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老艺人创作“保钓”瓷板画

景德镇老艺人创作“保钓”瓷板画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10

景德镇古代瓷器。

9月20日,记者途经老鸦滩的一家瓷板画作坊时,发现作坊内许多群众围着瓷板画议论着。记者上前了解到,他们围观的瓷板画是刚刚创作完成的一幅釉中彩瓷板画,这是一幅以钓鱼岛为主题的瓷板画,围观者对作者这种以瓷板画的形式来“保钓”的创作赞叹不已。

在这家瓷板画作坊里,记者见到了创作者正在为这幅瓷板画做最后的修饰,在蓝天下五架战斗机在向钓鱼岛方向飞去,在海面上三艘军舰向钓鱼岛驶去,最突出的是海、陆、空三军穿着整齐的军服,手拿战枪,共同保卫着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瓷板上写着“中国领土不容侵犯”。

据了解,该瓷板画的作者名叫杨文华,曾经在人民瓷厂青花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创作,退休后,出于对陶瓷、对艺术的爱好,从未放弃过陶瓷艺术创作,杨文华告诉记者,此次瓷板画以钓鱼岛为主题,长为1.25m,宽65cm,从构思到制作一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如今,此幅釉中彩瓷板画的初步创作已经完成,今日,这幅瓷板画将下炉烧制成瓷。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国典巨献旷世鸿篇 景德镇创作巨幅通景瓷板画


近日,由江西省文化厅主办,江西画院、景德镇市文化局承办的巨幅通景式屏风瓷板画——《西江揽胜图》在馆举行了开笔仪式。

江西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在新中国建设中,江西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改革开放后,江西人民发扬光荣传统、革命传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全国上下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我省六十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用国画艺术和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方式描绘巨型瓷板画卷,以此来表达我们对江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豪迈和喜悦之情。

景德镇作为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新平冶陶,始于汉世”,1700多年的制瓷史,创造出无数令世人惊叹的陶瓷精品,尤其以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著称于世。《西江揽胜图》的创意和制作,堪称规模空前,将成为国内同类艺术作品的一朵奇葩,对进一步提高我市的书画艺术和陶瓷技艺水平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提升景德镇的知名度。

通景屏风瓷板画《西江揽胜图》高260公分,全长42米,由60块高180公分、宽60公分的瓷板画构成,红木框架镶嵌,寓意新中国60华诞。瓷板画由江西省文化厅组织杨金星、方学晓、邹良材、瘳维章、孙宪、石大法、林峰、汤教勉、李焕荣、帅安等10位国画大师共同创作,王锡良、张松茂、周国桢、李菊生、熊钢如、熊汉中、姚永康、李林洪、范敏祺、杨曙华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参与绘制,创作、绘制阵容空前强大。

西江者,江西之谓也。通景屏风瓷板画《西江揽胜图》由南至北,全景展现了江西的壮丽风貌。梅关驿道、红都瑞金、章贡合流、井冈圣地、安源巷道、明月山、仙女湖胜境、新钢壮景、赣抚粮仓、洪都新貌,匡庐雄姿、鄱湖入江、瓷都倩影、三清秀色……秀丽山川、古迹名胜与开发区、电气铁路、高速公路、大型企业等赣鄱新景融为一图,交相辉映,蔚为奇观!瓷板画采用青绿山水为主要表现手法,融入写意山水、界画等多种技法,是国画艺术的大胆创新。

景德镇目前大粉彩瓷板画亮相


景德镇最大的瓷板画有多大?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最大的瓷板画又有多大?9月14日,记者在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的生产基地见到了一幅题为《一苑春花鸟相啼》的长4米、宽1.6米的巨幅瓷板画,这幅瓷板画所采用了粉彩作为主要装饰手法。众所周知,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以工艺难度大著称,工艺比较复杂。据了解,如此大的粉彩瓷板画的成功烧制,在业内尚属首次。

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院长王寿霖告诉记者,烧制一幅如此之大的粉彩瓷板画,最难的地方在于颜色容易出现偏差,瓷器大一分,颜色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一分。另外,粉彩瓷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二次烧成,多一次烧制工序,也就多一分风险。所以这件作品之所以能够问世难度很高。

