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德化瓷器鉴别 > 导航 >

德化陶瓷这个“冬天”并不冷

德化陶瓷这个“冬天”并不冷

德化瓷器鉴别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13

德化瓷器鉴别。

1-11月,泉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监管德化出口日用陶瓷5680批、货值1.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5%,其中出口值占福建省出口日用陶瓷的90%以上。

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以及贷款难,国内陶瓷行业逐渐步入“严寒”。然而,德化瓷却逆势增长。原因何在?

采访中,笔者发现,转型升级成为当地共识,政府积极为企业“减负、解困、输血”,企业则以质取胜、创立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高端市场。

政府:解困输血“暖冬”

日前,一个特殊的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料库在德化龙浔镇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该镇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获取贷款1200多万元。

面对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局面,从10月8日开始,德化县委开展“驻百村、进千户(企)、帮万民”活动,安排县乡领导挂钩联系700多家企业,在政策、资金、项目上进行帮扶,加快企业“二次创业”步伐,切实促进其转型升级。

县委书记吴深生说,由于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当地政府已将转型升级当作长期策略,当好企业的“气象员”、“导航员”、“保障员”与“服务员”,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强身健体“御寒”

“公司的产品85%以上出口,走的都是高端市场,平均单价是国内日用瓷出口价格的4倍以上,连迪拜‘帆船酒店’里都用我们的产品。”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庆水说。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告诉笔者,开拓国外市场须了解顾客的喜好和需求,要根据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当地节日推出不同商品。今年,该公司仅新推出的夜光陶瓷一项,就为企业带来逾千万美元的利润。

“我们就是要做高端,要登大雅之堂。”福建富贵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少东说,为了打造品牌,公司所有瓷品都采取限量版生产,以专卖店、直营店形式销售,全国统一定价,不批发、不打折。富贵红还作为高端礼品瓷积极参与国内重大节庆活动和文体盛会,知名度直线上升。

采访中,笔者获悉,当地多数企业家已深刻意识到,简单模仿没有前途,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要避免受制于人,就须“强身健体”,让自主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战略,从质量、品牌、文化等多方面助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从外向型变为内外兼顾、从照单生产变为自主研发。

产业:抱团成长“迎春”

日前,德化县鹏祥工业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试点项目获省质监局批准立项实施。今后,该示范园区将在标准制定、资金扶持和技术交流等方面,为当地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样本。

目前,德化已有近30家涉及陶瓷产业的企业入驻该工业区,其中多家企业参与陶瓷产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园区内80%的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此前的10月28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顺美集团博士工作站成立。工作站成立后,校企双方将展开广泛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再早一些,今年7月28日,德化成立了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家高档日用瓷生产企业、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个事业单位加入。该联盟按“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有效整合资源,突破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合理调节资金、人才、设备,创建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抱团发展。此外,联盟还发挥行业自律的平台作用,有效规避产品仿制、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增进陶瓷行业合作。

“抱团成长才能水涨船高。”德化县陶瓷同业公会副会长严宝敬说,在同业公会组织下,众多企业组成联盟,立下企业之间不能互相仿冒生产的行规,还抱团参加国内外陶瓷展览,共同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陶瓷收藏并不难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花团摇铃尊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蝠纹盆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一部分人开始了陶瓷器收藏,可其昂贵的代价常令爱好者却步。

陶瓷这类古董,有人把它看成富贾的摆设,动辄几千、几万,而且扔下的这些钱说不定还打了水漂,买回尽是假的。有些人则巧为无米之炊,从几百元几千元起家,累积了价值数十上百万元的珍奇瑰宝。可见,收藏虽说是一种高雅艺术,各人的感受和遭遇并非相同。

陶瓷器收藏艺术,算不上深不可测,但确实自有门道。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知已知彼,还有一句为扬长避短,用在陶瓷收藏上都很顶事。知已知彼包括自己的学识、眼力、经济能力以及对象物的真伪、品位与历史价值等等,因此收藏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扬长避短则是根据自己的财力、古物的存量、艺术研究价值与潜力来确定收藏目标以及如何定位的一种操作技巧。比如,富者可一掷千金,工薪族也可凭借勤快和运用直接参与的无限机遇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又比如,虽然化几千万元未必收得全一个朝代的各式瓷器,却可用有限的少量资金搜集到一套颇具规模的系列品种,如唐代水盂,宋代青白釉瓷、历代瓷权、清代粥罐等,还有人很有见地专门收藏带文字的器物。这样的收藏尽管少了财大气粗的派头,但就每件艺术品是一段历史与文化信息的载体而言,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外,并不缺少让人心跳与惊喜的乐趣,若再添一份钻研,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套单项系列品种的文化含量,足可抵得上数十倍于它昂贵的单件器物,而且,于操作上也方便容易。

