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全国人大代表梅亦:让陶瓷文化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与世界对话

全国人大代表梅亦:让陶瓷文化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与世界对话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怎样鉴别均瓷器的老与新

2021-03-30

陶瓷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景德镇市市长梅亦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团媒体开放日上表示,陶瓷是中国名片,还是世界语言。进入新时代,景德镇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开放思维,融入“一带一路”,让历久弥新的陶瓷文化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

作为举世闻名的世界瓷都,在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上,景德镇用最深沉的自觉守望了两千多年。“千年窑火、万里瓷路”,“工匠八方来,器从天下走”。瓷器不仅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第一次全球化时代最昂贵的“中国制造”,更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作为江西文化的代表,陶瓷是中国名片,还是世界语言。

梅亦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作为一名景德镇的代表,听后自己倍感振奋,倍增动力。进入新时代,景德镇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开放思维,融入“一带一路”,让历久弥新的陶瓷文化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

为了让景德镇这个世界陶瓷文化圣地有源可溯,有根可寻,景德镇以御窑厂遗址保护区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契机,全面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启动了对遍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十大瓷厂”老厂房等“三老”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地保护利用工程,以期清晰地展现千年瓷都历史文脉。

目前,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已经初步形成了磁场效应,或者说虹吸效应的文化新现象。陶溪川、三宝瓷谷、御窑景巷、名坊园等一批集文化产业、文化创意、陶瓷旅游为一体文旅综合体成为景德镇的新地标。

梅亦表示,景德镇还形成了“景漂”“景归”这一城市文化新群体。每年有3万多外来艺术家和陶瓷人才汇聚瓷都,其中包括5000多名海外人士。他们用切身体验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今年十月,景德镇将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作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景德镇还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联盟,与国外众多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积极推动陶瓷文化活动纳入国家大型展览和重大活动的内容,每年都会组织不少不同层级的国内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

梅亦表示,景德镇将继续争取更多国家层面的平台,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江西声音,提升景德镇新形象,汇聚起振兴中国陶瓷文化的更多力量。“山水不墨景如画,窑火无声越千年”,“景德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得到广大网友的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我们在景德镇欢迎您!”梅亦说。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宁钢:挖掘陶瓷文化基因 探索保护与传承新模式


“要重视民窑文化遗产价值,挖掘陶瓷文化基因,探索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新模式。”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大学校长宁钢对记者表示,建议从筹建民窑民俗博物馆、创设陶瓷艺术创作交流中心、打造陶瓷文化精品工程等维度,推进景德镇民窑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宁钢介绍说,民窑作为文化的基石,在瓷业发展和城市文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手工业发展城市,景德镇努力打造以标志性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转换为契机,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景德镇民窑遗址众多且相对分散,保护难度大,部分窑址盗挖严重,对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造成了困扰。此外,与民窑生产相关联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保护思路有待梳理。”他说。

对此,宁钢建议从五个维度推进景德镇民窑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首先是筹建景德镇(中国)民窑民俗博物馆。充分挖掘景德镇民窑生产过程中的工具、窑具、匣钵、生活民俗,通过生产工具和生活习俗演变,让民众了解发展变迁历程,进而认知景德镇瓷业生产中的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

其次,筹建景德镇(中国)外销瓷博物馆。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景德镇民窑外销瓷器产品的搜集,分时期、依照种类,展示在千年景德镇瓷器对外贸易史上的不同瓷器产品。尤其注重对景德镇代表性的瓷器产品,如青花瓷、克拉克瓷、纹章瓷等,体现景德镇瓷业生产中的文化融合。

三是筹划创设“景漂”陶瓷艺术创作交流中心。新时代的陶瓷工匠,既传承了景德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精神,也具有时代“印记”。建立集艺术交流、文化沙龙、艺术展览为一体的景漂艺术交流中心,能够汇聚合力,展示景德镇最新的陶瓷艺术发展历程。

