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如何鉴别瓷器工艺品 > 导航 >

当代手工艺品或成收藏新宠 走红拍场只需等五年

当代手工艺品或成收藏新宠 走红拍场只需等五年

如何鉴别瓷器工艺品 瓷砖工艺 古代瓷器收藏

2021-03-25

【www.taoci52.com - 如何鉴别瓷器工艺品】

“国内传统收藏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同样一幅画在国内和国外的定价天差地别,但是作者水平其实可能相差无几。”上海双城现代艺术馆总监、上海大学副教授郭新和许多同行一样,已感到收藏投资市场的潜在危机。是泡沫总会破,就像几年前火得发烫的楼市如今迎来了冬天一样。那么在藏市的冬天来临之前,收藏市场的下一个潜力股将是什么呢?郭新觉得,当代手工艺品或将成为市场新宠。

【当代手工艺品正值低位】

“现在的当代手工艺品市场就像是2002年的房地产市场一样,潜力无限。但是如果真想投资,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量,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很廉价。许多人一听到手工艺品就联想到旅游商店里的、地摊上的刻画瓷瓶、低劣的仿制首饰等。那不叫手工艺品,那只是技师刻好模板到工厂量产的产品而已。有自己的思想,然后自己动手完成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工艺品。在国外,一件当代手工艺精品卖上几十万上百万美元是很正常的。所以必须理清两者概念。”采访一开始,郭新就一口气解读了关于手工艺品收藏的误区。

与传统古董级的工艺品相比,当代手工艺品精品目前的价位给未来的涨幅预留了相当大的空间。郭新表示:“收藏不能老是回头看,需要改变新不如旧的观念。”

目前,当代手工艺品在内地发展已经有很好的苗头。乔十光的漆画作品、庄小蔚的玻璃艺术、陈光轩的陶艺作品在各大拍卖场都已经初露端倪。香港苏富比(微博)中国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现在所接触到的来自内地的藏家,年龄一般在35到45岁,大多从事信托投资、证券金融、IT行业,有海外教育背景。“对他们来说,当代艺术作品不仅观念新颖,文化背景也比较容易得到认同。内地传统藏家熟悉的‘经典’传统文化,他们反而感到有些隔膜。这些年轻藏家正是将来中国市场收藏投资的主力。”

【走红拍场只需等五年】

说起现当代手工艺品艺术,许多国人都感叹:好奇怪,看不懂,怎么还卖那么贵?这可能是现当代艺术给普通人造成的最大困惑。对此,郭新认为:“国内对于当代手工艺品概念和理解落后太多。这和我们从小接受艺术教育很有关系。在国外,一个用铁打造的手工艺品卖出几百万美元价格,会令国人觉得匪夷所思。其实,当代手工艺品材质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是作者的理念和做工,这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

当代手工艺品还有多久才能成为拍卖场上的当红明星?郭新指出:“保守估计大概在10年左右,但是按照中国速度的话,不到5年可能就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现在正是投资当代手工艺品的最好时机。特别是陶瓷的手工艺品,由于通过传统媒介创作更容易被人接受,像陈光辉、陈光轩、李建森都已经在拍卖市场站稳脚跟。几年之后,可能就没这么容易收到他们的作品了。5年,对于投资特别是收藏投资来说并不是很长。”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精品残器拍场或将迎来新突破


近日,举世瞩目的“世纪拍卖会”——洛克菲勒夫妇珍藏系列拍卖,在美国纽约举槌。在首场推出的“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慈善拍卖会上,44幅作品即创下近6.5亿美金的成交纪录。据介绍,此次拍卖推出了总计包括多门类的中国艺术品在内的全球艺术精品逾1600件。随着拍卖数据陆续出炉,一大批艺术品的价值得到重新定位。这其中,一件拍出277.25万美元的明宣德青花云龙戏珠纹内暗花龙纹碗,激起了中国藏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同时引发了业界对于精品残器价值的新一轮探讨。

据了解,这只估价仅10—15万美元的宣德青花碗,五爪龙纹描绘栩栩如生,霸气十足,为官窑器无疑,加之该碗属于美国首富家族洛克菲勒的旧藏,因此一些藏家在面对佳士得如此低估价时,纷纷发出了“超级大漏”的感慨,也有人提出了“是否少写了一个零”的疑惑。不过,有专家指出,此碗虽属精品美器,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此碗有“四冲三崩”,严格来讲应属于残器。不过,此碗以超过最低估价27倍之多的“天价”成交,似乎也高调地宣示了市场对于精品残器的认可程度和追逐热情。