瓷器的品质决定了它的价格,自然就不同于烟标、火花。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代表了民族文化的各种质地艺术品比喻成一棵大树,陶瓷无疑是这棵参天艺术之树的精华部分,甚至可理解成这棵树的主干。世界艺术界公认陶瓷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道理,大概也基于此。

目前陶瓷的价格还有相当部分仍处在低谷,远没到达应有价位。我们知道,明代成化鸡缸杯在万历朝时值钱10万,说句笑话,文革时可能会有人白送给你,说不准,你未必一定会要。就在10年前,有人仅掏2000元就买到了一套清代康熙青花12月花卉杯,这套杯子在94年的香港拍卖成交价是228万港元,而五彩的在96年飙达500多万港元。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又处在短缺经济时代,造成文明错位。那时,被这个运动那个运动和油盐酱醋米已搞得颠三倒四的炎黄子孙,根本无暇顾及祖上留下的一杯一碗,当然更谈不上有认识与欣赏这份文化遗产的闲情逸致。最近10年,物质基础的不断富足才让精神生活变得重要起来,可以预见,过上几年或10年回过头来看,如今的昂贵不免仍属童话里的故事。经济起飞后韩国在国际上高价回收其高丽时代青瓷是一个例子。中国有十多亿人,只要三口之家想要上一件来点缀生活,流散在国外的所有中国瓷器恐怕全部回归也不够。这一天,已逐日向我们走来。国人现在经常满怀豪情讨论小轿车与出国旅游,说明中国百姓是到该全面领略现代文明真谛的时候了。不过,从贴近生活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艺术品收藏同样是文明人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重头项目,而且,是一种更为聪明的消费和投资抉择。

穷苦了几辈子的中国人失去了太多的机会,稍稍有点钱,冰箱彩电的拥有量就占据了世界首位。也有人不动心的,上述一套杯子的拥有者便是其中一位,说明还是有很多很冷静的人。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据他在《马说陶瓷》一书中透露,是1982年用准备买彩电的1600元买的钧瓷挂屏,尽管现在价格比一辆桑塔纳轿车要贵的这件四扇屏(用钧瓷碎片镶成的扁形挂屏),在当时换一个人去买只须400块,多出的三倍钱简直是冤枉的。然而由此而起步成为瓷器收藏家的马未都,从中得到的恩泽亦无价。勿庸置疑,他的收藏品让人更能领略现代文明的真谛,而且,他推后了一段时日才看上的彩电不只尺寸大,色彩好,还捎带了事业和自尊。

理论与实践决定了收藏质量。现在可读到的书本很多,还是那句老话,冯先铭的《中国陶瓷》、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为必读之书。前者学术性很强,是启蒙指导书;后者实用性较强,是实践工具书。释疑类的《简明陶瓷词典》、《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则属须臾不可离缺的辨识字典。此外,辨伪类的《珍宝鉴别指南》、品位类的《中华文物鉴赏》可作为提高班的读本。文物市场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国内收藏家,事实证明,收藏爱好者只要文化修养与心理素质没有偏差,肯在书本上下功夫,又敢于实地作战,3年下来的实物积累基本上会有个规模,而真才实学方面的提高则足以抵得上大学文博系本科生水平。

近10年,文物市场在全国陆续出现,充实了文化生活。在这之前,你想买,文物商店恕不接待,而想卖,却是出奇的低价,所以在几乎不存在交易市场的情况下, 自然不存在冲着暴利而来的新作赝品。现在,虽然什么都有,假的却比真的要多得多,这和3年前相比也有很大不同。但有两种类型的真件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一是破残器,一是较多存世量的陶器、青白釉器、民国件。有心者可把重点放在破损器和青白釉件上。当然,眼力好、运气也好,各朝完美的精品仍然会碰见。倘若能把握准市价行情,又有经济实力,甚至还可试着到文物商店、拍卖行去捡“漏”。

