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 导航 >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地开光花鸟图蟠耳瓶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地开光花鸟图蟠耳瓶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雍正御制款瓷器鉴别 珐琅彩瓷器鉴别

2020-04-21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20种高仿品中,有6件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彩瓷器。这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地开光花鸟图蟠耳瓶就是此次高仿国宝级文物之一。此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胫收敛,圈足。肩部两侧各置一蟠耳,内施白釉。金彩口,颈部饰变形团寿纹。以各色彩料绘以缠枝花卉,两面开光绘花鸟图,足外墙饰一周连续回纹。足内松石绿釉地红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瓶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她的雍容华贵与典雅,无与伦比。

珐琅彩被世人誉为“彩瓷皇后”,是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创烧,并在皇帝亲自指导下发展起来,这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她一经问世就享受着宫廷画师出具样稿,由景德镇官窑瓷厂烧制上好素胎,然后送往京城皇宫内“造办处”选胎,再经“如意馆”画师绘画填彩,最后入宫内彩炉烘烧等一系列殊荣,在清宫独领风骚近百年。

珐琅彩艺术发展到乾隆朝,就进入了极盛阶段。后人评乾隆珐琅彩瓷有四绝:“质地之白白如雪,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欲飞,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珠,鲜艳纤细,蝶有绒毛,且颈颈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有蝇头,四绝也。”乾隆珐琅彩之所以取得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宫廷画师精湛的技艺是其根本原因之一。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清乾隆珐琅彩芍药稚鸡图玉壶春瓶


珐珐琅彩瓷,始烧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之时,多由宫廷如意馆画师所绘,秀美之极,也称“古月轩”瓷,是皇室用器。乾隆皇帝也曾说过:“庶民弗得一窥也”,并不准赏赐王公大臣,因而极为稀少,珍贵异常,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此瓶则将两者完美的融入一体,集中体现了玉壶春瓶的挺秀雅致,端庄唯美,与珐琅彩瓷的绘画精华,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整器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瓶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釉面莹润如玉,颈部蓝料绘蕉叶纹,腹部绘制雏鸡、芍药等。在这件小瓶上,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

两只雌雄雉鸡栖身于山石上,彼此相偎,作态亲昵,周围衬以芍药花及秋季花草。留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引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铺”、朱文“霞映”二方印。瓶底白釉楷书“乾隆年制”四字双框蓝料款。

此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开的画卷,称之国宝名副其实,天津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同款之器乃国家级文物。

目前所知的相似珐琅彩瓷瓶存世仅有五只,除了在天津博物馆这只,瑞士和英国两个私人藏家手中的两只已有破损,另有一只于2005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高仅为十几厘米的乾隆珐琅瓷瓶以1.15亿港元成交。

民间仅存国廷文物公司所藏珐琅彩芍药稚鸡图玉壶春瓶,且完好无缺,光彩照人,亦可见此件孤品之珍罕。

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莲纹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


自清一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后一座高峰,满清帝王虽起于关外,定鼎中原后亦尊奉孔孟之道,沿袭汉家文脉,逐渐接受了汉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起居用度也无不打上汉文化的烙印。

就御用瓷器而言,自雍正帝起,便极力追求诗、书、画、印齐全的风格,完美契合了诗情画意的文人精神。于是,这类作品便不止是精致的工艺品,而且是卓绝的艺术品,达到了制瓷史乃至艺术史的顶峰。这件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莲纹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便是这类艺术品的绝佳代表。

此瓶糅合了大清盛世最高超的艺术殿堂——御窑厂的制瓷圣手、宫廷画院的杰出代表、国内顶级的青料粉彩,而最令其身价倍增的则是清高宗亲作的两首御制诗——咏梅诗、咏菊诗。

幽谷香凝冰玉腮,寻芳纔见一枝开。

雪过野径行行远,春到山村得得来。

最爱轻盈含数点,莫愁狼藉落成堆。

明窗雅助新诗兴,坐上曾延萼绿陪。

霜华点染素花寒,枫叶纷披柳叶残。

篱下爱看白玉盏,枝头忽作紫金盘。

晚芳摇落香犹在,冷艳依迟秀转攥。

我是诗人亦花史,一番吟赏一番看。

梅花和菊花都是雍正、乾隆这对父子帝王的钟爱之物,在两朝的瓷胎画珐琅器上曾大量采用。晚年的乾隆皇帝深深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中,在志得意满之余,他便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平生所追求的艺术享受中,这些帝王喜爱的诗作与景物,便自然出现在帝王晨星把玩的风雅之物上。

