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建国瓷80万起 拍出105万高价

景德镇建国瓷80万起 拍出105万高价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15

景德镇古代瓷器。

《猫趣》

近日,在徐东古玩城举行的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珍品专题竞卖会上,一件建国初期瓷器作品《猫趣》拍出105万的最高价。

这是景德镇珍品瓷器首次批量登陆江城,共有69件陶瓷艺术珍品参与竞拍,流拍作品8件,总拍卖金额高达700万元。《猫趣》作者为我国首批美术大师章鉴,以陶瓷肖像艺术闻名遐迩,作品开创了独特的陶瓷写真艺术风格。记者在现场看到,80万元的起拍价被几位竞拍者多次追加至105万元成交。

竞拍得手的何女士说,她预期价格是80万左右,没想到大家的竞拍热情如此高。“建国瓷升值空间大,这件藏品显示了大师的深厚艺术功底,多了20万也值了。”

不过,整个拍卖会上,多人竞价的场面并不多见,多数作品以底价成交。展出时倍受关注的程门作品《浅绛彩通景山水镶器发口方瓶》,以及已故“珠山八友”之一刘雨岑的《粉彩花鸟笔筒》,最后分别以底价10万和30万成交。

taoci52.com延伸阅读

105件景德镇纹章瓷海外归来


《中西交融—纹章瓷精品展》目前正在深博新馆二楼展厅举行,展出的105件(套)纹章瓷精品,不仅展现一段东西文化交流史,还带领深圳观众领略东西方艺术之美。纹章瓷为何有外销瓷中的“官瓷”美誉,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收藏故事?昨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和藏家,一探纹章瓷究竟。

外销瓷中的“官瓷”

据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出的是明清时代的纹章瓷精品,“其中不仅有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订制的早期纹章瓷,也有西方历代帝王如路易十五、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订制瓷器,同时还有英美等国诸多和中国贸易有密切关系的贵胄世族的专属纹章瓷,可谓精品云集。”

纹章瓷,又名“徽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纹章瓷最早烧制开始于16世纪的明代,因有特定的皇家、团体、机构的‘徽章’而定名。”郭学雷介绍说,“因为是海外来样,特别定制,所以‘纹章瓷’的烧制相对精细,单组规模产量不是很大,隐约有‘海外官窑定制’的味道。一般它的纹饰精美,制作精细,彩绘纹饰金装都很费工,较之普通的外销瓷要高档很多,艺术价值也很高。”

郭学雷认为,纹章瓷收藏主要在国外,国内主要是广东省博物馆(不超过50件),广州市博物馆及江西南昌余春明先生也有少量收藏。而此次提供展品的这位深圳藏家收藏了两百多件,在国内应该属于收藏数量比较多的。

深圳纹章瓷收藏家谢珍认为,东方魅力和西方理想交融在精美的纹章瓷中。“18世纪至19世纪是中国纹章瓷生产的主要时期,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丹麦等国都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辟了欧洲通往中国的航线, 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欧洲, 当时欧洲商人专门定制了一种特殊的品种, 由中国工匠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绘制好的徽章图案描绘到瓷器里,这种特殊的种类就是纹章瓷。这些定制纹章瓷的欧洲人均是非富即贵,他们追求时尚,甚至竞逐奢华,品质自然要精细。当时中国集中了最好的工匠和原材料,并为它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把纹章瓷制作得极为精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工艺特点,又体现了精细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这种与高贵、荣耀与权威地位相称的纹章瓷,满足了欧洲的皇室、贵族们的需求,也为欧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彩瓷纹章文化。”

多为海外购买

谢珍介绍,自己着手收藏始于十年前,至今已收藏了两百多件纹章瓷。“当时我从事旅游服务业,经常带团出国旅游,在国外看到外销瓷纹饰美丽,价格也便宜,于是就购买了一些。刚开始还收藏得比较乱,也不是专门收藏徽章瓷,而是什么都收藏一点。2007年左右,有一次请深圳文物专家帮忙鉴定藏品,他们觉得我收藏的瓷器挺不错,便建议我按照一定的套路和风格有目的地进行收藏。其中我觉得风格最独特的当属纹章瓷,于是真正开始了纹章瓷的收藏。”

