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收藏市场频现珍品,为何脱手?

收藏市场频现珍品,为何脱手?

古代瓷器收藏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干嘛收藏古代瓷器

2021-04-13

古代瓷器收藏。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端午假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疯狂”一幕接着一幕,艺术品市场进入了空前盛世。时下,艺术品投资已成为与股票、房地产并列的第三大投资类别。艺术品市场收益率是否高且稳定?是否存在因炒作而带来的虚高?艺术品投资升温现象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空间?这些无法从目前展示的情况得知,以下几个情况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呢?

 图:精品釉下五彩饕餮尊

欧美中国当代艺术大藏家尤伦斯夫妇这两年连续卖出他们所藏的中国艺术品,今春对当代艺术连续出货,几大拍卖公司以抢到他们的货为荣,成交情况也很争气,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景气的情况下,尤伦斯藏品几乎能百分之百高价成交。

张大千、齐白石现在是中国拍卖市场上的两张最大王牌,市场几乎逢“张齐”必抢,而号称张大千最大收藏品机构的梅云堂,今春也首次抛出25件珍藏,一次套现6个亿。梅云堂主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去世,藏品持有者终于等到一个合适出货位。

号称“京城最大旧货买主”的收藏家赵庆伟,去年开始连续推出了他收藏的连环画、出版物插图原稿拍卖专场,交易成绩斐然,赵庆伟的收藏理念得到充分弘扬,但同时这些藏品就与他告别了。

嘉和居是一位资深藏家,据说有十多年的收藏历史,但两三年来嘉和居收藏的古代和近现代书法、绘画以多个专场抛售,据不完全统计,出货近千件,收藏本不易,为何连续抛出?难道是机不可失?反正,嘉和居的藏品得到了市场积极反响,出货顺利。

华人文字高手董桥更是典型,他的藏品大多被他的文字美化过,堪称工艺品,在他的美文中那些藏品都是心头肉一般,但去年起也终于成规模抛售了。人老了,东西是该散的,董桥的出货有他的人文色彩,但两个专场近6000万元套现也同样是收获。

华人大藏家张宗宪,曾经是坐在拍场第一排举着牌子不肯放下的公众形象,这几年拍卖预展上还能看到他穿着光鲜地跟美女调侃,但很少听到他出手买东西的消息了,反而屡屡有拍卖公司老总兴奋地宣布,好不容易做通了张先生的思想工作,他肯拿出几件东西给我们拍了。TAOCi52.com

为何这些收藏大鳄频现货呢,除了获利空间大,有没有因为市场累计的风险已经很大了呢?刘益谦花2000万元不到买进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今春拍出4.255亿元,创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他说是为了验证当年大胆下手的正确性,但资本大鳄对于资金的渴求以及获利空间的渴求恐怕远超常人。仅从对于十几年前就进入市场的资深藏家来说,既然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市场氛围又支持连续上涨,就是最好的出货机会。而对于套现的资金,市场永远不缺洼地,更是有判断力者的人生乐趣所在,也是艺术品投资的良好时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收藏市场的“乾隆瓷”为何如此火热


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 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

成交价:94,200,000HKD

编者按: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亿港币成交;2010年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亿港币成交;2011年澳门中信春拍,清乾隆30年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以2.3亿港币成交……直至今年5月9日,佳士得伦敦亚洲艺术周,一对首度公开拍卖的乾隆御制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以折合人民币1.31亿元成交。从市场回看学术,一场场关于乾隆的展览摩肩接踵,浙江博物馆呈现的“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从盛夏走到初冬,刚刚落下帷幕,而其所带来的热度和讨论仍然在继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乾隆”,在专业研究、坊间戏说的包裹下,轻而易举就能撩拨起人们的兴奋神经,而“乾隆瓷”经过几年的发酵,早已变成一种“奢侈品牌”,一个引发狂热的追逐目标。

乾隆自诩“十全老人”,对自己的收藏眼光相当自信,但为何又在后代被评为“农家乐审美”而屡遭吐槽?乾隆的陶瓷审美真的不及其父雍正吗?是什么影响并造就了“乾隆审美”?如果乾隆审美水准低,“乾隆瓷”为何能如此热,是大众的误解误读,还是一众藏家都在上演“皇帝的新衣”?本期鉴藏,让我们一同来讨论收藏市场的“乾隆瓷”狂热现象。