本瓶辅纹饰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交相绘制而成,口沿、肩部及足胫分别以粉彩描绘如意云头、回纹及蕉叶,将整个瓶身分为颈部及腹部两部分,分别绘制缠枝花卉图案,但纹饰主题不尽相同,颈部以粉色双犄牡丹花为主体,花朵、枝叶间穿插蝙蝠、万字结与红色柿果,其中柿果意在与瓶耳相互呼应。

腹部四开光周围则绘制明清御窑瓷器上最为经典的缠枝莲花图案,其间缀有宝罄,与颈部所绘蝙蝠、万字结共同组成“福庆连绵”的美好寓意。整器纹饰绘画笔法工整细腻,用色种类丰富、色泽艳丽,而最为点睛之处在于其部分枝叶以青花绘制而成,发色淡雅,避免了因布局紧凑而产生的繁复之感,从而使整个图案在不失富丽堂皇的同时还透着一股清柔之气。

乾隆 青花粉彩缠枝莲纹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 尺寸:

口径:9cm

高:35.6cm

足径:10.9cm

康熙御制珐琅彩莲花图碗之谜


以下这篇文字缘起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的一则消息“本季春拍包括三场重要专拍,其中上海古玩收藏家张永珍博士珍藏的康熙御制珐琅彩莲花图碗以7400万港元成交。

这件瓷碗原为知名鉴藏家及古董商张宗宪旧藏,1983年购于香港苏富比十周年拍卖,时以52.8万港元成交;其后在1999年释出市场,以1200万港元由张氏胞妹、收藏家张永珍竞得。此番再度易手,香港“永宝斋”创办人翟建民成为新主。从递藏上讲也算是流传有序了。

介绍中说这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胎质洁白细腻,釉料纯净光亮,料彩明艳,色地凝沉;器身遍绘瑞莲佳荷,花朵或含苞或绽放,莲叶见卷展见枯残,意雅趣真;底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蓝料楷书款,匠工精炼。

著名瓷器研究专家、前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管康蕊君认为,“瓷碗上的纹饰吸收了中国花卉写生精华,尽显文人画蕴,特别是并蒂莲花寓意帝王纪功颂德的祥瑞征兆,在不尚迷信的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实属少见。”

对此我存疑。在中国,并蒂莲花历来都是寓意象征世间爱情的。用并蒂莲花寓意帝王纪功颂德的祥瑞征兆一说多有牵强,而为帝王服务的承旨御用画匠连写字都通用馆阁体,在绘画上更不可能张扬自身个性尽显文人画蕴了。我以为以上分歧源自康蕊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体制的误读。

几乎同时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发烧友转发的图片,有一微博上名叫且品且读的同好评论:“仔细观赏了上海藏家张永珍送拍的‘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此碗直径约11厘米左右,圈足边沿切修规整,胎质细腻,胭脂地凝沉厚重,外壁满绘瑞莲佳荷,婀娜多姿,华彩缤纷。并蒂莲和卷荷画得甚为精彩!一问起拍估价超过7000万港元,不禁汗颜……”

看了之后多少有些疑惑,其一是上传图片中拍卖藏品的工艺和画法。其二是碗御制款识。最后是以7400万港元成交,与起拍价基本持平。而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一件瓷胎画珐琅山石锦鸡纹双耳瓶,成交价1.1548亿港元。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一件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拍出1.5123亿港元。

首先,为什么一只碗能卖如此高的价钱?这恐怕还要从世界工艺文化说起。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向世界贡献了三大举世公认的工艺精华:一是先秦青铜器。二是宋瓷,三是明清彩瓷。这中间2/3为瓷器。而中国号称瓷国向海外传递辐射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遗产,口说无凭,是靠一件件宋元明清的瓷器所承载的。

查阅文献,康熙一朝皇家所用器物均由武英殿造办处和养心殿造办处承担。而康熙晚年多病,对内延疏于管理,养心殿造办处的档案没有流传下来。这就为后来的研究者埋下了隐患, 为造伪者提供了机会。而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命养心殿造办处设档房管理各项文书档案,为后世提供了《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成为后人研究清内廷皇家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需要指出的是,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各大知名拍卖公司,大多中国瓷品拍品多以明清官窑为主。而这中间又有御窑、官窑之分。 顾名思义,御窑一定是供皇家专用,而官窑则兼顾了王公大臣。这中间的工艺差别可视作等同于封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伦理等级观念来看待。

康熙瓷胎画珐琅在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故宫前,一直是宫中秘玩,外人难得一见。只是到了1924年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之后,在当年所登记的《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康熙瓷胎画珐琅才首露真容。专家们才能首次接触实物,为以后民国高手仿制珐琅彩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康熙一朝的瓷胎画珐琅有两种说法。一是先挑选用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素胎,然后在内务府造办处给珐琅器作彩绘,采用铜胎上画珐琅彩方法绘制,观之与铜胎画珐琅器没有太大区别,在用料上彩料较厚,有凸起堆垛之感。画法上,不勾勒轮廓线,即采用五代时期没骨画法,这两点成为康熙珐琅彩两大特色。另有一部分素胎沿用了明永乐时期白胎。

