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淘词语文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张式刚:用古瓷艺术为奥运祈福_陶瓷知识

张式刚:用古瓷艺术为奥运祈福_陶瓷知识

陶瓷知识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2020-04-24

【www.taoci52.com - 陶瓷知识】

北京奥运如期而至,中华民族百年梦圆,神州大地一片欢腾。为奥运喝彩,为北京加油,华夏儿女正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德州就有一位收藏爱好者,名叫张式刚,他耗时百日,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上万块古瓷片粘制而成一面“双龙戏珠”龙壁,古瓷片上100个各式字体的“福”字,表达着龙的传人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福。

一面中国瓷器的标本墙

“上千年的古瓷片感受到了奥运的召唤,它们欢呼着、跳跃着,幻化作两条巨龙,吞吐着康乾盛世的五彩火珠,时而攀崖走壁,时而翻江倒海,刹那间定格成一座龙壁,传递着洪亮而悠远的声音——佑福华夏!”连日里,慕名前去张式刚工作室参观古瓷龙壁的人络绎不绝,张式刚总是会充满激情地描述他心爱的作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

龙壁全长4.8米,高2.4米,重约900公斤。不同年代的古瓷片经过张式刚独运匠心的排列组合,物尽其用,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堪称一面中国瓷器的标本墙。整个龙壁采用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瓷片制作而成,左边的一条龙身用的是明初的龙泉窑瓷片,右边一条则用的是宋元时期的钧窑瓷片,这两种窑口的瓷烧结温度高,玻璃质感强。”

张式刚解释说,龙足是高足杯的足部;龙角是宋元时期磁州窑的线条罐;龙鬓是宋元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的大盆沿;龙珠与火云纹是明末清初的五彩瓷片;祥云则是“天青”、“天蓝”的钧窑瓷片。

他特别介绍说,浪花里跳动着对北京奥运的祝福,一朵浪花由多个青花“福”字簇围着一个明代空白期(正统、天顺、景泰)的“犀牛望月”盘,以示华夏儿女对奥运的期盼,另一朵浪花里由多种青花纹饰的明代青花瓷片围绕着一个明晚期的“凤凰展翅”盘,以示中国的腾飞,还有“月影梅花”、“龙马精神”等不同纹饰的瓷片点缀其间,寓意吉祥美好。正是:

“千峰翠色”变铠甲,“出窑万彩”多幻化。片片青花成骇浪,各大窑系为山崖。“天青”“天蓝”作祥云,多“福”簇集成浪花。康乾盛世五彩珠,华夏龙魂佑中华。

(注:“千峰翠色”,“出窑万彩”出自古人描写龙泉窑与钧窑的诗句。)

偏爱收藏古窑瓷片

德州文化市场号称是北京以南、黄河以北最大的文化市场,平日里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常。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28岁的张式刚第一次走进德州文化市场,就旋即被琳琅满目的古玩所吸引,打那时起,每周五他都要去转一圈,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十几年。“文化市场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吸引着我,隔时间长了不去的话,我就会觉得生活毫无光彩。”

虽然身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的老板,张式刚的主要心思却不在生意上,他更多的是把精力投向了对古代瓷器的研究。他这样分析自己痴迷的原因:“因喜欢古玩,而学习收藏知识和历史背景,知识获取的越多,就越加酷爱古玩。与其说我爱上了那些年代久远的瓶瓶罐罐,倒不如说我是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折服。收藏这一行,永远毕不了业。”

就是这样一位古玩痴迷者,在他的家里,却找不到一件完整的古代瓷器,倒是碎瓷片散落得随处可见。“纵有万贯家资,投资收藏也是沧海一粟。”张式刚深知这个理儿,“我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收藏,不苛求拥有昂贵的完整器件,更不指望着倒手赚钱,能收集一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古窑瓷片就足够了。通过过手瓷片,也能熟悉不同时期瓷器的胎质、釉色、纹饰。毕竟一块瓷片与一个完整的瓷器的价格对比是百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花小钱儿就能达到研究的目的,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历时四年寻求百“福”

在十余年的收藏经历中,最让张式刚津津乐道的是他与一百块“福”字古窑瓷片的渊源。

“2004年夏天,我与一个明洪武时期的青花“福”字碗底不期而遇了,那个‘一笔福’字体飘逸流畅且不失遒劲,立时让我爱不释手。一番讨价还价后买回家,请朋友磨圆,镶在相框里,挂起慢慢欣赏,越看越美!仅过了几个月,我又碰到一块,这回字体不同,是隶书,砍价后又买下,回家细细把玩、琢磨,很是喜欢。就在那时,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收集一百块烧有‘福’字的古瓷片。”

收藏古玩本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完成这个心愿谈何容易。从此,张式刚便踏上了寻‘福’的行程,河南、安徽、浙江、山西、山东、河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一走,就是四年、数万公里。

“有一次,一位安徽网友打电话告诉我说他那里有很多带“福”字的青花碗(盘)底,第二天我便毫不犹豫地跑了过去。可打眼一瞧,很失望。大都是唐代寿州窑的一些标本,土沁釉剥,‘福’字仅如指甲盖儿大小,还是明晚期写在碗底下面的,与我的要求相去甚远。我心里苦笑,枉我大老远跑这一趟。”

像这样的冤枉路,张式刚不知走了多少,但他热情不减,从未想过放弃。

“2004年7月,在邢台文化市场,得知一年轻小伙家有我需要的‘福’字古瓷片,于是就租了辆自行车和他一同去他家。足足有40里路,光土路也有15里,赤日炎炎似火烧,到他家后身上的衣服全溻透了,若不是看到那些瓷片提劲,我真想一头倒在他那泥土大炕上,赖着不起了。”张式刚回忆道,“挑拣了几十块称心的‘福’字瓷片,装在编织袋里,心里那个美啊,顿时感觉身体像上满的发条,动力十足,顾不上吃午饭便往回赶路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才还艳阳高照,转眼间就乌云压顶,大雨瓢泼,张式刚推着自行车在泥泞的土路上寸步难行。“索性100元的押金也不要了,我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路边一扔,背起沉甸甸的口袋,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着。终于捱到了柏油路,肚子饿得咕咕叫,湿透的衣服也紧紧贴在身上,此时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抱着袋子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任由大雨浇了半个小时后,终于等来了一辆开往邢台的长途汽车……”

就这样,喜悦与苦涩交织在一起,形成难忘的回忆。今年初,执着的张式刚终于集齐了一百块“福”字古瓷片。而他为之付出的路费、住宿费竟是收购百“福”瓷片价钱的五倍还多。对此,张式刚说:“我不后悔。从拥有最初两块‘福’字瓷片起,就在心底里酝酿了一个梦,而在那个梦中,百‘福’瓷片不可或缺。”