记者注意到,这幅题为《一苑春花鸟相啼》的巨幅瓷板画通过对象征着爱情的鸳鸯,象征着白头偕老的白头,象征着情义的燕子,象征着长寿的寿带,象征着平安的鹌鹑以及象征着吉祥富贵的牡丹的表现,反映出吉祥美好的愿景。

王寿霖表示,近几年来,因为难度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品率较低的原因,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渐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从事粉彩瓷生产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少。这次之所以要烧制这一块前所未有的巨幅粉彩瓷板画,就是要在景德镇承担起发扬和振兴粉彩瓷在景德镇的地位,对于景德镇市粉彩陶瓷行业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5.08米巨幅瓷板画《国色天香》景德镇面世


由12位工艺美术师手工制作的特大瓷板画《国色天香》近日在千年瓷都景德镇揭开面纱。这块瓷板画长5.08米,高1米,画中绘满鲜艳夺目的牡丹花。

参加该画创作的江西省美术工艺大师王淑凝告诉记者,该画制作工艺复杂。首先采用景德镇“青花”颜料,在胚体上运用水墨写意手法绘制牡丹花的枝叶与石块,经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初烧,再在初烧后的瓷板画釉面上用“斗彩”工艺彩绘牡丹花朵,再经800摄氏度的中温复烧,这块瓷板画才算最终完成。

据中国陶瓷设计大师冯林华介绍,这块《国色天香》特大瓷板画由12位大师精心构思两个月,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该画面积超过5平方米,在十多年前,要制作如此巨大的瓷板画,景德镇的工艺美术师是不敢想像的。”

冯林华表示,这块瓷板画在材料的使用、颜色釉的装饰、绘画工艺水平等方面,展现出景德镇现代陶瓷工艺的高水平。瓷板画以国花牡丹为题材,象征国家繁荣昌盛。

据悉,《国色天香》巨幅瓷板画近期将冲击世界吉尼斯纪录。资料显示,此前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瓷板画为2009年景德镇市创作的两块《盛世永芳》巨型瓷板画,该画单幅画面长3.68米,高1.58米,创当时瓷板画世界之最。

景德镇老瓷厂记忆:厂


上一辈的老瓷都人,谈起厂(以下简称景陶),都会清晰地记得景陶门前的运煤专用小铁路,每当满载着煤炭的小火车轰隆驶过,那之后的兴奋之情;还有景陶办公大楼的门楼,那是当时全市所有工业企业中最独特、最宏伟、最气派的一栋门楼,让不少瓷都人记忆犹新。

近日,记者来到景陶,那昔日象征着景陶曾经辉煌的大门,如今已经锈迹斑斑;曾经热闹非凡的厂房,已经空无一人……

建厂初期披荆斩棘

1958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景陶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天瓷器十二瓷厂、十五瓷厂、十六瓷厂合并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

谈及景陶的前身,现任景陶厂长杨景华滔滔不绝地介绍,景陶的前身是景德镇市第二陶瓷手工生产合作社(简称“二社”),而二社的前身又是余协圣瓷行,老板是人称“三尊大佛”的资本家余炳哲。

1950年10月余炳哲抽走转移大量资金,使生产停顿,瓷行于1951年5月关闭,瓷行93名工人要求资方老板发工资维持生活。当时工人代表与资方老板进行谈判达成协议,老板同意付给工人“共同工资”,但“大佛”不肯“善哉”,未履行协议。于是工人联名上诉到市法院,经过法院裁判之后,将这些固定资产作为股金自动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之后二社逐渐发展,让工人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征程,他们白天生产、晚上义务劳动,在资金不足以全部建设正规厂房时,他们挑来泥土、运来竹子搞基建,用竹片糊黄泥搭起一栋栋简易厂房。在1958年,这一年二社已有部分工人迁到毛家坡新厂房生产。新厂房的建成,告别了点多面广,迈出了厂房、设备、人员高度集中的关键一步,为今后的景陶奠定了基础。

发展期间充满曲折

只要熟悉景陶的人都知道,景陶主要出产工业陶瓷,其中三角牌釉面砖更是闻名中外。据景陶老职工回忆道,当年厂里生产的面砖,其特点吸水率适中,光洁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使用周期长。

