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五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五彩茶壶

五彩茶壶

五彩瓷器鉴别 古代五彩瓷器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2021-04-01

五彩瓷器鉴别。

收藏故事:刘先生喜欢喝茶,因此也酷爱茶具。这个清代茶壶是刘先生多年前收藏,壶体总体造型古朴,精巧雅致甚为喜爱。

宜宾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贾少奎点评: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清代的陶瓷茶具,种类繁多,其造型、釉彩、纹样、型制及装饰风格等都各有特点。在釉彩方面,清代的瓷工瓷匠们精心探索,突破明代时期釉中以红、蓝、黄、绿、绛、紫等几种含量饱和的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了各种带中性的间色釉,并达几十种之多,使得瓷绘艺术更能发挥出其独特的装饰特点。作为彩绘器发展的基础,清代的白釉器质量很高,清代可以纯熟地烧造出牙白、鱼肚白、虾肉白等浓淡不一的器皿,这就为彩釉器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红釉从明代的鲜红、郎窑红发展到朱红、柿红、枣红、橘红、胭脂水、美人醉、海棠红等新品种,青釉则从仿唐宋名品中的秘色天青、冬青、豆青等,到新创出了豆绿、果绿、孔雀绿、子母绿、粉绿、西湖水、蟹甲等多种品种;黄釉一类又新创了淡黄、鳝鱼黄及低温吹黄等色;此外在蓝釉、紫釉等方面也很有成就。

清代的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茶桶茶壶制作千姿百态,款式多样。清宫茶具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器最为出色。茶具以壶器形繁多,有扁平形、高桩端把式、提梁式、竹节式、石榴式、佛手式、桃形倒流式、人形、鸟形及做成福、禄、寿、喜字形的;另外还有菊瓣式、瓜式、梨式、莲子、方体和直流式等茶壶。

清朝品茶所用之器具,无论在纹饰、釉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比前代有所发展。如青花、粉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画面构图疏朗,描绘细腻。刘先生这把清中期的五彩茶壶市场估价在3000元左右。wwW.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五彩竹纹笔筒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生产时代: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五彩

陶瓷造型:笔筒

说明:清康熙

笔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面绘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末有红彩阳文篆书“西”“园”联珠方印。底施釉,无款。

清康熙朝官窑瓷器的装饰画面有许多出自当时名画师的手笔。此笔筒所绘的簇簇墨竹清秀挺拔,瘦劲有力,深浅相宜,富于层次感,有如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加之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此笔筒不同凡俗的审美意趣。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为康熙朝五彩瓷文具中的精品。

成窑五彩就是成化斗彩


成窑五彩是清代人的叫法,现在正确的叫法就是成化斗彩瓷器。与斗彩齐名的是“天字罐”。斗彩始于明宣德,但罕见实物。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

斗彩工艺是用青花在瓷器胎体上绘画,构成整个图案的主色,釉上色彩按青花勾勒的范围填入,或用青花画好的一部分,釉上再着色拼成全图,两次烧成,是以青花为主色调的。青花五彩瓷则与斗彩不同,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而已,这个区分有模糊地带。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一对,1962年7月在北京海淀区索家坟出土的。提到索家坟,就要说说大家都还熟悉的索尼了,他是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一等公爵。顺治帝驾崩,遗诏让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康熙四年(1665),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长子噶布喇之女)成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就是孝诚仁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大学士、辅政大臣之位。康熙十四年(1675),索额图之女只七岁病死,索额图爱女心切,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墓室,把在当时就十分稀罕的瓷器、玉器深埋下去,到1962年被发现,历经了287年。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只是其中的两件,墓中还出土了明嘉靖时期的“斗彩折枝花卉纹三足炉”和其它五彩瓷器等。