行话说,“瓷器起毛,不值分毫”。收藏者一般以器物完整无缺为准,对于伤残器向来不屑一顾,这其实是令人惋惜的。伤残器同样具有独特的收藏意义与价值,尤其是精品残器——器型基本完整、工艺水平一流、材质精良、只有微小瑕疵的藏品,它们的历史、文物、艺术、研究和经济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现如今人们的收藏观念日益多元化,加之市面上的精品越来越少,精品残器的投资收藏价值已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因为他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残器不只具有比对、研讨功用,其自身的价值也呈现了大幅上扬。在国内举行的一些小拍上,精品残器的成交数量不断增加,价格也不断上扬,成为投资者的新宠。如在2016年3月举槌的嘉德四季拍卖中,一件截口的清雍正青花矾红穿花龙纹玉壶春瓶残件,估价仅10—20万元,最终却拍出540万元高价,其轰动性一时引发藏友刷屏无数。而在收藏品投资理念更为发达的国外艺术品市场,精品残器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有增无减。有市场人士指出:精品残器的价值纵然需要综合判断,也因人而异,但相信随着市场认可程度的加深,后市仍有极大升值潜力可挖。

哈佛、耶鲁大学收藏现代汝瓷工艺品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分别收藏了中国现代汝瓷艺术大师孟玉松的汝瓷精品《国色天香》、《柳叶瓶》和《宝莲灯》。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长、著名图书馆专家郑炯文说,我们十分荣幸能够收到孟玉松大师的珍贵的艺术品,并表示要将孟大师的作品放在燕京图书馆的橱窗里向哈佛师生展示。

汝瓷工艺品

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著名图书馆专家韩爱伦在致孟玉松大师的信中说:“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收藏您的极为精美的艺术品。这件‘柳叶瓶’造型典雅大方、釉色滋润细腻,是当代瓷器中少有的精品,令我们东亚图书馆蓬荜生辉。我衷心希望您能访问耶鲁大学,届时我将带您参观本馆收藏您的‘柳叶瓶’的地方。”

孟玉松大师现任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为高级工程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认定的“汝瓷杰出传承人”、“有突出贡献的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古陶瓷专家。

孟玉松大师从事汝瓷研究和恢复已有三十多年,解秘了失传八百余年的汝瓷技艺,使其得以全面恢复并重放异彩,完成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愿望。她先后研制成功了汝瓷天蓝釉和豆绿釉,又相继研制成功了汝瓷天青釉和月白釉,为中国陶瓷事业乃至世界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数十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单独接见她说:“你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她制作的《国泰民安》大花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在2001年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仿品展会上,她入展的十三件精品,受到与会专家一致高评。她先后荣获全国民间藏品展交会一等奖、河南省科技成果奖、河南省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作品奖、河南省第四届民间工艺美术品金鼎奖等大奖,“玉松汝瓷”已成为中国陶瓷的经典品牌而享誉海内外,为海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所收藏。

陶瓷收藏成新宠


本届民博会,陶瓷制品广受青睐,陶瓷收藏成为春城百姓的新宠。

本届民博会,不仅有瓷瓶、瓷盘这样常见的陶瓷制品,还有瓷板画,远看就是精美的图画,高雅脱俗,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参观者仿佛置身远古的书斋雅室。定价38万元的瓷板四条屏《韵江南》,就像四幅精美的山水国画,完全不留陶瓷的痕迹。《韵江南》展现了江南小镇的秀美画面,渔船、楼阁、湖水,整套作品意境深长。来自景德镇的展商汪同茂说:“陶瓷就像宣纸一样,不可复制,每一件都是孤品。随着科技的发展,颜色越来越丰富多彩,浓淡皆可控制,完全可以自由表达艺术家的思想。陶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是其它艺术品无法企及的,就是只要不打碎,永不腐烂,可以世代相传。国外有一条沉船,几百年后打捞上来,保存完好的唯有瓷器。”

据汪同茂介绍,景德镇的陶瓷有四大特点:薄如纸、声如罄、颜如玉、明如镜。有一种制成灯具的蛋壳瓷,就充分体现了的特点。这种灯具,打开灯,底色洁白如玉,明亮如镜,灯具上的花鸟山水图案分外漂亮,晶莹剔透,比画在纸上更加富有灵性,难怪受到长春观众的喜爱。

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或成投资收藏热点


3月2日至17日,由独立学者子贺策展的《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在北京举行,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画廊代表,一些国外画廊还对此表示极大兴趣,认为看到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样式的发生。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展览或标志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呈现让收藏者与当代陶瓷艺术展开新的对话的可能。