残损件在初学阶段是最肯传授学问的“老师”,就在收藏成熟阶段有些也属不可多得的标本。这类器物,有的伤残系历史磨难与自然力的变故而留下的疤痕,作为收藏历史,它本身就是沧桑岁月的见证。另一些虽残犹美的古陶瓷器则会给人以更为刻骨铭心的震颤与感受,有如让人面对断臂女神维纳斯。残缺美反映出的实际是欣赏者的心灵美,是立足于收藏者超凡脱俗个性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升华。目前,市面上的许多破损器价格低廉到与赝品几近同价地步,这是狭隘的世俗偏见缘故,但也为初学者大开了入门之路。其实,国外一些大博物馆里的许多残器都堂而皇之展出,哪怕少了半个身子或者只剩下一个头部,并没让人感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不乏赞美的驻足者。不知为何,我们的这份家当就大得需如此摆谱,尤其一些省市县的博物馆宁可寒酸得空空如也,却不见有足可说明时代征貌的破损器亮相。 当今收藏需补这个缺,要善于去发现埋没在伤残古瓷中的一些非常珍贵和极具文物价值的佳器、孤品。这也是一种超前意识,从发展趋势看,过上若干年,残损件也会物稀,也会昂贵,因为,文物有个特征,它不能再生产,只会越来越少。收藏就是留住它的一种活动。

宋元青白釉司空见惯,但在收藏和研究上仍有潜力可挖。譬如,青白釉瓷的外观和内涵以及釉的名称是不是反映了宋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观:清清白白为人为官,世界多美好。一种釉色那么长时间受人喜爱乃至现代文人的青睐,是不是与它釉质所显示出的冰清玉洁的品性有关。这些以前似乎没见有人往深层去探讨,而这些文化内涵的实质正是青白釉瓷的精魂。有了这个底,那么, 凡以后见到胎白釉洁且釉泽晶莹透澈的青白釉瓷就可心明眼亮地择优收藏了。因为,体现出宋人思想境界的器物必属景德镇湖田窑的精品。

陶瓷器收藏,并非外行者不能接近、不能深入。步子踏得实,又有一颗平静的心,琢磨二三年后,你也能积累颇丰,甚或,执著成一番事业。

广州国际陶瓷展会不冷不热谁之过?


历时四天的首届中国国际陶瓷展前日在广州闭幕,这个由中国建筑材料协会等五大国字头协会联合主办,26家陶瓷企业(大部分是佛山陶企)承办的展会引起本地业内人士的关注。

该陶瓷展会由两个分展会打包整合,一个是已举办27届的广州陶瓷工业展,而另一个是第一次举办的陶瓷产品展。主办方表示展会的目的是打造国际性展会,提升中国陶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不过,记者在现场却看到冷热不均的两个场景,陶瓷工业展人头攒动、签约火爆;而首次举办的陶瓷产品展则人流稀少。整合后的首届中国国际陶瓷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专家如何看待这种冷热反差?

现场:展会两分会场冷热不均

首届中国国际陶瓷展一共有10万平方米的展会面积,其中陶瓷工业技术展有8万平方米,第一次举办的建筑陶瓷卫浴产品展有2万平方米的展位面积。佛山的陶瓷业龙头悉数参展。

不过,记者日前在会展现场看到,首次举办的陶瓷产品展现场偏冷清,很多展厅一个采购商都没有。在某陶瓷卫浴产品展位前,两位佩戴采购商牌子的人士表示由于工作繁忙,前段时间没有参加广交会和陶博会,所以这次来看看。“但是没有看到什么特别吸引人的新品。”该人士表示。

而陶瓷工业技术展区人头攒动,各种肤色的采购商络绎不绝。该区参展企业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鹏告诉记者,这几天前来洽谈的外国客商有很多,签约率也创了历史新高。

蒙娜丽莎陶瓷董事长张旗康表示这主要是因为陶瓷机械是陶瓷产品的上游,很多想了解陶瓷产品发展方向的客商就会去看看机械展,由此拉动了工业展的人气。

焦点:首届展会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首届中国陶瓷展已经闭幕,客源不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展会的投入要好多年才收得回来。那么,首届国际陶瓷产品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蒙娜丽莎是这次陶瓷展的股东方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张旗康坦言这次展会客流确实不乐观,但是这个效果是开展之前就预料到的,“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展会,就不能按照月度年度的收益来评判投入产出,而应该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在他看来,这次展会从产品、创意设计的水平等各方面都不输给那些国际展会。

不过,他也透露这次展会获得的经验是要选更合适的举办时间点,“选择在广交会举办之前或者之后,更方便外国客商。”

思考:佛企为何转战广州举办会展?

