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德国巴伐利亚路易波特王子低调访问景德镇

德国巴伐利亚路易波特王子低调访问景德镇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8

景德镇古代瓷器。

1月20日上午,德国巴伐利亚路易波特王子一行9人低调抵达景德镇,开始进行为期2天的与瓷器有关的访问。

路易波特王子是新一任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皇族的新任大公(国王),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东南部,是德国面积最大的联邦州,

州府位于慕尼黑,皇室不仅拥有众多古董、珠宝、绘画、藏书,还在德国各大汽车公司和知名酒店等奢侈品牌拥有股份,每年用于慈善事业的金额就高达数亿欧元。

路易波特王子也是一位瓷器的狂热爱好者,在他最富盛名的宫殿宁芬堡里,陈列着三百余件来自中国景德镇的精美瓷器,这些都是中国的皇帝们赠送给其祖先的礼物。400年前,这个欧洲最古老、最纯正的贵族还在景德镇定做了代表家族图腾的家徽。宁芬堡里还保留着两座中国的古柴窑,据称是慈禧太后派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们到那里专门建造的。

基于上述原因,路易波特王子一行来到了景德镇,目的是为了寻找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探寻那些精美绝伦的瓷器出自哪些神秘工匠之手。

当天,路易波特王子一行参观了学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古窑民俗博览区和十大瓷厂博物馆,并与景德镇的陶艺家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交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景德镇老鸦滩 :有些低调的主角


如果将城市比作小说,其中总有一些地方犹如重要的章节段落,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精彩与迷人。但这些地方,也有高调与低调之分,高调者,诸如地标建筑、千年古迹,时常出现在各种宣传册上,让人慕名而来;而低调者,则又是默默无闻,即使是为这个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不熟悉的人,寻找至此,也要花上一番功夫。

对于景德镇而言,老鸦滩便是后者。

从小村庄到瓷板集散地

在外人看来,“老鸦滩”是个颇有个性的名字,若是带着寻找鸦雀群飞,河滩绿地的想法来到这里,又会有些失望。一条并不宽敞,但颇有特色的街道算是这里的主干道,两旁民房林立,瓷板行,画室遍布其中,墙上贴着的小广告,也多是“提供各种瓷板”及“招聘青花画工”等与陶瓷相关的内容。

这条街道就是老鸦滩路,在地图上,被一条简单曲折的白线取代,但现实远比地图丰富,道路两旁,又延伸出宽宽窄窄的巷子,就像叶子的茎脉一样,覆盖着这个区域,顺着这茎脉,你便能读懂景德镇瓷板行业崛起的历程。

“早年这里确实和名字中说的一样,南河边有一大片浅滩洲地,许多鸟类聚在那里。”说这话的是王善玲,她今年五十多岁,在老鸦滩周边长大。似乎是看出了记者心中的疑惑,她又用手指了指周围,“原先这些地方都是菜地。”而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已都是望不到边的房子。

城市的发展改变了老鸦滩的模样,也转变了它的角色。如今的老鸦滩,以瓷板集散地的身份居于瓷都景德镇城南。而关于这里瓷板行业的崛起,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早年一位刘姓都昌人在此做瓷板生意,口碑不错,随着后来的传帮带,这里的瓷板行业逐渐壮大。

关于这个说法,在此开瓷板行十余年的刘松林不置可否,他早在1989年就来到景德镇,学徒做瓷板。在刘松林的记忆中,那时老鸦滩并没有瓷板行,只是顺着这条路往里走,有一个私人承包的圆窑包。刘松林做好瓷板坯,便送到那里去烧。或许是时间过去太久,对于其中许多细节,刘松林已有些模糊,他只记得那时道路两旁还都是菜地。至于那个窑房的全名,刘松林皱着眉头,苦苦思索一番,无奈地说道:“我只记得名字中有个‘金’字。”