耗时百日制作龙壁

“十多年了,我收藏了不少古窑瓷片,若是用它们制作成一件艺术品,为北京奥运祈福,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原来,这就是张式刚的那个梦。以什么为主题表现呢?正当张式刚冥思苦想之际,耳边传来了电视里播放的熟悉的歌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对啊,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之文化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打有深深的烙印,以龙为主题祈福奥运再恰当不过了。”张式刚顿时来了灵感。此念一出,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故宫和北海公园,细致地参观了两处龙壁并拍摄了照片。经过一番研究思量后,决定以北海公园九龙壁最左边的两条龙为蓝本进行设计制作。

准备停当,今年初,张式刚便和他的两个兄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古瓷龙壁的加工制作当中。“制作过程包括了几十道工序,包括底板加固、底板取孔、底板连接、龙体及其它凸部骨架焊接、龙体制胎、胎体打磨、瓷片切磨、粘贴等等。我们每天早上都是7点就开始工作,中午凑合吃点再继续忙活,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收工。”就这样“累并快乐着”,一连三个多月,张式刚潜心在一个汽修厂的厂房里闭门造“龙”。

“尽管搞装修装饰是我的老本行,但在制作中还是碰到了很多难题,最难做的当数龙头了。龙头是否有神韵,是决定整个作品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绞尽了脑汁,不断地适量瓷片,却总是无法满意。整个龙头从做骨架到制胎、贴片,返了多少次工都记不清了。也有朋友劝我雕个木头龙头得了,但我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初衷。”

张式刚有个牙疼病,一着急上火牙疼得就更厉害。眼瞅着龙壁的其他部分都做好了,就差龙头出不来,这一急火上攻,让他牙疼得连饭都不能吃了。最后一气之下,张式刚干脆让牙医把那颗病牙给拔掉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式刚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古瓷龙壁终于赶在奥运开幕前创作完成了。如今,百“福”丛中,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跃然壁上,传递着对北京奥运的祈福。张式刚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的梦圆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古瓷鉴定知识


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如明代永乐的压手杯,成化的鸡缸杯,清代康熙的凤尾尊、乾隆的百鹿尊、转心瓶等。只有熟记了真品的器形特征,赝品便可一眼识破。

装饰: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色釉、刻、划、雕、镂、堆、捏、印、贴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风和彩料等方面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窑口特征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平凡、活跃,鉴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以景德镇的釉上五彩瓷来说,它出现了元代中后期,当时仅有红、黄、绿三色,画法和元青花一样,以勾、搨、点画成,笔致粗犷豪放,生动自然。明初除继承元代画风外,洪武时出现了双面矾红彩。永乐、宣德时有青花斗矾红彩,纹样气魄雄伟,彩色凝重艳丽。成化风蜚的斗彩,笔致工整,纹样生动,彩色丰富而深古。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也多样,有点彩、覆彩、染彩、加彩、填彩等,但均为平涂,"花无阴面,叶无反侧",有轻盈优美之貌。嘉靖、万历的五彩主要是用釉上色料绘纹样。用青花绘纹样局部,但所占比例很少。此时还新创翠色,用胶水调黑料勾线,但黑线中部微微带褐色。纹样布局比成化斗彩繁茂,用笔草率中见拙朴。清康熙的五彩,深受明代与清初的版面插图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形象概括。夸张,线条柔中藏刚,色彩明净莹澈,大红大绿、古色古香。康熙五彩中的黑色,漆黑光亮,不再微带褐色了,并开始用油来调黑料和矾红,本金也多在五彩中使用。康熙的五彩深深地影响后世,清嘉、道后多仿,但都不及康熙五彩生动自然,古拙优美。

胎、釉;由于不同窑口、不同时代对胎、釉的原料选择、配方、精制不尽相同,成型和施釉方法上存在着差异,烧成温度和气氛不完全一致,使产品的胎釉各具特征。如景德镇宋中期的影青瓷,胎洁白细腻、体薄透光、釉面晶莹透明,如水似玉,和同时代的其他窑口的影青瓷质有着明显的差别。又如明代永乐的甜白釉瓷,胎骨微带肉红色。成化时则瓷胎迎光照映显牙白或粉白色。清代康熙的胎骨给人细腻,坚致感。雍正瓷胎迎光照映显微青白色。这些特征都为后世仿品所不可及。鉴定时细察产品胎度的色泽、粗细、松紧、坚脆、厚薄、透光与敲打声等亦很重要。

制作工艺和装烧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伴随新工艺的出现和新窑具、新装烧方法的使用,使产品面貌产生变化。如景德镇五代时采用"多支钉迭烧"的无匣装烧方法,使器物的圈足和器内底留下了约7-18颗支钉痕迹。北宋初以三、四颗支钉垫在器物的底足上,再装入匣钵(一匣装一器)入窑烧成,产品底足留下了三、四颗支钉痕迹。接着扬弃了支钉,采用了小于圈足内径并约高于圈足的垫圈式垫饼装在器物的圈足内底上装入匣钵,使产品圈足内底留有垫圈或垫饼的痕迹。北宋晚期因覆烧出现而产生了芒口瓷等。又如元代至明洪武时,大件瓶罐的器底是另接的,洪武后则不采用,元与明洪武的高足把杯的高足是用泥与上部的杯相接的,洪武后则改用釉接;明代瓶罐成型时所产生的接口多而明显,清代因工艺技术提高,则接口少而不明显。这些因工艺、装烧所致的细小特征,也是鉴定时不可忽视的。

款式。景德镇瓷器从明代永乐官窑瓷开始,就正式有帝王年号款,宣德十分普遍,从此款式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常见的有帝王年号本款,帝王年号寄托款、伪款,干支年款,斋、堂、轩、居名款,人名款,赞颂语款,吉言款,题画款,花押款,窗棂款等。由于明清御窑厂有专门的落款陶工,对字体、笔致、排列形式、落款位置以及写款的彩料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后仿者很难"尽得风流"。所以,鉴定明清御窑产品时,看款式特征是重要一环,民清御窑产品落款则各尽其态,笔致随意,鉴定时要次于御窑瓷款式的作用。

看瓷器的总的时代风格:瓷器和其他艺术品一样,地方风格、个人风格融汇于时代风格之中,但又是时代风格的构成因素。因此把握好我国各时代瓷器的总体艺术风格,对鉴定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我国宋代瓷器造型挺秀精巧,纹样精美典雅,具有轻盈、俏丽、沉静雅素的格调,而景德镇宋代的影青产品也融汇于这一时代风格之中,我国元代瓷器胎体厚重,造型雄伟端庄,装饰豪放有力,而景德镇的元青花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时代气氛。