作为陶瓷之都,佛山陶瓷是本届中国国际陶瓷产品展的绝对主角,30多家参展企业几乎都是佛山陶瓷大佬。外界疑惑,为何不与陶博会合作,反而前往广州筹备新的会展?

相关人士对此回应称,佛山陶博会发展12年来有自己的定位,而要举办国际的展会,佛山的硬件是有局限的,而权衡各方后决定在广州举办是最好选择。而对于陶博会未来的规划,业内人士表示,陶博会将逐渐承接其他的功能,实现与国际陶瓷展的错位发展。

德化陶瓷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 

历史发展

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如今德化县内保存着宋元时代的碗坪和屈斗宫等窑址。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烧造印纹陶器,唐代已开始烧制青釉器,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瓷器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元代,德化瓷塑佛像已经进贡朝廷,得到帝王的赏识。明、清两代,德化瓷器大量流传到欧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对欧洲瓷器的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o波罗在游历福建泉州时,盛赞德化陶瓷并将德化瓷带往海外各地。 

因此,德化陶瓷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 

艺术特色

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评论:陶瓷业冬天勿走入误区


6月份之后佛山产区陆续有企业开始停窑限产,有些大型建陶企业停窑近20条。到11月份,年销值20亿以上的企业几乎都出现停窑现象,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准备在11月份就全面停产检修设备。今年陶瓷行业的“年终假”估计比较长,不少厂可能会达到3个月。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内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外向型企业均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曾经一度出现“招工难”和“民工荒”,现在竟演变成部分企业的裁员风和返乡潮。目前陶瓷行业同样面临类似困境。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有“千年陶都”之称的广东佛山一共关停陶瓷生产企业近70家,各种生产线194条,失业和待岗人员逾10万。冬天来了,而且更冷的天气可能还在后面。

但笔者浅析,部分陶瓷企业目前正走入以下误区:

一是减少产品开发的投入费用。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范围的建筑陶瓷产品已进入完全创新时期,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刻不容缓!谁能传承中国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创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借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崛起之势,成为国际、国内市场消费潮流风向标,谁就能傲立潮头高唱凯歌。

二是牺牲厂家利润为代价向经销商大量压货。受国家宏观调控及世界金融业动荡等因素影响,华北、西南等地消费者普遍对楼市持币观望,陶瓷销售更不容乐观。进入10月间,一二线市场的陶瓷销售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在60%以上。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陶瓷市场看,各厂商卖砖的人数比买砖的还要多。一面是可以预测的继续下滑的市场,另一面则是厂家为完成目标而给经销商的大批库存,以及宏观经济再次紧缩带来的资金重压,令经销商生存像堰塞湖一样,高危运行。

笔者认为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佛山陶瓷不会进入“大萧条”时期。因为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非洲、南美洲、亚洲等国际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需求仍很旺盛。另外,由于陶瓷行业的产业链比较短,上游行业不多,在控制成本上相对其他行业仍然具有一定优势。陶瓷行业八成销售靠内需拉动,陶瓷企业有做国内市场丰富的经验,而真正的“内需时代”正要到来,因此陶瓷行业的远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越窑秘色并不神秘


这件唐五瓣葵口凹底秘色瓷盘,造型大方,古朴典雅,瓷色青中泛白,温润而透明,如冰似玉。其高9.4厘米,深7厘米,口径21.4厘米,重6.7克,足高2.1厘米,底径9.9厘米,腹斜下收,素面无纹,式样别致,打破了以往拘谨呆板的造型,使瓷器呈现出活泼多样的风格,实为罕见的珍品。

唐王朝(公元618-907)历时290年,其间大多时间国泰民安,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更为后人称道。社会环境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对瓷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两晋南北朝及隋代瓷业的良好基础上,唐代的瓷业可谓“更上一层楼”。当时北方邢窑所产的白瓷与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比翼齐飞,“南青北白”就是陶瓷史上对此时瓷业发展特点的高度概括。