1新创作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

纵观2013年秋拍市场,相比高拍价的古陶瓷,当代陶瓷在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上越来越活跃,日渐崛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但与此同时,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没打开海外市场,仍没被国际市场认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往日作品风格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形式、技法、表现方式或思想表达,让观众看到了此前从未展现的另一面。

展出的艺术家傅镭的《百晃图》所观照的事物,并非陶瓷的实物,而是在陶瓷的文化层面,切入对与泥土发生关系的人的一个集体精神状态的观照,这个状态呈现出一种职业的病态。艺术家李晓峰的《海光》,则通过将古瓷片重新拼接的方式,塑造了历史信息的美学编码。

艺术家龚循明的作品《溯源之冰川》,通过将陶瓷的材料特性、绘画性以及雕塑的空间性、观念代入的时间性,共同探寻文化在本源层面的自然主义,同时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展示了某种可能的结果:伪造的冰川成为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最后凭吊;艺术家苍鑫的作品《蒸化》选择了一种神话学再表述的方式,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精神分析。

“从古瓷到当代瓷,可能观众和藏家从来没有想过,陶瓷艺术品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子贺对本报记者说,艺术家许仲敏的《云梯》、扈海风的《一小时四十分钟》、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周军的《华丽的碎片》、齐冬根的《怀胎图》等等,分别通过各种观念手段的表达尝试,呈献给观众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时下人们所认知的陶瓷艺术的样式。崔迪等艺术家脱离陶瓷工艺美术的窠臼,向严肃艺术家方向发展。

2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或需20年

“该展览或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探索价值的展览,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我想这就是该展览引起国外画廊关注的原因之一。”子贺说,正如展览名称《st.art就地出发》,展览标志着新的当代陶瓷艺术正在发生。

他说,当代陶瓷艺术,或者说必将发生的、新的陶瓷艺术,将打开陶瓷艺术(一种发展了千年的民俗主义工艺美术)作为实物与材料的历史,包含从前实物(人与泥土的关系及精神性)到后实物(陶瓷的碎片作为历史遗存符码的再表述可能)的所有范畴。包括现代陶艺在内的陶瓷艺术的材料学历史与实物历史,将扩大为陶瓷文化的场域历史。

不过,他也表示,在艺术史上,所有的变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典绘画,如巴洛克画派过渡到自然主义萌芽的巴比松画派,需要大致200年的漫长演变历史;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则缩短到30年;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则又是二三十年的历程,现代主义的正剧才开始登台上演。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当代艺术,那么到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成为投资收藏热点,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他说,如果收藏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将是一种历史文献式收藏,并不适合普通人,或更适合博物馆。而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保守说至少需要20年。

3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

这次展览中,一些藏家表示,该展览颠覆了过去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理解,给人全新的体验,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另一种表达方式。

“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大师瓷’更是频繁创下天价。当代陶瓷由于真伪争议少、升值空间大,越来越得到收藏界的关注。我一直收藏现当代陶瓷,展览中艺术家龚循明、崔迪的陶瓷作品我都有。”来自浙江的藏家张庆吉对本报记者说,这次展览中,崔迪的作品《逐》通过陶瓷作为泥土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特征进行被强化的再表述,对文化殖民进行了演绎性反思等,这些新创作给人不同的体验,或许正像展览所说,这是一种当代陶瓷艺术的新样式,数年后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自蒙元统治以来,在陶瓷器物上的绘画逐渐成为陶瓷艺术的表现主流。目前被国内市场热捧的‘大师瓷’也以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占多数。而陶瓷制作涉及72道工序,拉胚等工艺因不像绘画一样被社会肯定,很多人不愿学,如何传承成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还能进行一次公共教育,使藏家更多认识到,收藏不仅是为了增值套利,更是对文化的保护,像马未都一样为保护文化而收藏,才是真正的收藏。”子贺笑着说:“中国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刚刚起步,投资收藏市场对此还不了解。当然,如果有藏家独具慧眼,从现在开始关注并收藏这类作品,或将抢得先机。

高古瓷成拍场明星 收藏老窑仍需谨慎


时下,中国古瓷拍卖的热点在明清瓷器,但以宋瓷为代表的高古瓷低迷的市场状态正在改变。

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卢伯雄分析,高古瓷有上千年的发展史,留存的高古瓷门类繁杂、数量众多。由于高古瓷收藏面临政策阻碍、艺术性难以把握、鉴定较为困难,因此,他建议藏家收藏高古瓷须审慎而行。