总之,任何时代的真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许多方面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尽管后仿赝品繁多,或有"乱真水平",但"它毕竟是另一时代的仿古产品,总会留下仿制时代的蛛足马迹,只要我们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所调"乱真"的赝品也不能逃其鉴。

古瓷和新瓷的一般区别

1、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但仿古瓷往往作去浮光的处理,主要方法有:(1)用稀酸涂或浸,但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见伤痕。(2)用兽皮打磨,但在放大镜下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状纹。(3)用茶水加少量食碱久煮或烟久薰,但釉色不正。(4)入土久埋。

2、出土的古瓷土锈入釉,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即去之。

3、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

4、古瓷的金色日久磨损,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新瓷金色鲜艳,光泽耀眼。

5、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则无。

6、釉上彩瓷(五彩、粉彩、古彩)一般达一百年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有的仅隔60年的釉上彩瓷也会出现此现象,但年岁愈久则愈明显。

7、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多见,解放后很少。是否属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方面:(1)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2)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得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3)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种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4)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外,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发觉。

陶瓷知识:古瓷上的釉


霁红——亦称祭红或宝石红,属铜红釉系列。其釉层以石灰釉和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近1300℃高温中还原烧制而成。

最早的红釉可追溯到宋元时期的钧红窑变,到明永宣年代才较完全成熟,到了清代雍乾时更为盛行。霁红瓷器主要用作祭祀天神。特点:釉色深沉凝厚,釉面均匀失透,常见类桔皮孔状。永乐霁红器往往带暗刻龙纹,釉层透滢;宣德霁红器深浓丽艳,釉面多见细小桔皮孔状。凡红釉色暗欠润,应视为明末清初之祭器;凡釉面呈明显开裂纹线,应视为民国以后的仿品。

祭蓝——也可叫作霁蓝或宝石蓝,以氧化钴为呈色剂,有高温与低温之分。最早烧造蓝釉应在元代后期,今天能见到的祭蓝大多是宣德年以后的器件。祭蓝器当时主要用来祭先供祖。特点:色泽均匀而深沉,釉面稳定而不裂。宣德祭蓝常带有暗花,且釉面厚实(底也厚);成化蓝釉泛紫光,正德以后蓝釉显灰气;清代祭蓝相比明代祭蓝釉薄胎也薄。(半言)

奥运开幕式上击缶 与中国陶瓷的渊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体育场中央,随着一声声强劲有力的击打,2008尊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缶上白色灯光依次闪亮,组合出倒计时数字。

“缶”其实与陶瓷行业很有渊缘,是中国古老乐器的一种,在中国古代的“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合称八音的乐器分类中,属于土类乐器。中国古代的缶是由土烧制而成。现存的“八音”中的土类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而“缶”这件已经远离现代很多年的古老乐器却在这次奥运开幕式上大放异彩,让全世界为之一震。

从缶的发展演化来看,奥运会开幕式上运用的“缶”与“缶”的原貌有着一定的差别。不过从现场效果来看,集合了声光电高科技的缶阵,效果是很出彩的。尤其是以缶面灯光打出数字倒计时,有些神来之笔的味道。

这次开幕式上,张艺谋用的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瓦缶,而是以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为原型,重新设计了一个现代声光电俱全的“高科技缶”,打起来也是鼓声阵阵,而不是瓦罐应该有的叮里当啷。作为中国古代土乐器的缶,其音绝不会与作为革乐器的鼓雷同,而其形制也与上述铜鉴缶完全不同。“鉴缶”不是缶,古乐文献中亦未见有“缶阵”的记载。

古瓷真伪鉴定要诀_陶瓷知识


古陶瓷收藏最大的难点是鉴别真伪,一不小心就打眼上当,轻者伤心伤肝,重则倾家荡产!因此,对于古陶瓷的收藏爱好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乃是鉴真辨伪的问题。以下便是笔者多年来所积累的古陶瓷鉴真辨伪的几点要诀。

青花瓷的真伪鉴定

胎釉鉴定:鉴定古陶瓷的真伪,首先得看胎釉,如果首先看见其釉面有火刺光或带有木然的涩感,则证明此物为仿品伪作;真品温润如玉,既没有火刺光的刺眼,也没有木然的涩感。另外,大多伪品釉面都遍布有细小毛孔缩釉点,并整个釉面宛如人出微汗,若有此现象一般可以断为伪品。

青花纹饰及发色:古陶瓷青花纹饰一般都流畅不做作,不呆板、不生硬,并有层次;伪品则既不流畅还又做作、呆板、层次感不强,因为这是伪作者的刻意模仿的结果。青花纹饰以款识下沉者为真品,反之青花上浮则为伪品。古陶瓷的青花发色有的温和、有的亮丽,而伪品则不是呆木就是刺目。

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所藏明永乐青花三爪纹天球瓶

底足鉴定(这一点对所有古陶瓷之底足鉴定都为通用):首先底足不干不燥显湿润者为伪品(刚出土者或刚从水中取出者除外);干燥自然老化者为真品(老底者除外),这是因为古陶瓷的底足经自然老化,而逐步消去胎体内的水分而由湿变干。其次,如果在底足上看见火石红被透明釉罩着者,那它肯定是伪品仿作,因为火石窑红是所露之胎,即没有施釉的胎足其内含有矿物质受到窑火燃烧而自然泛露出的,怎么会跑到透明釉下面去了呢?分明是作伪者涂上去然后再用透明釉罩上去所致。

蛤蜊光的鉴定:有的青花瓷与彩瓷一样,同样也有蛤蜊光,尤其是家传用瓷,往往使用后铁质、油质、脏物等渗透入其釉胎之中,使之如一滴柴油掉入水中后迅速扩散所形成的七彩霞光一样而滋生的蛤蜊光,并且还有犹如镀金产出的金色光,其妙无穷,且洗刷不掉,因此凡有这种金色之光、蛤蜊光之器则可定为真品,反之则为伪品。

土锈鉴定:出土的古陶瓷有的久经土浸而产生土锈,这样所产生的土锈一般难以一下洗刷掉(做伪者用万能胶等加土做粘上去的土锈一般也难于洗刷掉,然像这样所做成的土锈一用火烧便即现原形而掉落),反之一经洗刷就掉落者则为伪品。

(这一点适用于所有古陶瓷的土锈鉴定。)

影青瓷的真伪鉴定

胎质鉴定:影青瓷即青白瓷的真伪鉴定,首先得鉴其瓷质,因为湖田窑的器物瓷质极好、质量极高,有的几乎达到了胎薄如纸、白似雪的境界;用手指放在器物之外迎光而视通透见指,宛如极富水头的白玉。而仿品则没有这种感觉,观之察之而是不具水头白玉、不清晰、朦朦胧胧。