推动景德镇瓷板产业发展

若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20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老鸦滩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跃成为瓷都瓷板集散地,确实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刘松林20多年的瓷板从业生涯,恰恰见证了老鸦滩的崛起。1989年只有一座圆窑包,此后陆续有瓷板行在此落地。2002年,刘松林花去自己多年积蓄,在老鸦滩租下一间民房,买来设备,开起了自己的瓷板行。那时整个老鸦滩,有瓷板行20余家。而如今,刘松林粗略估计,不下七十家。他大致将这些作坊按所有者家乡分类,“其中都昌人开的有50多家,其余的就是本地人与其他外地人。”刘松林的瓷板行有一座梭式窑,除去自己和爱人,他还请了一位工人。瓷板行地方不大,只有民房三间,但却“五脏俱全”,能负责瓷板制作的整道工序不说,还有一间小房间,是为他人绘瓷准备的。有些艺术家在这里买瓷板,在这里画,还在这里烧。刘松林说:“有时把别人作品烧坏了,就一分钱都不收。”这样的瓷板行在老鸦滩也很有代表性,谈不上最大,也不是最小,算是“标配”了。

街道虽窄,但老鸦滩人流不小,总是一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景象。无论是来这里,还是居住在此的人,多与瓷板有关。成为景德镇瓷板行业的名片之后,来这里买瓷板的人很多,这其中有人来“进货”,也有许多艺术家为了创作专程来挑选。“为什么都来这里买瓷板?”青年陶艺家程晓说:“板子质量好,样式多,老板服务好。”这个回答很简单,却是许多顾客心中老鸦滩的形象。

景德镇坊间一直有这样一条传闻,说是香港回归的时候,相关部门想要让陶艺家创作一块大型瓷板,为祖国献礼。最终陶艺家选好了,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大瓷板,最终不得不将就着用相对偏小的瓷板。

如今在老鸦滩,2米乘1米的瓷板已是随处可见,而比此更大的也不新鲜。可是在1997年,老鸦滩的瓷板行业算是刚起步,据一些瓷板行老板回忆,当时烧瓷板是采用立烧的方式,两块瓷板靠在一起烧,烧成后出窑,轻轻敲开。这样的技术对瓷板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多是烧0.45米乘0.8米的小瓷板。而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窑炉的加大和平烧方式的运用,烧大型瓷板的技术才日趋成熟。

20年间,老鸦滩完成了自己的崛起,也推动了景德镇瓷板工艺的突飞猛进。

外来艺术家“登陆”老鸦滩

古话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老鸦滩,这话应该改成“做得好瓷板,引得画家来”。

瓷板行业的不断壮大,也为老鸦滩带来了许多改变,比如一些瓷板装框行,陶瓷包装行相继涌现。如果说这些行业的完善,都还仅仅停留在瓷板生产包装工艺层面的话,那么众多艺术家工作室的落地,则为老鸦滩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胡书庆来自江苏,他的工作室就在老鸦滩路路口不远处,一间并不大的房间,墙壁上摆满了创作完成的瓷板画——都是他擅长的山水。

一张有些简陋的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式釉料和画笔,胡书庆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他来到景德镇也有些年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间不大的工作室里度过。

“09年时候,我在这里弄了个画室,当时这里的画室并不多,我算是比较早的了。”回想起当初,胡书庆有些感慨,说这话时,他并未停下手中的画笔,仿佛顺着笔尖的游走,记忆才会愈发清晰。“现在你看到的这些工作室,都是后来才有的,这里多是外地的艺术家,其中又数山东人多些。”外来艺术家,是个有些“新”的概念。但是这个群体,却一直存在于景德镇的历史中,且对陶艺的发展功不可没。如果以陶艺海洋比喻瓷都景德镇,那么如今老鸦滩则成为了外来艺术家“抢滩登陆”的重要地点。究其原因,则与老鸦滩瓷板业的飞速发展关系密切。胡书庆说在这里创作很便利,各种原料任你选购,烧成包装也并不费功夫,只需一门心思扑在画画上就好。

正因为此,随处可见的艺术工作室,成为了老鸦滩的新景观。这些工作室虽然看似简陋,面积不大,装修普通,但艺术气息丝毫不减,艺术家们专心致志,并不过多理会来往人群,专注于手中画笔,而各式各样艺术风格的作品扎堆出现,倒真有些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工作室随意点缀在街道两旁,本是独立存在,但又一道将老鸦滩装扮成“艺术街区”模样。这个随着瓷板行业逐渐壮大的“艺术街区”,也渐渐成为千年瓷都街景中的一抹新亮色。

麦森为何拒当“德国的景德镇”?