谢珍表示,刚开始收藏时,由于女儿在国外读书,拓宽了收藏的渠道。“女儿读书之余,经常到外国拍卖行和古董店帮我淘一些纹章瓷带回家。有时她先拍下一些照片发邮件传给我,我就从她购买的外国纹章瓷著作中陆陆续续寻找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知识。尤其在她给我买了英国人大卫·霍华德对纹章瓷近30年的研究成果,即《中国纹章瓷》这本书后,我对纹章瓷的热爱变得真正痴迷起来。”谢珍说,“在收藏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路易十五的家族纹章瓷。因为从皇家里面流失出来的纹章瓷本来就很少,而这个开拍卖行的老板是在其父亲死后继承遗产,便把这件路易十五家族的纹章瓷进行拍卖,可能他父亲当时买了七八千美元,期间我们经过了很多次讨价还价,最后我以3000多美元买下来,这也是我所有纹章瓷收藏中最昂贵的一件。”

郭学雷介绍说,在观看这批藏品时,有两件藏品让他印象难忘。“一件是产自约1670年至1690年的‘青花花卉十字架纹小罐’,可能是通过葡萄牙澳门耶稣会定制。因为17世纪初利玛窦神父为在中国建立该会曾经做出长久的努力,此罐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郭学雷说,“另一件则是产于约1735年到1740年间的‘青花纹章纹盘’,此纹章由盾牌上的雄鹿和宝冠组成。它可能来自米德尔堡、荷属东印度和鹿特丹的冯·施恩家族。这个家族是在19世纪得到贵族身份的。最有可能订制这套瓷器的是艾萨克·冯·施恩,他从1727年到1742年作为巴达维亚市参议员和司法顾问在东印度活动。”

谢珍也不无感慨地表示,这批纹章瓷虽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烧造,但大部分是在广东上釉加工,“数百年前,它们从广东运往西方,今天,我们终于让其回归家乡。”

断代误差不过两三年

郭学雷认为,纹章瓷的工艺及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中西交融的特点。“如白瓷在景德镇陶瓷烧制,而后加彩的一些原料则从欧洲进口,再于广州加彩二次烧成。造型、图案也由西方人提供,部分装饰则融入了中国元素。而且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中国的釉上彩瓷获得了大的发展。同时,欧洲也开始了自己的瓷器生产。”

谢珍则表示,纹章瓷的产地虽然在中国,但由于是一种特别定做的外销瓷,烧制以后全部远销海外,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记载。而目前国内的纹章瓷又极为罕见,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的匮乏,使得研究者对纹章瓷的纹饰内涵和历史价值难以做到准确全面的认识。故这批纹章瓷的展出,便提供了相关的历史研究意义。谢珍说:“首先,纹章瓷是外销瓷中的精品,它是皇室、贵族们专用的徽章,对研究西方文化和西方历史提供重要的资料;其次,纹章瓷都有准确的制造日期,能帮中国的瓷器来断代;此外,纹章瓷可以给中国瓷器对外贸易提供重要的贸易记录,填补外销瓷在国内中文文献记载的空白,还可给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历史材料。”

谢珍强调,中国的外销瓷给欧洲纹章的记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和载体,而纹章瓷又给中国的瓷器贸易提供了一个反映文化交流及贸易的记录,以及认识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风格变化的参照。“古代瓷器只能用年代来断代,如康熙、乾隆、嘉庆等最细也只能分为早、中、晚,而纹章瓷就能准确判断出年份,它最大的特点即是断代相当准确,误差不超过两三年。”

国内遗存少海外价格也不高

纹章瓷的产地虽然是中国,但由于是一种特别定做的外销瓷,烧制以后全部远销海外,完全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订购者、烧制年代及其图案的记载。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认为,目前国内的纹章瓷极为罕见,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也匮乏,使纹章瓷这种中西合璧的瓷器的艺术历史价值比较少为人所知。

