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瓷器鉴别方法 > 导航 >

鉴定古陶瓷的釉方法

鉴定古陶瓷的釉方法

古瓷器鉴别方法 古代金红釉瓷器 乌金釉瓷器鉴别方法

2021-03-25

【www.taoci52.com - 古瓷器鉴别方法】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美观。

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玻璃釉、开片釉、窑变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种,如浸釉、蘸釉、浇釉、喷釉、荡釉、滚釉、刷釉等。

釉与器物窑口鉴定

古代陶瓷生产,釉的材料来源,同胎土一样,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于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窑内气氛、施釉方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窑口的陶瓷产品在釉方面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唐代寿州窑瓷器以生产黄釉为主,另外还有黑釉、茶叶末釉和窑变釉等。黄釉色调深浅不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色,器物积釉较厚处常呈现翠青色窑变釉。采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数器物的底和圈足无釉,常有流釉现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现蜡类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有时不紧密,出现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窑口釉的特征,有时甚至比胎的特征更明显。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者,有时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断定其窑口。如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定窑的蜡泪痕与竹丝刷痕、宋代耀州窑瓷器底足处的姜黄色釉等特征,这些都是鉴定瓷器窑口、乃至真伪的要点之一(图一、宋代耀州窑碗)。

釉与器物年代鉴定

同一窑口的器物,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由于釉的成分组成、烧成温度、窑内气氛的变化,或者工艺技术的改进,会使产品的釉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越窑青瓷的釉色,唐代早期多为青黄色或米黄色,少数器物呈青色,施釉不到底;唐代中期使用匣钵装烧,器物均施满釉,釉面光洁度大大提高,釉呈青色者居多;晚唐、五代时

期,普遍使用匣钵装烧,釉面光洁滋润,釉色青翠者居多,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五代北宋时期,大批“贡瓷”色泽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光润,民用瓷也以青色为主;到了北宋晚期,釉色则变成青灰色。再如,宋代龙泉窑青瓷,在北宋时为石灰釉,在高温中粘度较小,易于流釉,釉色多为淡青、青黄或青褐色,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釉层比较透明;在南宋时为石灰碱釉,在高温中粘度较大,不易流釉,釉层普遍较厚,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为代表。粉青釉面光泽柔和,釉色淡雅,具有青玉般的艺术效果;梅子青釉层比粉青更厚,釉面光泽较强,釉层略带透明,色调可与翡翠媲美。

釉与器物真伪鉴定

新旧陶瓷在釉光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古陶瓷的釉,由于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年限,不管是埋藏于地下,还是暴露在空气中,由于腐蚀、氧化或使用磨损等原因,器物的釉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老化现象,因而釉光显得柔和自然,这种光泽往往是“内敛的”,让人看起来感觉比较舒服(图二、宋代龙泉窑方瓶)。有的古陶瓷鉴定者,把古陶瓷的这种光泽称为“宝光”或“酥光”。此外,有一部分出土或出水的古陶瓷,由于保存环境的原因,其釉光被腐蚀殆尽,看起来基本没有什么光泽,这种现象叫做“失釉”。而新仿的陶瓷器物,由于新鲜出炉,釉面尚未发生老化现象,因而釉光新亮,这种光泽漂浮而散乱称为“浮光”,看着比较刺眼,内行人称其“火气很重”,有的又称之为“贼光”(图三、新仿宋影青壶)。

许多新仿古陶瓷为了达到以假乱真以售其奸的目的,常常采用各种方法做旧去浮光。目前常用做旧去浮光方法,一是使用碱、酸等化学物质,如高锰酸钾、氟氢酸等,采用浸泡或涂抹的方式对器物的釉面进行腐蚀。经过腐蚀的器物,一般釉面发雾,光泽不自然,发光较死,釉面容易粘染脏物(图四、新仿宋官窑瓶,图五、新仿西晋青瓷灯)。二是用水碱或茶叶水长期浸泡或高温久煮,这样做旧的器物,釉色不正,釉面残留有白色碱痕,不识者常误认为是水蚀痕迹。河南等地新仿的所谓钧窑、汝窑瓷器常用这种方法做旧。三是用兽皮打磨,磨掉釉面的光泽,使用这种方法做旧的器物,釉面常留下规则而密集的磨损痕迹。四是用带油渍的毛巾,经常擦拭器物的釉面,以使釉光消退。或者将新仿器长期放置在油烟比较重的地方,在烟熏的环境中加快釉面老化。使用这种方法做旧,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器物釉面一般很油腻。

不同的古陶瓷器物,有时由于保存环境、釉的类型、釉的成分等方面的差异,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有的器物釉光可能比较柔和,而有的器物釉光则可能比较亮。甚至同时代同窑口的、出土于同一地层、窖藏或墓葬的不同器物,其釉光有时都会有一定的区别。在古陶瓷鉴定与收藏中常常会遇到“老瓷如新”的情况,有的古陶瓷由于自身釉的质量很好,在埋藏或传世过程中保存环境又较好,其釉色与釉光往往给人很新的感觉。因而在古陶瓷鉴定过程中,切不可以见到釉光亮的器物便认为是新仿品,或见到釉光较暗的器物便认为是老货,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有的古陶瓷虽然釉光比较亮,但其光泽却是自然柔和的,与新仿器物的浮光存在区别。有的新仿器物虽然釉光比较柔和,但它却是经过人为做旧的。此外,还有的新仿古陶瓷通过改变釉的配方,使釉面呈现比较柔和的光泽,因而具有更大的迷惑性。