四是推进加强景德镇民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在现有民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础上,探索民窑文化遗址认定标准和保护模式,加强与民窑文化遗产相关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再造。

五是以景德镇民窑对外文化交流资源为依托,打造陶瓷文化精品工程。讲好文化“过去的故事”“现在的故事”,实现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艺术作品创作与陶瓷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精品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张婧婧:建议在景德镇设立陶瓷知识产权法庭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今年全国两会,适逢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回顾这一年的履职经历,张婧婧感触颇深。这一年,她的关键词是“关注民生”。她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会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我希望可以通过不断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百姓的获得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和人民去发声。”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时刻牵动着张婧婧的心。今年两会,她呼吁,加大社会突发事件影响下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社会上的心理机构应该设置更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我们的大中小学校也应该更多地设置心理咨询相关机构。”

记者了解到,今年两会,知识产权保护依然是代表们关注的议题。张婧婧在接受《中国江西网》全国两会融媒体访谈时建议,在景德镇设立陶瓷知识产权法庭,加强对陶瓷从业者知识产权的保护。

张婧婧说,一直以来,从业者,以及年轻的原创艺术工作者都深受知识产权被侵犯的困扰。景德镇在打知识产权官司这方面条件仍不成熟,一旦遇到此类案件,要去外地打官司,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都非常高。最重要的是,违法成本太低,即使打赢了官司,违法者受不到严厉的制裁。“违法成本的低廉,造成陶瓷行业知识产权侵害案件层出不穷。”

为此,张婧婧建议,在景德镇设立陶瓷知识产权法庭。“请熟知陶瓷行业背景的法官来处理案件,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从业者的知识产权,有利于行业发展,以及助力陶瓷行业传承创新区的快速发展。”

如何让“与对话世界的声音”更响亮?


在12月18日举行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提出,“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而奋斗”。实际上,景德镇一直都是江西乃至全国对外交往的靓丽“名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景德镇如何充分使用好自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如何让景德镇“与对话世界的声音”更响亮?21日,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教授王东林。

一城瓷器半城窑景德镇一直具备同世界对话的能力

: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在日前举行的市委全会上表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从历史看,我们有底气。您认为,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东林:从历史看,景德镇不但是一个较早的工业化城市,也是中国最早的有底蕴的开放型城市。景德镇有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千年窑火至今不息,创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瓷器不仅是商贸往来的重要商品,也是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

景德镇瓷器的独特魅力,广泛影响着世界人民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每年吸引无数陶瓷爱好者前来“朝圣”。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以来成为国家的国礼,在许多重要国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千年窑火、万里瓷路使景德镇始终享誉古今中外,为景德镇增添了足够的自信和底气。

同世界对话,首先是要具备对话能力。我觉得景德镇一直具备这种能力,只是自信力稍欠而已。之所以说景德镇具备世界对话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景德镇是“世界瓷都”,这个地位一直没有变,更没有丧失。别看现在有些地方不时地折腾评选“瓷都”,而且还捎入了什么国际组织。其实景德镇只要保持沉默,不动声色,不上当掺乎,就有足够的震慑力。“瓷都”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历史形成的,世界公认的!世界上任何文化名都都是这样形成的。景德镇不说话,远远地置身事外,则任何“评选出来的瓷都”都有僭越之嫌!

历史上的景德镇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中国南北文化与陶瓷技术汇通的结果。景德镇制瓷博采众长,因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是一座高峰。中国陶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从购买中国陶瓷进而学会了制作陶瓷,于是中国制瓷技术惠及了世界。各展其长,各呈其盛。但是不管如何,世界陶瓷的根在中国,中国陶瓷的根在景德镇。

历史上中国同世界对话一直是和平的文化对话。丝绸之路、四大文明、陶瓷、茶道等等都是中国同世界对话的语言符号,世界便是在这样对话中认识中国,走向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形式,景德镇则是世界陶瓷对话主导者,其原因就在于景德镇融汇了中国南北各大名窑的智慧和经验。

景德镇的个性仍在在艺术陶瓷方面依然是“一枝独秀”

:景德镇同丝绸之路关系如何?现在有种说法,景德镇与世界对话能力在衰落,您是否认同?