据了解,纹章瓷在国外的身价已经日益高涨。2005年年初,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的一次中国外销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40年代制的带菲利普五世纹章图案的外销瓷以30.72万美元创下当时纹章瓷拍卖成交价的“吉尼斯纪录”;2008年,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的绘有西班牙贵族奥乔亚家族徽章的粉彩描金鱼形汤盆也以62.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阎焰表示,目前国内专题收藏纹章瓷的收藏家还不是很多。“因为毕竟这类制成品大部分都到了海外,所以国内遗存少。当年纹章瓷烧造以景德镇和广州为最大宗,广州地区主要是加彩加工,二次制成,所以‘广彩’名贯一时。目前市场上外销纹章瓷也逐步越来越贵,被藏家所认识,市价个别的以数百万计,值得陶瓷收藏爱好者关注。”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认为,现在纹章瓷的市场价格相对还不是很高。“国内纹章瓷收藏、研究还刚开始。但纹章瓷收藏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可以通过纹章瓷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促进贸易、工艺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纹章瓷收藏家谢珍以自己的收藏经历为例,认为纹章瓷收藏群体至今在国内尚属小众。“总的来说,收藏纹章瓷还是比较便宜。在我的收藏过程中,最便宜的只花了二三十美元,平时购买价格基本维持在400到600美元这一价位。”谢珍说,“纹章瓷既体现了欧洲独特的纹章文化,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融合了多种中西方元素,又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瓷器制作水平,是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产物。尤其是现在欧洲、北美各大博物馆和许多私人收藏家都珍藏有大量的纹章瓷,加上纹章瓷本身就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因此对于接下来纹章瓷在中国的认识研究应该有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金碗”开价18万售1万 景德镇瓷器展有“猫腻”


一个标价近18万元的“开光乌金碗”,经过简单的砍价竟能降价到1万元。昨天中午,在海口市五公祠附近举行的景德镇瓷器展销会,因展销瓷器标价与实际售价相差太大,引起众多质疑。记者赶到现场调查发现一堆“猫腻”。

“金碗”开价18万售价1万

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近万件展品标价都高得惊人。令人生疑的是,一群打牌的销售商竟把这些瓷器当板凳。当记者问他们怎么舍得用这么“金贵”的东西来坐?他们笑笑。在57号展台,记者看到一个标价为“开光乌金碗”的超大瓷碗(如图),该展台负责人说,此碗售价18万元,绝对是瓷器中的精品。记者说价格太贵了。此人立马说可以再商量。经过简单的还价,最后开价万元销售。随后记者又查看了几件展品,价格都是忽高忽低,有些标价上万元的瓷器竟可以砍价到几十元!

大师千里外竟能听出陶瓷音

在一个展台上,有一件标价9.8万元的“十二生肖”瓷瓶。该展台负责人说,此展品是著名的瓷器艺人胡小平近期惟一的作品。然而,当记者还价到8000元,他就松口卖了。记者要查验该瓷器是否真品时,这位老板拿出了胡小平的名片,并再次申明这绝对是胡本人的作品。当记者致电胡小平时,胡开口就咬定那件作品是他的。记者问他怎么知道就是你的作品呢?胡哑口无言。该展台另一负责人说,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师通过声音也能判断出来的。难道胡大师在千里之外听出了自己的瓷器?然而,记者用手机与他通话时,并没人敲打该瓷器啊!

外地展出的多数为地摊货

据了解,景德镇有数千个私人瓷器作坊散布,到外地展览的多是未经过当地政府的审批的私人行径。那么,这批开价万元以上的陶瓷是否真的是景德镇名陶呢?景德镇市陶瓷协会有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对记者说,现在各地举办的景德镇瓷器展销会,很多是私人组织的,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当心。

乾隆珐琅彩瓷拍出8400万 创中国内地瓷器拍卖高价


8月20日,一件高14厘米的清代“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瓷器拍出了7500万元的天价。加上12%的佣金,这件瓷器总成交价为8400万元,创下了中国内地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当日下午3点半,在中贸圣佳夏季拍卖会上,这件瓷器以2500万元价格起拍,4位买家参与了激烈竞拍,短短两分钟内,竞拍价就攀升到了5000万元,随后,竞拍价仍以100万元到300万元的幅度攀升,直至拍卖师砸下拍槌,大屏幕的竞拍价定格在7500万元,全场买家再次鼓掌,见证中国内地瓷器拍卖的新纪录诞生。

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以前专供宫廷赏玩

这件珐琅彩瓷底部有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图案主题是园林内二位仕女和三个孩童,伴以桂花树、芙蓉花和湖石,绘画技法采用西洋风格,上有题诗一首“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引首钤“仁化”朱文印,落款钤“怀高”白文印、“志远”朱文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刘如仲说,珐琅彩瓷是清代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瓷,专供皇帝赏玩,为世间所罕见。