釉的其他相关特征

除器物的釉光外,器物的釉色、施釉方法、气泡、开片以及窑变等与釉相关的方面,也是进行古陶瓷鉴定时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古陶瓷由于施釉不均匀,采用柴窑或煤窑烧成,对窑温和窑内气氛控制不甚严格,因而器物的釉色往往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釉面如有气泡,一般都是大小不一的,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现代新仿器物多数采用气窑或电窑烧成,对窑温和窑内气氛的控制比较严格,加之使用现代施釉技术,釉层均匀,因而新仿器物的釉色一般完美无瑕,过于纯净,缺乏层次变化。釉面如有气泡,则气泡大小较为一致,排列较规则。此外,新仿器物一般不易生成自然开片,如有开片,一般都是成方格或网格状的规则开片。新仿器物的窑变,由于是人为做出来的,其形状一般都较规则,形态生硬,缺乏自然流畅感。比如,带红斑窑变的钧窑瓷器,如果红斑形态生硬,缺乏自然流动感,那么它多半是新仿品。也有的新仿品人为地做出剥釉现象,但这种剥釉一般较规则,通常局限在器物口沿或腹部等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金属工具把釉剔掉。这与古陶瓷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以及在保存环境中遭受酸碱腐蚀而产生的自然剥釉现象完全不同,自然剥釉是完全自然的,找不到人工的痕迹。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古代陶瓷生产中,在选料、配釉、烧窑等方面全凭窑工们的经验去把握,同时由于釉对窑温和窑内气氛较敏感,因而烧成的产品,在釉色、釉质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胎釉成份完全相同的器物,因在窑内的位置不同,烧成后有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釉色,即所谓“同窑不同器”现象。以陕西黄堡耀州窑为例,其青釉的色调就有几十种之多,如蟹壳青、葡萄青、蛋青、虾青、豆青等。此外,古代瓷窑通常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如宋代耀州窑除生产青瓷外,还生产白瓷、黑瓷、酱色釉瓷等;宋代定窑除生产白瓷外,还生产黑瓷(黑定)、酱色釉瓷(紫定)和绿釉瓷(绿定)等。

虽然器物釉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器物窑口、时代和真伪等信息,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鉴定依据,同时还需要结合器物的胎、造型、纹饰、款式等其它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保证鉴定结论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鉴定古陶瓷的方法


一是目测。也就是用眼睛看,看古陶瓷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比如看胎,汝窑的胎质为香灰色;看釉,明代成化瓷器迎着阳光有肉红色等;看造型,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造型等。但如何来看,如何看出古陶上任何一个细小的差异,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鉴定?一是要靠学习;二是要靠积累,尤其要多研究真品,把各时期各类真品的基本“数据”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三是要靠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来。

二是手感。就是手摸,通过触摸的感觉来对古瓷进行鉴定。第一、通过手摸来感觉器物表面的光润程度。新挂彩的会有刷刷的声音;如宣德盘子,都是细砂底手摸感觉柔润,如果出现刮手过于光滑,那就要注意了。第二、用手掂一掂器物的轻重,过轻过重不平衡都要打个问号。第三、手摸器物的厚薄,口边和足边。如永乐的盘边非常薄细,万历的口边出一小边,成化的足边较高,哥窑的足底提不起来,当窑的器底有裸足等。

三是借助仪器。对我们来讲主要是用放大镜。用放大镜来看彩、釉和气泡。如看后挂彩,通过仔细观察,在后挂彩的下面釉层会有划伤;如打磨做旧的釉面会有很细的经线;如气泡用放大镜看有明显不同,如汝窑的气泡比较稀疏,很光亮,哥釉的气泡有成堆的感觉;如青花新旧,其青料有上涂和下沉的区别;再如开片古陶瓷的片纹线是往下凹的,而釉面是鼓出来的,新仿的一般是在一个平面上。

古陶瓷胎釉的鉴定


鉴定古陶瓷胎、釉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定器物的产地。那些烧造历史很久的窑,由于多种原因,不同时期的胎、釉也会有些差别。而不同的古窑产品,胎釉的差别往往更明显一些。这就给我们鉴定瓷器窑口提供了可能。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各地工艺、技术交流也不是很广泛,加上人为的技术保守等原因,各窑大多形成一些传统的工艺技术和加工方法,这容易使各窑的产品在胎体化学成分、烧成温度、色泽、精粗程度等方面大体相同,尤其在同一时期更相差不多。这就为我们以胎来鉴定窑口提供了物质条件。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同一地区不同地质层的形成时间不同,不同地层的物理化学变化也就不同。所以,同一地区的瓷土矿上层、中层、下层的化学成分也有些微量的变化。烧造时间长的窑口不同时期工艺技术也会有一些变更,所以同一窑场不同时期的产品胎体在诸多方面也会有些差别,这便是通过胎鉴定古陶瓷器年代的科学依据。