王东林:景德镇与丝绸之路关系密切。丝绸之路这条线,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除了丝绸、茶叶之外,陶瓷是其中的大宗商品,江西是线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并由赣鄱水系与之沟通。如果缺了景德镇的陶瓷,丝绸之路的色彩就单调多了,内涵就不完整了。中国陶瓷从8世纪末开始外销。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宋元到明初是第二个高潮;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进入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首次提出“陶瓷之路”,于是丝绸之路便有了另一个名字。

丝绸之路也好,陶瓷之路也罢,严格说,是没有办法确定一个起点的!现在将西安、泉州分别定为陆上与海上丝路起点,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在历史时间和空间层面都无法实究!您不妨问问,丝绸从哪儿来?瓷器从哪儿来?茶叶从哪儿来?等等。

在漫长的世界对话中,中国文明随着丝路或瓷路向外输出,器物是一种物态的语汇,其实还应有陶瓷行家之间的技术对话。这种对话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停歇,没有中断过。有人说,景德镇瓷业衰落了,现在景德镇能够生产的东西其他地方都能生产了。这固然是事实,但是最多只能说生产“一枝独秀”的时代结束了,世界陶瓷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然而据此论断景德镇衰落的说法并不准确。在日用瓷生产方面,不少地方可能追上了,甚至超越了,但景德镇的个性仍在,在艺术陶瓷方面依然是“一枝独秀”,而陶瓷附加值最高的恰恰是艺术陶瓷和某些高科技陶瓷。

景德镇的对话能力一直没有萎缩,也没有丧失。景德镇的艺术瓷作为一类高端产品,可能是和世界对话最丰富的话题。陶瓷是最易发生艺术融汇的地方,除了它自身的特殊工艺形式外,还可以兼容世界各国的各种绘画与装饰形式。因而,国内外各画种的美术家都汇拢到景德镇尝试陶瓷绘画。这些人都是对话者,有国内对话,有国际对话,这种盛况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为此,景德镇还产生了一个叫做“景漂”的群体,与“北漂”、“京漂”对应,大概是“都城”(首都与瓷都)特有的现象吧。

景德镇生命力和魅力要靠对话来体现,在对话中延传发展

: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在最近举行的市委全会上提出“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而奋斗”,你觉得,这一提法的意义在哪里?

王东林:景德镇现在重提和世界对话,需要做一个分辨。我觉得“重提”是“再提”、“进一步提”、“重点提”的意思,不能视为“重启”。重启,意味着过去中断了,需要重新开启。“重提和世界对话”,表明了景德镇有一种冷静的危机意识或忧患意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自觉。如果说过去持续的对话是客观存在的,是自在性的,那么,现在可能要在一种有意识的新的高度上进行设计和规划,不仅要防止对话能力的退化,还要争取进一步有所作为了。文化自觉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

景德镇的精彩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要靠对话来体现,在对话中延传,对话中发展。对话本身就蕴涵了一种发展的势能。文化有交流才有促进,才有学习借鉴,才能推动创新,才能够保持持续的活力。当“景德镇同世界对话”变成政府有意识主导的一种战略行为时,就有可能进入到一个加速、提质、升级的阶段。

景德镇必须在世界陶瓷研究和发展中担负起“领袖”角色

:和世界对话过程中,景德镇应该注意什么?