昌江万米游 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


欲以“水上马拉松”弘扬千年瓷都生态文明与陶瓷文化

昌江是千年瓷都的母亲河,她孕育了景德镇不朽的陶瓷文明。如今,千古昌江又将诞生一项新的纪录:千年昌江万米游大型公益活动,将为弘扬千年瓷都的生态文明与陶瓷文化谱写新的篇章;《陶瓷资讯》社长喻镇荣也将于今夏在昌江上,与各界众多知名人士一起挑战万米长距,以昌江“水上马拉松”的胜利,宣示他们对故乡的赤诚与挚爱。

从小生长在昌江边上的喻镇荣,虽然在外发展已有多年,但始终难忘乡土风、难舍昌江情,他年过五旬却壮心不已,于2011年7月17日在景德镇举行“激扬瓷都情,爱我母亲河——千年昌江万米游”大型主题公益活动。活动旨在通过首次超长距离畅游昌江这一瓷都盛举,穿越时空,串联古今,宣传瓷都的山水生态与陶瓷文化,体现昌江对瓷都的历史文明与生态文明,突出昌江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位与影响,增强瓷都人热爱母亲河的意识以及环保与节水意识,培育瓷都人亲近江河、热爱健身的运动情结,促进瓷都文化旅游的繁荣与发展。

该项活动的游程将历经景德镇市的浮梁县、昌江区、珠山区,长度约为11900米,预计需游6个多小时。整个游程涵括了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名胜,以及“一江两岸”现代化城市的生态工程。

通过两年来的策划论证,该项活动方案业已成熟,并得到了景德镇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受到了众多陶瓷艺术大师的充分肯定,部分陶瓷产区的协会负责人、陶企老总也纷纷表示高度关注与积极支持。该项活动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吸引了诸多媒体的浓厚兴趣与密切关注,据悉央视及省、市各种媒体均将参加该项活动的报道,并将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预计定能达到令世人对千年瓷都有一个“视觉新感受,观察新角度,认识新思考”的效果,使大家对昌江和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更了解、更重视、更热爱。

景德镇“申报大师须缴税5万”遭质疑


10月18日至22日,一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行,陶瓷商贾云集瓷都。汇聚众多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陶瓷大世界,这几天亦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然而,在这个培育了大量陶瓷人才的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心,一些陶瓷艺术家却为参评“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而烦心。景德镇市政府网站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通知要求,申报“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者,除了应具备相应的品德、工龄、声誉等,还需具备“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在2011年5月20日至2012年5月20日的年纳税额要在5万元以上。

记者查阅了赣州市、九江市等江西其他一些市县的相关通知,其中并无纳税要求。对此,景德镇市税务部门表示,此举除了增加本地税收,还有利于陶瓷艺人提高纳税意识,主动纳税。

申报须纳税5万元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头衔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景德镇市8月18日召开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申报推荐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向江西省有关部门推荐的65人名单,中青年陶瓷艺人喻明福就位列其中。他的一件瓷板画作品,去年的价格为3.6万元,如今已经涨到了6万元。

青年陶艺人曾建中(化名)和喻明福一起参加了今年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但没能进入“65人名单”,他同规格的陶瓷作品,价格不及喻明福作品的一半。

曾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要求匿名。“我如果实名,那我在景德镇的陶瓷之路肯定就要结束了,这个圈子里的人,谁还敢接近我?‘大师’之名,恐怕只有在梦里实现了。”

没有入选的曾建中说,除了在心理上有些失落,这一次他还“损失”了5万元的税金。他提到的“损失5万元税”,是指景德镇市在制定“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规则时,要求每位参评者须提供一年内纳税5万元的凭证。

在陶瓷大世界里,曾建中开了一个店面,每个月交的税都是几百元,税单零散流失较多。为了参加这次评选,他特意专门跑到税务部门交了5万元税。他说,像他这样操作的人不在少数。

“不是我们缴不起5万元税,而是感觉被挟持缴税一样”。曾建中说,平均下来,他的这个工作室每年能给他带来将近100万元的营业收入。

另一位陶瓷艺术家喻惠庭也表示,“‘大师’是一个荣誉,给评选设置纳税5万元的门槛,感觉就像是用钱买一样。”