釉的鉴定与胎的鉴定差不多。构成釉的主要成分也是就地取材,各窑的烧造工艺常形成各自的传统,因而形成具有本窑特色的釉。

古陶瓷鉴定专家往往有可能看一看器物的釉就有可能判定其窑口。釉在鉴定中的作用有时比胎体还重要。而且更应该注意的是釉的变化比胎的变化大。古代的窑场生产完全凭借工匠们的技术经验,陶瓷又是“火的艺术”,所以同一窑场的产品不仅不同时期有变化,而且同一时期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完全相同,甚至胎釉成分完全相同的器物因在窑内位置不同而烧成不同釉色的器物,即“同窑不同器”。

古陶瓷的釉鉴定法


古陶瓷的釉鉴定法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美观。

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玻璃釉、开片釉、窑变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种,如浸釉、蘸釉、浇釉、喷釉、荡釉、滚釉、刷釉等。

釉与器物窑口鉴定

古代陶瓷生产,釉的材料来源,同胎土一样,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于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窑内气氛、施釉方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窑口的陶瓷产品在釉方面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唐代寿州窑瓷器以生产黄釉为主,另外还有黑釉、茶叶末釉和窑变釉等。黄釉色调深浅不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色,器物积釉较厚处常呈现翠青色窑变釉。采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数器物的底和圈足无釉,常有流釉现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现蜡类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有时不紧密,出现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窑口釉的特征,有时甚至比胎的特征更明显。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者,有时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断定其窑口。如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定窑的蜡泪痕与竹丝刷痕、宋代耀州窑瓷器底足处的姜黄色釉等特征,这些都是鉴定瓷器窑口、乃至真伪的要点之一(图一、宋代耀州窑碗)。

釉与器物年代鉴定

同一窑口的器物,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由于釉的成分组成、烧成温度、窑内气氛的变化,或者工艺技术的改进,会使产品的釉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越窑青瓷的釉色,唐代早期多为青黄色或米黄色,少数器物呈青色,施釉不到底;唐代中期使用匣钵装烧,器物均施满釉,釉面光洁度大大提高,釉呈青色者居多;晚唐、五代时

期,普遍使用匣钵装烧,釉面光洁滋润,釉色青翠者居多,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五代北宋时期,大批“贡瓷”色泽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光润,民用瓷也以青色为主;到了北宋晚期,釉色则变成青灰色。再如,宋代龙泉窑青瓷,在北宋时为石灰釉,在高温中粘度较小,易于流釉,釉色多为淡青、青黄或青褐色,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釉层比较透明;在南宋时为石灰碱釉,在高温中粘度较大,不易流釉,釉层普遍较厚,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为代表。粉青釉面光泽柔和,釉色淡雅,具有青玉般的艺术效果;梅子青釉层比粉青更厚,釉面光泽较强,釉层略带透明,色调可与翡翠媲美。

釉与器物真伪鉴定

新旧陶瓷在釉光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古陶瓷的釉,由于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年限,不管是埋藏于地下,还是暴露在空气中,由于腐蚀、氧化或使用磨损等原因,器物的釉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老化现象,因而釉光显得柔和自然,这种光泽往往是“内敛的”,让人看起来感觉比较舒服(图二、宋代龙泉窑方瓶)。有的古陶瓷鉴定者,把古陶瓷的这种光泽称为“宝光”或“酥光”。此外,有一部分出土或出水的古陶瓷,由于保存环境的原因,其釉光被腐蚀殆尽,看起来基本没有什么光泽,这种现象叫做“失釉”。而新仿的陶瓷器物,由于新鲜出炉,釉面尚未发生老化现象,因而釉光新亮,这种光泽漂浮而散乱称为“浮光”,看着比较刺眼,内行人称其“火气很重”,有的又称之为“贼光”(图三、新仿宋影青壶)。

许多新仿古陶瓷为了达到以假乱真以售其奸的目的,常常采用各种方法做旧去浮光。目前常用做旧去浮光方法,一是使用碱、酸等化学物质,如高锰酸钾、氟氢酸等,采用浸泡或涂抹的方式对器物的釉面进行腐蚀。经过腐蚀的器物,一般釉面发雾,光泽不自然,发光较死,釉面容易粘染脏物(图四、新仿宋官窑瓶,图五、新仿西晋青瓷灯)。二是用水碱或茶叶水长期浸泡或高温久煮,这样做旧的器物,釉色不正,釉面残留有白色碱痕,不识者常误认为是水蚀痕迹。河南等地新仿的所谓钧窑、汝窑瓷器常用这种方法做旧。三是用兽皮打磨,磨掉釉面的光泽,使用这种方法做旧的器物,釉面常留下规则而密集的磨损痕迹。四是用带油渍的毛巾,经常擦拭器物的釉面,以使釉光消退。或者将新仿器长期放置在油烟比较重的地方,在烟熏的环境中加快釉面老化。使用这种方法做旧,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器物釉面一般很油腻。

不同的古陶瓷器物,有时由于保存环境、釉的类型、釉的成分等方面的差异,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有的器物釉光可能比较柔和,而有的器物釉光则可能比较亮。甚至同时代同窑口的、出土于同一地层、窖藏或墓葬的不同器物,其釉光有时都会有一定的区别。在古陶瓷鉴定与收藏中常常会遇到“老瓷如新”的情况,有的古陶瓷由于自身釉的质量很好,在埋藏或传世过程中保存环境又较好,其釉色与釉光往往给人很新的感觉。因而在古陶瓷鉴定过程中,切不可以见到釉光亮的器物便认为是新仿品,或见到釉光较暗的器物便认为是老货,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有的古陶瓷虽然釉光比较亮,但其光泽却是自然柔和的,与新仿器物的浮光存在区别。有的新仿器物虽然釉光比较柔和,但它却是经过人为做旧的。此外,还有的新仿古陶瓷通过改变釉的配方,使釉面呈现比较柔和的光泽,因而具有更大的迷惑性。