釉面鉴定:温润如玉者为真品(湖田窑),亮丽或木然者为伪品,有一点点黑黄斑且深入胎骨者为真品,黑黄斑点在釉皮表上者为伪品;釉面有干燥自然的小碎开片的为真品,有显湿且机械木然的开片为伪品。

刻划花鉴定:影青瓷的刻划花真品飘逸豪放、收放自如,大气磅礴,而伪品则缩手缩脚,木然呆板,极不自然。

底脚露胎器或覆烧的口沿露胎物。因影青瓷大都为出土这物,所以多少都乃有些土锈,如果这些土锈难以洗刷或火烧不下,则为真品,易洗刷或烧之即下乃是伪品。

彩瓷的真伪鉴定

景德镇陶瓷馆藏徐仲南粉彩潇湘烟雨瓷板

纹饰鉴定:彩瓷上纹饰的周围有蛤蜊光,且深入釉胎为真品。反之,清新亮丽又无蛤蜊光者则为伪品,并且纹饰周围带有银色“蛤蜊光”者也为伪品。

浅降彩的真伪鉴定:真品彩感朦胧,苍老自然、伤痕自然者真;观感彩纹亮丽、清晰、伤痕做作、纹饰呆板、木然、做作者是伪品。

胎釉、纹饰,底足鉴定多同青花瓷的胎釉、纹饰、底足鉴定。仅一点不同,乃彩瓷多有没有上彩的釉面及底面(有釉)有大片的洗之不掉,擦之不落的蛤蜊光者为真品。

老胎新彩瓷的鉴定:第一要鉴定纹饰的周围有无真正的油盐光的蛤蜊光,后看其是否稳定,是否擦洗得掉;如有若蛤蜊光不稳定,轻浮、擦之即掉,或是带有银色的蛤蜊光,而断其胎又是老物,那可说明其是老胎新工。第二看色彩纹饰之上有无自然的磨损伤痕;如没有,而彩下却有磨损伤痕,那则证明其是老胎新彩,试问,彩怎么会跑到伤痕上去?另外,纹饰彩上如若有磨损的伤痕那也要看自然不自然,如若彩上的伤痕与彩下釉中伤痕不符,那也是伪品。

题款的鉴定:凭笔者以往经验,大凡题款题字的彩瓷,其款字周围基本都有蛤蜊光,然而现如今在高科技一日千里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仿做的题字款瓷都已有了“蛤蜊光”,这是因为仿做者在题款题字的料中加放了铅锡粉末等原料(彩料周围则加金粉等原料)。所以,在仿做之后便就有了“蛤蜊光”。而如今晚清大名家和珠山八友大作价格高涨,因此就越发得注意小心。凡在这题款题名的周围出现带银色“蛤蜊光”者,且用高倍放大镜观之,见款字之中也有点点银光者为伪品,或为老胎后加款;题款题字的周围有如一滴柴油掉入水中并随之向外扩散所产生的蛤蜊光,并见擦不掉洗不净者为真品。

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款字如见其轻浮,鲜亮醒目,有上飘之感可定为伪品;款字沉稳不轻不浮有深入釉胎之感,见苍老者为真品,这样的款字既使周围没有蛤蜊光也仍可断为真品。

颜色釉瓷的真伪鉴定

清康熙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红釉瓷鉴定:凡带有开片纹的红釉瓷,不管是霁红还是钧红还是窑变红或是炉钧红等,如若见其釉面上的开片交叉接口处有满是脱落而形成的点点小孔,则可断真品,因为这是年代久远而使开片的交叉之处釉瓷小点脱落而形成的现象,仿做之品是做不出这种自然脱落的脱瓷小孔的。如若要进行伪作,那也可一看便知是人为所做,因为其要做成这种脱瓷小孔便有人工凿迹,断不自然,再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作伪之瓷。

底部鉴定:窑变红釉瓷的真品底部多涂有酱色釉,尽显沉稳、苍老、干涩者真,而显轻浮加鲜亮或湿、脏、平滑为伪品。祭红釉瓷因底多施釉,所以看底足就得多看圈足的露胎之处,一般圈足露胎处干燥具涩感者真,反之是伪品。

豇豆红瓷鉴定:绿色苔点自然分布且沉稳者真;分布不自然、做作、苔点过绿过大、醒目者是伪品。

蓝釉瓷鉴定:有多橘皮纹棕眼且多聚密集的小气泡,并发色不沉不稳者伪。发色沉稳,尤以明代蓝釉为沉稳,色蓝中带灰黑,极显苍老古旧;清三代的蓝釉除乾隆时有的蓝釉与晚清民国时的蓝釉即洋蓝相同之外,其他也显发色深沉,深蓝加暗色。

黑釉瓷鉴定:宋代建窑、吉州窑、金溪窑都生产黑釉瓷且各有风采。建窑胎多为紫色,坚硬;吉州窑胎多为黄色,粗而松;金溪窑则黑灰有之,土黄也有,黑灰者坚硬,土黄者粗松。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釉没有施到底,不但底足无釉,就是器物下部也大多无釉,所以这样也给我们鉴定其真伪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要点,并从中可以鉴出:真品露胎处干燥,抚之涩手,伪品则显潮润,抚之平滑。没有被土锈吃掉釉的真品尽显莹润玉质,有猪油感,伪品则不是耀眼就是枯涩,真品被土锈吃掉釉的倒显干涩,并土锈深入胎皮的尽显苍老与沧桑;而伪品则是用硫酸、草酸等化工原料处理做旧,其虽然也显得釉面好像被土锈吃得脱皮脱壳的,然而“土锈”无法深入釉骨之中,一洗便掉,这就是真品与伪品的土锈之分。

“逢高”亦可买古瓷 _陶瓷知识


古瓷,历来是收藏领域的一个大项,不仅人气旺,而且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高价频出。因此,有人认为,古瓷收藏作为投资板块,已经做得很大,且一直“牛”势不减,价格冲高不下,市面上稍好一点的瓷器都已被吸纳殆尽,现在“建仓”投资涉足古瓷收藏,似乎已为时过晚,难以获利。

其实并不尽然。古陶瓷专家朱裕平认为,虽然市面上大多古瓷精品已“沉底”于藏家手中,尤其是一些中高档古瓷,在古玩摊贩市场上难觅其踪,但由于古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品种极为丰富,民间传世数量巨大,是其他任何藏品无法比拟的。从各地古玩店铺、地摊来看,尽管古瓷赝品充斥,但老瓷并不少见,一些沉入收藏者手里的古瓷,如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仍然会出手,藏家间也会互相调剂、交流、易主。因此,收藏爱好者不妨可选择性地投资“建仓”。