王东林:同世界对话,可以从“话里”和“话外”两方面阐述。“话里”的功夫,一个是话题开掘问题,一个是话语体系问题。我认为景德镇要特别注意“当代话题”的研究和设计。尽管历史研究很重要,但对话不能过多地依赖对历史的讲述和追忆。当代话题,就是要关注对话中陶瓷领域新因素的开掘,永远保持对话的时代感和新鲜度。话题的研究设计,关键是向世界学习,要在一种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从历史上的“南北汇通”走向“融汇世界”。景德镇应该维持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进行对话的主导能力,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当代中国的世界性对话往往显得被动、不适,就因为我们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一直在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很难达成理想的交流效果。景德镇是没有“退路”的,没有任何推脱借口的,应该也必须做出一个榜样来,应该责无旁贷!景德镇必须在世界陶瓷研究和发展中担负起“领袖”角色,在同世界对话中形成、运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并把握主导权。这样的使命,你不承担,谁承担!

“话外”的功夫同样要下足。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平台的建设和制度保障的设计。平台,是对话的管道,或者说是交流的机制。我觉得大体可以分成“官方的”和“民间的”两种形式。官方的,是政府主导的形式,比如瓷博会、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性对话平台了,如何进一步做得更好、更出彩。还有政府组织的其他各种论坛和国际性交流活动。

民间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对话形式。官方和民间,不要说那个为主,那个为辅,至少一半对一半,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度,千万不要忽视!民间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有很多陶瓷艺术家在自发地进行着世界对话。民间进行的世界对话具有广泛性、随机性、贴近性、持续性的特点。在景德镇活动的“洋景漂”与当地师傅结成师徒关系的很多,已经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当然还有形形色色的交流活动。

对话的形式,一个是“请进来”,一个是“走出去”。“请进来”一般问题不大,不少国外的艺术家更多是“不请自来”。“走出去”可能要特别加强。我曾对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提过一种看法:“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的确,更多时候,我们似乎“走出去”了,但是兜一圈又回来了,没有“走进去”,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力。如果没有策略、不顾形象、不计后果地走出去,诸如某些国外展销,始为天价,撤展时疯狂降价甩卖类于地摊货,还不如不走出去!

整个景德镇就应该是一座博物馆,或者是一个完整的陶瓷文化博览区

:作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窗口,“复兴千年古镇”,景德镇当务之急应该做什么?

王东林:正如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在市委全会说所言,景德镇这一千年古镇,历尽沧桑,世事变迁,是一部独具魅力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这座古城,一直以来就是世界陶瓷人的圣城。保护好老城,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古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我们的正确作为,将为历史留下新的财富。老城保护,就是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就是景德镇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就是景德镇通往未来的压舱石。

景德镇这些年变化很大,城市大幅度、大范围地现代化了,但是能不能在文物保护方面、城市文化空间和文化风貌保护方面出台一些刚性措施?我们应该看到,不少属于古瓷都风情的东西,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流失了。由大量明清建筑构成的老城区,还剩下了多少?古老的弄堂还剩下了多少?河边的老码头还有几个?这些都是我们和世界对话的重要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他还说到“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实话说,景德镇在城市建设中是有失误的,老街区被大片拆除了,昌江河岸都用石头水泥垒砌起来了,古老的码头不见了……我建议景德镇应该通过市人大编制一份详细的《古瓷都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将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窑厂、矿山、城市街区、村镇、水道和码头都切实地保护起来,该恢复的也要赶紧恢复起来,刻不容缓!

我们不仅要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起来,还要让景德镇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原汁原味地保护老城的风貌风格、文化肌理,充分展现千年古镇的魅力,使老城始终是“活着的历史”。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创新,修复好历史文化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呈现老城的内涵和活力,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列入保护的建筑和弄堂可以按照规范修缮加固,里面的装饰可以适度现代化一些,但是基本风貌不变。然后,再将这些街区弄堂建筑辟为艺术家个性化的手工制陶区,重现景德镇昨天的文化风貌。整个景德镇就应该是一座博物馆,或者是一个完整的陶瓷文化博览区。这样,才能如习近平所言,“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与其混迹于群雄逐鹿的陶瓷工业市场,不若以个性和文化而承继传统

: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景德镇应该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重塑世界瓷都”?