釉的其他相关特征

除器物的釉光外,器物的釉色、施釉方法、气泡、开片以及窑变等与釉相关的方面,也是进行古陶瓷鉴定时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古陶瓷由于施釉不均匀,采用柴窑或煤窑烧成,对窑温和窑内气氛控制不甚严格,因而器物的釉色往往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釉面如有气泡,一般都是大小不一的,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现代新仿器物多数采用气窑或电窑烧成,对窑温和窑内气氛的控制比较严格,加之使用现代施釉技术,釉层均匀,因而新仿器物的釉色一般完美无瑕,过于纯净,缺乏层次变化。釉面如有气泡,则气泡大小较为一致,排列较规则。此外,新仿器物一般不易生成自然开片,如有开片,一般都是成方格或网格状的规则开片。新仿器物的窑变,由于是人为做出来的,其形状一般都较规则,形态生硬,缺乏自然流畅感。比如,带红斑窑变的钧窑瓷器,如果红斑形态生硬,缺乏自然流动感,那么它多半是新仿品。也有的新仿品人为地做出剥釉现象,但这种剥釉一般较规则,通常局限在器物口沿或腹部等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金属工具把釉剔掉。这与古陶瓷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以及在保存环境中遭受酸碱腐蚀而产生的自然剥釉现象完全不同,自然剥釉是完全自然的,找不到人工的痕迹。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古代陶瓷生产中,在选料、配釉、烧窑等方面全凭窑工们的经验去把握,同时由于釉对窑温和窑内气氛较敏感,因而烧成的产品,在釉色、釉质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胎釉成份完全相同的器物,因在窑内的位置不同,烧成后有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釉色,即所谓“同窑不同器”现象。以陕西黄堡耀州窑为例,其青釉的色调就有几十种之多,如蟹壳青、葡萄青、蛋青、虾青、豆青等。此外,古代瓷窑通常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如宋代耀州窑除生产青瓷外,还生产白瓷、黑瓷、酱色釉瓷等;宋代定窑除生产白瓷外,还生产黑瓷(黑定)、酱色釉瓷(紫定)和绿釉瓷(绿定)等。

虽然器物釉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器物窑口、时代和真伪等信息,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鉴定依据,同时还需要结合器物的胎、造型、纹饰、款式等其它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保证鉴定结论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


陶瓷的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在于它所反映的方式。它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文化舞蹈。这是由古陶瓷的特性决定的。一件件作品,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像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这些旋律,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摄人心魄的中国古陶瓷文化大型交响乐曲! 既然是文化,就会被研究,为了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古陶瓷,以下就有专家为大家介绍下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有分类法、比较法和甄别法。

分类法:运用类型学的分类排比法,找出各种陶瓷之间的异同点,加以分类分型,摸索出器物演变的规律,达到认识和掌握的目的。

比较法:利用已知的标准器(例如窑址标本,纪年墓出土或器物本身带有年款的陶瓷器),与彼此有某种联系的鉴定对象加以对照,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以已知比未知,使未知变知之,得出合乎事实的判断。

甄别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调查、考证和科学检验等不同方法,通过逻辑思维和概括,对鉴定对象作出正确的甄别。

古陶瓷的三种鉴定方法


陶瓷器的仿古之风,自宋代就已盛行。仿古的目的,有些是出于尊古法祖,传承发展前辈陶瓷技艺;有些是出于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个人喜好,按需而仿;有些则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仿而牟利。

鉴定古陶瓷,一般有四大任务:辨真伪、断窑口、定时代、评价值。四项任务的首要是辨真伪。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经验鉴定,另一种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的科技鉴定。第三种就是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以下就这三种鉴定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传统经验鉴定的分析

所谓传统经验鉴定,是指鉴定者在长期的古玩鉴定实践中,依据个人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感觉器官,对器物进行鉴别的行为过程,包括“六看”,即看胎、看釉、看色料、看器形、看纹饰、看款识。因此,传统经验鉴定俗称“眼学”,又称“目鉴”。

传统经验鉴定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依据“标型学”,采用排比类推、考证等方法,找出被鉴器物在器形、釉色、纹饰和款识等方面,与所谓“标准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推断出被鉴器物的真赝,是一种定性判断的鉴定方法。

传统经验鉴定,在鉴定古陶瓷的文化背景方面,其优势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方便、快捷;第二,能够对古陶瓷的人文社会属性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如被鉴器物的生产时代、窑口、器形、釉色、纹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但是,人的肉体器官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带有许多自然的、也就是天生的局限性。凭借人的感觉器官,不可能深入触及到古陶瓷内部的微观层面,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就如同人的眼睛看不见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情况,分辨不出血液里的红血球、白血球;用人的鼻子闻不到潜在水中的鱼儿的腥味;用耳朵听不到无线电波传达的信息;用手触摸大地,判断不出地下有什么矿藏。也就是说人类天生的局限性,决定了人们在鉴定古陶瓷时,必然存在局限性。自古以来,古陶瓷的仿制者、作伪者,也正是从古陶瓷这些表面特征入手,烧制出外观与真品相似、甚至毫无二致的仿品,以此欺骗收藏者,造成收藏者、甚至专家的误判。