尽管当时出现了“南青北白”的瓷业生产局面,但青瓷在唐代仍占主导地位,越窑青瓷依然是当时青瓷最高水平的代表。越窑瓷瓷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釉色翠莹,造型典雅,纹饰精美。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连清代的乾隆皇帝也赋诗咏叹:“李唐越器人间无。”唐、五代越窑青瓷中最被人赞赏的是“秘色瓷”。何为“秘色瓷”?唐、五代及宋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有一种说法原来较为流行:五代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器为“秘色瓷”。但亦有许多学术界及专业人士在著述中提出异议:“秘色”唐代已有之,非始于吴越钱氏也!所以“秘色”究竟为何颜色,千百年来人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的唐代地宫里,发掘出16件越窑青瓷器,同时在记录当年法门寺塔皇室供奉器物的账单上,这批瓷器明明白白记载为“秘色瓷”。这批“秘色瓷”两件为青黄色,其余釉面青碧色,晶莹润泽。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这一铁的事实,澄清了陶瓷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在唐代就有烧造,五代时达到了高峰。由此可见,很长时间内人们难识“秘色瓷”的庐山真面目,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个“秘”字搞得“神秘化”了,实际上“秘色”是指稀见的越窑青瓷葱碧艳美的釉色,“秘色瓷”最初就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瓷砖釉层厚并不代表无菌


家里装修都想找绿色、无菌的装修材料,对于选购瓷砖的时也是一样。因为消费者的这样的心理,许多商也借机玩抗菌概念,更有商家自吹较厚的釉层可以达到无菌的效果。对于釉层厚的瓷砖就是无菌瓷砖的说法可靠吗?

其实陶瓷上用多少釉料是厂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的,为了使产品表面光滑,厂家会根据需要多上几层釉料,以达到产品表面更加光洁的效果。而实际上,多少层釉料都不重要,只要产品表面的光洁度达到国家标准就算是合格产品。另从技术角度来说,卫浴产品达到某些厂家所说的“无菌”也是不现实的。

目前只能说某些产品由于在釉料里添加了抗菌剂,有自洁和抗菌的功能,但其抗菌效果的持续时间却难以测定,而且也不会是一劳永逸。

所以,消费者一定要正确理解无菌瓷砖的概念,在选购瓷砖时一定不要被商家的无菌瓷砖所迷惑。

德化陶瓷领跑世界


11月8日起,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与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一起在泉州市拉开帷幕。为支持泉州打造“海丝”品牌,去年文化部与福建省政府在泉州主办了首届“海丝”国际艺术节,有日本、韩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今年经中央批准同意,“海丝”国际艺术节将永久落户泉州市,这将大大提升泉州文化影响力和城市形象。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作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一部分,泉州德化县举办的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已在10月底举行,包括“行进中国精彩事故·全国晚报总编辑记者走进世界瓷都德化采访活动”的40多家晚报在内的100多家媒体参加了峰会。由《泉州晚报》和德化县组织的全国晚报走进德化的采访活动,令百余名采访者被德化陶瓷艺术及产业发展所吸引和折服。

千年窑火不断

德化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民窑的代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生产地,今年5月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授予“世界瓷都”美誉。德化是千年古具、千年瓷都,公元933年建县,取名德化乃“以德化民”之意,从西周起就有窑火,唐宋时期德化瓷兴起后就窑火生生不熄千余年,唐代时期德化人颜化綵编撰了《陶业法》,绘制了世界第一幅陶瓷工场规划设计图《梅岭县》,千百年来,德化陶瓷一直以其独特的资质和技艺享誉中外,且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说,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也可称之为“陶瓷之路”,宋元时期德化陶瓷搭乘泉州港出海的船只走出山门,走向海洋彼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宋代“南海一号”沉船打捞的物品就有大量德化瓷器,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都对德化瓷器给予了赞誉。如今在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还有一座月记窑在见证着历史,这座长60多米依山坡而建的古窑已400多年窑火不熄,在已是电烧气烧的今天,这座古窑依然采用柴烧的传统手工烧制。

“网上丝绸之路”