热点:高古瓷成为拍场明星

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以1.1388亿港元拍出。这一价格也成为宋代瓷器历史第三高拍卖成交价;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估价30万-50万港元的元明哥窑盘亦爆冷以88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保利2015春拍,13世纪乾隆御题官窑贯耳小壶以747.5万元成交。

长久以来,国内高古瓷的价格普遍偏低,高古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远高于国内,存在“内冷外热”的现象。随着国内藏家、拍卖公司与国际间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国际行情对国内市场影响越来越大,高古瓷在国内的冷遇也正在逐步扭转,越来越多的国内藏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古瓷。

分析:高古瓷收藏价值何在

高古瓷又称“老窑瓷器”,在划分上,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不过,也有人认为是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

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越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过图案色彩等直观元素去表现美感。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高古瓷市场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跌进低谷。进入21世纪以来,高古瓷行情看涨,最近几年高古瓷市场有火速升温的趋势。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内地市场的焦点或将从明清官窑瓷器逐步向以唐、宋、元瓷器为代表的高古瓷转变,高古瓷将是下一轮收藏热点。

建议:高古瓷收藏须审慎

卢伯雄分析,高古瓷收藏面临政策阻碍、艺术性难以把握、鉴定较为困难,因此,高古瓷收藏必须审慎而行。

据称,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盗掘文物流通更是违法犯罪;允许流通的只有那些历史传承、流传有序的和海外回流的文物。而高古瓷大多是出土文物,目前国内的法律政策使高古瓷进入市场的通道异常狭窄,国内藏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

同时,高古瓷多属于生活用器,窑口复杂,留存的高古瓷门类繁杂、数量众多,收藏者在购藏时很难把握高古瓷的艺术价值,也无法了解高古瓷价位的变化规律。专家建议,收藏者应该以出土的高古瓷碎片和残器入手,认识和掌握其时代特征;还要认真研究古代陶瓷发展史,从而提高警惕性和分辨能力。

评: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或成投资收藏热点


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

崔迪的《逐》

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

3月2日至17日,由独立学者子贺策展的《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在北京举行,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画廊代表,一些国外画廊还对此表示极大兴趣,认为看到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样式的发生。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展览或标志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呈现让收藏者与当代陶瓷艺术展开新的对话的可能。

1新创作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新样式

纵观2013年秋拍市场,相比高拍价的古陶瓷,当代陶瓷在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上越来越活跃,日渐崛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但与此同时,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没打开海外市场,仍没被国际市场认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往日作品风格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形式、技法、表现方式或思想表达,让观众看到了此前从未展现的另一面。

展出的艺术家傅镭的《百晃图》所观照的事物,并非陶瓷的实物,而是在陶瓷的文化层面,切入对与泥土发生关系的人的一个集体精神状态的观照,这个状态呈现出一种职业的病态。艺术家李晓峰的《海光》,则通过将古瓷片重新拼接的方式,塑造了历史信息的美学编码。

艺术家龚循明的作品《溯源之冰川》,通过将陶瓷的材料特性、绘画性以及雕塑的空间性、观念代入的时间性,共同探寻文化在本源层面的自然主义,同时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展示了某种可能的结果:伪造的冰川成为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最后凭吊;艺术家苍鑫的作品《蒸化》选择了一种神话学再表述的方式,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精神分析。

“从古瓷到当代瓷,可能观众和藏家从来没有想过,陶瓷艺术品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子贺对本报记者说,艺术家许仲敏的《云梯》、扈海风的《一小时四十分钟》、马红娟的《呼吸的花瓶》、郑冬梅的《一花一世界》、周军的《华丽的碎片》、齐冬根的《怀胎图》等等,分别通过各种观念手段的表达尝试,呈献给观众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时下人们所认知的陶瓷艺术的样式。崔迪等艺术家脱离陶瓷工艺美术的窠臼,向严肃艺术家方向发展。

2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或需20年

“该展览或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探索价值的展览,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我想这就是该展览引起国外画廊关注的原因之一。”子贺说,正如展览名称《st.art就地出发》,展览标志着新的当代陶瓷艺术正在发生。

他说,当代陶瓷艺术,或者说必将发生的、新的陶瓷艺术,将打开陶瓷艺术(一种发展了千年的民俗主义工艺美术)作为实物与材料的历史,包含从前实物(人与泥土的关系及精神性)到后实物(陶瓷的碎片作为历史遗存符码的再表述可能)的所有范畴。包括现代陶艺在内的陶瓷艺术的材料学历史与实物历史,将扩大为陶瓷文化的场域历史。