再者,自古以来,鉴定前辈们对古陶瓷的认知,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他们在鉴定实践中,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真品与赝品,各自凭借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去鉴别,待形成对器物的初步认识后,通过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最后以记忆或文字的形式将这些特征和规律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经验。这种形式的经验是直接经验,也正是由多个人的直接经验构成了广义上的传统经验。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存在着天生的局限性,这些直接经验本身也就难免存在不准确、不全面、甚至完全错误的情况,加之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传统经验,其中相当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师徒相授而成为了间接经验。这些间接经验又因转述、传抄的失误,常常变了味、走了调,甚至是面目全非。而这类不准确的间接经验又大量掺杂到传统经验之中,更增加了传统经验的局限性。

同时,我国古陶瓷烧造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生产陶瓷的窑口众多。在现实生活中,某类古陶瓷既有典籍记载、又确有实物在社会中留存,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其窑址(如五代后周的柴窑、北宋的官窑等),如果袭用传统经验对它们进行鉴定,则无从断定其真伪。即使通过考古发掘已经找到窑址的器物,因其生产时间、地域、原材料的来源不同,加之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发展,如果按照有限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以某个窑口、某个时间段的数件产品作为“标准器”加以比鉴,其结果必然要把那些传统经验之外的器物予以否定,判断成仿品或赝品。这种现象在当今古陶瓷鉴定中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的。

另外,在已经确认的中国历代古窑中,有的少则烧造几十年,有的烧造时间跨越几个朝代,延续数百年之久。特别是一些质量好、销路畅的窑口,不仅规模大、产量巨,而且因为竞相仿烧,形成了横贯东西、遍布南北的庞大窑系。由于窑口分布的地域广阔,器物胎、釉的材料来源不同、化学组成成分有别,加之各地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陶瓷器的造型、纹饰、制作工艺在当时就有一定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更、人员的变化、工艺技术的改进,器物特征的变化也就会更大。所以,必须承认,任何人都不可能见到同一窑口所有器物,更不可能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把它们的各种特征烂熟于心。也就是说,包括专家在内的所有古陶瓷鉴定者,对某一古窑口产品所积累的经验还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相当有限的。

还有,古代工匠在生产陶瓷器的整个过程中,从原料的采集、粉碎,到淘洗、练泥、拉坯成型、干燥以及施釉、装饰、彩绘、装烧等,都是凭经验手工操作,偶然因素较多。即使在同一窑中烧出的产品,因器物在窑炉内所放位置不同,受热温度的高低有异,烧成气氛把控的熟练程度有别,闭窑时降温速度的快慢等,都会造成产品特征上的差异。所以,传统经验对同一窑口、同一时期产品的认识,也是存在着某些局限性的。

正因为传统经验存在着诸多的主观性、片面性,所以在古陶瓷的鉴定实践中,所犯错误一方面表现在将“伪”判“真”,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把“真”断“假”,甚至发展到“宁可错判一万,也不放过一件”的将“真”断“假”的极端程度。

我国地下文物众多,随着史无前例、空前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开展,加之盗掘古墓,盗挖古窑址、古遗址、古窖藏的非法活动甚嚣尘上,大量的地下文物被挖掘出来。其中不少器物在历史上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如果单纯依赖传统经验对众多的出土古陶瓷进行鉴定,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公立博物馆中,有些根本没有类似的器物存在,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的专家们,连见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就更谈不上对它们的研究。

虽然,传统经验鉴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坚持认为:科学的经验鉴定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的,也是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所无法替代的。

二、科技鉴定方法的分析

科学技术鉴定,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陶瓷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又称“科鉴”。目前,按照它们所依据的理论又可归纳为三类:第一,依据化学理论的有“元素成分分析法”;第二,依据光学理论的包括:“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法”“能量色散型x一射线荧光谱仪分析法”“可移动式实体显微镜和不可移动式电子显微镜”;第三,依据物理化学理论的有:“中子活化分析”“电子探针”“原子吸收光谱仪”“热释光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

科技鉴定方法的优势在于:第一,能够对被鉴器物的自然(物质)属性作出客观的、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判断;第二,应用范围比较全面而广泛;第三,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但是,长期的鉴定实践业已证明,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在:第一,鉴定设备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第二,需要建立准确、可靠、完整、系统的庞大数据库作支撑;第三,无法对古陶瓷的人文社会属性作出判断;第四,某些有损的测试模式会破坏古陶瓷的完整性;第五,鉴定费用高,绝大多数收藏家难以承受;第六,不能广泛运用于社会市场,普及性差。我们在这里简要分析主要应用于市场的“元素成分分析法”和“热释光分析法”

1.元素成分分析法

元素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比较断代的科技鉴定方法。

根据陶瓷器物的胎、釉成分进行比较断代的“元素成分分析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微量取样,然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另一种是无损辐射法,它是利用各种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去激发受测器物的胎、釉,使其发出x射线能谱,再从谱线分析出各种主量、次量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然后把它们与取自同样窑口遗址的标准样本的元素含量作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就可确认被测器物的窑口与年代就是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否则,受测器物的窑口和年代就不能确定。所以“成分分析法”同“目鉴”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断代、断源(窑口)的鉴定方法。