麦森是德国的一个小镇。300多年前,这个镇就开始学习、借鉴中国的制瓷艺术,仿制。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在考察麦森时,有人当场赞誉麦森是“德国的景德镇”。没想到当地人并不领情,连声说:“No,No”,“我们就是麦森,德国的小镇麦森”。

众所周知,景德镇被誉为“世界陶瓷的圣地”。做瓷器的,被人比作“某某的景德镇”,那还不得偷着乐呀。麦森人为什么说“No”?实际上,不仅口头上拒当“德国的景德镇”,麦森人也从当初仿制景瓷开始,不断发展、创新陶瓷技艺,并将陶瓷种类拓展到23万之多。今天,小镇麦森已扬名海内外,麦森陶瓷畅销世界各地,被誉为“瓷中白金”。

原来如此,哪怕中国陶瓷技艺让人仰之弥高,麦森人也决不总是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拒当“德国的景德镇”,是要做“世界的麦森”。看来,我们要好好学习麦森人的精神和志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别人先进的东西十分必要,也是非常明智的。闭关自守、“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要不得。但任何学习、借鉴都不等于一味地模仿、甚至复制。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能丧失自我,尤其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立足自我改进创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你自己,充分挖掘你的特色,才是你最大的成就,才能增加制胜的砝码。就像麦森人,不论怎样学习景瓷,做的却始终是麦森陶瓷,而没有变成景瓷的“海外加工厂”。

麦森人给我们的更为重要的启示是:永远不要给自己设定不可超越的目标,甘当追随者。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成就当然离不开前人打下的扎实基础,但如果他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躲在巨人身后,笼罩在巨人的身影里,只能望其项背,不敢挑战权威,不敢超越前人,他还能“比别人看得更远”吗?如果麦森人从模仿景瓷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做最像景瓷的陶瓷”,不去改进陶瓷技艺、创新陶瓷种类,他们可能创立自己的品牌、享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乏挑战精神和创新勇气。就像两个徒弟学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永远是富于挑战精神和创新勇气者,他可能另立宗派,开一代先河,成为大师;而跟在师傅背后亦步亦趋者,最多是得到真传,永远不过是弟子罢了。

景德镇代表团访问意大利、匈牙利等著名产瓷区


应意大利法恩扎市市长、匈牙利佩奇市市长等邀请,2014年9月5日至13日,市长颜赣辉率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代表团赴意大利、匈牙利、波兰等地,对以上国家有关产瓷区城市进行了友好访问,出席了相关陶瓷专业文化经贸活动,考察了相关陶瓷企业、陶瓷博物馆及陶瓷艺术院校,就深化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加强双方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磋商,并向欧洲多个产瓷区大力推介了2014年瓷博会。陶瓷工业园区、陶瓷股份公司、浮梁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陪同访问考察。

在法恩扎市,颜赣辉等一行先后参加了在该市举行的意大利“阿古拉”活动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作了致辞,并参加了“阿古拉”活动的多个论坛,出席了在此举办的“欧洲产瓷区城市峰会”,并在会上发表了演讲,祝贺意大利“阿古拉”活动的顺利举办,简要介绍了景德镇制瓷发展与欧洲文化经贸交流的历史,大力推介了景德镇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峰会期间,颜赣辉还会见了意大利国家文化与事业部副部长斯特法妮娅·芭拉秋(StefaniaBarracciu)女士,她对颜赣辉等一行的到访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景德镇市政府代表团能出席意大利“阿古拉”活动表示十分感谢。