五彩、粉彩和广彩的区别


五彩、粉彩和广彩的名称不同,颜料也有区别,文献记载也多不同,现摘录数则于下:《陶雅》云:“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日硬彩,雍正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属以他质之淡计。”《饮流斋说瓷》日:“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色彩甚浓,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逸。”以上两例,不难看出,是说康熙五彩的红绿彩色甚浓厚,故日硬彩,雍正粉彩是有粉而匀之,浅淡而美观,日软彩。建国以后,《中国的瓷器》一书把五彩和粉彩的区别说的较为清楚。文日:“古彩与粉彩,都统称五彩。古彩为我国的传统装饰,在技法上是单线平涂,呈色方面则浓艳而不刺目,使用颜料也是就地取材。如用皂矾(以陈为佳)作矾红,以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黄色,以铅粉石末入铜花配成绿色,以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以洋翠为上,广翠次之,以矾红为主色。粉彩本于没骨画法,其所用原料,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颜色几种,如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水晶料配成,其洋绿、洋黄、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项配成。”以上所讲区别,一是技法,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二是颜料用法,粉彩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羌红、洋绿、洋白等。从本馆所藏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虫碗和雍正粉彩人物笔筒等彩绘相比较,我觉得,康熙五彩碗画面配合紧凑得体,花卉草虫画得生动自然,比较明五彩更显艳丽动人。但和雍正粉彩笔筒相比,五彩碗颜色单调,红是红,绿是绿,很少层次感,雍正粉彩笔筒画面就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掺有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纹凸起,层次分明,有立体感,明显尤于五彩,这也是粉彩长盛不衰的原因。

广彩,亦源于景德镇,有不少陶瓷的书谈及到广彩,但多只言片语,只是后来的《竹园陶说》较详,文日:“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聚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加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盖其器购自景德镇,彩绘则粤之河南厂所加者也。”并说:“今日粤中出售之饶瓷尚有于粤垣加彩者因其杂用洋彩也饶瓷五彩稍异,间有画笔极工,彩亦绚烂夺目,与乾隆粉彩似者。”《竹园陶说》把广彩特点说的很清楚,因在乾隆年间,景德镇曾仿烧过广彩制品,可谓:“雅润足观”胜于广彩。广彩早期师傅是来自景德镇,把传统的五彩、粉彩、珐琅彩的技法及彩料吸收到广彩中来,之间互有影响是肯定的。但区别是明显的,据已故广彩厂三代均为广彩匠工的唯一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垣先生讲:“广彩的颜色特点 ,除部分原料来自景德镇以外,大部分颜料是广州自制或改配的。”颜料品种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水青,本地称为广翠,为蓝青色较鲜亮,似青花的颜色;二是西红,与江西景德镇的胭脂红相似,据说广彩西红是用水开料,江西是用油开料,故广彩西红薄而匀,江西粉彩胭脂红较厚;三是干大红,似矾红但较矾红浅而鲜;四是大绿,比江西大绿稍翠一些,有些泛黄而明亮;五是麻色,似黄麻皮色,稍浓而亮,是绘西方题材常见的一种色彩,广彩常用此色,江西景德镇五彩、粉彩很少用此色。如“广彩外国风景盘”就是用此色;六是广彩喜用金彩,金碧辉煌,闪闪发光,五彩和粉彩则较少用,如图中的“同治广彩人物双鹤耳大瓶”就是此类作品;七是茄色,由西红和水青配成,为紫色,但没有江西茄紫浓艳。在纹饰设计方面,除吸收五彩、粉彩等艺术精华外,为了外销的需要,考虑外商要求,投其所好,又多仿照西方的艺术形式,如图案装饰性强,金彩多,颜色对比强烈,大红、大绿等,还给外商订绘的一些外国商标及纪念性饰样,如图中的“广彩浆胎扁瓶”,完全是按照外商的要求定做的,还有绘制西方人物故事、风景等。匠工艺人们根据不同器型,采用不同布局装饰,较多喜用满地开光(广彩厂称开“斗方”)。花样一般有边、有开光、有地,然后将主题内容安置在中心,主次分明,互相衬托,这是广彩瓷器在设计方面的又一特征。还有一点最根本的区别,广彩的画法,逐渐采用了工笔画法。五彩、粉彩则不同,除颜色有别外,纹饰装饰亦有区别。五彩、粉彩较多为传统装饰,是适合当时统治阶级或国内士大夫口味而设计的。外销瓷品种则很少。

康熙五彩组合陈设花瓶


康熙五彩组合陈设花瓶由将军罐三件、花觚二件组成。将军罐体呈直口,长颈,溜肩,鼓腹,敛胫近底处略外撇。浅圆圈足内移,无釉涩胎光滑。圆鼓折沿形盖颇似将军的帽子,顶塑一蹲踞式雄狮钮,白釉莹润,玉质感强,狮形活泼,栩栩如生。一只为正面狮形,另二分别是左顾右盼的回首状狮形。造型轻盈而不失稳重,体态修长而颇具风雅。花觚造型仿自商周时期的青铜觚,觚口外撇呈大喇叭形。古朴端庄而厚实,颇具典雅的儒风。