王东林:陶瓷生产是传统产业,景德镇是该产业体系中的一员,因而必须突出个性,从产业共性中将自己区隔开来。过去我们只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我想,我们能不能针对性地提一个对应的新概念——“传统产业的文化改造”?这样一来,有可能峰回路转,将传统文化的优势凸显出来,而不是一个包袱。“传统产业的文化改造”,就是给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及销售过程注入文化,实现其品质和格调的提升。

“两个改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走高新技术改造之路,一方面走传统产业的文化改造之路,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与开发,进一步向传统仿古瓷、手工瓷、艺术瓷的个性化生产转型,向陶瓷文化展示和参与性、体验性活动转型。日用瓷的传统技术改造逐步向少量的几个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厂集中,并实现其品质的高档化和标准化;通过统一注册、限制性使用“中国景德镇”商标,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控制商标的使用范围,以维护景德镇的整体声誉,迫使目前大量存在的低水平作坊式生产和地摊式销售者退出生产领域,向相关产业或其他产业转移,以减少目前日益稀缺的优质高岭瓷土资源的浪费,消除劣质低价陶瓷对市场的不良冲击和景德镇整体形象的损害。转型后的产业应当具有鲜明的文化产业特性,通过文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从整体上向“世界瓷都”的个性文化定位复归。

陶瓷只是一个载体。制作的是陶瓷,生产的是文化;出售的陶瓷,消费的是文化!景德镇与其混迹于群雄逐鹿的陶瓷工业市场,不若以个性和文化而承继传统,重登它世界唯一、世界第一的宝座。

除此之外,景德镇发展思维也要与时俱进,要以国家标准、国际规则的思维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借助国际化的平台,“走出去、请进来”,大胆引进国际化项目,引导产业与产品与国际接轨,开展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发挥景德镇的比较优势和独特魅力,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与国际对话、人才与国际交流。

用陶瓷与世界精彩对话


2019新学年开学之际,大学迎来了第一批来自韩国、法国、埃及、越南、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5名留学新生。随后,还将有两批共计85名留学生到校。据了解,今年该校招收的留学生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从法国不远万里来此攻读设计学博士的YannColleu(中文名杨柯)告诉记者,两年前她作为交换生来到大学交流学习仅3个月,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所吸引,她希望学成后能将优秀的陶瓷文化传播到法国。

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作为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大学始终坚持以瓷为媒,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文化走出去、推动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肩负着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今年6月,英国剑桥市政厅人头攒动,艺术作品欧洲巡展首展在这里举办。参展的60件精美陶瓷作品,凝聚了该校60名最优秀陶艺家的智慧和汗水,更代表了中国精湛的陶瓷工艺,令英国民众赞叹不已。展览期间,大学在剑桥市设立了陶瓷艺术研究中心,该校校长宁钢与剑桥市市长GerriBird共同为中心揭牌。同时,GerriBird市长还授予大学“英国剑桥艺术设计中心&艺术设计基地”。

多年来,为探索实施中华陶瓷文化传播工程,大学先后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并在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

今年7月,韩国陶艺高中校监和研究部长一行来到大学访问考察后,确定将于10月中下旬带领韩国学生来此开展陶艺实践活动。为推动文化走出去,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引领中国陶瓷教育走向世界。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培养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留学生。同时,学校与国外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访问等方式,将中华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在2018年和2019年,大学作为全省唯一高校,承办了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感知中国——魅力陶瓷”主题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140多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前来体验,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以陶瓷了解中国,以陶瓷探讨世界。近年来,大学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主办了20余次涉及陶瓷工程、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国际研讨会,吸引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武汉大学以及法国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意大利拉奎拉国立美院等30余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参加,研讨人数达1.5万人次,推出研讨论文800余篇,达成合作协议30余项。此外,去年,该校挂牌成立的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为陶瓷历史与发展、陶瓷艺术理论与技法、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陶瓷推广与产业化等搭建了国际化研究平台。

为了更好地与世界对话,大学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9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以及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0余项。学校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有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制的“高温陶瓷大红墨水”攻克了世界性难题;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三创合一、艺工商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也因此获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为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大学将不遗余力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宁钢如是说。(计颖记者邱西颖)