颜赣辉等一行在出席意大利“阿古拉”活动期间,还专程看望了在该市参展的企业,高度肯定他们积极向外推介景德镇及产品的做法,勉励他们要大胆走出国门,在友好诚信的基础上,大力拓宽精品销售渠道,加大陶瓷产品出口。

在意大利法恩扎市和匈牙利的佩奇市,颜赣辉分别与两市市长乔凡尼·马尔佩奇(GiranniMalpezzi)和帕瓦·若尔特(ZsoltPava)举行了正式会谈。会谈中,颜赣辉分别向他们转达了市委书记刘昌林对他们的问候,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落实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西欧几国之后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加强两市文化发展等,重点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推进文化精品互展。在已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文化与艺术精品的交流互展活动。二是推进制瓷专家互访。由双方政府主导,促进两地艺术家、学者和陶瓷界名人积极开展互访活动,加强当代陶瓷艺术与技术的交流合作。三是推进青年学生互派。在平等、互利、平衡的基础上,从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生、研究生,双方向对方分别派出一定数量的青年学生留学,互相提供便利,互相承认学历。四是推进经贸合作互动。一方面要加强重大展会的参与度,今后在欧洲举行的重要陶瓷展会,景德镇市都将尽力组织陶瓷企业参展,也欢迎欧州各产瓷区积极到景德镇及中国其他产瓷区参加相关展销活动;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参展经验的基础,由双方政府共同谋划,建设在对方设置常驻产品展示展销形象店的相关机制。五是推进各项交流活动互联。由双方分别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负责具体事务的对接研商事宜,把各项交流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文化交流的质量,推进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法恩扎市市长和佩奇市市长都非常赞同颜赣辉的建议,并当即指定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并明确表示要认真思考和积极落实颜赣辉极有价值的几点建议。

在考察意大利法恩扎市吉佳奇(GIGACER)陶瓷公司时,颜赣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该公司完整的全自动化建筑陶瓷生产线,并要求随行考察的相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并努力借鉴该公司先进经验和生产技术,在今后招商引企工作中,要严格把关,切实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努力提升我市陶瓷产业层次与品位。

在匈牙利佩奇大学艺术学院和佩奇市乔尔纳伊瓷厂股份公司,颜赣辉看望了该校有名的陶瓷领域专家教授吉尔吉·福斯(FuszGyorgy)和娜吉·玛尔塔等,参观了陶瓷专业学生生产车间,并与之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重点就如何进一步开展陶瓷专业“体验式”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颜赣辉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乔尔纳伊公司的生产车间、设计车间、产品陈列室及珍品博物馆。在考察佩奇市工业园区时,颜赣辉详细听取了工业园区负责人波利亚·安特尔(AntalPolya)关于建设园区管理体制、产业发展方向及招商重点领域、区域对象等有关问题的情况介绍,与他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交流探讨,并当即要求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大胆解放思想,鼓励和带动景德镇相关陶瓷企业勇敢走出国门,把企业直接建到国外工业园区,直接强化“景德镇”品牌的推介和市场的开拓,以应对当前国际市场上反倾销、配额限制等多种不利因素,加大国际市场占有度。

在意大利法恩扎市,颜赣辉还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阿古拉”活动的法国、德国、土耳其、瑞典、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产瓷区城市的代表和企业家。在波兰华沙,颜赣辉亲切会见了我市焦化集团欧洲的合作伙伴——麦克洛(MAKRO)化学公司的总裁伊戈尔·勒文博格(LgorLewenberg),并举行了正式会谈,他希望合作双方要坚持互利互信,拓宽合作领域,并热情邀请伊戈尔总裁要多到景德镇参观考察,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

在出访期间,颜赣辉还重点考察了这些城市所属小城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景德镇代表团访问欧洲陶瓷产区 推介瓷博会