据朱裕平介绍,目前市场上,存世量相对较少、制作比较精美或者造型比较奇异的器物是众多收藏爱好者的首选。大凡收藏者和卖家都希望自己手头上拥有人无我有或是制作比较精美的器物,所以这类瓷器的价值肯定较高。而异形瓷器,因工艺难度大、成本高,就算现在价高利低,但今后潜力会成倍增大。

而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真实价值的古代名窑作品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朱裕平说,有些古瓷,无论当时还是眼下,都可算作高质量精品,但由于以前人们因时代、民俗、社会传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一时难以认识其真正价值,所以现在购藏,绝对是潜力巨大的“绩优股”。比如优质的宋代湖田窑影青器物、元枢府瓷器物,目前价格远低于其实际应有价格。唐宋瓷器中的邢窑、越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洪州窑也颇具升值潜力。如吉州窑中的虎斑、兔毫盏前几年仅数百元,现在也就几千元一件,而其真正价值潜力远在此价位之上。

从种类上来看,可从目前市面上货源相对充足的清中晚期青花、单色釉及民国精品瓷入手。诸如晚清、民国新粉彩、浅绛彩中的一些有名头的作品、建国初期一些精品瓷板、雕塑等等,都将是很有升值潜力的。

古瓷投资相对来讲是中长期的,一般10年左右价格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当然,古瓷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有冷有热,有高有低。朱裕平认为,如何正确把握其中之“度”,是古瓷投资收藏者必须了解的。

大凡买家,都懂得“养一养”、“捂一捂”的道理。像清三代中较好的器物,不推到高位,买家是不会轻易易主的,一般都会捂上一段时间,等达到一定的价位才会出手。而对于另外大多数的古瓷,虽及不上清三代瓷器那么走势强劲,但随着整个收藏大气候的升温,价格也在逐渐看涨。如一位藏家3年前以每个200元低价购进了10余件明晚期普通青花小罐,现在以每个800元抛出,获利颇丰。

除了打“时间差”,打“地区差”也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手段。比如,北方南方由于审美观念不同、艺术品存量不同,生活指数、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同一器物价格的地区差异。按一般常规,瓷器在窑口产地价格相对低些,比如江西景德镇的宋代影青普通碗盘,每件就百十元左右,而在北方为数百元,品相稍好的可达千余元;北方的磁州窑普通小罐价格较低,到南方藏家手中就价值不菲了。

又比如,现在江浙一带藏家看好浅绛彩瓷,即便是中小名头的作品亦卖价甚高,有人便到甘肃、云贵、四川等地淘货,拿到南方销售,扣除旅差费用,赢利仍十分可观。

此外,作为一名成熟的古瓷收藏投资者,目光不能局限于古玩地摊,还要有在文物商店、拍卖会“捡漏”的智慧和技巧。这类地方,器物相对流传有序,一旦看准,果断入藏,日后回报将更为稳当实在。

【陶瓷文化】古瓷鉴赏基本知识


一、古瓷鉴定的主要内容1、断代:即鉴别某件古瓷的相对烧造年代,又叫"分期断代"、"器物排队",古瓷中,多数器物上没有落年款,有的器物上落有年款的。前者首先是解决断代问题,后者有辨别真伪的问题和伪品的仿造年代问题。对景德镇古瓷的断定,一般要求按如下时代来区分:五代,宋朝早期、中期、晚期,元朝前半期、后半期,明朝与清朝要求按照帝王年号来分期。但按照帝王年号分期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决不意味着产品所具的特征是随着帝王的更换而变化的,而是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人们审美观和生活习惯的变化、陶工的一代代地更新而渐渐变化着的,是沿着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艺术发展常规变化着的。所以我们在断代时,掌握产品演变的总趋势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考古学上的广泛应用,近十多年来已使用了"烈释光(TL)法"测定古瓷的烧造年代,误差可达到10%以内,但这种方法往往要在器物上钻孔取出少量的标本,有损害器物。另外,对那些"后加彩"、"后烧款",或受到过暴晒、加热等干扰的器物,是不太适用的。在目前情况下采用目测仍是十分重要的,即是用科学仪器对古瓷断代推广了,也必须和人的实际鉴定经验相结合,正如医学上先进的诊断仪器不能完全代替医生的临床诊断一样。2、断真伪:名窑产品影响其他窑口的生产,这是在商品生产中常见的事,如景德镇五代生产的"蟹壳"青釉瓷,在胎、釉、造型等方面都深受越窑青釉瓷的影响,但这并非仿古生产,从古瓷鉴定角度来说,是属于窑口的问题,不属断真伪的内容。断真伪是区分有意仿制前代产品的赝品。即把"仿古器"与"真器"识别出来。景德镇明朝成化御窑厂仿宋朝龙泉哥窑纹片瓷极似。正德时开始写"宣德年制"等寄托款,嘉靖、万历以来更盛。清朝雍正、乾隆仿古瓷的水平很高,唐英所督造的御窑厂,"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景德镇陶录》)。清末和民国,仿古生产有不少专门的小作坊,有的达到了乱真水平,此时的对外货易也几乎成了古董贸易了。解放以后,仿古瓷生产仍然是瓷业生产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致使传世的"古瓷"中赝品充斥,鱼目混珠。我们在古瓷鉴定时就要认真去做"去伪存真"的工作了。3、断优劣:即鉴别古瓷的质量和价值。质量一一是指古瓷本身是否存在烧制时所造成的或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毛病,如变形、裂痕、冲口、阴黄、粘釉、磨釉、缩釉、剥釉、剥彩、脱彩、漏彩、补彩等。价值--是指某件古瓷的历史、科技、艺术方面的价值。历史价值是说该产品带有绝对的烧造年代或知道了相对的烧造年代,可作为断代的依据;能证明某一品种的创烧年代或衰落年代;能证实中外技艺交流或反映某一历史事实等。科技价值是说该产品能反映古代制瓷技艺发展进程和瓷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反映瓷业的革新、创造和高超的技艺等。艺术价值是看构成产品美的三个基本要素:瓷质、器型、装饰的艺术处理是否高,三者之间是否和谐统一,能否代表某时期的陶瓷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此外,国内外稀少的产品也往往是珍贵品。4、断窑口:即鉴别产品的产地。唐代陆羽《茶经》,在品茶时同时评论了不同产瓷地区的茶碗,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是在古文献中较早以瓷产地来称道产品的窑口的名称也相随而生,随着瓷业的发展,窑口的命名方法也越来越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方法。(1)以烧造地点来命名。如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江西吉州窑,景德镇湖田窑等,这种命名方法较为普遍。(2)以某窑的主技者的姓氏来命名。如景德镇唐代的陶(玉)窑、霍(仲初)窑,明代的崔公窑、周(丹泉)窑,清代的郎(廷极)窑、年(希尧)窑、唐(英)窑等。(3)按烧造年代来命名。如景德镇明代御窑通常分别叫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等。(4)按产品的攸用者的身份来命名,如官窑、民窑、枢府窑等。所谓官窑,是生产专供朝廷和皇家使用(包括皇帝用来赏赐入贡国及使臣,或赏赐群臣、亲贵)的各种瓷器的窑,也称御窑。如北宋的汴京官御、南宋的杭州官窑,景德镇元代的"御土窑"、"枢府窑",明、清的御窑(又叫官窑、厂官窑)。所谓民窑,是为了满足国内外广大人民生活需要而生产民间用瓷的民营手工业作坊。据《陶雅》说:"民间所卖之瓷器,厂人则谓之曰客货。凡所以别于官窑也。官窑之尤精者,命曰御窑。御窑也者,至尊之所御也,官窑也者,妃嫔以下之所得用者也。"同时期的不同窑口产品,有差别明显的,亦有相近的,这需要我们去加以区分。产品的地方特色主要是因原料的不同而形成的,所以,断窑口主要是看产品的胎、釉特征,其次是看工艺、造型和装饰等诸因素。