艺术陶瓷税的真空地带

“按照新的营业税法规定,文化产业的营业税为3%。5万元税意味着年营业收入要达到约170万元。在我认识的同行中,有不少人根本无法到达这样的数额。”曾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喻惠庭虽然没有参加这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但他同样认为,当地将年度纳税5万元作为报名的必要条件,有点不妥。

江西华昌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加清表示,由于这是一种行政行为,很难从法律的角度判断是非,“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规定并不妥当,工艺美术大师更多应着眼于技能水平,而非经济利益的创造。”

一位来自景德镇税务部门的工作小组成员告诉记者,景德镇以艺术陶瓷闻名于世,并且商业发达,但是来自于此项的税收总量偏小,此次将税收贡献作为申报2012年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硬性条件,除了可以增加本地税收之外,还有利于陶瓷艺人提高纳税意识,主动纳税。

新华社的一则消息显示,景德镇2011年艺术陶瓷税收入库仅824.41万元。而此次150余人报名参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就一共缴纳了超过800万元税收。

陈也君在景德镇从事艺术陶瓷经纪人的工作已经有几十年,在她看来,景德镇艺术陶瓷税收低,主要是隐性交易太多,偷逃税收现象较多。陈也君以自己位于景德镇莲社北路的店面为例,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月租基本上在15000元左右,“一年要是没有百万元以上的营收,怎么可能经营得下去?莲社北路是名瓷一条街,能在这条街上呆下去的,都非等闲之辈。”

评审“中介人”隐现

尽管景德镇设置了纳税5万元的门槛,但还是拦不住参评者的热情。据大江网6月6日报道,报名参评“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人数达到了150余人。

经纪人陈也君透露,江西九成以上的陶瓷艺人在景德镇,当地竞争太过激烈,因此有一部分人到江西其他地市曲线报名,竞争相对小,并且还可以省下一笔税金,“如果包括这些人,景德镇人报名的数量应该在180多个”。

“江西省给景德镇的参评名额是50个,后来经过追加也只有65个名额。”陈也君说,这远少于报名人数。到了最终的评审阶段,难度就更大了。

这个时候,市场就出现了一批评审中介人。曾建中告诉记者,他刚报名的时候,就有中介人通过朋友找到他,希望全权代理他的评审,对方要求他必须先期提供100万元或等值的陶瓷作品,如果成功跻身“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之列,这100万元或陶瓷作品则作为酬劳不予退还,若是失败,钱物如数退还。但记者并未接触到这些评审中介人,也未获得评奖相关机构的证实。

据陶艺经纪人陈也君介绍,现在不少陶瓷艺人“变聪明了”,他们在决定找中介人的时候,要跟对方签合同,如果成功,陶瓷艺人支付给中介人100万元或等价陶瓷艺术品,若是不成功,则要求中介人除退还钱物外,还要赔偿20万元,“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数年才评一届,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因此很多陶瓷艺人希望得到一个保障,避免浪费数年的机会,而这个自然无人敢去应承,所以这个市场并不好。”

数万景德镇瓷器卖不出运不走


10月底,我们组团到长沙展销。展销期间,生意十分萧条。上月26日,展销场地租期已到。我们带来的近8万件瓷器才卖出了200余件。如果这时回去,不但亏损太大,而且大量没有卖出的瓷器无法运输。

展销团组织者本打算和展销场地(湖南省人民体育场)协商延长展期,尽量贱卖掉一些瓷器,减少损失。我们希望借助党报的宣传,得到长沙市民的帮助。

景德镇瓷器展销商潘声英等

附记:

记者在湖南省人民体育场看到,既有大型的精品瓷瓶,也有精巧的小件摆设,还有实用的瓷制笔筒、碗碟等。据展销商介绍,现在的卖价,比在景德镇的厂家直接拿货还要低,但因为展销场地偏僻,人流量太少,一天都难得有几单生意。展销团组织者离开长沙,更让80多名展销商一筹莫展。展销商潘声英说,近8万件瓷器都是用稻草精心包装运过来的,由于没有场地堆放,又怕引起火灾,他们已将稻草销毁,但如果不精心包装这些瓷器,在运回去的路途上将损失巨大。瓷器展销商表示,由于延期的租金正在协商,他们不知还要在长沙呆多久,只希望以最低的价格尽量将瓷器多卖掉一些。