“乾隆瓷”的火热追逐有必要歇一歇

今年上半年,一对乾隆御制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在英国伦敦佳士得以1472.5万英镑成交,折合人民币1.31亿元。这件对尊也成为佳士得拍卖价最高的10件中国陶瓷器之一。

据了解,这一对成交价格达到1.3亿元的粉彩葫芦尊,其原先拥有者最初心理价位只有1000英镑(约合9000元人民币),此前在拍场上与这对葫芦尊具有同等体量、工艺和纹饰的尚属罕见,之前有4件类似的瓷瓶出现在市场上,均是以单件形式售出。我们实在也有必要思考一下市场狂热追逐乾隆瓷的背景是什么?清“乾隆瓷”是否真正物有所值?动辄亿元的天价未来风险有多大?

近年来,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清三代瓷器一直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特别是“乾隆瓷”几乎成为高价瓷、天价瓷的代名词。2010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亿的天价被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购得,创造了当时的全球瓷器拍卖纪录。在2011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估价仅为800-1200美元(约5000元人民币)被拍卖公司标为“类属民国”的瓷瓶,因被买家抱着“豪赌”乾隆官窑的心理而最终以超出估价两万倍的1.2亿元高价成交,堪称拍场一大奇迹。

其实,“乾隆瓷”之所以被狂炒,完全缘于它本身已化为一个纯粹的商业化品牌和概念而被市场过度包装和神话了。这一点,颇与当下书画市场狂炒追逐“石渠宝笈”有几分相似。这些年,香港苏富比等海外拍卖行在市场上成功地推出了“皇家御用”概念,尤其是把与乾隆朝相关的所有拍品都作为极品推出,如乾隆玉玺、乾隆御用腰刀等拍出了不菲的高价,自然“乾隆瓷”也毫不例外成为市场极力包装和概念化的一个对象。凡“乾”必贵,已成为拍场的一大现象,只要是沾上乾隆的标签,每每就身价倍增一飞冲天。

就近年海内外拍场成交的高价瓷、天价瓷来看,绝大部分是乾隆朝的瓷器,鲜有高古瓷器,这与早期藏家偏好宋、元、明瓷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以说当代藏家在瓷器审美上已出现了群体偏离。这种偏离一方面是由拍卖公司的强大市场造势宣传所改变,另一方面同大量新涌进的投资型买家对瓷器缺乏基本的了解认知有很大关系。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国初,宋五大名窑、明代永乐青花和成化斗彩等成为藏家们热衷的重器,而不是像现今一味地追逐乾隆朝官窑,可以说那时的玩家更具专业性和品位。看一看瓷器大藏家孙瀛洲上世纪50年代捐献故宫的宋代哥窑弦纹瓶、元代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就知道真正藏家的品位了。

众所周知,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无论在釉色、器型还是图案纹饰上都追求一种简约素雅、端庄大气、自然天成的气度,特别在釉色纯美上达到了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大高峰。

“乾隆瓷”的火热追逐 有必要歇一歇

元代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一个转折点,一方面草原民族风格突出,器型多样,大型器物增多,同时大量外销瓷使得烧制技术更加成熟,独特的元青花和釉里红成为元代瓷器的一大特色。明代永乐和宣德的青花最受后人的青睐,成化的斗彩,嘉靖的五彩也都各具特色,在绘画纹饰的丰富性上明代也超越前人。即便是清朝,雍正的单色釉也高端大气上档次。反观乾隆朝瓷器,受乾隆帝和皇家审美的偏好,因过分追求纹样繁缛、色彩艳丽、构图充满和工艺复杂,却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艺术性。虽外观不失雍容华贵,但与宋、元、明朝的瓷器相比,终不免露出一股艳俗气和工匠气,富丽有余,而文雅不足,这是乾隆瓷的一大硬伤。