德化瓷器自古曾是通过肩挑背扛方式,从大山的瓷帮古道经海上运往世界,而今在2232平方公里的德化,6000多家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和商家通过互联网连接各地,“互联网+陶瓷”使德化开辟了一条“网上丝绸之路”,各种陶瓷产品“上线”成为新常态下德化发展的新引擎,2014年零售电商交易突破12亿元,周转量2600万件,故而,德化今年主办了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证明陶瓷窑火已使德化进入了“火红年代”,与1980年相比,如今的德化陶瓷年产值由13%上升到90%,从业人员从1.2万人上升到10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过去只有一平方多公里的县城已扩展到21.6平方公里,城镇化人口由14.5%上升到78.3%,目前有陶瓷生产企业2600多家,年产值近180亿,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120多亿元。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德化电商走在前列,德化陶瓷在领跑世界。

建陶业“冬天”提前抵达


一个不容置疑的残酷事实已经清晰地摆在所有陶业人士的面前,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大的市场压力,先是一条两条生产线停了下来,紧接着,就不时有陶企生产线停产的消息从私底下传来。山东、四川、佛山等建陶产区,一一概莫能外。在这个秋阳依旧酷热的季节,建陶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冬天”。市场开始缩水

就在今年5、6月份,建陶市场还是一片旺销态势,各大建陶产区几乎所有的建陶厂都窑红火旺,车水马龙,呈现出一片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佛山一家知名仿古砖生产企业,就想找一条停产线承包而最终难觅这样的企业。然而,伴随着7月夏季的到来,一些先知先觉的经销商,已明显感受到了市场的冷清,继而波及建陶企业。加上新道路法的出台,“限超”整治一时间成了企业爆仓的“替罪羊”。一些顶不住市场压力的企业开始处于半遮半掩的半停产状态,先是山东淄博产区生产水晶砖的企业,有业内人士说该地区近一半的生产线已停了下来,记者打电话询问几家企业的生产情况,有人说生产正常,也有人闪烁其辞。8月底记者对该产区进行了采访,停产企业明显增多,100多家建陶企业,具体停了多少条,却没有人能讲得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停下来的生产线不在少数。

按照惯例,从农忙结束开始,每年下半年,应是建陶产品最旺销的黄金季节,市场由冷变暖,被称为“转角市”。然而,今年从7月份开始,建陶市场却逆势趋冷,市场需求大幅缩水。佛山南庄一家建陶企业的老板对记者说,自进入7月份以来,周边不少企业已出现了停产的迹象,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每天的产销量,一旦出现积压,除降价促销外,将对外进行贴牌生产,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

无论是山东、四川、广东还是内地的一些建陶企业,在7、8月份停窑,已不鲜见。

正如四川威远朝阳建陶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琪对记者所言,陶企停产,与原材料涨价、电力紧张和公路治超没有关系,真正的原因是终端出了问题,即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市场需求正出现大面积的缩水。陶企应及早面对

建筑卫生建陶行业是一个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上游一有风吹草动,下游就会受到较大的波动。而此次宏观调控,影响面最大的依旧是房地产业,从而导致了建陶市场的大面积缩水。

这一次经济运行是在中央财政投入力度逐渐减弱的情况下愈演愈烈的。从投资主体看,支持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这在建陶行业尤为明显。现代经济学认为,民营资本成为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通常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以自己的钱进行投资,风险自负,政府不应该强行进行干预,正所谓“市场行为,自生自灭”。另据媒体所道,由银监会、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等四部委在联合彻查“大型购物中心”投资热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100亿左右的民营自由资金,套住了近20倍的银行资金。

面对经济过热的态势,中央采取一系列强硬的行政手段,再一次对宏观经济实施“软着陆”。首当其冲的依旧是房地产的降温,土地批不到了,贷款拿不到了。由于建陶行业一般要比房地产业滞后半年左右,因此,在今年5、6月份,建陶市场依然呈现出旺销的势头。而进入7月份,这根由政府部门点燃的宏观调控的“导火索”,终于殃及到了建陶行业,建陶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严冬”考验。抛却盲目的发展,回归科学与冷静,是当前建陶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冬天”已经来临,惟一的办法就是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停窑的煎熬已经令不少企业感到生存的压力,而“活下来”应是陶企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陶企应认清形势,及早面对,无论是产品结构、市场价格、营销策略还是投资计划的调整,都应服从于长远的发展规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懂得在市场严酷的环境下如何适应市场,做好休整与养息,就会等来建陶市场复苏的“春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德化陶瓷这个“冬天”并不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德化陶瓷这个“冬天”并不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德化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