应法国利摩日市长、荷兰代尔夫特市长和意大利法恩扎市长邀请,3月6日至17日,市长刘昌林率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代表团赴法国、荷兰和意大利,对以上三个著名产瓷区进行了友好访问,考察了相关陶瓷企业以及研发中心,就深化陶瓷文化、教育及博物馆藏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座谈磋商,并以此为契机,推介了2012瓷博会。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刘朝阳陪同考察。

在访问法国著名产瓷城市利摩日期间,刘昌林分别与利摩日市长阿兰·豪德先生和副市长伯纳德·瓦海伊先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高新科技发展园(ESTER)、博物馆和院校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传统制瓷工艺的保护传承等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共同签署了《景德镇市和利摩日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会见时,刘昌林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产业情况,推介了2012瓷博会,感谢利摩日市政府对瓷博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期待阿兰·豪德市长率团访景,组织利摩日陶瓷精品参加瓷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欧洲皇家陶瓷风范。同时也期待利摩日高新科技发展园(ESTER)和学院研究机构在陶瓷技术、文化领域内加强合作,特别是在东西方皇家用瓷生产的传统工艺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上,实现互补和共享,推动世界陶瓷发展。陶瓷商务信息网。阿兰·豪德市长对我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陶瓷产业创新、对外拓展宣传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以意向书的签署为契机,求同存异,加强两市交流,寻找合作机遇。同时也表示今年将继续组团参加瓷博会。

在荷兰著名产瓷城市代尔夫特市,代表团一行拜访了代尔夫特市长方盖克先生并进行了座谈。刘昌林就加强两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希望和建议:一是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双方可将各自陶瓷生产企业在对方城市建立办事处,加强经贸往来;二是加强文化和技术方面的交流。双方可派学者和专家互访,以研究院校和企业为平台,促进双方陶瓷发展;三是加强政府机构交流和互访。希望代尔夫特市政府官员访问景德镇,实地考察,加深了解;四是加强旅游方面的交流。。两市旅游资源丰富,应当通过陶瓷文化为媒,充分发挥双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共同探讨与推进两地之间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五是以瓷博会和博物馆为平台,加强陶瓷文化交流。两市可组织当地陶瓷精品互展,扩大各自陶瓷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方盖克市长十分赞同刘昌林市长的几点建议,当场指定专门官员负责开展两市以后的具体交往事宜。同时表示今年五月份将组织专业代表团访问景德镇市,就博物馆交流等事宜进行实地考察。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普林森霍夫博物馆、兰伯特·弥尔顿博物馆和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工厂。

在意大利著名产瓷城市法恩扎市,代表团拜会了法恩扎市市长乔凡尼·马尔佩奇先生并进行了会谈。就加强两地之间今后的合作交往,刘昌林提出,一是两市各派陶艺家进行短期互访,共同创作一些结合两市文化元素的陶艺品,展示于各自博物馆;二是组织景德镇陶艺家参加法恩扎市举办的两年一届的国际陶艺双年展“ArgillaItalia”;三是希望法恩扎市政府与意大利陶瓷城市协会能够组织陶瓷精品参加今年瓷博会。乔凡尼·马尔佩奇市长十分赞同刘昌林市长的几点建议,表示今年将精心组织法恩扎大型陶瓷企业参加瓷博会,同时邀请景德镇知名陶艺家在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举办个展。此外,他表示希望今年瓷博会期间在景德镇签署两市有关具体实施交流合作项目的协议,明年正式签署两市缔结友好城市协议。座谈,意大利陶瓷城市协会(AICC)会长斯特凡诺·科利纳在简要介绍了该协会的情况后表示今年十月份将组织意大利的产瓷城市参加瓷博会,向世界展示意大利彩陶风采。

此次出访三国虽然时间短、行程紧,但每到一处,代表团都积极与当地政府就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互利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友好磋商,宣传推介了2012瓷博会,促进了我市与欧洲产瓷区的沟通和联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世界华文传媒聚焦瓷都 百余媒体记者访问景德镇