在国内高通胀压力下,目前大量社会游资进入艺术品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少投资型买家对艺术品一窍不通,从众心理严重,往往市场流行什么热什么就买什么,甚至不知真假。曾经发生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的这一幕,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1.2亿元拍出的瓷瓶原本被苏富比鉴定专家鉴定为“民国所仿”,因此谨慎地将其标为“类属民国”,低估为5000元,但这并不妨碍投资型大款去“豪赌”一把。难怪收藏专家马未都笑称“此次纽约苏富比拍卖这一件瓷器的现场是中国人英勇奋战,全体买家都以捡漏的心态奔赴战场,捡漏于是成了赌漏儿,赌漏儿于是成了壮举。”当艺术品沦为一场投机博傻游戏时,实在是悲哀的一件事情。

当艺术品沦为资本纯粹的投资工具时,种种不可理喻的疯狂都会发生。一个估价5000元的瓷瓶居然能被中国买家1.2亿元买走?太不可思议了!这种“中国式奇迹”恐怕西方人永远搞不明白。中国人疯了吗?这个瓶子真的价值连城吗?其实一件拍品落槌价是估价的几十倍、几百倍,这在拍卖会并不算很稀奇,大家都见过听说过,但最终能超出起拍价的两万倍成交,绝对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它一方面说明“中国人真有钱”,同时折射出“中国买家真不懂”。在艺术品投资热的今天,可以说“捡漏”的几率微乎其微了,特别是那种“大漏”“天漏”,已完全没有可能。如果有中国买家误以为5000元低标的瓷瓶有可能就是贱卖的“国宝”,我认为这既不符合拍卖常规,更明显低估了苏富比专家的智商和专业水平。

不知从何时起,专业玩家们昔日津津乐道的“捡漏”竟变成了富豪们的押宝式的“赌漏”。只因为这件“民国瓷瓶”与北京故宫里珍藏的清代官窑略有几分相像,就诱发了中国富豪的巨大想象力,引得一片你争我夺,纷纷抛出重金。这种做法显然已经同赌徒无异了,中国人惯有的赌徒心理在这场瓷瓶争夺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听说过“赌石”的,没见过“赌瓷”的,真叫大家都开了眼界。艺术品收藏究竟还要不要起码的专业性?当艺术品沦为赌博的对象时,对艺术品难道不是一种亵渎吗?有人说:“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就是由资本说了算,一件假的艺术品当资本拥有了它时就可以摇身一变成真的。”确实,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介入,但资本有时带来的更多是投机和泡沫,扮演的是愚蠢和恶魔的角色,资本对市场的副作用和破坏力也应该是我们所警醒的。

在这股狂炒乾隆瓷器的背后,客观讲也充斥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是眼下的价格被人为拔高了许多倍,一些本不该高价的乾隆瓷器在资本的追逐下,被不断的天价了,充满了大量的水分,行情被严重透支了。在价格被虚高的同时,还存在着浑水摸鱼、真假混杂的情况,一些拍卖公司利用买家对乾隆瓷的陌生和好奇,上拍一些似是而非的冒牌货,甚至干脆拿一些仿造的赝品来充数。

笔者以为,当前市场上这股“乾隆瓷追逐热”和“天价风”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不可否认乾隆朝瓷器确有其独特之处,有些品种如“珐琅彩”等确实画工精美,工艺高超,不惜工本,但也并不是所有乾隆瓷器都值得去大力追捧,一些品种不乏艳俗和匠气,应该区别对待。那种凡乾隆瓷就动辄天价的市场行为既是不理智的,也是不足取的。当下,如何扭转改变人们对乾隆瓷的片面认识和误区,是比较迫切的一件事情,市场对乾隆瓷的狂热追捧有必要歇一歇了。

是谁使得艺术品收藏市场屡现高潮?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更多的资金与闲钱转向了收藏市场。短短几年,很多跳蚤市场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市场,小地方的藏家也从数百人迅速壮大到几万人。可见,一股艺术品收藏投资热正在全国悄然兴起。

在收藏品市场要想听到神话并不困难。一幅三尺见方的山水画可以卖到500万;一件半米高的青铜器可以卖到900万。业内人说:“粮油是一分利,百货是十分利,珠宝是百分利,古玩是千分利。”收藏品种类多样,从收藏瓷器到花瓶,从青花瓷到茶具,从紫砂壶、唐三彩到生肖金银币、钧瓷都有人涉足且乐此不疲。