可景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着每个角落,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厂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运作十分艰难。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景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招收新工人,工人年龄面临着青黄不接,就在1973年,这一天下着雨,但是景陶的职工们却觉得这是一场喜雨,因为在这一天,景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接了158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青年工人到来,这些都是各大院校高才生,他们的到来,及时地为景陶补充了新鲜血液。

据景陶书记常水根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是景陶最令人羡慕、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期。这一时期,景陶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釉面砖生产量和质量节节上升,产量位居全国之冠八年之久。这一时期,釉面砖品种日益增多,全厂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要知道,当年我们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出产上海、北京等地,都是免检产品,畅销到连找厂长批条子都买不到,当时时任厂长为了减少上门客户的纠缠,特意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剪贴了报纸上的一副“兔开尊口”的漫画,”常水根骄傲地说。

从景陶建厂初期开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后,当时的厂领导班子看准了市场对釉面砖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果断决策,让效益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工业瓷逐渐减产直至全面停产,进而举全厂之力来发展效益较高的釉面砖。

如何扩大釉面砖生产规模,经过商量之后,最好的选择是把工业瓷车间改造成釉面砖车间。但是改造的资金在那里?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景陶人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合作伙伴,在1981年至1982年,景陶在难以从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采取这一变通的灵活措施,使景陶的釉面砖产量大增,一跃成为全国釉面砖产量第一的专业厂家。

不仅如此,在1980年至1987年,景陶釉面砖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整整八年,当时景陶头上一直戴着桂冠,光芒四射。“三角牌”产品在整个上世纪的80年代畅销美国、港澳、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是最受欢迎的建陶产品之一。

景陶人的创业精神

余昌铨1955年就进入景陶,直到1997年才退休,作为一名老景陶人,他有着景陶人艰苦朴实的创业精神。正如余昌铨的老伴常说的,“他就是块头木头疙瘩,笨。上班从未迟到过,就连我生孩子的时候也还在上班,从来都不知道请假这个两个字,天天就惦记着生产生产”。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余昌铨依然深深地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时,工人们上下班全靠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发出怨言。当时工厂搬到毛家坂时,这里还是比较荒芜的地方,工厂用竹片编成篱笆做围墙,厂里规定没有到上班时间是不开门的,来得早的人都老老实实在门外等候。当时有一个姓黄的工人家里没有闹钟,下半夜3时左右就起床,走到厂里还没有天亮,但他又不敢跨过篱笆进厂,只好在曹家岭灰棚子里休息一下,不小心睡着了,一觉醒来,到厂里已经迟到了,还受到了处罚。由此可见当年的纪律是多么的严格。

余昌铨在景陶一直都是从事匣钵工作,这项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丝毫都没有怨言,起早摸黑的一干就是40年,他说,“我们那时就把厂里当成了自己家,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一周就休息一天,休息时还要义务劳动半天;有时半夜刮风下雨,我会习惯性的跑到厂里去看匣钵是否被雨淋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做匣钵40余年,但是余昌铨坚持下来,对他那个年代来说,只要认定了这门手艺,就会一直干下去。

回想起,以前厂里的辉煌,余昌铨自豪地说:“在80年代,我们厂是全市最好的一个厂,也是全市第一个有公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单位,当年6辆公交车停在厂门口,是多么的气派”。

景陶的蒸蒸日上,与干部和职工艰苦奋斗是离不开的。老职工老占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厂里的时候,不管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一样的在生产线上辛勤的工作。现代剧《窑前战歌》就是以厂里一个职工老董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1976年的一天,烧练车间窑炉的烟道发生堵塞,烟道不疏通,瓷器要报废,老董得知此事之后,二话不说,钻进了烟道,硬是将堵塞烟道的匣屑。砖块一铲一铲掏出来,高温将老董的脸灼得青紫,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加入了抢修行列,终于将烟道疏通了。

别看现在景陶厂生活区破旧不堪,生活区内公园,丝毫看不到绿意,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职工宿舍、子弟学校、保育院、职工医院、食堂、浴室、文化中心等设施应有尽有。生活区内花园不仅绿树成行,花草芬芳,花园内还有喷泉,环境优美。

“可是就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东等地区乡镇企业及其他性质的建陶企业的崛起,‘三角’牌受到猛烈的冲击,经济效益逐步下降,并出现经营亏损,景陶在1997年全面停产,目前景陶主要以出租方式将厂房、设备租给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老占说。