今天,来自世界华文传媒的100多位媒体负责人、记者齐集瓷都景德镇,掀起了他们访问景德镇的序幕。他们先后参观了陶瓷历史博览区、中国城,欣赏了精美的瓷乐表演并对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这次来景德镇访问的华文媒体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华盛顿新闻美中晚报》、,加拿大《华侨时报》、澳大利亚《星岛日报》缅甸《缅甸华报》,香港《经济导报》,日本《中日新报》、法国《华报》、《华商报》,意大利《欧华时报》、奥地利《欧华侨报》、匈牙利《布达佩斯周报》,泰国《世界日报》、西班牙《今日西葡》,印尼《千岛日报》、《印度尼西亚日报》、乌克兰《乌克兰华商报》,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委内瑞拉《委华报》、阿根廷《新大陆周刊》、菲律宾《世界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社泰国分社等。

景德镇市市长虞国庆对世界华文传媒多年来对我市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海外华文传媒更加关注瓷都景德镇,通过对景德镇广泛的宣传和推进,进一步扩大瓷都的影响,促进瓷都的发展,巩固瓷都的地位。希望双方之间能够建立起更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创美好的明天。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是自宋室南迁以后,随着景德镇瓷业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陶瓷窑炉发展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明、清时期,景德镇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瓷区,而且产品质量之高,生产规模之大,制作之精,品种之多,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制作工艺过程中,窑炉结构和烧成技术是影响最大的关键技术。

景德镇窑的发展过程,很可能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先形成元末明初时期的葫芦形窑[44],然后逐渐形成小型蛋形窑[45],清末至今,随着瓷器产量的不断扩大,已由原来小型的蛋形窑改为至今仍继续采用的大型蛋形窑。柴窑的主要部位尺寸如图1所示。

表1 窑砖和泥浆的化学成分(m%)

名称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Na2O

窑砖

66.28

17.83

6.85

0.76

0.44

1.88

2.96

泥浆

68.33

22.03

3.87

0.97

0.78

1.40

2.64

蛋形窑的结构是窑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窄,全窑长18~20m,窑前高度约5.4m窑尾约2.3m,窑底倾斜度为3°,全窑容积约150~200m3。紧接窑尾末端设有一与窑长相等的烟囱,高约16~18m,窑墙和窑顶厚度约02.0~0.25m,窑身两侧用窑砖围砌成一护窑墙,与窑身之间留有0.2~0.3m空隙,作为空气隔热层,以减少窑内热的损失。窑的前部有一个窑门,高约3m,宽约0.6m,进门处有一火坑,在火坑上部与窑底水平高度处,全部用烧过的旧匣体和窑砖砌成火床(或炉栅),长约1.2m,宽约0.7~0.8m,炉条之空间设有用窑砖砌的骑子(即斜放窑砖)。高温烧成时,烧窑工常常将斜放的骑子用铁钩钩下,以增加窑内的空气量,提高烧成温度。装窑完毕后,即将窑门用窑砖封闭,上部留一0.3×0.4m的投柴孔,投柴孔上部用两只匣钵砌的窑眼,以作为观察前部火色、估计窑温之用。投柴孔下部留一发火孔(除渣孔),另在窑顶靠近烟囱前设有看火孔,以配合观察窑内的瓷器成熟程度。烟囱的断面似半截蛋形,全部由窑砖砌成,壁厚约0.10~0.12m,上口断面约2m2,烟囱断面高尖处一般都朝向窑身的方向,现就其热工技术特点简述如下:

(1)从我国陶瓷窑炉发展过程而论,景德镇的蛋形窑采用一般耐火度极低的粘土砖(耐火度1300℃)和砌窑灰缝泥浆作为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所使用的窑砖的化学成分和泥浆的化学成分列于表4-2。惊人的是未使用耐火度高的耐火砖和耐火材料。窑砖的物理性能如表2所列。

表2 窑砖的物理性能

耐压强度

105Pa

抗弯强度

105Pa

体积密度

(g/cm3)

空隙率

(%)

真密度

(g/cm3)

透气率

(kg·/cm2/mm)