人类对艺术品的兴趣缘于人类对美永恒的追求。古时人们有感于石头的精美,后又钟情于贝壳的亮丽,并花很大的功夫将石头和贝壳琢磨出孔,再用树皮、麻棕将这些东西串连起来,或许就是以后项链的雏形。据省收藏协会专家介绍,中国人对收藏和投资古玩字画的偏爱数千年中从未间断,但形成全国性的收藏和投资热却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它们共同的征候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都视收藏和投资艺术品为乐事;从古到今的艺术品大量涌现,古玩的成交相当活跃。

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何翔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特别是节假日的增多,为人们从事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2年,深圳市率先举办“首届当代名家字画拍卖会”后,各地的艺术品拍卖迅速崛起,拉开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股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热潮,卷入的群众大约有2000万之众。

省收藏协会专家认为,我国现在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同时投资渠道还有待完善,企业和老百姓的大量闲钱急寻有回报的出路。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显示,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居民投资方向会渐渐由房地产、股票等转向需有相当专业水平的艺术品。与前三次收藏高潮相比,刚刚兴起的第四次收藏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国力强盛、人们收入提高是这次高潮的主要推动力。

高端礼品市场现新招,收藏品也可团购


在线团购打折餐券、电影票,线下团购汽车、房子甚至是婚庆、装修,这些已经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购物方式。如今,这股团购风也悄悄刮进了高端礼品市场:无论是在拍卖场还是在古玩城,团购古董或者艺术品的人不仅在悄然增多,而且出手也越来越大方。

这些团购者往往三五成群,团购成员或者都是收藏爱好者,或者是一两个收藏爱好者带着几个圈外的商业朋友,或者干脆都是收藏的门外汉,带一两位专家来为他们指点迷津。而他们团购的目标绝不止是一两件收藏级礼品,而是好几件甚至成批采购、定制。

10月21日—24日的深圳会展中心,“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玩具及礼品展览会”即将开幕,相应的高端礼收藏品展商已做好准备,推出团购优惠。主办方励展华博还将为预登记观众免费敞开大门,为展商的团购活动创造了人气。

收藏品进入高端礼品市场

伴随国人对收藏市场认知的提升,商务及收藏需求强劲,导致近年国内文化收藏市场热度只升不降,而且市场范畴正突破收藏爱好者的小群体,出现广泛普及的态势;收藏品成为高端礼品的风潮已经形成。

这一现象从中国嘉德、北京诚轩、北京华辰等公司举行的拍卖会就可见一斑,最受追捧的竞拍品中几乎都是收藏品的身影,虽不见得每件都是奇世珍宝,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与时俱进的投资技巧却尤为重要。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礼品层次的高规格需求决定;另一方面礼品在当下的经济时代,馈赠的礼品也在追求日后的增值效益,已作为一种投资产品,而不再是简单的消耗品。因此不难预见,艺术收藏品未来将有更大的礼品市场需求与高端收藏投资需求。相关需求渠道也在扩大采购面,从古玩城、私人收藏者、拍卖行、行业礼品展等各种民间渠道搜寻目标。类似深圳礼品展的行业展会就是商务礼品、工艺品采购的最佳途径,而且这样的集中采购场所也较易达成团购优惠。

“软黄金”:钱币玉石工艺品、仿古收藏成主流

金银币一直被公认为尊贵和财富的象征,各大拍卖公司当作宠儿,往往能够拍出惊人的价格。

在近3000家深圳礼品展的展商中,北京繁荣文化、江苏永银钱币等都是专业从事相关项目的企业。据分析,在国内可选投资渠道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收藏品是最为稳妥的投资项目之一。

特别是金银币这些货币收藏品,财富的保值作用自不用说,北京繁荣出品的奥运、世博特许收藏品,许多客户最为看重的就是其增值性和收藏价值,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贵金属钱币不仅是金银器物,还是一种文化承载物,作为馈赠或收藏之用都极具意义。”

“黄金有价玉无价”是玉石工艺收藏品的受追捧体现。“以前玉石大多还是作为个人携带的饰品,但目前我们也为很多商业机构设计、创作用于展示的玉雕摆件等,辅助提升一些高端场所的尊贵氛围。” 深圳博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希望通过深圳礼品展能携手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

另一种主流“软黄金”就是仿古收藏品,也是应用面最为广泛的文化礼品,有着良好的文化与艺术鉴赏功能,较低的价格门槛也使得仿古收藏品逐步打入了家庭装饰市场。北京乾亨斋、上海金源宝、深圳市花想容等数十家仿古方面的艺术收藏品企业将在现场以优惠价格迎接团购买家,达成更多合作。