烟台陶瓷展 万元景德镇瓷器精品被盗


18日傍晚,几名盗贼将烟台市区博物馆广场围挡陶瓷的屏障割破,盗走价值1万两千多元的陶瓷艺术品。参展商说,来烟台参展好几年头一次遭遇这么大的损失。

本月5日,景德镇几十名陶瓷商来到市区博物馆广场展销瓷器。昨天早晨8点多钟,参展商李师傅打开摊点一看,傻眼了,靠近南边柜台上20多件陶瓷艺术品不翼而飞,围挡的屏幕被割开一个60多厘米长的大口子!李师傅说,摆在南边柜台上的都是档次高、价格贵的“精品”。因担心顾客碰倒或随意触摸,他特意放在了这个最高的架子上,没想到全被偷走了。此次招商的一位负责人说,通过调查、分析,估计被盗时间应该发生在18日傍晚6点40分左右,而且至少是两人所为。因为当时正是业主和保安交接的时间。业主每天经营到晚上6点30分到7点之间,7点保安准时到位,整夜巡逻。当天晚上李先生和妻子去买东西,6点半多钟就离开了。李先生回忆说,18日中午曾来过两名操东北口音的青年男子,不停地询问各种陶瓷的价格,在摊点周围转悠了半个多小时,什么都没买匆匆离开了,晚上东西就丢了。“从5日来到现在我们夫妻两人总共才卖了2000多块钱,这下子丢了1万两千多块钱的东西能不心疼吗!”李先生十分懊恼。

就在记者采访李先生的时候,广场东北角突然传来争吵声。记者闻讯走过去,一名景德镇经销商正在和一名中年男子争吵。中年男子身高约1.8米,头顶有些秃,身穿黑色上衣,瞪着眼朝经销商比比划划、大喊大叫。经销商姓王,他说刚才这名男子随手从货架子上拿走一个仿宋瓷碗。王某追上他后,他突然从兜里掏出瓷碗放在货架子上,然后说王某“诬陷”他。其实他从兜里往外掏的时候恰巧被两位正在买瓷器的老大娘看得一清二楚,两位老人看不下去了,上前指责男子的不文明行为。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男子见状转身灰溜溜地走了。王师傅说,其实他拿的那个瓷碗价值只有20元。

一名当地招商的负责人说,他们来烟台展销过好几次,大多数市民素质都很高,不欺生、不排外,即使不买东西也会主动和他们友好地交流,当地参展商们都愿意来烟台展销。可是总有个别人贪图小便宜,顺手牵羊将小件物品偷走。这次被盗价值1万多元的陶瓷还是头一次。

那些你不知道的景德镇建国瓷轶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郭沫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他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组织建国瓷生产的建议,旨在抢救、挖掘和恢复全国各地的名窑名瓷,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周恩来总理采纳并支持郭老的意见,1952年2月宣布成立由轻工部科学研究和美术设计方面的专家成立的“建国瓷设计委员会”,由郑振铎任主任委员,江丰和张仃任副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担任设计工作,景德镇、哪陵、宜兴等陶瓷产区负责制作。2月23日,当时还在清华大学管建系执教的高庄教授,收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专门写给他和莫宗江,王逊三人的信件,他在信中对建国瓷的设计制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热情。来信说:“倘能请到高庄先生来主持中央美院陶瓷科,我想在三年内可以陆续完成现有之理想… …我们试制(创作)新中国瓷,可由国家定制,尤要在民间普遍烧制。”徐悲鸿在信内还特别提到了景德镇的霏红瓷失传的问题,认为“是色釉配制,必须走群众路线。试制时如果不成,从小瓶小碗开始也行,打开一个局面也是值得的。”由此可见,身为艺术教育家的徐悲鸿不仅为中国画的传承付诸全身心,更为本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所担负的“建国瓷”的设计重任,梦萦情牵,可谓用心良苦。