人大代表建议在泉举办海峡两岸陶瓷博览会


泉州德化被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如何利用陶瓷优势做足海峡两岸交流的文章,是此次省两会上泉籍省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议题之一。代表们建议,通过举办海峡两岸陶瓷博览会的形式,更好地促进泉台交流。

据介绍,长期以来,泉州德化的传统瓷雕瓷塑与台湾工艺陶瓷比翼双飞,德化还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基地,被省发改委确定为海峡西岸十大创意产业园区之一。不过,由于缺乏家门口的大型专业展销会,德化产区生产的陶瓷,以及中国陶瓷重镇晋江市磁灶镇的建筑陶瓷、中国著名水暖之乡南安的卫浴陶瓷、陶瓷灯饰之乡永春的陶瓷灯饰品,都只能借助广交会、博览会等进行展览、贸易。

为此,来自泉州的省人大代表们建议省政府举办海峡两岸陶瓷博览会,进一步构建福建陶瓷产业的发展平台,打响福建陶瓷品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海峡两岸陶瓷技艺合作与传统文化交流。而在这之前,我省已经有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可以说两岸在经贸交流上已经有了很强的基础和共识。

讲好古今“陶瓷故事” 合力共建“丝路文化”


以“陶瓷元素”为鲜明标识,沿着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的历史脉络,循着当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讲好丝路上古今“陶瓷故事”,广泛开展沿线城市的协作,共建“丝路文化”。9月11日至15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泉州·阳江‘陶瓷之旅’”系列活动景德镇采访组一行10人,深入广东省阳江市、福建省泉州市开展大型异地采访活动。这是我市作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创始成员,进一步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开展文化交流与媒体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次“陶瓷之旅”系列活动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中共阳江市委宣传部举办,景德镇日报社、泉州晚报社、阳江日报社、景德镇广播电视台、泉州广播电视台、阳江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我市率先开始了此次异地采访活动。

阳江为粤西重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尤其是域内“南海一号”的打捞发掘让该市名闻天下。在阳江市,景德镇采访组先后前往阳江漆艺院、阳江核电基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闸坡渔港等地采访,既领略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又考察了飞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尤其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现场聆听“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全过程的介绍,观看了从海底打捞上来包括景德镇宋代青白瓷在内的各窑口精美瓷器,深切感受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和陶瓷作为重要贸易商品的历史价值。泉州和景德镇一样,同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泉州市,景德镇采访组采访了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馆、九日山历史文化遗迹。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馆,位于该市东湖公园东侧,馆内陈列了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地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一艘艘船舶、一件件器物,无不显示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地位,见证该市作为历史重要港口的繁盛景象。在采访过程中,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还向两地新闻媒体发出了金秋十月来景德镇参加瓷博会采访的邀请,并得到积极回应。

此次大型异地采访活动,交流了两地文化,增进了沟通了解,拓展了合作空间,取得了积极效果。为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创始成员之间,面向未来开展深度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根据活动方案安排,瓷博会前后,三地新闻媒体将分别推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泉州·阳江“陶瓷之旅”》系列报道专版和广播电视专题,并通过新媒体密集推送。

景德镇体育陶瓷将架起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如何让与世界对话?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目前通过体育陶瓷走进了各大国际赛事、让世界各国体育爱好者拥有体育精髓和陶瓷文化完美融合的艺术品,己经让体育陶瓷通过国际赛事走进世界各国,已经架起了景德镇体育陶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2月23日,记者采访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江爱莲时,她掷地有声地说。