111.5

23.3

1.95

27.09

2.65

0.021

(2)装窑容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烧成。根据实际记载,窑室面积约200m3,可装瓷器20t,匣体柱约40余柱,随着窑内前后温度的不同,约5排一种配方,全窑共装约24个坯釉配方产品。窑室前部装高温坯釉产品,即精细白瓷(1300℃);中间部位烧中温坯釉瓷器,那普通白瓷,温度为1250℃上下;窑的后部装低温坯釉粗瓷(或称灰可器),温度为1200℃上下。此外,在窑内还装有高、中、低温颜色釉,在烟囱底部装匣钵处温度为950~1000℃,常装低温釉瓷,如法华釉产品。窑内各部位装窑产品的利用率很高,如无高超和熟练的烧成技术是难以办到的。

(3)以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烧成周期快,产品质量高,是蛋形窑最大的特点。全窑烧成时间共20~24h,最高温度1300℃,窑前部的CO含量为5~8%,窑中部为4~6%,窑的后部为2~4%,最后部(在烟囱底部)为1~2%,说明在烧成过程中全窑处于弱还原焰与重还原焰变化之中。窑内压力的分布情况为,窑前部自窑成5m处至发(清)火孔的动压维持在1.33×102Pa左右,窑中部自窑底0.1m高至发(清)火孔3.95m处的动压维持在零压左右,窑的底部(约0.1m高)为0~(―4-6)× 133.2Pa。说明窑内大部分处在零压阶段,过量空气极少,这是景德镇陶工们为了用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制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泛青白瓷,经历了多少代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才达到了如此高度的筑窑和烧成技术水平。

景德镇蛋形窑的炉栅强度与倒焰窑、阶级窑相比[26]如表3所列。由表中数据表明,景德镇窑的炉栅强度最小,热效率最高,燃料消耗量也最低。景德镇窑烧成时间短,单位耗柴量低,加上在一窑内装入多种瓷器品种同时烧成,确实是代表我国古代瓷器烧成水平的一项伟大创举。

表3 炉栅强度表

窑 别

项 目

炉栅面积(m2)

窑室几何容积(m2)

倒焰窑

4~6

100~120

20~30

阶级窑

4~5.0

160~200

36~40

景德镇窑

0.90~0.95

180~200

190~200

我国陶瓷烧成技术和窑炉发展的过程相当长,随着地区和时代的变化,其改进也是多种多样的,简要的概括起来可以归纳成下述图表作为总结。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镇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据考古发现,景德镇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首届景德镇御窑陶瓷国际论坛在景德镇举行


10月21日下午,首届御窑陶瓷国际论坛在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圆形会议厅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包括御窑整体保护,文博学术研究,御窑工艺开发,御窑品牌运作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文斌,市政协副主席王祖庆、潘义忠,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市文博权威专家刘新园出席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我市文博界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史文斌讲话。

史文斌指出,景德镇御窑是皇冠上的明珠,在景德镇一千七百年的陶瓷制造生产历史进程中,御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严格的手工技术和周密细致的生产管理制度,不但烧造了美轮美奂的传世极品,更是对景德镇民间陶瓷的生产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他强调,市委、市政府对于我市陶瓷发展非常重视,提出陶瓷是景德镇的命脉,加强古陶瓷的研究与利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围绕御窑所进行的御窑整体保护,文博学术研究,御窑工艺开发,御窑品牌运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御窑陶瓷论坛是我市文博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市陶瓷发展的一件大事。

论坛上,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陶瓷考古专家、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发表了许多具有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专题对景德镇御窑进行研究、探讨景德镇御窑陶瓷文化精髓。通过研讨和交流,为御窑的开发利用出谋划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提升御窑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

主办方告诉记者,本次大会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将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集成册,编撰成书,并形成瓷博会固定的活动项目,为提升景德镇御窑的研究水平,扩大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发展贡献力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德国巴伐利亚路易波特王子低调访问景德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德国巴伐利亚路易波特王子低调访问景德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