不过,他也表示,在艺术史上,所有的变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典绘画,如巴洛克画派过渡到自然主义萌芽的巴比松画派,需要大致200年的漫长演变历史;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则缩短到30年;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则又是二三十年的历程,现代主义的正剧才开始登台上演。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当代艺术,那么到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成为投资收藏热点,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他说,如果收藏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将是一种历史文献式收藏,并不适合普通人,或更适合博物馆。而从艺术品到民间收藏,保守说至少需要20年。

3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

这次展览中,一些藏家表示,该展览颠覆了过去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理解,给人全新的体验,重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另一种表达方式。

“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大师瓷’更是频繁创下天价。当代陶瓷由于真伪争议少、升值空间大,越来越得到收藏界的关注。我一直收藏现当代陶瓷,展览中艺术家龚循明、崔迪的陶瓷作品我都有。”来自浙江的藏家张庆吉对本报记者说,这次展览中,崔迪的作品《逐》通过陶瓷作为泥土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特征进行被强化的再表述,对文化殖民进行了演绎性反思等,这些新创作给人不同的体验,或许正像展览所说,这是一种当代陶瓷艺术的新样式,数年后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自蒙元统治以来,在陶瓷器物上的绘画逐渐成为陶瓷艺术的表现主流。目前被国内市场热捧的‘大师瓷’也以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占多数。而陶瓷制作涉及72道工序,拉胚等工艺因不像绘画一样被社会肯定,很多人不愿学,如何传承成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还能进行一次公共教育,使藏家更多认识到,收藏不仅是为了增值套利,更是对文化的保护,像马未都一样为保护文化而收藏,才是真正的收藏。”子贺笑着说:“中国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刚刚起步,投资收藏市场对此还不了解。当然,如果有藏家独具慧眼,从现在开始关注并收藏这类作品,或将抢得先机。”

冰裂纹小瓶是现代工艺品


李先生收藏的冰裂纹小瓶

□文/图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张秋焱

委托人:李先生

品鉴专家:张宝舰(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我几年前在团结巷附近买了这个小瓷瓶,价钱不贵,瓶子的釉是白色的,釉面上有好看的裂纹。我回去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瓷器上出现的这种釉面裂纹应该叫冰裂纹,是宋代哥窑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品种。我个人感觉这个瓷器还是有一定年代的,希望专家帮我看看这件东西是什么时期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专家鉴评:这件瓷器就是一个现代仿制的工艺品,并没有什么年代,自然也谈不上收藏价值。“冰裂纹”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这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因有二: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最开始这种裂纹是瓷器烧制中出现的缺陷,但在后来烧制瓷器的工匠们利用了这种瓷器釉面开裂的规律,专门制造这种瓷器,让这种裂纹成为瓷器上的特殊装饰。这类瓷器又以宋代哥窑瓷器最为著名。但是委托人带来的这个瓷器小瓶胎质比较粗糙,釉面的冰裂纹也很粗糙,瓷器本身没有鲜明的使用痕迹。一般来说存世时间较长的瓷器经过了长时间使用,底足磨损严重,十分光滑,但这个瓶子的底足是粗糙的。从这几方面来看,这是一个现代仿制工艺品,不是古董。

潮州手拉壶成收藏新宠


近几年,随着潮州陶瓷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潮州手拉壶也从默默无闻的状况中脱颖而出,在中国壶艺天地中越发显露出独特地位,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潮州传统的制壶艺术,经过吴瑞深、章燕明、吴瑞全、章海元、吴锦全、谢锡川等一批老中青陶艺名家多年的钻研创新,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瓷都陶瓷艺术中一个新的陶艺门类。风格鲜明、制作精美的潮州手拉朱泥壶,已成为壶艺爱好者们热捧的收藏品。

据了解,潮州枫溪是手拉坯朱泥壶的发祥地,而制作手拉壶一直是祖传作坊,有各家的泥料配方及制作手法,从不外传。潮州茗壶的成型手法迥异于宜兴紫砂壶,它采用的是古老的辘轳手拉方法。宜兴紫砂的透气特点,是潮州传统手拉壶工艺的一项突破。壶盖与壶身轻碰,仿佛如闻锵锵的金属声,使手拉壶的手感和透气性得到改善。制作手拉壶,工序繁多,全靠熟练的工艺师凭经验手工完成。先拉壶身后拉壶盖,大小及造型完全由双手控制,壶盖严密合缝。装镶壶把、壶嘴,使手拉壶造型比例协调,富有艺术性。待壶身干透后进窑烧制,窑温高达1000度以上,连续烧制十多小时,结合工艺师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一把好的手拉壶在深厚的手工底蕴下才能制作出来。因此,一把好壶来之不易,其作品深受藏家的喜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