将军罐及花觚的胎质坚致细腻,胎色洁白润滑。通体满施白釉,釉质晶莹滋润。除将军罐的颈部纹饰是比较简略的通景式山水图外,将军罐及花觚的主题纹样题材均是取自于古代传奇神话鬼魔小说,如有《东游记》第三十八回中的“钟离医疾调兵”、《三国演义》第五回中的“三英战吕布”、第十八回中的“陆逊被困八阵图”和《王羲之爱鹅》等。各幅画面自成一体,应是画匠根据市场需要而选用的。场面气氛紧张激战,骏马驰骋疆场,战旗飞扬,将士斗志昂扬。罐的颈肩部及觚的鼓腹上下沿以锦地纹相隔。画面装饰以绿色釉彩为主,描绘笔法粗犷中微见细腻。人物形象刻画逼真,山石轮廓描绘粗犷。

五彩瓷器是釉上彩中主要品种之一,俗称“古彩”,也称“硬彩”。五彩施彩方法仅一种以勾线后平涂填色,它创烧于元代晚期江西景德镇窑。康熙五彩瓷器是五彩瓷器烧制以来进入最顶峰时期,这时的五彩器色彩华丽,笔线豪劲,绘技精巧,艺术造诣极高,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也用在釉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一般来说,五彩只有红、黄、翠、紫、绿这五种颜色,用色虽不多,但是古代陶瓷艺人们却能巧妙地运用发色效果,尤其是红、绿两色的搭配,构成对比强烈、鲜艳明快,古朴大方,协调统一的色彩特征。这时所表现出的花鸟、高士名姬,鱼藻草虫,虽是恬简略貌,红绿相间,却也赏心悦目,意气飞扬,这在当时用单色釉陶瓷装饰的人们来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装饰方法,不啻于一种清新的色彩视觉,一种可品可读的图画形象地展示出来。

五件一套的大型组合陈设花瓶是专门为欧洲的宫廷豪宅设计的,从18世纪初起,就成为最时髦的西洋客厅摆设,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此套组合陈设花瓶有史可考的前主人是美国罗得岛上的名门凡阿伦家族,祖上曾当过南北战争时的将军。19世纪中叶以后,凡阿伦家族在罗得岛上的新港造了一幢英式豪宅,又从欧洲古堡里搬来大量古董,此套花瓶估计就是那时搬来的。

鉴别康熙五彩六要点


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5种(种类可多可少,但红彩不可少)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

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种是纯粹的釉上五彩。

青花五彩和斗彩又有区别,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勾线,用釉上彩填色;青花五彩则指釉下青花部分被当作蓝彩使用,与釉上彩构成画面。五彩瓷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逐渐为粉彩所代替,直至光绪才有仿康熙五彩出现。康熙五彩烧彩的温度为800度左右,比粉彩要高,故有“硬彩”之称;又因其多作为仿古器,故又称为“古彩”。

康熙五彩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用釉上低温蓝彩和黑彩。蓝彩艳丽醒目,多绘山石,使徒壁生辉,用于替代明代的青花色调而制成纯粹的釉上五彩,色彩鲜艳夺目。黑彩色黑如漆,漆黑光亮,浓重沉着,多用于勾勒轮廓和点染局部,使之收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大大丰富了五彩瓷的表现手法,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康熙五彩为一代名作,从清嘉庆至民国多有仿品上市,鉴别真伪应掌握以下主要特征:

(1)康熙盘、碗、瓶、罐类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2)除少数官窑器的圈足圆浑润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而且有斑块残缺的现象。(3)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4)由于人物模仿陈老莲画法,山水多仿王恽等,其绘画风格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否则为后仿。(5)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6)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是康熙中、后期产品。我收藏的这件康熙五彩罐就具有以上真品特征。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康熙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所绘内容寓意吉祥。

清康熙时的五彩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其中釉上五彩最能显示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清宫所藏康熙五彩器是官窑或“官搭民烧”的上等品。这时期的五彩器造型以古朴、凝重、挺劲见长。五彩器的款识式样颇多,除本朝款,还有仿前朝款、堂名款等。仿前朝款以仿“大明成化年制”居多。

五彩清瓷话水浒


明代作家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人民喜爱。我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看的这部小说,那时候对梁山上的好汉们充满崇拜,至今仍然对书中情节印象深刻。近日看到一件以水浒人物故事为主题纹饰的清代瓷罐,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水浒情结。