景陶从辉煌鼎盛到退出市场,从部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到市属三类企业,它经历了五十余个春夏秋冬,这人生漫长的半个世纪,就好似流星在历史星空划过的一瞬间。在这期间虽没有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但一座座高耸的制粉喷雾干燥塔和一条条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作业线却是见证了景陶昔日的光辉,尽管如今这种辉煌已不再,但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景德镇老瓷厂记忆:景德镇陶瓷厂


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上一辈的老瓷都人,谈起景德镇陶瓷厂(以下简称景陶),都会清晰地记得景陶门前的运煤专用小铁路,每当满载着煤炭的小火车轰隆驶过,那之后的兴奋之情;还有景陶办公大楼的门楼,那是当时全市所有工业企业中最独特、最宏伟、最气派的一栋门楼,让不少瓷都人记忆犹新。

近日,记者来到景陶,那昔日象征着景陶曾经辉煌的大门,如今已经锈迹斑斑;曾经热闹非凡的厂房,已经空无一人……

建厂初期披荆斩棘

1958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景陶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天瓷器十二瓷厂、十五瓷厂、十六瓷厂合并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

谈及景陶的前身,现任景陶厂长杨景华滔滔不绝地介绍,景陶的前身是景德镇市第二陶瓷手工生产合作社(简称“二社”),而二社的前身又是余协圣瓷行,老板是人称“三尊大佛”的资本家余炳哲。

1950年10月余炳哲抽走转移大量资金,使生产停顿,瓷行于1951年5月关闭,瓷行93名工人要求资方老板发工资维持生活。当时工人代表与资方老板进行谈判达成协议,老板同意付给工人“共同工资”,但“大佛”不肯“善哉”,未履行协议。于是工人联名上诉到市法院,经过法院裁判之后,将这些固定资产作为股金自动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之后二社逐渐发展,让工人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征程,他们白天生产、晚上义务劳动,在资金不足以全部建设正规厂房时,他们挑来泥土、运来竹子搞基建,用竹片糊黄泥搭起一栋栋简易厂房。在1958年,这一年二社已有部分工人迁到毛家坡新厂房生产。新厂房的建成,告别了点多面广,迈出了厂房、设备、人员高度集中的关键一步,为今后的景陶奠定了基础。

发展期间充满曲折

只要熟悉景陶的人都知道,景陶主要出产工业陶瓷,其中三角牌釉面砖更是闻名中外。据景陶老职工回忆道,当年厂里生产的面砖,其特点吸水率适中,光洁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使用周期长。

可景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着每个角落,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厂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运作十分艰难。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景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招收新工人,工人年龄面临着青黄不接,就在1973年,这一天下着雨,但是景陶的职工们却觉得这是一场喜雨,因为在这一天,景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接了158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青年工人到来,这些都是各大院校高才生,他们的到来,及时地为景陶补充了新鲜血液。

据景陶书记常水根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是景陶最令人羡慕、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期。这一时期,景陶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釉面砖生产量和质量节节上升,产量位居全国之冠八年之久。这一时期,釉面砖品种日益增多,全厂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要知道,当年我们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出产上海、北京等地,都是免检产品,畅销到连找厂长批条子都买不到,当时时任厂长为了减少上门客户的纠缠,特意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剪贴了报纸上的一副“兔开尊口”的漫画,”常水根骄傲地说。

从景陶建厂初期开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后,当时的厂领导班子看准了市场对釉面砖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果断决策,让效益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工业瓷逐渐减产直至全面停产,进而举全厂之力来发展效益较高的釉面砖。

如何扩大釉面砖生产规模,经过商量之后,最好的选择是把工业瓷车间改造成釉面砖车间。但是改造的资金在那里?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景陶人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合作伙伴,在1981年至1982年,景陶在难以从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采取这一变通的灵活措施,使景陶的釉面砖产量大增,一跃成为全国釉面砖产量第一的专业厂家。

不仅如此,在1980年至1987年,景陶釉面砖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整整八年,当时景陶头上一直戴着桂冠,光芒四射。“三角牌”产品在整个上世纪的80年代畅销美国、港澳、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是最受欢迎的建陶产品之一。