那些你不知道的建国瓷轶事【插图1035】粉彩花鸟瓶 50-60年代

不久,随着国内大专院校的调整,高庄由清华大学调至中央美术学院,不过并没有主持美术系陶瓷科的领导工作。1952年10月,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工作,全面开展。高庄教授率祝大年,梅健鹰等人组织的中央美术学院实习组来到了景德镇。他们的到来,在于有计划、有目的地恢复并发展中国的传统陶瓷技艺,有组织、有目的地协同各方人员共同参加工作,发挥了各方而技艺人员的才能和专长,在研究和发掘传统技艺方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际分析,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 恢复了部分失传和濒于失传的优秀陶瓷品种,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祖国文化遗产”和“多点发展,百花齐放”的建国瓷生产的指导思想。

高庄一行来到景德镇后,在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首先对景德镇的瓷土原料、瓷釉配方、烧成操作和造型装饰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继而由市委宣传部出面,从各个工艺美术合作社和私营瓷厂内抽调了三十多位在彩绘、成型及颜色釉配制卓有影响的老艺人如王大凡、王步、魏庸生、潘庸秉等人和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工人组织学习和培训,这些年轻人中有王锡良、张松茂等人。培训的地点设在景德镇久弃的天主堂,这里环境安静。场地宽大,不易受外界的噪扰。参加培训的人大多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甚至说是政府“发彩”(分配彩烧瓷器),烧制类似于“洪宪瓷”的仿古瓷。于是,一些人把自己精心彩饰的重工粉彩瓷交来评选。高庄因势利导,结合这些瓷器讲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由于景德镇设御窑厂,故而“任其百尔,执事媚滋一人”,一切都以皇帝的爱好和要求为旨准。现在的陶瓷艺术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所以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像康雍乾三朝的瓷器要去其糟粕,选精去粗,再也不能有繁缉、庸俗封建迷信的旧习,再也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社会基础一味仿古。话虽说得尖锐些,但仍有人不以为然。当高庄把特意带来的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雕、年画、剪纸等摆出来让大家参观品论时,有人就说:“什么民间剪纸?不就是妇女家用的鞋样子嘛。”只有曾龙升对天津泥人张的《包饺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段茂发则对新安版画看得痴迷入神。而王锡良、张松茂等人始终兴致勃勃地听高庄对各类民间工艺品的讲解和分析,觉得如醒潮灌顶,耳目一新。第二天恰逢星期日,高庄嘱大家不必上班,自由安排活动。许多人都觉得很新鲜,因为大家在私家红店、作坊干活,哪有什么“法定休息日”的概念。本来几个年轻人相约到“厂前”逛逛, 听说梅健鹰、祝大年去郊外写生,都临时改变了主意,也随大学生们去黄泥头看看。

这一去,使得王锡良、张松茂等人懂得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素描,什么是油画,什么是水彩画,懂得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的造化,更理解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有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感性认识。从此后,受到启发和影响的一大批景德镇陶瓷美术工作者都把野外写生作为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在当时封闭而保守的陶瓷艺坛,不营吹进了一股清新鲜活的春风。

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和宣传,正值中央政府轻工部和文化部下达了组织赴苏联、波兰、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展览瓷的任务,大家铆足了劲,决心为国展多创作一些好作品,为景德镇争光。炽热的创作激情似乎冲淡了建国瓷的本来色彩,以至于这些参加学习的人在后来的回忆中记不起建国瓷的起始,而只有出国瓷的印象。

杨永善在他的《中国的陶瓷》一书中写道:“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工作由1952年10月开始,到1954年9月结束,完成了73556件产品。”江思清在《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述:“建国瓷委员会在这年(1953年)创设了‘ 建国窑’,用科学方法制造了建国瓷器,烧造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烟酒具、花瓶、花盆及其它日常用具和纪念礼品等,以民族形式及大众方向,作为艺术标准,以表达出新中国的蓬勃气象。”继而,作者又指出:“1954年3月,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又成立了以研究和生产相结合的美术陶瓷工艺社,吸收了全市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美术工作者二十七人,由政府供应薪傣,抽出研究学习时间,创作作品主要为负担中央任务,他们与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科师生的密切合作,进行出国瓷任务。”在这段时间里,高庄、梅健鹰、祝大年等师生们与景德镇陶瓷艺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设计瓷上的装饰纹样,一起试制失传的颜色釉瓷,一起烧造器型新颖的日用瓷,赚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激发起他们日益高涨的积极性,时年七十多岁的艺人吴龙发老当益壮,精心绘制了一块尺八青花大圆盘。在预展中获得中外专家的一致赞誉。此外,在恢复失传的颜色釉中,其中釉里红、窑变花釉、钧红、祭红(郎窑红)、美人醉(桃花片)、霏红、天青等七种获得了成功, 可与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媲美。同时还研制出蓝花釉、孔雀蓝、仿宋钧三种色釉。