另一种说法,当年同时在清宫造办处珐琅作,景德镇御器厂二地同时研制,但所攻重点不一,造办处珐琅作以仿铜胎画珐琅画面和技法为主,采用反瓷胎质(即内有釉外无釉胎质) 用底釉,面釉方法生产,由此诞生了康熙色地风格。景德镇御器厂则采用部分进囗画珐琅颜料,彩画花卉,因彩料研制不过关,造成有些颜色脱落,但最终改变了康熙五彩的旧面貌,以鲜艳明快的新风格,确立了瓷胎画珐琅新标准。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只是多了一处研制地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出现珐琅彩之前,我国传统釉上彩和釉下彩对花卉等题材的表现,多是用点、线和点线构成的面来体现。在釉上彩中多使用五彩中透明颜料罩在点线构成的花卉图案上。花朵的色泽、质感、明艳等细微的层次变化则体现不出来。

珐琅彩出现后,则情况发生了质的改观,珐琅中乳浊不透明特性颜料的遮盖,可使颜料一层层铺上去并在每层之上加以不同颜料,不同色泽的重叠、渲染,在窑内高温烧制后,不同颜色相互融融,结晶而玻化……冷却后变成一层坚硬的玻璃物质。由于珐琅彩的研制成功,令我们在康熙瓷胎画珐琅上看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着色花卉。

而这只香港苏富比所拍的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所用绘制工艺是用线描双勾,然后再填色的方法制作而成,缺少康熙一朝的时代特征,在器物上画荷叶及莲花时色釉平涂且釉层浅薄,只是莲瓣尖部用复笔重描的方式加深而已,缺少色釉渐变的融合美感。

而圈足部蓝料方框双圈款从图片上看比例过大,有点像当下街上跑的奔驰、奥迪轿车,大大的车标立在车头生怕别人看不见,似乎是想以大而名,来满足车主心理需求。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构成康熙御制珐琅彩莲花图碗之谜。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如意耳撇口瓶


乾隆尚如意,珍其祥瑞,在位时以不同材质制成的如意数以千计。本器以如意作耳,取其吉祥顺心之兆。如意和八吉祥原为佛教象征,至乾隆时,宗教意味已失,纯为祥瑞图案,甚或与道教纹样混淆。整器造型精巧别致,气质雍容,釉色莹润,纹饰精美,图案生动明快,尽展乾隆时期瓷器繁缛奢华的艺术风格特征。

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撇口瓶等甚为流行。

这些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志制品中的杰出代表,同时,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成为可能,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色泽,石,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

此时期的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如此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如意耳撇口瓶以黄釉为基调,瓶身环饰各式花卉,腹部两面开光绘花鸟纹图案。金线描边,敷彩鲜艳,花地分明,均匀不紊,更显雅致独特。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如意耳撇口瓶 尺寸:

口径:10.7cm

高:38 cm

足径:15.3 cm

乾隆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

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

宋代北方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普遍烧造制作,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瓷等,而且各具特色。玉壶春瓶,自元代以后多配有盖,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种。因烧造的年代不同造型有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

此瓶巧作纤颈撇口,垂肩丰腹,下承矮足。双曲优雅流丽,姿态婀娜,却又比例恰宜,不失端庄。通体蓝釉,满布缠枝宝相花,颈部绘葡萄蕉叶纹,腹部开光绘花鸟。此器底部沉厚,体型硕大,有一番额外稳重之味道。

乾隆 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尺寸:

口径:10.4cm

高:31.8cm

足径:13.7cm

乾隆粉彩开光婴戏图兽耳尊


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官窑生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造型精美,色彩缤纷,图案丰富,工艺繁缛,不惜工本,令人叹为观止。本器在这几方面都足以代表乾隆瓷器的特色。它造型端庄规整,而装饰细节匠心独具。

在此时期造办处这种专门的机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四年,陆续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工匠不计其数,可谓以乾隆一己之欲网罗天下之英才。

此尊器型硕大,绘画线条流畅细腻,颜色搭配鲜艳。颈部出两瑞兽为耳,纹饰饱满华丽,色彩鲜明亮丽,制作工艺精湛。螭龙铺首,腹部开光,底及内壁施绿松釉,底款双框双行楷书“乾隆年制”蓝料款。

开光处分绘孩童燃爆竹、观鹌鹑、挂灯笼及持戟悬磬图景,热烈喜庆气氛一览无余。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八年,上谕唐英,瓷器图案需与节日民俗关联,如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中秋节用丹桂飘香等。本件器物亦有可能于某佳节为宫廷特别烧制。