不难理解,用成分分析法鉴定古陶瓷,除了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外,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所采集的窑址的标准件,以及用大量的标准件建立起来的庞大数据库。但是,除了少数官窑和一些著名的民窑外,标准件的采集与选定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在中国近万年的古陶瓷历史中,同一窑系跨越的地域是十分广阔的(例如磁州窑,就是以河北磁州观台为中心,包括河南的鹤壁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的介休窑、霍县窑,山东的淄博窑,江西吉安的吉州窑,以及福建泉州窑、四川广元窑等在内的庞大窑系),同一窑系不同产地的胎土和瓷釉的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区别。一个完整的、可信赖的标本数据库,就应该采集到所有窑口或窑系历朝历代、不同地方所烧制的所有产品的样本,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窑口早已湮没,或者被迭压,再也没有采到样本的可能。而在某一窑口或窑系完整、准确的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前,元素成分分析法鉴定的可靠性、准确性就很难令人信服。

2.热释光分析法(也称“热释光测年法”)

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发现,1960年国外首次报道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经在考古学和陶瓷的年代鉴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因为陶瓷的胎和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又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当这些晶体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时,都会不断地吸收和积累宇宙中各种放射性物质的射线所给予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当在陶瓷烧制的窑炉内,经过900-1300℃的高温后,会全部释放掉,各种结晶体中的能量便归于零,就像是把“热释光时钟”重新拨归为零;但是,从陶瓷器物烧成之日起,该陶瓷器又将重新开始吸收并积累能量,相当于“热释光时钟”重新开始运转。能量积累的多少与其烧成后存放的时间是成正比的。热释光测年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陶瓷器物中所积累的辐射能量,然后计算出该器物烧成后距离现在的时间。

热释光测年法作为一种绝对断代的科学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首先,它要求在被鉴器物上钻孔取样才能进行检测,这对许多珍贵文物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再者,检测费用太高,非一般收藏爱好者所能承受。不仅如此,近些年来,人们对热释光测年法的准确性也提出了广泛的质疑。仅选择几点加以说明:

(1)热释光测年法,对低温陶瓷的检测比较可靠,而对高温瓷器则无法检测或无法准确检测。因为热释光测年法主要通过检测取样中石英、长石晶体吸收和释放能量的情况而达到目的。低温陶瓷烧制温度低,所含石英、长石晶体保存较好,热释光取样可得到充足含量的石英、长石晶体,因而可检性高;而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烧制出的瓷器则不同,石英晶体已经被高温熔化而受到破坏,所取样品会发生石英晶体不足的情况,因此也就无法检测或无法准确检测出古陶瓷生产的年代。

(2)热释光无法掌握和利用各地地质元素严重不同的事实,所以对不明出土地点的陶瓷器(民间收藏者所收藏的古陶瓷器基本都是不明出土地点的器物),在国际上都采用所谓“平均值”的方式,强行计量。这种不掌握实际情况的强行计量方法与直接掌握出土环境条件的测量计算大相径庭,经常发生严重误差,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热释光测试的αβγ射线的计量,是以地面上的传世品为标准计量,其中穿透力最强的^y射线对地表的穿透力是30厘米,这对地面上的传世品是适用的。但是,出土器物只有极少数是埋在靠近地表30厘米以上,多数是埋在100厘米甚至数百厘米以下,穿透力最强的γ射线也难以达到其深度,能量的储存和测量时的释放必然极少,热释光测量时,常常把这些深埋地下的出土器物,判定为50年以内的新产品,也就带有必然性。

(4)热释光检测人员无法考虑到瓷器烧成以后有第二次受热的可能性,加之目前还不能掌握在受到100℃以上的高温后,在多长时间内会释放多少能量,测试结果会减少多少年。因此,凡是曾经高温蒸煮清洗或有其他方式受热的瓷器,热释光测试均不准确,有的减少年份,甚至在测试古老的器物时却得出50年以内新物的错误结论。而瓷器出土后经高温浸泡清洗,或受到某种射线照射的情况,在民间是常有的事。所以,用“热释光分析法”给古陶瓷断代,其准确度要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三、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

“微痕鉴定”作为一门科学,主要是通过对事件发生后的内在或外在的痕迹表现,推论出导致这些痕迹发生的原因或过程。痕迹学是对时间的反向指证,它同“与时间有关的所有信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微痕鉴定是研究过程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信息传递、交换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研究和破译这些信息。微痕鉴定发展到今天,已经广泛应用于侦查、文物考古、古陶瓷鉴定等多个领域。

陶瓷是由不同的晶相、玻璃相、气相等组成的复合体,它们的显微结构特征都要受到陶瓷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显微结构中包括主晶的含量、形态、大小,主晶相间的排列关系,主晶相与非主晶相的相互关系,晶相与其他矿物间的关系等。有鉴于此,现代科技便采用显微结构技术对古陶瓷进行研究和鉴定。显微结构分析技术就是利用光学系统或电子光学系统的设备,观察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形态结构及其特征的技术。