二、古瓷鉴定的主要依据1、以带有真实纪年的瓷器和明确纪年的墓葬遗址中出土的瓷器为"标准器",去比较不知烧造年代的瓷器,这是很重要的断代依据。但对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不能简单地把墓的葬年都看成是墓中出土瓷器的烧造年代,要看出土地点离出土瓷器的产地远近、器物上有无使用痕迹、墓主的身份等因素以及我们对古瓷断代的经验来判断它最可能的烧制年代。因为古人把保存或使用过多年的艺术瓷和日用瓷用于殉葬是有的,特别是距景德镇千里以外的墓中出土的景德镇瓷器尤其是这样。墓的葬年只能反映出土物的制作下限年代。2、文献资料。在史籍中,往往发现当时人直接或间接地记述当时瓷业或评述瓷器产品的史料,这很有利于古瓷鉴定。如《元史·百官志》说:"天历元年,罢会福、殊两院,改置太禧院以总之,二年改为"太禧宗禋院"。那么有"太禧"款的卵白釉印花瓷的相对烧造年代当在此时后不久。《乐平县志》记载:明嘉靖十九年因景德镇扰攘,部分瓷窑被迫停业,才在乐平永靖镇、嘉兴镇一带建窑烧瓷。后又因"水土不佳",不多久相继废了。那么此窑址中堆积的青花瓷片等窑业遗物,必定是嘉靖十九年后的产品。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宫"造办处"档案资料,有关于"珐琅作"生产的珐琅彩瓷和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御器的记载,只要我们把这些御载与收藏的御器细加对照,也是可以明确某些产品的具体烧造年代的。3、窑址的地层资料。在窑址调查和发掘时,往往可以在没有凌乱的窑业遗物堆积中或某一地层中发现带有真实纪年的瓷片、窑具或已经明确了纪年的产品残片,这时我们就要认真地清理,全面地采集标本,并作好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这样所获得的新资料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时代的产品面貌。如1982年景德镇红光瓷厂建厂房挖基地时,在明代青花窑业堆积中出土了一件"弘治十四年制用"底款的青花碗残片,与此碗共存的青花瓷残片,产品形制,青花料色与画风等又和此碗一致,无疑它们是同一时代的产品。这就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明确了烧造年代的青花瓷并可帮助我们认识弘治民间青花瓷的基本特征。4、看官窑与民窑之间的相互影响。景德镇自明洪武设立御窑厂以来,官窑产品往往影响着民窑产品,但民窑中受官窑新产品影响而出现的新造型、新画面,一般约要晚于官窑的生产时间。如宣德、成化官窑青花,常画香草龙,则成化民间青花亦常出现香草龙纹样。嘉靖官窑青花多绘云鹤纹,而嘉靖、万历时的民间青花也多有类似纹样。宣德以来的官窑产品普遍书本帝王年号款,断代较民窑瓷容易,因此有年款的官窑瓷也可帮助验证民窑瓷的相对烧造年代。5、考虑同时代姐妹艺术对瓷器的影响。在日用工艺品的设计与生产中,低廉材料制造的工艺品,往往模仿贵重材料制造的工艺品的造型与纹样,以显示其产品的高贵。如宋、元的影青刻、印花瓷,有的造型、纹样,受到当时金银器的影响;清康熙的瓷胎画珐琅就是仿当时铜胎面珐琅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古瓷鉴定时,学习工艺美术史;了解我国各时代工艺美术品的风格特点,注意姐妹艺术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我国名窑林立,各时期瓷器的花色品种繁多,艺术风格离奇变幻,明、清以来仿古风盛行,传世品中真伪杂糅,所以对古瓷作出较准确的鉴定是要下很大的力气。在实践中除多接触实物,多调查古窑址外,还要学好陶瓷史、中国美术史,多查看有关文献资料,掌握的材料愈丰富,鉴定时产生的联想就愈丰富,相比较的因素也越多,才有可能达到鉴定无讹的目的。