本届深圳礼品展开幕期间,预登记观众可享受深圳市政府专项提供的免费公交地铁乘车券,全程享受便利的公交地铁出行。

收藏家陶瓷珍品的介绍


☆靓品一:金代磁州窑大盆

这件宝贝的主人也是青铜焦斗的主人———正定瓷器收藏家刘金海先生。在看过这件器型硕大的藏品后,“探宝”专家都赞不绝口。此器物直径可达50cm,褐彩,有漂亮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方,大盘底部为鱼草纹,内壁饰以规整的莲瓣纹,外面施黑釉,双鱼画面灵活生动。专家李和祥认定,此为金代磁州窑的典型作品,品相不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说到这件磁州窑大盆的收藏史,正定收藏协会副会长郝双群先生告诉记者,大盆也是刘先生十年前买的。刘金海以收藏瓷器见长,所以,对于这件罕见的磁州窑大盆,更是珍爱有加。有人曾出高价想收藏,刘先生却从未动过心。

☆靓品二:嘉庆葫芦方瓶(一对)

“探宝”专家寻访至我省邢台,见到了收藏爱好者魏杰先生的一对粉彩葫芦方瓶。这两件瓷器高40cm,外型秀美、着彩绚丽。省民间收藏协会秘书长李昆堂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清中期粉彩葫芦方瓶器型,一只主绿釉,一只主蓝釉,上装饰有开光花卉,地子全方位饰以席纹,纹饰繁琐并不失工整,上下以粉彩锁口,端庄完整,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邢台市收藏协会会长吴佩英不失时机对藏品和它的主人进行了介绍。他说,这两件器物在魏杰那里已经保存多年,别看魏杰年龄只有40多岁,但搞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他家中藏了不少瓷器和玉器,“眼力好”在邢台收藏圈里也是出了名的。

陶瓷收藏精品的投资行情现回升曙光


陶瓷收藏精品的投资行情现回升曙光。经历了2011年的天价繁市后,去年瓷器收藏市场多少有些落寞。不过,在本年度伊始之际,出现回升曙光。

陶瓷收藏品青花抱月瓶

精品瓷器成抢手货

据悉,目前本地市面上的陶瓷,以陈设、供器、文房四宝和实用器为主。产于晚清时期的数量相对较多。目前本地普通瓷器售价和销量均出现萎缩,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其中的精品受到行家追捧,因存世量少且具升值潜力空间,成为抢手的香馍馍。

事实上,因熟知陶瓷收藏精品的增长趋势,目前多数行家获得一件珍品后,往往惜售。一藏友透露,他于2008年偶得一晚清时期的天球瓷瓶,该瓶下部浑圆,上部为直筒形,高约33厘米,瓶上是苏东坡正在与一男一女对酌吟诗的图案。当时其买入价是3万多元,到2011年时,有买家出价7万元欲收购,该藏友没卖。现在有买家开出11万元的高价,他仍然拒绝。“原因很简单,这样的真品存世量已很少,它未来的升值空间将更大。”

在三峡古玩城做古玩生意的段先生透露,他有个双耳新粉彩花瓶,作者为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奇。该瓶高约60厘米,花瓶正面的图案为群仙图,背面是花鸟图,图名叫“彩云轩”。此瓷瓶系段于2005年耗资数十万元从外地买回,2011年曾有买家出价89万元未得。如今,段先生对该瓶的定价已上升为116万元。

外地投资者入市寻宝

因本地艺术品收藏市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依然存在较大价差,去年底,部分外地投资集团已入渝探市。

一古玩商向记者透露,2012年11月至今,来自上海、北京的专业文化投资集团与其多次见面,双方目前正在就两件身价上百万的明清瓷器商谈价格。除专业的文化投资集团外,还有部分外地拍卖行、博物馆以及大企业陆续来本地藏市淘宝,有的甚至已建立相对畅通的购买渠道。

业内人士分析,受外来资本刺激,本地瓷器收藏精品的身价在今年或将迎来新一轮增速。

瓷器投资有门槛

目前市面上的瓷器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专业人士支招,存世量、器形、画面是判断一件瓷器身价几何的要素。此外,如果瓷器还具历史性、艺术性和研究性,将有力助推其市场价值。