在古陶瓷的显微结构研究中,对其胎、釉尤其是中间层的晶相结构分析已成为常用的研究手段。针对古陶瓷这种复合多相材料而言,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结构分析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古陶瓷的胎、釉显微结构观察中,一般可观察到瓷胎中的主要物相为石英、长石、云母、莫来石、铁钛矿物和少量的其他矿物,还有少量的玻璃相。在釉中,除了大部分的玻璃相外,通常还有少量的残留石英、气泡,而在某些种类的古陶瓷釉中还存在一些析晶(如铁的氧化物析晶、钙长石析晶等)。根据这些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进而可对古陶瓷的胎釉配方、原料种类、原料处理,尤其是烧结状态等进行印证分析。例如,胎中莫来石晶体的大量出现就意味着烧成温度较高,而胎中玻璃相的出现也是胎体烧结的重要条件。

实际上,物质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是传统经验鉴定的延伸和发展,是在借助传统鉴定在判断古陶瓷的器形、纹饰、款识、价值等社会属性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古陶瓷的内部,研究其内部的变化规律,和传统经验优势互补,使传统经验鉴定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更好地为研究、鉴定、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古陶瓷服务。

古陶瓷鉴定方法杂议


经常听陶瓷专家讲:“该器物胎质、器型、工艺、纹饰、款识……与某某朝完全一致,鉴定为某某朝真品”或“该器物青花发色艳丽、纹饰生动、流畅,但胎质、工艺等与某某朝有较大差异,故鉴定为现代赝品。”听起来很是有理,但细一思量,又有不少疑问。疑问一,如果某一器物是那一时代的另类,或者是特殊地方窑,与该朝标准器有较大区别怎么办?疑问二,如果仿制科学进步到能仿制出与某某朝完全一致的东西怎么办呢?如今,人类都能在太空漫步,何况是重金诱惑下的仿制呢?这并非没有可能。疑问三,极贵重的东西往往数量较少,甚至是孤品,而我们又没有其标准怎么办?这就是标型学的不足。

标型学是以纪年墓葬出土,或已有定论的器物为标准器,利用类比推理得出结论的一种鉴定方法。目前在文物鉴定中普遍使用此方法。鉴定程序是:当被鉴定物出现时,鉴定者马上在头脑中调动库存资料比对,根据比对结果作出判断。(参阅《中国考古学通论》)

首先,从理论上讲,标型学使用的类比推理、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即使被鉴定物与标准器特征完全吻合,也不能确定其真伪,这也是高仿品能混进大型知名拍卖会的原因。同时,即使两者在某些特征上不吻合,也不能必然否定其真假,只能说结论是或然的。其次,从当前实际看,标型学主要依赖于鉴定者经验,还停留在眼学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鉴定者主观影响。除经验知识、品德以外,甚至健康原因、情绪等都会影响鉴定结果,所以各位专家意见不一就不足为怪了。再次,许多特定器物的标型难以确定。比如汝窑,事实上现存传承有序的汝窑器以及汝官窑窑址出土的汝器、瓷片,两者之间也不完全一致。又比如争论极多的元青花,在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2亿多后,人们更是议论纷纷,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标型不一致。最后,标型要大量积累,并存入大脑中,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为的。

总的来说,标型学对鉴定常规器、官窑器是有一定作用的(标型比较统一),而对鉴定非标准器,特殊地方窑就有一定局限了。

为了克服标型学的缺陷,人们尝试用科学仪器测量鉴定法,如:热释光测定、碳14测定、荧光光谱分析等,仪器测量法完全避免了人的主观性,其结论是客观的,定量的。但是,又带来新的问题。首先,一些科学鉴定法仍需要大量标型样品,而只要需要标型样品,就不能完全避免标型学固有的缺陷。其次,科学鉴定法只能对鉴定对象样品的结果负责,但鉴定样品的真伪并不一定就是被鉴定对象整体的真伪,如对胎土样品鉴定为明代,并不能确证该瓷器就是明代。因为可能出现老胎新彩,接底、换头等可能。再次,科学鉴定法结论往往有一定局限性,如在时间上只能定在某时间段内,这对于鉴定清以前器物基本可以,但鉴定近现代器物就有局限了。不管是热释光,还是碳14,对鉴定文革器就无能为力了。最后,对科学仪器鉴定也可以作做假。如用老瓷片磨细作胎土对付碳14法,用人工辐射对付热释光法等。

除了以上鉴定法外,还有“野战派”最爱用的“痕迹学”,笔者自身属于不入流的野战人士,不揣冒昧,将野战常用的痕迹法详述于下,就教于方家。

痕迹大至可以分为两种:历史痕迹和工艺痕迹。

先说历史痕迹,历史痕迹是器物岁月历炼的结果,如果排除了人为伤痕的因素,即可证明器物的历史性。历史痕迹又可分为增加和减少,即岁月使器物增加或减少了某些东西,传世器物和出土器的历史痕迹是不同的。(至于窖藏、库藏笔者没有体会,故存而不述。)

图1

图2

作为传世器物,增加的是包浆,这是器物表面自然氧化的结果。每种器物可以有不同包浆,但关键是要分辨包浆的真伪。老瓷器的包浆就像瓷器罩了一层塑料薄膜,宝光内蕴(图1)。另外,部分器物有特殊的增加物,如粉彩五彩、部分红釉、蓝釉、三彩等含铅釉,由于年代久远就会泛铅或出现蛤蜊光(图2)。当然仿制者也可仿出泛铅和蛤蜊光,但与真的有许多差别,真的晕可以在彩周围,也可以在整个白釉上,而假的目前只能做在彩上。