三、古瓷鉴定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应用类型学的分类排比的方法是目测鉴定古资的普遍方法。一般是按器物造型与装饰分类,或把不同时代的碗进行系统的排比,或把不同时代的五彩、青花、单色釉等分别进行系统的排比。在排比中,要充分运用以上所述的古瓷鉴定的五点依据,去解决鉴定的以上四点主要内容。对某一时代的产品尚未取得"标准器"的情况下,则采用"看两头、印证中间"的方法。如美国波普氏在鉴定洪武青花时,先看元"至正型"青花,再看明永乐,宣德有官窑年款的青花,那些似又不似元青花,而又具有某些明永乐、宣德青花瓷特征的青花瓷,便是明洪武青花瓷。因为任何时期的产品必然会带有许多"承前启后"的因素。鉴定时前看后想,左右思量是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当一件需要鉴定的产品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怎样来分析它的烧造年代和窑口呢?也就是说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够反映出它真实的烧造年代和窑口?我们把能反映器物烧造年代和窑口的因素,统称为断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器形:主要看器物口、颈、肩、腹、壁、胫、底足、流、执、系等的形体特征和胎体的厚薄、轻重。以景德镇宋代的碗类产品为例,有斜壁、弧壁、鼓腹碗三大类,其中又有唇口、葵口、撇口、直口以及圈足高低、宽窄和碗身高、矮大、小的变化。另外,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如明代永乐的压手杯,成化的鸡缸杯,清代康熙的凤尾尊、乾隆的百鹿尊、转心瓶等。只有熟记了真品的器形特征,赝品便可一眼识破。2、装饰: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色釉、刻、划、雕、镂、堆、捏、印、贴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风和彩料等方面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窑口特征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平凡、活跃,鉴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以景德镇的釉上五彩瓷来说,它出现了元代中后期,当时仅有红、黄、绿三色,画法和元青花一样,以勾、搨、点画成,笔致粗犷豪放,生动自然。明初除继承元代画风外,洪武时出现了双面矾红彩。永乐、宣德时有青花斗矾红彩,纹样气魄雄伟,彩色凝重艳丽。成化风蜚的斗彩,笔致工整,纹样生动,彩色丰富而深古。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也多样,有点彩、覆彩、染彩、加彩、填彩等,但均为平涂,"花无阴面,叶无反侧",有轻盈优美之貌。嘉靖、万历的五彩主要是用釉上色料绘纹样。用青花绘纹样局部,但所占比例很少。此时还新创翠色,用胶水调黑料勾线,但黑线中部微微带褐色。纹样布局比成化斗彩繁茂,用笔草率中见拙朴。清康熙的五彩,深受明代与清初的版面插图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形象概括。夸张,线条柔中藏刚,色彩明净莹澈,大红大绿、古色古香。康熙五彩中的黑色,漆黑光亮,不再微带褐色了,并开始用油来调黑料和矾红,本金也多在五彩中使用。康熙的五彩深深地影响后世,清嘉、道后多仿,但都不及康熙五彩生动自然,古拙优美。3、胎、釉;由于不同窑口、不同时代对胎、釉的原料选择、配方、精制不尽相同,成型和施釉方法上存在着差异,烧成温度和气氛不完全一致,使产品的胎釉各具特征。如景德镇宋中期的影青瓷,胎洁白细腻、体薄透光、釉面晶莹透明,如水似玉,和同时代的其他窑口的影青瓷质有着明显的差别。又如明代永乐的甜白釉瓷,胎骨微带肉红色。成化时则瓷胎迎光照映显牙白或粉白色。清代康熙的胎骨给人细腻,坚致感。雍正瓷胎迎光照映显微青白色。这些特征都为后世仿品所不可及。鉴定时细察产品胎度的色泽、粗细、松紧、坚脆、厚薄、透光与敲打声等亦很重要。4、制作工艺和装烧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伴随新工艺的出现和新窑具、新装烧方法的使用,使产品面貌产生变化。如景德镇五代时采用"多支钉迭烧"的无匣装烧方法,使器物的圈足和器内底留下了约7-18颗支钉痕迹。北宋初以三、四颗支钉垫在器物的底足上,再装入匣钵(一匣装一器)入窑烧成,产品底足留下了三、四颗支钉痕迹。接着扬弃了支钉,采用了小于圈足内径并约高于圈足的垫圈式垫饼装在器物的圈足内底上装入匣钵,使产品圈足内底留有垫圈或垫饼的痕迹。北宋晚期因覆烧出现而产生了芒口瓷等。又如元代至明洪武时,大件瓶罐的器底是另接的,洪武后则不采用,元与明洪武的高足把杯的高足是用泥与上部的杯相接的,洪武后则改用釉接;明代瓶罐成型时所产生的接口多而明显,清代因工艺技术提高,则接口少而不明显。这些因工艺、装烧所致的细小特征,也是鉴定时不可忽视的。5、款式。景德镇瓷器从明代永乐官窑瓷开始,就正式有帝王年号款,宣德十分普遍,从此款式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常见的有帝王年号本款,帝王年号寄托款、伪款,干支年款,斋、堂、轩、居名款,人名款,赞颂语款,吉言款,题画款,花押款,窗棂款等。由于明清御窑厂有专门的落款陶工,对字体、笔致、排列形式、落款位置以及写款的彩料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后仿者很难"尽得风流"。所以,鉴定明清御窑产品时,看款式特征是重要一环,民清御窑产品落款则各尽其态,笔致随意,鉴定时要次于御窑瓷款式的作用。6、看瓷器的总的时代风格:瓷器和其他艺术品一样,地方风格、个人风格融汇于时代风格之中,但又是时代风格的构成因素。因此把握好我国各时代瓷器的总体艺术风格,对鉴定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我国宋代瓷器造型挺秀精巧,纹样精美典雅,具有轻盈、俏丽、沉静雅素的格调,而景德镇宋代的影青产品也融汇于这一时代风格之中,我国元代瓷器胎体厚重,造型雄伟端庄,装饰豪放有力,而景德镇的元青花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时代气氛。总之,任何时代的真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许多方面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尽管后仿赝品繁多,或有"乱真水平",但"它毕竟是另一时代的仿古产品,总会留下仿制时代的蛛足马迹,只要我们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所调"乱真"的赝品也不能逃其鉴。

四、古瓷和新瓷的一般区别1、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但仿古瓷往往作去浮光的处理,主要方法有:(1)用稀酸涂或浸,但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见伤痕。(2)用兽皮打磨,但在放大镜下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状纹。(3)用茶水加少量食碱久煮或烟久薰,但釉色不正。(4)入土久埋。2、出土的古瓷土锈入釉,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即去之。3、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4、古瓷的金色日久磨损,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新瓷金色鲜艳,光泽耀眼。5、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则无。6、釉上彩瓷(五彩、粉彩、古彩)一般达一百年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有的仅隔60年的釉上彩瓷也会出现此现象,但年岁愈久则愈明显。7、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多见,解放后很少。是否属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方面:(1)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2)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得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3)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种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4)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外,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发觉。

张学文谈陶瓷造型艺术


张学文,男。原籍江西清江县,1943年5月出生于江西赣州。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

毕业后分配在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艺术室,1979年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1996年任教授。受聘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台湾《陶艺》杂志、新加坡景德镇现代名人陶瓷收藏家协会等艺术顾问。

张学文擅长陶瓷造型和综合装饰设计,尤以青花、新彩见长。他的陶瓷艺术作品形式新颖、手法独到、思路宽阔,融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和现代设计理念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学文教授认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长期存在“重装饰,轻造型”的倾向,我们必须走出这样的误区,摆正陶瓷造型应有的主导地位,充分认识到在陶瓷设计中,造型是起支配性作用的第一要素,更好地推动陶瓷艺术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记者:张教授,您好!我们这期的大师讲坛想请您聊聊关于陶瓷造型这个话题。

张学文:谢谢!你们杂志把陶瓷造型设计作为一个关注的话题拿来探讨并采访我,这本身就非常有意义。特别是景德镇现在存在

“重装饰,轻造型”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很严重,这对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危害不小,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记者:您一直对陶瓷造型有着深入研究,能不能请您谈谈对陶瓷造型的重要性以及造型与装饰关系的看法。