2015年5月份,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的体育陶瓷射箭瓷娃娃被2015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的赛事组委会作为具有中国体育文化内涵的体育陶瓷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射箭联合会等体育官员,被赛事组委会“上海站”指定为品牌赛事形象专用礼品、纪念品;2015年10月份,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的体育陶瓷.冬奥十个项目的十套瓷娃娃得到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认可即将被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为奥委会量身定做的相关体育陶瓷产品也即将完成,并被北京奥林匹克俱乐部全球全力推广宣传;2016年2月18日该公司橄榄枝1号(北京店)已经进驻北京陶瓷艺术馆,在北京陶瓷艺术馆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平台展示推动体育陶瓷、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发展,使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体育陶瓷走进更多的国际赛场。

作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地和重要起点之一的景德镇,其陶瓷文化和体育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两个文化的融会贯通将为艺术的发展,为体育文化的传承,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陶瓷的文化、经济、历史元素将更加凸显。“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将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中国陶瓷表现形式和生产工艺进行国际化艺术创作,以传播中国元素——瓷器,让中国瓷器注入新的生命力,让体育陶瓷为景德镇市成为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起到纽带作用,成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的具体体现。”江爱莲如是说。

在北京,江爱莲一行来到国家体育总局,参观与走访了相关部门。特别是负责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礼品、纪念品的选样、评审等权威部门,当他们看到江爱莲带来的体育陶瓷及体育陶瓷理念时,都眼前为之一亮。“2016年名录内全国性体育赛事174项,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275项,其它全国性比赛625项,特殊体育项目比赛18项,1092项赛事的举办将给公司的体育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如何去把握去抓住,公司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江爱莲对记者说。

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围绕奥运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产业发展方向,专门进行体育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体育陶瓷艺术品创作、体育陶瓷礼品的销售与文化推广于一体的体育陶瓷品牌运营商。公司未来方向是打造奥林匹克体育陶瓷,让陶瓷文化与体育精髓完美地融合,进入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以国际赛事市场为定位,专业化体育陶瓷制作,研发奥林匹克体育项目及领军人物的体育理念及体育器具。

目前,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不管是正在研究还是实际的作品都展现了体育元素和艺术的融合。公司已经创作生产出58项奥运会(夏季、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陶瓷产品,并延伸设计研发出具有体育元素的各类陶瓷作品,或餐具、或茶具、或挂饰、或镶器等等,他们把奥林匹克精神与时尚的外形、丰富的内涵、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不仅充分的说明了体育元素对艺术创作的价值,也希望向各赛事官员、运动员展示公司极具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体育陶瓷,让更多的体育爱好者能够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

结束采访时,江爱莲董事长欣喜地对记者说:“与世界各国互动、与参赛运动员互动,景德镇橄榄枝陶瓷有限公司就是希望依托景德镇千年瓷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弘扬文化,创新发展体育陶瓷产业,让体育陶瓷走出去,主动参与到各项国际赛事,使公司的体育陶瓷成为连接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形态,公司能够通过这一最高平台走得更远,真正架起中国体育陶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让对话世界这个美丽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首届全国陶瓷人大会暨中国瓷砖高峰论坛举行


12月30日,首届全国陶瓷人大会暨中国瓷砖高峰论坛“陶业长征”——中国建陶产业产能发布会在佛山瓷海际商务中心五楼召开,大会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

大会邀请全国陶瓷人尊贵入席,缪斌秘书长做2011年行业总结及2012年展望报告;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专题演讲,分析宏观经济趋势、政策走向等热点问题;陶瓷企业家、地产界专家、产学研精英对话行业热点话题;《全国瓷砖产能报告+中国建陶产业发展白皮书》首发仪式;“陶业长征——全国瓷砖产能调查”活动全程回顾;尹虹、鲍杰军两位博士专著赠书仪式都在此次大会上隆重呈现。

据记者了解,2011年建筑陶瓷产量突破9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率约为14%,增速同比回落约5个百分点;卫生陶瓷产量约1.7亿件,同比增长率约6%,增速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3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约26%;利润200多亿元,同比增长率约30%;出口额近5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约15%,且单位重量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明显提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梅亦:让陶瓷文化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与世界对话》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全国人大代表梅亦:让陶瓷文化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与世界对话》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