本器绘画多了树石草地庭院等背景,更为写实,儿童三五成群,稚态可亲,更富天真烂漫嬉戏热闹之趣,佳节喜庆之感染力尤强;彩瓷上的婴戏图底本或出自当时供奉内廷之宫廷画家金廷标之手。

细观本品,装饰繁简得宜,收放有节,布局简洁明晰,寓意吉庆温馨,堪可体现十全老人乾隆帝之盛世情怀与完美瓷艺,诚为清代御瓷之精绝妙品。

乾隆 粉彩开光婴戏图兽耳尊 尺寸:

口径:13.9cm

高:35.7cm

足径:15.7cm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六方瓶


乾隆帝对艺术的品鉴与创新,乃是基于对文化艺术的深切爱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对艺术活动与文化事业的投入,以及游历怡情乐志,并付之于艺术创作的诸多轨迹。

身为一国之君,乾隆的生活几乎等同于政治,然而在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文人世界的憧憬。盘山的静寄山庄是他所向往的恬静居所,他幻想过取代古画中的人物。

或者化身文人雅士,游弋于理想的山水之中,或化身普贤,浸润于宗教空无的境界中,透过种种乾隆御制器物,可以窥见乾隆帝个人深层而多面的人生哲学。

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于明中晚期开始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此瓶乃乾隆年间的创新之作,缤纷繁缛的纹饰,使人眼花缭乱标新立异,造型沉稳又不失韵味。

通体由五彩斑斓的精美纹饰所覆盖,除瓶腹开光处以外,整瓶均不漏地。细腻独特的纹饰也极为罕见,可以说御窑厂的工匠将此瓶的粉彩工艺运用到了极致,让人眼前一亮之感。

此器成型工艺复杂,烧制难度颇大。开光处留白可见胎质洁白细腻如玉,与整器的纹饰相比有强烈的视觉差,更加体现了开光处精美的花鸟绘画,彰显了皇家气派与风范。

此瓶乃御窑厂的陶工与宫廷画师的完美合作,反映出乾隆官瓷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纹饰设计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堪为乾隆皇帝思想开明,能够及时吸收新鲜事物的很好例证。

清代乾隆雕瓷开光粉彩描金走兽图兽耳盘口瓶


“雕瓷”顾名思议就是以陶瓷素坯造型为基础,在其上用雕刻、模印等技术手段来表现装饰题材的一种传统的制瓷工艺。此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年间。通过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作品显得生动异常增光添彩,纹饰也更富有立体感。

雕瓷开光粉彩描金走兽图兽耳盘口瓶,施以繁密高超的雕瓷工艺,饰以鎏金作为装饰。两者巧妙结合,各臻其妙,绘制精湛,纹饰布局有致,色彩艳丽,协调的色彩与精细的雕工浑然一体,充分表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传世品甚为稀少。

本品通体施高浮雕装饰彰显富丽堂皇的风范,此种工艺要求极高。在进行雕刻的过程中,瓷胎太湿不易成型,太干不易雕刻,时间要求极其苛刻。只有手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工匠才能熟练的进行操作,呈现给世人稀世之作。

此瓶形制端庄雅致,颈部两侧雕镀金双兽耳衔圆环,兽首鬃毛纤细若发,眼鼻双耳无一不精。其下以绿釉为地,除腹部开光外均绘卷草花卉纹,纹饰花头饱满,花瓣肥厚,吉祥喜庆。底座通周绘变形如意纹及回字纹。

瓶颈及瓶腹开光处绘走兽图案,画面构图严谨,动静相衬。颈部以蕉叶纹为点缀,白釉上绘松枝松鼠,松鼠眼光灵巧,栩栩如生;腹部四开光绘走兽,山涧中站卧双鹿气韵生动,运笔苍劲;两只黑白二色山羊在草间觅食,憨态可掬,线条流畅,毛发毕现;骏马笔致劲健,肤色淳厚;双犬形象准确且忠贞不二,形象生动逼真。

绿釉晶莹润泽,釉色艳丽,玻璃质感极强,为乾隆后各朝所不多见。瓶腹上部矾红塑雕大吉篆体,寓旨“福禄天喜”、“福禄大吉”,展现宫廷之气息。周边又塑有五只瑞兽,象征“五福临门”。其底施松绿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蓝料款。

纵观整器宝光内蕴,造型之华美令人赞叹。而雕工极其精湛,纹饰繁缛且包浆自然,图案极富喜庆吉祥之寓意,实乃乾隆官窑瓷可遇不可求的精品之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地开光花鸟图蟠耳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地开光花鸟图蟠耳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