图3

图4

图5

传世器的减少主要是自然磨损。传世品一般都要使用,不管是实用还是陈设,都必然有痕迹留下,但是每类器物的磨损痕迹是不同的。陈设器用于供奉,只在打扫或整理时移动,那么它主要在足部有磨痕,这种磨痕是天长日久自然形成,没有任何摩擦纹路,手感极光滑(图3)。实用器按其用途视其磨损痕(行话叫软道),如画缸在口沿、碗盘在内底、笔筒在内壁等等(图4)。自然的磨损其划痕方向不一、深浅不一,有熟旧感;人为的或方向一致(使用砂纸),或线条不流畅,有玻璃渣痕(使用凿器)。(图5)总之要综合考虑,如一瓶浑身斑驳,而底足虽脏却无磨损痕,除非它是横着放,否则违反逻辑。

图6

出土器减少的是剥釉、开片等,每一种减少都有自然与人为的区别,自然的剥釉其边缘是直角,而人为的往往呈斜面。自然开片是长期热胀冷缩的结果,开片不规则而细碎(图6),人为的开片往往大而规则。

图7

出土器增加的是各种沁和味。由于埋藏地下,经一定岁月后,环境必然给它增加一些东西,如土沁、水沁等,这相应就产生了味。必须要明确的是沁是一种增加,因此,一般来说沁是略高于釉面或沁入釉内部。(图7)而大片凹下去的土斑只能是人为腐蚀的结果。至于味,与沁相关联,土沁有土香味,水沁有水锈味,但不可以有异味,如酸、臭等。即使墓葬出土,经岁月淘洗,也早已没有异味,异味是人为结果。

图8

工艺痕迹属于时代留下的烙印,每个时代不同的工艺势必会在器物上留下不同痕迹,如“线割底”只有慢轮加工才会产生,其器物应产生于工业社会前。(图8)现在,许多工艺可以人为达到,如覆烧、支钉烧等。但有些工艺痕迹则有一定的鉴定意义,如鸡心底,泥鳅背,波浪釉等。

痕迹学,主要是历史痕迹,优点在于有助于断新老,缺点在于不能断代,难点在于辨别痕迹真伪,局限在于它对窖藏、库藏,特别是官窑器住往无效。

综上所述,各种鉴定方法各有长短。从逻辑学角度看,标型学运用类比推理;痕迹学使用归纳推理;科学仪器法虽然使用演绎推理,但大前提理论不够成熟,小前提鉴定范围不够全面,结论也是或然的,所以一票肯定或者一票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有的专家很赞赏一票否决,这其实是对假货横行的一种情绪反映,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这有可能出现一个真品被不识货的作假者作了旧。所以要综合运用各种鉴定方法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其理想状态是:痕迹学初鉴定新老,标型学复鉴定年代,科学仪器确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做到这样,也无必要达到。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藏品而言,应该尽量使用所掌握的鉴定方法,得出开门真,新和存疑三种初级结论,以决定是收、是弃及其价格。“存疑”是收藏活动中的正常状态。说明理论上我们还达不到认识它的程度,实践中我们还没有它的标准参照物,并且它游离在痕迹学之外。当然,存疑品有存疑品的价格,要打一个风险折扣,并且在赝品横行的时代,风险折扣应很高。

藏品乃身外之物,学习和鉴赏过程就是收藏的乐越所在。

鉴定古陶器的基本方法


一、鉴定古代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鉴定古陶器,并非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必须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种种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器鉴定的真知灼见。当然,真正精通陶器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器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器自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呢!因此,从数量众多的古陶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古陶器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学问。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陶器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辨伪、断代及考。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从而使陶器鉴定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和直接测量陶器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器的化学成分,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陶器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器的质地、结构等等。但以上的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所索鉴定费也高,因此在鉴别陶器时人们常常凭感官,即是说,用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代替人体的感官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依靠人体感官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产地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2.器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矗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3.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4.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5.胎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6.文字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

7.陶器的组合

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最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8、辨色

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

9.辨锈

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把残器修补后再作旧处理

将一件支离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

3.依样仿制

按照史书记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总的说来,陶器制作的历史长,但方法简单,价值高的陶器少,伪作的东西也不多。现把几种比较有价值的古陶器鉴定方法介绍于后,以供同行爱好者参考。关于古陶器的鉴定问题,限于资料不足,只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南北朝为止。南北朝以后的个别器物,另辟专章叙述。

鉴定古陶器方法


一、鉴定古代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鉴定古陶器,并非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必须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种种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器鉴定的真知灼见。当然,真正精通陶器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器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器自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呢!因此,从数量众多的古陶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古陶器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学问。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陶器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辨伪、断代及考。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从而使陶器鉴定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和直接测量陶器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器的化学成分,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陶器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器的质地、结构等等。但以上的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所索鉴定费也高,因此在鉴别陶器时人们常常凭感官,即是说,用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代替人体的感官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依靠人体感官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产地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2.器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矗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3.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4.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5.胎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6.文字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

7.陶器的组合

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最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8、辨色

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

9.辨锈

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把残器修补后再作旧处理

将一件支离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

3.依样仿制

按照史书记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总的说来,陶器制作的历史长,但方法简单,价值高的陶器少,伪作的东西也不多。现把几种比较有价值的古陶器鉴定方法介绍于后,以供同行爱好者参考。关于古陶器的鉴定问题,限于资料不足,只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南北朝为止。南北朝以后的个别器物,另辟专章叙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