这件清五彩水浒人物故事罐,高16厘米、口径26厘米,无盖,口沿外撇,溜肩,鼓腹下收,圈足。从肩部到底部,周身遍绘山峰、岩石、松柏及水浒人物图案。作品选取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梁山好汉,或身披铠甲,或日常便服,或官服加身。只见在山崖之畔,松柏之下,宋江身穿大红的朝廷文官服饰,头戴官帽,面容温和慈祥,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态,显然此时已经接受朝廷招安。左边的是军师智多星吴用,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正侧身而视,一身平民便装,灰袍黄裙,便帽布鞋,与一身官服的宋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他的旁边是金枪手徐宁和花和尚鲁智深,一上一下,胖瘦分明。鲁智深浓眉阔额,袒臂露胸,身形魁梧,不愧倒拔垂杨柳的英名。徐宁长袍红裤,须发飘拂,身手敏捷。与徐宁手执成名兵器钩镰枪不同的是,鲁智深并没有使用惯用的水磨禅杖,而是执棍挥舞,勇态毕显。此外,身为梁山马军五虎将之列的大刀关胜和双鞭呼延灼均是身穿铠甲,手执各自兵器青龙偃月刀和水墨八棱钢鞭。人物神态生动,动态逼真。

五彩瓷始兴于明宣德,在嘉靖、万历时期最负盛名,色彩以红、绿、黄、褐、紫及釉下青花为主,以图纹繁密、色调浓艳而闻名。这件器物色彩分明,山峰的青绿,显示出植被的青翠;人物服饰的迥异,又突出了人物身份的不同。与明代五彩不同的是,在五彩中加入了浓重沉着的墨彩,具有典型的清代风格。根据主题纹饰红彩、黄彩、绿彩的呈色和底部圈足的特征来看,这件五彩水浒人物故事罐应为清中期烧制。

此器敦厚饱满,胎质细腻纯洁,釉色浓艳凝厚,五彩缤纷,色调对比强烈,色泽光洁,青绿欲滴。纹饰布局繁密而不滞塞,依形而施,人物个性的刻画极其鲜明,宋江达到招安目的的志得意满,吴用的机警多智,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关胜、呼延灼等武将的英勇气概,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尤其是各依身份的服饰搭配,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画面构图独出心裁,最大的特点是人与景极不成比例,原本高大的山峰和松柏远远却小于人物形象,成了不折不扣衬托人物的衬景,这也是为了重点突出人物的主题,体现了画工的匠心独运。

五彩缤纷的定窑釉色


定窑白釉太出名了,而且北宋时期皇家钟情于单色釉瓷器,所以对于其它定窑颜色釉瓷器都不是很了解,其实定窑瓷器也是五颜六色的,除了白釉瓷器还有黑定、紫定、红定、绿定等釉色,怎么样打破了你对传统定窑瓷器的认知吧?

定窑五彩缤纷的釉色是怎么形成的?

定窑五彩缤纷的釉色是怎么形成的?定窑不同釉色的工艺配方,圴以定窑遗址附近的矿物原料配比而成,完全不用化学色料,温度在1280℃左右时,黑釉如点漆,沉着稳重,光泽厚实,釉面呈橘皮状,即黑定。温度在1290℃左右时,釉由黑色趋向紫色,俗称酱釉,即紫定。温度在1300℃时,釉面由紫色变红褐色或红色,即红定。色定的工艺配方不含任何低毒及有害成分,并具有抗冷爆、酸、碱腐蚀等优点。色釉于形制中往往是边口处薄,下部近底足处厚,自然形成一厚圈状,甚或有露珠状垂釉。

宋代苏东坡诗称“定州花瓷琢红玉”即为对黑定、红定名贵之赞誉。

黑定最早见载于明曹昭《格古要论》“有黑定,色黑如漆”。从定窑传世品及出土器物和遗址挖掘的标本来看,黑定胎与白定一样,为坚细白胎,《文房清玩》有载,定窑器“其色白,间有黑、紫,然俱白骨质胎”。

定窑瓷器釉色特点

通过以上对定窑颜色釉瓷器的描述,总结了定窑色釉瓷器的一些特点

1.定窑颜色釉瓷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纯天然的瓷土里的矿物质;

2.定窑颜色釉不是靠染色剂显示釉色的,而是靠温度掌控的;

3.定窑黑紫褐红釉瓷器瓷胎跟白釉瓷器一样都是白胎的;

4.定窑瓷器颜色釉色瓷器里还有鹧鸪斑、兔毫釉色的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