慧眼,坚定的抓住海瓷艺术的实质问题,果断的在海瓷艺术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和艺术家队伍上;在个性鲜明、时代感和民族精神上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只有体现了艺术的价值,才能够体现海瓷的艺术价值。

3、技术体系。海瓷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没有技术人员提供一个非常好画的条件,单靠艺术家是无能为力的。器物、颜料、烧制也是海瓷艺术相当重要的技术环节,有了科技人员对这些问题的研制,特别是“海洋七彩”的归纳和研制,才给予海瓷艺术一个宏大的色彩空间,而烧制的温度颜料的配置又把绘画托举到瓷画艺术的境界。因此,海瓷艺术也要重视技术体系的科研课题,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

三、初创时期的几个问题

正因为初创,无论从决策者、科技人员以及艺术家都处在一个探索过程中,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最适合海瓷艺术发展的模式。但是正因为是初创时期,所以有些问题,有些已经显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1、海瓷艺术不等于中国画。中国的瓷画艺术中有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把中国画搬到瓷器上的尝试,也有着中国美术家把自己熟悉的中国画从纸上搬到瓷上的尝试。应该说这两种“客串演出”,也确实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品。但是长期研究瓷画的专家和学者们现在已经意识到简单的把中国画从纸上搬到瓷上来并非是真正的瓷画艺术,追求国画的味道不应该成为瓷画艺术的唯一目的。瓷画艺术就是瓷画艺术,它是瓷与绘画相结合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最本质的属性不应该仅仅是水墨艺术,还应该是火的艺术。没有火对绘画艺术的再创造,所谓瓷画还不是真正的陶瓷艺术。海瓷艺术初创时期一定要十分注意这已经在陶瓷艺术界正在反省的问题,要创造的是陶瓷艺术而不是瓷质国画。

2、可以多方尝试,但重要的是方向性。一个文化品牌的产生要容纳多种风格和多方人士的参与,因为这样会给海瓷艺术的成长带来更多的选择元素。但是,海瓷艺术的成长毕竟要有自己的生长方向,“海洋七彩”的艺术概念应该是海洋艺术的发展方向。应该非常坚定的以此为选择参照,最大决心完善这一方向。否则,海瓷艺术将会像迷途的羔羊不知家在何方。

3、要建立自己的攻关团队。海瓷艺术绝非是一朝一夕就可大功告成的,即便是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也未必就等于文化品牌的产生。四面八方艺术家的尝试,毫无疑问这对提高海瓷艺术的知名度,提高艺术水平都有益处。但是要想做成一件事,要想攻克一个项目,没有一个自己的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团队,攻克难关是很难的。海瓷艺术既然是一个新的本土文化品牌就应该有自己的团队,它应该包括决策者、艺术家、科技人员等各方面的人才。忽视本土艺术家的作用是不明智的,本土艺术家也应该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十分投入地为打造自己的本土文化品牌做出贡献。当然,如果海瓷之地仅仅成为艺术家丰富个人艺术的试验田,贝瓷仅仅成为一种宣纸的替代品而因此失去了我们的特点与方向,那也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自然,海瓷艺术也不应该仅仅限于瓷画一项,它还应该广开思路,尝试更多的艺术创意。譬如,贝瓷佩物,贝瓷饰品,旅游纪念品等工艺品。只要有海一样的胸怀和理念,那贝瓷工艺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海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