景陶人的创业精神

余昌铨1955年就进入景陶,直到1997年才退休,作为一名老景陶人,他有着景陶人艰苦朴实的创业精神。正如余昌铨的老伴常说的,“他就是块头木头疙瘩,笨。上班从未迟到过,就连我生孩子的时候也还在上班,从来都不知道请假这个两个字,天天就惦记着生产生产”。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余昌铨依然深深地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时,工人们上下班全靠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发出怨言。当时工厂搬到毛家坂时,这里还是比较荒芜的地方,工厂用竹片编成篱笆做围墙,厂里规定没有到上班时间是不开门的,来得早的人都老老实实在门外等候。当时有一个姓黄的工人家里没有闹钟,下半夜3时左右就起床,走到厂里还没有天亮,但他又不敢跨过篱笆进厂,只好在曹家岭灰棚子里休息一下,不小心睡着了,一觉醒来,到厂里已经迟到了,还受到了处罚。由此可见当年的纪律是多么的严格。

余昌铨在景陶一直都是从事匣钵工作,这项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丝毫都没有怨言,起早摸黑的一干就是40年,他说,“我们那时就把厂里当成了自己家,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一周就休息一天,休息时还要义务劳动半天;有时半夜刮风下雨,我会习惯性的跑到厂里去看匣钵是否被雨淋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做匣钵40余年,但是余昌铨坚持下来,对他那个年代来说,只要认定了这门手艺,就会一直干下去。

回想起,以前厂里的辉煌,余昌铨自豪地说:“在80年代,我们厂是全市最好的一个厂,也是全市第一个有公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单位,当年6辆公交车停在厂门口,是多么的气派”。

景陶的蒸蒸日上,与干部和职工艰苦奋斗是离不开的。老职工老占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厂里的时候,不管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一样的在生产线上辛勤的工作。现代剧《窑前战歌》就是以厂里一个职工老董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1976年的一天,烧练车间窑炉的烟道发生堵塞,烟道不疏通,瓷器要报废,老董得知此事之后,二话不说,钻进了烟道,硬是将堵塞烟道的匣屑。砖块一铲一铲掏出来,高温将老董的脸灼得青紫,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加入了抢修行列,终于将烟道疏通了。

别看现在景陶厂生活区破旧不堪,生活区内公园,丝毫看不到绿意,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职工宿舍、子弟学校、保育院、职工医院、食堂、浴室、文化中心等设施应有尽有。生活区内花园不仅绿树成行,花草芬芳,花园内还有喷泉,环境优美。

“可是就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东等地区乡镇企业及其他性质的建陶企业的崛起,‘三角’牌受到猛烈的冲击,经济效益逐步下降,并出现经营亏损,景陶在1997年全面停产,目前景陶主要以出租方式将厂房、设备租给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老占说。

景陶从辉煌鼎盛到退出市场,从部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到市属三类企业,它经历了五十余个春夏秋冬,这人生漫长的半个世纪,就好似流星在历史星空划过的一瞬间。在这期间虽没有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但一座座高耸的制粉喷雾干燥塔和一条条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作业线却是见证了景陶昔日的光辉,尽管如今这种辉煌已不再,但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王大凡瓷板画价格


王大凡,是中国美术大师,生于1888年,在战乱之后,在景德镇学习绘瓷,得遇恩师汪晓棠的指点,在汪晓棠的带领之下,王小凡渐渐的学习里很多的技巧,他的瓷板画还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得到了金牌。

王大凡喜爱读书绘画,生活节俭,但是却愿意在读书和绘画中花上大笔钱财,而正是这些知识,使得他有了更深的造诣,作为人物画家,他很是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而不是单一的去注重它的观赏性而淡去了它的内涵。

他对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研究,让他很清楚的明白,一位画家,他应该做些什么,要怎样做才能够成功,才能够教育后世的才人。王大凡的瓷板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的,有工笔也有写意,将两者毫不违和的联系在一起,是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

他一生致力于陶瓷文人画,还发明了“落地粉彩”的技法,使得陶瓷艺术的发展有利更广阔的的空间,他构思严谨,线条流畅优美,画作中的人物形态逼真,将国画中的诗书画都运用到了陶瓷的装饰上,诗与画的结合,蕴含着深切的艺术背景,他用他的画笔,在为人民讲解着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