瓷器可按系列进行投资收藏,如人物、花鸟、典故等题材。完整的系列收藏,也可抬升其市场青睐度。

青花—收藏市场佳选择


古今通宝经典收藏——系列(二十一)

明未青花人物风景花棱折腹碗

该物器型造法新奇,腹部为纵向花棱再下折,青花装饰突破传统图纹的束缚,内底心分别为双圈人物和风景,笔划洗练生动,器外青花显浅浓重,釉面明亮滋润,白中闪青,器口施一圈酱黄色釉。中日风格兼融,画工随意,有意境。(鉴定专家:陈行一)

青花工艺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青花历史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

青花市场

在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器一直是深受收藏家喜爱的一个品种,不但每次都有大量作品上拍,还时常有高价位成交。从它们的烧制年代看,元青花的已经不多,价格也十分昂贵,大部分还是明清时期烧制的青花瓷器。在这些瓷器中,由于烧造水平和工艺的不同,各时期青花瓷器受关注的程度和成交情况也大不相同。青花瓷收藏和投资是当前收藏市场最佳选择。

(本藏品现藏于古今通宝(上海)展览交易中心)

欲了解更多相关藏品资讯请点击图片

唐三彩收藏热 珍品开始回流


唐三彩作为陪葬“明器”,在中国民间收藏中一直为人忌讳。而自上世纪80年代大量为国外藏家收藏后,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不断创下身价新高。近年,随着国内艺术市场的兴盛,不少唐三彩珍品开始回流国内。

唐代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的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在历代主要作为随葬明器。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釉质的自然下淌,烧制好的唐三彩会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因此,没有任何两件唐三彩作品是完全一样的。

航诚艺都经营古玩的商家告诉记者,由于传世数量有限,目前市场上所能见到可以买卖的唐三彩器,只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传世品,其二是海外回流品。对真品、高仿品的唐三彩鉴别有四要:一要先品造型、神韵,二要查胎体、胎质,三要看釉质、釉色,四要分析装饰、底板。真品唐三彩装饰物很多,件件饰物做工都一丝不苟,十分到位,而仿品则很难做到处处都天衣无缝。

元青花的市场收藏价值


青花瓷器初见于唐,成熟于元,清康熙年间发展到顶峰,且形成众多衍生品种,如:哥窑青瓷、素面青花、青花五彩、金丝铁线青花等。

青花瓷白地青花,色彩简洁、明快大方,且历史悠久,历来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所看好。面对庞大的国际化收藏需求,由于存世稀少,元青花的市场收藏价值持续上升。屈指可数的元青花大罐只能越来越多的成为许多收藏家的梦中追求。近来元青花瓷器特别是大罐类器物屡创高价,这意味着收藏品价位攀升的开始。

从艺术品收藏角度看:中国古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各朝各代陶瓷艺术作品有的粗有的精,民间使用的瓷器数量大,粗者多,皇家使用的则大多是千挑万选的精品。古陶瓷粗者,其贱也在粗,其贵也在粗,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现在遗存下来的古陶瓷粗品存世数量总的来讲也不多。从审美的艺术角度欣赏一件古代文化遗物,仿佛把收藏者带回远去的岁月,历史的空间和时间在收藏者的手里停步,使历史文化的生命得以延长。元青花是中国青花瓷的老祖宗,历史悠久,存世量更是稀少,因而值得我们珍藏。

从艺术品市场角度看:古代烧造的精品陶瓷即使在当时也是投入成本高,生产数量少,使用范围窄,价值不菲,流传到今天能保存完好者已是凤毛麟角,所以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价格惊人,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而元青花价值高,除了历史悠久,存世量稀少外,其自身绽放的艺术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能给人带来超强的美感。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大都具有强烈的个性,是开宗立派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创烧时期的青花瓷,产量低,个性强,装饰画水路清晰,抑扬顿挫,或刚或柔,画师有浓厚的中国绘画的笔墨功底。由于数量稀少,进一步抬高了元青花的市场价值。

由于在艺术角度上的精美和收藏价值意义上的稀少的原因,使得元青花瓷器作品的价格持续上升,成为收藏家们追求的稀缺的精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