张学文:好的。从1979年直到退休,我任教于陶瓷职工大学,一直从事陶瓷造型设计和设计基础教学以及理论的研究。今天所谈的仅仅是个人看法。

陶瓷造型是陶瓷艺术语言之一,且是最重要的艺术语言。一件陶瓷作品首先吸引人们的就是它的造型本身,而不是装饰画面。

拿宜兴的紫砂壶来说,它主要是以造型的魅力来感染人。以较单一的紫砂泥材,依靠千变万化的造型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涌现出了风格各异的艺术家。

在历史上,许多经典造型经久不衰,它们集中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和科技水平、文化和审美情趣、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陶瓷史学家、考古鉴赏家首先注重、研究和介绍的就是当时的“形制”(即“造型”)。

大凡一件或一套完美的陶瓷设计,不外乎陶瓷造型与装饰两大要素的整体统一和有机结合,其中造型则是起支配性作用的第一要素,它是装饰依附的基础,是画面的载体。

犹如一件漂亮的服装必须穿着在人体身上才有意义。人的“身材”比例决定了服饰的结构和尺寸。而线条优美、比例匀称、肤色健康的“人体美”,本身就是无装饰的装饰,就是自然的美、纯净的美、无声的美。

记者:景德镇存在的“重装饰,轻造型”的普遍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张学文:我请问你,景德镇的国家级大师有多少?省大师有多少?其中有没有专门从事陶瓷造型设计,尤其是日用瓷造型设计或在这方面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专家?因为人们普遍不认可造型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创造,也就没有什么艺术大师在这上面下功夫。

造型设计家得不到人们的尊重,没有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原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专门从事造型设计和研究的李雨苍老先生,如今八十有余高寿。搞一辈子陶瓷造型设计,出了几本专著,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高工”而已!据说评个“高工”都很难。

大家介绍作品基本上是谈画面如何?画意如何?而很少谈造型的韵味如何?个性如何?也因为不少人向来就是“拿来主义”,有什么坯胎就画什么坯胎。或者一贯就是“依样画葫芦”,不管什么造型,同一画面照样搬。更有甚者将平面国画直接搬到立体的陶瓷上,很少去考究造型对画面的制约。还有不少对陶瓷造型设计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重装饰,轻造型”现象的普遍存在。

记者:对陶瓷造型设计认识上的误区很少有人谈及,你能不能简单说明一下?

张学文:误区一:“造型就是两根线的变化(指外轮廓线),很简单,没有什么学问”。

其实他们没有搞清楚“陶瓷造型”的完整概念和内涵。什么是陶瓷造型?所谓“陶瓷造型”,即是从陶瓷设计的特性出发,依据市场信息和各种对象生活的不同要求,选择和利用不同的陶瓷物质材料,应用相应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手段,按照美的规律法则,设计和制造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陶瓷器皿样式。它涉及市场信息、生活习俗、工艺材料、生产技术、审美标准、艺术规律、人体工程等方方面面,而决非单纯是外形轮廓那么简单。

误区二:“造型是模型工的工作,不是艺术设计师的事,无须设计”。岂不知大多模型工只凭传统意识和实践经验,制作缺乏审美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对于艺术设计师的创意设计看不习惯,不理解艺术设计师的工作性质,以为艺术设计只是画工而已。

误区三:“陶瓷造型样式已经到了‘极至’,无法创新突破,无非是大同小异,没什么搞头”。这反映出了一些人的设计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单向封闭型,没有往多向开拓型发展。

尚要多研究一些现代设计法。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造型、新的设计。造型的创新不单纯在器型上,还有材质上、肌理上、色泽上、工艺手法上等多方面造型元素上的创新。

误区四:“艺术设计师只会纸上谈兵,设计不适应生产,不适应工艺,要想造型好,设计师首先要拔高”。造型艺术设计固然不可纸上谈兵,必须适应工艺技术,适应批量生产,但是在要求设计人员的同时,是否更要求工艺技术人员不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为设计人员创造更良好的条件,“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陶瓷知识:古瓷的收藏和鉴别


鉴别古陶瓷的方法

瓷器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品种丰富、工艺精美、形式多样,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艺术性,受到了中外藏家的喜爱。

为何有如此多的中外藏家喜欢古瓷呢?首先,中国的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从陶瓷发展史上来分析,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它是宫廷烧制的皇室用瓷,其高端的品味和身份的象征,都让收藏者津津乐道。特别是明清瓷器的青花瓷器更是颇负盛名,青花瓷器色调典雅,明净可爱,单一的蓝色和莹润的白釉相结合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让人心生喜爱。其次,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我国的外销瓷在世界上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欧洲人一提到中国的艺术,往往想到的就是青花瓷和釉上彩瓷,外销瓷也逐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和喜爱而逐渐发展起来,被西方的宫廷贵族视若珍宝,竞相收藏。尤其是晚明到清代康、雍、乾阶段,家中有没有摆放中国瓷器,也成为了衡量贵族家庭身份高低的标准。后来,清代的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这些品种,形体秀美,胎体轻薄,实彩细润至今让人叹为观止。总之,中国古代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浓郁醇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韵,征服了中外藏家。

收藏作为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鉴赏研究活动,是聚集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手段,当下也出现了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专业经验的大规模藏家,但当下一部分藏家还是以投资的形式搞收藏,缺乏对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研究。从目前状况来讲,藏家们还是应该多学习,首先要“三多”,即多看、多问、多比较,切忌盲目收藏、听流传故事、按图索骥等,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喜爱的古老艺术。

目前,鉴别古陶瓷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通过热释光、中子活化分析以及X射线荧光这三种途径的科学鉴定,另一个就是以目测和手感为主的传统经验来进行鉴定。在这方面,藏家需要掌握传统经验鉴定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包含了胎,釉,造型,纹饰,款式。首先是通过胎品是否粗糙来区别老胎和新胎,年岁越老的瓷器,它的胎质越粗糙,而且胎中有渣点和气孔,胎土结合的不是很紧密,反之亦然。其次,通过手感来掂量瓷器重量,轻敲瓷器获得声音感知,以及通过胎体透视出浅红色,都可以鉴别瓷器的古新。

看釉也要从三个方面去看,首先要看釉的光感,老釉的光感一般都是温润如玉,比较柔和,不刺目。其次,看瓷器釉面的后挂彩和老水锈来鉴别年代久远,老的水锈出土痕迹是洗不掉的。釉面上那些没有规律的自然划痕也是辨别瓷器新旧的手段,此外,还可看瓷器的毛口,像元青花,康熙的青花这类器物的口边,都有破泡,是由于过去烧造温度的影响造成的,出现破泡和凹凸不平的手感都可以印证瓷器年代的久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张式刚:用古瓷艺术为奥运祈福_陶瓷知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张式刚:用古瓷艺术为奥运祈福_陶瓷知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