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出用笔敲到好处,笔力遒劲,章法别致,又有圆润的特点。人物脸部的绘画是很细腻的,光阴表情他都能够把握得很好,晕染的手法是很独特的,画中的人物立体感很强,有特点,有韵味。

而画作的背景当中,多采用了林木花草,一些自然的景观,作为点缀,放在后面,能够衬托出人物的生动,颜色层次分明,一般来说,他的人物画作上的场面是比较大的,颜色众多但是有条理,色彩的填充很到位,很厚实,多种层次的色调之下,能够渲染出作品的冷暖明暗变化。

2019年1月在精品艺品拍卖会(新加坡站)杂项精品珍藏专场上,由新加坡金沙皇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RMB 6,967,620拍卖了一件长99cm,宽56cm的王大凡瓷板画。

可见,王大凡瓷板画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价格高达几百万,他的瓷板画是一件观赏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秋山红树图》瓷板画


藏品来历:两年前我去乡下朋友那看到这东西,很喜欢,就用自己收藏的一幅画与他交换得来的。

藏品特征:这块瓷板长35厘米,宽25厘米,主体内容为青山绿水,落款为“秋山红树、己卯年仲秋月、野亭汪平写于珠山之平山草堂”。落款下有方印章,印文为“汪平”。

相关背景资料:“珠山八友”在艺坛活跃了近百年,他们在陶瓷绘画领域开辟了纯艺术的崭新天地。汪野亭爱好中国书画,并运用文人画的高雅格调装饰陶瓷,使山水画走出了以往过于工整刻板的程式,得到了新的发展。汪野亭的作品色彩丰富、柔美,层次变化万千、光泽艳丽,清雅脱俗,他的这一风格被誉为“汪派山水”,一直为中外收藏家所青睐。

鉴定专家:王春城,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从事瓷器、杂项等研究鉴定工作35年。

专家评述:汪野亭先生是近代著名画家,他主要的画是在瓷器上画,是珠山八友之一,珠山八友的作品是代表(二十世纪初)时期景德镇烧瓷最高水平的一个档次。这件作品是汪野亭先生1939年所做。远山近景,秋江待渡,整个人物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晰,层次感非常强,另外瓷板画的胎质、釉色、用彩都是非常到位。在市场价位上来讲,珠山八友的(作品)价位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价位都是比较高的。所以根据这个情况,参考到市场的目前的价位,专家团经过商量以后,给出20000元的参考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20000元人民币。

齐齐哈尔景德镇陶创作基地落成


11日,齐齐哈尔景德镇陶创作基地落成仪式在半岛国际大酒店举行。东北黑土地文化与瓷都陶瓷文化有了交流新平台。

省轻工行业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胡桂香,齐齐哈尔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小平,我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协画院院长陈长生,市政协秘书长汪金林,省陶瓷研究所所长,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少平,省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李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中国陶瓷设计大师侯一波以及江西、黑龙江两省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见证基地的落成。

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学宣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齐齐哈尔创作基地创始人刘延龙主持。

刘延龙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08年5月起,每年春秋两季齐齐哈尔画家和艺术家,多次往返于齐齐哈尔和景德镇之间搞两地文化交流。通过邀请景德镇的艺术家们到齐齐哈尔进行艺术交流,使景德镇艺术家对鹤城这片黑土地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形成了两地文化艺术交流的良性循环平台。其间又对齐齐哈尔依安陶瓷产业的发展招商和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整合式推进,与江西省轻工行办及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长期培养和重点招生齐齐哈尔籍学生的合作协议。对今后两地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也为依安陶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作基地的建立对促进景德镇与齐齐哈尔市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两地工艺美术队伍的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经过五年的艺术交流,这该基地共接待省内外艺术家画家621余人次,制作艺术陶瓷2890多件,两地大型艺术展览3次,并成立了齐齐哈尔工艺美术协会现拥有会员110人,培养工艺美术师28人,省高级工艺美术技师3人,省工艺美术大师2人,获国家和省市金银奖项37人次。齐齐哈尔创作基地分为1号馆、2号馆和庐山写生基地。1号馆是建立在我市半岛国际酒店三楼,2号馆坐落在景德镇长途汽车站对面方兴陶瓷商场三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老艺人创作“保钓”瓷板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老艺人创作“保钓”瓷板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