历时三年的建国瓷生产,经过设计委员会的严格甄选,共计73556件,而景德镇入选的有24531件,占全国产瓷区的三分之一强,成绩最为突山。这些瓷器是分批送审的,1953年景德镇送审的有10438件。当年十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保和殿举行的“建国瓷”预展中,景德镇瓷器的新面貌、新气质和新形象给人印象最深。徐悲鸿和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在高庄、王逊、莫宗江等人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并指出:建国瓷的制作,是新中国的创举,是陶瓷事业新生命的开始。所以在工作进行之前,必须澄清陈腐的传统观念,在工作进行之中,必须经常总结经验,在即将完成任务之际,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不骄不燥的工作作风,逐步使建国瓷的质量提高到应有的水平。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周恩来总理指示,从建国瓷中精选部分赴国外展出。景德镇瓷器在1953年先后在苏联、保加利亚、瑞典、德意志(莱比锡)、蒙古等国展出;1954年复在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罗马尼亚、印度、缅甸、叙利亚等十四个国家展出:1955年在蒙古、朝鲜、瑞士、英国、法国展出。

在历次展览中,人们对景德镇瓷器评价最高,可谓观者如云,好评如潮。他们对各种颜色釉、青花、古彩、粉彩、斗彩、薄胎花瓶、薄胎碗等均极感兴趣,视为珍品,如200件青花斗彩牡丹花钵和粉彩十二牡丹的薄胎碗、粉彩人物《梁红玉击鼓》花瓶、50件粉彩《木兰从军》花瓶,古彩描金《荷花》梅瓶、粉彩《万花》尺六果盘、黑叶描金《牡丹》茶具,一致认为装饰大方、色调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对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如《采茶扑蝶》、《迎红旗》、《志愿军在朝鲜》、《祁连山探勘队》、《小孩放鞭炮》、《东北舞》以及反映民间故事的《梁祝姻缘》、《白蛇传》等,认为这些作品随着内容的变革,突破了原来单纯的传统模式,在创作上并吸收了剪纸、年画、雕刻的表现方法,是充分体验生活的成功创作,赞誉为“划时代的进步”。

倍受徐悲鸿等艺术家关注并赞赏的霏红瓷,它那种光辉绚丽夺目但又深邃入火的红釉色彩,使人感到愉悦而又尊严。这种富有民族内涵的红釉瓷从宋代到清代时传时衰,曾几度失传。此次藉“建国瓷”的东风不仅有了恢复和提高,而且做了科学的物化分析并记录在案,为今后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展品中的数件霏红装饰的扁肚天球瓶和四方芭蕉瓶,就雄辩地证实了这一点。

那年岁当三十岁的王锡良创作的一件尺二《采茶扑蝶》圆盘,其造型之新颖,色感之馨和,主题之鲜活,为众人所瞩目。1954年10月27日的《人民日报》评论说:“景德镇青年一代的陶瓷艺术人员,在贯彻‘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文化方针下,加强政治思想领导,提高了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发扬了我国陶瓷艺术的优良传统,积极创作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作品。《采茶扑蝶》的主题和表现方式是健康向上的、明朗清新的,随时在唤起人们对青春、对生活的热情。”

章鉴画的一块粉彩《读画报》圆盘,表现的则是“两个哈萨克族的少女在看《人民画报》,画报上是一副毛主席像,从她们微笑的表情上,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对于毛主席的热爱和感激。”

“建国瓷”自1953年到1955年期间,先后在三十多个国家展出。诚如缅甸总理吴努在参观展览后写给驻缅大使姚仲明的信中所言:“给我特别深刻印象的是构成展览会中最出色的、独一无二的效果的一些瓷器。我认为:它们的式样的精巧和色彩的调和是无与伦比的。”

建国瓷的生产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但她毕竟在中国陶瓷史和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足以引人自豪的难忘的一页。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建国瓷80万起 拍出105万高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建国瓷80万起 拍出105万高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